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道開放技術課件_第1頁
氣道開放技術課件_第2頁
氣道開放技術課件_第3頁
氣道開放技術課件_第4頁
氣道開放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氣道開放技術

氣道開放技術1氣道梗阻

是危重癥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多發生于兒童、老人。當異物堵塞氣管時,可出現如下表現:憋氣、聲嘶、面色蒼白或青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V型手勢氣道梗阻是危重癥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多發生于兒童、老人。2氣道完全梗阻的V形手勢不能說話不能呼吸不能咳嗽呼吸窘迫手法

氣道完全梗阻的V形手勢不能說話3

氣道梗阻的常見原因一舌根后墜二呼吸道異物三喉頭和支氣管痙攣氣道梗阻的常見原因一舌根后墜二呼吸道異物三喉頭和支氣4通暢氣道程序試行人工氣,AddYourText手法開放氣道手法清除異物器械應用通暢氣道程序試行人工氣,AddYourText手法開放手5氣道開放技術一、手法開放氣道二、手法清理氣道三、特殊管道通氣四、環甲膜穿刺五、氣管插管術六、氣管切開術氣道開放技術一、手法開放氣道6仰頭舉頦法仰頭抬頸法(現基本不采用)下頜前推法(脊椎損傷時,專業人員)一、手法開放氣道

仰頭舉頦法仰頭抬頸法下頜前推法一、手法開放氣道

7二、手法清理氣道1手指鉤除法(昏迷者)3背部拍擊(嬰幼兒)2Himlich膈下腹部沖擊法(成人)二、手法清理氣道1手指鉤除法3背部拍擊2Himlich膈下腹8膈下腹部沖擊法

(海氏手法-----他救)膈下腹部沖擊法9海氏手法---自救海氏手法---自救10Heimlich法的原理抬高膈肌肺內氣體排出人工咳嗽異物排出Heimlich法的原理抬高膈肌11Heimlich法的并發癥1、胸腹內臟損傷2、胃內容物反流、誤吸

注意:嬰兒禁用!Heimlich法的并發癥12

用于:1、妊娠晚期婦女2、過度肥胖者沖擊部位:胸骨的中點胸部沖擊手法

胸部沖擊手法13嬰幼兒異物梗阻方法:背部拍擊+胸部沖擊法

實施步驟:1、臉朝下,托下頜,頭低于軀干2、肩胛骨聯線中點背部拍擊3、轉身仰臥,低于軀干4、胸部沖擊嬰幼兒異物梗阻14三、特殊管道通氣法1、鼻咽通氣法2、口咽通氣法3、喉罩4、咽氣管腔通氣管三、特殊管道通氣法1、鼻咽通氣法15

口咽通氣法

(1)(2)(3)(4)

口咽通氣法

(1)(2)(3)(4)16鼻、口咽通氣管急救用口咽管鼻、口咽通氣管急救用口咽管17

喉罩(LMA)

喉罩(LMA)18喉罩的特點操作簡單、插入容易通過喉罩,置入氣管插管導管不能防止胃內容物返流與誤吸肺炎是嚴重并發癥之一喉罩的特點操作簡單、插入容易19食管-氣管腔聯合導管(ETC)方法:盲插,不必暴露聲門,易進入食管。食管-氣管腔聯合導管(ETC)方法:盲插,不必暴露聲門,易進20四、環甲膜穿刺一、用途:

用于上呼吸道急性喉阻塞的現場急救,,尤其是聲門區阻塞,嚴重呼吸困難,來不及建立人工氣道。

二、用物:注射針頭(套管針)、連接器、供氧裝置、氣管切開包、呼吸機四、環甲膜穿刺一、用途:21環甲膜穿刺注射針頭法(16號)方法套管針法環甲膜穿刺注射針頭法(16號)方法套管針法22環甲膜穿刺穿刺點: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之間保留時間:48小時內環甲膜穿刺穿刺點:23環甲膜穿刺的并發癥

喉水腫聲帶損傷聲門狹窄環甲膜穿刺的并發癥喉水腫24

環甲膜切開術

對于病情危重,需緊急搶救的喉阻塞病人,可先行環甲膜切開術,待呼吸困難緩解后,再行正規氣管切開術。

環甲膜切開術

對于25五、氣管插管目的: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維持氣道通暢3、給氧4、機械通氣5、氣管內給藥

五、氣管插管目的:26

氣管內插管法

1、適應證: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心搏驟停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咳出全麻或靜脈復合麻醉手術者頜面部、頸部等大手術,呼吸道難以保持通暢者嬰幼兒氣管切開前需氣管插管定位者新生兒窒息的復蘇2、禁忌證:喉頭水腫、急性喉炎、喉頭粘膜下血腫、插管引起嚴重出血等咽喉部燒灼傷、腫瘤或異物存留者主動脈瘤壓迫氣管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難以從插管內清除者頸椎骨折脫位者

氣管內插管法

1、適應證:2、禁忌證:273、物品準備:備氣管插管盤,含以下物品:

喉鏡成人、兒童、幼兒3種規格。氣管導管經口插管時成年男性一般用7.5~8.5mm,女性用7.0~8.0mm。鼻腔插管應相應小0.5mm。導管管心以遠端距離導管開口0.5~1cm為宜。其他牙墊、10ml注射器、膠布、聽診器、吸痰管、簡易呼吸器、吸引器等。3、物品準備:28氣管插管用物1、喉鏡2、氣管插管導管

插管深度:成人22cm,兒童(年齡÷2+12)cm3、導絲:距開口0.5-1cm4、喉頭噴霧器、注射器、聽診器、吸引器、吸痰管、手套、等滲鹽水5、供給正壓通氣的麻醉機或簡易呼吸器、吸氧裝置。氣管插管用物1、喉鏡29喉鏡喉鏡30氣管插管導管氣管插管導絲氣管插管導管氣管插管導絲31各種型號的氣管插管導管各種型號的氣管插管導管32簡易呼吸器簡易呼吸器33氣管插管的方法:經口、經鼻

經口經鼻優點1、插入容易、適用急救2、管腔大,吸痰容易1、易耐受2、易固定3、易口腔護理缺點1、易移位、脫出2、不易長期耐受3、口腔護理不便4、牙齒、口咽損傷1、管腔小、吸痰不方便2、不易迅速插入、不適用急救3、易產生鼻出血、鼻骨折4、可發生鼻竇炎、中耳炎氣管插管的方法:經口、經鼻經口經鼻優點1、34經口氣管插管法(明視下)(1)仰臥,頭后仰,使口、咽、氣管基本重疊于一條軸線。(標準頭位)肩背部或頸部墊一小枕(修正頭位)經口氣管插管法(明視下)35(2)右手拇指推開病人下唇及下頜,示指抵住上門齒,使嘴張開。(3)左手拿咽喉鏡,柄順右側舌面插入。抵咽部后,鏡柄轉至正中位,將喉鏡向左靠,見到腭垂(第1標志),順舌背將喉鏡片稍深入至舌根,稍稍上提喉鏡,即可看到會厭的邊緣(第2標志)。(2)右手拇指推開病人下唇及下頜,示指抵住上門齒,使嘴張開36(4)稍深入,使喉鏡片前端置于會厭與舌根交界處,上提喉鏡即可看到聲門。聲門呈白色,透過聲門可以看到暗黑色的氣管。(5)右手持氣管導管,前端對準聲門,將導管插入。成人過聲門5~6cm,小兒2-3cm左右。(4)稍深入,使喉鏡片前端置于會厭與舌根交界處,上提喉鏡即可37(6)導管旁塞一牙墊,退出喉鏡。(7)向套囊注氣,以氣囊恰好封閉氣道而不漏氣為準(一般7--10ml)。(8)呼吸囊擠壓,觀察胸部有無起伏運動,聽兩肺呼吸音,是否對稱。(9)用長膠布妥善固定導管和牙墊。

(10)吸痰,了解呼吸道通暢情況。(6)導管旁塞一牙墊,退出喉鏡。38

氣管插管的注意事項1.對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應先行人工呼吸、吸氧等。2.檢查工具是否齊全適用,喉鏡燈泡是否明亮,氣囊有無漏氣等。3.導管的選擇,應根據病人年齡、性別、身材大小、插管途徑來決定。4.插管時,喉應暴露好,視野清楚。操作要輕柔、準確,以防損傷組織。5.動作迅速,勿使缺氧時間延長而致心搏驟停。氣管插管的注意事項1.對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應396.導管插入氣管深度為鼻尖至耳垂外加4~5cm(小兒2~3cm)。導管固定要牢固。7.插入氣管后應檢查呼吸音是否對稱。8.插管后隨時檢查導管是否通暢,有無扭曲。吸痰時盡量注意無菌操作,每次吸痰時間不應大于15秒。9.注意吸入氣體的濕化。10.插管留置時間不宜過長。12.拔管后護理應注意觀察患者對拔管的反應,保持呼吸道通暢。重癥患者拔管后1小時復查動脈血氣變化。11.氣囊注氣應適量,高壓型氣囊一般4-6h作放氣5-10分鐘一次。低壓型氣囊科酌情12小時放氣一次。6.導管插入氣管深度為鼻尖至耳垂外加4~5cm(小兒2~340氣管插管的護理常規護理1、插管固定牢固,防止意外脫管2、保持氣道通暢3、氣囊的管理4、加強口腔護理5、觀察生命體征并發癥的觀察1、窒息2、肺不張3、氣道粘膜損傷4、繼發肺部感染5、插管術后喉炎氣管插管的護理常規護理41

氣管插管固定固定不當

,導管滑出、扭曲滑入一側支氣管(右側多見)注意頭部位置和活動每班檢查交接班:

插管距離門齒的刻度

氣管插管固定固定不當,導管滑出、扭曲42氣囊的管理1、壓力:2.O-3.5KPa(20-35cmH20)2、充氣:5-7ml3、檢查:一、聽二、看三、查四、試

氣囊的管理1、壓力:2.O-3.5KPa(20-35cmH243拔管前后護理

1、咳嗽、呼吸訓練

2、純氧10分鐘

3、吸凈分泌物放氣囊4、深呼吸換吸痰管再吸引呼氣末拔管

5、給氧、觀察6、拔管24小時后進食拔管前后護理1、咳嗽、呼吸訓練44六、氣管切開術六、氣管切開術45氣切的適應證1、喉梗阻2、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3、人工呼吸維持1周以上4、氣管內麻醉,不能插管5、氣管異物不能經喉取出6、頸椎損傷呼吸困難氣切的適應證1、喉梗阻46氣切的禁忌證1、嚴重出血性疾病2、切開部位以下占位梗阻氣切的禁忌證1、嚴重出血性疾病47氣管切開法的優缺點優點1、減少死腔和呼吸功耗2、病人易耐受3、可以進食4、留置時間長缺點1、創傷大2、并發癥多3、不能多次進行氣管切開法的優缺點優點1、減少死腔和呼吸功耗缺點1、創傷大48氣管切開的用物1、氣切導管2、氣切包3、無菌手套、消毒用品、局麻藥4、吸引器、吸痰管、生理鹽水5、照明燈氣管切開的用物1、氣切導管49

氣管切開導管氣管切開導管50氣管切開術切開位置:氣管第3、4,或第4、5軟骨環,插入氣管套管。

氣管切開術切開位置:51氣管切開術的體位

氣管切開術的體位52氣管切開術的切口

氣管切開術的切口53切斷甲狀腺峽部

切斷甲狀腺峽部54向上挑開氣管環正中

向上挑開氣管環正中55刀刃向上刺入氣管(進刀深度)

刀刃向上刺入氣管(進刀深度)56撐開氣管切開口后插入氣管套管

撐開氣管切開口后插入氣管套管57氣道開放技術課件58固定氣管套管于頸部

固定氣管套管于頸部59氣道開放技術課件60(1)病人準備:(2)用物準備:氣切包、導管、開口紗(3)環境準備:

病床頭遠離墻壁40—50cm,安置氣墊床、中單、橡皮中單在床中部、頭部各一套。(4)手術配合:病人去枕墊肩臥位,皮膚消毒,麻藥準備,吸痰配合等。氣管切開的護理配合(1)病人準備:氣管切開的護理配合61氣切術后的護理一般護理:1、固定牢固2、金屬內套管:每4-8h更換、取出不超過30分鐘;塑料內導管:基本不用換。3、保持傷口周圍皮膚清潔干燥。4、保持氣道濕潤、通暢。5、做好拔管護理。并發癥的觀察1、脫管2、出血:術后24小時易發生3、皮下氣腫4、感染5、氣管壁潰瘍及穿孔6、聲門下肉芽腫、瘢痕和狹窄(晚期)

氣切術后的護理一般護理:62氣管切開拔管前的護理1、氣囊放氣2、堵內套管管口,1/3-1/2-全堵3、全堵24-48h,呼吸平穩、發音正常拔管4、蝶形膠布固定切口,換藥。氣管切開拔管前的護理1、氣囊放氣63氣道開放技術

氣道開放技術64氣道梗阻

是危重癥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多發生于兒童、老人。當異物堵塞氣管時,可出現如下表現:憋氣、聲嘶、面色蒼白或青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V型手勢氣道梗阻是危重癥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多發生于兒童、老人。65氣道完全梗阻的V形手勢不能說話不能呼吸不能咳嗽呼吸窘迫手法

氣道完全梗阻的V形手勢不能說話66

氣道梗阻的常見原因一舌根后墜二呼吸道異物三喉頭和支氣管痙攣氣道梗阻的常見原因一舌根后墜二呼吸道異物三喉頭和支氣67通暢氣道程序試行人工氣,AddYourText手法開放氣道手法清除異物器械應用通暢氣道程序試行人工氣,AddYourText手法開放手68氣道開放技術一、手法開放氣道二、手法清理氣道三、特殊管道通氣四、環甲膜穿刺五、氣管插管術六、氣管切開術氣道開放技術一、手法開放氣道69仰頭舉頦法仰頭抬頸法(現基本不采用)下頜前推法(脊椎損傷時,專業人員)一、手法開放氣道

仰頭舉頦法仰頭抬頸法下頜前推法一、手法開放氣道

70二、手法清理氣道1手指鉤除法(昏迷者)3背部拍擊(嬰幼兒)2Himlich膈下腹部沖擊法(成人)二、手法清理氣道1手指鉤除法3背部拍擊2Himlich膈下腹71膈下腹部沖擊法

(海氏手法-----他救)膈下腹部沖擊法72海氏手法---自救海氏手法---自救73Heimlich法的原理抬高膈肌肺內氣體排出人工咳嗽異物排出Heimlich法的原理抬高膈肌74Heimlich法的并發癥1、胸腹內臟損傷2、胃內容物反流、誤吸

注意:嬰兒禁用!Heimlich法的并發癥75

用于:1、妊娠晚期婦女2、過度肥胖者沖擊部位:胸骨的中點胸部沖擊手法

胸部沖擊手法76嬰幼兒異物梗阻方法:背部拍擊+胸部沖擊法

實施步驟:1、臉朝下,托下頜,頭低于軀干2、肩胛骨聯線中點背部拍擊3、轉身仰臥,低于軀干4、胸部沖擊嬰幼兒異物梗阻77三、特殊管道通氣法1、鼻咽通氣法2、口咽通氣法3、喉罩4、咽氣管腔通氣管三、特殊管道通氣法1、鼻咽通氣法78

口咽通氣法

(1)(2)(3)(4)

口咽通氣法

(1)(2)(3)(4)79鼻、口咽通氣管急救用口咽管鼻、口咽通氣管急救用口咽管80

喉罩(LMA)

喉罩(LMA)81喉罩的特點操作簡單、插入容易通過喉罩,置入氣管插管導管不能防止胃內容物返流與誤吸肺炎是嚴重并發癥之一喉罩的特點操作簡單、插入容易82食管-氣管腔聯合導管(ETC)方法:盲插,不必暴露聲門,易進入食管。食管-氣管腔聯合導管(ETC)方法:盲插,不必暴露聲門,易進83四、環甲膜穿刺一、用途:

用于上呼吸道急性喉阻塞的現場急救,,尤其是聲門區阻塞,嚴重呼吸困難,來不及建立人工氣道。

二、用物:注射針頭(套管針)、連接器、供氧裝置、氣管切開包、呼吸機四、環甲膜穿刺一、用途:84環甲膜穿刺注射針頭法(16號)方法套管針法環甲膜穿刺注射針頭法(16號)方法套管針法85環甲膜穿刺穿刺點: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之間保留時間:48小時內環甲膜穿刺穿刺點:86環甲膜穿刺的并發癥

喉水腫聲帶損傷聲門狹窄環甲膜穿刺的并發癥喉水腫87

環甲膜切開術

對于病情危重,需緊急搶救的喉阻塞病人,可先行環甲膜切開術,待呼吸困難緩解后,再行正規氣管切開術。

環甲膜切開術

對于88五、氣管插管目的: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維持氣道通暢3、給氧4、機械通氣5、氣管內給藥

五、氣管插管目的:89

氣管內插管法

1、適應證: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心搏驟停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咳出全麻或靜脈復合麻醉手術者頜面部、頸部等大手術,呼吸道難以保持通暢者嬰幼兒氣管切開前需氣管插管定位者新生兒窒息的復蘇2、禁忌證:喉頭水腫、急性喉炎、喉頭粘膜下血腫、插管引起嚴重出血等咽喉部燒灼傷、腫瘤或異物存留者主動脈瘤壓迫氣管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難以從插管內清除者頸椎骨折脫位者

氣管內插管法

1、適應證:2、禁忌證:903、物品準備:備氣管插管盤,含以下物品:

喉鏡成人、兒童、幼兒3種規格。氣管導管經口插管時成年男性一般用7.5~8.5mm,女性用7.0~8.0mm。鼻腔插管應相應小0.5mm。導管管心以遠端距離導管開口0.5~1cm為宜。其他牙墊、10ml注射器、膠布、聽診器、吸痰管、簡易呼吸器、吸引器等。3、物品準備:91氣管插管用物1、喉鏡2、氣管插管導管

插管深度:成人22cm,兒童(年齡÷2+12)cm3、導絲:距開口0.5-1cm4、喉頭噴霧器、注射器、聽診器、吸引器、吸痰管、手套、等滲鹽水5、供給正壓通氣的麻醉機或簡易呼吸器、吸氧裝置。氣管插管用物1、喉鏡92喉鏡喉鏡93氣管插管導管氣管插管導絲氣管插管導管氣管插管導絲94各種型號的氣管插管導管各種型號的氣管插管導管95簡易呼吸器簡易呼吸器96氣管插管的方法:經口、經鼻

經口經鼻優點1、插入容易、適用急救2、管腔大,吸痰容易1、易耐受2、易固定3、易口腔護理缺點1、易移位、脫出2、不易長期耐受3、口腔護理不便4、牙齒、口咽損傷1、管腔小、吸痰不方便2、不易迅速插入、不適用急救3、易產生鼻出血、鼻骨折4、可發生鼻竇炎、中耳炎氣管插管的方法:經口、經鼻經口經鼻優點1、97經口氣管插管法(明視下)(1)仰臥,頭后仰,使口、咽、氣管基本重疊于一條軸線。(標準頭位)肩背部或頸部墊一小枕(修正頭位)經口氣管插管法(明視下)98(2)右手拇指推開病人下唇及下頜,示指抵住上門齒,使嘴張開。(3)左手拿咽喉鏡,柄順右側舌面插入。抵咽部后,鏡柄轉至正中位,將喉鏡向左靠,見到腭垂(第1標志),順舌背將喉鏡片稍深入至舌根,稍稍上提喉鏡,即可看到會厭的邊緣(第2標志)。(2)右手拇指推開病人下唇及下頜,示指抵住上門齒,使嘴張開99(4)稍深入,使喉鏡片前端置于會厭與舌根交界處,上提喉鏡即可看到聲門。聲門呈白色,透過聲門可以看到暗黑色的氣管。(5)右手持氣管導管,前端對準聲門,將導管插入。成人過聲門5~6cm,小兒2-3cm左右。(4)稍深入,使喉鏡片前端置于會厭與舌根交界處,上提喉鏡即可100(6)導管旁塞一牙墊,退出喉鏡。(7)向套囊注氣,以氣囊恰好封閉氣道而不漏氣為準(一般7--10ml)。(8)呼吸囊擠壓,觀察胸部有無起伏運動,聽兩肺呼吸音,是否對稱。(9)用長膠布妥善固定導管和牙墊。

(10)吸痰,了解呼吸道通暢情況。(6)導管旁塞一牙墊,退出喉鏡。101

氣管插管的注意事項1.對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應先行人工呼吸、吸氧等。2.檢查工具是否齊全適用,喉鏡燈泡是否明亮,氣囊有無漏氣等。3.導管的選擇,應根據病人年齡、性別、身材大小、插管途徑來決定。4.插管時,喉應暴露好,視野清楚。操作要輕柔、準確,以防損傷組織。5.動作迅速,勿使缺氧時間延長而致心搏驟停。氣管插管的注意事項1.對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應1026.導管插入氣管深度為鼻尖至耳垂外加4~5cm(小兒2~3cm)。導管固定要牢固。7.插入氣管后應檢查呼吸音是否對稱。8.插管后隨時檢查導管是否通暢,有無扭曲。吸痰時盡量注意無菌操作,每次吸痰時間不應大于15秒。9.注意吸入氣體的濕化。10.插管留置時間不宜過長。12.拔管后護理應注意觀察患者對拔管的反應,保持呼吸道通暢。重癥患者拔管后1小時復查動脈血氣變化。11.氣囊注氣應適量,高壓型氣囊一般4-6h作放氣5-10分鐘一次。低壓型氣囊科酌情12小時放氣一次。6.導管插入氣管深度為鼻尖至耳垂外加4~5cm(小兒2~3103氣管插管的護理常規護理1、插管固定牢固,防止意外脫管2、保持氣道通暢3、氣囊的管理4、加強口腔護理5、觀察生命體征并發癥的觀察1、窒息2、肺不張3、氣道粘膜損傷4、繼發肺部感染5、插管術后喉炎氣管插管的護理常規護理104

氣管插管固定固定不當

,導管滑出、扭曲滑入一側支氣管(右側多見)注意頭部位置和活動每班檢查交接班:

插管距離門齒的刻度

氣管插管固定固定不當,導管滑出、扭曲105氣囊的管理1、壓力:2.O-3.5KPa(20-35cmH20)2、充氣:5-7ml3、檢查:一、聽二、看三、查四、試

氣囊的管理1、壓力:2.O-3.5KPa(20-35cmH2106拔管前后護理

1、咳嗽、呼吸訓練

2、純氧10分鐘

3、吸凈分泌物放氣囊4、深呼吸換吸痰管再吸引呼氣末拔管

5、給氧、觀察6、拔管24小時后進食拔管前后護理1、咳嗽、呼吸訓練107六、氣管切開術六、氣管切開術108氣切的適應證1、喉梗阻2、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3、人工呼吸維持1周以上4、氣管內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