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項練習課時規范練19走向整體的世界_第1頁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項練習課時規范練19走向整體的世界_第2頁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項練習課時規范練19走向整體的世界_第3頁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項練習課時規范練19走向整體的世界_第4頁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項練習課時規范練19走向整體的世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規范練19走向整體的世界一、選擇題1.西方史學家習慣上把15世紀中期到17世紀中期稱之為“發覺的時代”,導致“世界”被發覺的根本緣由是()A.中國四大獨創的傳播和運用B.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C.天主教的傳播和發展D.人們追求世俗生活的享樂2.1497年5月,約翰·卡伯特離開布里斯托爾向西航行,繞過愛爾蘭的北部海岸,始終偏北航行。1497年6月,卡伯特到達一個氣候寒冷的不毛之地,卡伯特發覺的這塊不毛之地是()A.澳大利亞 B.紐芬蘭島C.拉布拉多半島 D.巴哈馬群島3.15世紀前后,歐洲約消費了10000公擔胡椒和10000公擔其他香料,這要用65000公斤白銀才能換取,其價值相當于30萬噸黑麥,能養活150萬人。這一狀況促使歐洲()A.物價急劇上漲B.貧困人口增加C.向外掠奪金銀D.出現糧食危機4.15世紀,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精確測量經度,木制船殼無法抗拒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于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特殊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究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下列對此說法相識正確的是()A.當時歐洲經濟水平全球領先B.16世紀后地中海商業更興盛C.利益驅動下的西歐主動探究D.英國和荷蘭是航海時代先驅5.哥倫布航行到古巴旁邊時,明確向原住民表示:“遠征軍司令來此目的乃找尋黃金。”然而在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中,他又說:“這里的一切都應置于其(基督教)統治之下……因為發揚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關于哥倫布遠航的背景和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對外殖民與傳播宗教并行不悖B.文化侵略的初衷多于經濟掠奪C.宗教改革刺激人們遠洋探險D.工業革命促進開拓海外市場6.16世紀20年頭,歐洲的冶金家發展了戰艦鑄炮技術,鑄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這一技術的應用()A.推動歐洲海外殖民擴張B.變更歐洲海戰的性質C.導致歐洲封建制度解體D.促使歐洲新航路的開拓7.15世紀末,下圖中卡里庫特的國王請某位航海家轉交給葡萄牙國王一封信,同意與葡萄牙人進行商品貿易,但是要求他們帶著金銀、珊瑚和紅呢絨來換取肉桂、丁香、胡椒。這位航海家是()A.達·伽馬 B.迪亞士 C.麥哲倫 D.哥倫布8.新航路的開拓變更了歐洲人的眼界,此后,歐洲人不再用“地中海—大陸”觀念,而是用一種新的觀念來看世界。歐洲的新觀念應是()A.殖民觀念 B.海洋觀念C.宗教觀念 D.商品觀念9.下圖顯示了1945年某地區的人口組成比例。從近代歷史發展的角度看,最初造成這種人口比例的西方列強是()A.西班牙、葡萄牙B.西班牙、英國C.葡萄牙、意大利D.葡萄牙、法國10.16世紀以來,人口的遷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僅美洲和大洋洲就約有1億人死于歐洲人所帶來的天花、麻疹和白喉。這一現象的出現()A.加速美洲原有社會結構解體B.助力世界殖民體系快速創建C.導致世界人口分布趨于平衡D.抑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擴張11.新航路開拓以后,世界許多地區的植物種子被帶回歐洲,經培育改良成為歐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歐洲人也將歐洲的一些植物種子帶到殖民地進行培育生產,最終成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這說明新航路開拓()A.未給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擊和破壞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溝通與融合C.帶來的物種溝通助推新舊大陸發展D.促進新舊大陸經濟互補而共同發展12.《全球通史》指出,限制奴隸貿易的國家在16世紀時是葡萄牙,17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中是荷蘭,18世紀時則是英國。這反映了歐洲殖民活動 ()A.以綜合國力作為基礎B.與工業革命發展同步C.擁有穩定的殖民秩序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13.西班牙的“馬尼拉大帆船”橫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同菲律賓首都連接起來,運輸的白銀被用于購買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印度的高級棉布,以及寶石、珍寶等物。美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主要得益于()A.世界市場的出現 B.西方的殖民擴張C.中國手工業發達 D.中國的白銀需求14.西歐殖民者將開采出的大量金銀運回本國,致使西歐貴金屬增多,導致金銀貶值,物價上漲,引發價格革命。這場革命最有利于()A.工人階級 B.封建貴族C.新興資產階級 D.農夫階級15.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歷史的名稱,如加納的黃金海岸,利比里亞的胡椒海岸,貝寧的奴隸海岸等。這些名稱反映了()A.非洲物資極其豐富B.早期殖民掠奪的殘酷性C.“三角貿易”所經路途D.非洲主動融入世界市場二、非選擇題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529年,廣州重開市舶貿易,澳門成為中國朝廷允許外國商船灣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紀中期以來形成了以澳門為中心的三條國際貿易航線(如下表)。航線航線上主要商業活動備注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果阿—澳門葡萄牙人將經過廣州轉運到澳門的中國貨物運返歐洲,如絲、絹、細工木器、漆器和陶器等,又由歐洲運來毛織品、玻璃制品等以白銀為最大宗,1585—1591年,經果阿運到澳門的白銀約90萬兩澳門—日本長崎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東渡日本,將生絲、綢緞等中國貨物運往長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門,運回日本的白銀、土特產等明政府鑒于“倭寇禍烈”,嚴禁中日通商澳門—菲律賓馬尼拉—墨西哥澳門的葡萄牙商人以及華商,將生絲、綢緞等運到馬尼拉,再由西班牙商人將這些貨物和少量菲律賓產品運到拉丁美洲,將拉丁美洲白銀運回歐洲,再運回澳門購買中國的絲貨和其他貨品中國與美洲貿易的最早航線,構成了以中國絲貨和世界各地的白銀為大宗交易的國際海上絲綢大循環——“絲銀之路”(1)依據材料,概括“絲銀之路”的特點。(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絲銀之路”形成的緣由。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謂大陸人民,不習海事,性或然也,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并肩者,何其寡也。鄭君之初航海,當哥倫布發覺亞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當維哥達嘉馬(達·伽馬)發覺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顧何以哥氏、維氏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我國民雖稍食其賜,亦幾希焉。則哥倫布以后,有無量數之哥倫布,維哥達嘉馬以后,有無量數之維哥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以后,竟無其次之鄭和。——梁啟超《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鄭和探討資料選編》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談談你對梁啟超觀點的相識。答案與解析課時規范練19走向整體的世界1.B留意“根本緣由”一般是經濟因素,所以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是根本緣由,故B項正確。2.B1497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覺了一塊“新發覺的大陸”,即紐芬蘭島,B項正確。3.C15世紀前后,昂貴的胡椒和其他香料必需用金銀等貴金屬交換,這是促使新航路開拓的重要緣由,新航路開拓本質上是向外掠奪,C項正確。胡椒等香料的昂貴不等于其他物價的昂貴,A項錯誤。這一時期,香料是貴族運用的奢侈品,與平民無關,B項錯誤。從材料可以看出,黑麥等糧食作物價格低廉,證明歐洲沒有出現糧食危機,D項錯誤。4.C材料旨在說明15世紀開拓新航路的客觀條件并不充分,最終他們完成新航路開拓的主要緣由是主觀動力,也就是利益驅動,C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歐洲的經濟水平全球領先,A項錯誤。16世紀后,貿易中心原來的地中海區域轉到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商業漸趨衰落,B項錯誤。西班牙和葡萄牙是航海時代的先驅,D項錯誤。5.A哥倫布一方面表示“目的乃找尋黃金”,另一方面又強調傳播基督教乃“初衷和目的”,A項正確。從根本上講,新航路開拓的初衷是經濟掠奪,B項錯誤。宗教改革、工業革命發生在新航路開拓之后,C、D兩項錯誤。6.A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開拓以后冶金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火炮技術的發展,這為歐洲的早期殖民擴張創建了軍事條件,故A項正確;斗爭性質取決于斗爭的政治目的而非武器裝備,故B項錯誤;火炮技術的發展對歐洲封建制度解體的作用不大,故C項錯誤;新航路的開拓是在15世紀,故D項錯誤。7.A達·伽馬是葡萄牙航海家,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從歐洲航海到印度的人,他率領的船隊最遠到達了印度的卡里庫特,A項正確。迪亞士、麥哲倫、哥倫布都沒有到達過印度,B、C、D三項錯誤。8.B題目中供應的歐洲舊觀念是“地中海—大陸”觀念,與此相對應的是海洋觀念。新航路開拓后,海洋成為聯結世界的紐帶,歐洲人用海洋觀念視察世界,變更了原有的意識,故選B項。9.A依據材料中的圖片可以看出,當時在該地區黑種人和白種人的比例超過原住民,并且出現了混血種人,這種現象最早出現于早期的殖民擴張時期,而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A項正確。10.A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嚴峻減弱了印第安人抗拒西方殖民侵略的實力,美洲原有的社會結構快速解體,A項正確。世界殖民體系創建是在工業革命以后,B項錯誤。美洲人口原本就稀有,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加劇了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C項錯誤。美洲、大洋洲人口銳減,促進了“三角貿易”的發展,推動了資本原始積累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快速擴張,D項錯誤。11.B新舊大陸的物種溝通對新大陸的影響是特殊困難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災難的一面,比如,大量舊大陸病毒傳入美洲,給美洲帶來了災難,新舊大陸文明的“溝通與融合”這一相對中性的表述最為精確,B項正確。12.A依據所學可知,16世紀葡萄牙是新航路開拓的先驅,首先稱霸,17世紀的世界霸主是荷蘭,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依據材料可知,每個世紀限制奴隸貿易的都是當時的世界霸主,所以歐洲殖民活動是以綜合國力為基礎的,故A項正確。13.A新航路開拓后,西班牙經營的橫跨太平洋的貿易,主要通過“馬尼拉大帆船”,運載大量中國生產的生絲、絲綢和瓷器等產品到墨西哥交換白銀,再將這些白銀運回馬尼拉,這些白銀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又基本流入了中國。新航路開拓后,世界市場的出現是雙方貿易發展的先決條件,故A項正確。B、C、D三項對白銀流入中國有極大影響,但這些都是基于新航路開拓后出現世界市場這一史實,故解除。14.C物價上漲促進了商業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獲利頗豐,C項正確。封建貴族因為實行固定地租,實際收入大為削減,工人階級和農夫階級因為物價上漲,購買力實際下降,A、B、D三項錯誤。15.B非洲西海岸的名稱反映了早期殖民掠奪的主要貨物、寶貴金屬和黑人奴隸等,是歐洲殖民者進行殘酷掠奪的見證,B項正確。16.參考答案(1)特點:流通商品以絲綢為主;中國在當時世界貿易中居于出超地位;以中國澳門為中心;連接歐、亞、美三大洲;葡萄牙商人主導商路。(2)緣由:新航路開拓,全球性海上運輸業的發展,東西方經濟聯系更加緊密;中國開放市舶貿易;中國傳統手工業旺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