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完整版:楊修之死_第1頁
教學設計完整版:楊修之死_第2頁
教學設計完整版:楊修之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課《楊修之死》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羅貫中與《三國演義》,了解楊修的有關史實。2.引導學生自讀本文,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3.分析理解楊修的死因,深入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4.學習本文通過典型事例來展現人物性格的寫法。5.做人要謙遜自持,保持心理健康;完善健全人格。【教學重難點】重點:1.分析曹操、楊修的性格特征,明確二人之間的矛盾。2.學習本文刻畫人物形象的獨特寫法。難點:探討楊修之死的原因。【教學安排】三課時。【教學過程】第三課時一、人物形象分析 1.分析曹操的性格特點。(答案參見教師用書。)

曹操的復雜性格:即十分奸詐,又有深謀遠慮。陰險虛偽、狡詐奸猾。 2.分析楊修的性格特點。

楊修之才具體表現在哪里?(找出文中關鍵句,舉例子回答) 小說中楊修“放曠”表現在,我是從讀出來的。(抓住人物語言) 楊修:恃才放曠狂妄輕率目中無人耍小聰明二、討論探討楊修的死因關于楊修的死因,歷史上有很多爭議。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歸過于楊修自己,還有人認為另有它因,你持哪種觀點呢?請以“楊修之死,過在于_,因為__”的句式談談你的看法。同學們對“楊修”這個人物頗感興趣,因他才華橫溢,特別聰明。楊修因其才受到曹操的賞識,也因其才被曹操斬首,這是為什么?我首先給學生提出問題。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說是因曹操妒才,有的說曹操心狠手辣、奸詐、壞……,氣氛熱烈。教師趁機點撥:楊修之死僅僅只是曹操的原因嗎?“不!”有學生看著書說,楊修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還有人認為是楊修太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太自以為是,太驕傲……這時教師概括學生討論的兩種意見:(1)楊修恃才放曠,終招殺身之禍;(2)曹操借違反軍紀之名處死楊修,是因其心胸狹窄,忌賢妒能。然后讓學生舉手表明自己的態度,結果大多數同學認為楊修之死是第一種原因,教師因勢利導:何謂“恃才放曠”?依仗(自己的)才能而不拘禮俗,用現在的話講是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狂妄輕率,耍小聰明,無視他人的存在,不拘小節。這樣的人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沒有?“有!”大家異口同聲地答道,有學生說我們班就有這種人。教師引導:對!由于我們現在絕大多數同學是獨生子女,有些同學唯我獨尊,自私冷漠,我行我素,不顧及他人,缺乏愛心和責任感。若是成績優秀,那更是有了“資本”。在家里隨意辱罵父母,在學校稍不順心就隨意責罵老師和同學,這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疾病,叫“人格障礙”。人格又稱個性,它表現為人與其他人相區別的特質或個人特征,是一個人在與其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和情緒反應的特征。人格障礙是人格特征偏離了正常,也稱病態人格。這種人缺乏調節情感活動和行為活動的能力,從而成為一個放蕩不羈、缺乏對情感情緒的自制力,偏離正軌、低級趣味占優勢的人。楊修的“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實際上是一種人格障礙,一種心理疾病,只不過當時人們并沒有從心理學角度進行分析,而只是認為是其性格不好。那么我們現在的青少年學生應從楊修之死中明白什么呢?教師讓學生討論,然后總結:一個人應有健全的人格,要有正常人的心理,這當然需要從小培養,心理健康的標準是:(1)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2)正視現實,接納他人;(3)能協調、控制情緒,心境良好;(4)有積極向上的、現實的人生目標;(5)對社會有責任心;(6)心地善良,對他人有愛心;(7)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同學們,生活是七彩的,有歡樂也有悲傷,只要我們給予他人幫助、關懷、愛撫,心中裝盛的不僅僅是一己之悲喜,急他人之所急,憂他人之所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