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臨床醫學診斷學常見癥狀全套_第1頁
本科臨床醫學診斷學常見癥狀全套_第2頁
本科臨床醫學診斷學常見癥狀全套_第3頁
本科臨床醫學診斷學常見癥狀全套_第4頁
本科臨床醫學診斷學常見癥狀全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癥狀學 癥狀:患者主觀感受到不適或痛苦的異常感覺。體征:醫生或其他人客觀檢查到的改變。,第一節 發 熱 (Fever),發 熱 (Fever),概念:正常人的體溫受體溫調節中樞調 控,使產熱和散熱過程呈動態平衡,保持體溫在相對恒定的范圍內。 當機體在致熱源作用下或各種原因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障礙時,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稱為發熱。,一、 正常體溫與生理變異,正常人一般為 3637 左右。24小時內體溫波動范圍一般1 ,下午上午;運動、進餐、月經前及妊娠期、高溫環境下體溫可稍升高。老年人稍低于年輕人。,二、發 生 機 制,1、致熱源性發熱 (內源性和外源性),外源性致熱源,內源性致熱源,體溫調節中樞,微生物病原體及其產物炎性滲出物及無菌壞死組織抗原抗體復合物類固醇物質、多糖體成分、多核苷酸、淋巴細胞激活因子等,白細胞致熱源:IL-1、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等,通過血腦屏障,發 熱,通過激活白細胞,(不能直接作用于 體溫調節中樞),產熱散熱,2、非致熱源性發熱,體溫調節中樞直接受損:顱腦外傷、出血、炎癥產熱過多的疾病:如癲癇持續狀態、甲亢等散熱減少的疾病:廣泛性皮膚病、心力衰竭等,三、病因與臨床分類,1. 感染性發熱* 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細菌、支原體、 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寄生蟲等,2. 非感染性發熱無菌性壞死物質的吸收:無菌性炎癥引起的吸收熱,如大手術后、大面積燒傷、內出血、內臟梗死、癌、溶血反應等抗原抗體反應:如風濕熱、藥物熱、結締組織病內分泌代謝障礙:如甲亢、重度脫水等皮膚散熱減少:如廣泛性皮炎、慢性心衰等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中樞性發熱,如中暑、腦出血、重度安眠藥中毒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多為低熱,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其他表現,屬功能性發熱范疇。原發性低熱、感染后低熱、夏季低熱、生理性低熱。,四、臨 床 表 現,1. 發熱的分度低熱 37.338中等度熱 38.139 高熱 39.141 超高熱 41 以上,2.發熱的臨床過程及特點(1)體溫上升期:產熱散熱 驟升型:體溫幾小時內達3940或以上,如瘧疾。 緩升型:體溫逐漸上升在數日內達高峰,如結 核。,(2)高熱期:產熱 = 散熱 體溫達高峰后保持一定時間(3)體溫下降期:散熱 產熱 驟降:體溫幾小時內迅速下降至正常, 如瘧疾。 漸降:體溫在數日內逐漸降至正常,如傷寒。,五、熱型及臨床意義,發熱患者在每天不同時間測得的體溫數值分別記錄在體溫單上,將數天的各體溫點連接成體溫曲線,該曲線的不同形態(形狀)稱為熱型 (fever type)。不同的發熱性疾病常各具有相應的熱型。根據熱型的不同有助于發熱病因的診斷和鑒別診斷。,1.稽留熱(continued fever),體溫恒定地維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達數天或數周。24小時內體溫波動范圍不超過1。常見于大葉性肺炎及傷寒高熱期。,C,稽留熱,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數,2、馳張熱(remittent fever),又稱敗血癥熱 體溫常在39以上 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波動范圍超過2 常見于敗血癥、風濕熱、重癥肺結核及化 膿性炎癥等。,馳張熱,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數,3、間歇熱(intermittent fever),體溫驟升達高峰后持續數小時,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無熱期可持續1天至數天,高熱期與無熱期反復交替出現;見于瘧疾、急性腎盂腎炎等。,間歇熱,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數,4、波狀熱(undulant fever),體溫漸升至39或以上,數天后又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續數天后又逐漸升高,如此反復多次。常見于布魯菌病。,波狀熱,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數,5、不規則熱(irregular fever),發熱的體溫曲線無一定規律。常見于結核病、風濕熱等。,不規則熱,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數,注 意 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及時控制了感染,且 因解熱藥或糖皮質激素的應用,影響熱型,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熱型變得不典型或變成不規則熱。 個體反應性強弱的不同。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時可僅有低熱無發熱。,六、伴 隨 癥 狀,寒戰:常見于大葉性肺炎、敗血癥、瘧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藥物熱、輸液或輸血反應等。淋巴結腫大:常見于傳單、風疹、淋巴結結核、白血病、淋巴瘤、絲蟲病等。出血:重癥感染、某些急性傳染病、血液病等。關節腫痛:敗血癥、布氏桿菌病、風濕熱、結締組織病等。,肝脾腫大:常見于傳單、病毒性肝炎、瘧疾、結締組織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熱病、布氏桿菌病等。昏迷:先發熱后昏迷者常見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發熱者見于腦出血、巴比妥類藥物中毒。,六、伴 隨 癥 狀,皮疹:常見于麻疹、猩紅熱、風疹、斑疹傷寒、結締組織病、藥物熱等。,六、伴 隨 癥 狀,七、問 診 要 點,起病時間、季節、起病情況(緩急)、病程、熱度高低、頻度(間隙性或持續性)、誘因;有無畏寒、寒戰、大汗或盜汗;多系統癥狀詢問,是否伴有咳嗽、咳痰;腹痛、嘔吐、腹瀉;尿頻、尿急、尿痛;皮疹、出血、頭痛、肌肉關節痛等。,患病以來一般情況:精神狀態、食欲、體重、大小便及睡眠情況等。診治經過:用藥情況、藥物劑量、療效等傳染病接觸史、疫區史、手術史、職業特點等。,七、問 診 要 點,第二節之皮膚黏膜出血,皮膚黏膜出血:,是因機體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礙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膚黏膜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后難以止血為臨床特征。,病因與發生機制,皮膚黏膜出血的基本病因有三個因素,即血管壁功能異常、血小板數量或功能異常及凝血功能障礙。1、血管壁功能異常:(1)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血管性假性血友病。(2)過敏性紫癜、單純性紫癜、老年性紫癜及機械性紫癜等。(3)嚴重感染、化學物質或藥物中毒及代謝障礙,維生素C或維生素PP缺乏、尿毒癥、動脈硬化等。,2、血小板異常:(1)血小板減少: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感染、藥物性抑制等血小板破壞過多: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藥物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消耗過多: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彌漫性血管內凝血。(2)血小板增多: 原發性: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 繼發性:繼發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脾切除后、感染、創傷等,此類疾病血小板數雖然增多,仍可引起出血現象,是由于活動性凝血活酶生成遲緩或伴有血小板功能異常所致。(3)血小板功能異常:遺傳性:血小板無力癥(主要為聚集功能異常)、血小板病(主要為血小板第3因子異常)等;繼發性:繼發于藥物、尿毒癥、肝病、異常球蛋白血癥等。,3、凝血功能障礙 (1)遺傳性:血友病、低纖維蛋白原血癥、凝血酶原缺乏癥、低凝血酶原血癥、凝血因子缺乏癥等。(2)繼發性:嚴重肝病、尿毒癥、維生素K缺乏。(3)循環血液中抗凝物質增多或纖溶亢進:異常蛋白血癥類肝素抗凝物質增多、抗凝藥物治療過量、原發性纖溶或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所致的繼發性纖溶。,臨床表現,皮膚黏膜出血表現為血液淤積于皮膚或黏膜下,形成紅色或暗紅色斑,壓之不褪色,視出血面積大小分為瘀點、紫癜和瘀斑、血小板減少出血的特點為同時有出血點、紫癜和瘀斑、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血尿及黑便等,嚴重者可導致腦出血。血小板病患者血小板計數正常,出血輕微,以皮下,鼻出血及月經過多為主,但手術時可出現出血不止。,伴隨癥狀,1、四肢對稱性紫癜伴有關節痛及腹痛、血尿者,見于過敏性紫癜。2、紫癜伴有廣泛性出血,如鼻出血、牙齦出血、血尿、黑便等,見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彌漫性血管內凝血。3、紫癜伴有黃疸,見于肝臟病。4、自幼有輕傷后出血不止,且有關節腫痛或畸形者,見于血友病。,問診要點,1、出血時間、緩急、部位、范圍、特點(自發性或損傷后)、誘因。2、有無伴發鼻出血、牙齦滲血、咯血、便血、血尿等出血癥狀。3、有無皮膚蒼白、乏力、頭暈、眼花、耳鳴、記憶力減退、發熱、黃疸、腹痛、骨關節痛等貧血及相關疾病癥狀。4、過敏史、外傷、感染、肝腎疾病史。5、過去易出血及易出血疾病家族史。6、職業特點,有無化學藥物及放射性物質接觸史、服藥史。,第三節 水 腫(edema),人體組織間隙有過多的液體積聚使組織腫脹。,水腫定義,水腫定義,全身性水腫:液體在體內組織間隙中呈彌漫性分布,常為凹陷性。 局部性水腫:液體積聚在局部組織間隙。 積液:發生于體腔,如胸腔積液、心包積液、腹腔積液等。,發 生 機 制,毛細血管小靜脈端,毛細血管小動脈端,組織間隙,組織液,發 生 機 制,血管,組織間隙,毛細血管內靜水壓,血漿膠體滲透壓,組織間隙機械壓,組織液膠體滲透壓,水 腫 病 因, 心源性 腎源性 肝源性 營養不良性 其他,全身性水腫,局部性水腫,全身性水腫心源性,有效循環血量,腎血流量,繼發性醛固酮,腎小管重吸收鈉,鈉、水潴留,靜脈壓,水 腫,伴隨癥狀:頸靜脈怒張、肝腫大、靜脈壓升高,水腫部位,水腫程度,特點:1、先出現于身體下垂部位 2、呈對稱性、凹陷性 3、顏面部一般不水腫,全身性水腫腎源性,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鈉、水潴留,血漿膠體滲透壓,水 腫,特點:先有眼瞼、顏面浮腫,漸發展至全身。伴隨癥狀:低蛋白血癥、 高脂血癥、 尿液改變 、 高血壓、 腎功能減退,球管失衡,腎實質缺血,醛固酮增加,全身性水腫肝源性,肝臟合成減少,低蛋白血癥,血漿膠體滲透壓,水 腫,伴隨癥狀: 肝功能減退 門脈高壓,門靜脈壓力,肝淋巴液回流障礙,肝臟滅活減少,肝源性水腫,大量腹水,肝掌,全身性水腫營養不良性,低蛋白血癥維生素B1缺乏,血漿膠體滲透壓,水 腫,組織壓降低,特點:水腫前有體重減輕、消瘦、水腫重,全身性水腫其他,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經后好轉 粘液性水腫:非凹陷性水腫,組織液所含蛋白質較高之故。多見于甲減。藥物性水腫:腎上腺皮質激素、鈣拮抗劑、雄激素、雌激素、胰島素等 特發性水腫:原因不明,多見于婦女。 妊高癥、硬皮病、皮肌炎等,局部性水腫,由于局部靜脈、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如血栓性靜脈炎、橡皮腿、局部炎癥、創傷或過敏等。,伴 隨 癥 狀,伴肝大:心源性、肝源性、與營養不良性,如同時伴頸靜脈怒張為心源性。伴重度蛋白尿:常為腎源性,輕度蛋白尿見于心源性。伴呼吸困難與發紺:提示心臟病、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等。與月經周期明顯相關見于經前期緊張綜合征。伴消瘦、體重減輕見于營養不良。,第四節 咳嗽與咳痰,咳嗽與咳痰,保護性反射動作病理現象,咳 嗽 發 生 機 制,刺 激(耳、鼻、咽喉、支氣管、胸膜等),延髓咳嗽中樞,運 動 神 經(喉下神經、膈神經、脊髓神經),咽肌,膈肌,其他呼吸肌,咳 嗽,病 因,1、呼吸道疾病 :咽喉炎;氣管、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 ;肺部感染、腫瘤等。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咳嗽、咳痰最常見的原因。 2、胸膜疾病:胸膜炎、胸膜間皮瘤、自 發性氣胸等。 3、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狹窄等所致左心 衰; 肺栓塞。 4、中樞神經因素:腦炎、腦膜炎等。,咳 痰,病態現象正常時呼吸道少量粘液,使粘膜保持濕潤炎癥時多種成份混合成痰呼吸道感染和肺寄生蟲病時肺淤血和肺水腫時,臨 床 表 現,1咳嗽的性質 干性咳嗽:急性或慢性咽喉炎、喉癌、急性支氣管炎初期、支氣管異物、胸膜疾病等。 濕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肺炎、肺膿腫、空洞性肺結核。,臨 床 表 現,2咳嗽的時間與節律 突發性咳嗽:吸入刺激性氣體、異物或 腫瘤壓迫氣管、支氣管分叉處。 發作性咳嗽:百日咳、變異性哮喘等。 長期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肺膿腫、肺結核。 夜間咳嗽:左心衰、肺結核。,臨 床 表 現,3咳嗽的音色:咳嗽聲音的色彩和特點。 咳嗽聲音嘶啞:聲帶炎癥或腫瘤壓迫喉返神 經。 金屬音調咳嗽:縱隔腫瘤、支氣管癌壓迫氣 管。 連續陣發性劇咳伴有高調吸氣回聲(雞鳴樣咳 嗽):百日咳、喉部疾患或氣管受壓。 咳嗽聲音低微或無聲:聲帶麻痹、極度衰竭 者。,臨 床 表 現,4痰的性狀和量 痰的性質可分為粘液性、漿液性、粘液 膿性、膿性、血性等 急性呼吸道炎癥時痰量較少 支氣管擴張癥、肺膿腫、支氣管胸膜瘺時痰 量較多,且排痰與體位有關 痰量多時靜置后出現分層現象:上層為泡沫, 中層為漿液或漿液膿性,底層為壞死組織碎 屑,臨 床 表 現,4痰的性狀和量 膿痰有惡臭氣味者:厭氧菌感染 黃綠色或翠綠色痰:銅綠假單胞菌(綠膿桿菌)感染 痰白粘稠、牽拉成絲難以咳出:白色念珠菌感染 鐵銹色痰:典型肺炎球菌肺炎 大量稀薄漿液性痰中含粉皮樣物:棘球蚴病(包蟲病)。 日咳數百至上千毫升漿液泡沫樣痰:彌漫性肺泡癌,伴 隨 癥 狀,發熱:急性上、下呼吸道、肺結核、胸膜炎等。 胸痛:肺炎、胸膜炎、肺癌、肺梗死、自發性氣胸等。 呼吸困難:喉水腫、支氣管哮喘、慢阻肺、重癥肺炎、大量胸腔積液、氣胸、肺水腫等。 大量膿痰:支氣管擴張癥、肺膿腫、肺囊腫合并感染、支氣管胸膜瘺。 咯血:支氣管擴張癥、肺結核、肺膿腫、支氣管肺癌、二尖瓣狹窄等。 杵狀指(趾):支氣管擴張癥、慢性肺膿腫、支氣管肺癌、膿胸等。,問 診 要 點,發病年齡、性別 咳嗽程度、音色 咳嗽伴隨癥狀,第五節 咯 血,咯 血 定 義,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經口腔咯出。 注 意: 與口腔、鼻、咽部出血鑒別 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嘔血鑒別,咯血與嘔血的鑒別,病 因,支氣管疾病:支氣管擴張癥、支氣管肺癌、 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腺瘤、支氣管結石等。 肺部疾病:肺結核、肺炎、肺膿腫;肺淤 血、肺梗死等。 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狹窄,肺動脈高壓、肺栓 塞等。 其他:血液病、某些傳染病、風濕性疾病、氣 管支氣管子宮內膜異位癥,支 氣 管 肺 癌,肺部疾病: 肺結核,肺 炎,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狹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液病:,病 因 與 機 制,肺結核咯血的主要原因肺結核出血機制: 結核病變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 液滲出(痰中帶血); 累及小血管使管壁破潰(中等量咯血); 空洞壁肺動脈分支形成的小動脈瘤 破裂(大咯血)。,病 因 與 機 制,心血管疾病 小量咯血或痰中帶血絲、大咯血、粉紅色泡沫樣血痰、粘稠暗紅色血痰 機制:由于肺淤血造成肺泡或支氣管內膜毛細血管破裂,支氣管內膜下靜脈曲張破裂,臨 床 表 現,年 齡 青壯年:常見于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二尖瓣狹窄等 40歲以上,長期吸煙史:警惕支氣管肺癌,臨 床 表 現,咯血量 大量咯血:500ml/d 或100-500ml/次,見于空洞性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慢性肺膿腫中等量:100-500ml/d小量:100ml/d,臨 床 表 現,顏色和性狀 咯血顏色鮮紅: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肺膿腫、出血性疾病鐵銹色血痰:肺炎球菌肺炎磚紅色膠凍樣血痰:肺炎克雷白桿菌肺炎暗紅色:二尖瓣狹窄漿液性粉紅色泡沫祥血痰:左心衰竭粘稠暗紅色血痰:肺梗死,伴 隨 癥 狀,發熱:肺結核、肺炎、肺膿腫、支氣管肺癌胸痛:肺炎球菌肺炎、肺梗死、支氣管肺癌嗆咳:支氣管肺癌、支原體肺炎膿痰:支氣管擴張癥、肺膿腫、空洞性肺結 核伴感染皮膚粘膜出血:血液病、風濕病、某些傳染 病黃疸:肺炎球菌肺炎、肺梗死等。杵狀指:支氣管擴張癥、肺膿腫、支氣管肺 癌。,問 診 要 點,明確是咯血還是嘔血 注意發病年齡、病程及咯血量、血的顏色 和性狀 伴隨癥狀 個人史:結核病接觸史、吸煙史、職業性 粉塵接觸史、月經史等。,第六節 胸 痛,胸痛 定義,病因與發病機制,胸部疾病 1.胸壁疾病皮下蜂窩積炎帶狀泡疹(見圖)肋間神經炎肋骨骨折多發性脊髓瘤急性白血病,2.心血管疾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包疾病(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疾病(二尖瓣、主動脈瓣病變)主動脈病變(主A瘤破裂,夾層動脈瘤)肺梗塞肺A高壓癥心臟神經官能癥,3.呼吸系疾病,胸膜病變:胸膜炎,胸膜原發或繼發腫瘤(胸膜間皮瘤等)、自發性氣胸肺部炎癥(肺炎)、急性氣管與氣管炎癥肺腫瘤,4.縱隔疾病,縱隔炎縱隔腫瘤縱膈氣腫,其它,隔下膿腫肝膿腫脾梗塞等食管炎食道癌食管裂孔疝,胸痛的產生機制,以上各種刺激因子(缺氧、缺血、肌張力改變、腫瘤浸潤、組織壞死)以及物理、化學因子等刺激肺感受器的感覺神經纖維,產生疼覺沖動并傳至大腦皮層的痛覺中樞引起胸疼。胸疼的感覺神經纖維有:肋間神經感覺纖維支配心臟和主A的交感N纖維;支配氣管、支氣管的迷走神經纖維;膈神經的感覺纖維,放射痛,非胸部疾病也引起胸疼病變內臟與分布體表的 傳入神經 入脊髓同一節段并在后角發生聯系,自內臟的痛覺直接激發脊髓體表感覺神經元,相應體表區域的痛覺,稱放射疼或牽涉疼。如心絞痛除出現心前區,胸骨后外還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左頸、左側頰面,臨床表現,發病年齡1.青壯年胸痛 結核性胸膜炎 氣胸 心肌炎 心肌病 風濕性心瓣膜病,發病年齡,2.40歲以上: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心絞痛、心肌梗 塞等高 支氣管肺癌,胸痛部位,胸痛部位,胸痛部位,胸痛的性質,胸痛的性質,胸痛的性質,持續時間,陣發性疼痛:平滑肌痙攣,血管狹窄缺血持續性疼痛:-炎癥、腫瘤、栓塞、梗塞 心絞痛發作時間短暫疼痛,心肌梗塞則為持續時間長不易緩解,影響疼痛的因素-誘因、加重、緩解,胸痛的伴隨癥狀,胸痛的伴隨癥狀,胸痛的伴隨癥狀,4.胸痛伴吞咽困難 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胸疼的問診要點,1.了解一般資料 發病年齡 起病緩解 胸疼部位、范圍大小及其放射部位 胸疼的性質、輕重、持續時間 胸疼發生的誘因、加重與緩解方式2.伴隨癥狀 吞咽困難、咽下疼、咳嗽、咳痰性狀、呼吸困難及其程度,有無發熱及心悸,胸痛的診斷思路,首先明確:胸痛首先要考慮是否由急性的,潛在致命的疾病引起,如急性冠脈綜合癥(ACS),主動脈夾層,急性肺栓塞及自發性氣胸。,急性胸痛,反過來,預后良好的非心源性胸痛誤診為嚴重的心源性胸痛,增加病人的顧慮和心理負擔,甚至影響其生活質量,會帶來不必要的醫療花費。充分認識胸痛病人臨床癥狀,及時恰當地行鑒別診斷,對其危險性給予準確的評估并作出及時、正確的處理,是臨床醫學中一個極為緊迫和重要的課題。,目前胸痛診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高危急性胸痛患者就醫等待的時間太長;低危胸痛患者入院治療太多、花費太高;各種胸痛尤其是ACS的治療差異太大;胸痛規范診治的平臺太少。 安全、有效、經濟的治療方式勢在必行。,A.篩選可能危及生命的高危 患者; B.剔除低危患者,避免盲目住院, 降低醫療費用,急性胸痛的鑒別與處理對策,思考題,1.可能危及生命的高危胸痛相關疾病有哪些?,(Dyspnea),第八節 呼 吸 困 難,患者主觀感到空氣不足、呼吸費力, 客觀上呼吸運動用力,嚴重時出現 呼吸頻率、深度、節律改變 張口呼吸 、端坐呼吸 紫紺 輔助呼吸肌參加活動,呼吸困難 定義,肺源性呼吸困難心源性呼吸困難中毒性呼吸困難神經精神性呼吸困難血液性呼吸困難,空氣(氧),肺,心,血,病因分類,通氣-換氣障礙 O2 和(或)CO2 氣道阻塞肺部疾病胸廓疾病神經、肌肉疾病膈肌運動障礙,一、呼吸系統疾病,各種原因導致的心力衰竭,二、循環系統疾病,呼吸中樞功能障礙:腦出血、腦外傷、腦炎、腦膜炎等。 精神因素:癔病-神經官能癥,三、神經精神因素,1、 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2、 各種中毒:嗎啡類藥物、有機磷 農藥、氰化物、亞硝酸鹽等。 3、氣體:急性CO中毒等。,五、血液病:重度貧血等,四、中 毒,發生機制及臨床表現,肺源性呼吸困難心源性呼吸困難中毒性呼吸困難神經精神性呼吸困難血液性呼吸困難,呼吸系統疾病導致通氣、換氣功能障礙,缺O2和(或)CO2,肺性呼吸困難的發生機制,吸氣性呼吸困難:吸氣費力,三凹征; 見于 喉部、氣管等上呼吸道狹窄與梗阻。,肺性呼吸困難臨床分類,呼氣性呼吸困難:呼氣困難,呼氣時間延長,伴有哮鳴音;見于慢支、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所致的小支氣管痙攣和(或)肺泡彈性減弱等。,混合性呼吸困難:吸氣呼氣均費力,可伴有病理性呼吸音;見于重癥肺炎、彌漫性肺間質病變、大量胸腔積液等所致肺呼吸面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