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第十一章簡單機械單元練習一、單選題1.下列幾種生活中常用的工具都是杠桿。正常使用時不屬于省力杠桿的是()A.用園藝剪修枝 B.用食品夾取食物C.用核桃夾夾核桃 D.用鋼絲鉗剪鋼絲2.如圖所示為國旗桿頂部安裝的升降國旗的一個滑輪。關于此滑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是動滑輪 B.它是定滑輪 C.使用它費距離 D.使用它可以省力3.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B通過水平細線、伸出桌面的滑輪與物塊A相連。GA=10N,GB=20N時,木塊B恰好向右勻速直線運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圖中的滑輪是動滑輪B.木塊B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10NC.木塊B受到的合力大小為10ND.物塊A受到的合力大小為10N4.小明用如圖所示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120N的物體,所用拉力為50N,10s內物體上升的高度為2m。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00N。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有用功是240J B.動滑輪重15NC.人做功的功率是30W D.最大機械效率是90%5.如圖所示的是建筑工人用滑輪提升重物的情景。已知重物重為950N,人對繩子施加的力為500N、重物在10s內提升3m,不計繩重及輪與軸間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動滑輪重為100NB.工人做的有用功為2850JC.工人對繩子拉力做功的功率為285WD.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6.小明用兩個相同的滑輪,組成不同的滑輪組(如圖),分別將同一物體以相同勻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忽略繩重及摩擦),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 B.C. D.7.在老舊路面改造建設過程中,自卸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如圖是某品牌自卸車的簡化示意圖,車廂部分可視為杠桿,A是放貨物的位置,B是液壓桿跟車廂的接觸點,C是車廂底部的固定點,車廂質量忽略不計,則在液壓桿勻速頂起車廂過程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B點是支點,貨物放在車廂上的B點上方可以省力B.C點是支點,貨物放在車廂上的B點下方可以省力C.若車廂靜止時貨物勻速向下運動,液壓桿對車廂的支持力保持不變D.使用這種自卸車可以省功8.小王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用下圖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杠桿上每格等距)能水平平衡,但老師建議小王不宜采用這種方式。主要是因為()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力臂與杠桿不重合C.杠桿受力不平衡 D.力和力臂數目過多,不易得出結論9.如圖甲所示的履帶式起重機可以用來吊裝重型材料,其前端滑輪組的放大圖如圖乙所示。某次作業中,起重機將的物體勻速吊起高,繩端拉力F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端移動的距離為B.起重機做的有用功為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D.若只讓起重機做功的功率變大,其機械效率將變大10.如圖所示,將一個重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沿直線拉到斜面頂端,拉力為,斜面長,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這個過程中,拉力做的有用功為B.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C.此斜面的機械效率約是D.在這個過程中,物體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二、填空題11.如圖所示的兩個滑輪中,其中(選填“甲”或“乙”)屬于動滑輪,使用動滑輪(選填“能”或“不能”)省功。12.如圖,小麗在研究斜面機械效率時,用20N的力將重為30N的物體,沿斜面從底端拉到高為10cm的頂端,斜面長為30cm,則她做的有用功是J,物體所受摩擦力是N,機械效率是。13.如圖,用滑輪組在水平地面上拉著物體以0.1m/s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繩端拉力,滑輪組機械效率0.8。那么繩端移動速度是m/s;物體受地面的摩擦力是N。14.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制作的桿秤的示意圖,使用時將貨物掛在秤鉤上,用手提起B或C(相當于支點)處的秤紐,移動秤砣在秤桿上的位置,可讀出貨物的質量。當秤桿水平平衡時,可讀出貨物的質量。秤砣最遠可移至D點,此秤最大稱量是10kg。秤桿、秤鉤和秤紐的質量忽略不計,AB、BC、BD的長度如圖所示。則秤砣的質量是kg,提起(選填“B”或“C”)秤紐,可以達到最大稱量;如果秤砣磨損,用該秤稱量貨物質量(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距離C點12.5cm處,有兩個刻度kg和kg。15.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A以0.1m/s的速度勻速直線運動了10s。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4.2N,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N(不計繩、彈簧測力計和滑輪重)。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m,拉力F的功率為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三、作圖題16.如圖所示,滑輪組按能用物重的力提起重物(不計動滑輪重),用筆畫線代替繞線組裝滑輪組。四、實驗題17.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a。實驗時,應先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位置平衡;b。若不計杠桿質量和摩擦且杠桿刻度均勻,每個鉤碼質量都相同,在C點掛2個鉤碼時,在D點應掛個鉤碼,杠桿才能恢復平衡;c。小梅同學做了多次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格中,請你分析數據,總結出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實驗次數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620206281081033511518.同學們共同研究滑輪的特點。(1)他們研究定滑輪特點時,做的實驗如圖甲所示,據此可證明: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他們通過進一步分析還發現:使用定滑輪時,相當于一個杠桿;(2)研究動滑輪特點時,用不同的動滑輪勻速緩慢豎直提升的重物,如圖乙所示。記錄數據如下表;實驗序號滑輪重力/N重物重/N彈簧測力計示數N114224334通過觀察和比較測量結果,可得初步結論:使用動滑輪可以,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用動滑輪勻速豎直提起同一重物時,不考慮繩重、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提升重力的。在實驗中測繩端拉力時,應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且在(選填“靜止”或“拉動”)時讀數。五、計算題19.工人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400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0.5m,工人所用的力為250N,(不計摩擦與繩重)(1)人的拉力做的功為多少J?(2)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大?(3)若用此滑輪組提升重為800N的物體,所需拉力為多少N?20.一輛重力為的載重汽車,以36km/h的速度駛上一個長100m、高50m的斜坡,已知汽車的牽引力為。求:(1)汽車從坡底駛到坡頂所需的時間;(2)汽車牽引力做的功;(3)汽車發動機的功率;(4)斜坡的機械效率。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第十一章簡單機械單元練習2024-2025學年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BBBACDBABDCA1.B【詳解】A.用園藝剪修枝時,軸所在的點為支點,手對剪刀的作用力為動力,樹枝對剪刀的作用力為阻力,則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不符合題意;B.用食品夾取食物時,支點在食品夾的頂端,手的作用力是動力,食品對夾子的作用力是阻力,則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符合題意;C.用核桃夾夾核桃時,支點在核桃夾的頂端,手對核桃夾的作用力為動力,核桃對核桃夾的作用力為阻力,則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C不符合題意;D.用鋼絲鉗剪鋼絲時,軸所在的點為支點,手對鋼絲鉗的作用力為動力,鋼絲對鋼絲鉗的作用力為阻力,則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B【詳解】AB.頂部安裝的滑輪的輪軸固定不動,是定滑輪,故A錯誤,B正確;CD.滑輪是等臂杠桿,不能省力,也不會費距離,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故CD錯誤。故選B。3.B【詳解】A.圖中的滑輪的軸固定不動,是定滑輪,故A錯誤;B.木塊B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定滑輪不省力,拉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所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F=GA=10N故B正確;CD.木塊B和物塊A都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受到的合力為零,故CD錯誤。故選B。4.ACD【詳解】A.動滑輪對重物做的有用功故A正確;B.不計繩重及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由圖知,承擔物重繩子的股數n=3,可得可得,動滑輪重故B錯誤;C.不計繩重及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則拉力做的功為拉力的功率為故C正確;D.因滑輪組的繞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00N,由可得,滑輪組能提起的最大重物的重力為該滑輪組的最大機械效率為故D正確。故選ACD。5.B【詳解】A.不計繩重及輪與軸間的摩擦,圖中連接動滑輪繩子的股數是2股,根據可得,動滑輪重為故A錯誤;B.工人做的有用功為故B正確;C.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為工人對繩子拉力做的功為工人對繩子拉力做功的功率為故C錯誤;D.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故D錯誤。故選B。6.A【詳解】忽略繩重及摩擦,根據可知,相同,F1中連接動滑輪繩子的股數是2,即;F2中連接動滑輪繩子的股數是3,即,則;提升過程中,提升相同的物重,且提升相同的高度,兩個相同的滑輪,額外功相同,有用功相同,根據可知,機械效率相同,即,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7.B【詳解】AB.如圖所示,把車廂部分視為杠桿,支點是C點,液壓桿施加的力是動力,貨物重力是阻力,因為阻力和動力臂一定,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當杠桿平衡時,阻力臂越短,則動力越小,就越省力,所以貨物放在車廂上的B點下方可以省力,故A錯誤,B正確;C.如圖,若車廂靜止時貨物勻速向下運動,即是阻力不變時,阻力臂逐漸減小;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當杠桿平衡時,動力臂不變,動力減小,即液壓桿對車廂的支持力減小,故C錯誤;D.根據機械功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故D錯誤。故選B。8.D【詳解】如圖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平衡時杠桿的左側是多個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采用這種方式是不妥當的,這主要是因為杠桿的力和力臂數目過多,不易得出結論,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9.C【詳解】A.由圖乙知,滑輪組承重繩子為3根,物體被勻速吊起5m高時,繩端移動的距離,故A錯誤;B.起重機做的有用功,故B錯誤;C.繩端拉力做的總功,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故C正確;D.機械效率與功率無關;只讓起重機做功的功率變大,其機械效率不變。故D錯誤。故選C。10.A【詳解】A.在這個過程中,拉力做的有用功為故A正確;B.拉力做的總功為拉力做的額外功為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故B錯誤;C.此斜面的機械效率是故C錯誤;D.在這個過程中,物體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受力物體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故選A。11.乙不能【解析】【小題1】[1][2]圖乙中動滑輪的輪軸與物體一起運動,屬于動滑輪;動滑輪雖然省力但費距離,根據功的原理可知:使用動滑輪不能省功。12.31050%【詳解】[1]有用功W有用=Gh=30N×0.1m=3J[2]總功W總=Fs=20N×0.3m=6J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額=W總﹣W有=6J﹣3J=3J由W額=fs得摩擦力的大小[3]此斜面的機械效率13.0.216【詳解】[1]如圖,有兩段繩子拉著動滑輪,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是[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物體受地面的摩擦力是14.0.4B偏大3.11【詳解】[1][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當提著B處秤紐、秤砣在D點時,A點所掛物體重為當提著C處秤紐、秤砣在D點時,A點所掛物體重為因BD>CD、AB<AC,則,即提B處秤紐時,此秤的稱量最大;當提著B處秤紐、秤砣在D點、A點所掛著質量為10kg的物體時,秤桿可以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由G=mg可得則此時秤砣的質量為[3]如果秤砣磨損,則秤砣的重力變小,貨物重力和力臂不變,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秤砣的力臂將變大,所以用該秤稱量貨物質量偏大。[4][5]當提起B處秤紐時,阻力臂為AB=2cm,動力臂BD′=3cm+12.5cm=15.5cm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則當提起C處秤紐時,阻力臂為AC=AB+BC=2cm+3cm=5cm動力臂CD′=12.5cm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則15.30.670%【詳解】[1]由圖可知,右邊的滑輪為動滑輪,承擔物體A與桌面間摩擦力的繩子股數是3,所以繩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v繩=3v物=3×0.1m/s=0.3m/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v繩t=0.3m/s×10s=3m[2]作用在繩端的拉力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等,所以繩端的拉力F的大小為2N,拉力F的功率為P=Fv繩=2N×0.3m/s=0.6W[3]當A勻速運動過程,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4.2N,所以使用滑輪組的過程中,做的有用功為W有=fs物=4.2N×0.1m/s×10s=4.2J總功W總=Fs繩=2N×3m=6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16.【詳解】由題意可知,滑輪組按能用物重的力提起重物,則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為3,繩子從動滑輪開始繞,如圖所示:17.水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視廣播信號傳輸網絡監控技術考核試卷
- 紡織品的智能生產信息化考核試卷
- 書香伴我成長初二語文作文
- 精煉麻纖維加工考核試卷
- 電視設備的遠程升級與軟件更新考核試卷
- 生物質能發電的電站安全管理體系考核試卷
- 兒童童車市場渠道融合與多元化考核試卷
- 發熱患者的護理
-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范解讀
- 湖南省長沙市2024屆高考數學考前模擬卷試題一含答案
- 十萬頭生態養豬場項目可行性報告
- 2025年安全評價師職業資格考試真題回顧與模擬試題
- 大學高數函數試題及答案
- 道路普通貨物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
- 街道綜治中心管理制度
- 2024年法考真題答案解析
- 2025新版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樣本
- 分娩鎮痛后護理
- 血濾機操作培訓講義(上)
- 【9數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九年級中考一模數學試卷(含答案)
- 新能源發電并網與儲能作業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