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蘇武傳》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蘇武傳》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了解班固和《漢書》。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知識,提高翻譯能力。
3.分析文中的對話描寫、細節描寫、對照映襯的藝術手法;
4.認識蘇武的忠貞守節精神的意義和價值,學習蘇武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的高尚品格。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思路;
2.了解作者及作品;
二、導入新課
兩千多年前,塞外飛沙,冷風拂面。有這么一個人,他遠離故國山河,卻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他北海牧羊,飲雪吞氈,在冰天雪地中苦忍十九載,一顆赤膽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卻;他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用一個大丈夫頂天立地的脊梁擔當起人間大義,鑄就了千古忠魂。他,就是瀚海青天中守望的靈魂——蘇武。今天,由我帶領大家一起學習《蘇武傳》,體會他的忠貞與堅守。
三、基礎知識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1.班固(32—92年),字孟堅。東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史學與司馬遷齊名,世稱“班馬";文學與張衡齊名,世稱“班張”。
2.寫作。其父班彪曾續司馬遷《史記》作《史記后傳》,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繼承父業,在《后傳》基礎上,進一步廣搜材料,編寫《漢書》。后因有人向漢明帝誣告他篡改國史,被捕入獄。其弟班超上書解釋,始得獲釋,被命為蘭臺令史,繼續寫作,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鄉馬續完成。
3.結局。漢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隨竇憲出征匈奴,不久竇憲因謀反案被誅,班固也受牽連被捕,死于獄中。
4.作品:《漢書》《兩都賦》《詠史詩》
(二)班超(32-102)。
東漢名將。他曾和竇固一起攻擊北匈奴,鞏固了漢在西域的統治,保護了西域各族的安全以及“絲綢之路"的暢通。永元三年,其官拜西域都護使,后封定遠侯。他威震西域三十載,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范曄《后漢書·班超傳》:“班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投筆從戎。《后漢書·班超傳》記載:“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居家常執勤苦……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公元62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三)班昭(約49—約120)。
十四歲嫁與同郡曹壽為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歷史學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大才女之一,有《女誡》傳世。金星上的班昭隕石坑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在父兄的影響和鼓勵下,班昭從童年開始就熟讀儒家經典和史書;長大后,又掌握了豐富的天文、歷史、地理等知識。班固后死于獄中,其《漢書》七表及天文志未竟。漢和帝詔班昭續成之。班昭常被天子召入皇宮,教授皇后及諸貴人誦讀經史,在宮中被尊稱為“曹大家(gū)”。及鄧太后當朝,班昭與聞政事,更受寵信。
(四)寫作背景
公元前三世紀末期,中國出現了統一的封建制國家——秦,北方也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匈奴,南北對峙,戰爭不斷。由于秦末農民起義,漢族統治者無暇顧及民族戰爭。漢初以來,匈奴領袖冒(mò)頓(dú)單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余萬,東敗東胡,北敗丁零,西逐大月氏,使"諸引弓之民,并為一家”,不斷南侵。
匈奴:我國歷史上北方的一個古老游牧民族興起于戰國時期,強盛于秦末漢初秦漢之際,不斷擴大控制地區文帝、景帝時代:和親政策
漢經過“文景之治”,武帝時,國力逐漸增強,多次與匈奴作戰,取得了幾次勝利后,轉而重視結盟,指望解除匈奴對漢的威脅。恰好匈奴單于有意示好,于是派蘇武出使與匈奴修好。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多方威脅誘降未遂,又將他遷至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蘇武堅持十九年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與漢和好,方被遣回朝。
武帝:漢國力逐漸增強,多次作戰取得幾次勝利后,轉而重視結盟,恰好匈奴單于有意示好。
蘇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漢書.蘇武傳》載: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貴族多方威脅誘降未遂,又將他遷至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蘇武堅持十九年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與漢和好,方被遣回朝。
(五)正音正字
四、整體感知
(一)了解人物:大漢:漢武帝、漢昭帝、張常惠、蘇武
匈奴:單于、緱王、虞常、衛律、李陵
(二)概括情節:蘇武出使匈奴,被羈留十九年的艱苦歷程后,終得歸漢。
思考:班固寫蘇武時花盡了心思,對蘇武的身世,只在文章開頭交代,“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整篇文章側重寫他出使匈奴這19年的艱辛歷程。在這19年當中,沒有一年一年地寫,作者抓住了什么樣的核心事件?
課文主要情節:
①武至匈奴,單于受贈;②緱王謀反,張勝知之;
③謀反未果,欲殺漢使;④舍生取義,匈奴急醫;
⑤衛律勸降,蘇武不屈;⑥北海牧羊,貧賤不移;
⑦李陵勸降,巋然不動;⑧李陵再勸,忠誠如一;
⑨漢匈和親,請還蘇武;⑩艱險盡嘗,發白歸漢。
蘇武人生當中最精彩的篇章:自殺;反勸降;北海牧羊。
(三)學習第一部分(1-2)段
1.釋詞、譯句。
譯文:蘇武字子卿,年輕時憑著父親的職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從,并逐漸被提升為掌管皇帝鞍馬鷹犬射獵工具的官。當時漢朝廷不斷討伐匈奴,多次互派使節彼此暗中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節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批人。匈奴使節前來,漢朝庭也扣留他們以相抵。公元前100年,且鞮剛剛立為單于,唯恐受到漢的襲擊,于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贊許他這種通曉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順便送給單于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擺列財物贈給單于。單于越發傲慢,不是漢所期望的那樣。
漢正要打發派送蘇武等人的時候,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緱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兒子,與昆邪王一起降漢,后來又跟隨浞野侯趙破奴重新陷胡地,在衛律統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劃綁架單于的母親閼氏歸漢。正好碰上蘇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漢的時候,一向與副使張勝有交往,私下拜訪張勝,說:“聽說漢天子很怨恨衛律,我虞常能為漢廷埋伏弩弓將他射死。我的母親與弟弟都在漢,希望受到漢廷的照顧。”張勝答應了他,把財物送給了虞常。
2.分析:第1、2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第1、2段介紹了蘇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和原因。文章一開始寫道:“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這一背景,表明蘇武出使時嚴峻的形勢,同時交代了匈奴盡管后來“盡歸漢使路充國等”,卻只是“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的緩兵之計,并非真心和好。所以當漢武帝派蘇武護送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者還朝,并“厚賂單于”時,“單于益驕”,這也是后來單于悍然扣留蘇武一行的原因。
(四)學習第二部分第一層(3-4)段
釋詞、譯句。
譯文:
單于派衛律審處這一案件。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說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蘇武說:“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因此想自殺。張勝、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張勝。單于大怒,召集許多貴族前來商議,想殺掉漢使者。左伊秩訾說:“假如是謀殺單于,又用什么更嚴的刑法呢?應當都叫他們投降。"
單于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說:“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么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說著拔出佩帶的刀自刎,衛律大吃一驚,自己抱住、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生。醫生在地上挖一個坑,在坑中點燃微火,然后把蘇武臉朝下放在坑上,輕輕地敲打他的背部,讓淤血流出來。蘇武本來已經斷了氣,這樣過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著,用車子把蘇武拉回營帳。單于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2.理清思路,概括大意
自殺
3.分析分析:蘇武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什么?他是怎么做的?體現了蘇武的什么品格?
難題:同行張勝協同虞常謀反事發。
做法:想到的不是個人的安危,以自殺來維護國家的尊嚴。
品格:忠誠,對國家對民族忠誠。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
(五)學習第二部分第二層(5-6)段
1.釋詞、譯句。
譯文: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于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劍斬虞常后,衛律說:“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親近的大臣,應當處死。單于招降的人,赦免他們的罪。"舉劍要擊殺張勝,張勝請求投降。衛律對蘇武說:“副使有罪,應該連坐到你。”蘇武說:“我本來就沒有參予謀劃,又不是他的親屬,怎么談得上連坐?"衛律又舉劍對準蘇武,蘇武巋然不動。
衛律說:“蘇君!我衛律以前背棄漢廷,歸順匈奴,幸運地受到單于的大恩,賜我爵號,讓我稱王;擁有奴隸數萬、馬和其他牲畜滿山,如此富貴!蘇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這樣。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毫無反應。衛律說:“你順著我而投降,我與你結為兄弟;今天不聽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見我,還能得到機會嗎?"
蘇武痛罵衛律說:“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兒子,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在異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隸,我為什么要見你!況且單于信任你,讓你決定別人的死活,而你卻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漢皇帝和匈奴單于二主相斗,旁觀兩國的災禍和損失!你明知道我決不會投降,想要使漢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滅亡的災禍,將從我開始了!”
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饑,幾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
蘇武遷移到北海后,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脫盡。一共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獵。蘇武會編結打獵的網,矯正弓弩,於靬王頗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品。三年多過后,於靬王得病,賜給蘇武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圓頂的氈帳篷。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遷離。這年冬天,丁令人盜去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陷入窮困。
2.理清思路,概括大意
不因威逼利誘變節
3.分析:單于用什么方法來消磨蘇武的斗志?蘇武是如何應對的?表現了他什么品格?
單于方法:利誘、恐嚇、逼迫。幽禁、絕食、流放、隔離同伴。
蘇武應對: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嚙雪、吞氈、掘野鼠、收草實、仗漢節。
蘇武品格:忠誠堅定的愛國意志;崇高的民族氣節。
(六)學習第二部分第三層(7-8)段
1.釋詞、譯句。
譯文:當初,蘇武與李陵都為侍中。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時間一久,單于派遣李陵去北海,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機對蘇武說:“單于聽說我與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說足下,愿謙誠地相待你。你終究不能回歸本朝了,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怎能有所表現呢?
以前你的大哥蘇嘉做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的棫宮,扶著皇帝的車駕下殿階,碰到柱子,折斷了車轅,被定為大不敬的罪,用劍自殺了,只不過賜錢二百萬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隨皇上去祭祀河東土神,騎著馬的宦官與駙馬爭船,把駙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騎著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殺。我離開長安的時候,你的母親已去世,我送葬到陽陵。你的夫人年紀還輕,聽說已改嫁了,家中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如今又過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長久地像這樣折磨自己!
我剛投降時,終日若有所失,幾乎要發狂,自己痛心對不起漢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過當時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紀大了,法令隨時變更,大臣無罪而全家被殺的有十幾家,安危不可預料。你還打算為誰守節呢?希望你聽從我的勸告,不要再說什么了!蘇武說:“我蘇武父子無功勞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來的,官職升到列將,爵位封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親近之臣,常常愿意為朝廷犧牲一切。現在得到犧牲自己以效忠國家的機會,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兒子效忠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么可恨,希望你不要再說了!"
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說:“你一定要聽從我的話。”蘇武說:“我料定自己已經是死去的人了!單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請結束今天的歡樂,讓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見蘇武對朝廷如此真誠,慨然長嘆道:“啊,義士!我李陵與衛律的罪惡,上能達天!”說著眼淚直流,浸濕了衣襟,告別蘇武而去。
2.理清思路,概括大意
不因李陵勸降變節
3.分析:衛律和李陵對蘇武的勸降這部分主要是語言描寫,找出這些語句,分角色朗讀,體會極具個性的語言。這些語言都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個性?
衛律。傲慢自大、陰險狡詐,是個賣國求榮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蘇武,用殺死虞常的行為企圖“殺雞儆猴“結果嚇倒了張勝,卻嚇不倒蘇武。接著他又想用榮華富貴來打動蘇武的心,蘇武不但不吃這一套,還義正詞嚴地指責衛律通敵叛國的可恥行徑。
李陵。懦弱,意志的不堅定。李陵和衛律不一樣,他不是徹底的賣國之人。他對漢朝還有感情,對自己叛國的行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夠堅定,對國家不夠忠誠,因為一己之私背叛祖國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他先是說蘇武的兄弟為國盡忠卻枉死,蘇武自己也已是妻離子散,其次勸其及時行樂,接著說漢武帝年高而昏庸,而后他又企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肺腑之言打動蘇武,但蘇武卻始終忠貞如一,不為所動。李陵見狀,慚愧不已,更加自責于自己的背叛祖國的行為,痛哭而去。由此可見,李陵從情感上是贊同甚至是崇拜蘇武的寧死不屈,只可惜,他由于自己意志不堅已經投降了匈奴,鑄成大錯,所以他一直處在這種矛盾、痛苦的狀態中。
蘇武。是愛國忠誠的真君子,有堅定的愛國意志、崇高的民族氣節。面對勸降,立場堅定、誓死不從。
(七)學習第二部分第一層(9-10)段
1.釋詞、譯句。
譯文:
漢昭帝登位,幾年后,匈奴和漢達成和議。漢廷尋求蘇武等人,匈奴撒謊說蘇武已死。后來漢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見到了漢使,原原本本地述說了幾年來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者要他對單于說:“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只大雁,腳上系著帛書,上面說蘇武等人在北海。”漢使者萬分高興,按照常惠所教的話去責問單于。單于看著身邊的人十分驚訝,向漢使道歉說:“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
單于召集蘇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蘇武于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長安。蘇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胡須頭發全都白了。
2.理清思路,概括大意
返回祖國
3.分析
分析: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
最后一句看似平實記述,細細品味卻包含著作者的諸多感情。
①表現了作者的嘆惋和敬佩之情。人生不過百年,十九年何其長。蘇武“強壯出",出使時正當壯年,等回歸故國時已是“須發盡白”,一生大好時光都在煎熬中過去了。
②表現了作者的敬佩和欣慰之情。能為信念堅執如此,幸而雖歷盡磨難,蘇武終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務,維護了國家尊嚴,保持了民族氣節,且榮歸故里。
四、總結
一、結構思路
《蘇武傳》
第一部分(1-2):奉命出使
第二部分(3-8):堅守氣節
第一層(3-4):自殺
第二層(5-6):不因威逼利誘變節
1.富貴不能淫
2.威武不能屈
3.貧賤不能移
第三層(7-8):不因李陵勸降變節
第三部分(9-10):返回祖國
作業
從課文可知,蘇武出使匈奴后,兄弟都因侍奉失誤被逼自殺,老母去世妻子更嫁;而根據史料,蘇武歸漢后,因政治斗爭,兒子被斬,胡妻不知所蹤,晚景凄涼。蘇武被扣匈奴十九年,歷盡艱辛,你認為值得嗎?請談談你的看法,并提供相應的依據。
觀點一:值得。主要從蘇武維護國家尊嚴、留給后人精神財富的角度闡述,依據的是司馬遷、班固等名家評價;
觀點二:不值得。主要從個人際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奔跑的鴕鳥》(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山東科學技術版
- 2023七年級數學上冊 第一章 有理數1.3 有理數的加減法1.3.2 有理數的減法第1課時 有理數的減法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
- 胸引管護理操作流程
- 2024新教材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第10課 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教學設計 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4山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語文統編版
- 《學畫寫意花卉-梅花》教學設計-魯教版五四制七年級美術上冊
- 1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語文一年級下冊
- 7 角的初步認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冊數學蘇教版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四單元 銀色的冬天 14《慶元旦迎春節》教學設計設計2 鄂教版
- Module4 Unit2 What's the matter with Daming(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幼兒園園務會議制度
- DB41-T 2403-2023 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生物毒性發光細菌法在線監測技術規范
- 《檔案管理概論》(肖秋惠編著)課后思考題及答案(參考)
- 助產士的語言溝通交
- 籃球創新創業PPT
- 初中英語 Unit5 Beauty in Common Things說課課件
- 實驗室投訴登記表
- 游泳池聚脲防水施工方案
- 公司薪資異動表
- 2023年復旦大學自主招生物理試題
- MT/T 323-1993中雙鏈刮板輸送機用刮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