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巖石圈物質循環與板塊構造學說課件湘教版_第1頁
適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巖石圈物質循環與板塊構造學說課件湘教版_第2頁
適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巖石圈物質循環與板塊構造學說課件湘教版_第3頁
適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巖石圈物質循環與板塊構造學說課件湘教版_第4頁
適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巖石圈物質循環與板塊構造學說課件湘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課時1巖石圈物質循環與板塊構造學說地理內容索引強基礎增分策略增素能精準突破課程標準運用示意圖,說明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結合實例,解釋內力對地表形態變化的影響,并說明人類活動與地表形態的關系強基礎增分策略一、巖石圈物質組成與循環1.巖石圈物質組成上地幔頂部+地殼,即軟流層之上的部分(1)礦物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具有相對固定的

化學

成分和確定的

晶體

結構,在一定的物理化學條件下保持

穩定

的天然化合物或單質,是組成巖石的基本單元。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2)巖石

類型成因常見巖石巖石特點巖漿巖在地球內部巨大壓力作用下,巖漿沿著地殼薄弱地帶侵入地殼上部或噴出地表,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

冷凝

形成

花崗巖、玄武巖、安山巖花崗巖:礦物結晶顆粒較粗,排列整齊,結構致密玄武巖:礦物結晶顆粒較細,具有

氣孔

類型成因常見巖石巖石特點沉積巖裸露在地表的各種巖石,在風吹、日曬、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被破壞,破壞產物(包括碎屑物質和溶解物質)在原地或經搬運后沉積下來,再經過復雜的成巖作用而形成的巖石頁巖、砂巖、礫巖、石灰巖指巖石沿垂直方向發生變化而表現出來的層狀紋理

具有層理構造,常含有

化石

變質巖已經生成的巖石,受地殼運動、巖漿活動,或者隕石沖擊的影響,在一定的溫度、壓力等條件下,使原來巖石的礦物成分、結構等發生改變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巖石大理巖、石英巖、片麻巖是變質巖中礦物定向排列形成的呈片理構造,多含有豐富的

金屬礦

和非金屬礦

思維拓展·再提升列舉常見的變質巖及其原有巖石。提示

原有巖石花崗巖石灰巖頁巖石英砂巖形成變質巖片麻巖大理巖板巖石英巖2.巖石圈物質循環

巖石類型:A

噴出巖

B

侵入巖

C

變質巖

D

沉積巖

填圖繪圖·再實踐寫出下圖中各字母和數碼代表的巖石類型及作用。提示

a為侵入巖,b為變質巖,c為沉積巖。①冷凝作用,②變質作用,③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作用。二、板塊構造學說1.地球的巖石圈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被一些斷裂構造帶分成六大板塊。2.六大板塊是不停地運動著的。3.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兩大火山地震帶:

環太平洋

火山地震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

火山地震帶)

填圖繪圖·再實踐在下圖中標出大洋板塊、大陸板塊、海嶺、海溝位置,用箭頭表示板塊的運動方向。提示

增素能精準突破考點板塊運動與宏觀地貌知能體系新高考

板塊構造學說考查頻率不高,在近幾年高考中常以非選擇題形式出現,主要考查板塊的運動與宏觀地貌的形成歸納提升1.六大板塊分布及邊界類型地球的巖石圈被一些斷裂構造帶(海嶺、海溝)等分成六大板塊。(1)六大板塊的分布生長邊界:一般位于大洋中脊,板塊張裂地帶。消亡邊界:一般位于板塊碰撞地帶。(2)五大重點地區的板塊位置①印度洋板塊——澳大利亞、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斯里蘭卡島。②亞洲東部半島、群島——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消亡邊界。③新西蘭南、北二島——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消亡邊界。④冰島——歐亞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大西洋“S”形海嶺處——生長邊界。⑤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脈為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脈為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形成。2.板塊的運動與宏觀地形

考題示例(2020全國Ⅱ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題。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礦較多,多呈帶狀分布并與斷裂的空間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積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圖示意金沙江云南段。從板塊運動的角度解釋圖示區域斷裂發育的原因。

思維流程

答案

受印度洋板塊向歐亞板塊擠壓的影響。圖示區域處于從青藏高原(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向云貴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級階梯)的過渡地帶,構造運動活躍。板塊(地殼)運動的壓力超過這里巖石的承受能力,斷裂發育。對應訓練(2022湖南婁底仿真模擬)洋內弧是一個大洋板塊俯沖到另一個大洋板塊之下所形成的火山島弧;大陸弧是一個大洋板塊向一個大陸板塊之下俯沖時在大陸邊緣形成并且還沒有同大陸分離的火山島弧。新生代埃達克巖是由俯沖的年輕玄武質洋殼熔融后形成的火山巖或侵入巖,幾乎全分布在洋內弧、大陸弧、陸緣島弧和大陸碰撞帶。下圖為全球新生代埃達克巖分布圖。據此完成1~2題。1.新生代埃達克巖幾乎全分布在(

)A.大洋板塊內部 B.大陸板塊內部C.板塊生長邊界 D.板塊消亡邊界2.美洲大陸邊緣的新生代埃達克巖位于(

)A.洋內弧

B.大陸弧C.陸緣島弧

D.大陸碰撞帶答案

1.D

2.B解析

第1題,新生代埃達克巖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主要是板塊消亡邊界。D正確。第2題,據圖可知,美洲大陸邊緣的新生代埃達克巖位于美洲大陸西部邊緣,且沒有同大陸分離,是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向美洲板塊的俯沖消亡邊界處,根據材料可知,屬于大陸弧。B正確。(2022重慶期中調研)下圖示意東非大裂谷地質構造,早些年根據地質學家的勘測以及GPS的測量,該裂谷以每年6~7毫米的速度分裂。2018年3月底,肯尼亞西南部附近突然出現了一條長幾千米、寬約15米,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大裂縫(圖中乙處),地質學家認定該裂縫直接反映了東非大裂谷分裂正在加劇。據此完成3~4題。3.圖中甲最可能是(

)A.國界線 B.斷層線C.火山通道 D.褶皺山脈4.地質學家認定圖中乙處裂縫能反映東非大裂谷分裂加劇的直接依據可能是(

)A.裂縫附近是巖漿活動區B.裂縫的形成具有突然性C.該裂縫距離板塊邊界較近D.裂縫與裂谷走向大體一致答案

3.B

4.D解析

第3題,圖中甲多沿東非大裂谷及其周邊分布,可能屬于板塊運動形成的斷層線,B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不是國界線,A錯誤;甲所在位置主要為裂谷、斷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