高一化學競賽選拔考試_第1頁
高一化學競賽選拔考試_第2頁
高一化學競賽選拔考試_第3頁
高一化學競賽選拔考試_第4頁
高一化學競賽選拔考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060260 26026060260 22高一化學競賽選拔考試說明:本卷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120 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包括 16 小題,每題 2 分,共 32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譯維爾用飛秒(fs)技術(時間單位:1fs=10-15s),激光技術研究氰化碘(ICN)的分解:ICNI+CN,發現該變化可在 200fs 內完成,已知 ICN 的性質和鹵素相似,以下有關 ICN 的敘述 中正確的是( )AICN 的晶體屬于離子晶體 BICN 不能和 NaOH 溶液反應C ICN 是一種共價化合物 D ICN 可與水發生氧化還原反應2、能源危機是制約現代社會發展的嚴

2、重問題,開發和利用新能源是中國立足自身解決能源困 擾的重要舉措之一。背景材料:2005 國際油價飆升,新型納米金屬燃料面世;2006 年 1 月 1 日,“蘇北五市”全面推廣使用乙醇汽油;到2010 年,江蘇省將打造成為全國最重要 的太陽能產業基地;生物柴油是以油脂為原料,通過水解、酯化所得高級脂肪酸甲酯。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乙醇汽油的推廣使用大大了降低國際市場的油料價格B 生物柴油燃燒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是一種清潔能源C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安全的不可再生能源D 納米金屬燃料表面積大,易引發,能量釋放快3、溶質相同、質量分數為 a%和 b%的兩份溶液質量分別為 mg、ng,將兩份溶液混合并

3、蒸發去 xg 水,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cmol/L。欲求溶質的摩爾質量,仍缺少一個數據,該數 據是( )A蒸發后所得溶液的密度() B混合前兩份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c) C蒸發前混合液的體積(V) D溶質的溶解度(S)4、科學家用巨型計算機進行模擬后確認,由 60 個 N 原子可結合成 N 分子,N 變成 N 時放 出巨大能量,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N 和 N 互為同素異形體 B N 分子與 N 分子互為同位素C N 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840D N 變成 N 的反應是放熱反應,說明 N 比 N 更穩定5、同溫同壓下,1 體積空氣和 1 體積二氧化碳混合后緩慢通過灼熱且足量的焦炭

4、,充分反應 后的氣體中 N 和 CO 的體積分數分別為 a 和 b,則 ab 約為( )A13 B23 C47 D4116、簡單原子的原子結構可用下圖形象地表示: 其中 表示質子或電子, A.互為同位素表示中子,則下列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B.為同素異形體42 2 82 2 84 2 2 82 42 3nm2 2 444 2 233 2 44 2 23222 2 3 2 4x YzZYC.是三種化學性質不同的粒子 D.具有相同的質量數7、已知硫酸錳(MnSO )和過量過硫酸鉀(K S O )兩種鹽溶液在 Ag+催化下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生成高錳酸鉀、硫酸鉀和硫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5、.反應中水參加反應C.該反應的還原劑為 K S OB.反應后溶液呈無色D.MnSO 和 K S O 的化學計量數分別為 5、28、若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基本規律為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 5 個,次外層電子數不超過 10 個,倒 數第三層電子數不超過 15 個,而各電子層電子的最大容量仍為 2n2,則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 周期含有的元素分別有( )A8 種,10 種,15 種 B8 種,18 種,18 種C5 種,9 種,10 種D9 種,19 種,29 種硫酸 化學純(CP)9、右圖是某學校實驗室從化學試劑商店買回的硫酸試劑標簽上的部分內容。 (500mL)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硫酸的

6、物質的量濃度為 9.2mol/LB 1molZn 與足量的該硫酸反應產生 2g 氫氣C 配制 200mL4.6mol/L 的稀硫酸需取該硫酸 50 mLD 該硫酸與等質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大于 9.2mol/L品名:硫酸 化學式:H SO 相對分子質量: 98 密度: 1.84g/cm3 質量分數: 98%10、短周期元素 X 和 Y 能形成 X YO 離子型化合物,若 X 的原子序數為 m,Y 的原子序數為 n, 則 m和 n 的關系不可能是( )Am+3=n Bm+5=n Cm+15=n Dm +13 =n11、新華社 2007 年 3 月 21 日電,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

7、會 21 日公布:111 號元素(符 號為 Rg)的中文名稱為“ ”(讀音為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11 號元素是第 6 周期、第A 族的金屬元素 B、111 號元素屬于過渡元素C、111 號元素為非金屬元素D、111 號元素質量數為 11112、R、W、X、Y、Z 為原子序數依次遞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m、n 均為正整數) ( )A 若 R(OH) 為強堿,則 W(OH) 也為強堿B 若 HnXOm 為強酸,則 Y 是活潑非金屬元素C 若 Y 的最低化合價為-2,則 Z 的最高正化合價為+6D 若 X 的最高正化合價為+5,則五種元素都是非金屬元素13、反應是

8、自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應,反應是自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應:2NaIMnO 3H SO 2NaHSO MnSO 2H OI 2NaIO 5NaHSO 2Na SO 3NaHSO H OI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NaI 和 NaIO 在一定條件下能反應生成IB I 在反應中是還原產物,在反應中是氧化產物 C兩個反應中生成等量的I 時轉移的電子數相等 D氧化性:MnO IO I SO 2 Mn214、某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 RO ,氣態氫化物的化學式為 H R(或 RH )。已知 1molHxRO 比 lmolHzR 質量多 64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2Y

9、 X+Z=8 B Y=43 2232322 222 2224233 2324 2CR 一定是硫元素 DR 一定處于第三周期15、已知氯化鐵溶液中通入硫化氫可發生反應:2FeCl +H S2FeCl +S+2HCl。在標準狀況下, 向 100mLFeCl 溶液中通入 a L 的 H S 氣體后,再加入足量的鐵粉充分反應。所得溶液經測定金 屬陽離子的濃度為 3mol/L,若反應過程中溶液體積不變,則原 FeCl 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1.5mol/L B1 mol/L C2 mol/L D無法確定16、某單質Na與 S 粉反應時,有一部分與 O 生成 Na O ,已知所得混合物中 O 的質量

10、分數為13.67%,且混合物中有 Na S 和 Na O ,則混合物中硫的質量分數為( )A、41.0% B、27.34% C、20.05% D、無法確定 17、某同學用如圖裝置進行銅與一定體積已知濃度的濃硫酸反應的實驗研究。(1)寫出 A、B 兩試管中的實驗現象:A_ _、 (兩種即可);B。(2) 充分反應后,發現銅和硫酸都有剩余。在不補充濃硫酸的前提下,若使剩余銅片溶解, 可再加入物質的化學式為_ _。(3) 測定剩余硫酸的物質的量時,先測銅與濃硫酸反應產生SO 的量,再計算余酸的物質的量。他認為測定 SO 的量的方法有多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將 A 產生的氣體干燥后緩緩通過預

11、先稱量的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結束反應后再次稱量B將 A 產生的氣體緩緩通入稀硫酸酸化的 KMnO 溶液,加足量 BaCl 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沉淀C 將 A 產生的氣體緩緩通入足量用 HNO 酸化 Ba(NO ) 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干燥、 稱量沉淀D 用排飽和 NaHSO 溶液的方法測出干燥后裝置 A 產生 SO 氣體的體積(已折算成標準狀 況)(4)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銅,使剩余的硫酸轉化為硫酸銅,過濾后將濾液加熱 濃縮,冷卻制得硫酸銅晶體(CuSO ·xH O),用加熱法測定該晶體里結晶水 x 的值。其中一次 實驗的數據為:坩堝質量坩堝與晶體總質量 加熱

12、后坩堝與固體總質量11.7g 22.7g 18.6g4 22 - 2 - K +過量試劑3B試劑a根據數據計算,判斷 x '的實測值比理論值(x5)_(填“偏大”或“偏小”),實驗中 產生誤差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編號):A. 硫酸銅晶體中含有不揮發雜質A. 加熱失水后露置在空氣中冷卻B. 加熱時有晶體飛濺出去C. 硫酸銅晶體(CuSO ·xH O)在稱量前晶體的表面吸收了水份18、已知 A、B、C、D 的組成元素都屬于短周期,其中 A、D 為單質,B、C 為化合物,它們之間的簡單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按要求寫出有關反應式,是離子反應的只寫離子方程式: (1)若 A、D 的組成

13、元素同主族:1 B 是水:_。2 B、C 均為氧化物(反應有重要的工業價值):_,工業價值是:_。(2)若 A、D 的組成元素不同主族:B 是水且水是還原劑:_;B 是水且水是氧化劑(反應有重要的工業價值):工業價值是:B、C 均為氧化物:_ 。19、某無色溶液中含有 K+、Cl 、OH 、SO 、SO ,為檢驗溶液中所含的各陰離子,限用的3 4試劑有:鹽酸、硝酸、硝酸銀溶液、硝酸鋇溶液、溴水和酚酞試液。檢驗其中OH 的實驗方法從 略,檢驗其他陰離子的過程如下圖所示。、Cl- 、OH - 、SO2- 、SO2-4(1)圖中試劑溶質的化學式分別是:試劑氣體 過量白色 試劑沉淀A沉淀B過量無色 試

14、劑 溶液 試劑 溶液A B溶液褪色白色沉淀 b不溶出現白色 c沉淀_,_,_,_,_。(2)圖中現象 a、b、c 表明檢驗出的離子分別是:a_、b_、c_。 (3)白色沉淀 A 加試劑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4)無色溶液 A 加試劑的主要目的是_。2 6 2 2 15+2 5 2 522 2 3 4 22 2 2 3 222222 322(5)白色沉淀 A 若加試劑而不加試劑,對實驗的影響是_。 (6)氣體 B 通入試劑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 。20、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金屬釩及其化合物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并被譽為“合金的 維生素”。已知釩的原子序數是 23,相對原子原子質量為 51。回

15、答下列問題:(1)釩被認為是一種稀土元素,廣泛存在于各種礦物中。鉀釩鈾礦中的釩原子最外層已達 8 電子穩定結構,其化學式為K H U V O ,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2)測定釩含量的方法是先把釩轉化成 V O ,V O 在酸性溶液里轉變成 VO ,再用鹽酸、硫酸2亞鐵、草酸等測定釩。請配平下列反應式并表示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VO +2+H C O ¾ ® 2 2 4VO+CO +2H O2其中還原劑是_。若消耗 0.9 g 草酸,所對應釩元素質量是_ g。 21、硫鐵礦又稱黃鐵礦,是生產硫酸的原料,其主要成分為 FeS 。850 900 時,硫鐵礦

16、在氧氣中煅燒,可能發生下列反應:3FeS 8O Fe O 6SO 4FeS 11O 2Fe O 8SO12(1) 含硫 32%的硫鐵礦樣品(雜質不含硫),其 FeS 的含量為_。(2) 設 120 kg 純凈的 FeS 按式完全反應,產生標準狀況下 SO _m3。 (3)為使 FeS 煅燒完全生成 Fe O ,工業上使用過量氧氣,當氧氣過量 20%時,所得爐氣中 SO 的體積分數為多少?(4)480 g 純凈的 FeS 在氧氣中完全反應,若所得固體中,Fe 和 O 的物質的量之比 n(Fe) n(O)4a,此時消耗氧氣為 b mol。1 試寫出 b 與 a 的關系式:_。2 b 的最大值為_,

17、最小值為_。22 、實驗室有甲、乙兩瓶無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鹽酸,另一瓶是碳酸鈉溶液。為測定甲、 乙兩瓶溶液的成分及物質的量濃度,進行以下實驗:量取 25.00 mL 甲溶液,向其中緩慢滴入乙溶液 15.00 mL,共收集到 224 mL(標準狀況) 氣體。量取 15.00 mL 乙溶液,向其中緩慢滴入甲溶液 25.00 mL,共收集到 112 mL(標準狀況) 氣體。(1) 判斷:甲是_溶液,乙是_溶液。(2) 實驗中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1) 甲 溶 液 的 物 質 的 量 濃 度 為 , 乙 溶 液 的 物 質 的 量 濃 度 為 _。(1) 將 n mL 甲溶液與等體積乙溶液按

18、上述任意方式進行反應,所產生的氣體的體積為 V mL(標準狀況),則 V 的取值范圍是_。23、向 W g 由 NaHS、Na SO 、CuSO 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反應后過濾已2 3 4知濾液中只含有 Na SO ,濾渣不溶于稀鹽酸,且反應過程中無氣體逸出2 4(1) 濾渣的成分是_;(2) 原混合物中 NaHS、 Na SO 、 CuSO 的物質的量之比是_;2 3 4(3)用離子反應方程式表示濾渣的形成過程_24、已知甲、乙、丙是三種常見的單質,且組成它們的三種元素的核電荷數之和為 35 ,A 到 H 是八種常見化合物。上述各物質間的相互關系見下圖所示(反應條件省略):產物

19、之一甲丙B丙E水丙丙A D G 乙丙C丙 F水H 溶液試回答:(1) 與丙互為同素異形體的單質是_(寫化學式)(2) 從 A 到 H 八種化合物中摩爾質量相同的是_ _(寫化學式) (3)寫出兩步的化學方程式:1 _2 _ _25、混合物 A 由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組成。現有兩包質量相等的混合物 A:(1)若向其中一包加入 50mL3mol/L 的 Ba(OH) 溶液(過量),使 CO 2、HCO 全部變為沉淀,2 3 3過濾后,再向濾液中加入 50mL2mol/L 的稀鹽酸,溶液恰好呈中性。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碳酸鈉與氫氧化鋇的反應:碳酸鈉氫與過量氫氧化鋇的反應:22222222 2 3 2

20、 412混合物 A 中 NaHCO 的質量為 g。3(2)若向另一包中先加 50mL8mol/L 的 HCl 溶液,使 CO 2 、HCO 全部變為 CO 后,再加3 3 250mL2mol/L的 Ba(OH)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 c 2(OH-)=1 mol/L。(混合后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1 寫出有關的離子方程式2 混合物 A 中 Na CO 的質量為 g2 326、將KOH和Ca(OH) 的混合物1.3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緩緩通入足量的 CO 氣 體。(1)當生成沉淀的質量剛好最大時,消耗CO 的體積為224mL(標準狀況)。在圖示坐標系中,畫出生成沉淀的質量m(g)與通

21、入CO 的體積V(mL)的關系曲線。圖示坐標系中,生成沉淀的最大質量是 (g);沉淀恰好全部溶解時消耗CO 的體積為 (mL)原混合物中KOH的質量為 (g)。(2)若KOH和Ca(OH) 以任意比混合,總質量仍保持1.3g不變,則消耗CO 的總體積V的取值范 圍為 。27、白色粉末 A 由 Na S、Na SO 、Na SO 和 NaCl 等物質中的三種混合而成。取一定量 A 樣品, 投入 100 mL 2.2 mol·L1鹽酸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最終得到 100 mL 含 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1 mol·L的濾液,若將此濾液蒸干,只得到 8.19 g 純凈物 B。(1)

22、 純凈物 B 的化學式為_;(2) A 中是否有 NaCl_(填“有”或“沒有”),理由是_。(3) 若反應后還生成 0.896 L( 標準狀況)氣體,且該氣體不會使品紅褪色。求所取的 A 樣品中含有 Na S 的物質的量。(已知 2S2+SO23+6H+= 3S+3H O)2參考答案32 3+ 2222 22223 23 232 -3 2 22 - 2 -2 -2 -2 2 223 2 5 22 2 4222 -2 32 22 322 32 - -2 - -2222 32 32 3-3-132 3-3-12 31 2 -32 32 - -2 2 1-16 題答案略17、(1)銅片溶解,有氣泡

23、產生,溶液變成藍色(或灰黑色),品紅褪色(2)NaNO (或 Fe O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3)B(4)偏大;C、D18、(1)2Na2H O2Na 2OH H 2CSiO Si2CO,生產粗硅2F 2H O4HFO ,CH OCOH ,生產水煤氣 22MgCO2MgOCO19、(1)Ba(NO)HCl HNO BrAgNO(2)SO SO32 -4Cl(3)BaSO +2H+=Ba2+SO +H O (4)中和 OH ,防止對 Cl 的檢驗產生干擾(5)會使 SO 對 SO 的檢驗產生干擾,不能確認 SO 是否存在3 4 4(6)SO +Br +2H O=4H+SO +2Br420、(1)

24、K O·2UO ·V O ·3H O (2)H C O0.51 1、11、2、121、(1)60%(2 分)(2) 44.8(2 分)(3) 78.4%(2 分)設生成 8 L SO ,則原空氣為 11×1.213.2(L),反應后混合氣體積為 10.2 L。SO %8/10.278.4%(4)b0.5a8(2 分) b11(1 分),b32/3(1 分)22、解析:(1)當向鹽酸中加入 Na CO 溶液時,發生反應 2H+CO = CO +H O,鹽酸完3全反應后,再加入的 Na CO 不再放出 CO ;向 Na CO 溶液中加入鹽酸時,先發生反應CO

25、 +H+ = HCO ,當所有 CO 均轉化為 HCO 時,再發生反應 HCO 3 3 3 3-3+H+ = CO +H O。由實驗中數據可知等量的甲與等量的乙反應,實驗產生的 CO 氣體多,說明甲 為 HCl、乙為 Na CO 。(3)設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c(HCl),Na CO 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c(Na CO ),由實驗得:25.00×10 31L· c(HCl) · =2224 ´10 L22.4L ×mol,c(HCl)=0.8 mol·L 1;由實驗可得:15.00×10L·c (Na CO )=25.00×10 3 L×0.8 mol·L 1-112 ´10 L22.4L ×mol,c(Na CO )=1 mol·L 1。(4) 等體積的甲、乙按實驗的方式進行時產生氣體的體積為:12×n ×103L ×0.8 mol·L×22.4 L·mol 1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