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的醫學對策_第1頁
血稠的醫學對策_第2頁
血稠的醫學對策_第3頁
血稠的醫學對策_第4頁
血稠的醫學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血稠的醫學對策2005-1-13 閱讀次數:006993 次翻開時下的醫藥衛生報刊,一種稱為高黏稠血癥的“時髦病”頻頻亮相。好好的血液為什么會變稠?血液變稠了有什么危害?有什么防范的好辦法嗎?本文就這幾個問題為您解惑獻策。血液為啥會變稠我們知道,血液不斷地在體內循環流動,流動的速度并非一成不變,比如安靜狀態下比起運動時要慢得多,只要在正常范圍內就不會影響健康。但在有的時候,流動的速度減慢到正常范圍以下,甚至抽出的血液很快凝在針管中推不出去,或者靜脈輸液時因反流血液凝結而堵管,這就表明血液明顯變稠了。變稠了的血液流動速度更慢,一來使機體組織所獲得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相對減少,二來使紅血球因之而聚集,

2、形成凝血塊阻塞血管,誘發心肌梗塞或腦梗塞而危及生命一一這就是血液變稠最可怕的惡果。那么,好端端的血液為啥會變稠呢?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水是血液黏稠的即刻因素。紅樓夢里賈寶玉有一句名言:女兒是水做的。其實男子同樣是水做的,因為水占人體體重的一半以上,特別是流動著的血液,9 0%以上由水組成。大量出汗、服用利尿劑、腹瀉等引起身體水分流失,都可使血容量減少,致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紅血球等)相對增多,血液的黏稠度自然增加。體內水分因之減少,血液濃縮,紅血球、血小板等血漿成分的濃度升高。有形成分是血液黏稠度的物質基礎。能使血液變稠的有形成分有血液中的紅血球、蛋白質等。紅血 球數量越多,血液黏稠度就越

3、高;血漿中蛋白質、脂肪、糖分越多,血液越黏稠;血液中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對血液黏稠度的影響不容忽視,當纖維蛋白原升高時,血液黏稠度會明顯升高。血中的球蛋白、纖 維蛋白原等蛋白質成分增多,與紅血球一起黏合形成網絡,致使血液流動的阻力增大;紅血球與血小板 的結構改變,互相凝結成塊,阻塞了血管;紅血球等血中細胞的變形能力減弱,不能順利通過小血管, 從而增加了血液的黏稠度。也存在使血液變稠的非血液因素。在同樣條件下,有些環境因素也累及血液的黏稠度,如夏季血黏度增高,冬季低;清晨與上午高,傍晚與下午低;陰雨、悶熱、低氣壓時高,風和日麗時低;厚味飲食后高,清淡飲食后低;腹瀉、出汗后高,足量飲水后低。上述因素中

4、,有些與水平衡有關,有的與血液有形成分增加有關,有的則與人體生物鐘有關。了解了這些規律,有利于防止血液黏稠,預防相關疾患 發生。怎樣知道自己血液變稠雖然血稠不像貧血或失血那樣可以引起明顯的自覺癥狀,但還是能感受到一些“蛛絲馬跡”,不過你得更加細心才行晨起頭暈,不清醒,思維遲鈍,一般要待吃過早餐后,頭腦才逐漸變得清醒。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會兒,否則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相反,晚餐后精神狀態特別好。蹲著干活氣喘。下蹲時回到心、腦的血液減少,肺、腦等器官缺血,導致呼吸困難,故有氣喘出現。陣發性視力模糊。血液變稠了,流速減慢,血液不能充分營養視神經,或者視神經或視網膜暫時性 缺血缺氧,看東西一陣陣模糊。

5、如果中老年人出現上述癥狀,應疑及血稠,最好到醫院做有關血液流變學檢查,以便明確診斷。血稠需要治療嗎根據病理學家們對血液黏稠度的形成以及變化規律的研究,發現血稠程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諸 如進食、飲水、運動、機體代謝狀況和外界環境、不同季節、時間與氣候等。因此,一個人的血稠程度 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于時高時低的動態變化之中。對于健康者來說,你大可放心,因為人體自 身有較強的調節能力,來維持血液內環境的平衡和相對穩定,使你并不產生病態表現,故一般無需特殊 治療。但要注意,中老年人群出現了較明顯的血稠癥狀,特別是已經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的患 者,必須及時給予藥物干預,如西藥藻酸雙酯鈉、

6、腸溶阿司匹林、茶色素、潘生丁,中藥丹參、川芎、 當歸、紅花等。當然這些藥物都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萬不可自行其事,以免出錯。調整生活方式其實,還有更簡單的防止血稠或消除血稠的辦法,這就是調整生活方式。具體可概括為7點:多飲水 水堪稱速效稀釋劑。一夜酣睡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時消耗的水,都是使人體血液變稠的因 素。飲水可使血液立刻變稀。但飲水要講科學,首先要掌握好時機,如清晨起床、三餐前1小時、晚間 就寢前喝水2 0 0毫升。其次是選擇稀釋效果好的水:鹽水可促進細胞脫水,不足取;冷水刺激胃腸血 管收縮,有礙水吸收進入血液,不宜飲;純凈水太純,其低滲狀態會使水分很快進入細胞內,稀釋血液 的效果也不

7、理想。理想的稀釋水是2 0C2 5 C的白開水或者淡茶水,其張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與組織細胞,值得提倡。多吃具有稀釋血液功能的食物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蔥、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蘿、檸檬等水果;具有類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紅葡萄、橘子、生姜;具 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蘿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帶、玉米、芝麻等。蔬菜與瓜果除含有大量水分 外,還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粗纖維。維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纖維可以在腸道內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有 利于降低血稠的程度。多食大豆 大豆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乳化劑,能使血中膽固醇顆粒變小,并保持懸浮狀態, 有利于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

8、利用,可降低血中膽固醇,使血稠得以改善。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動物內臟如腦花、豬肚、肥腸及動物脂肪含有大量膽固醇與飽和脂肪,可加重血稠程度,促進動脈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人體血液中的甘油三脂,也可提升血液的 黏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為主,粗細糧搭配。堅持體育鍛煉 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爬山、游泳等,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體內的脂質代謝。戒除煙酒,消除憂慮,情緒樂觀,保持心理健康。合理用藥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40毫克,每日1次)、維生素C(1 00毫克,每日3 次)、潘生丁(5 0毫克,每日3次)、復方丹參片(3片,每日3次)。這些藥物有改善血管壁功能,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

9、附,降低血液黏稠度,從而增加血液流速,防止血栓形成。血稠的認識正規血液黏稠檢查有許多要求,在先進的專用儀器的條件下,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必須是清晨空腹采血; 2.必須是坐著采血; 3.必須從肘前靜脈采血; 4.抗凝劑必須使 用肝素或乙二胺四乙酸鹽,而不能用枸櫞酸鹽或草酸鹽作抗凝劑; 5. 抽出的血液要放 置 20 分鐘,然后開始檢測,必需在 4 小時之內完成,否則會影響準確性。正確的檢 測方法、精密的檢測儀器,才能得出準確的檢測結果,這樣的報告對病人才有指導意 義。什么是血液黏稠?血液黏稠屬于血液流變學的范疇, 血液流變學是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觀與微觀流變特 性規律及在醫學等領域內應用的科

10、學。它是通過對血液黏度、紅細胞變形與聚集、血 小板聚集、纖維蛋白原等的測定,預測某些疾病發生的可能性。血液流變學參數可作 為某些疾病診斷的輔助指標,還可以觀察藥物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的變化,評價藥物 的療效,探索新的治療方法。血液流變學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全血黏度 全血黏度的測量是反映血液流動特性的一個宏觀指標。血液黏度增高可以使血液流動受阻,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聚集性增高,使血液流入微小血管和毛細血 管的流量減少,通過能力降低。影響全血黏度的因素主要有:1.紅細胞比積; 2.紅細胞變形性; 3.紅細胞聚集性; 4.血漿黏度; 5.其他:如溫度、血液 PH 值、滲透壓、 藥物的影響等等。血

11、漿黏度 血漿黏度主要由血漿中大分子物質決定的,包括各種蛋白質和脂類,其中 血漿纖維蛋白原影響最大。這主要由于纖維蛋白原可形成鏈狀分子結構,使紅細胞相 互聚集,形成緡錢狀。紅細胞的變形性 紅細胞膜十分柔軟,容易變形,當通過直徑小于紅細胞直徑的毛細 血管時,紅細胞可以變成子彈頭樣、梭形、桿形等。良好的變形性可使紅細胞在流動 過程中減少摩擦力,降低全血黏度,特別是當紅細胞通過管徑小于自身的微循環血管 時,自身被拉長變細,易于通過,以達到為組織供氧的目的。紅細胞的聚集性 紅細胞聚集后,全血黏度增加,血液流動減慢,阻力增加,容易堵 塞小血管。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表面上都帶負電荷,同性相斥,因此在正常情

12、況 下細胞之間不聚集。如果血漿中大分子的蛋白質增高,纖維蛋白原、球蛋白可以吸附 在紅細胞表面,把相鄰紅細胞橋聯起來形成聚集體。另外,如果人長期不運動,紅細 胞就容易在靜脈中聚集。高脂血癥會引起紅細胞表面的負電荷減少,同樣會引起紅細 胞聚集。影響血液黏稠度的因素有哪些?血液的黏稠度首先與血液的有形成分有關,主要是與紅細胞比積有關,紅細胞占血細胞的 95% 以上,其余的 5%是白細胞和血小板。所以,紅細胞數量與全血黏度關系非常密切。紅細胞的變形能力越弱,血液黏稠度越高。細胞聚集性越強,血液越黏稠。血漿黏稠度主要取決于血漿中蛋白質含量,尤其是纖維蛋白原。血脂和糖類對血液黏度有一定影響,但不起主要作用

13、。因此過分強調用少吃肥肉、多 吃素食的辦法去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一些人害怕心腦血管病, 不吃雞蛋不吃肉,專門吃素食,這樣做會因為蛋白質缺乏而引起貧血、免疫力下降, 并且由于血管缺乏彈力蛋白而引起血壓增高。同時,由于膽固醇過低,造成細胞脆性 增加,使得腦出血的發生率增加。所以說,膽固醇過低或過高對人體都是不利的。血液黏稠度增高是否會引起中風?這是許多中老年人非常關心的問題。腦中風的原因有很多,血液黏稠只是原因之一, 只能說血液黏稠度高,腦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就大。比如說吸煙的人肺癌患病率 高,但不等于吸煙就一定會得肺癌,但是戒煙肯定會對預防肺癌有好處。同理,降低 血液黏稠度對

14、心腦血管病有預防作用。如何降低血液黏稠度?多飲水 血漿中 90 是水。脫水會引起紅細胞壓積增高,也就是說紅細胞在血液中的 比例增大,另外,脫水會引起紅細胞的變形性下降以及聚集性增加。所以,多喝白開 水既省錢又能預防心腦血管病。臨床上經常見到這樣一些病人,不愛喝水,天熱出汗 也很少喝水,結果頭暈、胸悶、肢體麻木,跑到醫院花上千元輸液,真的很不合算。 成年人每日應保證飲用 8 杯白開水。飲食平衡 主食的攝取量根據運動量來決定,多吃未被加工過的粗糧,少吃細糧,肉食和蔬菜的比例應為1 4。適量運動 運動能減少紅細胞的聚集,擴張毛細血管,使得血液循環通暢。戒煙 吸煙會引起纖維蛋白原增高,纖維蛋白原增高是

15、引起血漿黏度和全血黏度增高 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纖維蛋白原大于 500 毫克/分升時,血栓形成的危險性會增加 4 倍。血液黏稠的藥物治療小分子右旋糖苷 它可以使紅細胞解聚,減輕紅細胞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降纖維蛋白藥物 如蛇毒類藥物。適合于纖維蛋白原增高者。血液稀釋療法 包括放血療法,比如現在提倡的無償獻血是一個非常好的稀釋血液的 辦法。另外,一些有活血化淤功能的中藥,輸入人體后,病人有明顯的癥狀改善,但 是,靠輸液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是不正確的,因為液體進入人體之后,很快就會從 腎臟排出,輸液可以解決一時的癥狀,但不可能解決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的問 題,也不可能把腦血管的危險因素都去除。所

16、以預防心腦血管病要從生活方式上,從 控制血壓、血糖、戒煙、運動等方面入手。口服藥物 增加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如己酮可可堿、鈣離子拮抗劑等。小劑量阿司匹 林等降低血小板聚集性的藥物也很不錯。關于高血脂的食療方子高血脂癥屬于中醫痰證、眩暈、心悸、胸痹等證的范疇。以眩暈、胸悶、空腹時血漿 脂質(甘油三酯和膽固醇 )升高 (有的病例在臨床上無任何癥狀 )等為臨床特征。本病外因久食膏粱厚味和肥甘之品, 內因老年衰弱或先天不足造成腎的陰陽 失調。其病機是肝腎虧損,痰瘀內阻。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我們 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

17、血流變慢,嚴重時 血液被中斷。 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臟, 就引起冠心病; 發生在腦, 就會出現腦中風; 如果堵塞眼底血管, 將導致視力下降、 失明;如果發生在腎臟, 就會引起腎動脈硬化, 腎功能衰竭;發生在下肢,會出現肢體壞死、潰爛等。此外,高血脂可引發高血壓、 誘發膽結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老年癡呆等疾病。高脂血癥的治療除用降脂藥物外,藥膳也可達到降脂的作用。1、素燴三菇功效:降脂降壓、防癌。配料:冬菇、蘑菇、草菇各 25 克,嫩玉米筍片 50 克,鮮湯適量,粉芡、調 料各少許。制作:將冬菇、蘑菇、草菇入清水泡發,洗凈,入油鍋煸炒,然后加入鮮湯、 嫩玉米筍片同煮,待熟后再加入粉芡和調料 (鹽、味精等 ),翻炒片刻即可。用法:佐餐食。2、雙耳炒豆腐功效:滋補氣血,降血脂血壓配料:木耳 15 克,優質鮮豆腐 300-500 克,銀耳 15 克,鮮肉湯適量,豆腐乳、胡椒粉、香菜、油、食鹽、味精各少許。制作: 1 、將木耳、銀耳加入清水泡發,洗凈,去雜質,在油鍋中略爆炒;香 菜洗凈切碎。 2、將豆腐洗凈,切成 2 厘米見方小塊,放入油鍋與豆腐乳煎炒,然后 加入木耳、銀耳、鮮湯、香菜、胡椒粉、鹽及味精,煮透即可。用法:佐餐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