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劉毅全)課件_第1頁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劉毅全)課件_第2頁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劉毅全)課件_第3頁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劉毅全)課件_第4頁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劉毅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山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金融系

全書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講述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第二部分講述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各類業務,有資本業務、負債業務、貸款業務、證券投資業務、中間業務及國際業務的經營管理;第三部分講述與銀行經營管理相關的專題,包括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財務管理及績效評價、商業銀行組織設計及競爭力分析、商業銀行并購及商業銀行發展趨勢等,全書包括十三章內容。

下面我們分別加以介紹和學習。通過學習,使我們基本掌握這門課程的相關知識、基本理論、相關業務內容及管理方法等。第一篇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

共包括兩章:第一章商業銀行概述第二章商業銀行經營的基本理論經營貨幣業務的商人后來又利用手中積累的貨幣開展信貸活動,使借貸與貨幣經營業務結合起來,由此古老的貨幣經營業務也就發展成為辦理存款、匯兌支付、清算和貸款業務的銀行業,而這正是今天商業銀行業務的基本內容。1580年,歷史上最早的近代銀行威尼斯銀行建立,并在其他國家建立起來,但這些銀行基本屬于高利貸銀行,對資本主義的發展作用有限。以工商業為主要貸款業務的商業銀行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而產生的。英法等國在18、19世紀完成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確立,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得政權,迫切要求以較低的貸款利率發展經濟,因此不同于近代銀行的現代銀行的產生就具有了必然性。1694年英格蘭銀行的建立,標志著現代銀行的產生。

1580年歷史上最早的近代銀行威尼斯銀行在意大利建立。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之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曾一度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

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于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綴接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意大利大陸半島連接。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人們建起了威尼斯。10世紀開始發展,14世紀前后,這里已經發展成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譽為整個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業、貿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紀為威尼斯全盛時期,成為意大利最強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16世紀始,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威尼斯逐漸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從于拿破侖的統治,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威尼斯共和國從此滅亡。1849年反對奧地利的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區和意大利才實現統一,從此成為意大利的一個地區。威尼斯的文化:有毀于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圣馬可廣場、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醞釀著浪漫氣息的彩虹島、充滿風趣的玻璃島……,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中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里是文藝復興的精華。今天,它是世界上沒有汽車的城市之一。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風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還要狹窄,兩條船不能并開,只能單行。街道兩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層大多為居民的船庫。連接街道兩岸的是各種各樣的石橋或木橋。它們高高地橫跨街心,一點也不妨礙行船。威尼斯的橋梁和水街縱橫交錯,四面貫通,人們以舟代車,以橋代路,陸地、水面,游人熙攘,鴿子與海鷗一起飛翔,形成了這個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種特有的生活情趣。

威尼斯的狂歡節歷史上赫赫有名,1979年已經恢復,目前是全世界四大狂歡節之一。狂歡時,一個人戴上面具,失去了身份,獲得了自由,可以放肆,可以放縱,這是很多人喜歡狂歡節的理由。威尼斯電影節(8月下旬—9月初)是在利多島(Lido)上舉行的國際性電影盛會,吸引許多世界各地的影星、著名電影工作者和記者前來,魅力不輸好萊塢的奧斯卡金像獎。威尼斯兩年一次藝術節Biennale,每逢單數的公元年份舉行,是知名的大型國際藝術節。展期從6月至將近10月結束。沿街商鋪:浮雕:石雕法拉利廣場:坐落在新舊城區之間的法拉利廣場是熱那亞市中心的主要廣場,廣場的中央有一個巨大的噴泉非常的氣派。這里是熱那亞的商業中心,周邊布滿了銀行、保險及各種公司的寫字樓。精致的路燈:公爵府:公爵府如今已是一個舉辦文化活動和藝術展覽的中心博物館。2001年7月,公爵府主辦了由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俄羅斯、英國和美國領導人參加的第27屆G8峰會。圣洛倫佐教堂在整個中世紀,熱那亞并無其他的廣場,圣洛倫佐教堂門前的廣場成了該市唯一的公共空間。教堂的門面是由黑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的。

熱那亞老城區的街道多半都是比較狹窄的,走在這些有著悠久歷史的小巷之中,我不時的可以發掘一些有趣的東西,墻上的雕飾就是其中之一。米蘭概況。米蘭現有180萬居民,米蘭大都會人口則約有755萬人,總面積約有1982平方公里。米蘭是倫巴第的省會和意大利的經濟中心。位于世界上最富饒的地區之一——波河平原的中心。米蘭大都會區生產總值占全國近20%,米蘭全市生產總值占全意大利的10%,其市區生產總值占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2010年米蘭市區國民總產值位居歐洲第七,世界第25位,相當于奧地利一年總產值。2010年米蘭市區人均收入過4萬歐元,高出歐洲人均收入1.6倍。米蘭博覽會是世界上最大,最領先的博覽會之一,其2005年7月開用的RHO新展會會場占地250萬平方米,展覽面積46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博覽會場。世界經濟重鎮,歐洲經濟中心米蘭作為國際大都市,經濟上已與巴黎、倫敦和柏林同為歐洲經濟中心。在中歐、南歐地區,米蘭在工業活動方面位居第一。在金融方面其作用則超過慕尼黑和蘇黎士。在米蘭地區共有14.3多萬家公司、企業從事生產、貿易和服務等經營活動。其中,農業占1.2%,工業占38%,服務業占60.5%。

世界交通樞紐米蘭是世界重要的交通樞紐,米蘭擁有兩個機場,其中馬爾奔薩機場是歐洲三大機場之一,米蘭擁有20多個火車站,其中米蘭中央火車站是意大利最大的鐵路車站,也是全歐洲最大的鐵路樞紐之一。

金融中心。米蘭亦是名符其實的金融中心,集中了全國90%的交融交易。這里有歐洲聞名的全意證券交易所——米蘭證券交易所,意大利商業銀行、意大利信貸銀行及倫巴第儲蓄銀行等總部都設在米蘭。除此以外,還有130家各類銀行、900家銀行分支機構、46家外國銀行分行(包括中國銀行分行)在此營業。工業中心。米蘭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工業中心,也是歐洲重要的工業中心之一,米蘭的絲綢,紡織,化工,服裝等工業極為發達。米蘭地區為全意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工業領域廣、行業齊全,主要有金屬機械、機器制造、航空、冶金、化學工業、制藥工業、化學纖維、紡織服裝、皮革、制鞋、橡膠、農產品加工、食品工業、釀酒業、木材、造紙、出版業、建筑業、建材業、采礦業、玻璃陶瓷、研磨等。全國許多著名的集團公司如蒙特愛迪生化纖公司、皮雷利橡膠公司、斯尼亞化纖集團等都將總部設在米蘭。世界會展中心。米蘭是世界上展覽,展會最多的城市之一,米蘭曾承辦過1906年世界博覽會,并即將主辦2015年世界博覽會,米蘭展覽館是世界最大的展覽中心。米蘭設計周,米蘭家具設計展,米蘭建筑雙年展等固定展覽在世界具有重要影響,全世界各地展品源源不斷地在米蘭進行展覽。一年一度的米蘭國際博覽會是世界第四大博覽會,對促進意大利對外貿易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每年舉辦各類展覽80多個,參展商約30000家左右,參觀者達250萬人次,展出面積37萬平方米。1974年4月中國第一次組團參加了米蘭博覽會。1984年4月上海市對外貿易總公司作為上海米蘭結好后首次組團去米蘭博覽會參展。

世界時尚之都。米蘭是世界公認的四大時尚之都之一,也是四大時尚之都中最具影響力的城市,米蘭匯聚了眾多世界時尚名品,阿瑪尼,范思哲,普拉達,杜嘉班納,華倫天奴,古奇,莫斯奇諾等。米蘭時裝周是世界最為重要的時裝周之一,有世界時裝晴雨表之稱。蒙提拿破侖街是世界最為著名的奢侈品大道。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現在的城市是500~600年前建造的,米蘭是文藝復興的重鎮,達芬奇在這里生活工作,在這里留下了眾多手稿和杰作《最后的晚餐》,米蘭保留著眾多古跡,米蘭從500多年前就是世界重要的城市。世界歌劇圣地。意大利歌劇聞名世界,米蘭更是歌劇的中心,世界最為著名的斯卡拉大劇院代表著世界歌劇藝術的最高峰,有歌劇麥加之稱。世界藝術之都。米蘭不僅設計與時尚世界聞名,米蘭也是世界的藝術之都之一,米蘭擁有眾多的美術館,博物館,世界著名大師的作品一應俱全,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眾多手稿,米開朗基羅生前最后一個雕塑,拉斐爾,提香,佩魯吉諾,畢加索等大師的繪畫收藏在布雷拉美術館。世界足球之城。米蘭是著名的足球之城,兩只著名的球隊AC米蘭,國際米蘭世界聞名。米蘭曾承辦過1990年世界杯,著名的圣西羅球場是各地球迷心目中的圣地。世界天主教重鎮。米蘭是世界天主教的重鎮,地位僅次于羅馬教廷,米蘭擁有世界第二大教堂,世界第一大哥特教堂:米蘭圣母降生大教堂。米蘭也是世界上教堂最多的城市之一,米蘭在天主教界中的影響舉足輕重。大學城。米蘭作為世界一流大都市,教育資源豐富,全市有三所公立大學,一所私立大學(指綜合性大學)即米蘭大學,米蘭理工大學,天主教圣心大學和博科尼大學;一所公立美術學院:布雷拉美術學院;一所公立音樂學院:威爾第音樂學院;數十所私立學院,其中時尚和設計學院達23所,著名的馬蘭歐尼學院(ISTITUTOMARANGONI),多莫斯學院(DOMUSACADEMY),歐洲設計學院(IED)是世界著名的設計學院。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奇特的城市。全市共有160多條大小水道,由1000余座橋梁相連。漫游城中,橋梁交錯,河渠縱橫。從空中鳥瞰,波光如緞,狀似蛛網。市內地勢低于海平面1-5米,被稱為“北方威尼斯”。由于地少人多,河面上泊有近2萬家“船屋”。過去,城市的建筑幾乎均以涂了黑柏油的木樁打基,以防沉陷。“丹”,在荷蘭語中是水壩的意思。是荷蘭人筑起的水壩使700年前的一個漁村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國際大都市。16世紀末,阿姆斯特丹已成為重要的港口和貿易都市,并曾于17世紀一度成為世界金融、貿易、文化中心。1806年,荷蘭將首都遷到阿姆斯特丹,但王室、議會、首相府、中央各部和外交使團仍留在海牙。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最大的工業城市和經濟中心,擁有7700余家工業企業,工業用鉆石產量占世界總量的80%。此外,阿姆斯特丹還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是荷蘭第二大港,港口完全實現現代化,港內外交通運輸十分發達。鮮花是荷蘭重要的出口商品。位于阿姆斯特丹西南郊的阿斯梅爾花卉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市,花卉銷往100多個國家。阿姆斯特丹人居水上、水入城中,人水相依,景自天成。獨特的景觀使阿姆斯特丹的旅游業十分發達。阿姆斯特丹又是歐洲文化藝術的名城。全市有40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收藏有各種藝術品100多萬件,其中不乏蜚聲全球的倫勃朗、哈爾斯和弗美爾等大師的杰作。市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梵高美術館以收藏17世紀荷蘭藝術品而聞名,梵高去世前兩天完成的《烏鴉的麥田》和《吃馬鈴薯的農夫》就陳列在此。

漢堡:漢堡市是德國三大州級市之一,相當于中國的直轄市,是德國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國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貿中心、德國第二金融中心,是德國北部的經濟和文化大都市。另外漢堡是德國著名的一支球隊,也是一種食品的名字。漢堡包,被稱為西方五大快餐之一,它是如何起源的呢?原始的漢堡包是剁碎的牛肉末和面做成的肉餅,故稱牛肉餅。中世紀的蒙古人和韃靼人有生吃牛肉的習慣,隨著韃靼人的西遷,先傳入巴爾干半島,后傳到德意志,逐淅改生食為熟食。德國漢堡地區的人將其加以改進,將剁碎的牛肉泥揉在面粉中,攤成餅煎烤來吃,遂以地名而稱為“漢堡肉餅”。1850年,德國移民將漢堡肉餅烹制技藝帶到美國。后來花樣翻新,逐漸與三明治合流,將牛肉餅夾在一剖為二的小面包當中,稱為“漢堡包”。斯德哥爾摩:斯德哥爾摩,是瑞典首都,也是其第一大城市。瑞典國家政府、國會以及皇室的官方宮殿都設在此。位于瑞典的東海岸,瀕波羅的海,梅拉倫湖入海處,風景秀麗,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余座橋梁將這些島嶼聯為一體,算上郊區的島嶼,共有24000個,被稱為“北方威尼斯”。斯德哥爾摩市區為大斯德哥爾摩的一部分。從13世紀起,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斯德哥爾摩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故鄉。斯德哥爾摩面積186平方公里,人口78.3萬。2004年斯德哥爾摩一共有765,044人口,其中370,482是男性,394,562是女性。平均年齡是39.8歲,其中40.5%在20歲到44歲之間。40.4%的人口沒有結婚,27.5%已婚,11.1%離婚。斯德哥爾摩歷史。斯德哥爾摩英語里意為“木頭島”。“斯德哥”是木頭意思,“爾摩”則是島的意思,合起來為“木頭島”。城市始建于公元13世紀中葉。那時,當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盜侵擾,于是人們便在梅拉倫湖入海處的一個小島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并在水中設置木樁障礙,以抵御海盜,因此這個島便得名為“木頭島”。關于斯德哥爾摩這個名稱,在當地還有一種傳說:以前這里一片荒涼,海浪沖來的遇難船只的碎片堆滿海灘,當地居民便撈取這些木片搭起簡陋的小屋。由于這些木片均不成塊,只是一條條木頭樣的廢料,因此,搭起的房子東倒西歪。

1250年,這種碎木房屋在小島上形成了一條街,外國船只開到這里進行商貿活動,看見街上的房屋如此模樣,不禁感到好笑,隨口喊出“斯德哥爾摩”。斯德哥爾摩南區的斯塔丹島,據說是當年舊城的遺址,坐落在這里的屬于古香古色情調的斯德哥爾摩老城,是游客競相前往的地方。老城區大街小巷均采用石頭鋪筑,最寬處不過5到6米,最窄處不足1米,不但汽車、摩托車和自行車無法通行,就是兩個人對面走過也得側身相讓。街道兩旁是一些古老的店鋪,出售古樸別致而精美異常的手工藝品和紀念品。瑞典王宮、皇家歌劇院、皇家話劇院、議會大廈以及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等都聚集在這里。斯德哥爾摩由格姆拉斯坦城堡建筑發展而來。至今保留著許多歷史建筑,景色秀麗。中央車站、大酒店以及其他設施主要集中在格姆拉斯坦以北的諾魯瑪爾姆地區;東部為幽靜的高檔住宅區埃斯特爾瑪爾姆;南部的索德瑪爾姆街則是藝術家和年輕人聚集處,使這里被稱作世界上最美麗的首都之一。斯德哥爾摩也是一座文化名城,市內有50多座博物館,如民族、自然、美術、古文物、兵器、科技博物館等,分門別類,各有千秋。在斯坎森露天博物館,有150座從瑞典各地搬來的農家小舍,風格各異,生動形象地向人們展現出瑞典古代勞動人民所度過的那些簡樸而富有意義的歲月。還有藏書達100萬余冊的皇家圖書館和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斯德哥爾摩大學等。

自1809年以來,瑞典一直沒有卷入各種戰爭之中,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因瑞典宣布為中立國,居民照常過著平靜安寧的生活,斯德哥爾摩因此被人們稱為“和平的城市”。由于斯德哥爾摩地理位置適中,氣候溫和,環境優美,在1436年被定為都城,并逐漸發展成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最大城市。

斯德哥爾摩既有典雅、古香古色的風貌,又有現代化城市的繁榮。在老城區,那里有金碧輝煌的宮殿、氣勢不凡的教堂和高聳入云的尖塔,而狹窄的大街小巷顯示出中世紀的街道風采。在新城區,則是高樓林立,街道整齊,蒼翠的樹木與粼粼的波光交相映襯。在地面、海上、空中競相往來的汽車、輪船、飛機、魚鷹、海鷗,給城市增添了無限的活力,而遠方那些星羅棋布的衛星城,更給人們帶來一抹如煙如夢的感覺。

瑞典王宮建于公元17世紀,為一座方形小城堡。王宮正面大門前,兩只張牙舞爪的石獅子分立兩旁,門口站著數名頭戴一尺多高的紅纓軍帽、身穿中世紀軍服的衛兵,顯得威嚴逼人。每天中午時分,衛兵們要舉行隆重的換崗儀式。游人可以購買一張門票,通過崗哨進入宮內,參觀歷代瑞典國王遺存的金銀珠寶和各種精美的器皿,觀賞宮內琳瑯滿目的壁畫。

市中心西南國王島東端,便是市政廳所在地。市政廳的高達105米的塔尖上的三個金色皇冠,是斯德哥爾摩的象征。在皇宮附近,還有著“中國宮”和“北海草堂”。北海草堂則是一片中國式園林,是我國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在戊戌變法失敗后流亡國外時構筑的。維也納:是奧地利首都,同時也是奧地利的9個聯邦州之一,是奧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位于多瑙河畔。維也納約有165萬人口,在歐盟城市中居于第10位。維也納是聯合國的四個官方駐地之一,除此之外維也納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部以及其他國際機構的所在地。

維也納(英語:Vienna)是享譽世界的文化名城,既有“音樂之都”的盛譽,又有以精美絕倫、風格各異的建筑而贏得“建筑之都”的美稱;維也納的新年音樂會已成為國際性的音樂盛會。位于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山,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面積414.65平方公里,人口170萬(2008年),占全國人口五分之一以上。

維也納還是多瑙河第一個流經的大城市,因此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夏天還舉行露天音樂會。每一家都會在合家歡樂時演奏古典音樂。更有趣的是,在政府會議前后,也都要演奏一曲。維也納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州。維也納是奧地利共和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奧地利聯邦議會、國民議會、總統府、總理府、國家政府各部委和最高司法機構都聚集在這個城市里。維也納是昔日奧匈帝國的首都,以往的豪華氣派尚存。她是歐洲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和旅游城市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維也納人把滿目瘡痍的城市重建起來。如今,維也納的所有歷史建筑都得到了整修。隨著奧地利加入歐盟,維也納重新成為東西歐商業和經濟往來的中心。對于游客來說,維也納有著千姿百態的面貌。音樂崇拜者會為一場音樂會而不遠萬里,前來拜訪音樂的圣殿。對于很多游人來說,漫步在迷人的多瑙河畔是十分讓人向往的事情。以上是對教材中提到的一些歐洲城市及商業銀行做的一個簡單介紹。下面我們繼續講商業銀行的發展問題。

1.1.2商業銀行的發展西方各國商業銀行產生的條件盡管各不相同,但基本是通過兩條途徑建立起來的:對高利貸性質的銀行進行改造和通過股份公司的形式組建起來的。在其發展中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類型:第一類是以英國為代表的原始意義上的商業銀行,其業務主要集中于“自償性貸款”,也即短期商業性周期貸款,商業銀行也因此得名。第二類以德國為代表的以綜合性為內容的多功能銀行。該類銀行為工商企業及消費者提供各類服務。近些年來,由于企業要求金融服務的多樣化,銀行業務呈多樣化格局,兩類銀行的界限不再明顯,并向著多樣化方向發展。

今天,商業銀行的稱呼已不能準確反映其業務內容,商業銀行這一名稱雖然已經不能準確反映其業務特征,但由于習慣的原因,我們仍然沿用這一稱呼。1.2商業銀行的性質與職能1.2.1商業銀行的性質1、商業銀行是企業2、商業銀行是一種特殊的企業表現在:

第一、經營內容特殊,是貨幣;

第二、與一般企業關系特殊,二者互相依賴;

第三、對社會影響特殊,非常廣泛;

第四、國家對其管理特殊,由于影響廣,所以對其要求非常嚴格。3、商業銀行是一種特殊的金融企業。

表現在:

第一、盈利方面,與央行不同;

第二、經營方面,與其他金融機構不同,可以經營各類金融業務,號稱百貨公司。1.2.2.商業銀行的職能商業銀行是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機構,因此有以下職能。1、信用中介。是借與貸的橋梁,是一個水庫。具體表現在:第一、將儲蓄轉化投資;第二、積少成多;第三、續短為長;第四、調節經濟,擴大了實際執行資金的數量。2、支付中介。由于客戶要在銀行開立賬戶,所以,代替客戶通過賬戶資金轉移來完成收付活動,大大減少了現金流通數量。

支付中介在邏輯上先于信用中介職能,即先有支付中介,后有信貸中介。3、信用創造。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基礎上,銀行又形成了信用創造職能,即派生存款和創造新的信用工具。當然這種信用創造能力不是無限的,受相關條件限制。4、金融服務。經濟的發展與銀行競爭的激烈要求銀行提供多種服務,如提供財務顧問服務、信息提供、投資銀行業務、保管箱業務、代收代付等。1.2.3商業銀行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由于商業銀行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占有極為重要地位。1、商業銀行業務范圍廣泛,與社會聯系密切,是國民經濟活動的中心,商業銀行出了問題,會影響整個社會正常運轉。2、商業銀行通過存貸業務活動對整個貨幣供給量具有重要影響,即通過活期存款的增減會影響貨幣供給量。3、商業銀行的業務活動直接影響國家政策的實施。它通過貫徹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1.3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原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要遵循一些基本規則,方針等,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則。1.3.1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是指其資產、收入、信譽免受損害的狀態。由于商業銀行在發展中面對各種不確定性,所以,保證安全對商業銀行具有重要意義。1、堅持安全性原則的意義

1)堅持安全性原則有利于減少資本、資產損失,增加預期收益。即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收益。

2)堅持安全性有利于銀行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銀行的形象來源于信譽,而信譽主要依賴經營的穩健性。只有穩健經營的銀行才能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3)商業銀行堅持安全性原則有利于維護社會、經濟、金融、政治的穩定。

商業銀行之所以堅持安全性原則,是因為商業銀行面臨著一些風險。2、商業銀行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風險商業銀行在經營中面臨各種風險,主要有四種:第一、信用風險。也稱違約風險,是由商業銀行的客戶失信造成的。第二、利率風險。又稱市場風險,是因市場利率變動引起的。第三、流動性風險,是因銀行無法滿足客戶取款或滿足客戶貸款需要而產生的。第四、資本風險,是因為資本不足造成的風險。3、商業銀行經營風險的衡量標準

由于風險是不確定的,所以對風險的衡量是復雜的,對風險的衡量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法:

1)貸款對存款比率。貸存比率越大,風險越大,越低,風險越小,該比率低于1屬于安全。

2)資產對資本的比率。比率越高,風險越大。

3)負債對流動資產比率。負債大于流動資產風險較大,因為負債要用流動資產來償還,所以,該比率越大,風險越大。

4)問題貸款對全部貸款的比例。比例越大,風險越高;反之,風險越小。4、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策略

風險是客觀的,不可避免的,因此要采取適當的策略加以應對。具體有下述幾種:

(1)避免風險。在經營中盡量不涉足風險項目,但在面對客戶時應以適當方式應對,得到客戶支持和理解。

(2)分散風險。即把風險加以分散。分散化有外部分散和內部分散兩種。外部分散就是銀團貸款;內部分散就是通過資產、負債、業務、期限、利率、行業、地區、幣種、對象、資產分量化等,來分散風險。(3)轉移風險。銀行對于無法分散的風險可以采取合理方法加以轉移。一般來說,有這樣一些方式:

第一、參加保險;雙方均要參加保險。

第二、訂立抵押或擔保條款;銀行要求客戶提供擔保和抵押。

第三、套期保值;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方向相反、數量相等的同種商品的期貨合約,進而無論現貨供應市場價格怎樣波動,最終都能取得在一個市場上虧損的同時,在另一個市場盈利的結果,并且虧損額與盈利額大致相等,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第四、轉讓部分債權。對可能損失的貸款債權賣掉。(4)補償風險。經過上述方法不能完全有效應對風險后,還有這樣一些方法:

第一、將風險報酬加入價格中,即提高價格;

第二、銀行參加保險,讓保險公司承擔部分損失;

第三、利用司法手段追償;

第四、在上述方法還不能完全有效時,用自身的資本或資產(各種準備金)補償。具體是建立準備金補償或用資本補償。若用資本和準備金還不能補償損失,只有死路一條,破產倒閉。以上我們介紹了安全性原則,下面介紹流動性原則。1.3.2流動性原則

流動性是指銀行保持資產與負債的流動性,隨時滿足客戶提款和貸款要求。保持流動性對銀行意義重大。1、流動性原則的意義。流動性問題是企業面對的主要問題,但對商業銀行更為突出。堅持適度的流動性,有利于銀行實現安全性與營利性平衡。

第一、有利于實現安全性與營利性平衡;過大或過低的流動性的是不合適的。

第二、是商業銀行實現其業務功能的前提,沒有流動性,銀行所有的業務都無法發展。那么,怎樣衡量銀行的流動性是否合理呢?

2、商業銀行流動性的衡量標準

(1)貸款對存款比例。比例高,貸款占款大,表示流動性相對較低。但這一比例比較單一,沒考慮其他因素。如存款、貸款期限、數量、質量等。

(2)流動性資產對全部負債或全部資產的比例。該比率高,流動性越高,反之,就低。

(3)超額準備金。絕對數額越大,流動性越好。

(4)流動性資產減易變性負債。該值大于零表明有一定流動性。易變性負債是指以支付利息為條件對外融入或吸收資金而形成的負債。如同業存放款項、同業拆入資金、對金融機構的賣出回購,吸收的單位和個人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為籌集資金而實際發行的債券等。(5)存款增長率減貸款增長率。大于零表示流動性好,小于零流動性不足。3、流動性管理方法流動性不是越大或越小越好,而是要適度,為了實現適度這一目標,可從資產與負債兩個方面來管理:

1)、從資產方面看:保持適度流動性方法就是保持分層次準備資產,是銀行持有的現金和短期有價證券,其中現金資產有:如庫存現金、同業存款和在央行存款,也稱一級準備;二級準備有短期有價證券,多為期限在一年以內的政府短期債券。一級準備與二級準備總和是總準備金,總準備金減去法定準備就是超額準備金,超額準備金的大小反映了銀行流動性強弱。

2)、從負債方面看:可以通過借入負債的方式來滿足流動性需要。它具體有兩種方法:主動負債法和和被動負債法。剛才講到是流動性原則,下面講盈利性原則。1.3.3盈利性原則1.盈利性原則的意義即銀行要獲取盈利。盈利的意義在于:

1)有利于充實銀行資本。銀行的利潤除可以提取公益金外,還可以彌補上一年度的虧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提取公積金。公積金主要是補充銀行資本。

2)有利于不斷擴大經營規模。盈利水平提高,有利于補充資本,進而擴大經營規模。

3)有利于增強銀行的信譽。盈利水平與銀行信用正相關。4)有利于增強銀行的競爭能力。二者也是正相關。5)有利于工商企業改善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銀行要盈利,就要求企業必須盈利,企業要盈利,必須改進管理水平。6)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增強國家實力。銀行上繳利稅增加國家財政收入。7)有利于國民經濟良性循環。銀行的盈利性要求促使各行業、企業改進管理,提高效益,實現國民經濟協調發展。2、商業銀行營利性的衡量標準

(1)資產收益率。這是銀行凈收益與總資產的比率。反映銀行總體盈利狀態。這一水平高說明資產中盈利性資產占比高。

(2)資本收益率。是銀行凈收益與總資本的比率。

(3)利潤率。銀行凈收益與全部業務收入的比值,凈收益是全部收入減去利息支出、管理費用和上繳利稅后的余額,它也反映了銀行的成本費用支出。

(4)利差收益率。是銀行利息差額與銀行盈利資產的比率。利差越大,盈利水平會越高。3、商業銀行贏利性管理方法增加資產運營收入,降低各項成本支出。具體可見教材14-15頁。1.3.4三性協調與銀行經營的總方針。

三原則之間既存在統一性,又有矛盾。因此,銀行的經營者必須正確處理三者關系是其堅持的總方針。這一章我們講解了商業銀行產生和發展,性質與職能、經營管理原則這三大問題,使我們對商業銀行有了基本認識,下一章我們講授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問題。

第二章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

學習重點:

掌握商業銀行經管的理論內容及實質

了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方法及發展趨勢商業銀行產生400余年歷史,其管理理論主要經歷了資產管理理論、負債管理理論和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等。2.1資產管理理論強調管理重點在于資產方面。2.1.1資產業務的主導性與資產管理理論銀行資產業務的主導性,通過建立以資產業務為核心的管理方法與管理體系,能實現經營三原則統一的資產管理理論是這一時期銀行管理理論的主流。隨著經營環境和業務內容變化,又經歷了三種理論:商業貸款理論、資產轉移(換)理論和預期收入理論。三種理論對銀行的經營管理各有利弊,既有積極意義,又有消極意義。2.1.2資產管理理論及方法1、資產管理理論及評價(1)商業貸款理論。認為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應集中于短期自償性貸款,也即用于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理由是商業銀行的存款大多數屬于短期的。

優越性:發放短期貸款,風險較低、流動性較好,而且能隨著經濟周期而自動調整,既沒有通脹也通縮等問題。缺陷是:不能滿足資產多元化要求,盈利性較差;另一方面會加劇經濟波動性,與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相悖。

(2)資產轉移理論。也稱資產轉換理論,即通過資產轉換實現流動性。這類資產具有:信譽高、期限短和易于出售等特點。這一理論與短期債券市場程度發展相關。

該理論的意義在于找到了保持銀行流動性的新方法:一方面通過購入短期債券實現了資產流動性,消除了依靠貸款保持流動性壓力;二是可以在保持流動性的條件下,實現營利性。因此,二戰以后,其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現實中,也存在問題。不足:一是較難確定合理證券的數量;二是受市場影響行情影響較大。

(3)預期收入理論。是指資產運用的選擇,不能僅僅以形式、期限為標準,而要看其預期收益情況,只要收益有保障,就可以考慮。否則,不予考慮。這一理論深化了對貸款清償的認識。

優點:促進了投資的多樣化,增強了銀行對經濟的滲透和控制,強化了銀行的地位和競爭實力,加強了對其他金融機構的抗衡力量。缺陷:對預期收益難以準確預測,加大了信貸風險。(4)超貨幣供給理論。在滿足貨幣供給之外,有其他更多目標。(5)資產結構選擇理論。主要內容“世界狀態”及“不確定”性。2、資產管理方法及評價(1)、資金庫法。就是把所有的資金不管其來源如何,看作一個整體,進而對資金庫加以利用,資金庫的大小由外部因素決定。情況見圖2-1.具體做法:

第一、確定銀行總流動性標準,可以考慮同等規模銀行的財務比率確定;

第二、根據總流動性分配第一準備金數量,形成第一道防線;預防意外的存款流失和未能預見到的貸款需求。

第三、將資金庫的一部分資金分配用作第二準備金,主要是短期證券構成;用于預見到的現金需求和未預見到的意外提供流動性。

第四、在擁有充分流動性后再考慮客戶貸款需求;

第五、銀行在滿足了信貸需要后的剩余部分進行投資長期證券。一是可以創造收入;二是證券到期后補充第二準備金等流動性需要。

基本評價:

第一、資金庫法僅提供資金分配的一般原則,對具體比例沒有明確規定,由銀行決策者根據實際需要決定,因此并不科學;

第二、忽視了個別存款賬戶的易變性,他主要考慮資產運營問題;

第三、忽視了貸款中還本付息形成的流動性問題;僅從清償角度,而忽視了動態事實,因而有片面性。

第四、該方法掩蓋了一個事實,銀行的安全性在于盈利能力,并且忽視了銀行資產、負債在季節性和周期性的流動性中的相互作用。(2)資金轉換法。將資金庫法加以改進,將資金來源加以區分,使銀行將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相對應。也就是根據不同資金來源特點確定不同比例的投資運用。如活期存款流動性最大,應多分配為一二準備金數量,少分配長期投資運用。要點見圖2-2:優點:與前述方法相比,該方法將管理重點由流動性轉移到營利性上來,銀行可以將更多資金用于貸款與投資。缺點:

第一、此法中,流動性決策基于存款周轉而不是實際存款的易變性。這樣高估了流動性需求就會降低營利性;

第二、該方法將貸款組合當作完全不流動對待,實際上貸款的還本付息也會形成流動性;

第三、該方法沒有明確給定銀行目標;

第四、該方法假定資產決策和負債決策分別獨立作出。(3)線性規劃法。是指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選取使目標函數最大化或最小化的某些特定目標變量的數值的數學程序方法,即建立因果關系模型。事實上,銀行的經營目標是多重的,各個目標是沖突的,彼此增減的,因此,經理人員要根據偏好進行取舍。優點:線性規劃法為銀行資產管理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使銀行資產負債組合決策的制定更加精確。不足:第一、銀行對約束條件值的評價在短時間內可能變化,導致評價前后結果不一;

第二、建立模型的各數據往往不可靠,結果會不同。

第三、對一些非量化因素沒有考慮,如人才業務能力和素質等沒有考慮;

第四、調整約束條件、參數、目標等成本較高;

第五、若預測不準,該方法有效性會大打折扣。2.2.負債管理理論2.2.1負債業務的主導性就業務經營與管理的重心來講,20世紀60年代前后是商業銀行發展轉變的重要分水嶺,此前是以資產業務為重心,此后則以負債業務為重心,負債業務開始占主導地位。表現在:

第一、20世紀50-60年代,世界經濟的發展對資金需求持續增大,銀行單靠調整資產結構已不能滿足流動性、營利性和安全性的需要,必須開辟新的資金來源渠道滿足貸款需求;

第二、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既受到其它金融機構的競爭,壓力大,政府管制又嚴格,負債業務極不穩定,也受到限制,需加強對負債管理;

第三、完全依靠資產業務的管理不能解決流動性、盈利及風險問題,需要尋找新的途經解決流動性問題。

第四、20世紀60年代美國花旗銀行發行了大額可轉讓存單,規避了利率管制,為商業銀行資金來源提供新渠道。隨后商業銀行開辟了吸金來源多元化的渠道,進入了負債管理的新時代。優點:開辟了新的管理理論及方法,也為銀行擴大經營增強收益創造條件。不足:負債經營擴大了銀行風險,降低了穩健性,也加大了經營成本。總之,兩種理論各有偏頗,資產理論強調安全性、流動性,忽視盈利性,負債理論較好解決流動性和盈利性問題,但是風險加大。因此需要尋找新思路。2.2.2負債管理理論及方法

1.負債管理理論及評價

該理論主要有以下幾種基本形式:(1)銀行券理論。銀行券是銀行最早的負債,是商人收取金銀貨幣而簽發的收據,后被銀行家用于多發銀行券獲利。即通過發行或多發行銀行券進行貸款而獲取利潤。銀行券理論的意義在于:第一、銀行發行的負債憑證要有真正的貨幣兌現準備。第二、準備貨幣數額可以大大小于發行的負債數額。(2)存款理論。自從商業銀行失去了發行銀行券的權利后,存款理論便成了商業銀行負債管理的主要理論。理論的內容涉及存款意義、內涵、存款利息支付、存款安全性、原始存款與派生存款等。

該理論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保守性或穩定性傾向。它主要強調依照客戶意愿存款的思維,并根據存款安排貸款,不主張冒險,因而具有被動性。3)購買理論。20世紀70年代,因世界經濟滯漲的出現,一種新的負債理論獲得了銀行界青睞,這就是購買理論,也稱主動負債理論。購買理論的興起,標志著銀行負債經營戰略思想的重大轉移。

它意味著銀行負債可以變被動存款為主動,即主動的購買外界資金,變消極為積極。它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時間、利率、形式等。

購買理論的內容:購買目的是增加流動性,實現的手段是價格,購買條件是根據需要。盡管它被稱為銀行業的革命,但是其效果有雙重性:一是有助于主動吸收資金,有助于擴大銀行信用,增強銀行競爭力;另一方面加重了銀行負債水平,增加了風險。正因為如此,該種理論并沒有獲得巨大發展。(4)銷售理論。這是20世紀80年代后興起的一種銀行負債理論,其主題是銀行應主動推銷其金融產品,它與以往負債理論的最大區別是立足服務,創造產品,滿足客戶需求,獲得資金和利潤。他要求銀行關注客戶需要開展業務。

2、負債管理方法

在資產管理方法中,管理的重心是既定資金的優化組合上,而銀行負債管理則尋求利用買入資金來維持和擴大銀行資產組合規模。具體涉及準備金頭寸負債管理和貸款頭寸負債管理。(1)準備金頭寸負債管理。也稱錢桌負債管理,通常是通過買入短期資金補充短期流動性需要,也即補充第二準備金,滿足存款提取和貸款需求增加需要。準備金頭寸管理可以使銀行增加流動性差的資產運用,增加收益。但是它的風險是提供準備金的資金數量及成本有不確定性。(2)貸款頭寸負債管理。或稱總體化負債管理,其做法是通過購入資金持久擴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規模,也稱真正負債管理,它存在較大風險。見圖2-4。

從西方發達國家情況看,以上兩種負債管理方法常通過以下方式購入資金:1)發行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具有存款、活期存款和有價證券多重性質,是標準化的存單,便于銷售、迅速推廣、銀行掌握主動權。2)發行債券。銀行通過發行債券獲取資金,它不受政府對最高存款利率限制,不用交準備金,使銀行吸納資金靈活。

3)同業拆借。銀行對臨時性資金需要的借貸。4)向央行借款。商業銀行用已貼現的票據到中央銀行辦理再貼現或再貸款。央行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是否予以滿足。其不利之處是會引起央行的警惕。

2.3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

強調對資產負債進行協調管理,堅持兩手抓。2.3.1資產負債業務綜合的主導性

該理論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它認為商業銀行應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運用各種手段對資產與負債進行綜合計劃、調控和管理,實現資產與負債總量與結構平衡,才能在把握安全性與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營利性。與前兩種理論相比,該理論有以下特征:1)流動性管理手段有所擴展,即強調從資產與負債兩方面管理流動性,控制好二者間的缺口,適時進行微調。2)盈利性目標實現的基礎增強,即從資產與負債兩方面進行日期搭配、結構搭配、數量搭配等方法增強盈利目標實現。3)安全性管理措施得到加強,即從資產與負債方面的角度加強安全性措施的實現。2.3.2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及方法1、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基礎經過前兩個階段后,隨著金融實踐活動發展,人們發現單純注重資產管理或負債管理都是不妥當的,因此必須同時從兩個方面加以協調管理,于是形成了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從理論基礎看,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條基本原理。(1)償還期對稱原理。通過期限的基本對稱實現盈利。但這種對稱是相對而言的,并非絕對。因為資產與負債的到期日都是可變的。

償還期是否對稱以平均流動率來判斷。即K=全部資產平均到期日/全部負債平均到期日之比。當K大于1時,說明資產運用過度;小于1時正相反。等于1說明基本對稱。

(2)目標替代原理。該觀點認為銀行經營三性原則中存在一個總效應或者總目標。而各個分目標之和構成總目標,所以各個個別效應之間可以相互替代,即通過三個目標之間的增減實現總效益目標。這種關系見圖2-5.(3)分散化原理。在資產與負債兩方面進行分散。如在資產種類及客戶方面進行分散。主要有:對資產負債進行有效管理,抑制風險,以增加收益;對收益性的評價基礎是:注重考查資產收益和資本收益;維持適度流動性,明確規定自有資本比例;建立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制定經營策略和資金運用以及籌資方針,并對已經制定的策略和方針進行跟蹤調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對策,改進和完善資產負債管理,進行集體管理控制。2、資產負債管理方法主要有這樣一些方法:

(1)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方法主要通過建立商業銀行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一套比例指標體系,并根據經驗值確定各種指標的最佳比例,以此作為衡量銀行運作是否正常。這些指標包括:1)資金指標。含資金利用率指標、信貸資金自給率指標、存款平均增長率指標、備付金率指標和拆借資金率指標。a、資金利用率指標:它=報告期信貸資金運用平均余額/報告期信貸資金來源平均余額×100%;

它等于報告期內月末資金運用或來源之和除以月份數得到,該指標主要確定適度的資產運用與負債來源的比例關系,反映資產與負債的總體是否平衡。b、信貸資金自給率指標。反映銀行信貸資金自給情況,分析報告期內各種信貸資金來源占資金運用總額的比重。基本公式:=(自有資金+一般存款+金融債券)/(自有資金+一般存款+金融債券+占用及借入資金總計)×100%;

其中,占用及借入資金包括占用上級行資金及系統內外拆借資金。占用上級行資金等于上級行已調入資金減去應調資金的差額。

該指標主要作用是反映銀行資產負債總體狀況。自給率越高,表明資金實力越雄厚,抗風險能力越強;反之,相反。C、存款平均增長率。是從存款平均增長量角度反映信貸資金來源及穩定情況。

其公式=(本年度月平均存款余額-上年度月平均存款余額)/上年度存款月均余額×100%;余額的計算是以計算期而言的,計算期可以是一年或半年。比率的大小反映了資金來源大小或穩定性情況。d、拆借資金率指標。反映一定時期內拆借資金數額占一般存款余額的比重。它=凈拆入資金余額/一般存款余額×100%;凈拆入資金是拆入資金減去拆出資金的差額。拆借資金率不能過高或過低。拆入資金過大,還款壓力大;拆入資金少,不能滿足需要。2)資本分析指標

銀行主要通過負債來增加資產運用,因此,資本與總資產的比例通常較低,債權人一般希望銀行的資本雄厚較好。衡量資本充足率主要有下述指標:a、資本存款比率。=資本總量/存款總量×100%;西方國家一般將其規定為10%左右。大安全些,小安全性差。b、資本與總資產比率。=銀行資本量/銀行總資產×100%;

總資產包括:現金資產、在其他銀行的存款、貸款和投資等。西方國家一般將該比率定在8%左右。c、資本與風險資產比率。該比率與上述第二個指標的不同是分母以風險資產而不是以全部資產為基礎。=銀行資本量/銀行風險資產×100%;強調銀行資本主要是用來應對意外損失的,計算結果更接近實際。其中風險資產是指資產中有可能發生意外損失的資產,包括貸款、投資等,其數值等于總資產減去庫存現金及政府短期證券的數值。d、資產分類比率指標。此方法把銀行全部資產按風險程度分為六類:

一是無風險資產:如庫存現金、對同業放款、上存資金、政府短期證券。

二是最低風險資產:如優質信用貸款和擔保貸款,信譽好的商業票據、政府中長期債券。

三是有價證券資產:如一般公司債券、普通有價證券;

四是較高風險資產:如債務人財務狀況欠佳、信譽不好或其他不可靠因素較多的資產;

五是有問題資產。可疑貸款和證券、逾期貸款、拖欠的證券;

六是損失資產和固定資產,如呆賬壞帳貸款、貶值證券、房屋設備等。

這六類資產分別按照0%、5%、15%、20%、50%、100%的資本需要量,再將其加總即可得到銀行在一定時期內應當持有的資本總量。

3)收益指標

銀行的收益情況可以用以下指標衡量:a、銀行利差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盈利資產×100%;盈利資產不包括:庫存現金、存放同業和設備及房屋等資產。該指標反映銀行盈利資產的獲利能力。b、銀行利潤率。=凈利潤/總收入×100%;總收入=利息支出+管理費用+稅收+凈利潤。反映銀行的經營水平。c、資產利用率。=總收入/總資產×100%;反映銀行資產的利用效率。d、財務杠桿比率,也稱資本利用率。=資產總額/資本總額×100%;它代表了一定的資本可以支配多少倍的資產,也反映著風險程度大小。e、資產收益率。=凈利潤/資產總額×100%;反映著銀行資產盈利水平,即每元資產可以獲得多少凈利潤。f、資本收益率。=凈利潤/資本總額×100%;反映資本的獲利能力。決定股東收益多少及股票價格問題,為投資者關心。4)風險分析指標有這樣一些指標:a、逾期貸款率指標。它是指貸款到期而沒有償還的部分,=逾期貸款期末余額/各項貸款期末余額×100%;一般看來,該比率低好,這說明貸款收回較好。

逾期貸款期末余額包括逾期變展期部分、短期長用部分。該比例一般在5%~10%之間較為理想。b、抵押貸款率指標。抵押貸款是比較有保障的貸款,它與風險程度成反比,即比率大意味著風險低。=抵押貸款期末余額/各項貸款期末余額×100%;c、擔保貸款率指標。原理與上述二相同,=擔保貸款期末余額/各項貸款期末余額×100%。d、對單個主體貸款最高率指標。=對單個貸款最高余額/同期各項貸款余額×100%。該比率與風險程度成正比,比率一般在5~8%合適;e、呆滯、呆賬貸款率指標。是指呆滯、呆賬貸款占各項貸款總額的比例,=呆滯、呆賬貸款期末余額/各項貸款期末余額×100%。

呆滯貸款指按財政部有關規定,逾期(含展期后到期)并超過規定年限以上仍未歸還的貸款,或雖未逾期或逾期不滿規定年限但生產經營已終止、項目已停建的貸款。

呆帳貸款是指逾期貸款兩年(含兩年)仍未歸還的貸款,以及貸款雖未逾期或逾期不滿兩年,但生產經營已終止、項目已停建的貸款。呆滯貸款與呆賬貸款的區別

呆滯貸款是指已逾最后還款期限,但還沒有時間可以全額計提壞賬的貸款。呆賬貸款則是逾期且可以全額計提壞賬的貸款,財務規定是逾期超過三年的可以按呆賬貸款處理。它們主要是財務會計上的概念的區別,前者在賬面上反映為資產,后者則全額計提壞賬了,所以會計上不反映為資產(或說資產已經為零了)。但從法律上來將都是到期未履行的債權,沒有實質區別。(2)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方法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方法是目前銀行最常見的利率風險分析與管理方法,它要求分析銀行在一段時期內,需要重新調整利率的資產與需要重新調整利率的負債的差額的大小。如果銀行認為這種差額大有利于收益,則調整擴大差額;反之,則降低缺口差額。1)利率敏感性資產與負債

即資產與負債對利率變動是敏感的,也指資產的利息收入或負債的利息支出對市場利率的敏感程度。敏感有風險,不敏感就沒有風險。它是按在考察期內是否可能重新定價將資產與負債劃分為敏感與非敏感。2)利率敏感性缺口

是利率敏感性資產與敏感性負債之間的差額,反映銀行資金的利率風險暴露情況。

缺口的表示方法很多。一個是以敏感性資產與敏感性負債之差表示,是絕對值;另一個以利率敏感性比率表示,是相對值,用于不同銀行間的比較,公式=利率敏感性資產/利率敏感性負債×100%;

按照缺口值或敏感性比率的取值可以把銀行資金狀況分為資產敏感(正缺口,比率>1)、負債敏感(負缺口,,1)和資產負債匹配(0缺口,=1)三種情況。見表2-1:①、利率敏感性缺口與凈利息收入之間的關系。當利率變動時,凈利息收入的大小取決于敏感性缺口的大小。用公式表示為:

即凈利息收入=利率總變化百分比×累計資金缺口額。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此公式成立的前提條件是敏感性資產與敏感性負債的利率隨市場利率同幅度變化。據此,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變動和銀行凈利息收入之間的關系見表2-2:②、利率敏感性缺口的幾種計算方法

第一、增量缺口與累計缺口。由于考察期不同,利率敏感性也會不同,因此缺口大小也不同。增量缺口是將考察期劃分為若干連續期間,分析單個期間內敏感性資產負債的對比情況;累計缺口是考察期間內資產負債的匹配情況,即考查期內各個子期間缺口之和。

第二、標準化缺口。簡單以利率敏感性資產與負債的差額作為衡量銀行利率風險的標準實際上內涵著這樣的假設:利率敏感性資產與負債對市場利率的反映程度是一樣的假設。但實際情況并不是一樣的。首先,利率敏感性資產與負債的利率調節基準不一樣;其次,即使基準一樣,變化幅度也會不一樣,因此,銀行在計算敏感性資產與負債缺口時,采用了標準化的調整方法。即首先將利率敏感性資產與敏感性負債的基準利率調整一致;然后再根據對基準利率的相對變動程度加權計算缺口。3)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由于利率敏感性缺口與銀行凈利息收入變動存在密切關系,所以,銀行通過缺口管理能夠避免利率風險,增加利潤。敏感性缺口管理有兩種方法:進取性策略和防御性策略。a、進取型策略。旨在銀行利用利率變動主動獲利。當預期利率上升時,增加利率敏感性資產或同時減少利率敏感性負債入手進行管理;反之,當市場利率將要下降時,則減少資產敏感性缺口,增加敏感性負債缺口,減少損失。b、防御性策略。由于對利率的變動方向或幅度不一定預測不一定精確,加之調整資產組合也有代價,因此,一些穩健的銀行或小的銀行采取防御性策略。其核心在于保持敏感性資產與負債的基本平衡。不管利率如何變化,不影響實際收益的太大變化。銀行到底應采取哪種策略,取決于利率變動趨勢,當趨勢明顯時,采取進攻性策略,變動頻繁時,采取防御性策略。為了避免利率變動風險,世界大多數大銀行主張銀行敏感性比率以保持在95%~105%為宜。4)敏感性缺口管理的缺陷:

一是不科學。因為敏感資產與負債對利率反應程度不一,計息基準不同,所以衡量利息變動程度也不科學;二是缺口值不確定,是由于分析時間段的選定造成。(3)持續期缺口管理方法1)持續期管理目標持續期管理的目標是股東權益最大化。我們知道,敏感性缺口是針對利率變化對凈利息收益的影響而言的,但是凈利息收益的變動并不能反映銀行資產、負債市場價格的變化,所以,銀行管理人員發展了持續期管理以作為分析銀行凈值對利率變動的敏感性指標。持續期也稱金融工具投資回收期,是金融工具以現值方式收回其價值的一段時間,或稱投資回收期。金融工具的持續期與期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期限是指金融工具的生命起止周期,而持續期則要考慮他到期之前的全部現金流特征,利率及現金流發生次數等因素,因此持續期可能等于或短于期限。持續期計算見公式2-1;P38;2)持續期與金融工具現值的關系推導見P38,公式2-7表明:金融資產的持續期越長,現值對利率變動的彈性就越大;反之,越小。3)持續期缺口與銀行凈值的關系

持續期與金融工具現值之間的關系決定了他對銀行凈值有重大影響,由2-5式得到:公式2-13,它反映了銀行凈值變動、持續期缺口與利率變動三者間的關系。這種關系見表2-3:

4)持續期缺口管理

與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類似。在持續期缺口管理中,銀行經理人員也有進攻性和防御性策略兩種。進攻性策略旨在通過調整缺口值增加銀行股權價值。而防御性策略采取零缺口或微缺口方式,避免利率風險。5)持續期分析的缺陷

一是計算方式復雜。必須獲得資產負債未來現金流的數值和利率水平等。

二是理論計算的與實際差距大。(4)金融衍生工具資產負債管理方法

有以下方法:1)遠期利率協議。是一種遠期合約,雙方在協議中商定將來某個時期的協議利率,再指定一種參考利率,并在清算日按照約定的期限和本金額,由一方支付協議與參考利率之間差額利息的貼現金額給對方,它通常是建立在雙方對未來利率走勢預測有差異的基礎上。通常,遠期利率協議的買方(借方)預測未來利率將會上升,因此希望現在能將未來籌資利率鎖定在自己愿意支付的水平上——協議利率上。如果將來實際利率水平高于協議利率水平,他將從賣方獲得利息差額收益來彌補實際籌資成本所增加的利息費用;反之,如果利率下降,低于協議水平時,他將實際籌資中減少的利息費用也將被支付給賣方的差額利息抵消,這樣買方就可以鎖定籌資成本。賣方也將鎖定收益。其過程正好是前者相反。遠期利率協議的實質:它實際上是一種主要憑信用交易并最終以現金結算的關于利率的銀行同業遠期合約。只不過在結算時只轉移利差部分。

一份標準的遠期利率協議包含這樣幾項內容:協議利率、參照利率、名義本金、期限和結算日等。

結算金額見公式2-14。C=現金結算金額,N=名義本金,S=結算日參考利率,A=協議利率,dtm=協議期限天數,year=一年計息天數。

當S大于A時,賣方向買方支付差額;反之,買方向賣方支付。

遠期利率協議在利率管理方面的作用:

第一、成本低。在銀行間以信用方式成交,無需支付保證金,成本低。第二、靈活性大,風險管理效果好。如期限、數額、幣種都可由雙方商定,所以靈活;第三、保密性強,因為是私下交易,保密性好。2)利率期貨。期貨是一種遠期合約,據此合約,一方同意將來的某一天以事先確定的價格將一定數量的基礎交易工具出售給另一方。

利率期貨是金融期貨的一種。在一般情況下,利率期貨價格隨基礎金融工具價格的波動而波動,如果市場利率上升,基礎金融工具價格下降,則利率期貨的價格也會下跌。反之,利率下降,基礎金融工具價格上升,則利率期貨價格上升。所以,市場利率與期貨價格成反比關系。因而有避險需要的銀行可以利用利率與利率期貨之間的這種反比關系來平衡銀行收支。

對于將來有籌資需要的銀行,擔心利率上升,可以通過賣出利率期貨的方式避免損失。如銀行可以通過現在在期貨市場上賣出利率期貨,到期后再買入利率期貨的辦法進行保證。

對于將來有投資需要的銀行其擔心利率會下跌,因此要進行多頭套期保值交易。詳情見書42頁。由上面兩個例子看出,當銀行面臨利率敏感性正缺口時,通過多頭保值彌補損失;面臨利率敏感性負缺口時,通過空頭保值。3)利率期權。是期權的一種,用于管理利率風險。交易中也存在買方賣方。利率期權也分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

在看漲期權中:期權的買方在向賣方支付一定期權費后,可以按照約定價格,在執行期向賣方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資產。在看跌期權中,期權買方在向賣方支付一定期權費后,可以按照約定價格在執行期向賣方出售一定數量的金融資產。這兩種期權都有美式期權和歐式期權。

在期權買賣中,期權買賣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收益與損失是不對等的。從理論上講,買方有權利,并能獲得巨大收益,賣方則相反,只有義務,沒有權利。

見圖2-6(看漲)和2-7(看跌)。在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中,買方與賣方的盈虧線圖形狀相同,方向位置完全相反。

在期權交易中,形式上看,買方處于有利地位,但實際上不完全這樣,二者基本處于利益相當的狀態。

利率期權用于風險管理的不足是成本較高,技術復雜,交易不活躍等。4)利率互換。是一種由交易雙方簽訂的、對于名義本金相等的兩種債券或票據聯系在一起的利息支付進行交換的合約,其交換的僅是利息,無本金交易,即對本金相同的不同利率進行互換。利率互換interestrateswap,亦作利率掉期。利率互換的目的是減少融資成本,防范風險。如一方可以得到固定利率貸款,但希望以浮動利率籌集資金,而另一方得到浮動利率貸款,卻希望以固定利率籌集資金,通過互換交易,雙方均可獲得希望的融資形式。見圖2-8.5)利率上限、下限和雙限。利率上限實際是一份期權合約。根據合約,賣方保證某種利率不會超過一個上限值,如果超過,他向買方支付超過的差額。作為補償,合約賣方獲得期權費。因此,利率上限使買方鎖定了他的籌資成本,避免了利率上升風險。

構建一份利率上限合約,必須有下列參數:上限的執行價格、基準利率、期限、調整期間及期權費等。商業銀行通過買進利率上限可以鎖定借款成本,如果利率下跌,銀行可以降低借款成本。見表2-5.

下限與上限情況相反。是指賣方在合約中保證某種利率不低于一個下限值,如果低于下限值他則向買方支付低于兩者的差額。顯然,保證了買方的最低收益,避免了利率下跌的風險。見表2-6。

利率雙限是上限與下限的結合。

本章小結:主要講述了資產理論、負債理論和綜合管理理論等三方面內容。第二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各類業務第三章商業銀行資本經營管理學習重點了解商業銀行資本的定義及作用了解商業銀行資本的構成了解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及計算問題3.1商業銀行資本3.1.1資本的定義

資本歷來有不同的定義,被認為是形成利息的東西、形成利潤、形成剩余價值、形成收入的東西、是貨幣、是生產要素、是投入等。3.1.2商業銀行資本的定義

商業銀行資本是其承擔風險的最后防線,因此商業銀行資本的一般定義是商業銀行持有的或要求持有的用來承擔各類風險敞口、業務損失的資金,以保護存款人和一般債權人免遭損失的資金。3.1.3商業銀行資本的作用具體作用有:1、是商業銀行建立、正常營業的需要2、提高其市場聲譽,維持市場信心需要3、限制商業銀行業務范圍過度擴展的需要。通過對其資本充足率的監管可以限制其業務過度擴張。4、一個例子在資本金不同情況下,一個資本比率為10%,一個為5%。那么相同的損失使不同的銀行出現不同結果,一個正常,一個破產。見表3-2,3-3;3.1.4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按照巴塞爾協議的規定,商業銀行資本分大類:核心資本與附屬資本。核心資本必須有以下特征:第一、永久性,所有者沒有贖回的權利;第二、免費性,不對所得資本收費,如征稅。第三、止損性,可以永久用于補償銀行預見與不可預見的損失。附屬資本的特點: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起到補償損失的作用,包括很多類型的長期債務及某些儲備。1、核心資本核心資本包括權益資本與公開儲備。權益資本:普通股和非累積優先股。普通股通常包括發行的股票、資本公積或股票溢價賬戶(發行價格高于面值屬于溢價發行,募集的資金中等于面值總和的部分計入資本賬戶,以超過股票票面金額的發行價格發行股票所得的溢價款列為公司資本公積金)以及留存收益。公開儲備:是指通過保留盈余或其他盈余方式在資產負債表上明確反映的儲備,如股票發行溢價、未分配利潤和公積金。2、附屬資本是銀行資本的另一組成部分。它包括未公開儲備、普通貸款損失準備金、混合資本工具、重估儲備、長期次級債務。未公開儲備:已反映在損益帳上并為銀行監管機構接受的儲備,但是它是未公開的。

普通貸款損失準備金:是為將來可能出現的一切損失而準備的。混合資本工具:它兼具股權與債權的特征。當銀行經營好時,具有債務工具特征;經營不好時,具有股權特征。可以在二者間轉化。重估儲備:對某些資產進行重估以反映其市價而進行的儲備。指商業銀行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對固定資產進行重估時,固定資產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正差額部分.若銀監會認為重估作價是審慎的,這類重估儲備可以列入附屬資本,但計入附屬資的部分不超過核心資本的100%。重估儲備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在一些國家,允許銀行和其他商業公司不時地重估它們的固定資產,一般是它們自己的商業樓宇,以和變化的市值保持一致。這種類型的重估,作為一種重估儲備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

第二種形式:來自有隱藏價值的資本的名義增值,或潛在的重估儲備可能是以歷史的成本價格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的長期持有的股票證券。長期次級債務:是由外部投資者提供的長期債務,其對銀行的要求權僅次于存款者。并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為股票,具有部分資本的職能。因為:一是可以為固定資產籌集資金;二是對銀行的要求權次于存款者。其原始期限不低于5年,低于5年時每年扣減原始數額的20%計入附屬資本。3.1.5我國商業銀行資本的具體構成1、核心資本:(1)實收資本:按章程規定,實際投入銀行的資本。(2)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接受的非現金資產捐贈和現金捐贈、股權投資準備、外幣資本折算差額,關聯交易差價和其他資本公積。資本(或股本)溢價。資本溢價是指投資者繳付企業的出資額大于其在企業注冊資本中所擁有份額的數額。股本溢價指股份有限公司溢價發行股票時實際收到的款項超過股票面值總額的數額。

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是指企業因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股權投資準備:是企業以非現金資產對外投資時,投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在扣除未來應交所得稅后計入“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明細科目的余額,在該項投資未處置前不作其他處理,待該項股權投資處置后,已實現的資產評估增值準備由“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轉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接受外幣資本投資因所采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在收到外幣資本日的市場匯率與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外幣折算匯率不一致的情況下,按收到外幣資本日的市場匯率折算為資產入賬的價值,與按照約定匯率折算為實收資本入賬的價值的差額。

關聯交易差價:是指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所形成的差價。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上述各項資本公積以外所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及從資本公積各準備項目轉入的金額。(3)盈余公積:包括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4)未分配利潤:是商業銀行以前年度實現的未分配利潤。(5)少數股權:非全資子公司的股權。2、附屬資本(1)重估儲備:即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正差額,可以計入附屬資本但是計入附屬資本的部分不超過重估儲備的70%。(2)一般準備金:按照全部貸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準備金。(3)優先股:(4)可轉換債券:債券轉股票。(5)長期次級債務:原始期限至少在5年以上,并且是普通的無擔保的、沒有銀行資產抵押、質押的長期債務。3.2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3.2.1資本充足率的含義過去人們判斷銀行資本是否充足時總是以資本與總資產或總負債相比較來衡量銀行經營者對資本的放大作用,也稱為杠桿比率,但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