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實習報告_第1頁
連云港實習報告_第2頁
連云港實習報告_第3頁
連云港實習報告_第4頁
連云港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連云港實習報告1.前言12.實習背景12.1 連云港簡介12.2 實習目的22.3 實習時間22.4 實習地點23.實習內容23.1連云港港簡介23.2連云港港區布置33.3集裝箱碼頭33.4西大堤及內側吹填區53.5雜貨碼頭63.6 30萬噸級礦石碼頭83.7見面交流會94.實習總結91.前言畢業實習是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在校學習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是專業課教學的繼續與補充,也是對以前各個教學環節的繼續、深化與完善,是大學生從校園走向工作單位不可缺少的一個過渡環節。它不僅是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全而培養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也是對學校教學工作和教學質量全面檢查的重要手段;同時,畢業實習這一實踐性

2、教學環節也是學生完成從課堂理論學習向工程實踐轉換的關鍵性教學環節。要求學生通過畢業實習實踐性環節的訓練和培養;一方面,使學生達到鞏固、加深和擴大所學的理論知識,完成工程師或科研工作者的基本訓練,也使學生在感受、理解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使學生具有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社會活動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接觸自然、了解社會、養成我國科技工作者應有的馬列主義政治思想覺悟、高尚的職業道德品質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及艱苦奮斗的精神,樹立愛崗、敬業的良好職業道德和虛心好學、團結協作的優良工作作風。2.實習背景2.1 連云港簡介連云港,隸屬于江

3、蘇省,古稱“海州”。因面向連島、背倚云臺山、又因連云港港口得名連云港。連云港地處中國東部沿海、江蘇省北部,長江三角洲地區,魯中南丘陵與淮北平原的結合部。東部瀕臨黃海,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北與山東日照市接壤,西與山東臨沂市和江蘇徐州市毗鄰,南連江蘇宿遷市、淮安市和鹽城市。連云港是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江蘇沿海大開發的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國際性港口城市、西游記文化發源地、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絲綢之路經濟帶東方橋頭堡、中國十大海港之一。2.2 實習目的為了更好的學習和理解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知識,老師帶領我們前往連云港進行為期五天的參觀實

4、習。本次實習要求同學們了解碼頭的平面布置和裝卸工藝流程,以及結構布置要求。還要求知道挖泥船工作原理及方法,掌握吹填過程及吹填后固結沉降原理及方法等。 經過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后專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后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2.3 實習時間2014年3月31日2014年4月4日2.4 實習地點連云港。具體包括(按行程列出):集裝箱碼頭,西大堤,新云臺碼頭,在建徐圩港區新榮泰碼頭,雜貨碼頭,55#57#碼頭,連島。3.實習

5、內容根據我在實習的五天中所見、所聞、所思,現將所學內容敘述如下:3.1連云港港簡介 連云港港地處中國沿海中部的海州灣西南岸、江蘇省的東北端,位于北緯34°44',東經119°27'(主要港區)。港口北倚長6的東西連島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臺山,為橫貫中國東西的鐵路大動脈隴海、蘭新鐵路的東部終點港,被譽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和新絲綢之路東端起點,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便捷、最經濟的出海口。連云港港共有5個港區,分別是老港區、廟嶺港區、墟溝港區、北港區、灌河口港區。年通過能力為2500多萬噸。港口擁有生產性泊位31個,其中萬噸以上泊位26個,包括煤炭、集裝箱、木材、

6、糧食、危險品等專用碼頭,其中集裝箱專用泊位2個,年設計通過能力3185萬噸。擁有包括集裝箱、散糧、焦炭、煤炭、礦石、氧化鋁、液體化工、客滾、件雜貨在內的各類碼頭泊位35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30個;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建立通航關系,辟有至歐洲、美洲、中東、東北亞、東南亞等集裝箱和貨運班輪航線40多條,并開通了至韓國仁川、平澤兩條大型客箱班輪航線。根據規劃,連云港港未來將形成由海灣內的連云主體港區、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區、北翼的贛榆和前三島港區共同組成的“一體兩翼”總體格局。根據腹地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綜合分析影響港口吞吐量發展的各種相關因素,預測連云港港2020年吞吐量將達1.9億噸

7、,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800萬TEU。3.2連云港港區布置 航道:為淤泥質,總長20.35千米,水深-9米,其中外航道63度-243度走向,底寬160米,彎道段寬為160米至270米;通航水深-9米,總長12.35千米,3.5萬噸級船舶可雙向航行,5萬噸級可單向航行。港灣內廟嶺航道、老港區航道水深均為-9米,墟溝航道水深-7.5米,康云油碼頭航道-4.5米。廟嶺港區已從1993年起供78萬噸級船舶乘潮進出。海底為軟泥質且連云港潮差大,漲潮時,航道可供吃水13米以上大型船舶進出港。另外,各港區掉頭區水深與各段航道水深保持一致。 灌河口區陳家港和燕尾港自然航道長10.2公里,寬80米,適于5000噸

8、級以下船舶通過。 錨地:一號檢疫錨地,以東經119度42分北緯34度49分(羊窩頭燈塔真方位250度,距離11海里)處為圓心,1.5海里為半徑的水域,水深1316米,軟泥或泥沙質海底。二號、三號錨地水深分別為-7-9米、-5-6米。 3.3集裝箱碼頭集裝箱碼頭是指包括港池、錨地、進港航道、泊位等水域以及貨運站、堆場、碼頭前沿、辦公生活區域等陸域范圍的能夠容納完整的集裝箱裝卸操作過程的具有明確界限的場所。它是水陸聯運的樞紐站,是集裝箱貨物在轉換運輸方式時的緩沖地,也是貨物的交接點,因此,集裝箱碼頭在整個集裝箱運輸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集裝箱碼頭的整個裝卸作業是采用機械化、大規模生產方式進行的,要求

9、各項作業密切配合,實現裝卸工藝系統的高效化。這就要求集裝箱碼頭上各項設施合理布置,并使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各項作業協調一致、相互配合的有機整體,形成高效率的、完善的流水作業線,以縮短車、船、箱在港口碼頭的停泊時間,加速車、船、箱的周轉,降低運輸成本和裝卸成本,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對于集裝箱專用碼頭,碼頭布置主要要求集裝箱泊位岸線長為300m以上,集裝箱碼頭陸域縱深應能滿足各種設施對陸域面積的要求。由于集裝箱船舶日趨大型化,載箱量越來越多,因此,陸域縱深一般為350m以上,有的集裝箱碼頭已高達500m;碼頭前沿寬度一般為40m左右,這取決于集裝箱裝卸工藝系統及集裝箱岸壁起重機的參數和水平

10、運輸的機械類型;一般碼頭前沿不鋪設鐵路線,不考慮車船直取的裝卸方式,以確保碼頭前沿船舶裝卸效率不因此而受影響;每一集裝箱專用泊位,配置兩臺岸壁集裝箱起重機。集裝箱堆場是進行集裝箱裝卸和堆存保管的場所,集裝箱堆場的大小,應根據設計船型的裝卸能力及到港的船舶密度決定。有關資料表明,岸線長300m的泊位,堆場面積達105000m2,甚至更大,這還與采用的裝卸工藝系統和集裝箱在港停留時間有關;集裝箱貨運站(拆裝箱庫)可布置在集裝箱碼頭,一般布置在大門與堆場之間的地方,也可布置在集裝箱碼頭以外的地方;所有通道的布置應根據裝卸工藝與機械要求而定。 連云港集裝箱碼頭基礎設施如下:泊位長度2900米,泊位數量

11、9個,泊位水深-11米到-16.5米,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總吞吐能力300萬TEU ,橋吊數量22臺,龍門吊數量39臺,重箱正面吊6臺,空箱堆高機10臺,其它集裝箱專用設備100多臺(套)。集裝箱吞吐量保持著60%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 2005年突破100萬TEU、2006年突破130萬TEU、2007年突破200萬TEU、2008年突破300萬TEU、2010年突破387萬TEU。已躋身江蘇最大、全國十強、世界百強集裝箱大港行列。 目前,集裝箱碼頭岸線總長2900米,廟三順岸57萬噸級泊位4個,廟三突堤310萬噸級泊位5個;擁有最大外伸距63米的岸橋22臺、堆高6層的場橋39臺;有國內單

12、體面積最大的拆裝箱庫1座、鐵路專運線5股,105萬平方米集裝箱堆場,6萬箱位堆存能力,可同時接卸6艘第五代集裝箱船,同時接卸4艘第六代集裝箱船,具備靠泊14100箱位的超大型集裝箱的能力。 3.4西大堤及內側吹填區 江蘇省連云港市西大堤是我國最長的攔海大堤,由墟溝黃鷹嘴伸向對岸的西連島,全長6700米。連云港肩負著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使命,十萬噸的集裝箱碼頭通達五洲四海,一條6.7公里長的攔海大堤把東、西連島與大陸連接起來,使原來只有3平方公里水面的連云港增加到30平方公里,形成一個風平浪靜的超級港彎。該大堤于1985年3月10日動土興建,于1993年12月8日勝利合龍,施工時采用的是拋石斜

13、坡筑堤法。拋填西大堤采用的是連島大陸嘴的石料,由東向西推進。大堤頂寬12米,路面凈寬10米,堤頂+7米,頂標高為+9米,在這個堤上,又筑有高達78米高的弧形檔浪堤。被人稱為“海上長城”。西大堤內側為吹填區,此區域地勢較平坦,天然地面標高為3.567.27m(連云港高程,下同),陸域形成總面積為372.53萬,吹填標高為6.5m。通過“圍堰吹填”技術,把航道的淤泥吹填到圍堤中,經過“真空預壓”的方法形成大面積陸域。吹填工程由航道港池開挖取土和兩航基地陸域清淤兩部分組成,總計約416.28萬方疏浚土方量,并統一吹泥至大堤作業區用于吹填陸域。根據開挖區布置,具體分為以下兩部分,港池開挖部分:疏浚土方

14、量為342.75萬方,其中淤泥開挖量為30.48萬方,粘土開挖量為312.27萬方,開挖區分為57#58#59#泊位回旋水域、墟溝擴建航道區、55#56#泊位水域區,開挖區開挖底標高為-13.0m;兩航基地陸域清淤部分:清淤工程量為73.53萬方,挖泥底標高為-5.0m(局部淺層挖至粘土層表面即可),泥面標高在-5.0m0.8m,挖泥區面積為152570,其中抓斗挖泥船挖泥開挖面積為16370,絞吸挖泥船開挖面積為136200。 3.5雜貨碼頭連云港東部老港區碼頭修建時間早,泊位能力普遍低,多為1萬噸級。但東部港區接卸散化肥和氧化鋁等散貨船多,而目前此類散貨船又多為5萬噸級。但如果新建碼頭周期

15、長、投入多,而拆除老碼頭興建新碼頭不僅成本高,也費時、浪費已有資源。為此,通過改造老碼頭,對部分1萬至兩萬噸級泊位進行前沿樁基加固,對護舷防護系統進行升級更換,對泊位前沿港池浚深,首先將9號、11號泊位靠泊能力成功升至3.5萬噸和5萬噸級,泊位原設計能力均為30萬噸,而實際中轉量均已接近300萬噸。從而實現了效率和效益的近10倍的躍升。對部分新建主力泊位及設施予以改造,實現泊位能力的升級,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和吞吐量的快速增長。對廟嶺港區糧食碼頭進行改造,靠泊能力由3.5萬噸級升至5萬噸級,可以接卸7萬噸級糧食船;對其配套的裝卸線進行改造,大幅提升通過能力;增建筒倉,一次性儲糧能力增至10 余萬

16、噸。改擴建34號泊位,使端部空船泊位變成生產主力泊位,成為10萬噸級(兼顧15萬噸級船舶)泊位,是國內首座大型裝卸兩用散貨泊位,設計能力達到700萬噸。改造國內首座設備全國產化大型煤炭碼頭,使靠泊能力由3.5萬噸級增至5萬至7萬噸級;并通過對其后方堆存卸車系統和裝船系統的改擴建,使通過能力提升到千萬噸以上。改造兩個2.5萬噸級木材泊位,原設計通過能力為100萬噸,而實際通過量是其5倍。對墟溝港區6個1.5萬噸級泊位予以改造升級,使靠泊能力增加到5萬噸級,原設計通過能力僅為210萬噸,而改造擴能后,實際中轉量迅速達到千萬噸,成為該港的主力港區。對老集裝箱碼頭進行改造,增加裝卸橋吊,使設計能力由1

17、0萬標箱提升至20萬標箱。 目前該港設計通過能力為3000多萬噸、70萬標箱,但近年來通過對碼頭設施的改造挖潛,綜合運輸和服務功能迅速提升,該港今年將努力實現8500萬噸和200萬標箱的奮斗目標,明年將沖刺億噸目標。連云港港34號泊位改擴建后成為中國第一座大型散貨裝卸兩用碼頭。本次實習參觀了連云港一號二號老碼頭,這是連云港最早的兩個件雜貨碼頭,最初由日本人建造,后經過我國升級改造使用至今。碼頭按結構型式劃分屬于高樁碼頭,但由于漲潮的緣故,此次參觀未能看到樁帽和樁及以下部分。主要參觀的是碼頭上部結構,后方堆場,倉庫等。同時也恰巧看到后方堆場的現場卸貨工藝,和碼頭前沿煤炭裝船工藝。 3.6 30萬

18、噸級礦石碼頭 此為江蘇首座30萬噸級礦石專業碼頭,標志著連云港港主體港區旗臺作業區正式啟動建設。旗臺作業區是連云港港為完善主體港區功能、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深水岸線資源而拓展的新港區。根據港口總體規劃,旗臺作業區岸線總長約5.5公里,規劃建設大宗干散貨泊位和液體散貨及危險品泊位13個,計劃投資100億元以上,總設計吞吐能力超過1億噸,是連云港港完善功能、提升能力,服務江蘇沿海鋼鐵、石化產業布局的重點作業區。先期建設的30萬噸級礦石碼頭項目,總投資為15.93億元,建設規模為1個30萬噸級鐵礦石接卸泊位及相應配套設施,碼頭岸線長410米,寬度為38米,陸域形成總面積約為421080,設計年接卸能力1500萬噸,連同相鄰待建設的大型散貨泊位,加上相鄰大宗散貨中轉泊位,配以完善的鐵路、公路、運河等疏運體系,年吞吐能力將超過4200萬噸。該礦石碼頭的建設,以及配套規劃的30萬噸級深水航道建設,為連云港市乃至江蘇沿海布局大型鋼鐵產業奠定了基礎條件。項目建成后,極大增強連云港港乃至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