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區域環境概況自然及社會環境概況_第1頁
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區域環境概況自然及社會環境概況_第2頁
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區域環境概況自然及社會環境概況_第3頁
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區域環境概況自然及社會環境概況_第4頁
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區域環境概況自然及社會環境概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區域環境概況1自然環境概況1.1地理位置鄯善縣位于天山東部南麓的吐魯番盆地東側,行政區劃隸屬于吐魯番地區,縣境地理坐標位于北緯41°12′~43°33′,東經89°330′~91°54′??h境東與哈密接壤,西臨吐魯番市,北與天山與木壘縣、奇臺縣相望,南與若羌縣在塔里木盆地相連。全縣東西寬190km,南北長250km,總面積3.98萬km2。G30連霍高速、312國道和蘭新鐵路貫穿鄯善縣全境,區內交通十分便利。本項目位于吐魯番市鄯善縣連木沁鎮區以東約1km處,312國道南側。項目區中心地理坐標:東經89°59′25.82″,北緯42°52′29.16″。1.2地形地貌鄯善縣東西寬190km,南北長250km,地形總趨勢是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北盆地:發源于北盆地北部山區的三條較大河流,在北盆地內形成了范圍較大的沖洪積傾斜平原,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形成坡度緩平的傾斜面。北盆地地形坡度為1~2%,靠近山區處地形坡度大,向南越靠近火焰山則地形坡度越小,海拔高程為1200~300m。南盆地:地形趨勢為東高西低,地勢平緩,起伏較小。東部為庫木塔格沙漠區,由坡狀、窩狀的高大沙丘地構成,海拔高程在100~300m,向西地形相對比較平緩,海拔高程0~-145m。鄯善縣位于北天山皺褶帶東端的山間斷陷盆地邊緣,其北部是博格達山,南部是覺羅塔克山,由于火焰山構造隆起,將盆地分為南北兩部分,形成了鄯善縣境內的“三山夾兩盆”的地貌格局。境內中部火焰山橫貫東西,高度500~800m,縣城南面為庫木塔格山的五嶺地帶,高度在800~1500m之間?;鹧嫔侥?、北為兩大平原,火焰山以北平原區包括火焰山以北至天山山腳的廣大地區,其中絕大部分是沒有植被的戈壁,海拔600~1000m,戈壁以南為綠洲,海拔600m以下,是山前洪積和沖積平原。火焰山以南平原區包括火焰山山腳以南至覺羅塔格山以北的廣大地區,其絕大部分是植被稀疏或無植被的戈壁,一小部分為綠洲平原,海拔100m以下,最低處在鄯善縣西部艾丁湖東部,低于海平面153m。項目區處于天山東部山間盆地內。盆地西起阿拉山溝口,東至七角井峽谷西口,中部有火焰山和博爾托烏拉山余脈橫穿境內,把盆地分成南、北兩半,盆地大體是北高南低。本項目位于吐魯番盆地北側山前丘陵與火焰山之間的沖洪積平原上,地形開闊,地勢變化較小,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穿越于山前沖積扇上的戈壁灘、葡萄園、玉東油田、村莊中,戈壁灘上植被相對稀少。1.3地質吐魯番盆地是東部天山中一個較大的山間斷陷盆地,由北而南可分為四個構造帶,即博格多山南側山麓褶皺帶、山麓褶皺帶至火焰山北麓由中新生代地層組成的向斜構造帶、火焰山背斜褶皺帶和南部的單斜構造。西部的喀拉烏成山受北東和北西向兩組斷裂控制,南部的覺羅塔格和東部的庫姆塔格屬于天山內帶的古老基底褶皺,北東向斷裂對其影響較大。鄯善縣位于天山褶皺帶東段的山間斷陷盆地北緣,由于火焰山的隆起,將盆地分為南北兩個盆地,區內地層巖性主要有卵礫石、砂礫石、砂等第四紀沉積物。迪坎選礦基地位于火焰山以北,為天山山系博格達山南麓,山前沖積平原地形、地貌單一。場地內自然地面以下20m深度范圍內,地層由第四系沖洪積物構成,其場地巖土類型自上而下大致分為三層:①砂土層(厚0.4~0.8m);②卵石土層(厚7.6~9.4m);③礫石層(厚10~12m)。路線所經區域地貌單元主要通過山前洪積平原、洪積扇地貌,地形平緩,地表為粉土、砂,下為圓礫、卵石、泥巖、砂巖。總體地質情況良好。1.4水文鄯善縣是水資源極端匱乏的地區,水資源主要來自博格達山口區的降水在本地區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縣內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3.2309×108m3,其中地表水年總徑流量2.2055×108m3,地表水可利用量1.2911×108m3,地下水可采量為1.9398×108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不足1600m3,遠低于全疆平均水平。鄯善縣農業是鄯善縣水資源消耗大戶,農業用水達到95%,工業用水不足5%。2010年鄯善縣工業用水量2355×104m3,城鄉生活用水量409×104m3,合計2764×104m3,其余水量均為農業用水。(1)地表水鄯善縣地表水水系均發源于天山博格達山脈東段南坡,屬于山溪性內陸河流,主要補給源為降雪和融雪,由西向東分別為二塘溝、柯柯亞和坎兒其3條河流,徑流方向由山區到平原,最后進入盆地中心,具向心水系特征。①二塘溝河二塘溝河發源于天山東部冰川,有冰川20條,冰川面積4.25km2,河流主干上有多個小支流匯入,呈西北-東南走向,左岸水系較右岸發育,二塘溝水文站斷面以上積水面積344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0.799×108m3(1992-2008年系列)。徑流年內分配很不均勻,但年際變化相對較小。②柯柯亞河柯柯亞河發源于天山博格達山脈東段,是典型的山溪性內陸河,出山口以上集水面積707km2,河長45.6km,流域平均坡降51‰,多年平均徑流量1.136×108m3,徑流年際變化相對不大。徑流補給來源主要為冰川融雪和山區降水,地下水補給所占比例較小。③坎兒其河坎兒其河發源于天山博格達山脈東段,上游由兩條支流匯集而成,分別為臺木哈達和公木艾格孜,河源高程相對較低,未有現代冰川發育。出山口以上流域面積560km2,河長49.1km,縱坡25‰。坎兒其河為典型的山溪季節性河流,枯水季節幾乎斷流,徑流主要以暴雨、季節性融雪為主,徑流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也極不均勻。出山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0.28×108m3。該河歷年逐月平均流量見表2.1-1。表2.1-1坎兒其河歷年逐月平均流量表月份年平均(m3/s)年水量(億m3)123456789101180.080.441.672.622.080.890.460.300.270.890.28④水庫鄯善縣境內主要水庫為二塘溝水庫、柯柯亞水庫和柯柯亞二庫、坎兒其水庫,各水庫情況詳見特性表2.1-2。表2.1-2鄯善縣主要水庫特性表水庫名稱所在水系水庫等級總庫容興利庫容年入庫徑流量(×104m3)(×104m3)(×108m3)二塘溝水庫山溪性內陸河流中型250019000.799柯柯亞水庫中型10528001.136柯柯亞二庫中型9436501.136坎兒其水庫中型11809200.28合計567542703.351其中二塘溝水庫主要向農業、工業和生態供水,總供水量為5810×104m3,其中年工業供水416.4×104m3??驴聛喓幽壳耙呀ǔ傻乃畮鞛閿r河式山區水庫,工程于1977年7月動工興建,先后于1986年、1997年和2006年進行了三次除險加固工程。該水庫庫容偏小,不能實現年調節,2007年鄯善縣政府提出興建柯柯亞二庫規劃,計劃將于2013年建成??驴聛喍旖ㄔ谂c柯柯亞水庫下游約12km處,兩庫水源均為柯柯亞河(年均徑流1.136×108m3),建成后二者聯合運行,將向農業、工業、城市生活供水,總供水量為7300×104m3,其中年工業供水量可達2113×104m3。目前,坎兒其水庫總庫容1180×104m3,調節庫容920×104m3,該水庫主要向下游灌區供水1320×104m3,向石油和鐵路系統各供水300×104m3,向鄯善石化工業園區(火車站鎮)供水150×104m3。(2)地下水鄯善縣地下水資源總量為1.9398×108m3,地下水資源的補給主要經二塘溝、柯柯亞和坎兒其三條河的河谷潛流,以及山前暴雨洪流入滲后側向補給平原,補給量約為0.39×108m3,對地下水的補給作用較大的主要是通過轉化補給量補給地下,即渠道引水,通過引水渠補給滲漏地下,田間灌溉滲漏補給,地下水開采、泉水回歸等,轉化補給量約為1.39×108m3。項目地下水主要由北部博格達山冰雪融水形成的地下徑流和河流出山口滲漏水補給,其埋藏較深,從山區發源的河流出山口進入戈壁礫石帶后,河水大量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山北的地表徑流以及地下徑流只有通過火焰山缺口或峽谷才能進入山南地區,出山口后,地表徑流的一部分被引入農田,部分再度滲入地下,成為火焰山山南地下水的主要來源,埋藏深度一般大于20米。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坎兒井分布圖》和實地調查發現,連木沁鎮有部分坎兒井分布。區域水系分布見圖2。圖2項目區域水系圖1.5氣候氣象鄯善縣地處亞洲腹部。由于遠離海洋,群山環繞,地貌復雜,形成了獨特的氣候。本區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區,主要氣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寒夏炎,降雨稀少,蒸發強烈,氣候干燥,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大風和風沙是當地較為嚴重的災害天氣。常年風速2.1m/s,3~8月為大風季節,春季多持續性大風,夏季多陣性大風。主導風向為東風,次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據氣象部門多年統計資料,鄯善縣基本氣象資料如下:多年平均氣溫11.4℃極端最高氣溫45.2℃極端最低氣溫-28.7℃年降雨量26.2mm年蒸發量2625.3mm年日照時數為3060.2小時年最大積雪厚度180mrn年最高相對濕度61%年均相對濕度43%年主導風向東風頻率12%年靜風頻率42%歷年風速8級以上大風次數23次年平均風速2.1m/s最大凍土深度117cm1.6地震烈度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場地位于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0g,相應地震設防烈度Ⅶ度。1.7生態鄯善縣主要分布的自然土壤類型為大面積的棕色荒漠土和局部的鹽土。受氣候、河流、荒漠植被和人工灌溉的條件下,又形成了灌耕土、灌淤土、潮土和風沙土四個農業土壤。全縣共分六個土類,13個亞類,8個土屬,22個土種。根據《鄯善縣農業區劃報告集》工程區屬火焰山—沙山北綜合區。項目區位于柯克亞河沖積扇扇緣和沖積平原。區域內土壤類型為棕漠土,共有2個亞類:灌溉棕漠土亞類和棕漠土亞類。棕漠土土壤水分條件差,生物積累量低,土壤缺氮、少磷、有機質含量低。項目區地表幾乎無野生植被,偶見怪柳、駱駝刺、白刺等旱生荒漠植被,根深、葉子退化,葉莖外部包有蠟質。鄯善縣以農業為主,兼營牧業,工業比例很小。主要農作物小麥、棉花、葡萄、哈密瓜,其他種植有水稻、豆類、薯類、麻類、菜類、煙葉等。主要人工樹種有:新疆楊、鉆天楊、榆樹、桑樹、沙棗、胡楊等。野生動物主要為斑鳩、家燕、麻雀、編幅、老鼠等。無國家級及自治區級野生保護動物。項目所在區域附近自然環境條件較差,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動物種類較為簡單,無大型野生動物活動,只有鼠、蜥蜴、鳥類等小型動物。無國家及自治區級重要野生保護動物,無國家及自治區保護的珍稀、瀕危物種分布。2社會環境概況鄯善縣位于天山東部南麓的吐魯番盆地東側,西距烏魯木齊280km,東距哈密340km。全縣總面積3.98萬km2,轄5鄉5鎮,1個國營農場,2個省級工業園區,68個行政村,3個連隊,24個社區,總人口26萬人(常住人口21.5萬人;農村人口15.64萬人;吐哈油田1.4萬人,流動人口3.1萬人),由漢族、維族、回族、哈薩克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俄羅斯族、烏茲別克族、塔塔爾族、滿族等19個民族構成其中漢族7.68萬人,占29.5%,維吾爾族17.1萬人,占65.77%,回族1.2萬人,占4.61%,其他少數民族占0.08%。歷史文化悠久。鄯善以漢古國名命名,又稱“皮羌”,系維吾爾語,意為“馬蘭草”。也有認為與唐代“蒲昌”一名有關?!氨貧垺薄氨僬埂倍际蔷S吾爾語名“皮羌”的同名異譯。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設鄯善縣,建縣115年,擁有著豐富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全縣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50處,其中:國家級2處,自治區級17處,縣級131處。有國家4A級景區—庫姆塔格沙漠景區,國家3A級景區—吐峪溝大峽谷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魯克沁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吐峪溝鄉麻扎村,是世界人類口頭語言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卡姆藝術發源地之一,2010年8月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為“中國書法之鄉”。2008年,境內發現了中國侏羅紀最大恐龍化石、恐龍足跡化石群,發現含有恐龍化石地點29處。區位優勢明顯。蘭新鐵路、蘭新高鐵、連霍高速、亞歐光纜、西氣東輸管線貫穿全境,有鄯善火車站、高鐵鄯善北站、高鐵吐哈站三座火車站,距離吐魯番機場104km,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烏魯木齊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構成部分。自然資源獨特。屬典型的溫帶大陸干旱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晝夜溫差大(平均日較差14.3-16℃,最大可達26℃),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2900-3300小時),無霜期長(年均204天),年均氣溫11.3℃,年均降水25mm,優越的光熱和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享譽世界的無核白葡萄和哈密瓜。天山水系的二塘溝、柯柯亞和坎爾其3條河谷是地表、地下水的主要來源,二塘溝水庫、柯克亞水庫、柯克亞二庫、坎爾其水庫等4個水利設施,年蓄水量1.5億m3,切實保障鄯善縣工業、農業和城鎮居民生活用水。礦產資源富集。目前已發現礦種40個,已探明儲量的主要礦產12種,石油、天然氣、煤炭、花崗巖、鈉硝石、鐵、銅、鉛鋅、黃金、菱鎂等礦產儲量大、品位高,極具開發價值和潛力。其中:石油儲量15.75億t(2013年在魯克沁開辟了一個億噸級優質儲量區),天然氣資源量3650億m3,是吐哈油田主產區;煤炭資源儲量407.67億t,其中特大型沙爾湖煤田已探明資源儲量361.78億t;鈉硝石資源量2.3億t;花崗巖、大理石資源儲量40億m3;鐵礦遠景資源量3億t;銅礦遠景資源量62.17萬t;鉛鋅礦資源量519萬t;金礦資源量47555kg;菱鎂礦預測資源量在6000萬t以上。發展潛力巨大。鄯善縣是西部百強縣之一,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戰略轉移、全域旅游等重大機遇期,鄯善縣全力推動“一產上水平、二產抓重點、三產大發展”,大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富縣、扶貧穩縣、旅游旺縣”戰略,做好“生態、資源、綠色”三篇文章,縣域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尤其是2017年度,全縣棚戶區改造、道路建設、美麗鄉村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里程碑式的大發展,鄯善縣迎來了工業、農業、旅游服務業等各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近年來,鄯善縣先后獲得全國文明縣、全國衛生縣、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等8個國家級榮譽稱號,自治區創先爭優活動先進縣(市)黨委、民政工作先進縣、保障性住房建設先進縣、農業產業化先進縣、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優秀平安縣等15個自治區榮譽稱號。2016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06.75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