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閱讀測試題及閱讀答案_第1頁
《愛的教育》閱讀測試題及閱讀答案_第2頁
《愛的教育》閱讀測試題及閱讀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愛的教育》閱讀測試題《愛的教育》教給我們用一顆寬容的、真誠的、進取的、善良的心去愛祖國、愛家長、愛老師,愛同學、愛弱小。讓我們用心閱讀,在愛中受到了教育吧!一、填空題1、《愛的教育》的作者是,他是(國家)人,主人公是2、《愛的教育》中的主要主要人物是、、、等。3、第一場雪飄落下來,平時沒有笑容的開心的不得了,從馬車上救下孩子的拄著拐杖跳來跳去,科羅西用裝了滿滿的雪球。4、班級里面,的身材最高大,力氣最大,也是的保護者。5、小石匠和安利柯邊玩積木邊拉家常,他告訴安利柯他的父親晚上到上課,母親靠貼補家用。6、正當老師把每月故事《撒丁島的少年鼓手》的草稿交給抄寫時:弗朗蒂突然把扔在地上。7、有一本最最心愛的郵票簿。8、安利柯因為墨水瓶翻了,和鬧翻了,最后主動和好。9、鐵匠的兒子因為向父親要錢買書,結果被父親從樓梯上踢了下來。10、斯代地的圖書室非常豐富有、、、還有一些課本。他經常變換這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充滿快樂的事情。二、選擇題。TOC\o"1-5"\h\z.那個總是得一等獎的孩子是班長,他的名字叫()A.克洛西B.代洛西C.弗蘭蒂.為了救一個小孩被車子扎傷的人物是()A.洛貝諦B.安利柯C.鐵匠的兒子.克洛西是個殘胳膊的孩子,他的母親賣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師的胸部,老師的處理方法是()A.嚴厲批評了四個欺負克洛西的孩子,并饒恕了那四個孩子。B.嚴厲批評了克洛西。.掃煙囪的孩子丟了錢幣之后,發生了什么事?()A.被師傅狠狠打了一頓B.很多學生幫他湊足了多余他原來的錢。.愛慕虛榮的瓦梯尼因為向誰炫耀他的漂亮衣服而受到了父親的批評?()A.一個聾子B.全班同學C.一個盲人TOC\o"1-5"\h\z6.裘里亞的成績退步了,身體也越來越差,原因是()A.他每天夜里悄悄起床幫爸爸抄字條,熬夜太多。B.他厭惡學習,越來越不用功,故意熬夜拖跨身體。.弗蘭蒂被開除的原因是()A.品行太壞B.成績太差C.不尊敬父母.當潑來可西獲得二等獎時,他的父親十分懺悔,是因為()A.他沒有文化,從來不給孩子學習上的輔導。.他一向虐待孩子,而孩子一直忍耐著,還處處維護他。狂歡的最后一天發生的意外事故是()A.一個五六歲的女孩被車子壓傷了B.一個五六歲的女孩與母親失散了.馬爾可不辭辛勞,萬里尋母,結局是(普學網)A.找到了母親,并給了母親治好病的信念,從而救活了母親。B.雖然找到了母親,但他的母親已經去世了三、判斷題(正確打“J”,錯誤打“X”)。.《愛的教育》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小學生。().《愛的教育》的作者是英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我的朋友卡隆因為生病遲入學兩年,他為人正直、厚道,常斥罵欺負別人的Q?????????????????????????????().“從小尊敬軍旗的人,長大就一定會捍衛軍旗!”這句話是校長說的。().“你的書本就是武器,班級就是一個分隊,課堂就是你的戰場!”這句話是老師對安利柯說的。().書中的小石匠特別愛扮鬼臉,他對建塔和架橋的積木游戲特別在行。().在安利柯的父親看來,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兄弟”是最崇高、最親切的稱TOC\o"1-5"\h\z呼了。().“78號犯人”就是克洛西的父親。().一名少年因為勇救落水同學而被市長授予公民勛章。().經過最后一次考試,全班同學都升級了。()《愛的教育》閱讀測試題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亞米契斯意大利安利柯2、域德羅西斯代地波列科西3、波列科西羅伯特書包4、卡隆耐利5、夜校替別人洗衣服6、卡羅納一個爆竹7、卡羅菲8、可萊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