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搭石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5.搭石
教材分析:
本文用擺搭石、走搭石的描寫,表現了家鄉人們的淳樸、互助互敬的品質,表達了作者對家鄉人和事物的懷念之情。全文語言樸實,充滿了鄉土的氣息,借用農村普通的搭石體現出了人與人之間那種人性之美。本課也體現了單元重點——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學情分析:
對于學習該教學內容的五年級學生來講,已經有四年的小學語文學習經歷,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能聯系上下文對有關詞句談出自己的感受,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課教學將通過細節描寫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作者所描寫的平凡事物中所蘊含的美,這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既有學習的基礎,也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積極引導,創設學生熟知的情境進行體驗,引導學生對重點詞句反復品讀,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認識“汛、譴"等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間”,會寫“汛、挽"等10個字,會寫“汛期、山洪”等17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4.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2.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教學時數:2課時
素材選擇:
【作者介紹】
劉章是我國當代著名詩人,目前已出版《劉章詩選》《劉章鄉情詩》《劉章散文選》《北山戀》《劉章散文選》等詩文集27部。在1999年中國作協《詩刊》社舉辦的新中國成立50年來,你最喜愛的50位詩人評選中,讀者投票郭小川、劉章雙雙獲此殊榮,承德人為之自豪,成為承德詩壇的驕傲。
【搭石】
(dāshí)是人們在過往沒有架橋的溪流、河溝,或淺水枯河、泥濘路面等時用石塊鋪設的一種簡易通道。所選石塊一般為天然呈方形狀或平頂狀,所有石塊按等二尺距離擺放。不很平穩,走快才能保持平衡。也為一道風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石頭型狀方正,這樣平穩)。
【寫作《搭石》的背景】
我出生在河北省興隆縣上莊村。
那是一條十里狹長的山村,人們逐水而居。一條無名溪水的兩岸,是大山、村莊、梯田和果園。
小溪最窄處僅五六米,最寬處也不過30米。平時水最深處也不過一米。年年雨季過后,秋風將至之時,人們為了不涉(shè)涼水,在每一個跨溪水里擺上一排方石,這就叫“搭石"。小溪冬天結冰,人們來回走冰,只有窄處才搭小橋。夏天山洪暴發,唯有來回趟水,或背水而嘆。一年365天,有近200多天走搭石。我是在抗日烽火年代出生的。七八歲前鉆深山老林躲鬼子,沒走過搭石。新中國成立后才跟大人出山走搭石的。人們祖祖輩輩走搭石,習以為常,司空見慣。十里路要走多少搭石,沒人數過。
1977年年末,我來到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工作。
當我見到人們搶著擠公共汽車的時候,見人們無序地匆匆橫穿馬路的時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鄉的潺潺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一個人跟著一個人,動作協調有序,足音踏踏,水聲淙淙,人影綽綽;兩個人對面來到溪邊,微笑止步,示意讓對方先行。還有,年輕人背老人,大人抱娃娃,在記憶里,如他們留在水中的倒影。當我見馬路上有磚頭或樹枝,人們寧可繞著走,也不肯彎腰拾起的時候。我又想到山里人在雨水過后,自覺擺搭石的情景,想到有人發現搭石不穩,退回岸上,找塊好石頭搭上的情景……
問題設計:
1.為什么說這平平常常的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一-排排搭石聯結著鄉親們怎樣的美好情感呢
活動組織: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準字音,會寫字形,理解詞義。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什么是搭石。
3.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內容。
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和作者,導入新課。
1.劉章爺爺是當代詩人,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對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劉章爺爺來到大城市工作,當他看到人們搶著擠公共汽車的時候,看到人們無序地忽然橫穿馬路的時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鄉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于是,1980年,他寫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長留的那份景、那份情傳達給我們。
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劉章的家鄉,去看看給作家劉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了解作者:劉章,1939年生于河北省興隆縣。筆名東旭,別號霧靈山人、燕山癡子。我國當代著名詩人。有《劉章鄉情詩》《劉章散文選》《北山戀》等多部詩文集。
3.質疑:面對課題大家有什么疑問?(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
4.介紹搭石,并出來相關圖片。(搭石:在河流兩岸住的人,人們會根據河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四人小組內自讀課文。
(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新詞和難讀的詞語;(3)思考同學們剛提出的問題,找到關鍵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2.小組反饋,指導“惰、衡”的寫法。
3.識記多音字“間”,掌握“間”的兩種讀音。
(1)按照二尺左右的間(jiàn)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
(2)在人群中間(jiān),他是那么高大。
4.理解詞語的意思。
(1)協調有序:就是指配合得適當,很有秩序。
(2)平衡: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力作用于一個物體上,各個力互相抵消,使物體成相對的靜止狀態。亦泛指平穩,穩定。
(3)俗語: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
(4)暴發:指突然發作;突然興起。
三、再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1.默讀課文,簡要地說一說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內容?
(“擺放"搭石的畫面、“調整”搭石的畫面、一行人走搭石、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
2.你能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嗎?(作者通過描繪話搭石、擺搭石、走搭石、贊搭石四個部分,贊頌了搭石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同時也贊美了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孩子們,如果你是劉章的鄉親,你能不能用書中的話語告訴大家什么是搭石?
進入秋天,天氣轉涼,家鄉的人們……這就是搭石。
抓住“方正、二尺左右"體會人們精心選擇搭石,細心擺放搭石。
2.如果沒有搭石,人們日常生活會怎樣?
扣住“脫鞋挽褲”反復朗讀去感受。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課堂檢測
(一)選擇題。
“搭石"是人們把石頭_____。()
A.擺在小溪里,供人們過河。
B.建造石頭房子。
C.搭建田壟。
(二)判斷對錯。
1.“挽褲腿”的“挽"讀wǎn,不讀wán。____________()
2.搭石的時間多在汛期。_________()
3.在這里,年輕人背老人過河是很不平常的。____________()
(三)將下列搭配恰當的詞語用線連起來。
滿意的___品質
協調的___離去
美好的___動作
六、布置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讀文。
2.抄寫生詞3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品讀,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匯體會人們的淳樸性情及人們之間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
2.通過課內外勾連的閱讀方法,理解作者對故鄉的眷戀。
3.通過遷移寫話,讓學生發現家鄉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由著名詩人劉章所寫的散文——搭石。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你對搭石有什么了解嗎?
預設:
(1)搭石就是踏腳的石頭。
出示: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指名讀,正音:間(jiàn)。
(2)有了搭石,人們出行很方便。
沒有搭石,人們怎樣出行?出示: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指名讀,理解:綰。
點評:這樣聯系前后文進行勾連式閱讀,能讓我們全面地理解課文。
(3)走搭石的時候需要快速走,這樣才能保持平衡。
這就是書上說的俗語:“緊走搭石慢過橋”。“緊"指快速的意思。為什么要快速地走?
出示: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塊,踩上去難免會活動,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們走搭石不能搶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邊的人沒處落腳,就會掉進水里。
評:勾連式閱讀還可以解決難點問題。
2.齊讀這三句話。這就是搭石,它方便人們行走的一條路(板書:一條路)
3.文中哪里具體描寫了人們過搭石的場景?(第三段)
二、學習“一幅畫”。
1.出示,指讀。說說怎么過搭石的?
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點紅:踏踏、漾漾、綽綽,感受聲律美。
指名讀,讀出輕快的節奏感來。
看視頻,感受美感:聲音美、畫面美。
從視頻的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美?水流,人影_____________,清波……
這么動聽的音樂,正來自于他們協調有序的動作。
作家劉章出生在河北省興隆縣上莊村,他在本文中寫的,就是這條十里狹長的山村。他說……出示,點紅數字:我是從1962年起當上村干部的,直到1975年到縣城工作,13年間,不超過3天就要到鄉鎮辦事一次,都是當天往返.一天要走64回搭石,總共走了千萬回,對搭石的印象怎能不深刻呢
大家看,從這點紅的數字中,你發現了什么?(來往次數多。)
這搭石天天走,日日踏,怎能不印象深刻,怎么不熟能生巧,怎能不協調有序呢?
2.這一幅充滿美感的畫面,誰愿意來讀一讀?指讀。
3.齊讀。這搭石,就是一幅畫。(板書:一幅畫)
三、學習“一群人"。
1.搭石之美,不僅僅在于它是一條路,一幅畫,還在于走搭石的那一群人,(板書:一群人)
請同學們四人小組合作:
1.快速瀏覽課文2-4自然段,找出描寫人的句子,用線畫下來;
2.默讀所畫句子,想象這是一群怎樣的人?
3.將你的思考接過與組員交流分享。
2.交流結果。預設:
(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圈出動詞:放下、找來、踏,點紅關聯詞:無論……只要……一定……直到……才……
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獨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qiǎn)責這里的人懶惰(duò)。
圈出動詞:譴責,點紅關聯詞:如果
感受到:認真細致、為人著想、助人為樂……小結:有心人
(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小結:協調有序,配合得天衣無縫
(3)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點紅關聯詞:總會
謙讓有禮、和諧相處……
(4)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3.后來作者走出了小山村,來到石家莊工作。出示:當我見到人們搶著擠公共汽車的時候,見人們無序地匆匆橫穿馬路的時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鄉的潺潺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一個人跟著一個人,動作協調有序,足音踏踏,水聲淙淙,人影綽綽;兩個人對面來到溪邊,微笑止步,示意讓對方先行。還有,年輕人背老人,大人抱娃娃,在記憶里,如他們留在水中的倒影。當我見馬路上有磚頭或樹枝,人們寧可繞著走,也不肯彎腰拾起的時候。我又想到山里人在雨水過后,自覺擺搭石的情景,想到有人發現搭石不穩,退回岸上,找塊好石頭搭上的情景……
看看石家莊的人們是怎樣的?(無序)從哪里看出?
而家鄉的人們是……(有序的)開過車讀,每人一句。你覺得家鄉人過搭石的有序,僅僅指將順序嗎?有秩序,講禮節,有道德規范……
4.讀: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5.作者寫的僅僅是搭石嗎?是一種情(板書:一種情)是對鄉親們的贊美之情,是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6.再讀: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7.作者借寫搭石,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種寫法是散文的常用寫法,叫“借物抒情”
四、拓展寫話。
1.課前,我們看了一些借物抒情的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第三方健康機構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安陽危運從業資格試題
- 2025年傳統銀飾項目建議書
- 房地產銷售及回購合同條款約定書
- 信息技術助力農業現代化合同文本
- 2025年新疆危貨駕駛員模擬考試題庫及答案
- 旅行社與游客協議旅游合同
- 2025年軟件開發、評測平臺合作協議書
- 農戶特色農產品產銷一體化合同
- 醫藥醫療健康領域從業證明(8篇)
- MOOC 統計學-南京審計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高考作文標準方格紙-A4-可直接打印
- 毛澤東詩詞鑒賞
- 肛腸科的中醫特色護理【醫院中醫護理及保健知識】
- 《高溫熔融金屬吊運安全規程》(AQ7011-2018)
- 商場糾紛和解書
- 電機與拖動(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
- 幼兒園教育中的多媒體技術與教學應用
- 第12課 自覺抵制犯罪(課時1)【中職專用】中職思想政治《職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農貿市場規劃設計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