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震大班教案優秀地震大班教案優秀1
設計意圖:
依據《綱要》的要求——“幼兒園必需把愛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和深遠的實踐意義。
當前全球氣候特別,災難頻發。面對頻頻發生的地震,學會如何在地震中自救是多么重要!幼兒的年齡比較小,生活閱歷比較缺乏,對一些突發大事不能做出正確處理。為了讓幼兒對地震有初步的熟悉,增加自我愛護的意識,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活閱歷,我設計了本節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地震的基本學問及地震的形成,在發生地震時,能夠從容面對,采納正確的方法愛護自己。
2、讓幼兒感受地震災區的嚴峻災情,鼓舞幼兒為災區獻上一份愛心。
3、培育幼兒用已有的生活閱歷解決問題的力量。
4、考驗小伴侶們的反應力量,熬煉他們的個人力量。
5、加強幼兒的平安意識。
活動預備:
災區受災幻燈片、地震學問課件、自救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地震相關的圖片,讓幼兒了解地震的危害。
老師:老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說說“圖片里面發生了什么事情?”
幼兒:略
老師:地震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災難?
幼兒:略
老師小結:地震時,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如:房屋倒塌、橋梁斷裂……所以給我們生命和財產帶來了極其嚴峻的損害。地震還可能引發火災、水災、瘟疫。
(二)看課件,了解地震的形成過程。
老師:小伴侶知道了地震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那么地震是怎么樣形成的呢?接下來請小伴侶看一部短片,看誰能在短片里找到答案。
幼兒:略
老師小結: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驚,在地球表面有很多的板塊,這些板快不停的運動,當板塊與板塊之間擠壓太緊,造成了板塊的滑動就引起地震。
(三)通過嬉戲訓練幼兒在發生地震時,怎么樣愛護自己。
1、與幼兒爭論地震發生時如何愛護自己。
老師:當地震來臨時,我們應當怎么樣愛護自己呢?怎么樣做才是平安的呢?
幼兒:略
現在,我們一起看看其他的小伴侶是怎么愛護自己的?
⑴、有序地快速地跑到空曠的地方。
⑵、暫避到洗手間、廚房等空間小的地方。
⑶、躲在桌子、床鋪等結實的物體下面。
⑷、不行從二樓往下跳。
老師:假如在高層建筑居住,我們應當怎么逃命?(乘坐電梯還是自己徒步從樓梯下?)
幼兒:略
老師:我們切記不行乘坐電梯。由于地震可能使線路短路,造成停電,地震也可能使電梯門變形而無法打開,這樣我們就會被困在電梯里面,無法逃命。
⑸、老師:小伴侶請看,這是什么標志呢?
幼兒:平安出口。
老師:假如我們在商場或者影劇院,我們該怎樣逃命呢?
幼兒:略
老師:我們就要找平安出口,從平安出口撤離。
老師小結自救方法。
2、通過嬉戲活動,讓幼兒知道發生地震時,不驚慌,準時隱藏。
老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地震小嬉戲《地震來了我不慌》,當聽到警報聲就表示地震來了,小伴侶要在十幾秒的時間快速找到平安的地方躲起來,現在我們一起體會一下十幾秒究竟有多長時間。(老師幼兒一起數數,感受十幾秒的長短)。
幼兒嬉戲。(老師手拿小錘督促幼兒將身體藏好)
幼兒嬉戲后,請幼兒說說采納了什么方法愛護自己。老師準時確定做得好的幼兒,對不合適的躲避方式準時訂正。
(四)引導幼兒關心災區人民,培育幼兒關懷別人的良好品德。
老師:2023年青海發生了劇烈的地震,許多房屋倒塌導致許多人無家可歸,小伴侶沒有方法上課,甚至沒有衣服穿,沒有食品吃,你們感覺怎樣?(難受)。假如以后再有地震發生,我們該怎樣關心災區的人們?(幼兒爭論)
剛才,小伴侶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表達了自己的愛心。感謝你們這些愛心小天使,祝你們每天歡樂。
活動反思:
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需把愛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礎訓練的目標是讓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幼兒平安自救訓練實踐突出訓練的實踐性,重在模擬、練習及嬉戲,學習自然災難應急避險技能。設計這節課的主要意圖就是要給孩子們講解有關的地震學問,加強幼兒的平安訓練意識,知道災難來臨時不要慌張,要學會正確的自救,要有戰勝困難的自信,樹立不怕苦,頑強、英勇的信念。
這節課總體上是勝利的,許多幼兒沒有親身經受過地震,它比較宏觀,離幼兒的基礎學問、生活實際都比較遠。假如采納傳統的方法教學,幼兒會枯燥乏味,也不簡單被幼兒理解和接受。為了突破這個難點,并引起幼兒的認知共鳴,我利用網絡收集了大量有關地震的素材,制作了地震相關課件,幼兒通過看、聽、讀、想、玩來了解地震。這樣的教學,真正解決了無法跨越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幼兒觀看和討論,從而來達到活動目標。教學中,當孩子們看到那些多媒體視頻及圖片的時候,孩子們對地震都感覺到可怕,感覺到難過,他們的心和我一樣是沉痛的。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學習到了地震的相關學問,在爭論的時候,他們能夠很樂觀的參加,嬉戲演習的時候也能夠開心的參與,孩子們在嬉戲中再次學習到自救、救援等學問,這個過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把握了所教內容。
地震大班教案優秀2
設計意圖
在科學活動中,老師若能為幼兒供應大量動手操作與探究的機會,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閱歷,引導他們通過爭論、質疑、操作、對比等方式進行科學探究,必能更好地激發他們劇烈求知欲望,能主動感知、累積、思索,從而逐步建構起相關的學問閱歷體系。
例如,在一次“小主播講新聞”活動中,我班的小主播播報了有關地震的新聞。幼兒談論紛紛,都說地震是很可怕的事情。
欣欣提出問題:“地震究竟是怎樣的?是不是房子都會倒下來?”
小睿說:“別怕!假如地震了,我們就趕快逃跑!”
小影說:“怎么跑啊,要不要帶東西呀?”
此后,幼兒對地震現象和地震逃命方法產生了許多疑問。
為此,我帶領幼兒開展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
熟悉“地球媽媽的身體內部構造”,幼兒從中了解了有關地球內部結構的基本學問。
開展活動“地震屋”。帶領幼兒去廣州市勞動技校開展“地震屋”活動。幼兒從中體驗到了在地震中的身體感受、嘗試查找地震躲避點、了解逃命小技巧等,他們切身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威力和危害,再次激發了對地震逃命的各種方法的探究欲望。于是,科學活動“地震逃命包”活動由此生發了。
活動目標
1、把握地震時逃命的基本方法。
2、熟悉、制作地震逃命包,體驗并把握其使用方法。
3、利用常見生活物品進行平安自救,增加對身邊科學現象的探究欲望。
活動預備
1、閱歷預備:
(1)了解地球內部構造的簡潔科學學問。
(2)參觀過“地震屋”并初步了解地震避險的基本方法和地震級別。
(3)玩過建構嬉戲“搭建牢固的樓房”。
(4)參加過角色嬉戲“我是小醫生”,了解簡潔的搶救小學問。
2、材料預備:
師幼共同收集的一些可攜帶逃命物品:背包3個、電筒、錢幣、玩具、水、幾種食品、手機、毛巾、被子、筆、會響的玩具、醫藥箱子等等,專業逃命包3個,一些繪畫用的彩筆和紙。
3、座位支配:
幼兒分成三組就坐。
活動過程
1、爭論、繪畫、分類
(1)師幼談話,鞏固對“地球媽媽的身體內部構造”和地震逃命小技巧的認知。
談話后提問:“假如發生地震,我們要不要帶上東西逃走?要帶什么呢?我們不行缺少的生活物品畢竟有哪些?”
(2)爭論、繪畫,豐富幼兒對生活中維持生命必需物品的了解。
幼兒自由以小組形式溝通自己在家每天都需要使用的物品名稱。
老師供應筆和紙,幼兒繪制出自己爭論物品的小圖片。
(3)分類嬉戲
指導語:“小伴侶們想一想,剛才畫的物品中有哪些是維持生命不行缺少的,哪些是可以臨時不用也不會對生命造成威逼的呢?讓我們一起動手把這些物品進行分類,選出維持生命不行缺少的物品吧!”
操作要求:
把維持生命不行缺少的物品分揀出來,去除不需要的物品。
幼兒把各種物品圖片分類,選出在逃命中必需使用的物品的圖片。
師幼共同將這些物品圖片粘貼在活動室的空白墻面上。
綻開爭論,進一步熟識這些物品的性能和運用方法。
2、制作。地震逃命包”
(1)依據墻面物品圖片,提問:“假如發生地震,你會攜帶什么物品逃命?”
(2)幼兒分組進行選擇物品,制作“地震逃命包”。
老師供應各種生活用品以及若干食品的實物,沒有實物的則由幼兒繪制小圖片替代。
老師提出打包“地震逃命包”的操作要求:
在收集的全部物品中根據“維持生命必需物品”以及“便利攜帶和保存”進行挑揀,選擇物品裝進背包進行打包。
例如,在壓縮餅干與一般餅干兩者中應當選擇壓縮餅干更便利攜帶和保存。又如,保溫杯裝的水、塑料瓶子包裝水、真空飲用水包(真空飲用水包屬于專業逃命用品,有保質期長且簡單攜帶、包裝不簡單破損的特點),這三者應當首先選擇最不易變質的真空塑料包裝水,其次是塑料瓶子包裝水,不應當選擇簡單變質的保溫杯裝的水。
幼兒將這些物品進行“打包”,鞏固運用壓縮充分利用空間的學問技能。
指導重點:適時啟發幼兒思索:
在選擇物品的時候要考慮哪些問題?
比如;在地震災難中很簡單受傷需要“急救”,需要用到哪些物品?
在短時間里找不到食物來“維持生命”,可以預備哪些物品?
3、展現、互動與評價
(1)每組展現自己打包的“地震逃命包”。分組介紹逃命包里面選擇攜帶的物品有什么作用,為什么必需攜帶;其他組的幼兒可以對講解的幼兒提出問題或不同的意見。
展現要求:
幼兒要對本組包裹中每件物品的作用進行講解,可以對比其他組的物品從“維持生命的作用、是否便利保存和攜帶”等方面進行說明。
例如:有的小組選擇了止血貼,有的小組選擇了繃帶,選擇繃帶的小組可以列舉繃帶在急救的時候功用比止血貼多,有止血、捆綁、固定等作用。
(2)整理“逃命包”,借助他人敘述時學習到的`閱歷,在本組的“逃命包”中增加逃命必需攜帶的物品或者清理逃命不必要攜帶的物品。
指導語:“剛才的小組展現中,我們聽到了來自其他組的許多好意見,現在各小組就運用這些好意見再來整理一次自己的‘逃命包’吧。”
(3)再次展現各組的“逃命包”,各組選出一位代表在集風光前講解本組增加和清理了哪些逃命物品。
4、示范引導,分組觀看
(1)供應專業地震逃命包,幼兒觀看并說出里面物品的名稱(哨子、手電筒、壓縮餅干、真空飲用水包、包扎帶、簡易雨衣、手套等)。
(2)鼓舞幼兒嘗試使用專業逃命包里面的物品,觀看和了解物品上面標注的有效期、使用方法等細節。
指導語:“小伴侶,我們都來看一看、試一試、想一想、說一說,這些物品在災難發生時有什么作用?”
(3)把幼兒分組制作的“地震逃命包”和專業地震逃命包進行對比、爭論。
指導語:“小伴侶們,專業地震逃命包里面的物品跟我們剛才打包的‘逃命包’里面的物品有什么區分?專業逃命包好的方面有哪些?缺點是什么?我們制作的‘逃命包’又有哪些特長和哪些缺點呢?”
幼兒自主回答后,老師小結:“專業逃命包里面的物品功能很齊全很簡單保存,但是價格比較貴。我們自己制作的‘逃命包’比較適合自己使用,但是還缺少一些急救需要的藥品,而且剛才有小伴侶發覺了有些食物的保質期很短,不簡單保存,這點在預備物品的時候要留意。”
(4)依據上述閱歷,再次分組整理地震逃命包。
指導語:“現在你們覺得自己制作的‘地震逃命包’還有什么地方可以改進?讓我們來再次整理打包自己的‘地震逃命包’吧。”
5、閱歷遷移
(1)提煉與溝通。
指導語1:“你們現在知道為什么在平常就要做好各種災難逃命預備了嗎?”
指導語2:“平常怎樣做好預備,可以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更好地愛護自己和關心別人呢?”
(2)激發幼兒對今后科學進展的期盼和美妙想象,在溝通中自然結束活動。
指導語:“假如你成為科學家,你想對‘地震逃命包’做怎樣的改進?”
幼兒自主回答(實錄):“我想做出像叮當貓那樣的大口袋‘地震逃命包’,里面可以裝許多許多的東西。”“我想建許多可以伸縮的房子,折疊起來是很小很小的,可以放在‘地震逃命包’里面……”
活動延長
1、爭論活動:“地震逃命包”平常應當放在什么地方比較合適?
2、親子活動: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一個“地震逃命包”。
3、體驗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同學聚會的主題方案策劃
- 2025年幼兒園12月份工作方案
- 2025年生產員工工作方案
- 勞務協議【適用于退休返聘人員】
- 2025年電動吊桿控制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琉璃瓦花飾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玻璃鋼隔離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玫瑰花蕾提取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煮沸消毒設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專業表現技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教育經濟與管理院校排名
-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規程(TDT1032-2011)
- 圍術期支氣管痙攣
- 高新區市政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
- 產品零部件防銹規定
- 籍貫對照表完整版
- AGC 系統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 變位齒輪與變位齒輪傳動
- 二級精神病醫院評價細則
- TGIA 004-2020 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南
-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平均數教學教材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