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YY/T 0689-2008《血液和體液防護裝備 防護服材料抗血液傳播病原體穿透性能測試 Phi-X174噬菌體試驗方法》是一項針對醫療防護服材料的測試標準,旨在評估這些材料對于防止血液中攜帶的病原體穿透的能力。該標準采用Phi-X174噬菌體作為模型病毒,這種噬菌體具有與某些人類病毒相似的物理特性但對人類無害,因此適合用于此類實驗研究。
根據此標準,測試過程首先需要準備特定濃度的Phi-X174噬菌體懸液,并將其放置于待測材料的一側,模擬實際使用條件下可能遇到的情況。接著,在控制條件下(如設定的壓力、時間等參數)讓噬菌體嘗試通過材料從一側到達另一側。完成暴露后,收集材料另一側表面或其下方的液體樣本進行分析,以檢測是否有噬菌體成功穿透了材料。
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可以得出關于被測試材料抵抗血液傳播病原體能力的信息。這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允許多少噬菌體穿過、在何種條件下最容易發生穿透等情況。基于這些信息,制造商能夠了解自己產品在保護穿戴者免受血液傳播疾病威脅方面的有效性,并據此做出改進。
整個測試流程嚴格遵循科學原則設計,確保結果準確可靠,為醫療機構和個人選擇合適的防護裝備提供了重要依據。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8-10-17 頒布
- 2010-01-01 實施




文檔簡介
犐犆犛11.100
犆40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行業標準
犢犢/犜0689—2008/犐犛犗16604:2004
血液和體液防護裝備防護服材料
抗血液傳播病原體穿透性能測試
犘犺犻犡174噬菌體試驗方法
犆犾狅狋犺犻狀犵犳狅狉狆狉狅狋犲犮狋犻狅狀犪犵犪犻狀狊狋犮狅狀狋犪犮狋狑犻狋犺犫犾狅狅犱犪狀犱犫狅犱狔犳犾狌犻犱狊—
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狅犳狆狉狅狋犲犮狋犻狏犲犮犾狅狋犺犻狀犵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狋狅狆犲狀犲狋狉犪狋犻狅狀犫狔
犫犾狅狅犱犫狅狉狀犲狆犪狋犺狅犵犲狀狊—犜犲狊狋犿犲狋犺狅犱狌狊犻狀犵犘犺犻犡174犫犪犮狋犲狉犻狅狆犺犪犵犲
(ISO16604:2004,IDT)
20081017發布20100101實施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
書
犢犢/犜0689—2008/犐犛犗16604:2004
前言
本標準等同采用ISO16604:2004。
為便于使用,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本國際標準”一詞改為“本標準”;
用小數點代替作為小數點的逗號“,”;
刪去國際標準的前言。
本標準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醫用臨床檢驗實驗室及體外診斷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36)歸口。
本標準的起草單位: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潘四春、王軍、李勁松、王崢崎、岳衛華。
Ⅰ
書
犢犢/犜0689—2008/犐犛犗16604:2004
引言
工作人員,尤其是在衛生保健行業中對傷者或病人進行治療及護理的工作人員易接觸到可以傳播
疾病的生物液體。這些由各種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會對生命和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尤其是可引起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和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人類免疫缺陷性病
毒(HIV)]的血源性疾病。由于工程學控制不能消除所有接觸可能,因此人們將注意力放在使用防護服
來減少與皮膚接觸。
本標準關注防護服和設計用來抵抗血液和體液穿透的防護裝備。
由于衛生保健機構、活動及接觸血液或體液可能情況的多樣性,對防護服的屏障要求可因應用情況
而改變。
本標準描述了防護服材料抗代表性病毒穿透能力的流體靜力學壓力測試方法。對試驗方法的合理
選擇取決于防護服及其材料的特殊應用情況和預期用途。應對試驗方法的確定進行風險評估。
本試驗方法不適用于所有形式或條件下的血液傳播病原體接觸。試驗人員應對工作人員/衣服接
觸方式進行評價,并對該試驗方法針對其特定用途的合理性進行評價。本試驗方法已通過對肝炎病毒
(乙肝和丙肝)、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在血液和其他具有潛在傳染性的體液中傳播的病毒建立穿透模型
而定義。用于該試驗方法中的代表性微生物———噬菌體PhiX174在大小和形狀上與丙型肝炎病毒
(HCV)相似,并且也可代表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HIV)。其他病原體對防護
的影響應逐例評價。
本試驗方法只對材料或防護所使用的某些材料結構(如接縫)的性能進行評價。本試驗方法不對設
計、總體結構和部件、或服裝接面或可以影響防護服整體防護性能的其他因素進行評價。值得強調的
是,本試驗不必模擬實際使用時防護服材料接觸液體的情況。因此,試驗數據應限于對病毒穿透的抵抗
能力而對材料進行一般比對性評價。
物理、化學和熱力學因素可能降低材料的防護性能,在這些因素產生影響之前進行試驗,可能會導
致對材料防護性能的錯覺。應該考慮滅菌、貯存條件和效期對一次性產品,以及清洗和滅菌對可重復使
用的產品抗穿透能力的影響的評價試驗。防護屏障的完整性也可因使用過程中彎折、摩擦或由污染物
如酒精和汗浸濕等因素的影響而受損。如果將這些情況考慮在內,防護服材料抗噬菌體PhiX174穿透
的性能可用能夠代表期望使用條件的合適的預處理技術進行評價。
醫用防護服材料預期用作對血液、體液和其他潛在傳染性物質的屏障。多種因素,例如液體的表面
張力、粘度和極性,以及結構和親水性或疏水性,可以影響體液的濕潤和穿透性能。血液和體液(唾液除
外)的表面張力范圍約為0.042N/m~0.060N/m。為有助于模擬血液和體液的濕潤性,將PhiX174
噬菌體懸浮液的表面張力調整到接近這一范圍的下限。得到的PhiX174噬菌體懸浮液的表面張力為
(0.042±0.002)N/m。
本適用方法中涉及將防護服材料樣品與噬菌體PhiX174懸浮液接觸時需將測試槽壓力加到
14.0kPa(見試驗步驟A和B)。這一流體靜力學壓力的試驗結果已經過驗證與從人體因子獲得的病
毒穿透結果有關。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臨床使用中可產生超過345kPa的機械壓力。因此,重要的是理
解本試驗方法不是模擬所有物理壓力和施加到防護服上的實際壓力。試驗步驟C和D使用逐步加壓
方法將壓力升至20.0kPa。這些試驗步驟模擬可能的壓力范圍以對材料進行分級。
Ⅱ
犢犢/犜0689—2008/犐犛犗16604:2004
血液和體液防護裝備防護服材料
抗血液傳播病原體穿透性能測試
犘犺犻犡174噬菌體試驗方法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防護服材料抗血液傳播病原體穿透能力的實驗室試驗方法。本試驗方法使用了
一種含替代微生物的懸浮液。防護服測試“合格/不合格”是運用YY0699規定的試驗儀器在一特定的
流體靜力學壓力下測定病毒穿透能力。
本試驗方法對較厚、有襯里易吸收試驗液體的防護服材料可能無效。
本試驗方法中某些試驗步驟靈敏度較高。由于本方法對完成時間有要求,因此本方法不適宜作為
防護服或防護服材料質量控制或保證程序。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
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3820紡織品和紡織制品厚度的測定(GB/T3820—1997,eqvISO5084:1996)
GB/T4669機織物機織物單位長度質量和單位面積質量測定(GB/T4669—2008,
ISO3801:1977,MOD)
GB/T5549表面活性用試劑拉起液膜法測定表面張力(GB/T5549—1990,neqISO304:1985)
GB/T6682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ISO3696:1987,MOD)
YY/T06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現代物流學常考題及答案
- 物態變化常考題目及答案
- 惠安廣海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一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肚皮上的塞子》讀后感
- 墻面鏟除施工方案
- 蘭州現代職業學院《審計(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第二中學2025年高三5月教學質量檢查化學試題含解析
-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文學現象討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宜昌示范高中協作體2025年高三3月第二次月考綜合試題含解析
- 荊門職業學院《武術與搏擊》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少兒繪畫之《跳躍的海豚》
- (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ppt課件(完整版)
- 跨境電商B2B實務全套ppt課件完整版教學教程-最新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 4.3 海洋權益與我國海洋發展戰略 教學課件
- 《民航地面服務與管理》項目六課件
- 第一章 混凝土結構按近似概率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
- 《憲法學》教案
-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PPT課件
- 數獨比賽“六宮”練習題(96道)練習
- 八皇后問題詳細的解法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第5課《合理消費》精美課件(視頻可直接播放)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