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宜昌示范高中協作體2025年高三3月第二次月考綜合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1349年席卷歐洲的黑死病后,封建地主發現過去的耕種方式、土地所有權方式已經無法再繼續下去了;以節省人力為目的的新制度與新技術被空前的重視。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創,文藝復興在佛羅倫薩被點燃。這次歐洲瘟疫A.導致勞動力過剩工資下降 B.一定程度促進了社會轉型C.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想產生 D.推翻了羅馬天主教的統治2.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芬奇為了令畫作更傳神,總共解剖和觀察了30多具人類尸體,以了解人體結構;畫家喬托則運用解剖、明暗和透視法等科學手段作畫。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探索精神A.掙脫了中世紀的愚昧迷信 B.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C.受到近代醫學發展的啟迪 D.體現了理性主義的啟蒙精神3.古代的印度曾經受到過波斯人和穆斯林的統治,新航路開辟后,印度逐漸進入到英國殖民統治的時代。兩者相比,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A.弱化了對印度的直接控制 B.加劇了印度的民族危機C.是近代文明對農耕文明的沖擊 D.造成了印度國家分裂4.據《史記》載:黃帝死后,其孫高陽(即帝顓頊)因為品行能力出眾,繼承了他的事業;之后,黃帝的曾孫高辛(即帝嚳)接替顓頊之位。嚳死后,他的兒子摯繼位、但由于治理不善,被放勛(摯的弟弟)替代,這便是后來的帝堯。由此可知當時A.“家天下”局面已經形成 B.禪讓制度遭到破壞C.血緣關系影響王位繼承 D.黃帝族高度集權5.康熙帝一生重視農耕,雍親王為投其所好,特命宮廷畫師以他自己為形象畫了二十三幅耕圖,以王妃們為原型畫了二十三幅織圖,親筆題詩,組成《耕織圖》進獻。下面是《耕織圖》其中的兩幅繪圖。由此可知,我國農業的特點是A.精耕細作技術發達B.男耕女織的基本模式C.農業技術領先世界D.農民生活的富足安康6.15、16世紀之交,西歐各國經過一系列航海探險活動,其中率先沿非洲西海岸南下,駕船繞過非洲最南端,克服了前往東方道路上的主要障礙的航海家是A.達.伽馬 B.迪亞士 C.麥哲倫 D.哥倫布7.說:“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怕什么,堅持這種態度就不要緊,就不會犯大錯誤。”A.經濟建設既要防“左”又要防“右” B.經濟體制改革要勇于嘗試不怕出錯C.拋開意識形態的束縛大膽借鑒勇于實踐 D.市場經濟并非資本主義獨有8.1898年,康有為在《進呈法國革命記序》中說:“普天地殺戮變化之慘,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禍酷者矣,蓋自法肇之也”,“近世萬國”目睹其禍,紛紛“行立憲之政,蓋皆由法國革命而來。……亦可鑒也”。康有為的用意在于A.闡述法國大革命的嚴重后果 B.促使光緒帝效仿法國大革命C.堅定光緒帝實施變法的決心 D.闡述立憲是世界潮流所向9.16世紀的歐洲出現了貨幣貶值浪潮,貴金屬短缺,西歐各國貨幣的金銀成分大大減少。如圖是法國貨幣圖爾里佛中含銀量變化圖(見下表)。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年份單位貨幣中含銀量比例50%39%1561—157011%1571—158017%1581—159018%1591—16005%A.歐洲各國政治局勢的動蕩B.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世界貴重金屬流向C.歐洲海內外市場不斷擴大D.早期殖民戰爭使流入歐洲的貴重金屬數量下降10.1909至1910年,清政府各省咨議局相繼成立,許多議員為爭取對本省行政、參政、法律等方面的監督權,要求改革地方弊政、檢舉地方官吏貪贓枉法等。咨議局的成立反映了A.清王朝加強專制主義的傾向B.晚清政府打擊官員貪腐的決心C.列強對中國政治侵略的放松D.有識之士憲政救國的迫切愿望11.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威脅,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為美國急需補充兵力,有相當數量的青年前來應征,但陸軍醫療隊卻以身體素質問題為理由,拒絕了近半數召集來的應征青年。這反映出A.美國軍隊拒絕介入戰爭B.醫療科技取得重大進展C.分權制衡導致效率低下D.大蕭條的后續影響深遠12.羅爾綱在《太平天國史綱》中指出:“太平天國革命解除了種種封建束縛,特別是在克復蘇、浙地區后,執行獎勵工商業,大力扶植生產的政策,城鄉資本主義因素十分活躍,農產絲業大量增產,貿易繁榮,商業興盛。”據此,羅爾綱認為太平天國運動()A.刺激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B.順應了中國近代化發展要求C.部分突破了農民階級局限性 D.使中國的經濟結構開始變動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一份奏折鴉片戰爭時,琦善派人探聽了一些英國的情況,并據此寫了一份奏折上報朝廷,言道:該國王已物故四年,并無子嗣,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為今之國王。該國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國之權臣,議事另有公所,只須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約束。揣其詞意,或前此粵省燒毀之煙,其中即有各該權臣之物。是固蠻夷之國,犬羊之性,初未知禮義廉恥,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經弱女,尚待擇配,則國非其國,意本不在保茲疆土,而其國權奸之屬,只知謀取私利,更不暇計其公家,…….故求索不專在通市。——選自《琦善奏探詢英國各情形折》問題:(1)根據上述材料,你認為琦善獲得了哪些情報?(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這份奏折?14.(20分)東西方的“分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一個極為長期的觀點提醒我們考慮怎樣把東亞和西歐之間19世紀的分流放到全球歷史的背景中。……然而,對19世紀和20世紀,大部分世界史學家告訴我們的歷史是,一個單一的北大西洋核心成為變革的發動機,世界其余部分以不同方式作出“反應”。……而沃勒斯坦學派認為:外圍區域(北大西洋沿岸以外地區)一旦落后,就會陷入使它們永遠也無法趕上來的不利境地。材料二東亞與歐洲的差距是一種巨大但暫時的分離……如果世界結束于1945年,經濟史的主體就會是,我們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隨著北大西洋的勝利和一個高消費、高能源利用和高勞動生產力的世界的誕生成長。如果我們用總量指標作判斷,1945年以來的全球經濟增長的重頭戲并不是發生在西方,或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西方人能夠用一只比較自由的手留下印跡的地方的前西方殖民地,而是發生在東亞(和東南亞的部分地區)。——以上均摘自《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彭慕蘭著問題:(1)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材料一19世紀東亞與西歐之間的“分流”指什么?19世紀至20世紀以北大西洋為核心的“變革”指什么?以日本為例說明世界其余部分以不同方式作出怎樣的“反應”?(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兩則材料在關于東西方差異的認識上有哪些不同之處?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在1349年席卷歐洲的黑死病后,過去的耕種方式、土地所有權方式發生了變化;新制度與新技術被空前的重視;天主教信仰遭受重創,文藝復興興起。由此可知,這次歐洲瘟疫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轉型,故B正確;材料體現不出勞動力過剩、工資下降,故A正確;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想產生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錯誤;這場瘟疫沖擊了羅馬天主教的統治,故D說法錯誤。2、B【解析】
“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芬奇為了令畫作更傳神,總共解剖和觀察了30多具人類尸體,以了解人體結構;畫家喬托則運用解剖、明暗和透視法等科學手段作畫”表明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探索精神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故B正確;選項A過于絕對,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掙脫中世紀的愚昧,故排除A;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的探索精神推動了醫學科學的發展,選項C因果關系倒置,故排除;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故排除D。3、C【解析】
波斯人和穆斯林對印度的統治體現是傳統經濟形態之間的碰撞,但是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更多體現的是近代文明對農耕文明的破壞,對印度發展既有破壞性又有重建性,C正確;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弱化控制的說法不符合史實,A排除;三者都加深了印度的民族危機,B排除;印度國家分裂是二戰后“蒙巴頓方案”出臺導致的,不符合材料時間限制,D排除。故選C。4、C【解析】
由黃帝、顓頊、帝嚳、摯和勛的關系和地位傳承可知,黃帝時代血緣關系影響到王位繼承,C項正確;“家天下”局面是夏朝時形成的,A項錯誤;黃帝等人的權力繼承以品行能力為主,B項錯誤;早期國家時期并未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D項錯誤。5、B【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一幅圖是婦女在家紡織,第二幅圖是男子在用牛耕田,這兩幅圖反映了中國古代男耕女織式小農經濟,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出生產方式、技術和工具的改進,故A項排除;材料中沒有體現農業技術的地位和農民生活的狀況,故CD項排除。6、B【解析】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繞過非洲最南端,發現好望角,故B正確;達.伽馬是繞過非洲“好望角”,到達亞洲的航海家,排除A;麥哲倫船隊是實現環球航行,排除C;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排除D。故選B。7、C【解析】
材料意思是對待“證券、股市”這些資本主義的事物友好進行大膽嘗試,敢于借鑒,故選C;A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材料是對“證券、股市”的引進,不是體現經濟體制的嘗試,B錯誤;材料并不是講市場經濟,D錯誤。8、C【解析】
根據材料“‘近世萬國’目睹其禍”“行立憲之政,蓋皆由法國革命而來。……亦可鑒也”等信息可知,康有為以法國大革命教訓來強調變法的必要性,其用意在于堅定光緒帝實施變法的決心,C項正確;闡述法國大革命的嚴重后果不是康有為所述主要目的,A項錯誤;材料內容說明康有為以法國大革命教訓來督促光緒帝進行變法,而不是效仿法國大革命,B項錯誤;材料所述康有為的主要目的是堅定光緒帝實施變法的決心,而不是闡述立憲是世界潮流,D項錯誤。9、C【解析】
由表格數據可知,以法國貨幣為代表的西歐各國貨幣含銀的比例逐年下降。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除了歐洲貴金屬日益減少,這和16世紀的歐洲海內外市場不斷擴大,經濟需求日益活躍導致貨幣需求量膨脹有關,故C項正確;各國政治局勢的動蕩與題意無關,故A錯誤;B項錯在“快速發展”,不符合史實;早期殖民戰爭加速了貴重金屬流向歐洲,故D項錯誤。10、D【解析】由材料“各省咨議局相繼成立,許多議員為爭取對本省行政、參政、法律等方面的監督權,要求改革地方弊政、檢舉地方官吏貪贓枉法等”反映了有識之士憲政救國的迫切愿望,故選D;材料反映了清末地方與中央權力漸漸分離,有利于削弱專制統治,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地方有識之士的愿望,排除B;材料沒有反映列強侵華的信息,排除C。11、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9—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也稱為經濟危機,是空前嚴重的,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生產值都大幅度下降,比如美國直接下降了50%,失業人口超過了1500萬,這也是在1941年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有相當數量的青年前來應征但近半數應征青年被拒的原因,經濟危機導致失業人口過多,即大蕭條的后續影響深遠,故D選項正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威脅,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為美國急需補充兵力”體現了美國面對二戰的威脅而增兵,沒有體現美國軍隊拒絕介入戰爭,故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了經濟危機導致失業人口過多而大量青年征兵被拒的現象,沒有涉及到醫療科技進展的問題,故B選項錯誤;材料中近半數召集來的應征青年被拒的原因是大蕭條的深遠影響,與分權制衡無關,故C選項錯誤。12、B【解析】
據材料“解除種種封建束縛”“城鄉資本主義因素十分活躍”“貿易繁榮,商業興盛”可知,太平天國革命從政治、經濟上解除了封建束縛,推動資本主義因素的發展,即順應了中國近代化發展的要求,故B項正確;A項是對“城鄉資本主義因素十分活躍”的曲解,故A項錯誤;材料中并未涉及農民階級局限性問題,故C項錯誤;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已開始發生變動,而太平天國運動直到1851年才開始興起,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英王亡故、新女王年輕;英國由大族選出權臣執政,不受王室控制;中國禁煙造成英國權臣的財產損失.(2)琦善獲得了一些能反映當時英國狀況的情報,但他囿于見聞,仍以中國的傳統觀念,如蠻夷之國、禮義廉恥和君臣上下等來解讀這些情報.因此琦善的報告對英國政情、英國大臣的操守和鴉片戰爭如何發生均有一定的誤解.【解析】試題解析:第一問琦善獲得的情報從材料中概括即可,注意要逐條列出,不要遺漏。第二問要從兩方面回答,既要看到他對英國國情有一定的了解,又要看到他的妄自尊大、天朝上國的情節在里面。14、(1)“東西間的分流”指東、西方在社會發展中出現巨大的差異。“以北大西洋為核心的變革”指:北大西洋地區的西歐和美國率先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完善了資本主義制度;完成兩次工業革命;加強對世界的擴張,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外圍區域”的反應:19世紀后期,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后來居上,跟上工業革命的浪潮,“脫亞入歐”,從東方農業國轉變為深受西方文明影響的工業化國家。(2)不同之處:材料一認為“19世紀和20世紀是以北大西洋核心成為變革世界的發動機”,而且“外圍區域一旦落后,將永遠趕不上來”;材料二認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銷合同范文
- 建筑材料采購合同協議書
- 勞動合同解除談話筆錄1
- 企業云計算資源使用合作協議
- 數字化合作框架下的遠程工作協作合同
- 配電網升級改造合同
- 環保工程服務合同:全面解決方案
- 合同生命周期管理:物業財務關鍵制度
- 圖書館目視化管理
- 拆除工程中的文物保護與遷移策略考核試卷
- 科學技術獎勵項目專家評分表
- 錦屏二級水電站廠區樞紐工程測量方案
- 簡約復古風夏洛蒂勃朗特《簡愛》作品簡介名著讀后感PPT課件
- 新人教版七年級初一數學下冊第一二單元測試卷
- 白內障手術操作規范及質量控制標準(2017版)
- 中國銀行履約保函(中英文)
- 不銹鋼儲罐施工方案(2024043554)
- 《電子商務法律法規》課程標準
- 中國聯通科技創新獎勵辦法
- 中藥飲片儲存與養護
- 【《項鏈》莫泊桑】《項鏈》課本劇劇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