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7課-明朝的滅亡-課件(共-)_第1頁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7課-明朝的滅亡-課件(共-)_第2頁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7課-明朝的滅亡-課件(共-)_第3頁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7課-明朝的滅亡-課件(共-)_第4頁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7課-明朝的滅亡-課件(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

明朝的滅亡溫故知新朱元璋為鞏固統(tǒng)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明太祖通過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并設錦衣衛(wèi),實行八股取士。其作用:一方面鞏固了明王朝的統(tǒng)治,創(chuàng)造了比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給明朝的統(tǒng)治埋下了危機。1.朝廷腐敗的內部原因閱讀教材第84—85頁,總結政治腐敗的表現(xiàn)。一、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①皇帝多是沉迷享樂,疏于朝政。②皇室內部鉤心斗角,紛爭不已。③大臣們結黨營私,爭權奪利。(1)明代中后期,政治腐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蟋蟀皇帝是宋度宗。他終日與宮女、宦官以斗蟋蟀為戲,并稱斗蟋蟀為“軍國大事”,所以人們稱他為“蟋蟀皇帝”。史稱“蟋蟀宰相”的南宋宰相賈似道和“蟋蟀皇帝”朱瞻基(明宣宗)更是把這種風氣發(fā)揚光大。材料二熹宗朱由校在明代帝王中是頗具特色的一個皇帝,文獻記載“性至巧,多藝能,尤喜營造”。“雕鏤精絕,即巧工亦莫能……”心靈手巧,對制造木器有極濃厚的興趣,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他制造的漆器、床、梳……堪稱一流。早朝,大臣整齊地站在殿下,等候天啟的到來。“都過了快一個時辰了,萬歲怎么還沒有來?”其實此刻,皇上正在制造木器,不亦樂乎,早就忘了上朝,國家大事拋擲云霄。上述兩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明朝中期以后的很多皇帝不理朝政。皇室斗蟋蟀“木匠皇帝”閱讀教材第85頁內容,找出搜刮財富的表現(xiàn)有哪些。(2)經濟上大肆搜刮民間財富①朝政的混亂,造成中央對社會的控制力不斷下降,法紀松弛,各級官吏貪贓枉法,對民眾百般盤剝。②土地兼并嚴重。皇室貴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瘋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農民流離失所。③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堪重負,怨聲載道,階級矛盾異常尖銳。(3)自然災害閱讀教材第85頁第二段內容,找出自然災害的表現(xiàn)。明朝末年,陜西北部一帶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饑民遍野,官府不顧民眾死活,催征如故。災難深重的廣大農民紛紛發(fā)動起義。中國古代歷史上農民起義爆發(f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們從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主要原因:統(tǒng)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災害等。啟示:關注民生、建立和諧社會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因素。2.朝政腐敗的外部原因明朝后期,其統(tǒng)治地位受到哪些外部因素的影響?明朝后期,活動于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女真族不斷發(fā)展壯大。1616年,努爾哈赤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努爾哈赤率軍與明朝交戰(zhàn),接連取勝,使明朝的北部受到嚴重威脅。皇太極1636年稱帝,改國號為清。滿族興起后多次打敗明軍,逐漸占領山海關以北的東北全境,并不時南下,伺機長驅直入。3.明朝的內外交困局面有什么影響?明朝末年內外交困,使得明末社會矛盾激化,明朝最終在明末農民起義打擊下走向滅亡。

二、李自成起義閱讀教材第85頁內容,概括有關明末農民大起義的知識點(爆發(fā)的原因、代表、口號、受歡迎的原因、建立政權、推翻明朝)。李自成起義爆發(fā)的原因政治腐敗嚴重;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堪重負,怨聲載道,階級矛盾異常尖銳;陜西北部一帶連年大旱,官府不顧民眾死活,催征如故,引發(fā)了農民起義。明末農民起義的代表和口號代表:在各支農民起義軍中,李自成的隊伍發(fā)展迅速,成為起義的主力軍。口號:“均田免賦”。李自成起義的發(fā)展及受歡迎的原因起義軍英勇作戰(zhàn),縱橫于河南、湖廣等10余省。受歡迎的原因:“均田免賦”口號針對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賦稅十分沉重這兩大問題,所以深得農民歡迎。李自成規(guī)定了嚴明的軍紀,不許妄殺一人,不得侵占民房,嚴禁搶掠,還向貧苦民眾發(fā)放錢糧。李自成起義后建立的政權以及結果政權: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推翻明朝:1644年,李自成指揮百萬大軍進攻北京城,明朝崇禎皇帝自縊,明王朝被農民起義推翻。比較秦末、明末兩次農民起義的異同點。相同點:(1)統(tǒng)治腐敗,激化社會矛盾。

(2)都直接推翻統(tǒng)治王朝。不同點:(1)秦末農民起義發(fā)生在王朝的初建時期,主要是與秦初的統(tǒng)治政策的急功近利有關。(2)明末農民起義發(fā)生在大明王朝建朝近300年,土地兼并惡化,各種矛盾積重難返的情況下。三、滿洲興起與清兵入關1.找出明朝滅亡的時間、標志。時間:1644年明朝滅亡。標志:崇禎帝自縊煤山(今景山),明朝滅亡。2.清軍是如何入關的?明亡以后,正當李自成力圖推進全國統(tǒng)一的時候,駐守山海關的明軍將領吳三桂降清,引清兵入關,并與清軍聯(lián)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zhàn)失利,退回北京,隨即離京西行,轉戰(zhàn)各地,最后失敗。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明末農民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原因:(1)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占北京后,沒有能夠乘勝追擊明朝的殘余勢力,使之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伺機反攻。(2)由于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實行“均田免賦”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并且嚴厲鎮(zhèn)壓明朝的大地主大官僚,所以為了共同的階級利益,各地方的地主階級緊密地勾結起來,成立地主武裝與農民軍對抗,為農民軍最終的失敗埋下了伏筆。(3)李自成在北京登位后,忽視了關外得滿清政權想要入主中原得野心和決心,沒有做好充分的防御準備工作。(4)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后農民起義軍腐敗變質。(5)李自成犯了“流寇主義”的錯誤,沒有建立根據(jù)地。(6)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