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油藏動態分析畢業論文_第1頁
B2油藏動態分析畢業論文_第2頁
B2油藏動態分析畢業論文_第3頁
B2油藏動態分析畢業論文_第4頁
B2油藏動態分析畢業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畢 業 設 計(論文)b2 油 藏 動 態 分 析b2 油 藏 動 態 分 析摘 要本設計所研究的b2油藏,油層厚度大,滲透率高,地飽壓差大,用容積法計算的地質儲量是819萬噸。該油藏1990年上半年投入試采,下半年全面投入開發,通過初期試采證明油藏的邊水能量不大。因此,在1991年底開始注水,初期注采比為0.48。設計主要對該油藏進行動態分析,其分析內容有:確定該油藏的地質儲量和驅動類型,并預測油藏的天然水侵量;對該油藏進行水驅規律分析,落實油藏的可采儲量及采收率;預測未來期間該油藏在不同條件下的生產狀況和開發效果;對油藏的下一步開發提出可行性建議。設計通過分析,判斷該油藏為未飽和油藏,驅動

2、類型為天然水驅和人工注水的彈性水壓驅動。由此可以建立該油藏的物質平衡方程式,并作出線性關系,預測油藏的原始地質儲量及天然水侵情況。在注水開發油田中,對水驅規律的分析,不但可以預測水驅油田的有關開發指標,而且可以預測當油田開發的含水率或水油比達到經濟極限條件時的可采儲量和采收率,并能對水驅油田的可動油儲量和原始地質儲量作出有效的預測和判斷。本設計采用甲型水驅曲線和新型水驅曲線進行對比,結果相差不大,證明新型曲線可以運用到水驅規律分析中。另外,由預測結果知,該油藏采收率不高,需采取其它增產措施提高采收率。關鍵詞:物資平衡方程;水侵量;可采儲量;采收率目 錄引言i第一部分 油藏概況1 一、油藏地質簡

3、況1 二、油藏開采簡況1第二部分 物質平衡方程的建立3 一、理論基礎3 二、油藏類型的判斷3 三、物質平衡方程式的推導4 四、物質平衡線性方程5 五、線性物質方程的應用5第三部分 彈性產率計水侵量的計算7 一、彈性產率的計算7 二、水侵量的計算7第四部分 壓降的預測9 一、理論公式的推導9 二、預測2004年各季度的壓降10第五部分 水驅特征曲線11 一、甲型水驅規律11 二、新型水驅曲線14第六部分 相關參數及其準確性的論證17 一、已知參數的選取及其準確性的論證17 二、所求參數的選取及其準確性的論證17第七部分 總結及建議19 一、成果總結19 二、建議19參考文獻20附表21附圖32引

4、 言為了使學生在畢業后能較快、較好地適應現場的需要,學生必須首先能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也是畢業設計最重要的作用。在做畢業設計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問題,然后試著去解決它、掌握它、熟練的應用在實際中。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它,很好的利用這次機會,嚴格的按照要求,達到預期的目的。本次畢業設計的目的在于,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指定的設計任務收集資料、分析研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解決油氣田開發過程中的地質技術問題,是一次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綜合訓練;通過畢業設計進一步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計算機應用的能力、識圖、制圖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另外,畢業設計也是對教學質

5、量的一次全面檢查,通過畢業設計,可以發現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點和問題,以便改進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 畢業設計的題目是b2 油藏動態分析,其主要任務是,建立油藏的物質平衡方程式,并由方程分析油藏的水侵情況,預測地質儲量,預測2004年各季度末的壓降。對油藏進行水驅規律分析,預測可采儲量及二次采油的采收率。通過這些分析,對油藏下一步開發提出建議。其具體思路如下:判斷油藏類型建立油藏物質平衡方程式作線性物質平衡方程,求 n、k作v虧p關系曲線,求k1計算水侵量we預測2004年各季度末的壓降作水驅曲線,進行動態預測預測nr、re設計自4月13日開始,直至6月結束,在第一周內熟悉設計目的、收集資

6、料;接下來兩周時間,閱讀、整理資料,確定設計方案;然后對數據進行處理;最后編寫文字報告,準備答辯。此次設計,在地質教研室劉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得以順利完成,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設計中由于知識有限,難免存在一些錯誤,請評閱老師指出。第一部分 油藏概況一、油藏地質簡況“b2”油藏是地塹式長條狀斷塊構造,斷塊的東、南、北面是斷層,西面是邊水區。油層的巖性為泥質粉砂、含礫砂巖,斷塊內部構造比較復雜,油水分布受斷塊內部斷層控制,油層多,地質儲量比較集中。主力油層大片分布,非主力油層呈不規則的土豆狀分布。油層厚度大、滲透率高、地飽壓差大。用容積法計算的地質儲量是819萬噸。油田基本參數見表(1)。表(1)油

7、藏基本數據面積 km23.56有效厚度 m18.52孔隙度 %2226飽和度 %4267儲量 104t819空氣滲透率 m249油層深度 m1991.42077.6油水界面 m20002050天然氣溶解系數 m3/(m3mpa)33.9原油地面粘度 mpas46.5405原油地下粘度 mpas8.717.76原始壓力 mpa20.6飽和壓力 mpa1212.4原油地下相對密度0.81540.8453原油地面相對密度0.89330.933原油體積系數1.121.16原油壓縮系數 1/mpa8.410-49.3104原始油氣比 m3/t4053二、油藏開采簡況 本油藏1990年上半年投入試采,下半

8、年全面投入開發。通過初期試采證明油藏的邊水能量不大,因此方案要求早期注水保持油藏壓力。該油藏1991年底開始注水,初期季度注采比為0.48,油藏開發數據列于表(2)中。表(2)油藏開發數據日期累積產油(噸)累積產水(方)累積注水(方)注采比總壓降mpa綜合含水()年月1990347370.83466151.035115971.236163901.439207541.671231802181.841991345486182.00658472182.079719242732.112.41294089790130310.482.101.019923120580856448661.01.800.661

9、534971527744950.731.772.8918547618901102230.922.051.81221226988921429530.832.1027.819933246509195531767970.651.9624.46284325315082107970.592.7325.39314425393942420420.711.9824.612343609495742668150.552.4326.81994445780996993695830.5630.419955355941419064498370.5336.419966135202086745400510.5653.0199

10、77144803102276316760.4151.719988521604250228433720.7544.0199999092356867710710110.6550.62000111966476279313510370.8052.42001126564596657016660510.8363.820021402993126363821720621.0969.120031536799165962927617701.0673.0第二部分 物質平衡方程的建立一、理論基礎 物質平衡法是研究從儲油層中采出液體和氣體的過程中,由于油、氣、水的體積和地層壓力的改變,它們在油層中的分布狀況也不斷發生變

11、化的基礎上,根據物質平衡方程式計算石油儲量。采用物質平衡法,是立足于油層處于平衡狀態。而且遵守物質守恒原理,即在原始情況下油層中碳氫化合物的數量(油和水)等于某時期內從油層中采出的以及這個時期終了殘余于油層中的碳氫化合物數量的總和。目前,物質平衡法已在油藏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它主要用以解決以下四種問題:(1) 油藏原始地質儲量(動態儲量)(2) 分析判斷油藏的驅動機理,確定合理的驅動指數(3) 估計油藏天然水侵量的大小,確定合理利用邊底水能量(4) 在給定的產量條件下,預測油藏未來的壓力動態建立物質平衡方程式的基本假設:(1) 油藏的儲層物性和流體物性是均質的、各向同性的(2) 相同

12、時間內油藏各點的底層壓力都處于平衡狀態(3) 整個開發過程中,油藏保持熱動力學平衡,即地層溫度保持為常數(4) 不考慮油藏內毛管力和重力因素(5) 油藏各部位的采出量保持平衡,且不考慮將要發生的儲層壓實作用二、油藏類型的判斷對于一個新發現的油藏,可以通過探井的測壓和高壓物性資料的分析,確定出油藏的原始地層壓力和飽和壓力。根據兩者的大小關系,可以將原始條件下的油藏分為兩類:當原始地層壓力大于飽和壓力(pipb)時,為未飽和油藏;當原始地層壓力小于或等于飽和壓力(pipb)時,為飽和油藏。 對于b2油藏,其原始地層壓力為20.6mpa,飽和壓力為1212.4mpa;可以看出,pipb,為未飽和油藏

13、。在其西邊為其邊水區,但邊水能量不大,從1991年底該油藏開始注水,因此,該油藏的驅動力為:水壓力和含水區巖石和束縛水的膨脹力。未飽和油藏無氣頂,所以,判斷該油藏為彈性水壓驅動未飽和油藏。三、物質平衡方程式的推導1、油藏物質平衡方程的建立原理:產油量+產氣量+產水量=含氣部分的彈性膨脹量+含氣部分巖石和束縛水的 膨脹量+含油部分的彈性膨脹量+含油部分巖石和束縛水的膨脹量+天然水 侵量+人工注水量+人工注氣量即:npbo + nprpbg + wpbw = mnboibgi(bg-bgi) + mnboi1-swi(cf+cwswi)p + n(bo-boi) + nboi1-swi(cf+cw

14、swi)p + we + wibw + gibg (2-1)也可寫為:npbo + nprpbg + wpbw = mnbgictp + nboictp + we + wibw + gibg (2-2)2、b2油藏物質平衡方程的建立經前面判斷,該油藏為未飽和油藏的天然水驅和人工注水的彈性水壓驅動。因此,pipb;m=0;wi0;gi=0;rp=rs=rsi;bo-boi=boicop。有水侵時的物質平衡方程式為:npbo + wpbw = nboictp + we + wibw (2-3)或npbo + wpbw = k1p + we + wibw (2-4)無水侵時的物質平衡方程式為:npb

15、o + wpbw = nboictp + wibw (2-5)或npbo + wpbw = k1p + wibw (2-6)其中,k1 = nboict相關參數意義:n地質儲量,104m3np累積產油量,104m3wp累積產水量,104m3wi累積注水量,104m3gi注氣量,104m3we天然水侵量,104m3bw注入水的體積系數bo在p壓力下原油的體積系數boi在pi壓力下原油的體積系數bg天然氣的體積系數rp生產油氣比p地層壓降,mpact綜合彈性壓縮系數cf地層巖石的壓縮系數swi束縛水的原始飽和度()k1彈性產率,m3/mpa四、物質平衡線性方程假設該油藏為定態水侵,則有:we =

16、k0tpi-pdt (2-7)we = k0tpt(2-8)其中,p = pn-1+pn2 t = t-tn -1將(2-8)式代入(2-3)式得:npbo + wpbw = nboictp + wibw + k0tpt(2-9)npbo + (wp-wi)bw = nboictp + k0tpt (2-10)npbo+wp-wibwboictp=n+k0tptboictp (2-11)設:x = 0tpty = npbo+wp-wibwboictp 所以,得到直線方程:y = n + kx 其中k為水侵系數,m3/mpa月五、線性物質平衡方程的應用(求n 和k)作關于yx直線關系圖,見圖(1

17、),數據處理見表(一)原理圖為:其中,直線與縱坐標軸的交點值(300),即為油藏地質儲量n;直線的斜率(200),即為水侵系數。由圖(1)知,n = 554.5104m3 = 499.05104t ; k = 2196 m3/mpa月第三部分 彈性產率及水侵量的計算一、彈性產率的計算1、 原理圖:其中,k1 = v/p2、 理論基礎油藏開發初期,原始地層壓力減小緩慢,水侵不明顯。可以把此時的油藏看作封閉性未飽和油藏,即無邊底水(we=0),其相應的物質平衡方程式為:npbo + wpbw = wibw + nboictp (3-1)令:k1 = nboict;v1 = npbo + wpbw

18、- wibw則,v1 = k1p (3-2) k1彈性產率,m3/mpav1虧空體積,m3彈性產率可以衡量油田彈性能量的大小,在理想情況下,采出液體的體積與注入液體的體積之差與總壓降成線性關系。但實際生產中并不成直線關系,除始段較為平緩,因此,可選取初始段某一點的切線斜率,作為該油藏的彈性產率。關系圖見圖(2)。其中,本設計選取初始點的切線斜率,作為該油藏的彈性產率。由作圖知,該切線經過(0,0)及(6000.20,0.83)兩點,因此由v1=k1p計算出:k1 = v1p = 6000.2/0.83 = 7229.16 (m3/mpa)二、水侵量的計算在油藏開發過程中,隨著原油和天然氣的采出

19、,油藏內部的地層壓力下降必須逐漸向外部天然水域以彈性方式傳播,并引起天然水域內的地層水和儲層巖石的彈性膨脹作用。在天然水域與油藏部分的地層壓差作用下,即會造成天然水域對油藏的水侵。隨著油藏的開發,地層壓力波及的范圍會不斷擴大,直至達到天然水域定壓邊界(或相當于無限大天然水域)的穩態供水條件,或有限封閉水域的擬穩態供水條件。因此,對于那些外部天然水域很大的油藏,隨著油藏的開發和地層壓力的下降,天然水侵的補給量也將不斷增加,油藏的地層壓力下降率也將隨之不斷減小。當達到天然水域與油藏之間的供采平衡時,油藏的地層壓力將趨于穩定。1、公式推倒 由油藏開發數據表分析可知,該油藏地層壓力比較穩定,但油藏壓力

20、還未達到穩定狀態,水侵速度與采油速度近似相等,假設認為此事的水侵為定態水侵。由薛爾紹斯公式:qe = k(pi-p) (3-3) qe水侵速度,m3/月 k水侵系數,m3/mpa月 pi原始地層壓力,mpa p目前地層壓力,mpa水侵速度的定義式:qe = dwe/dt (3-4)qe的物理意義是指單位時間的水侵速度。故有:dwe/dt = k(pi-p) (3-5)we = 0tk(pi-p)dt = k0t(pi-p)dt (3-6)所以:we = k0tpt (3-7)其中,p = pn-1+pn2t = t-tn -1 已經求出:k = 2196 (m3/mpa月),其他參數見表(三)

21、由公式(3-7)求出水侵量。第四部分 壓降預測一、理論公式的推導以彈性水壓驅動油藏的物質平衡方程進行預測:npbo + wpbw = wibw + k1p + we (4-1)令:wl = npbo + wpbwwe = wl- wi- k1p (4-2)對(4-2)微分得:dwedt = dwldt - dwidt - k1dpdt (4-3)假設為定態水侵,則:dwedt = kpi令: bi = dwidwl則,kpi = dwldt(1-dwidwl) - k1dpdt (4-4)kpi = dwldt(1-bi) - k1dpdt (4-5)設,ql = dwldt則(4-5)變為:

22、kpi = (1-bi) ql - k1dpdt (4-6)kpi- (1-bi) ql + k1dpdt = 0 (4-7) (4-7)方程兩邊同除k1得:dpdt-1-bik1ql + kk1pi = 0 (4-8)dpdt+kk1(pi-1-bikql) = 0 (4-9)對(4-9)進行積分變形得:p = 1-bikql +(pi- 1-bikql)e-kk1t (4-10)其中,p地層壓力,mpapi相對的原始壓降,mpabi注采比ql采液速度,m3/月k水侵系數,m3/mpa月k1彈性產率,m3/mpat時間,月在一定ql下,給定bi,則可得出不同時間t下的壓降值p。二、預測200

23、4年各季度末的壓降 1、優選bi 為了預測2004年各季度末的p,就要優選出bi,作為2004年的注采比。要優選bi,就要先給定一個ql。在設計里,我們選取1992年初期至1993年末期這一段時間為優選bi的時間段。因為只有這一段時間的資料最全。取這兩年的平均采液速度作為優選bi的采液速度。在優選bi時,設計選取1993年末的壓降作為優選bi的相對初始壓降。在優選bi時,采取差值法,設計從(0.58,0.60,0.62,0.64,0.66,0.68,0.70,0.72)中選擇,得出相應的pt的關系曲線,見圖(3)。優選bi的原則是,曲線最平緩(壓降隨時間變化緩慢),且在橫坐標之上。這樣我們可以

24、看出,當bi=0.62時最符合要求,所以優選出bi=0.62。 2、ql的確定要預測2004年各季度的壓降,最好在2003年末壓降的基礎上預測,并采用20002003年的平均采液速度,這樣預測出的結果較為準確。而預測2003年末的壓降,需采用19942003年的平均采液速度較為準確。因此,求出:19942003年平均采液速度ql=25668.27(m3/月);20002003年平均采液速度ql=35364.19(m3/月)。3、預測壓降在前面已經求出,k=2196(m3/mpa月) k1=7229.16(m3/mpa) ,優選bi=0.62因此,把19942003年的平均采液速度ql =256

25、68.27m3/月代入(4-10)式中,預測出2003年的壓降p=4.44mpa;把20002003年的平均采液速度ql =35364.19m3/月代入(4-10)式中,得到2004年各季度的壓降:一季度:p=5.44mpa二季度:p=5.85mpa三季度:p=6.01mpa四季度:p=6.08mpa第五部分 水驅特征曲線一、甲型水驅規律(一)理論基礎對于水驅油藏,無論是依靠人工注水還是依靠天然水驅采油,油田在結束無水采油期以后,將轉入含水生產,并且含水率將逐步上升,最終將嚴重影響油田穩產。所以,對于水驅油田,認識油田含水上升規律,研究含水上升的地質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控制含水增長的措施,是開

26、發水驅油田的極其重要的工作。水驅曲線法,是天然水驅和人工注水開發油田所特有的實用方法。利用有關水驅曲線法,不但可以預測水驅油田的有關開發指標,而且可以預測當油田開發的含水率或水油比達到經濟極限條件時的可采儲量和采收率,并能對水驅油田的可動油儲量和原始地質儲量,作出有效的預測和判斷。對于一個水驅油藏來說,當它已全面開發進入穩定生產階段后,含水率達到一定高度并逐步上升時,此時,在半對數紙上,以對數坐標表示油藏累計產水量wp,以普通坐標軸表示累積產油量np,作兩者的關系曲線,通常得到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稱為甲型水驅特征曲線。另外,還有乙型、丙型、丁型等多種形式。而本設計采用甲型水驅特征曲線,其他類型

27、不在此贅述。1、甲型曲線的線性表達式為: lgwp = b1np + a1 (5-1)其中,a1與巖石和流體性質有關的一個常數; b1與地質條件、井網部署、油田管理措施等因素有關,也與油田的水 驅、動態地質儲量有關。2、 理論曲線: 其中,橫坐標為累積產油量np,縱坐標為lgwp,得到直線的截距(0.5)即為a1,直線的斜率(1)即為b1。3、乙型水驅曲線曲線的橫坐標代表累積產油量np,縱坐標代表生產水油比wor(對數坐標),乙型曲線表達式為:lgwor = b1np + a2 (5-2)其中,a2 = a1+ lg2.303b1 wor = dwpdnp = fw1-fwwor水油比(二)曲

28、線的應用1、根據已知資料,見表(九),作甲型曲線(lgwpnp),見圖(4)2、由作圖知a1=4.807,b1=810-7把a1=4.807代入a2=a1+lg2.303b1中可求得a2=-1.833、 得到甲型、乙型曲線的表達式分別為:lgwp = 4.807+810-7nplgwor = -1.83+810-7np4、預測油藏的可采儲量nr及采收率re 目前對于水驅油藏,普遍采用一個含水極限水油比的概念,超過這一極限,油藏就失去其實際開采價值,經濟上就不合算。因此,達到這一極限所獲得的累積采油量就是可采儲量,對應的采出程度就為油田的采收率。現在我國通常所取得極限含水率fwec為98%或極限

29、水油比worec為49。由(5-2)式得:np = 1b1(lgwor-a2)= 1 b1(lgfw1-fw-a2) (5-3)或,np = 1b1lgfw2.303b11-fw-a1 (5-4)將fwec=98%代入(5-4)中,得到目前開采條件下的可采儲量:nr = 1b1lg21.28b1-a1(5-5)經計算得:nr = 327.24104(m3) = 294.52104(t)re = nrn=327.24104910104=36.05、預測油藏的動態地質儲量 統計資料表明:甲型和乙型曲線的斜率b1,主要取決于油藏儲量的大小。通過專家論證發現油藏的水驅有效地質儲量n與b1值有如下關系:

30、n= 7.51b1 (5-6)把b2 = 810-7代入(5-6)中,得到:n= 937.5104(m3)= 843.75104(t)二、新型水驅曲線水驅曲線在國外水驅油田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它不僅可以預測油田開發的未來動態,而且可以確定油田的可采儲量。然而,水驅曲線的有效正確運用,有賴于直線段的出現,根據我國大量水驅開發油田的經驗和理論上的研究表明,油田一般在含水率達到50以后水驅曲線才能出現有代表性的直線段,而在此之前則是一條變化比較明顯的曲線。本設計所采用的新型曲線,是建立在液油比與累積產油量半對數直線關系基礎之上。實際資料表明,該關系直線段出現較常規的乙型曲線要早得多。(一) 方法原理由

31、乙型曲線的表達式:lgwor = a 2 + b1np = a1 + lg(2.303b1) + b1np (5-7) (5-7)式即為童章憲命名的乙型水驅曲線,它建立了水油比與累積產油量之間的關系。油田開發實踐表明,(5-7)式所示的曲線出現較晚,而國外采用的液油比與累積油量的函數關系直線段出現較乙型曲線要早得多,見下頁圖,其表達式為:lglor=a1+b2np (5-8)(5-8)即為新型水驅曲線的微分表示式。為了給出新型曲線的積分式,可作如下推倒分析。由于lor = q1/qo = dlp/dnp,則(5-8)式可改寫為:dlpdnp = 10a210 b2 np (5-9)分離變量積分

32、得:lpolpdlp = 10a2nponp10b2npdnp (5-10)求解上式得:lp-lpo = 10a22.303b210b2 np-10a22.303b210 b2 npo(5-11)上式兩邊同取對數得:lg(lp-lpo+10a22.303b210 b2 npo)= lg10a22.303b2+b2np (5-12) 若令:a3 = lg10a22.303b2 c3 = 10a22.303b210 b2 npo -lpo則得:lg(lp+ c3) = a3 + b2np (5-13)(5-13)式即為新型水驅曲線的積分表達式,它表示了累積產液量與累積產油量的變化關系。由式可見,其

33、中存在著三個待定常數a3、b2、和c3,通常采取試差法進行求解。鑒于試差法本身的缺陷,其結果將受到人為給定精度的影響,因此,還可作如下分析。 首先,在累積產液量與累積產油量的關系數據中,將累積產油量進行等步長取值,并假定: h = npj - npj-1 (5-14) 然后讀出等步長np對應的累積產液量lp。在等步長取值后的累積產液量與累計產油量的關系數據中,取j-1與j兩點,將這兩點的lp和np代入(5-13)式得:lg(lpj+ c3) = a3 + b2np (5-15)lg(lpj-1+ c3) = a3 + b2np (5-16)(5-15)式減(5-16)式得:lglpj+c3lp

34、j-1+c3 = b2(npj-npj-1)(5-17)將(5-14)式代入上式得:lglpj+c3lpj-1+c3 = b2h (5-18)由(5-18)式得:lpj = (10b2h-1)c3+10b2hlpj-1 (5-19)若再令: a = (10b2h-1)c3 (5-20) b = 10b2h (5-21)則得:lpj = a+blpj-1 (5-22)由(5-22)式可以看出,當累計產液量與累計產油量的關系數據按累計產油量等步長重新取值后,以j-1點的累積產液量為橫坐標、以j點的累積產液量為縱坐標,在普通坐標紙上可建立一直線關系。當對此直線關系進行線性回歸分析求出其截距a、斜率b

35、后,由(5-20)式得.b2、c3按下式計算:b2 = 1hlgb (5-23)c3 = ab-1 (5-24)b2、c3求出以后,由(5-13)式得:a3 = 1nj=1nlglpj+c3-b2npj (5-25)a2= a3+lg(2.303b2) (5-26)a2、a3、b2、和c3求得以后,即可進行水驅油田的動態指標預測。由(5-8)式得,含水率fw與累積產油量的關系如下:fw = 1-10-(a2+b2np)(5-27)由上式得,油田可采儲量:nr = -1b2lg(1-fwec)+a2 (5-28)當fwec=98%時,得:nr = 1b2(1.699-a2)(5-29)(二) 曲

36、線應用 1、根據已知資料,經數據處理,作lpnp關系圖,見圖(6)。在圖(6)上按照等步長重新取值(假定h=10104噸),并讀出與之相應的累積產液量lpj的值,。結果見表(十一)。然后,按表(十一)的數據在普通坐標紙上作lpjlpj-1關系曲線,見圖(7)。 2、由圖(7)可見,lpjlpj-1關系曲線為一很好的直線關系。對該直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的,直線的截距a=10.84,斜率b=1.083,相關系數r=0.997998。將a、b及h的值分別代入(5-23)、(5-24)式得:b2 = 110lg1.083 = 34.62810-4c3 = 10.841.083-1 = 130.602將b

37、2、c3的數值代入(5-25)式得:a3 = 2.1129將以上數值代入(5-26)式得:a2 = 0.0146所以,nr = 134.62810-4(1.699-0.0146)-153.68 = 332.743(104t)= 369.71(104m3)re = nrn=369.71910 = 40.6第六部分 相關參數及其準確性的論證一、已知參數的選取及其準確性的論證1、在進行計算時,涉及到的已知參數比較多,但有些參數被固定在某一范圍之內。比如:原油的體積系數bo(1.121.16),原油在地面的相對密度r(0.89330.933),原油的壓縮系數co(8.410-49.310-4)。對于這

38、些參數,設計中參考其它文獻的選取方法,選取bo=1.14,r=0.9(g/m3),co=910-4(1/mpa)。當然,由于選取參數可能與該油藏實際不符,計算結果也會有一定偏差,但不會影響對該油藏的評價結論。 2、選取boi時,由于boi=boeco(pi-p),因為(pi-p)在開發年限中是不斷變化的。所以,boi也是變化的。其中bo=1.14,經計算得到boi的近似值為1.12。 3、ct計算時用co代替,有式ct=co+cwswi1-swi可以看出,ct與co的差別不大,所以,對計算結果的影響也不是很大。二、所求參數的選取及其準確性的論證 1、用物質平衡法求出的地質儲量n=499.051

39、04t,與用容積法求出的地質儲量n=819104t有一定的差距。這主要由于兩種計算方法本身就有一定差別(容積法是建立在一定的砂巖儲集層基礎之上的),當然,也與數據的選取有一定的關系。盡管用容積法和物質平衡法求出的地質儲量有一定差距,但我們仍認為物質平衡法求出的地質儲量是比較準確的。 2、在優選注采比bi時,設計選取19921993年的這一時間段的平均采液速度。但等到預測2003年壓降時,就采用了19942003年這一時間段的平均采液速度,因為這樣預測2003年的壓降更為準確。預測2004年壓降,則是建立在2003年壓降的基礎之上,并采用20002003年時間段的平均采液速度,這是由于20002

40、003年這一時間段產量趨于穩定,且距2004年較近,這樣預測時與2004年實際壓降值較為接近,但仍存在一定誤差。3、設計采用兩種水驅曲線計算油藏的可采儲量,結果為:nr=294.52104(t)(甲型水驅曲線求得),nr=332.743104(t)(新型水驅曲線求得),兩者存在一定差距(11.5),誤差較大,因此,我們認為由甲型曲線求得的可采儲量較為準確。4、在一般情況下,可采儲量小于地質儲量。有計算結果nr=294.52104(t)(甲型水驅曲線求得),或nr=332.743104(t)(新型水驅曲線求得),都滿足一般情況。設計認為由甲型水驅曲線求得的可采儲量nr=294.52104(t)為可信的。此外,甲型水驅曲線計算的re=36.0,由經驗得知最終采收率一般在3070之間,所以re=36.0也是可信的。 5、一元線性回歸的準確性論證對于一元線性回歸出的直線關系,當相關系數r0.8時,說明直線關系較為準確;當相關系數r0.8時,說明直線關系不準確,這種情況下所得的直線是不能使用的。yx線性回歸:r=0.99499;甲型曲線直線段:r=0.99448;新型曲線:r=0.99780。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