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大足區_第1頁
重慶市大足區_第2頁
重慶市大足區_第3頁
重慶市大足區_第4頁
重慶市大足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大足區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20年)2021年1月6日編制-16-重慶市大足區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20年)一、基本情況近年來,在重慶市委市政府、大足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重慶市教委的指導下,在區級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大足區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一)區域學校概況大足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優質職業教育,形成了公辦與民辦協調發展的格局。全區共有招收中職學生的職業院校4所。從辦學性質看,有公辦中職學校1所、民辦高職院校3所;從學校類型看,有1所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達標高職院校3所;從示范引領看,有1所國家級示范中職校。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始建于1983年,是大足區唯一一所公辦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第三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重慶市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項目學校,辦學水平名列全市中職學校前列。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是重慶市大足區教育委員會管理的直屬學校,學校地址為大足區棠香街道辦事處五星大道中段282號。表12020年學校基本信息一覽表學校性質學校名稱學校類型國示范/國重、市級示范/市重、達標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級別立項部門立項日期(年)公辦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國示范國家級教育部2018年民辦重慶電信職業學院(五年一貫制)達標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五年一貫制)達標重慶科技職業學院(五年一貫制)達標大足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占地面積150.18畝,建筑面積7.475萬平方米(其中實訓基地建筑面積25938.95平方米),擁有1個400米標準真草坪田徑運動場,7個標準籃球場占地3000余平方米。從全區總體看,中職學校生均占地面積為29.4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為19.6平方米,按國家中職學校設置標準略顯不足。為解決此類問題,已在大足高新區(萬古)征地150畝,擬修建公共實訓基地。表22020年中職學校占地面積與建筑面積統計表(單位:平方米)學校名稱占地面積建筑面積教學及附屬設施面積生均占地面積生均建筑面積自有租賃自有租賃自有租賃自有租賃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100127747504675029.419.6合計100127747504675029.419.6大足區中職學校現有建筑物共16處,建筑面積74750平方米,價值11960萬元,擁有儀器設備總值2680萬元,比2019年增加18.6%;其中體育設備及儀器價值為80萬元,教學通用設備儀器價值為650萬元,教學專用設備儀器價值為1950萬元。表32020年中職學校固定資產情況一覽表(單位:萬元)學校名稱建筑物價值儀器設備總值其中:教學設備儀器價值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1196026801950合計1196026801950(二)規模和結構1.招生規模與結構大足區中職學校2020年計劃招生1800人,實際招生2120人,超額完成計劃17.8%,比2018—2019學年度實際招人數1534人增加586人。共十個大類專業,其中土木水利類83人,占招生總人數3.92%,加工制造類642人,占招生總人數30.28%,交通運輸類131人,占招生總人數6.18%,信息技術類407人,占招生總人數19.20%,財經商貿類107人,占招生總人數5.05%,旅游服務類144人,占招生總人數6.79%,文化藝術類108人,占招生總人數5.09%,教育類412人,占招生總人數19.43%,新增農林牧漁類38人,占招生總人數1.79%,新增休閑保健類48人,占招生總人數2.26%。生源覆蓋區域:本區縣招生1869人,占88.16%,重慶內招生1958人,占87%,云貴川招生154人,占7.26%,其他省市招生12人,占1.30%。另外大足區五年一貫制高職院校2019年重慶電信職業學院招收318人,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327人,重慶科技職業學院1219人;2020年重慶電信職業學院招收1773人,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769人,重慶科技職業學院940人。另外大足區高職院校2019年招收五年一貫制中職階段學生3396人,2020年招收五年一貫制中職階段學生5602人,進一步擴大了中職招生規模。表42019-2020年招生人數統計表生源覆蓋區域情況專業分布情況區域范圍人數(人)占比(%)排前三的專業大類人數(人)占比(%)招生總人數20192020201920202019202020192020本區縣學籍招生數1256186981.88%88.16%加工制造類54564235.53%30.28%重慶市學籍招生數1336195887.09%92.36%教育類23641215.38%19.43%云貴川學籍招生數17815411.60%7.26%信息技術類31940720.80%19.20%其他省市學籍招生數20121.30%0.57%合100%1100146171.71%68.91%2.在校生規模與結構大足區中職學校在校注冊學生總數為4540人,其中一年級2120人,二年級1355人,三年級1065人,相比2019年在校學生注冊人數增加18.8%。專業結構共十大類,共有122個班,其中:(一)土木水利類有2個專業,建筑工程施工128人,工程造價13人,共3個班,在校生共141人,相比2019年在校學生人增加65.9%;(二)加工制造類3個專業,機電技術應用160人,數控技術應用251人,汽車制造與檢修1131人,共42個班,在校學生人數共1542人,相比2019年在校學生人數增9%;(三)交通運輸類2個專業,航空服務179人,新能源汽車維修67人,共246人,共6個班,相比2019年在校學生人數增長111.6%;(四)信息技術類5個專業,計算機應用528人,數字媒體技術應用48人,計算機動漫設計與游戲制作58人,計算機網絡技術98人,,電子技術應用121人,共24個班,在校學生人數共853人,相比2019年在校學生人數增加16.8%;(五)財經商貿類2個專業,市場營銷170人,電子商務80人,共9個班,在校學生人數250人,相比2019年在校學生人數減少0.8%;(六)旅游服務類1個專業,旅游服務與管理355人,共14個班,相比2019年在校學生人數增長16.9%;(七)文化藝術類3個專業,工藝美術109人,服裝設計與工藝94人,民間傳統工藝73人,共8個班,在校學生共276人,相比2019年在校學生人數增長10.8%;(八)教育類2個專業,學前教育579人,學前教育(保育員方向)212人,共791人,共17個班,相比2019年在校學生人數增長47%;(九)農林牧漁類1個專業,觀光農業經營38人,共1個班,2020年新增專業;(十)休閑保健類1個專業,美發與形象設計48人,共1個班,2020年新增專業。另外大足區高職院校2019年有五年一貫制中職階段學生3492人,2020年有五年一貫制中職階段學生5241人。表52019-2020年中職學校辦學規模一覽表學校名稱學歷教育在校生數(人)高中階段普職學生比(:)高中階段普職招生比(:)201920202019202020192020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38204540重慶電信職業學院(五年一貫制)11552556重慶科技職業學院(五年一貫制)16661501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五年一貫制)6711184合計731297816.6:3.45.9:4.15.76:4.245.44:4.563.專業辦學規模與結構大足區中職學校2020年招收學生2120人。招生規模排在前五的專業大類是加工制造類、教育類、信息技術類、旅游服務類、交通運輸類,分別招收642、412、407、144、131人,占轄區內招生總數的比例分別是30.28%、19.43%、19.20%、6.79%、6.18%。五大類專業共招收學生3756人,占轄區內招生總數的82.38%。辦學規模排在前五的專業大類是加工制造類、信息技術類、教育類、旅游服務類、文化藝術類,分別有學生1542、853、791、355、276人,占轄區內學生總數的比例分別是34.0%、18.8%、17.4%、7.8%、6.1%。五大類專業共有學生3817人,占轄區內學生總數的84.07%。表62020年中職學校專業辦學規模一覽表(單位:人、%)招生規模排在前五的專業大類招生規模排在前五的專業招生數占轄區內招生總數的比例辦學規模排在前五的專業大類辦學規模排在前五的專業學生數占轄區內學生總數的比例加工制造類64230.28%加工制造類154234.0%教育類41219.43%信息技術類85318.8%信息技術類40719.20%教育類79117.4%旅游服務類1446.79%旅游服務類3557.8%交通運輸類1316.18%文化藝術類2766.1%合計375682.38%381784.07%4.畢業生規模與結構大足區中職學校2019年畢業學生共1125人,2020年畢業學生共1129人。畢業人數排在前五的專業大類是加工制造類、信息技術類、教育類、旅游服務類、文化藝術類,各占畢業生總數的42.16%、14.79%、14.61%、7.35%、6.55%。表72019-2020年中職學校專業畢業生規模一覽表(單位:人、%)畢業生總數(人)畢業人數排在前五的專業大類排在前五的專業畢業生數占畢業生總數的比例(%)直接升學數排在前五的專業大類直接升學排在前五的專業學生數占畢業生總數的比例(%)2019202011251129加工制造類42.16%教育類32.1%信息技術類14.79%加工制造類23.8%教育類14.61%信息技術類15.2%旅游服務類7.35%旅游服務類13.1%文化藝術類6.55%財經商貿類9.0%合計85.46%93.15%5.學生學制結構分布大足區中職學校在校生中2019年有3+2學制891人,占23.32%、3年制2929人,占76.68%;2020年有3+2學制1433人,占37.51%、3年制3107人,占81.34%;畢業生2019年有3+2學制157人,占14.17%、3年制951人,占85.83%;2020年有3+2學制161人,占14.31%、3年制964人,占85.69%。大足區高職院校有五年一貫制中職階段在校學生2019年3492人,2020年5241人;五年一貫制中職階段畢業學生2019年170人,2020年773人。表8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學歷教育學生結構統計表學生總人數(人)學生結構年度在校生數(人)占比(%)畢業生數(人)占比(%)20192020五年一貫制2019349217038204540202052417733+2學制201989123.32%15714.17%2020143337.51%16114.31%3+4學制201920203年制2019292976.68%95185.83%2020310781.34%96485.69%6.學生鞏固率大足區中職學校2019-2020學年度末學生總數4434人與學期初學生總數4540人的比例為97.67%,即學生鞏固率為97.67%,與上一年度(2019年)學期末3528人與學期初學生總數3820人的比例鞏固率92.36%相比鞏固率提高了5.31個百分點。表92020年中職學校學生鞏固率一覽表(單位:人、%)學校名稱學期初學生總數學期末學生總數鞏固率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4540443497.67%合計4540443497.67%7.培訓與鑒定學生規模大足區中職學校在區人力社會保障就業局的業務指導下,承擔叉車操作、焊工、電工、保育員、養老護理等的培訓,在區農委的指導下參與了“2020年大足區脫貧攻堅收官大決戰”,在區教委的指導下參與了2020年大足區暑期校園保安培訓,學校積極開展公益性和服務性服務,先后為區教委、區農委、區人社局、區公安局、區民政局等委局提供各類服務13次左右。表10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培訓與鑒定學生情況一覽表學校名稱培訓和鑒定項目數量(個)公益項目數有償項目數培訓鑒定人數(人)20192020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三)教師隊伍1.教師隊伍改革重大舉措大足區重視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本學年度,派送了21名教師參加中職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派送了40余名教師參加了市級各類提高培訓,60余名教師參加班主任培訓等。2.教師隊伍結構優化成果(1)教師編制數大足區中職學校現有教職工302人(含外聘教師72人),編制總數為264人,現缺編數為34人,校內專任教師269人,雙師型教師146人,占專任教師48.34%,專業帶頭人15人,占專任教師4.9%。表11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基本情況一覽表年度教職工總數(人)專任教師在編教師校外兼職教師雙師型教師專業帶頭人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201928322178.09%23081.27%62.12%12645.23%155.3%202030226989.07%23477.48%82.65%14648.34%154.9%(2)教師干部素質提升情況大足區中職學校現有教職工302人,在編教師234人,編外教師68人。編制總數為261人,現缺編數為25人。校內專任教師269人,雙師型教師146人,占專任教師48.34%,專業帶頭人15人,占專任教師4.9%。學校現有市級學科教學名師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區級名師1人,校級名師4人,教學創新團隊5個,市級骨干教師25人,入選市級中職各類專家庫成員8人。(3)專任教師數量與結構大足區中職學校教師中專業課教師166人,占專任教師61.71%,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人數為73人,占26.07%,本科學歷人數為196人,占70%,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86人,占30.71%,中級職稱95人,占33.92%。表12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專任教師隊伍情況一覽表(單位:人、%)年度專任教師總數(人)學生數與專任教師比(:)文化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學歷職稱本科以下本科本科以上講師高級講師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20192211:177835.2914364.71103.818066.447327.769034.228030.4220202691:1710338.2916661.71113.9196707326.079533.928630.71(4)教師團隊建設大足區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總數為166人,其中,“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87.95%,兼職教師8人,占4.82%,兼職教師資格證持有率為75%,學校現有市級學科教學名師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區級名師1人,校級名師4人,教學創新團隊5個。表13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教師團隊建設情況一覽表(單位:人、%)年度專業課教師數(人)其中:雙師型教師其中:兼職教師兼職教師持證情況教學團隊建設教師資格證職業資格證市級名師校級名師教學名師團隊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數量比例201914312688.1164.19466.670021.3921.39202016614687.9584.8267521.242.4153.01(四)設施設備大足區中職學校開設有十大類專業,分別是加工制造類、信息技術類、旅游服務類、文化藝術類、教育類、財經商貿類、土木水利類、交通運輸類、農林牧漁類、休閑保健類。學校都與相應專業的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教學儀器總值平均為4900元/生,工位數為5100個。表14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情況一覽表序號學校名稱實訓室總數(個)教學、實訓儀器設備值(萬元)生均設備值(元/生)工位數(個)201920202019202020192020201920201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537622602680440004900045005100(五)信息化條件與資源大足區中職學校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立項2016~2018年《智慧校園建設服務師生》以及2018~2020年《中央電化教育館第三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建設,先后完成了學校基礎網絡設施升級改造和教室多媒體升級改造等,目前學校教育信息化基礎條件如下:學校出口總帶寬1000M、校園網主干最大帶寬10000M、管理信息系統數量3個、多媒體教室數115間占比100%、教學用計算機臺數等分析,與上一年度相比管理信息系統數量增加了1個,教學用計算機增加了36臺。表15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信息化條件建設情況一覽表學校名稱年度出口總帶寬(Mbps)校園網主干最大帶寬(Mbps)現有管理信息系統總量(軟件系統)多媒體教室數(個)教學用計算機總數(臺)百名學生配計算機臺數(臺)總數(個)名稱數量(臺)比例(%)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2019100001000040基于微信公眾號和企業微信建設基礎一平臺,包括智慧校園、系統應用、課表管理、迎新管理、教育教研管理、校務管理、校園門戶網站等40個系統115100%619132020100001000041基于微信公眾號和企業微信建設基礎一平臺,包括智慧校園、系統應用、課表管理、迎新管理、教育教研管理、校務管理、校園門戶網站、網絡教學綜合服務平臺等41個系統115100%65512合計100001000041115100%65512大足區中職學校2020年紙質圖書共增加了5000冊(其中專業類2500冊),電子圖書增加了2.9萬冊,生均圖書達30冊。2019年訂閱87種雜志,報紙8種,2020年訂閱90種雜志,報紙9種。表16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圖書資源情況一覽表學校名稱年度圖書資源數量2020年圖書資源新增數量紙質圖書(萬冊)電子圖書(TB)專業類圖書(萬冊)生均圖書(冊)紙質圖書(冊)電子圖書(TB)期刊、報紙(種)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20193.80.90.8199520204.052.41.053050001.599合計4.052.41.053050001.599二、學生發展(一)學生素質1.學生獲獎大足區中職學校堅持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擺在事業發展首位,圍繞“辦公平有質量、溫暖有良知的人民滿意教育,讓大足的孩子愿意留在大足讀書”為奮斗目標,以師德師風建設和“好老師工程”為統攬,全力實施“七抓七要”和“12345”行動計劃,全校教師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教育質量連續實現重大突破!堅持“人人能成可塑之人,個個可為有用之才”育人觀,秉承“精技立業,善行天下”的校訓,踐行“時時德育,事事德育,處處德育,人人德育”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德育工作理念,全面實施德育工作精細化管理和習慣養成教育準軍事化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采取構建育人格局、強化隊伍建設、明確制度保障、倡導文化引領、扎實課題研究、推進養成教育等舉措,努力把家庭-學校-社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以“精、善”校園文化為主線,結合大足石刻文化中的“孝、善”傳統美德有計劃、有步驟開展;以“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養成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六項教育為載體,以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社團文化建設、寢室文化建設為抓手,以活動為主體,開展了“我的職業夢”朗誦暨演講比賽等活動;二是以青春、生活為主線,積極開展第十五屆中小學才藝展示大賽和2020年中小學學生藝術活動月,2021年元旦文藝匯演等大型文化活動;三是以堅定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為基礎,積極組織師生參加了“中華魂”讀書活動、"美好生活,勞動創造”演講讀書活動“99公益日”捐款活動、入團宣誓成人禮儀式等活動。開展端午節、中秋節、元旦節慰問貧困學生活動,“一元”服裝店活動等為職教的貧困學子,帶去溫暖。同時,學校組織多種多樣的迎新志愿者活動、組織美容美發專業的學生到敬老院為老人們免費理頭發,大足區教育系統籃球運動會頒獎志愿者活動,聯合區人社局開展川渝兩地同創經濟圈志愿者活動等系列主題活動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綜合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在職業技能大賽中,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展示我校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取得的成績和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成果,在重慶市第十一屆技能大賽中我校榮獲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4人次、三等獎13人次,通過一年的時間訓練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真正做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管、以賽促建,我校在重慶市第十二屆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4人次、二等獎、5人次、三等獎20人次。表17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學生獲獎情況一覽表類型級別年度總數(個)一等獎(個)二等獎(個)三等獎(個)文明風采活動國家級20192020市級2019202014149職業技能大賽國家級20192020市級20191924132020294520合計國家級20192020市級201919241320204359292.學生質量(1)文化課合格率學校開設的文化基礎課共有語文、數學、英語、德育、音樂、勞動教育、普通話、歷史等課程,學科考試成績采用百分制,學生學科學期總評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測試成績綜合而成,經總評,在校學生文化課合格率92.8%。(2)專業技能合格率學校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加強素質教育,強化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學生進行理論素養和職業崗位技能訓練,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積極推行技能證書管理制度,將實踐性教學安排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取得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學生經培訓考試,取得相關技術等級證書。同時學校以技能大賽為引領,將技能大賽的訓練模式和專業前言技術嵌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中,以點帶面,全面提高學生技能水平。2019-2020學年我校與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目錄相對應的專業共有755人次學生參加了職業資格鑒定,673人獲得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率達到89.2%。(3)體質測試合格率學校高度重視體育工作,體育教學以“健康第一”為宗旨,以“認真鍛煉、學有所長、磨煉意志、強健體魄”為原則,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2019-2020學年參加體質測評的學生3820人,3667人合格,合格率為96%。(4)畢業率我校為學生搭建了升學、就業、創業的成才立交橋,實現;讓每一位走進校門的學生“升學就業兩不誤”的人才培養目標。2020年我校應屆畢業生1129人,畢業率98.5%。表18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學生合格率統計表(單位:人、%)年度在校生總數文化課合格率專業技能合格率體質測評合格率畢業率職業技能鑒定通過率1+X證書獲取率2019382890.0395.3697.8194.3687.432020454092.896.4799.798.589.2(二)在校體驗大足區發布了電子調查問卷,針對中職在校生學生群體發起匿名問卷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在校學生對理論學習滿意度為95.78%,對專業學習滿意度為96.49%,實習實訓滿意度為94.79%,校園文化滿意度為94.79%,社團活動滿意度為94.79%,校園生活滿意度為91.72%,校園安全滿意度為96.05%。對畢業生發放一份電子問卷調查,畢業生共336人參與此次問卷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為95.23%。表19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學生滿意度調查情況一覽表(單位:%)學校名稱年度理論學習滿意度專業學習滿意度實習實訓滿意度校園文化滿意度社團活動滿意度校園生活滿意度校園安全滿意度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201987.5%88.8%91%95.2%92.2%92.2%94.7%90.3%202095.78%96.49%95.18%94.79%94.79%91.72%96.05%95.23%平均滿意度95.78%96.49%95.18%94.79%94.79%91.72%96.05%95.23%注:81%-100%為“非常滿意”,61%-80%為“基本滿意”,41%-60%為“一般”,21%-40%為“不滿意”,0-20%為“很不滿意”。(三)資助情況大足區中職學校成立了專門的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相關的資助管理制度,確保了資助工作規范有序開展。按資助政策所有學生享受免學費資助,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住宿費補助或國家助學金資助,建卡、低保、特困三類學生享受教科書費減免,特別困難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給予資助。本學年度,按照各類資助學生申請程序,區教委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認真審查學生資料,審核通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包括建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申請,學生資助程序規范,管理嚴格,做到了公平、公開、公正。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本學年度,共有25380人次學生享受資助總金額達到2153.26萬元(含五年一貫制中職階段學生)。學生具體受助情況如下:表202019-2020年轄區內已完成中職學生資助情況一覽表序號資助類別年度人數(人)金額(萬元)人均資助金額(元/學期)1國家免學費資助20198171817.1100020207183718.310002國家助學金20191913233.43122020201874217.8311623其他助學金201991619.115208.68202091916.375178.184福彩支助2019306200020200005勤工儉學201921219.35912.7420201425.26370.426住宿費補助2019219854.952502020182245.55250合計2019134401149.945855.612020119401003.315840.30(四)就業質量1.就業去向分布大足區中職學校2020年畢業生人數為1129人,相比2019年畢業生人數增加了4人,其中企事業單位就業人數和比例分別下降了201人,17.94%。據分析,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比如,疫情影響了部分企業的招聘計劃;經濟宏觀政策調整等。高等教育深造的人數和比例增加了136人,11.97%。一方面是學生、家長更加重視升學,另一方面體現出上級領導部門、學校加大了對升學的支持力度。自主擇業、參軍情況、自主創業等方面,與2019年相比,變化不大。表212019-2020年轄區內中職學生就業分布情況一覽表序號就業類型2019年2020年數量(人)比例(%)數量(人)比例(%)1企事業單位就業45540.44%25422.50%2高等教育深造22820.27%36432.24%3自主擇業29326.04%31828.16%4參軍393.47%343.01%5自主創業211.87%232.04%6其他897.91%13612.05%合計1125100%1129100%2.就業專業分布大足區中職學校2020年畢業學生共1129人,比2019年畢業學生增加了4人。其中2020年升學人數比2019年增加了136人,直接就業人數比2019年下降了182人,直接就業率下降了16.41%。對口就業人數下降了285人,對口率下降了19.58%。據分析,受疫情或經濟宏觀政策調整等原因,影響了部分企業的招聘計劃,但平均起薪點較2019年有所提高。表22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就業情況一覽表序號年度(年)畢業人數(人)就業情況平均起薪點(元)直接就業(人)直接就業率(%)對口就業(人)對口率(%)12019112589579.56%68075.98%290022020112971363.15%39556.40%2942學校名稱畢業人數(人)就業情況(2020年)平均起薪點(元)直接就業(人)直接就業率(%)對口就業(人)對口率(%)1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112971363.15%39556.40%2942合計112971363.15%39556.40%29423.學生升學情況大足區中職學校切實加強高考升學班管理工作,2019年162人參加高考,3+2直升60人,16人上線本科,其中,學前教育專業31人參加考試,3人上線本科,全市第一名、第二名均在我校,2019年本科上線率9.8%,2020年參考人數為359人,267人參加對口高職分類考試,92人參加3+2直升,40人上本科線,其中學前教育專業70人參加考試,5人上本科線,全市第一名、第四名均在大足職教中心,2020年本科上線率14.9%,2020年比2019年本科上線率提高了5個百分點,參考人數比2019年有較大的增加,教育教學水平在持續提高,培優工作成效明顯,大足區中職學校高考成績在連續幾年大幅度攀升的基礎上又一次取得的優異成績。表23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畢業生升學情況一覽表序號學校名稱升學人數(人)升學率(%)高考統招升學(人)對口單招升學(人)201920202019202020192020201920201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400467100%100%220359183400(五)職業發展大足區中職學校將精善文化引入校園,強化對學生文化融入能力的熏陶。積極開展就業創業教育、培訓、指導和實踐工作,強化對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和創業能力的熏陶。學生總體學習氛圍濃厚,絕大多數學生積極認真、重視專業課程學習,能夠較好地掌握了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調研考核結果總體令人滿意。課程教學效果良好,專業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校加大實習就業基地建設力度,通過與重慶承鋒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成都東星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大旭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羅博泰爾機器人研究院、北京渝信紫龍餐飲服務有限公司、重慶市大足區石都紫悅大酒店、大足石刻旅游業發展公司、大足石雕石刻創意產業公司等企業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與北京中德諾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辦學。學校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實踐,著力提升畢業生的創業能力、學生綜合素質,讓學生與社會需求完美結合。三、質量保障措施(一)專業布局大足區中職學校建立了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加大了專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大力加強特色專業、品牌專業、示范專業建設,形成了以示范專業引領專業群不斷擴張的專業發展格局。本著“市場定位專業、崗位決定課程、內容服務學生”的專業建設理念,主動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用人需求,建立了對接產業、企業、崗位的專業建設機制和專業設置的動態調整機制。工程造價、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計算機動漫設計與游戲制作、電子與信息技術等6個專業停止招生,2019年新開辦美容美發、觀光農業經營2個,2020年新開辦工業機器人專業。表24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專業調整情況(單位:年、個)專業布局結構新增專業調整招生(停招)專業20192020201920202019202020192020專業對接支柱產業數專業對接支柱產業數專業設置數量專業設置數量專業名稱專業名稱專業名稱專業名稱332122美容美發、觀光農業經營工業機器人工程造價、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計算機動漫設計與游戲制作、電子與信息技術(二)質量保證1.質量項目支持大足區中職學校職教中心2019年獲得市級資金575萬元。2020年學前教育、美容美發專業分別獲批市級高水平骨干和緊缺骨干專業,獲市級專項資金各100萬元;工業機器人實訓基地項目獲市級專項資金100萬元,合計300萬元。進一步提升了學校辦學水平。表252019-2020年轄區中職教育重大項目建設情況一覽表(單位:個、萬元)年度國家級市級區縣級經費合計項目數項目經費項目數項目經費項目數項目經費20192575575202033003002.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大足區中職學校在推進“重慶市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成立了由重慶市職業教育專家、企業專家、學校領導及專業教師組成的專家指導委員會,嚴格按照《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教育部關于組織做好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9〕61號)、《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方案》(教職成廳〔2019〕6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教職成廳〔2019〕7號)等文件要求;廣泛開展產業、行業企業、學校、師生調研,進行深入的研討、論證;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對開設的民間傳統工藝專業、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觀光農業經營專業、航空服務專業、市場營銷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工藝美術專業、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工程造價專業、學前教育專業、幼兒保育專業、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新增)等23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形成了各專業新的人才培養方案。表26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情況一覽表學校名稱專業開設數量(個)具有人才培養方案的專業數量(個)按新要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數量(個)已修訂人培方案的專業占專業總數的比例(%)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232323100%合計232323100%(2)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大足區中職學校建立了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加大了專業結構調整的力度,逐步過渡到以專業群建設的調整理念,將學校的各大專業進行了動態調整,學校將大足石刻文創與旅游專業群涉及文化藝術類、旅游服務類、農林牧漁類、交通運輸類、財經商貿類等五個專業大類,由民間傳統工藝(石雕石刻)專業、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觀光農業經營專業、航空服務專業、市場營銷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工藝美術專業等七個專業組成,其中民間傳統工藝(石雕石刻)專業和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為核心專業。本著“市場定位專業、崗位決定課程、內容服務學生”的專業建設理念,主動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用人需求,建立了對接產業、企業、崗位的專業建設機制和專業設置的動態調整機制。結合地區小五金行業,學校新開辦工業機器人技術與應用、新能源汽車維修與維護專業2個專業。一是專業設置。學校校開設了以加工制造為主,兼顧交通運輸、信息技術、財經商貿、旅游服務、土木工程、文化藝術、教育類八個專業大類的專業。其中,國家級示范專業3個,分別是民間傳統工藝(石雕石刻方向)、旅游服務與管理、數控技術與應用,重慶市重點特色專業2個,分別是計算機應用技術、汽車制造與檢修。重慶市鼓勵發展新興專業2個,分別是工業機器人技術與應用、新能源汽車維修與維護專業。二是課程設置。學校嚴格執行“1+X”證書制度,重訂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各專業的課程體系,開齊開足了思政課程,如職業道德與法律、職業生涯設計、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與教育、經濟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勞動教育、美育等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課程。同時在教學評價中,將課程思政納入課程評價體系。學校嚴格執行教學標準、教學大綱、按要求設置課時比例。三年總學時2798學時,其中,公共基礎課學時為964學時,專業技能課學時為1119學時,頂崗實習時間為一期,折算學時為466學時。將思想政治、歷史、心理健康、勞動教育、美育教育納入各專業必修課程,工科類專業納入物理必修課程。三是教學資源建設。學校借助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平臺,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學校課程,加大了課程建設力度。學校自2015年以來,學校以微課為主要建設形式,提升質量、打造精品。目前學校已完成建設了石雕石刻、旅游服務與管理、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汽車制造與檢修、新能源汽車維修與維護六大專業的精品課程共計32門,利用信息技術教育平臺,學校已將各專業課程納入智慧教育平臺,全校均可進行信息化教學,目前已公開發行出版教材22本。這進一步加大了網絡課程教學的實施步伐。四是實訓基地建設。學校建成了各專業的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包括美容美發設計、工業機器人、新能源、電工電子、工業機器人、汽車維修、數控技術應用、石雕石刻、建筑工程、學前教育、計算機應用、財會、電子商務、旅游服務、航空服務、服裝制作、無人機駕駛等17個校內實訓基地,131個實訓場地,工位數6120個;與長安集團、上汽依維柯、九源精機、羅博泰爾機器人、承鋒智能裝備等數十家企業,建立了覆蓋機械、汽車、電子、建筑、計算機、旅游、工業機器人、無人機駕駛等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23個,工位數3100個。校內外實訓基地能滿足學生理實一體課程教學、頂崗實習的需要。實訓開出率為100%,設備使用率為100%。表27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課程建設情況一覽表學校名稱學校公共基礎課設置(門)具有課程標準的課程數(門)規劃教材使用比例(%)校本教材開發數(本)專業勞動課程平均學時(學時)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823100%2236(三)教師培養培訓大足區教委重視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本學年度,派送了21名教師參加中職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派送了40余名教師參加了市級各類提高培訓,60余名教師參加班主任培訓等。234名教師參加重慶市專業技術人員公需科目學習,組織20余名教師參加行業企業實踐。邀請專家到校開辦講座6次,組織全體教師參加課程改革、科研方法等培訓,30余名市、區、校骨干教師上校級示范課。表282019-2020年轄區中職教師培養培訓情況一覽表教師參與培訓數量(人、天)年度國家級培訓市級培訓區級培訓校本培訓其他培訓教師企業實踐20191951862365868858932020326293312667683834教師提升級交流情況(人、項)年度學歷提升職稱提升區級及以上課題承擔數受邀出校交流經驗數20191147520202726教師參與科研及社會服務情況年度教研成果獲獎數(個)科研成果數(個)技術開發成果數(個)社會服務成果數(個)課題論文書籍2019112282020663014(四)規范管理情況1.現代治理改革大足區中職學校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樹立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管理新理念;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工學結合新思想;堅持黨務公開、校務公開,推進民主管理,推行教代會制度;實行首問負責制、責任追究制,學校進行機構改革,實行專業部管理為主處室管理為輔的工作考核機制;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職稱評聘、缺崗競聘、績效考核,嚴格程序、公開透明。學校督導體制不斷健全,有力推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科學發展;學校各項管理制度不斷完備、執行規范,加強智慧校園建設助推學校現代治理改革進程。表2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現代治理改革情況一覽表學校名稱新設校內外治理機構名稱調整機構名稱改革校內外機構數量編制修訂制度數量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信息中心、學籍管理、成教部、項目管理辦公室、藝體中心、心理咨詢中心、后勤服務中心、財務室、資助中心辦公室、教務處、教科處、學生處、安保辦、總務處、對外聯絡處、培訓處、督導辦520合計5202.加強教學管理大足區中職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由學校分管副校長牽頭,教務處具體負責。一是制定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每期開展教學計劃制訂、執行情況檢查,注重教學與當前行業企業需求的動態結合,定期修訂專業課程設置。二是加大教學常規考核力度,嚴格執行了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將處室與專業部的相關考核納入月考核,課堂教學更加規范,教風學風得到好轉。三是加強實習實訓管理,五校聯合實訓工作經驗得到進一步推廣,擴大到七校聯盟,將在教學計劃、實訓考核、文化課統考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統一考核力度。四是落實1+X證書制度工作。我校在本年度共申報了7個1+X證書試點,試點人數350人,分別是光伏電站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智能網聯汽車檢測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商用車銷售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建筑工程識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游戲美術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五是切實加強高考升學班管理工作,順利進行,高考成績較好,359人參加高考,3+2直升92人,40人上線本科,其中,學前教育專業70人參加考試,5人上線本科,全市第一名、第四名均在我校。六是切實加強科研工作管理。我校在本年度國家級課題《德育精細化管理研究》結題,成果申報課題《中職學校學分銀行建設實踐研究》并已被列為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規劃課題(渝教規辦〔2020〕4號)。課題批準編號:2020-19-570。七是切實加強成教工作管理,海南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自考大專52人、學前教育專業自考本科28人;計算機及應用專業大專13人,共103人。表30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教學管理情況一覽表學校名稱校領導聽課人均次數(次/期)校領導深入實踐教學場所人均次數(次/期)教學事故數量(次/期)學生遲到率(人次/100生·周)學生缺課率(人次/100生·周)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4338011合計4338011四、校企合作(一)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1.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大足區中職學校牽頭成立了重慶市大足石刻職業教育集團,參與了重慶旅游職業教育集團、重慶裝備制造職業教育集團、重慶工業自動化職業教育集團、重慶水利水電職業教育集團、重慶電子信息職業教育集團。學校已與46家企業共建校外實訓基地,今年學生頂崗實習的崗位數為1023個,教師企業實踐崗位數85個,訂單班11個,牽頭組建了重慶市大足石刻職業教育集團,已開始進行實體化運作,并參與了7個職教集團。現已基本實現了一專業對接一企業的深度校企合作。學校根據地方經濟特色,擬籌建大足石刻文創產業經濟學院、大足數字及現代服務業產業學院、大足智能制造產業學院3個產業學院,與企業深度校企合作,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學校進一步完善了《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校企合作管理辦法》、《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企業調研制度》等8個校企合作制度,為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2020年,學前教育與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成功申報市級高水平骨干與緊缺骨干專業,無人機駕駛培訓和工業機器人維保操作員培訓已成功申報新職業培訓項目。表31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及成效一覽表年度牽頭組建職教集團名稱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名稱組建產業學院名稱組建企業學院名稱校企合作企業數量(個)校外實訓基地數量(個)校企合作建設重點項目數(個)2019重慶市大足石刻職業教育集團重慶市大足石刻職業教育集團、重慶旅游職業教育集團、重慶裝備制造職業教育集團、重慶工業自動化職業教育集團、重慶水利水電職業教育集團、重慶電子信息職業教育集團50452020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區域)職業教育聯盟重慶市大足石刻職業教育集團、重慶旅游職業教育集團、重慶裝備制造職業教育集團、重慶工業自動化職業教育集團、重慶水利水電職業教育集團、重慶電子信息職業教育集團、重慶電梯職業教育集團大足石刻文創產業經濟學院、大足數字及現代服務業產業學院、大足智能制造產業學院55463年度學生頂崗實習崗位數(個)教師企業實踐崗位數(個)校企合作開發課程數(門)校企合作開發教材數(本)學校培訓企業員工數(人)校企合作訂單班人數(人)合作企業接收畢業學生數(人)201910128710612340238420201023851181265425222.深化校企合作辦學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職業學校實現與市場接軌、大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大足區中職學校開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現代學徒制、訂單班、冠名班、合作辦學、產學研融合、集團化辦學等形式。學校重點合作項目進一步增加:(1)學校計算機專業與重慶國飛無人機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聯合辦學培養無人機操作員方向人才,今年成功申報了新職業培訓項目,正在啟動無人機新職業社會培訓。(2)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與北京渝信紫龍餐飲服務有限公司、重慶華地王朝華美達廣場酒店進行了“現代師徒制”教學模式的合作,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參與跟崗實習,由企業師傅帶領學生進行跟崗實習。(3)機器人專業與重慶承鋒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開辦了“承鋒班”機器人班,并成功申報了新職業培訓項目,開始進行社會培訓。(4)汽修專業與中德諾浩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簽訂了《中德諾浩緊缺技能型汽車人才培養項目合同書》,雙方聯合辦學,以訂單班的方式共同培養緊缺型汽車人才,該項目今年成功招收2個班學生。(5)學校牽頭成立的重慶市大足石刻職業教育集團,已與重慶鈺女珠寶有限公司成功簽約,引進生產線,達到了產學研結合的校企深度合作。(6)學校與大足尖東發藝有限公司聯合開辦的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今年成功申報了重慶市緊缺骨干專業,現已按方案啟動專業建設。表32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校企合作重點企業統計表(單位:個)學校名稱校企深度合作的企業數量校企深度合作的項目數量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553合計553(二)學生實習情況根據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安全監管總局、中國保監會等五部門在2016年4月11日印發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教職成〔2016〕3號),及其他教育部司局、市教育委員會等一系列涉及學生實習、實踐性教學的文件精神。大足區中職學校積極貫徹上級文件精神,并根據文件精神積極推動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形式。對照上級文件精神,結合學校、企業的實際情況,梳理了學生就業實習工作的流程摘要,學校制定了《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學生頂崗實習手冊》、《學生實習三方協議書》、《學生實習安全管理辦法》,本年度修改了《實習帶隊教師工作職責》,加強對實習帶隊老師的管理。成立了,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學生就業實習指導委員會,組織并指導學生就業實習工作。按照學生實習的要求,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應落實保險情況,在學生實習出發前,學校先行在企業考察,形成考察報告,待上級部門、學校同意后,就學生實習一系列的問題,積極與企業對接,并要求企業對每位實習學生購買保險、留足實習崗位。學生實習出發前,召開班主任會和學生大會,明確學生實習期間的行為規范和崗位能力學習要求,促進學生實習工作的有效開展。選派經驗豐富、業務素質好、責任心強的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做好學生安全工作、實習鑒定、考核工作,定期反饋學生學習工作情況。2020年1月至8月底,組織了學生就業實習11個批次,計1174人次,情況如下:一是為支持大足區內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發展,組織就業實習708人次,占2020年實習人數的60.31%。如到,銳青科技、昶寶科技(巨騰)、大足區幼兒園等。二是為支持重慶市市內(大足區外)經濟發展,組織就業實習466人次。如到,重慶達方電子、萊寶科技、李爾汽車系統、長華汽車線束、臺冠科技等企業。表33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學生實習情況一覽表年度頂崗實習學生總數(個)購買實習保險學生人數(個)購買保險險種名稱市內頂崗實習學生人數(個)市外頂崗實習學生人數(個)學生頂崗實習平均時長(天)學生頂崗實習滿意度(%)201910921092太平洋保險105735970.08%2020765765美亞財產保險745208.572.89%(三)集團化辦學情況大足石刻職業教育集團是于2015年1月由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牽頭、重慶市教委批文成立的職教集團。集團理事會成員單位共55個,其中行業、社團、科研院所3個,石雕石刻企業12個,職業院校22個,集團合作單位18個。集團下設秘書事務處、人才培養處、創新設計處、創業實踐處共四個工作處。集團秉承“辦專業、興產業、促就業”的理念,密切與產業合作,組建經濟實體,采取引企入校合作辦學、產教融合建設專業、考察交流擴大影響、大型活動展示成果等措施,形成了跨省域成員多、建機制合作深、辦大賽質量高、靠巡展影響大、開公司運作活等運作特點。集團發展過程中,得到大足區委、區府的高度重視,區教委的直接指導,成員單位的通力支持,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落實“鼓勵多元主體組建職業教育集團”精神,按照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和服務產業的總體要求開展工作,力爭把集團建成石雕石刻人才培養高地、石刻文化研究基地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試驗田。過去一學年,集團主要工作一是致力高水平學校建設,二是致力實體公司重慶市大足區精善雕刻有限公司擴大業務范圍與經營影響。在促進精善公司發展方面,集團牽頭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了相關制度,理順了影響公司運營的體制機制問題。二是改進人才培養方式。在培訓內容,培訓時間,考核方式上做了調整。三是注重師資培養。先后派郭佳到廣東,楊聲才到川美等地培訓學習。四是積極促進校企合作。本期促成了重慶鈺女珠寶有限公司于精善公司合作。2019至2020年,精善公司先后參與了重慶市大足區龍西中學,重慶市大足區雙橋實驗小學,重慶市大足田家炳中學校,重慶市大足區城西中學,重慶市大足區雙路小學等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工程,工程產值在70萬元左右。主要問題:職教集團運行相對松散,缺乏必要的工作約束機制,集團的例行工作制度有待完善;圍繞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成員單位之間的合作廣度和深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集團成員單位中企業義務開展局限于石雕石刻行業產業,比較狹隘,應該向創意、建筑、汽車制造與維修等產業延伸發展。表34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近兩年集團化辦學情況一覽表(單位:個)學校名稱參與的職教集團數參與牽頭的職教集團企業數2019202020192020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6711合計6711五、社會貢獻(一)技術技能人才培養1.學生獲獎情況大足區中職學校通過規范教學管理,制定技能大賽培養方案,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注重教學與當前行業企業需求的動態結合,加大技能大賽常規考核力度,嚴格執行了技能大賽管理規章制度,技能大賽效果有進步。2019年,參加重慶市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4人次、三等獎13人次。2020年,參加重慶市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4人次、二等獎5人次、三等獎20人次。表35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生技能大賽獲獎情況一覽表序號競賽類型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合計2019202020192020201920201國家職業院校技能大賽2行業職業院校技能大賽3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24451320484其他競賽21109139442.畢業生質量2018年下半年,組織了畢業學生到區內企業進行初次就業,昶寶科技(巨騰)131人次,大隆宇豐(大足高新區)18人次,璞蘭科技(大足高新區)7人次,工藝美術、石雕石刻專業就業實習共計78人次。2019年,組織了畢業學生到區內企業進行初次就業,昶寶科技(巨騰)218人次,大隆宇豐(大足高新區)38人次,盛泰光電42人次,工藝美術、石雕石刻專業就業實習62人次,學前教育專業就業實習163人次,如東城幼兒園、龍水幼兒園等。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近年來,涌現出了很多的優秀畢業學生。吳貴,男,2015級畢業學生,民間傳統工藝專業畢業,在校期間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全國少年工匠活動,畢業后留校任教。呂振華,男,2014級畢業學生,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畢業,畢業后參軍報效祖國,目前在西藏軍區某地為祖國戍邊,參軍兩年后,被提拔為士官。楊永樂,男,2015級畢業學生,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畢業,在校期間報名自考了重慶理工大學大專學歷,并順利畢業,畢業后在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工作,遂提拔為班長、技術骨干,現已回鄉創業,2019年10月成立了貴州省納雍縣化作鄉藥材基地。謝芳英,女,2010級畢業學生,電子專業畢業,我校畢業后,考入重慶文理學院就讀,大學畢業后,在重慶市財經職業技術學院任教,現在重慶市巫溪縣政府工作。楊宏,男,1996級畢業學生,電子專業畢業,畢業后前往富士康科技集團公司工作,歷任線長、主管等,現為重慶市大足高新區銳青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經理,公司創建人之一。表362019-2020年轄區中職學生就業區域分布情況一覽表年度畢業學生數(人)直接就業數(人)市內就業數市外就業數數量(人)比例(%)數量(人)比例(%)2019112589586096.09%353.91%2020112971369397.19%202.81%年度對口就業率(%)創業率(%)初次就業月收入(元)區(縣)內就業數量(人)比例(%)201975.98%1.87%290033138.49%202056.40%2.04%294038455.41%(二)社會服務1.培訓服務大足區中職學校在區人力社會保障就業局的業務指導下,承擔了叉車操作、焊工、電工、保育員、養老護理等專業培訓,在區農委的指導下參與了“2020年大足區脫貧攻堅收官大決戰”,在區教委的指導下參與了2020年大足區暑期校園保安培訓,學校積極開展公益性和服務性服務,先后為區教委、區農委、區人社局、區公安局、區民政局等委局提供各類服務13次左右。表37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社會培訓及服務統計表承擔培訓數量性質(公益/有償)培訓人數(人)培訓天數(天)培訓形式10有償266463集中培訓涉農培訓人數(人)街鎮、社區、鄉村社區教育參與情況學習型城市、學習型組織建設參與情況項目/事項名稱參與人次項目/事項名稱參與人次石刻文化進社區186人大足石刻文化宣講228人法律知識進社區338人非遺文化宣傳342人鯉魚燈制作及文化宣傳289人相約星期三家庭教育522人茶藝、插花技術386人2.技術服務根據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的原則,大足區中職學校在區教委領導下,在區人力社保局的業務指導下,承擔了叉車操作、焊工、電工、保育員、養老護理等技術服務培訓,并派出專業教師到大足區的相關企業進行對口幫扶。表38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技術服務統計表技術服務項目數量(項)服務人數(人)性質(公益和有償)服務天數(天)服務形式及效果5124公益44技術服務效果好110有償20文化改造效果好3.文化傳承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誦讀、講習與踐行;二是革命精神傳承為主要內容打造黨建宣傳陣地;三是通過重走小川東道活動,在區內青少年教育基地開展黨建活動、學生活動重溫革命精神;四是源于石刻文化、五金文化的“精善”主題校園文化提檔升級建設;五是“精工樓”文化建設,將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將產業文化、企業文化融入實訓課堂;六是開展課題研究,“基于大足石刻故事的中職學生人文素養教育實踐研究”被遴選為教學成果培育獎,以“大足石刻文化‘三進三全七出’育人實踐研究”為題申報第二批重慶市立德樹人實驗基地。七是拓展非遺文化傳承項目,將非遺項目大足石雕拓展到根雕、剪紙、石畫、陶藝、布藝、扎染、版畫等項目,師生練“技”、習“藝”、傳“道”,“技藝道融合”培養一大批非遺文化技藝傳承人才。(三)對口支援1.精準扶貧大足區中職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圍繞市委、市府和區委、區府開展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措施要求,開展以下活動:第一、扎實開展對各類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做到應助盡助;第二、開展各種宣傳活動,讓家長、學生和社會對國家的資助政策家喻戶曉;第三、學校發動黨員及全體教師對貧困學生進行幫扶,絕不能讓任何一名學生因貧困而失學;第四、全體教師進入重慶扶貧網進行消費扶貧;第五、利用各種節日對留守兒童和貧困生開展各種形式的慰問和關愛活動;第六、借助社會力量進行資助。成都海信集團資助貧困學生;第七、學校開展送溫暖關愛活動,將教師家里較好的衣物以“一元”的方式讓貧困學生購買。表39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精準扶貧進行一覽表序號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參與情況貧困家庭、貧困學生幫扶情況學校名稱項目/事項名稱參與人次學校名稱幫扶人次1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重走小川東道160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71382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網絡消費扶貧2883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社區教育學校文藝宣傳扶貧60合計50871382.對口幫扶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系列文件精神,由重慶市大足職教中心發起的渝西地區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教研工作七校聯盟,為了推進“三教”改革,增強各學校教師之間的教科研能力,提升教師理論素養、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能,增進教師間合作與交流,七校聯盟之間相互命題、互派專業教師監考等一系列活動持續開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根據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的原則,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在區人力社保局的業務指導下,承擔叉車操作、焊工、電工、保育員、養老護理等的培訓,并派出專業教師到大足區的相關企業進行對口幫扶幫助企業完善制度框架加強統籌規劃和整體設計。表402020年轄區中職學校對口幫扶一覽表序號校際幫扶情況校企幫扶情況學校項目/事項名稱本校參與人次學校項目/事項名稱幫扶企業數1七校聯盟35大足區汽車修理廠62安岳職教中心10大足尖東美容美發3合計4593.服務抗疫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足區中職學校按照上級防控要求,積極響應,迅速行動,高度重視,制定周密的方案和預案,強化值班值守、加強宣傳引導,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以嚴格科學的防控措施,全力維護全校師生健康安全。一是加強領導,細化責任分工。學校在區教委的領導下,多次召開校級班子會,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其余副校長任副組長的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疫情防控辦公室(簡稱“防控辦”),防控辦負責統籌防控日常工作。校防控辦及時制定出《防控工作方案》、《防控工作應急預案》、《防控處置流程》、《開學工作方案》以及《各年級開學返校復課暨加強校園疫情防控和有關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系列制度。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堅守崗位,每天到校親自指揮工作、親自查看校園的安全防疫工作情況,校班子成員各司其職,靠前指揮。學校師生均堅持落實零報告及日報告制度,做到早預防、早防控、早發現、早處置。二是建立健康檔案,做好防控排查。學校建立全校師生疫情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基礎信息、假期旅行、居住軌跡記錄、每日健康監測數據、疫情相關個人特殊情況報告等項目。學生疫情健康檔案數據每天由班主任進行動態更新,教師疫情健康檔案數據每天由教師本人在釘釘群里進行動態更新。三是加強物資儲備及硬件改造,保證防控需求。在疫情爆發期間,學校及時采購體溫計、口罩、消毒藥品及器械、手清潔用品等物資設備,做好疫情后勤保障工作。此外,大足區中職學校通過做好校園消毒工作、做好返校后疫情保障、錯時放學以及與大足區人民醫院作為疫情對接單位等方式確保打贏疫情阻擊戰。六、政府履責(一)經費支持1.經費投入2019年度大足區中職教育財政撥款收入共計10292萬元,其中生均財政撥款573萬元,項目經費撥款2575萬元,其他收入7144萬元,全體學生享受免交學費國家資助政策。2020年度大足區中職教育財政撥款收入共計8295萬元(截止2020年11月),其中生均財政撥款681萬元,項目經費撥款3516萬元,其他收入4098萬元,全體學生享受免交學費國家資助政策。表412020年轄區中職教育辦學經費情況一覽表(單位:萬元)學校名稱年度生均財政撥款項目經費學費收入其他收入總計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20195732575071441029220206813516040988295合計20195732575071441029220206813516040988295學校名稱財政性教育經費總量非財政性教育經費總量學校辦學經費總量合計其中:市級財政教育經費投入(財政局)其中:市級財政教育經費投入(教委/教育局)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640812091406548合計6408120914065482.經費支出大足區中職學校2019年度支出共計10292萬元,其中教學改革及研究費33萬元,占比0.3%,日常教學經費3586萬元,占比34.8%,師資隊伍建設費84萬元,占比0.8%,實驗實訓設備購置費135萬元,占比1.3%,圖書購置費82萬元,占比0.79%,校園基礎設施建設費4020萬元,占比39%,其他支出2352萬元,占比22.8%。2020年度支出共計8295萬元(截止2020年11月),其中教學改革及研究費53萬元,占比0.63%,日常教學經費2784萬元,占比33.6%,師資隊伍建設費73萬元,占比0.9%,實驗實訓設備購置費781萬元,占比9.4%,圖書購置費91萬元,占比1.09%,校園基礎設施建設費881萬元,占比10.6%,其他支出3632萬元,占比43.7%。表422019-2020年轄區中職教育辦學經費支出情況一覽表(單位:萬元)年度教學改革及研究費日常教學經費師資隊伍建設費實驗實訓設備購置費圖書購置費校園基礎設施建設費其他支出總計2019333586841358240202352102922020532784737819188136328295總計8663701579161734901598418587(二)政策措施重慶市大足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牢固樹立“抓經濟發展必須抓職業教育,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經濟發展”的理念,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辦學環境。2015年11月,重慶市大足區委組織部、區委編辦、區財政局、區人力社保局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支持事業單位開展法人治理結構建設試點工作有關政策的意見》,從組織構架、機構編制管理、人事管理、運營管理、收入分配和財政政策六個方面提出了支持試點單位開展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的配套政策意見,為試點單位開展法人治理結構提供了政策保障。學校作為全區法人治理機構試點單位之一,積極構建以公益目標為導向、內部激勵機制完善、外部監管制度健全的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對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有重要意義。學校使用事業編制招聘工作人員,由學校研究提出招聘計劃和招聘方案,經區委編辦和人力社保局審定,由人力社保局與學校共同進行招聘,并完善相關聘用手續。編制外的聘用人員,由學校自主招聘。2012年3月30日,大足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給學校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為219名(大足編委【2012】256號);后來經過爭取,大足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于2013年7月1日給學校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為261名(大足編委【2013】187號)。目前,學校有在編教師234人,外聘教師68人。2012年,大足區委、區政府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意見》(大足委辦〔2012〕194號)。2016年,出臺了《大足區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實施意見》,成立由區長擔任組長的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在校企深度合作推進過程中,政府發揮主導作用,構建政策牽引機制,行業參與專業建設,發揮指導作用。構建督導評估機制,鼓勵學校特色創新,優化育人目標,構建市場競爭機制。學生著力職場實戰,提升職業能力,構建質量反饋機制,多元主體多方聯動的校企合作培養專業技能人才模式基本成型。2018年12月學校獲批重慶市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項目,學校于2019年1月啟動項目建設工作,區委書記、區長以電話關心、實地調研、現場協調、大會強調等方式關心支持高水平中職學校項目建設。高水平學校項目建設資金預算投入1970萬元,其中市級財政投入600萬元、區級配套600萬元、企業投入60萬元、學校自籌710萬元。項目資金目前共到位1200萬元,市級財政分年度撥付600萬元已經全部到位(其中2020年資金,區財政于2020年5月13日劃撥),實際使用400萬元;區級配套資金共計到位600萬元,實際使用134.48萬元。七、特色創新案例1:“區、鎮、村”三級培訓體系探索與實踐典型案例一、實施背景《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等文件要求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作為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提高職業技能,增強就業創業能力,確保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二、工作目標堅持“需求導向,立足大足,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思路,在中職學校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強社會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構建“區、鎮、村”三級培訓體系,切實提高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精心打造培訓師資隊伍,開發培訓資源,改革評價考核形式,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增強就業創業能力。三、工作過程一是精準構建培訓體系,服務產業需求;二是精心打造培訓師資,提升服務能力;三是全力開發培訓資源,打造培訓品牌;四是改革評價考核形式,提升培訓效果。四、條件保障一是體制機制保障,二是培訓師資保障,三是培訓設施設備保障,四是評價考核保障。五、成果成效自2016年9月以來,深入社區、街鎮、鄉村組織開展了叉車操作、養老護理員、電工、焊工、保育員等職業技能培訓共200余期,培訓學員10000余人,得到了社會的好評。本培訓體系密切對接了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精準服務于勞動者需要,解決了學校社會培訓的機制建設、社會培訓“點多、面廣”的需求問題,同時為其他學校開展社會培訓提供了參考,也為我區經濟發展提供了人力支撐,助推了社會經濟發展。六、體會與思考構建“區、鎮、村”三級培訓體系,發揮中職學校辦學職能,力爭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