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衡水市深縣大屯鄉陳家口中學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中國的桃花文化桃花,作為一種自然物,本來不具有“文化”的涵義。但是,桃花以它俏麗的色彩、繽紛的落英觸動了中國人的某種情緒和情感,被滲透、融匯了審美主體的心理因素,并且作為人們共同認可的一種信息載體,世世代代承襲相傳,于是,如同中國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樣,“桃花”也成為我們民族集體記憶和心理深層的積淀物,形成了中國的“桃花文化”。
中國的“桃花文化”和女性有不解之緣。早在先秦的《詩經·周南》中,就有一首關于桃花的詩。“桃之夭夭”,描寫茂盛、火紅的桃花,并用桃花來比喻年輕美貌的女子。春秋時代,息國的國君夫人息媯容貌美麗,被人稱作“桃花夫人”。唐代的崔護在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訪,人去桃花在,崔護感傷不已,題詩慨嘆,“人面桃花相映紅”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詩。還有清初孔尚任的著名悲劇《桃花扇》,曹雪芹在《紅樓夢》里為黛玉葬花寫的《葬花辭》和《桃花行》。源遠流長的桃花文化,從古代《詩經》一直唱到今天那桃花盛開的大江南北。
在中國,“桃花文化”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文化現象,在民間吉祥喜慶活動特別是戀愛、婚姻這類人生喜慶之事里,桃花是“尚紅”禮俗的主要角色。桃花塢、桃花酒、桃花運,包含“桃花”一詞的人名地名更是不勝枚舉。我國由歷史沿襲形成眾多的桃花觀賞景點,早春二月,人們踏青采擷歸來,多是幾枝早開的桃花。至于與桃樹桃花桃實相關的文化現象,幾乎無處不在:傳說桃都山有一巨大的桃樹叫“桃都”,上有天雞,天雞一叫,天下的雄雞也跟著叫。在中國神話中,仙桃又是長壽的象征,神話中的王母娘娘有“蟠桃宴”。桃樹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們又用“桃李滿天下”比喻老師的學生之多……
那么,中國桃花文化為何如此獨特呢?
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國文人的自然觀。大自然最美的季節是萬物復生、欣欣向榮的春天,中國文人對春天傾注了十分熾熱的情感,“詠春”的詩文特別發達,而春天又美在桃花盛開的時節,于是,自我們所能見到的《詩經》始,鋪陳春景,不能不寫桃花。永恒的自然界,極富生命力的桃花,激發了中國文人的藝術想象力和熱愛生活的心愿。中國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質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識的對應物加以抒寫。他們借桃花歌頌自然美、勞動美、創造美,表達對永恒自然和永恒生命的向往。桃花文化還滲透著“儒與莊禪互補”的文化精神。“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中國文人兩種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文化心理。一方面,他們要身體力行,去實現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經世致用”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由于現實不斷擊碎他們的理想之夢,于是造成了他們的失落心理,他們只好“窮則獨善其身”,寄情山水,回歸田園,在莊禪的境界中求得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脫。于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他自己,也為與他一樣的失意文人創造了一個虛幻的理想世界。桃花源作為中國文人的精神棲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著文人學士,形成了他們的“桃花源情結”。他們并不是不知道桃花源之不可尋,他們尋找桃花源,幾乎與屈原的《天問》一樣,上升為一種探索宇宙、社會和人生哲學的思維模式。1.根據文意,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中國的“桃花文化”和女性有不解之緣,因此源遠流長的桃花文化,從古代《詩經》一直唱到今天那桃花盛開的大江南北。B.“桃都”、“蟠桃宴”、“桃李滿天下”等美好傳說都與民間“尚紅”的禮俗有關。C.中國文人雖有“經世治國”的人生理想,但是現實往往擊碎他們的理想之夢,所以他們對桃花就有了一種特殊的情結。D.獨特的中國“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國文人對自然和社會的一種思考和認識。2.根據文意,不符合中國“桃花文化”形成條件的一項是(
)(3分)A.桃花俏麗的色彩和繽紛的落英會使人觸景生情,產生豐富的聯想。B.人們用比喻、象征手法,把審美情感寄托于桃花,使其成為一種共同認可的移情物。C.桃樹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而與桃樹桃花桃實相關的文化現象,更是幾乎無處不在。D.中國的“桃花文化”的形成要有世代沿襲相傳的民族積淀。3.對作者把文人學士尋找桃花源上升為“一種探索宇宙、社會和人生哲學的思維模式。”的原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A.在中國,“桃花文化”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文化現象,融匯了審美主體的心理因素。B.“桃花源”是一種理想社會的象征,探尋桃花源就是對理想社會的探尋和追求。C.探尋桃花源,是中國文人的自然觀的反映,他們尋找桃花源,歌頌桃花,表達對永恒自然和永恒生命的向往。D.探尋桃花源,體現了儒家與莊禪思想互補的人生哲學。“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參考答案:1.D(A.無必然的因果關系B.三個不都是傳說,且不與“尚紅”有關C.特殊情結是指“桃花源”情結)2.C3.A(C.探尋桃花源,還是人的自然觀的反映。尋找桃花,把桃花作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質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識的對應物,尊重自然,崇尚自然,體現了探尋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哲思。D.探尋桃花源,體現了儒家與莊禪思想互補的人生哲學。“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現實得意,就身體力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探尋桃花源就體現了對人生積極入世的追求;現實失意,寄情山水,“桃花源”又是精神棲息之所,探尋人生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脫,成為人生的歸宿)
略2.閱讀下面的人物傳記,完成19~21題。
布衣學者張中行
張昌華
張中行(1909—2006)先生在吹熄九十七支生日蠟燭后,駕鶴而去。“都市柴門”隨之關閉,“布衣學者”就此遠行。世人稱張中行為“布衣學者”,是再貼切不過的。清光緒三十四年,他生于河北香河縣一農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農夫。1936年北大畢業,一直吃筆墨飯,曾在中、小學教過書;建國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當編輯,編教科書,偷閑寫點文章貼補家用,數十年如一日在煮字療饑中度過。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評級,六級以上為高級知識分子,張中行是七級,屬低級。直到耄耋之年,才獲贈一頂“特約編審”的桂冠。稱其“布衣”,是當之又當。張中行在北大讀的是中文,但涉獵的范圍包括國學、哲學、禪學和文學,不僅思考老莊、孔孟,而且研究羅素、培根,著述宏富。謂其學者,名副其實。季羨林評論他“學富五車,腹笥豐盈”,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啟功說他“既是哲人又是癡人”。一后輩學人說得更酷:“不讀張先生的書,不知道他的學問有多大,讀了他的書,更不知道他的學問有多大!”張中行是一匹老黑馬,沒有伯樂發現他。80歲時,適逢天時地利人和,他獨自闖了出來,獲得了“文學家”、“哲學家”、“雜家”、“教育家”等多項桂冠。其哲學著作《順生論》引人關注,被稱為“當代中國的《論語》”,啟功譽其為“整個一部《春秋繁露》”。張中行從80年代初開始陸續寫了“負暄三種”、《順生論》等。鐵樹開花,竟然枝繁葉茂。他的“負暄三種”自1986年始每隔4年出一本。《順生論》等面世,一時洛陽紙貴,張中行遂“暴得大名”。時年張已八十,于是有“老旋風”之說。張中行是從燕趙大地走出來的學人,世事滄桑卻絲毫未能改變他敦厚、淳樸的本色。在做
學問、待人、處事以至生活細節上,他都是古韻猶存。張中行的儀表既不軒昂也不瀟灑,甚而也缺乏學者的那種雍容與儒雅,他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凡人。但他行為高逸,雖埋身市井,卻“道通天地”,雖側身陋巷,而能“思入風云”。他講“順生”,但“不偏不黨,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他的言行自有準則:“心里有所疑就說,是自由;聽者不以為忤,是容忍。”“對不同意見,我一是尊重,二是歡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決不爭論。”張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見晴。到85歲時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稱“都市柴門”。他的“柴門”沒做任何裝修,小客廳兼通道里還放著書架,是平常人家六七十年代的居住水平,其儉樸給人的印象十分強烈。書房也不甚雅致,書櫥里放著一些古玩,多為石頭,像倉庫。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繩綁扎著。老式書案上備有文房四寶,書卷氣襲人。他的臥室更為簡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農家常用的大花被,連迭法也是老式的,床邊墻上還糊著報紙。他對生活的要求很低,請啟功吃飯也只在樓下的小館子,四菜一湯,喝點二鍋頭,“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有時在外面吃飯,一根豆腐絲掉在桌上,他都要撿起來吃,席畢若有剩萊,他也很從容地打包帶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搞笑的是,有一晚輩送他一瓶“人頭馬”,讓他開洋葷。他聽說這酒要值1800元,咋舌不已。想喝吧,一兩就是180元,不忍心下口;送人吧,又怕背上巴結人的名兒;轉賣了吧,又怕人說拿晚輩的人情換錢。思來想去,只好把這“貴客”束之高閣……張中行為人古樸,尚古風。文亦如其人。從行文上說,他的文章開頭喜歡旁征博引,下筆千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他的行文過程就是“思”的過程。他長于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化為一縷縷哲思,融入他對人生的體察觀照之中。啟功說張氏的“散文雜文,不衫不履,如獨樹出林,俯視風云”。也有人說張氏散文“少張揚蹈厲之辭,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剛的偉岸氣象,但從他那清新自然如數家珍般的娓娓敘述中,從那貌似拉雜的談古論今、引經據典中,我們可體察到他對攝生治世之道、國家民族命運的熱切關注”。斯言誠哉。對他的文,周汝昌先生也有貼切的評論:“你從他的文筆看得出,像他論硯一樣,那是外有柔美,內有剛德。其用筆,看上去沒有什么‘花哨’,而實際上絕非平鋪板敘,那筆一點兒也不是漫然茍下的。”“讀他老的文字,像一顆橄欖,入口清淡,回味則甘馨邈然有余。這里面也不時含有一點苦味。”
19.為什么說稱張中行為“布衣學者”是再貼切不過的?(4分)答:
20.這篇傳記在選用材料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請就一個方面的特色聯系文本簡要分析。(5分)答:
21.張中行八十終于成名,對此你有什么感想?請結合原文內容分條簡述。(6分)答:
參考答案:20.①直接采用大量的原始材料,如直接引用張中行的“對不同意見,我一是尊重,二是歡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決不爭論”這樣的話來表現張中行的敦厚、淳樸的本色。這樣寫顯得非常真實,也能更好地突出張中行的特點,揭示他的精神面貌。在此基礎上才能對他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②善于運用細節描寫。如寫張中行在外面吃飯,一根豆腐絲掉在桌上,他都要撿起來吃,席畢若有剩菜,他也很從容地打包帶回去。生動具體地表現張中行珍惜一粥一飯的優良品質,也更好地突出了他“布衣學者”的本色,使張中行的形象更加鮮活。(此外學生如從文本善于寫張中行與他人的關系以及通過其他人對張中行的評價的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特色2分,結合文本分析2分,點出表達效果1分。)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當玫瑰花開的時候
[智利]佩·普拉多
老園丁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種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從這朵花送到那朵花,在各個不同種類的玫瑰花中進行人工授粉。就這樣,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種。這些新品種也了他心愛的寶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樣辛勤勞動的人的妒忌。
他從來沒有摘過一朵花送人。因為這一點,他落得了一個自私、討人厭的名聲。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來拜訪過他。這位夫人離開的時候同樣也是兩手空空,沒有帶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復嘟噥著園丁對她說的話。從那時起,人們除了說他自私、討人厭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瘋子,誰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園丁對那位美貌的夫人說,"我真樂意把花園里的花全部奉獻給您呀!但是,盡管我年歲已這么大了,我依舊不知道怎樣采摘下來的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話我,我請您不要笑話我。"
老園丁把這位漂亮的夫人帶到了玫瑰花園里,那里盛開著一種奇妙的玫瑰花,鮮紅的花朵好像是一顆鮮紅的心被拋棄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園丁一邊用他那熟練的布滿老繭的手撫摩著花朵,一邊說。
"我一直觀察著玫瑰開花的全部過程。那些紅色的花瓣從花萼里長出來,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中取出來還能繼續保持它那熊熊燃燒的火焰嗎?
花萼細嫩,慢慢地從長長的花莖上長了出來,而花朵則出落在花枝上。誰也無法確切地把它們截然分開:長到何時為止算是花萼,又從何時開始算作花朵?我還觀察到當玫瑰樹根往下伸展開來的時候,枝干就慢慢地變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滲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緊緊地結合起來了。
"結果我連一朵玫瑰花該從哪兒開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把它摘下來送給他人?要是硬把它摘下來贈送給別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嗎?一種斷殘的東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暫的。
"每年到了10月,那含苞持放的玫瑰花蕾綻開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地方開始開花的。我從來也不敢說:'我的玫瑰樹開花了。'而我總是這樣歡呼著:大地開花了,妙極啦!
"在年輕的時候,我很有錢,身體壯實,人長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為人忠厚。那時曾有四個女人愛我。"
"第一個女人愛我的錢財。在那個放蕩的女人手里,我的財產很快地被揮霍完了。
"第二個女人愛我健壯的體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敵去搏斗,去戰勝他們。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隨著她的愛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個女人愛我英俊的容貌。她無休止地吻我,對我傾吐了許許多多情意纏綿的奉承話。我英俊的容貌隨著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個女人對我的愛情也就完結了。
"第四個女人愛我忠厚善良。她利用我這一點來為她自己謀取利益,最后我終于看出了她的虛偽,就把她拋棄了。
"在那個時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樹上的四朵玫瑰花,四個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說一株玫瑰樹可以迎送100個春天的話,那么一朵玫瑰花只能有一個春天。我那幾朵可憐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遠的調零了。
"自此以后,從來沒有人在我的花園里拿走過一朵花。我對所有到我這花園的人說:'你什么時候才能不熱衷于那些分割開來的、殘缺不全的東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細明確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長到何時算作花萼,又從何時開始算作花朵的話,那么,你就到那玫瑰開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6、作者在開頭三節敘述了人們對老園丁的妒忌與討厭,其用意是什么?(3分)
17、作者為什么要寫老園丁的愛情經歷?園丁的感情生活為什么沒有圓滿的結局?(4分)
18、這篇哲理小說刻意探討了一種人生命題,也即"如何去愛"的態度和方法問題,請簡要談談你對此的理解。(5分)
參考答案:16.答案:表現人們對老園丁的不理解(1分);為下文表現老園丁獨特深刻的人生感悟與境界作鋪墊(2分)。17.答案:(1)由物及人(以物喻理,借物喻人),揭示生活哲理(1分)。老園丁的感情生活沒有圓滿的結局是因為那些女人都只是看中了他的局部,卻沒有愛上他的全部,她們的愛是不完整的(3分)。18.答案:觀點明確給1分,言之成理給3分。(參考觀點:(1)生命是一個整體,愛一個人或物,要愛他(它)的全部,而不能只看到他(它)的局部;(2)人人都愛玫瑰花,但人人只愛玫瑰花的美麗,而不是愛玫瑰花的本身!照應到現實生活,人人都愛美好事物的,但人人只愛美好事物的美麗,而不是愛美好事物的本身;(3)人們愛玫瑰花,就摘下它;人們愛的東西,都會想盡辦法去將其“私有化”,看來自私是人類的本性之一,連人類的愛,也會表現出這一本性。(4)美好的事物總是難以長久的,這看似人生的缺憾,實際上卻是生命的常態。)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題。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蘇軾《赤壁賦》節選)14.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挾:偕同B.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驟:馬上C.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卒:最終D.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食:享用15.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耳得之而為聲
B.茍非吾之所有
C.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D.取之無禁,用之不竭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選文中的主、客看似兩人,實為一人,主客問答的形式有助于展現作者內心的矛盾。B.作者用曹操的典故,意在借曹操自比,贊頌曹操的英雄氣概,感慨自己的功業無成。C.作者借江水、明月、清風等意象,闡述事物都具有“變”與“不變”二重性的特點。D.作者認為辯證的看待萬物,到大自然中去尋求精神上的寄托,可以讓自我走向快樂。參考答案:14.B(驟:突然。)
15.B(B項為取消句子獨立性,其它都是代詞。)
16.B(連曹操這樣的英雄也不過過眼云煙,何況自己。用曹操的典故,意在感慨人生的短促無常。)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4題。(17分)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7、解釋文中加點的詞。(3分)(1)異爨:___________
(2)往往:__________
(3)乳:__________
(4)先妣:__________
(5)比:__________
(4)之:__________8、下列加點詞解釋不當的一項是
(
)(2分)
A.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憐憫)
B.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不久)
C.先妣撫之甚厚
(撫養)
D.一春魚雁無消息
(書信)9、下列加點詞的意思與現在相同的一項是(
)(2分)A、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B、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C、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D、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10、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用法和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2分)A、客逾庖而宴
B、
東犬西吠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時至軒中11、找出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
)(2分)A.臣以險釁(征兆)B.門衰祚薄(福分)
C.形影相吊(哭泣)D.劉夙嬰疾病(纏繞)12、下列各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夙遭閔兇B、及罪至罔加
則仆償前辱之責C、其次詘體受辱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D、網羅羅天下放失舊聞
其次關木索13、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仆以口語遭此禍
比去,以手闔門B、自令放為
然此可為智者道C、亦欲以究天人之際
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D、漁父莞爾而笑
某所,而母立于茲14、下列句中加點詞詞類活用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倡優所畜
B、太上不辱先
猥以微賤C、乳二世
流俗之所輕也
D、臣具以表聞
衣赭衣參考答案:7、略8、C
9、D
10、A
11、C
12、A
13、C
14、A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蕭何,沛人也。高祖為布衣時,數以吏事護高祖。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①。及高祖起為沛公,何嘗為丞督事。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圖書也。初,項羽立沛公為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周勃、灌嬰、樊噲皆勸之,獨何諫之曰:“今眾弗如,百戰百敗,不死何為?《周書》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夫能詘于一人之下,而信于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漢王曰:“善”,乃遂就國,以何為丞相。漢五年,即皇帝位,論功行封。上以何功最盛,先封為酂侯,食邑八千戶。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兵多者百余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居臣等上何也”上曰:“夫獵,追殺獸者狗也,而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走得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縱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從我,多者三兩人;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高祖崩,何事惠帝,素不與曹參相能。何病,上親自臨視何疾,因問曰:“君即百歲后,誰可代君?”對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參何如?”何頓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何買田宅必居窮辟處,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賢,師吾儉;不賢,毋為勢家所奪。”孝惠二年,何薨,謚曰文終侯。(選自《漢書》,有刪改)注:①三:指三百錢。五:指五百錢。20.下列對文中加粗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兵多者/百余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居臣等/上何也B.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兵/多者百余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居臣等上/何也C.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兵/多者百余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居臣等上/何也D.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兵/多者百余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居臣等上/何也2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高祖”是指漢高祖劉邦,是其廟號。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B.布衣,指麻布衣服,古代衣服的質料主要是絲與麻,絲織品價格昂貴,富貴人家才能穿用,平民一般只能穿布農,因以布衣借指平民。C.文中“酂侯”是蕭何的爵號。爵稱、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后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D.《漢書》屬于紀傳體史書,它的體例與孔子編錄的《春秋》一致。22.根據文意,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蕭何善于識人。高祖為平民時,蕭何多次憑為官的職權保護沛公。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陽服役,小吏們都出三百錢為高祖送行,只有蕭何出了五百錢。B.蕭何有大功。劉邦對群臣爭功很生氣,他否定了將領們的功績,認為他不過是一群“能得走獸”的“功狗”罷了。C.蕭何對于賢才不避仇。在他病危之際,惠帝向他詢問曹參可不可以替代他為相時,他認為曹參是個很不錯的人選。D.蕭何不重私產。購置田宅居處偏僻,建造家園、不修筑有矮墻的房舍。23.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①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庖丁解牛》②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阿房宮賦》③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參考答案:20.D
21.D
22.B
23.①廚師丁放下刀回答說:“我所愛好的是事物的的自然規律,已經超過技術了。”②他們早晚唱歌彈琴,做了秦國的宮人。光如明星閃亮,是他們打開梳妝的鏡子。墨綠的云彩紛紛擾擾,那是宮女早上起來梳理鬢鬟。③沛公到了咸陽,諸位將領都爭著跑到存放金帛財物的府庫,瓜分它們,只有蕭何先進去收集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圖書,并把它收藏起來。【20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題一般應注意:首先要仔細閱讀文段,把握語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種標志詞及句式特點斷句。本題結合上下文,通覽全句,在整體理解句意的基礎上,結合人物、事件及關鍵詞判斷。“曰”,“說”的意思,此處一般要斷開。“多者百余戰”與“少者數十合”,句式對稱,獨立成句,中間及前后都要斷開,所以排除A、B項。根據文意看,不是說蕭何“議論不戰”,而是說蕭何舞文弄墨發表議論,不去打仗,所以排除C項。故選D項。【21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常識的主要內容,區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干中的修飾限制成分。解答此類題目,還可以結合該詞語所在的語段及具體語境分析。D項,《春秋》是編年體史書。故選D項。【22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概括文章內容要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考生應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然后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從歷年高考出題規律來看,這類題目常涉及人物行為舉止、人物主張、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選文的綜合性八類信息的篩選。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準區間,把準對象,切忌張冠李戴,忌斷章取義,無中生有。B項,“他否定了將領們的功績”,錯,劉邦沒有完全否認將領們的功勞。原文“臣等身被堅執兵,多者百余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故選B項。【23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應注意: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第一句關鍵詞:“釋”,放下;“對”,回答;“之”,助詞,用于主謂間;“好”,愛好;“進”,超過。第二句關鍵詞:“朝”“夜”,名詞作狀語,早晚;“歌”“弦”,名詞作動詞,唱歌彈琴;“明星”,光如明星閃亮;“熒熒”,明亮的樣子;“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都是判斷句。第三句關鍵詞:“走”,跑;“分”,瓜分;“獨”,只;“藏”,收藏。【點睛】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蕭何,沛地人。高祖為平民時,蕭何多次在吏事上袒護高祖。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陽服役,小吏們都出錢三百為高祖送行,只有蕭何出了五百錢。監郡的秦御史,和屬官一起考察他,蕭何于是被授予泗水郡卒吏一職,考核成績第一。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蕭何曾經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陽,諸位將領都爭著跑到存放金帛財物的府庫,瓜分它們,只有蕭何先進去收集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圖書,并把它收藏起來。沛公之所以詳細地知道天下要塞,戶口多少,強弱分布,人民痛恨憂苦的事情,就是因為蕭何收得了秦的圖書。起初,項羽立沛公為漢王,把關中地分為三份,把秦的降將封王來抗拒漢王。漢王很生氣,要策劃攻打項羽。周勃、灌嬰、樊啥都鼓勵漢王,唯獨蕭何勸諫說:“現在兵士不如人家多,百戰百敗,除了死還能怎樣?《周書》說‘天給予卻不去接受,反會遭受其害。能夠在一人之下受委屈,卻在萬乘諸侯之上伸張其志的,是商湯、武王。為臣希望大王在漢中稱王,休養百姓,招致賢才,收用巴蜀的財力,回軍平定三秦,就可以謀取天下了。”漢王說:“好。”于是去封國即位,任命蕭何為丞相。漢五年,劉邦登上帝位,按功勞封賜。皇上因蕭何功勞最大,先封為酂侯,食邑八千戶。功臣們都說:“我們親自披著鎖甲,拿著兵器,多的經歷百余戰,少的也有幾十回合,攻城略地,多少不等。現在蕭何沒有汗馬功勞,只是舞文弄墨發表議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摩托車的騎躍技巧與體驗活動考核試卷
- 廚房電器生產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考核試卷
- 木材加工過程中的物料管理優化考核試卷
- 皮革制品修補行業國際標準與認證考核試卷
- 模擬音響電路設計考核試卷
- 紗線疵點分析與防治考核試卷
- 水果種植茬口農業產業國際合作考核試卷
- 紡織品在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的應用考核試卷
- 洗浴行業服務個性化發展模式探索與應用考核試卷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2024版)解讀 4
- 2025屆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二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開曼群島公司法2024版中文譯本(含2024年修訂主要內容)
- 【MOOC】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結構設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悅己人生-大學生心理健康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
- 職業衛生評價考試計算題匯總
- JJF 1318-2011 影像測量儀校準規范-(高清現行)
- 北師版七年級下冊數學 第1章 1.6.2 目標三 整式的化簡求值 習題課件
- 《貿易商務英語》課件Unit 4 Change
- TCWAN 0027-2022 TCEEIA 584-2022 新能源汽車鋁合金電池托盤焊接制造規范
- 煤礦井下絞車房管理制度
- 微型數控銑床結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