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反應及處理培訓課件_第1頁
輸液反應及處理培訓課件_第2頁
輸液反應及處理培訓課件_第3頁
輸液反應及處理培訓課件_第4頁
輸液反應及處理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輸液反應及處理輸液反應及處理1地點:時間:參加人員:2輸液反應及處理地點:2輸液反應及處理2Page

3目錄輸液反應的概述反應的類型常見反應的癥狀、原因及護理措施發生原因預防措施《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重要內容介紹3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3目錄輸液反應的概述反應的類型常見反應的癥狀、3概述輸液反應是由于輸液所引起的不良反應的總稱,屬不良反應。我們常說的輸液反應是由熱原引起的反應,輕者有發冷、寒戰、發熱、出汗,體溫常在38.5℃左右,停止輸液后數小時體溫恢復正常。嚴重者體溫可達40℃~42℃,頭痛、惡心、嘔吐、意識不清、昏迷、低血壓休克,有的出現多臟器損害、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循環呼吸衰竭而死亡。嚴重輸液反應多數非死即殘,預后很差,腦損壞致殘成癡呆或植物人。臨床中應重在防范;一旦發生,判斷要準確,處置要果斷。輸液反應類型:發熱反應、靜脈炎、空氣栓塞、急性心衰、肺水腫。4輸液反應及處理概述輸液反應是由于輸液所引起的不良反應的總稱,屬不良反應。我4Page

5輸液反應的類型輸液反應類型發熱反應熱原樣反應過敏反應細菌污染引起5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5輸液反應的類型輸液反應發熱反應熱原樣過敏反應5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1.液體與藥品質量的問題:液體或藥品在生產過程中把關不嚴,混入了致熱源。致熱源進入人體導致寒戰發熱反應。2.是液體配制中的問題:在液體配制過程中麻痹大意,不履行“三查七對”,對液體外觀未予仔細查驗;或未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針”,用同一支注射器給多人或多組液體配制藥液會增加反應的發生幾率。

6輸液反應及處理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1.液體與藥品質量的問題:6輸液反應及處6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3.是液體與體溫溫差的問題:臨床中輸液反應常發生于酷熱或寒冷季節。如果存放液體的房間,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過度,都會使液體溫度過涼,使液體與人體溫差加大,過涼的液體輸入人體則可能誘發輸液反應。

7輸液反應及處理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3.是液體與體溫溫差的問題:7輸液反應及處7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4.是液體配伍過雜的問題:如果一組液體中加入藥物品種過多,藥品之間產生肉眼不可見的化學反應,生成致熱原而致輸液反應。如有的一組液體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雙黃連或炎琥寧、地塞米松等加上液體本身的藥物成分共5--6種之多,這都容易出現輸液反應。8輸液反應及處理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4.是液體配伍過雜的問題:8輸液反應及處理8輸液反應的診斷標準輸液反應的參考診斷標準如下:在輸液后15分鐘至1小時內,發生冷感、寒戰,發熱38℃以上,于停止輸液后數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腰部及四肢關節劇痛,皮膚蒼白、濕冷、血壓下降,休克甚至死亡。9輸液反應及處理輸液反應的診斷標準輸液反應的參考診斷標準如下:在輸液后15分9Page

10藥物大輸液質量:使用前一定要仔細檢查添加藥物:對添加藥物的質量,劑量,溶酶,及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不熟悉熱原累加:進入體內熱原質細菌內毒素達到一定量微粒累加10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0藥物大輸液質量:使用前一定要仔細檢查10輸10Page

11輸液器材及速度使用不合格的注射器和輸液器靜滴含K+、Ca2+、Mg2+等離子的藥物時,滴速過快,敏感患者可引起輸液反應,對體質較弱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滴速。11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1輸液器材及速度使用不合格的注射器和輸液器111Page

12環境一般在夏季氣溫炎熱,空氣濕度偏高時,藥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發輸液反應。氣候寒冷季節,對高齡患者或者體質較弱者,也可引發輸液反應。輸液時一定要注意環境溫度、濕度。12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2環境一般在夏季氣溫炎熱,空氣濕度偏高時,藥12Page

13患者個人因素(1)疾病(2)患者年齡(3)個體差異13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3患者個人因素(1)疾病13輸液反應及處理13Page

14常見輸液反應癥狀發熱反應循環負荷過重靜脈炎空氣栓塞藥物外滲14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4常見輸液反應癥狀發熱反應循環負荷靜脈炎空氣14Page

15原因

發熱是常見的輸液反應,因輸入致熱物質引起。多由于用物清潔滅菌不徹底,輸入的溶液或藥物制品不純、消毒保存不良,輸液器消毒不嚴或被污染,輸液過程中未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等引起。

發熱反應癥狀主要表現發冷、寒戰、發熱(輕者發熱常在38℃左右,嚴重者高熱達40-41℃),并伴有惡心、嘔吐、頭痛、脈快、周身不適等癥狀。15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5原因發熱反應癥狀15輸液反應及處理15Page

16護理措施預防:輸液前認真檢查藥液的質量,輸液用具包裝及滅菌日期、有效嚴格無菌操作處理:反應輕者,立即減慢點滴速度或停止輸液,并及時通知醫生反應嚴重者,立即停止輸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輸液器,必要時送檢驗科做細菌培養對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嚴格觀察生命體征,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抗過敏藥物或激素治療。16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6護理措施預防:16輸液反應及處理16Page

17原因: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荷過重。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見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癥狀:病人突然感到胸悶、氣短、咯粉紅色泡沫樣痰;嚴重時痰液可由口鼻腔涌出,聽診肺部布滿濕啰音,心率快且節律不齊循環負荷過重17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7原因:循環負荷過重17輸液反應及處理17護理措施預防:輸液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情況,注意控制輸液速度和輸液量,一般成人40-60滴/分,兒童20-40滴/分,老年人、兒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應減慢滴速。處理:①出現上述表現,立即停止輸液并迅速通知醫生,進行緊急處理:取端坐位,雙腿下垂,以減少下肢靜脈回流,減輕心臟負擔。同時安慰患者以減輕其緊張心理。②高流量氧氣吸入,一般氧流量為6~8L/min,濕化瓶內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減低肺泡內泡沫表面的張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氣體交換,減輕缺氧癥狀。③遵醫囑給予鎮靜劑、平喘、強心、利尿和擴血管藥物。④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扎:用止血帶或血壓計袖帶適當加壓四肢以阻斷靜脈血流,但動脈血仍可通過。每5~10min輪流放松一個肢體上的止血帶,可有效地減少回心血量。⑤靜脈放血200~300ml可有效減少回心血量,但應慎用,貧血者禁忌。18輸液反應及處理護理措施預防:輸液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情況,注意控制輸液速度18Page

19原因:由于長期輸注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引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局部靜脈感染。

癥狀: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紅、腫、灼熱、疼痛,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靜脈炎19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9靜脈炎19輸液反應及處理19護理措施預防: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對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藥物應充分稀釋后再應用,放慢點滴速度,并防止藥液漏出血管外。有計劃地更換輸液部位,以保護靜脈。處理:停止在此部位靜脈輸液,并將患肢抬高、制動。局部用50%硫酸鎂或95%乙醇溶液行濕熱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鐘超短波理療,每日1次,每次15-20分鐘。中藥治療,將如意金黃散加醋調成糊狀,局部外敷,每日2次,具有清熱、止痛、消腫的作用。如合并感染,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20輸液反應及處理護理措施預防:20輸液反應及處理20輸液反應及處理培訓課件21護理措施預防:①輸液前認真檢查輸液器,排盡輸液導管內的空氣。②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及時添加藥液或更換輸液瓶;輸液完畢及時拔針。③拔出較粗的、近胸腔的深靜脈導管后,立即嚴密封閉穿刺點。處理:①如出現上述表現,立即將患者置于左側頭低足高位,使氣體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動脈入口。隨著心臟的舒縮,空氣被打成泡沫分次小量進入肺動脈內,逐漸被吸收。②高流量氧氣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濃度,糾正缺氧狀態。③有條件可使用中心靜脈導管抽出空氣。④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對癥處理。22輸液反應及處理護理措施預防:22輸液反應及處理22Page

23藥物外滲原因:穿刺時刺破血管或輸液過程中針頭或留置導管滑出血管外,使液體進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組織而引起。癥狀:局部皮膚腫脹、蒼白、疼痛,輸液不暢,如藥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嚴重的組織壞死。23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23藥物外滲原因:穿刺時刺破血管或輸液23護理措施掌握藥物的性能、特點及使用注意事項,注意輸入藥物的濃度及速度。刺激性強的藥物輸液前必須以生理鹽水建立靜脈通路,確定穿刺成功后,再輸注刺激性強的藥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藥物過程中,密切觀察必須確保針頭在血管內。在輸注高危藥物時要向患者及家屬說明,要求患者盡量減少活動,并指導患者及家屬自我觀察,如果出現注射部位疼痛、腫脹,及時向護理人員報告。加強責任心、多巡視特別是危重患者,巡視時發現藥物外滲,立即更換注射部位;輸注化療藥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組織壞死的藥物時,要密切觀察注射部位,要進行床頭交接班。Page

2424輸液反應及處理護理措施Page2424輸液反應及處理24具體方法

1.對血管刺激性較小的藥物如抗生素類:(1)腫塊<5cm×5cm時,可采用熱敷方法(拔針4h后可行)(2)腫塊>5cm×5cm時,應及時給予硫酸鎂或呋喃西林濕敷2.對血管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局部產生無菌炎癥反應)如:紅霉素或沙星類藥物,應給予冷敷(收縮血管,減少吸收,滅活藥物毒性)或硫酸鎂濕敷(預防小血管內膜炎),也可采用0.5%的654-2溶液濕敷(可對抗微血管痙攣,提高細胞免疫及補體含量,促進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而達到增強自身抵抗力,控制炎癥的目的)25輸液反應及處理具體方法1.對血管刺激性較小的藥物如抗生素類:25輸液反253.陽離子溶液與高滲溶液(1)鈣劑:首選硫酸鎂濕敷(因其對抗作用強),其次,也可采用0.5%654-2濕敷。(2)甘露醇發生滲漏時,初期可用熱敷,也可用硫酸鎂濕敷,還可采用75%的酒精濕敷。(3)蘇打外滲:局部用利多卡因+vitC封閉,再用硫酸鎂濕敷.注意點:滲漏超過24h以后,不可熱敷,因此時局部皮膚蒼白,之后逐漸轉暗紅色,可產生局部出血,如此時熱敷,可造成局部皮膚溫度升高、代謝增強、細胞耗氧量增加,可加速組織壞死。4.擴血管藥物上述方法均可采用。26輸液反應及處理3.陽離子溶液與高滲溶液26輸液反應及處理264.升壓藥去甲腎上腺素、阿拉明等,滲漏輕微時-熱敷、嚴重時按醫囑處理,可局部封閉,654-2濕敷等(也可用酚妥拉明封閉,氫化可的松濕敷)5.化療藥物外滲只要可疑滲漏,立即停止輸注,然后先將針內藥回吸出來,回的血液藥物以3-5ml為宜。局部使用生理鹽水加地塞米松多處皮下注射,范圍需大于滲漏區域,同時可冰敷(收縮血管、減少吸收、緩解疼痛、抑制局部炎性反應)封閉應在滲漏后1h內,越早越好;應盡最大范圍的全封閉抬高患肢,避免局部按壓,密切觀察,每班交接。如出現組織破壞或潰瘍時,應考慮手術切除。27輸液反應及處理4.升壓藥去甲腎上腺素、阿拉明等,滲漏輕微時-熱敷、27過敏性休克

原因: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質進入已致敏的機體后,通過免疫機制在短時間內發生的一種強烈的多臟器累及癥群。過敏性休克的表現與程度,依機體反應性、抗原進入量及途徑等而有很大差別。通常都突然發生且很劇烈,若不及時處理,常可危及生命。癥狀:胸悶、喉頭堵塞感,繼而呼吸困難、紫紺、瀕死感,嚴重者可咳出粉紅色泡沫樣痰常有劇烈的腸絞痛,惡心、嘔吐或腹瀉意識障礙、四肢麻木、抽搐、失語、大小便失禁、脈細弱、血壓下降28輸液反應及處理過敏性休克原因:28輸液反應及處理28搶救措施

搶救:立即應用腎上腺素;靜脈快速注入腎上腺皮質激素;擴容;吸氧或高壓給氧;給予鈣劑及抗組織胺藥物;及時處理喉頭水腫、肺水腫、腦水腫等;29輸液反應及處理搶救措施搶救:29輸液反應及處理29措施:1、應立即停藥,使病人就地平臥,報告醫生,就地搶救。2立即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5-1ml,小兒酌減,如癥狀不緩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0.1%腎上腺素0.5ml3、氧氣吸入,當呼吸受抑制時,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并肌內注射尼可剎米或洛貝林等呼吸興奮劑,喉頭水腫影響呼吸時,應立即準備氣管插管,必要時配合施行氣管切開4、抗過敏:遵醫囑給予地塞米松5—10mg,靜脈注射,或氫化可的松2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并根據病情給予升壓藥物,如多巴胺,間羥胺等5、糾正酸中毒,應用抗組胺類藥物,如肌內注射鹽酸異丙嗪25-50mg6、若心跳驟停,則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搶救7、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尿量及其他病情變化,注意保暖,并作好病情動態記錄,病人未脫離危險期前不宜搬運8、向病人及家屬交代病情,并告知今后避免使用同類及相似藥物,病歷上注明對本藥過敏30輸液反應及處理措施:1、應立即停藥,使病人就地平臥,報告醫生,就地搶救。330藥物過敏反應和熱原反應的鑒別要點

熱原反應

過敏反應致病因素熱原(內毒素)藥物本身發病機制內毒素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首次接觸某種藥物后,使機體致敏,再次接觸同一藥物時,引起變態反應過敏體質無關密切相關發生人群可群體發病,主要與個體因素相關

不會群體發病寒戰高熱,

可有發熱,但體溫一般相對低

臨床表現

一般不會出現皮疹,多不伴有寒戰,皮疹常見,嚴重者可出現休克,

休克(可不伴有其他的過敏癥狀),

但較少見,一般不會出現屬于Ⅰ型過敏類型,常伴有支氣管支氣管痙攣和喉頭水腫

痙攣和喉頭水腫熱原檢測多陽性陰性31輸液反應及處理藥物過敏反應和熱原反應的鑒別要點31Page

32輸液反應的預防措施嚴把藥物及輸液器具關改善治療室環境嚴格操作規程合理用藥,注意配伍禁忌32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32輸液反應的預防措施嚴把藥物及輸液器具關3232

《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重要內容介紹

輸液治療時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執行標準預

防措施。操作者操作前、后應實行合格的手部清潔,不允許佩戴假指甲,戴手套前和脫下手套之后也需洗手。使用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操作者手上有可見體液、血液或可疑手被污染,應立即用抗菌或非抗菌皂液和水進行洗手。在沒有流動水洗手的情況下,也可使用手消毒液消毒劑自然風干后再行穿刺33輸液反應及處理

《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重要內容介紹

輸液治療時必須嚴33無菌藥液的配制所有的常規液體的配制都應在空氣清潔的環境中完成,最好在層流凈化臺和有層流通風設備的靜脈藥物配置中心進行。配制液體時,必須遵循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和規程。藥液配制和使用時,應依據藥典和藥物配伍禁忌標準執行。配液的注射器應一次性使用。34輸液反應及處理無菌藥液的配制34輸液反應及處理3435THANKYOU!35輸液反應及處理35THANKYOU!35輸液反應及處理35輸液反應及處理輸液反應及處理36地點:時間:參加人員:37輸液反應及處理地點:2輸液反應及處理37Page

38目錄輸液反應的概述反應的類型常見反應的癥狀、原因及護理措施發生原因預防措施《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重要內容介紹38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3目錄輸液反應的概述反應的類型常見反應的癥狀、38概述輸液反應是由于輸液所引起的不良反應的總稱,屬不良反應。我們常說的輸液反應是由熱原引起的反應,輕者有發冷、寒戰、發熱、出汗,體溫常在38.5℃左右,停止輸液后數小時體溫恢復正常。嚴重者體溫可達40℃~42℃,頭痛、惡心、嘔吐、意識不清、昏迷、低血壓休克,有的出現多臟器損害、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循環呼吸衰竭而死亡。嚴重輸液反應多數非死即殘,預后很差,腦損壞致殘成癡呆或植物人。臨床中應重在防范;一旦發生,判斷要準確,處置要果斷。輸液反應類型:發熱反應、靜脈炎、空氣栓塞、急性心衰、肺水腫。39輸液反應及處理概述輸液反應是由于輸液所引起的不良反應的總稱,屬不良反應。我39Page

40輸液反應的類型輸液反應類型發熱反應熱原樣反應過敏反應細菌污染引起40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5輸液反應的類型輸液反應發熱反應熱原樣過敏反應40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1.液體與藥品質量的問題:液體或藥品在生產過程中把關不嚴,混入了致熱源。致熱源進入人體導致寒戰發熱反應。2.是液體配制中的問題:在液體配制過程中麻痹大意,不履行“三查七對”,對液體外觀未予仔細查驗;或未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針”,用同一支注射器給多人或多組液體配制藥液會增加反應的發生幾率。

41輸液反應及處理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1.液體與藥品質量的問題:6輸液反應及處41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3.是液體與體溫溫差的問題:臨床中輸液反應常發生于酷熱或寒冷季節。如果存放液體的房間,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過度,都會使液體溫度過涼,使液體與人體溫差加大,過涼的液體輸入人體則可能誘發輸液反應。

42輸液反應及處理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3.是液體與體溫溫差的問題:7輸液反應及處42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4.是液體配伍過雜的問題:如果一組液體中加入藥物品種過多,藥品之間產生肉眼不可見的化學反應,生成致熱原而致輸液反應。如有的一組液體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雙黃連或炎琥寧、地塞米松等加上液體本身的藥物成分共5--6種之多,這都容易出現輸液反應。43輸液反應及處理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4.是液體配伍過雜的問題:8輸液反應及處理43輸液反應的診斷標準輸液反應的參考診斷標準如下:在輸液后15分鐘至1小時內,發生冷感、寒戰,發熱38℃以上,于停止輸液后數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腰部及四肢關節劇痛,皮膚蒼白、濕冷、血壓下降,休克甚至死亡。44輸液反應及處理輸液反應的診斷標準輸液反應的參考診斷標準如下:在輸液后15分44Page

45藥物大輸液質量:使用前一定要仔細檢查添加藥物:對添加藥物的質量,劑量,溶酶,及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不熟悉熱原累加:進入體內熱原質細菌內毒素達到一定量微粒累加45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0藥物大輸液質量:使用前一定要仔細檢查10輸45Page

46輸液器材及速度使用不合格的注射器和輸液器靜滴含K+、Ca2+、Mg2+等離子的藥物時,滴速過快,敏感患者可引起輸液反應,對體質較弱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滴速。46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1輸液器材及速度使用不合格的注射器和輸液器146Page

47環境一般在夏季氣溫炎熱,空氣濕度偏高時,藥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發輸液反應。氣候寒冷季節,對高齡患者或者體質較弱者,也可引發輸液反應。輸液時一定要注意環境溫度、濕度。47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2環境一般在夏季氣溫炎熱,空氣濕度偏高時,藥47Page

48患者個人因素(1)疾病(2)患者年齡(3)個體差異48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3患者個人因素(1)疾病13輸液反應及處理48Page

49常見輸液反應癥狀發熱反應循環負荷過重靜脈炎空氣栓塞藥物外滲49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4常見輸液反應癥狀發熱反應循環負荷靜脈炎空氣49Page

50原因

發熱是常見的輸液反應,因輸入致熱物質引起。多由于用物清潔滅菌不徹底,輸入的溶液或藥物制品不純、消毒保存不良,輸液器消毒不嚴或被污染,輸液過程中未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等引起。

發熱反應癥狀主要表現發冷、寒戰、發熱(輕者發熱常在38℃左右,嚴重者高熱達40-41℃),并伴有惡心、嘔吐、頭痛、脈快、周身不適等癥狀。50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5原因發熱反應癥狀15輸液反應及處理50Page

51護理措施預防:輸液前認真檢查藥液的質量,輸液用具包裝及滅菌日期、有效嚴格無菌操作處理:反應輕者,立即減慢點滴速度或停止輸液,并及時通知醫生反應嚴重者,立即停止輸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輸液器,必要時送檢驗科做細菌培養對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嚴格觀察生命體征,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抗過敏藥物或激素治療。51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6護理措施預防:16輸液反應及處理51Page

52原因: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荷過重。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見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癥狀:病人突然感到胸悶、氣短、咯粉紅色泡沫樣痰;嚴重時痰液可由口鼻腔涌出,聽診肺部布滿濕啰音,心率快且節律不齊循環負荷過重52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7原因:循環負荷過重17輸液反應及處理52護理措施預防:輸液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情況,注意控制輸液速度和輸液量,一般成人40-60滴/分,兒童20-40滴/分,老年人、兒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應減慢滴速。處理:①出現上述表現,立即停止輸液并迅速通知醫生,進行緊急處理:取端坐位,雙腿下垂,以減少下肢靜脈回流,減輕心臟負擔。同時安慰患者以減輕其緊張心理。②高流量氧氣吸入,一般氧流量為6~8L/min,濕化瓶內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減低肺泡內泡沫表面的張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氣體交換,減輕缺氧癥狀。③遵醫囑給予鎮靜劑、平喘、強心、利尿和擴血管藥物。④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扎:用止血帶或血壓計袖帶適當加壓四肢以阻斷靜脈血流,但動脈血仍可通過。每5~10min輪流放松一個肢體上的止血帶,可有效地減少回心血量。⑤靜脈放血200~300ml可有效減少回心血量,但應慎用,貧血者禁忌。53輸液反應及處理護理措施預防:輸液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情況,注意控制輸液速度53Page

54原因:由于長期輸注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引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局部靜脈感染。

癥狀: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紅、腫、灼熱、疼痛,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靜脈炎54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19靜脈炎19輸液反應及處理54護理措施預防: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對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藥物應充分稀釋后再應用,放慢點滴速度,并防止藥液漏出血管外。有計劃地更換輸液部位,以保護靜脈。處理:停止在此部位靜脈輸液,并將患肢抬高、制動。局部用50%硫酸鎂或95%乙醇溶液行濕熱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鐘超短波理療,每日1次,每次15-20分鐘。中藥治療,將如意金黃散加醋調成糊狀,局部外敷,每日2次,具有清熱、止痛、消腫的作用。如合并感染,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55輸液反應及處理護理措施預防:20輸液反應及處理55輸液反應及處理培訓課件56護理措施預防:①輸液前認真檢查輸液器,排盡輸液導管內的空氣。②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及時添加藥液或更換輸液瓶;輸液完畢及時拔針。③拔出較粗的、近胸腔的深靜脈導管后,立即嚴密封閉穿刺點。處理:①如出現上述表現,立即將患者置于左側頭低足高位,使氣體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動脈入口。隨著心臟的舒縮,空氣被打成泡沫分次小量進入肺動脈內,逐漸被吸收。②高流量氧氣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濃度,糾正缺氧狀態。③有條件可使用中心靜脈導管抽出空氣。④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對癥處理。57輸液反應及處理護理措施預防:22輸液反應及處理57Page

58藥物外滲原因:穿刺時刺破血管或輸液過程中針頭或留置導管滑出血管外,使液體進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組織而引起。癥狀:局部皮膚腫脹、蒼白、疼痛,輸液不暢,如藥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嚴重的組織壞死。58輸液反應及處理Page23藥物外滲原因:穿刺時刺破血管或輸液58護理措施掌握藥物的性能、特點及使用注意事項,注意輸入藥物的濃度及速度。刺激性強的藥物輸液前必須以生理鹽水建立靜脈通路,確定穿刺成功后,再輸注刺激性強的藥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藥物過程中,密切觀察必須確保針頭在血管內。在輸注高危藥物時要向患者及家屬說明,要求患者盡量減少活動,并指導患者及家屬自我觀察,如果出現注射部位疼痛、腫脹,及時向護理人員報告。加強責任心、多巡視特別是危重患者,巡視時發現藥物外滲,立即更換注射部位;輸注化療藥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組織壞死的藥物時,要密切觀察注射部位,要進行床頭交接班。Page

5959輸液反應及處理護理措施Page2424輸液反應及處理59具體方法

1.對血管刺激性較小的藥物如抗生素類:(1)腫塊<5cm×5cm時,可采用熱敷方法(拔針4h后可行)(2)腫塊>5cm×5cm時,應及時給予硫酸鎂或呋喃西林濕敷2.對血管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局部產生無菌炎癥反應)如:紅霉素或沙星類藥物,應給予冷敷(收縮血管,減少吸收,滅活藥物毒性)或硫酸鎂濕敷(預防小血管內膜炎),也可采用0.5%的654-2溶液濕敷(可對抗微血管痙攣,提高細胞免疫及補體含量,促進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而達到增強自身抵抗力,控制炎癥的目的)60輸液反應及處理具體方法1.對血管刺激性較小的藥物如抗生素類:25輸液反603.陽離子溶液與高滲溶液(1)鈣劑:首選硫酸鎂濕敷(因其對抗作用強),其次,也可采用0.5%654-2濕敷。(2)甘露醇發生滲漏時,初期可用熱敷,也可用硫酸鎂濕敷,還可采用75%的酒精濕敷。(3)蘇打外滲:局部用利多卡因+vitC封閉,再用硫酸鎂濕敷.注意點:滲漏超過24h以后,不可熱敷,因此時局部皮膚蒼白,之后逐漸轉暗紅色,可產生局部出血,如此時熱敷,可造成局部皮膚溫度升高、代謝增強、細胞耗氧量增加,可加速組織壞死。4.擴血管藥物上述方法均可采用。61輸液反應及處理3.陽離子溶液與高滲溶液26輸液反應及處理614.升壓藥去甲腎上腺素、阿拉明等,滲漏輕微時-熱敷、嚴重時按醫囑處理,可局部封閉,654-2濕敷等(也可用酚妥拉明封閉,氫化可的松濕敷)5.化療藥物外滲只要可疑滲漏,立即停止輸注,然后先將針內藥回吸出來,回的血液藥物以3-5ml為宜。局部使用生理鹽水加地塞米松多處皮下注射,范圍需大于滲漏區域,同時可冰敷(收縮血管、減少吸收、緩解疼痛、抑制局部炎性反應)封閉應在滲漏后1h內,越早越好;應盡最大范圍的全封閉抬高患肢,避免局部按壓,密切觀察,每班交接。如出現組織破壞或潰瘍時,應考慮手術切除。62輸液反應及處理4.升壓藥去甲腎上腺素、阿拉明等,滲漏輕微時-熱敷、62過敏性休克

原因: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質進入已致敏的機體后,通過免疫機制在短時間內發生的一種強烈的多臟器累及癥群。過敏性休克的表現與程度,依機體反應性、抗原進入量及途徑等而有很大差別。通常都突然發生且很劇烈,若不及時處理,常可危及生命。癥狀:胸悶、喉頭堵塞感,繼而呼吸困難、紫紺、瀕死感,嚴重者可咳出粉紅色泡沫樣痰常有劇烈的腸絞痛,惡心、嘔吐或腹瀉意識障礙、四肢麻木、抽搐、失語、大小便失禁、脈細弱、血壓下降63輸液反應及處理過敏性休克原因:28輸液反應及處理63搶救措施

搶救:立即應用腎上腺素;靜脈快速注入腎上腺皮質激素;擴容;吸氧或高壓給氧;給予鈣劑及抗組織胺藥物;及時處理喉頭水腫、肺水腫、腦水腫等;64輸液反應及處理搶救措施搶救:29輸液反應及處理64措施:1、應立即停藥,使病人就地平臥,報告醫生,就地搶救。2立即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5-1ml,小兒酌減,如癥狀不緩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0.1%腎上腺素0.5ml3、氧氣吸入,當呼吸受抑制時,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并肌內注射尼可剎米或洛貝林等呼吸興奮劑,喉頭水腫影響呼吸時,應立即準備氣管插管,必要時配合施行氣管切開4、抗過敏:遵醫囑給予地塞米松5—10mg,靜脈注射,或氫化可的松2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并根據病情給予升壓藥物,如多巴胺,間羥胺等5、糾正酸中毒,應用抗組胺類藥物,如肌內注射鹽酸異丙嗪25-50mg6、若心跳驟停,則立即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