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課件】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課件】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課件】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課件】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遼宋夏金元的文化政治:民族政權并立,國家由分裂割據逐步走向統一,民族融合加強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繁榮發展,對外貿易發達文化:關鍵詞?1.1儒學發展儒學復興運動1.2理學背景外界挑戰:儒學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現實的需要,社會影響總體來說不及佛教和道教。張載

白鹿洞書院

1.3程朱理學體會程朱理學宇宙觀、人生觀相結合的特點?1.3程朱理學

理學的宇宙觀:“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學的人生觀:三綱五常理無處不在,蘊含于自然、社會。客觀唯心主義傾向理學的宇宙觀:“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學的人生觀:

三綱五常材料三

物皆有理。格物窮理。——程顥、程頤《程式遺書》材料四

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盛,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欲夾雜者。學習和修養的目的就是存天理,滅人欲。——朱熹理學的方法論:格物致知存天理,

滅人欲如何看待“存天理,滅人欲”?程朱理學特點1.儒學進一步思辨化,成為哲學理論體系。2.更加強調倫理道德。3.吸收佛道思想。1.4理學影響分析它在當時受到官方推崇的原因?理學的宇宙觀:“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學的人生觀:

三綱五常理學的方法論:格物致知存天理,

滅人欲吸收佛道思想適應社會發展規范人的行為維護專制統治南宋后期:宋理宗以二程、朱熹等五人從祀孔廟,御筆親書朱熹所作《白鹿洞書院學規》頒賜太學

理學成為官方哲學元朝:將儒家經書作為科舉考試的基本內容,答題標準以程朱理學的解釋為主標志:理學在思想界的統治地位最終確立1.4理學影響積極1.從南宋開始,理學成為官方哲學。2.提高人的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了積極作用。消極1.用三綱五常維系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2.為封建統治者服務,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文學藝術李唐《清溪漁隱圖》自然科學

“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杠桿。”——馬克思《經濟學手稿》三大發明時間發明者傳播者意義印刷術雕版隋朝——波斯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活字北宋畢昇指南針司南戰國——阿拉伯推動東西方航海事業發展指南針運用于航海北宋——火藥最早出現唐朝——阿拉伯推動采礦、軍事發展廣泛運用于軍事宋代

南宋手持羅盤的陶俑

羅盤,最早文獻記載是南宋,當時稱“地螺”,即“地羅”,源自地盤,其作用是分度列向定北。▲自然科學北宋沈括《夢溪筆談》總結科技成果中國科學史上里程碑元郭守敬授時歷、簡儀測定數據世界領先元王禎《農書》南北方技術;農業工具少數民族文字三者都是在借鑒漢字的基礎上創制的

遼朝先后創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進行文學創作。

金朝創制女真漢字,在科舉中開設女真進士科。

西夏西夏文獻包括佛經、法律、字典以及經史著作。

元朝創制出一套拼音符號,是漢語拼音化的最早嘗試。本課小結儒學的復興儒學危機儒學復興理學興起程朱理學基本學說宇宙觀:理是世界的本原人生觀:三綱五常認識論、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