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
要素稟賦理論
第三章
要素稟賦理論
要素稟賦理論最早是由兩位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EliHeckscher)和俄林(BertilOhlin)師生倆提出的,后經薩繆爾森(PaulSamuelson)等人不斷加以完善。其主要內容包括赫克歇爾一俄林理論(以下簡稱H-O定理)、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以及探討要素積累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羅伯津斯基定理等。要素稟賦理論最早是由兩位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EliH本章結構圖本章結構圖要素稟賦理論與古典貿易理論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素稟賦理論在進行供給面分析時,除勞動之外,引入了另外一個生產要素——資本,因此,生產要素包括兩個。二是關于要素稟賦差異的產生原因,也易于解釋。直觀地看,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和歷史發展等諸多因素,都可以成為各國要素稟賦差異的來源。
要素稟賦理論與古典貿易理論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節要素稟賦理論的基本模型
一、要素稟賦的概念
要素稟賦:指一國所擁有的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例。這是一個相對概念,與其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絕對數量無關。如果一國的要素稟賦(
)大于他國,則稱該國為資本(相對)豐富或勞動(相對)稀缺的國家;反過來,他國則為勞動豐富或資本稀缺的國家。第一節要素稟賦理論的基本模型一、要素稟賦的概念
圖3-1中,EA、EB分別表示A、B兩國的要素總量組合,EA、EB
兩點與原點的連線的斜率ρA、ρB分別表示A、B的要素稟賦狀況。由圖可知ρA>ρB
,故A國為資本豐富的國家,B國則為勞動豐富的國家。
圖3-1圖3-1中,EA、EB分別表示A、B兩國的要素總量組合,EOLKY=YAY=YBX=XBX=XAEAEBXBYAYBXAOXY要素稟賦差異與生產可能性曲線的關系:1.注意到X和Y產品等產量線分別靠近K軸和L軸,意味著X為資本密集型產品,Y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圖3-2詳細說明)2.XA>XB,YA<YB標示著生產可能曲線端點位置的不同。3.注意相同形狀的X等產量線在A國達到水平更高,意味著資本豐富的A國供給資本密集型商品X的能力更高。同理B國供給勞動密集型商品Y能力更高。OLKY=YAY=YBX=XBX=XAEAEBXBYAYBX二、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
指生產某種產品所投入兩種生產要素的比例。這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與生產要素的絕對投入量無關。
如果X商品的生產所采用的資本與勞動投入比例kx=Kx/Lx,大于Y商品的生產所采用的資本與勞動投入比例ky=Ky/Ly,即kx>ky,則稱X是資本密集型產品,Y是勞動密集型產品。
二、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kx=Kx/Lxky=Ky/Ly
kx>kyX是資本密集型產品Y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圖3-2等產量線等成本線圖3-2等產量線等成本線三、模型基本假設
兩國相同部門的生產函數相同;兩國消費者偏好相同;規模收益不變;商品市場、要素市場完全競爭;生產要素供給既定不變;假設A國為資本豐富的國家,B國為勞動豐富的國家;生產要素在一國之內可自由流動,在國際間不能流動;X、Y的生產技術不同,假設X為資本密集型產品,Y為勞動密集型產品;不存在運輸成本或其他貿易障礙。由以上假設可知,A、B兩國除要素稟賦不同外,其他一切條件都是完全相同的。三、模型基本假設兩國相同部門的生產函數相同;第二節H-O理論一、要素稟賦差異與相對供給差異要素稟賦差異相對供給差異生產技術條件相同生產可能性邊界線H-O定理的文字表述:根據比較優勢原則,一國出口密集使用其豐富要素的產品,進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要素稟賦點圖3-3OXYPPFBPPFA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第二節H-O理論一、要素稟賦差異與相對供給差異要素稟一、要素稟賦差異與相對供給差異
在兩國生產技術條件相同的條件下,國家之間要素稟賦的差異,最終會影響到兩國X和Y兩種商品的生產能力,從而引起供給能力的差別。這一過程可由以下分析說明:各國生產同種產品時,價格差異是貿易產生的直接原因;價格差異是由生產成本的差異造成的;產品成本的不同,是由生產要素的價格不同所造成的;生產要素的價格差異是由要素豐裕度的不同所造成的;結論:資本豐富的國家在資本密集型產品上相對供給能力較強,勞動豐富的國家則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相對供給能力較強。一、要素稟賦差異與相對供給差異在兩國生產技術條件相二、封閉條件下的相對價格
A國PPT更平坦,即A國在X商品上具有比較優勢,而B國則在Y商品上具有比較優勢,即資本豐富國家在資本密集型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而勞動豐富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兩國需求條件完全相同要素稟賦相對供給差異相對價格差異生產技術條件相同圖3-5二、封閉條件下的相對價格兩國需求條件完全相同要素稟賦相對開放后,A國將出口X,進口Y,B國則相反。因此,A國X的相對價格將上升,B國X的相對價格將下降,最終兩國價格趨于一致,即兩國面對相同的國際均衡價格。國際均衡價格Pw由A、B兩國的相互需求共同決定。開放后,兩國的相對價格和生產、消費均衡點發生變動(見圖3-7)
開放后,A國將出口X,進口Y,B國則相反。因此,A國X的相對貿易三角ΔQAOACA
和ΔQBOBCB
圖3-7貿易三角ΔQAOACA和ΔQBOBCB圖3-7第三節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本節主要介紹國際貿易對要素價格的影響,旨在說明國際貿易是如何通過商品價格的變動,引起生產要素的再配置,最終達成要素價格的均等化。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有兩點的寓意:
第一,它證明了在各國要素價格存在差異,以及生產要素不能通過在國際間自由流動來直接實現最佳配置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可替代要素國際流動,“間接”實現世界范圍內資源的最佳配置;
第二,它說明了貿易利益在一國內部的分配問題,即說明國際貿易如何影響貿易國的收入分配格局。第三節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本節主要介紹國際貿易對要素價格一、商品價格和要素價格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生產要素在每一部門的報酬等于其邊際產品價值,即等于其邊際產出與商品價格的乘積。在均衡時,生產要素在所有部門的報酬應當是相同的。
X的相對價格上升資本和勞動從Y向X部門流動X部門是資密型的,需要較多的資本和較少的勞動Y部門是勞密型的,釋放較多的勞動和較少的資本資本需求大于供給資本價格上漲勞動供給大于需求勞動價格下跌兩部門資本-勞動比都下降一、商品價格和要素價格X的相對價格上升資本和勞動從Y向X部門H-O-S定理假設條件:同H-O定理內容:國際貿易會使各國同質要素獲得相同的相對收入與絕對收入,即國際貿易的結果會使貿易間的要素價格趨向均等。A國X相對價格上升,要素從Y部門流向X部門A國(K)X部門擴張Y部門萎縮KX需求↑↑LX需求↑KY需求↓LY需求↓↓K需求↑L需求↓資本名義價格r↑勞動名義價格w↓H-O-S定理假設條件:同H-O定理A國X部門Y部門KX需求二、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的推導右圖畫出了要素相對價格和商品相對價格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勞動相對價格越高,則勞動密集型商品價格越高)。PY/PXw/rwB/rBPBPWPABEAwE/rEwA/rAO
A國分工生產X,提高了資本的相對需求,導致A國的w/r下降;B國分工生產Y,提高了勞動的相對需求,導致B國的w/r上升。這種情況將持續下去直至點E為止,此時,兩國X的相對價格均為(Pw),兩國勞動的相對均衡價格均為(wE/rE)。勞動的相對價格勞動密集型商品的相對價格二、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的推導右圖畫出了要素相對價格和商品相對OYKBKALBEACOXAOXBA國B國DEBLAHOS定理的正規證明由于A國的(w/r)較大,且X是資本密集型的,A國將分工生產X直至達到EA點。B國分工生產Y直至達到點EB。在EA和EB點,兩國的(K/L)和(w/r)均都是相同的。wA/rAYXwE/rEwE/rEwB/rB契約線向右凸表示PPT是凸的,即機會成本遞增情形。OYKBKALBEACOXAOXBA國B國DEBLAHOS定X與Y等產量線的公切線的斜率絕對值代表要素價格比率w/r原點出發引向契約線上的任一點的射線斜率為資本與勞動投入比率:Kx/Lx
(Ox出發)和KY/LY(OY出發)。從圖中可看出封閉情況下,A國兩種產品的K/L都大于B國,這是因為A資本豐富。注意EA和EB點的公切線斜率一樣,表示要素價格比經過貿易后變得一致。注意OxAEA和OxBEB平行,表示兩國兩種商品的資本與勞動投入比經過貿易后也變得一致。X與Y等產量線的公切線的斜率絕對值代表要素價格比率w/r國際貿易對兩要素經濟的影響在現實世界中,國家貿易已經使不同國家間同類要素的價格實現均等化了嗎?隨意考察一下就可清楚表明回答是否定的。例如:醫生、工程師、技術人員、機械師以及勞動力所有者的工資在美國和德國與在中國和墨西哥相比要高。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其說國際貿易完全消除了,還不如說國際貿易減弱了國家間同類要素收益的差異來的更實際一點。國際貿易對兩要素經濟的影響以下幾個對要素價格均等化成立的前提假設在現實中達不到:兩個國家同時生產兩種相同的產品兩個國家的生產技術相同貿易使兩個國家的產品價格相同所有產品都可以參與國際貿易以下幾個對要素價格均等化成立的前提假設在現實中達不到:第四節對要素稟賦理論的實證檢驗對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檢驗美國數據里昂惕夫悖論里昂惕夫發現,雖然美國是世界上資本最充裕的國家,但是美國的出口產品的資本密集度要低于美國進口產品的資本密集度。全球數據波文、利莫、斯維考斯克斯的一項研究利用大量國家的數據檢驗了赫克歇爾-俄林模型。.該項研究在世界范圍證實了里昂惕夫悖論。第四節對要素稟賦理論的實證檢驗對里昂剔夫之謎的解釋1、勞動生產率說2、人力資本說3、自然資源說4、貿易壁壘干擾說5、消費偏向說6、要素密集度逆轉說對里昂剔夫之謎的解釋(一)勞動生產率說里昂惕夫開始認為美國的勞動生產率高(3倍),意味著美國相對其他國家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所以勞動力其實比較豐富。后來自己否定了,因為美國勞動生產率高的同時資本生產率也更高。(二)人力資本說所謂人力資本(humancapital)就是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文化、技術程度與健康狀況,它是靠增加人力投資來增加人力資本的。里昂惕夫收集數據時僅考慮了物質資本而忽略了人力資本。很多美國出口商品(科技產品)中包含的人力資本相當巨大(一)勞動生產率說(三)自然資源稀缺說美國進口許多自然資源產品,而要生產一定的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一般要配合較多的資本要素。所以,美國的許多進口產業資本密集度較高。(四)貿易壁壘干擾說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可能會扭曲貿易的格局。美國對其國內勞動密集型產業保護最嚴密若美國進口商不受到限制的話,其進口品中資本與勞動的比率將比實際情況要低5%。(三)自然資源稀缺說美國進口許多自然資源產品,而要生產一定的(五)消費偏向說美國人更喜歡消費資本密集型商品以致于其資本密集型商品相對價格較高,需要進口。這一觀點成立的前提是美國本土供給沒辦法滿足或者不愿滿足本國市場對資本密集型商品的消費。
消費偏向說沒有被普遍接受,因為里昂惕夫實驗時國際貿易基本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這些收入水平差距不大的國家消費結構被認為是相近的。(五)消費偏向說美國人更喜歡消費資本密集型商品以致于其資本YPwPaPbAB封閉條件下,A國X商品的價格Pa高于B國的Pb(因為A國人更喜歡X商品),結果自由貿易后,A國的進口X,B國進口Y。XYPwPaPbAB封閉條件下,A國X商品的價格Pa高于B國的(六)要素密集度逆轉說要素密集度逆轉(FactorIntensityReversal)是指一種給定的商品(如X)在勞動豐裕的國家(甲國)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在資本豐裕的國家(如乙國)卻是資本密集型產品。要素密集度逆轉的原因是:X產品的生產要素替代彈性大于Y,X的等產量線比Y產品等產量線的曲度小。要素密集度解釋里昂惕夫之謎并不合適,因為當時美國農業并不比其他發達國家使用更明顯多的資本。(六)要素密集度逆轉說要素密集度逆轉(FactorInteYLK(w/r)B(w/r)A商品要素密集度逆轉XX產品相對于Y產品,在A國是勞動密集的,而在B國是資本密集型的。YLK(w/r)B(w/r)A商品要素密集度逆轉XX產品相對80年代的研究換了個角度思考問題,使用生產和消費的資本勞動比率來代替進出口的資本勞動比率。結果數項研究結論表明,美國生產商品的資本勞動比率確實大于消費商品的資本勞動比率,從而解決了里昂惕夫之謎。南北貿易的適用性從進出口角度看,南北制造品貿易更加符合要素稟賦理論。1995年世界銀行的研究支持了赫克歇爾-俄林模型。這顯然是因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資源稟賦差異更加明顯。80年代的研究換了個角度思考問題,使用生產和消費的資本勞動比表4-5:1992年美國與韓國之間貿易額(單位:百萬美元)表4-5:1992年美國與韓國之間貿易額(單位:百萬美元一、羅伯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Theorem)
(3.9)(3.10)假設某一生產要素總量增加,比如說資本供給增加了ΔK。第五節要素積累與國際貿易一、羅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Theorem)L0KXYEE/X/Y/E點是一國要素變化前的要素稟賦點;直線OX、OY的斜率表示均衡時XY部門的要素使用比例,X、Y點對應的勞動、資本量分別表示兩個部門的要素投入量OX、OY表示兩個部門的產出水平資本增加,勞動不變要素稟賦點則由E移到E′點,在商品相對價格不變的條件,兩部門的要素使用比例保持不變,要保證所有要素充分,必然有新的平行四邊形產生。K總L總L0KXYEE/X/Y/E點是一國要素變化前的要素稟賦點;資結果資本總量增加則X部門的生產擴大,而Y部門的生產則下降。如果是勞動總量增加,資本總量不變,則同樣的道理,Y部門的生產將擴大,X部門的生產將下降。
羅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對價格不變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會導致密集使用該要素部門的生產增加,而另一部門的生產則下降。結果資本總量增加則X部門的生產擴大,而Y部門的生產則下降。如荷蘭病(theDutchdisease),是指一國特別是指中小國家經濟的某一初級產品部門異常繁榮而導致其他部門的衰落的現象。20世紀50年代,已是制成品出口主要國家的荷蘭發現大量石油和天然氣,荷蘭政府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業,出口劇增,國際收支出現順差,經濟顯現繁榮景象。可是,蓬勃發展的天然氣業卻嚴重打擊了荷蘭的農業和其他工業部門,削弱了出口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荷蘭遭受到通貨膨脹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長率降低、失業率增加的困擾,國際上稱之為“荷蘭病”。案例分析:荷蘭病現象荷蘭病(theDutchdisease),是指一國特別是
二、要素積累與貿易所得羅伯津斯基定理的一個應用是說明要素積累對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影響效果。
1.封閉條件下:
要素稟賦增加之后,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兩個端點所分別對應的X、Y的最大產出,都會增加,因此,整條邊界線將向外移動,但生產邊界外移的方向性則取決于要素稟賦變化的類型。
二、要素積累與貿易所得羅伯津斯基定理的一個應用是說明要素·XT’TOQQ’RP’pYTT’圖3-10X1X2Y1Y2可以看出,P不變的情形下,X增產,Y同時減產·XT’TOQQ’RP’pYTT’圖3-10X1X2Y1Y2小國情形小國在國際市場上可看成是價格接受者,國際價格不會因其經濟增長而有所變動,因此,對小國來說,要素稟賦變化之后,其貿易條件可視為不變。
偏向出口的增長的福利效果
1.經濟增長意味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國民福利的改善;
2.經濟增長又可能惡化本國的貿易條件,對本國福利產生不利影響。
2.開放條件下開放情況下,價格變化情形要看國際市場對該產品增產的反應。一般出口數量劇增會引起國際價格下跌,反之不變。大國情形(略)小國情形偏向出口的增長的福利效果2.開放條件下開放情況下,XOYQQ*QˊCˊC*C圖3—11
如圖,從C到C‘,純粹的增長利益;從C’到C*,貿易條件惡化,抵消了部分經濟增長利益,以“轉移支付”的形式為他國所享有。
PWXOYQQ*QˊCˊC*C圖3—11如圖,從C到C‘悲慘增長(貧困的增長)
轉移至他國的利益部分超出了增長利益,總的福利效果為負。所謂悲慘增長(貧困化增長)是指隨著貿易的進行,一國進口需求導致貿易條件惡化,貿易增長利益完全被貿易條件惡化導致的轉移至他國的利益,使得一國總體福利水平下降。YXQQ*C*CO悲慘增長(貧困的增長)YXQQ*C*CO悲慘增長的發生條件:增長出的產品出口量不易調節(客觀或主觀原因)其出口供給的增加足以引起貿易條件的惡化;增長國出口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需求價格彈性非常低。該國改變產業結構的能力非常低,即便產品虧損依然只能繼續生產。悲慘增長的發生條件:牙買加咖啡與越南咖啡
越南咖啡在短短數年間躍成為世界排名前2的咖啡生產國,“越南速度”可謂驚人。在越南政府的產業規劃中,咖啡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政府投入大量財政資金,鼓勵民眾廣泛種植咖啡,并給予農戶一定的財政補貼。據越南媒體2013年報道,越南咖啡價格在過去6個月下降了三分之一,每公斤降幅超過1.5萬越盾(約合0.7美元),是三年來最低價格。許多企業因此破產。
案例1:牙買加咖啡與越南咖啡
案例1:
越南《經濟時報》報道,越南咖啡出口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過度依賴原料出口。越南咖啡深加工量僅占咖啡出口總量(近百萬噸)的10%。越南有160個咖啡粉加工廠,年生產能力5.17萬噸,實際產能為2.61萬噸。咖啡深加工產品質量不高,面臨多個進口國的關稅和食品安全壁壘,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較低。與越南的發展模式不同,藍山咖啡每年產量不過2400噸,但標價卻極其昂貴,成為咖啡界毫無疑問的價格之王。藍山咖啡能擁有這樣的地位與牙買加政府的政策有著緊密的關系。相較越南政府寬松式的引導,牙買加政府的管控幾乎到了嚴苛的地步。
越南《經濟時報》報道,越南咖啡出口陷入困境的主要國際經濟學-第三章課件
1948年,牙買加咖啡局(CIB)正式成立,隨后《牙買加藍山咖啡產業管理法例》出臺,由咖啡局(CIB)對藍山咖啡的種植地和咖啡豆的品類進行了嚴格細致的分類,也由此拉開了牙買加政府對藍山咖啡從種植到最后出口進行管控的序幕。在種植源頭上,根據牙買加咖啡委員會的規定,只有種植在SaintAndrew、SaintThomas、PortlandandSaintMary,且海拔在915米和1680米之間的咖啡豆才能被叫做藍山咖啡。這一標準隨即也獲得美國和歐盟的認可。牙買加政府只授權五家國內制造商對藍山咖啡進行加工,并嚴格控制配額。1948年,牙買加咖啡局(CIB)正式成立,隨后《牙買加歐佩克——防止貧困化增長的有效武器
案例2:歐佩克(OPEC),又稱石油輸出國組織,是世界最著名的石油壟斷組織。其成功的經濟原因可歸納如下。
1.石油產品的價格彈性很低,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供給產品,不存在密切的替代品與競爭,其價格的上升不會引發石油出口量的劇烈下降。
2.歐佩克的石油的生產儲備占世界的總儲備、生產與出口的70%以上,它有能力影響世界石油貿易條件。3.歐佩克的成員國的關系是穩定且有效的,使得它們能夠對價格、生產配額及其事務進行有效的協商。
4.密切的文化聯系。歐佩克的主要的成員國為阿拉伯國家,它們的共同的語言、宗教信仰與文化,及地理上的鄰近性,使它們之間的組織協調的成本低,遵守承諾的可能性大。
歐佩克——防止貧困化增長的有效武器案例2:歐佩克(OPEC本章關鍵性知識點根據比較優勢理論,一國應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對豐富要素的產品,進口密集使用其相對稀缺要素的產品;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指出國際貿易通過商品價格的均等化,會導致要素價格的均等化,從而在世界范圍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同時由于要素價格的變動,國際貿易會影響一國收入分配格局,即相對豐富要素的所有者會從國際貿易中獲利,而相對稀缺要素的所有者會因貿易而受損;羅伯津斯基定理說明,在商品價格不變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會導致密集使用該要素產品的生產增加,而另一產品生產則下降,由羅伯津斯基定理,我們可以依據羅伯津斯基線的方向來判斷要素增加國的經濟增長類型,對于大國來說,如果經濟增長偏向出口部門,則會惡化增長國的貿易條件,如果經濟增偏向進口部門,則會改善增長國的貿易條件。
本章結構圖關鍵性問題
1.掌握要素稟賦理論的分析與內容
2.掌握H-O定理、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與羅布津斯基定理
3.了解里昂惕夫之謎的內容及相關解釋
本章關鍵性知識點根據比較優勢理論,一國應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對豐L0XYEX點是該國所有資源購買的資本勞動組合來生產X產品的最大可能值。此時一定是使用了較多的K,較少的L來生產。因為X是資本密集型商品。陰影部分是X點的取值范圍。K總L總L0XYEX點是該國所有資源購買的資本勞動組合來生產X產品的第三章
要素稟賦理論
第三章
要素稟賦理論
要素稟賦理論最早是由兩位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EliHeckscher)和俄林(BertilOhlin)師生倆提出的,后經薩繆爾森(PaulSamuelson)等人不斷加以完善。其主要內容包括赫克歇爾一俄林理論(以下簡稱H-O定理)、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以及探討要素積累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羅伯津斯基定理等。要素稟賦理論最早是由兩位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EliH本章結構圖本章結構圖要素稟賦理論與古典貿易理論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素稟賦理論在進行供給面分析時,除勞動之外,引入了另外一個生產要素——資本,因此,生產要素包括兩個。二是關于要素稟賦差異的產生原因,也易于解釋。直觀地看,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和歷史發展等諸多因素,都可以成為各國要素稟賦差異的來源。
要素稟賦理論與古典貿易理論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節要素稟賦理論的基本模型
一、要素稟賦的概念
要素稟賦:指一國所擁有的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例。這是一個相對概念,與其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絕對數量無關。如果一國的要素稟賦(
)大于他國,則稱該國為資本(相對)豐富或勞動(相對)稀缺的國家;反過來,他國則為勞動豐富或資本稀缺的國家。第一節要素稟賦理論的基本模型一、要素稟賦的概念
圖3-1中,EA、EB分別表示A、B兩國的要素總量組合,EA、EB
兩點與原點的連線的斜率ρA、ρB分別表示A、B的要素稟賦狀況。由圖可知ρA>ρB
,故A國為資本豐富的國家,B國則為勞動豐富的國家。
圖3-1圖3-1中,EA、EB分別表示A、B兩國的要素總量組合,EOLKY=YAY=YBX=XBX=XAEAEBXBYAYBXAOXY要素稟賦差異與生產可能性曲線的關系:1.注意到X和Y產品等產量線分別靠近K軸和L軸,意味著X為資本密集型產品,Y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圖3-2詳細說明)2.XA>XB,YA<YB標示著生產可能曲線端點位置的不同。3.注意相同形狀的X等產量線在A國達到水平更高,意味著資本豐富的A國供給資本密集型商品X的能力更高。同理B國供給勞動密集型商品Y能力更高。OLKY=YAY=YBX=XBX=XAEAEBXBYAYBX二、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
指生產某種產品所投入兩種生產要素的比例。這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與生產要素的絕對投入量無關。
如果X商品的生產所采用的資本與勞動投入比例kx=Kx/Lx,大于Y商品的生產所采用的資本與勞動投入比例ky=Ky/Ly,即kx>ky,則稱X是資本密集型產品,Y是勞動密集型產品。
二、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kx=Kx/Lxky=Ky/Ly
kx>kyX是資本密集型產品Y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圖3-2等產量線等成本線圖3-2等產量線等成本線三、模型基本假設
兩國相同部門的生產函數相同;兩國消費者偏好相同;規模收益不變;商品市場、要素市場完全競爭;生產要素供給既定不變;假設A國為資本豐富的國家,B國為勞動豐富的國家;生產要素在一國之內可自由流動,在國際間不能流動;X、Y的生產技術不同,假設X為資本密集型產品,Y為勞動密集型產品;不存在運輸成本或其他貿易障礙。由以上假設可知,A、B兩國除要素稟賦不同外,其他一切條件都是完全相同的。三、模型基本假設兩國相同部門的生產函數相同;第二節H-O理論一、要素稟賦差異與相對供給差異要素稟賦差異相對供給差異生產技術條件相同生產可能性邊界線H-O定理的文字表述:根據比較優勢原則,一國出口密集使用其豐富要素的產品,進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要素稟賦點圖3-3OXYPPFBPPFA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第二節H-O理論一、要素稟賦差異與相對供給差異要素稟一、要素稟賦差異與相對供給差異
在兩國生產技術條件相同的條件下,國家之間要素稟賦的差異,最終會影響到兩國X和Y兩種商品的生產能力,從而引起供給能力的差別。這一過程可由以下分析說明:各國生產同種產品時,價格差異是貿易產生的直接原因;價格差異是由生產成本的差異造成的;產品成本的不同,是由生產要素的價格不同所造成的;生產要素的價格差異是由要素豐裕度的不同所造成的;結論:資本豐富的國家在資本密集型產品上相對供給能力較強,勞動豐富的國家則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相對供給能力較強。一、要素稟賦差異與相對供給差異在兩國生產技術條件相二、封閉條件下的相對價格
A國PPT更平坦,即A國在X商品上具有比較優勢,而B國則在Y商品上具有比較優勢,即資本豐富國家在資本密集型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而勞動豐富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兩國需求條件完全相同要素稟賦相對供給差異相對價格差異生產技術條件相同圖3-5二、封閉條件下的相對價格兩國需求條件完全相同要素稟賦相對開放后,A國將出口X,進口Y,B國則相反。因此,A國X的相對價格將上升,B國X的相對價格將下降,最終兩國價格趨于一致,即兩國面對相同的國際均衡價格。國際均衡價格Pw由A、B兩國的相互需求共同決定。開放后,兩國的相對價格和生產、消費均衡點發生變動(見圖3-7)
開放后,A國將出口X,進口Y,B國則相反。因此,A國X的相對貿易三角ΔQAOACA
和ΔQBOBCB
圖3-7貿易三角ΔQAOACA和ΔQBOBCB圖3-7第三節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本節主要介紹國際貿易對要素價格的影響,旨在說明國際貿易是如何通過商品價格的變動,引起生產要素的再配置,最終達成要素價格的均等化。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有兩點的寓意:
第一,它證明了在各國要素價格存在差異,以及生產要素不能通過在國際間自由流動來直接實現最佳配置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可替代要素國際流動,“間接”實現世界范圍內資源的最佳配置;
第二,它說明了貿易利益在一國內部的分配問題,即說明國際貿易如何影響貿易國的收入分配格局。第三節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本節主要介紹國際貿易對要素價格一、商品價格和要素價格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生產要素在每一部門的報酬等于其邊際產品價值,即等于其邊際產出與商品價格的乘積。在均衡時,生產要素在所有部門的報酬應當是相同的。
X的相對價格上升資本和勞動從Y向X部門流動X部門是資密型的,需要較多的資本和較少的勞動Y部門是勞密型的,釋放較多的勞動和較少的資本資本需求大于供給資本價格上漲勞動供給大于需求勞動價格下跌兩部門資本-勞動比都下降一、商品價格和要素價格X的相對價格上升資本和勞動從Y向X部門H-O-S定理假設條件:同H-O定理內容:國際貿易會使各國同質要素獲得相同的相對收入與絕對收入,即國際貿易的結果會使貿易間的要素價格趨向均等。A國X相對價格上升,要素從Y部門流向X部門A國(K)X部門擴張Y部門萎縮KX需求↑↑LX需求↑KY需求↓LY需求↓↓K需求↑L需求↓資本名義價格r↑勞動名義價格w↓H-O-S定理假設條件:同H-O定理A國X部門Y部門KX需求二、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的推導右圖畫出了要素相對價格和商品相對價格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勞動相對價格越高,則勞動密集型商品價格越高)。PY/PXw/rwB/rBPBPWPABEAwE/rEwA/rAO
A國分工生產X,提高了資本的相對需求,導致A國的w/r下降;B國分工生產Y,提高了勞動的相對需求,導致B國的w/r上升。這種情況將持續下去直至點E為止,此時,兩國X的相對價格均為(Pw),兩國勞動的相對均衡價格均為(wE/rE)。勞動的相對價格勞動密集型商品的相對價格二、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的推導右圖畫出了要素相對價格和商品相對OYKBKALBEACOXAOXBA國B國DEBLAHOS定理的正規證明由于A國的(w/r)較大,且X是資本密集型的,A國將分工生產X直至達到EA點。B國分工生產Y直至達到點EB。在EA和EB點,兩國的(K/L)和(w/r)均都是相同的。wA/rAYXwE/rEwE/rEwB/rB契約線向右凸表示PPT是凸的,即機會成本遞增情形。OYKBKALBEACOXAOXBA國B國DEBLAHOS定X與Y等產量線的公切線的斜率絕對值代表要素價格比率w/r原點出發引向契約線上的任一點的射線斜率為資本與勞動投入比率:Kx/Lx
(Ox出發)和KY/LY(OY出發)。從圖中可看出封閉情況下,A國兩種產品的K/L都大于B國,這是因為A資本豐富。注意EA和EB點的公切線斜率一樣,表示要素價格比經過貿易后變得一致。注意OxAEA和OxBEB平行,表示兩國兩種商品的資本與勞動投入比經過貿易后也變得一致。X與Y等產量線的公切線的斜率絕對值代表要素價格比率w/r國際貿易對兩要素經濟的影響在現實世界中,國家貿易已經使不同國家間同類要素的價格實現均等化了嗎?隨意考察一下就可清楚表明回答是否定的。例如:醫生、工程師、技術人員、機械師以及勞動力所有者的工資在美國和德國與在中國和墨西哥相比要高。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其說國際貿易完全消除了,還不如說國際貿易減弱了國家間同類要素收益的差異來的更實際一點。國際貿易對兩要素經濟的影響以下幾個對要素價格均等化成立的前提假設在現實中達不到:兩個國家同時生產兩種相同的產品兩個國家的生產技術相同貿易使兩個國家的產品價格相同所有產品都可以參與國際貿易以下幾個對要素價格均等化成立的前提假設在現實中達不到:第四節對要素稟賦理論的實證檢驗對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檢驗美國數據里昂惕夫悖論里昂惕夫發現,雖然美國是世界上資本最充裕的國家,但是美國的出口產品的資本密集度要低于美國進口產品的資本密集度。全球數據波文、利莫、斯維考斯克斯的一項研究利用大量國家的數據檢驗了赫克歇爾-俄林模型。.該項研究在世界范圍證實了里昂惕夫悖論。第四節對要素稟賦理論的實證檢驗對里昂剔夫之謎的解釋1、勞動生產率說2、人力資本說3、自然資源說4、貿易壁壘干擾說5、消費偏向說6、要素密集度逆轉說對里昂剔夫之謎的解釋(一)勞動生產率說里昂惕夫開始認為美國的勞動生產率高(3倍),意味著美國相對其他國家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所以勞動力其實比較豐富。后來自己否定了,因為美國勞動生產率高的同時資本生產率也更高。(二)人力資本說所謂人力資本(humancapital)就是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文化、技術程度與健康狀況,它是靠增加人力投資來增加人力資本的。里昂惕夫收集數據時僅考慮了物質資本而忽略了人力資本。很多美國出口商品(科技產品)中包含的人力資本相當巨大(一)勞動生產率說(三)自然資源稀缺說美國進口許多自然資源產品,而要生產一定的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一般要配合較多的資本要素。所以,美國的許多進口產業資本密集度較高。(四)貿易壁壘干擾說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可能會扭曲貿易的格局。美國對其國內勞動密集型產業保護最嚴密若美國進口商不受到限制的話,其進口品中資本與勞動的比率將比實際情況要低5%。(三)自然資源稀缺說美國進口許多自然資源產品,而要生產一定的(五)消費偏向說美國人更喜歡消費資本密集型商品以致于其資本密集型商品相對價格較高,需要進口。這一觀點成立的前提是美國本土供給沒辦法滿足或者不愿滿足本國市場對資本密集型商品的消費。
消費偏向說沒有被普遍接受,因為里昂惕夫實驗時國際貿易基本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這些收入水平差距不大的國家消費結構被認為是相近的。(五)消費偏向說美國人更喜歡消費資本密集型商品以致于其資本YPwPaPbAB封閉條件下,A國X商品的價格Pa高于B國的Pb(因為A國人更喜歡X商品),結果自由貿易后,A國的進口X,B國進口Y。XYPwPaPbAB封閉條件下,A國X商品的價格Pa高于B國的(六)要素密集度逆轉說要素密集度逆轉(FactorIntensityReversal)是指一種給定的商品(如X)在勞動豐裕的國家(甲國)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在資本豐裕的國家(如乙國)卻是資本密集型產品。要素密集度逆轉的原因是:X產品的生產要素替代彈性大于Y,X的等產量線比Y產品等產量線的曲度小。要素密集度解釋里昂惕夫之謎并不合適,因為當時美國農業并不比其他發達國家使用更明顯多的資本。(六)要素密集度逆轉說要素密集度逆轉(FactorInteYLK(w/r)B(w/r)A商品要素密集度逆轉XX產品相對于Y產品,在A國是勞動密集的,而在B國是資本密集型的。YLK(w/r)B(w/r)A商品要素密集度逆轉XX產品相對80年代的研究換了個角度思考問題,使用生產和消費的資本勞動比率來代替進出口的資本勞動比率。結果數項研究結論表明,美國生產商品的資本勞動比率確實大于消費商品的資本勞動比率,從而解決了里昂惕夫之謎。南北貿易的適用性從進出口角度看,南北制造品貿易更加符合要素稟賦理論。1995年世界銀行的研究支持了赫克歇爾-俄林模型。這顯然是因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資源稟賦差異更加明顯。80年代的研究換了個角度思考問題,使用生產和消費的資本勞動比表4-5:1992年美國與韓國之間貿易額(單位:百萬美元)表4-5:1992年美國與韓國之間貿易額(單位:百萬美元一、羅伯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Theorem)
(3.9)(3.10)假設某一生產要素總量增加,比如說資本供給增加了ΔK。第五節要素積累與國際貿易一、羅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Theorem)L0KXYEE/X/Y/E點是一國要素變化前的要素稟賦點;直線OX、OY的斜率表示均衡時XY部門的要素使用比例,X、Y點對應的勞動、資本量分別表示兩個部門的要素投入量OX、OY表示兩個部門的產出水平資本增加,勞動不變要素稟賦點則由E移到E′點,在商品相對價格不變的條件,兩部門的要素使用比例保持不變,要保證所有要素充分,必然有新的平行四邊形產生。K總L總L0KXYEE/X/Y/E點是一國要素變化前的要素稟賦點;資結果資本總量增加則X部門的生產擴大,而Y部門的生產則下降。如果是勞動總量增加,資本總量不變,則同樣的道理,Y部門的生產將擴大,X部門的生產將下降。
羅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對價格不變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會導致密集使用該要素部門的生產增加,而另一部門的生產則下降。結果資本總量增加則X部門的生產擴大,而Y部門的生產則下降。如荷蘭病(theDutchdisease),是指一國特別是指中小國家經濟的某一初級產品部門異常繁榮而導致其他部門的衰落的現象。20世紀50年代,已是制成品出口主要國家的荷蘭發現大量石油和天然氣,荷蘭政府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業,出口劇增,國際收支出現順差,經濟顯現繁榮景象。可是,蓬勃發展的天然氣業卻嚴重打擊了荷蘭的農業和其他工業部門,削弱了出口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荷蘭遭受到通貨膨脹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長率降低、失業率增加的困擾,國際上稱之為“荷蘭病”。案例分析:荷蘭病現象荷蘭病(theDutchdisease),是指一國特別是
二、要素積累與貿易所得羅伯津斯基定理的一個應用是說明要素積累對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影響效果。
1.封閉條件下:
要素稟賦增加之后,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兩個端點所分別對應的X、Y的最大產出,都會增加,因此,整條邊界線將向外移動,但生產邊界外移的方向性則取決于要素稟賦變化的類型。
二、要素積累與貿易所得羅伯津斯基定理的一個應用是說明要素·XT’TOQQ’RP’pYTT’圖3-10X1X2Y1Y2可以看出,P不變的情形下,X增產,Y同時減產·XT’TOQQ’RP’pYTT’圖3-10X1X2Y1Y2小國情形小國在國際市場上可看成是價格接受者,國際價格不會因其經濟增長而有所變動,因此,對小國來說,要素稟賦變化之后,其貿易條件可視為不變。
偏向出口的增長的福利效果
1.經濟增長意味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國民福利的改善;
2.經濟增長又可能惡化本國的貿易條件,對本國福利產生不利影響。
2.開放條件下開放情況下,價格變化情形要看國際市場對該產品增產的反應。一般出口數量劇增會引起國際價格下跌,反之不變。大國情形(略)小國情形偏向出口的增長的福利效果2.開放條件下開放情況下,XOYQQ*QˊCˊC*C圖3—11
如圖,從C到C‘,純粹的增長利益;從C’到C*,貿易條件惡化,抵消了部分經濟增長利益,以“轉移支付”的形式為他國所享有。
PWXOYQQ*QˊCˊC*C圖3—11如圖,從C到C‘悲慘增長(貧困的增長)
轉移至他國的利益部分超出了增長利益,總的福利效果為負。所謂悲慘增長(貧困化增長)是指隨著貿易的進行,一國進口需求導致貿易條件惡化,貿易增長利益完全被貿易條件惡化導致的轉移至他國的利益,使得一國總體福利水平下降。YXQQ*C*CO悲慘增長(貧困的增長)YXQQ*C*CO悲慘增長的發生條件:增長出的產品出口量不易調節(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原來你是這樣的魯迅”紅色教育(教學設計)粵教版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
- 七年級生物上冊 第四章 第七節 兩棲類和爬行類教學設計 (新版)冀教版
-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ection A (1a-2c)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
- Unit 3 Clothes(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國慶精神”主題班會教學設計
- 2023三年級數學上冊 九 我當小廚師-分數的初步認識 我學會了嗎教學設計 青島版六三制
- 11《軍神》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 2023七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7 My past life Unit 3 Language in use第5課時教學設計 (新版)外研版
- 2024秋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 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 第3課 遠古的傳說教學設計3 新人教版
- 2024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2 Plant a PlantLesson 11 Amazing Plants教學設計(新版)冀教版
- 《認識花草樹木》(教案)全國通用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
- 數字勞工與下一代互聯網
- 2023北京海淀初一(下)期末英語試卷含答案
- 內蒙古達茂旗明水元墓出土絲織品的初步研究
- 質量手冊前言部分201007
- 電力設備生產項目技術方案
- 2023年上海嘉定工業區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村居hao優質獲獎課件
- 丹東鑫源供熱有限責任公司擴建一臺64MWh熱水鍋爐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
- 礦井瓦斯防治課件版 第13章 煤與瓦斯突出分類、特點、機理及規律
- 2023年中科院生態學考博真題題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