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 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課件_第1頁
凡爾賽 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課件_第2頁
凡爾賽 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課件_第3頁
凡爾賽 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課件_第4頁
凡爾賽 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知識結構】【知識結構】2專題分析:一戰后的資本主義世界◆1919—1922年:調整動蕩時期。帝國主義戰勝國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干涉蘇俄革命。◆1924—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穩定發展的時期。◆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美國羅斯福“新政”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緩和了危機帶來的災難;德國和日本先后建立法西斯專政,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20世紀30年代:世界局部地區反法西斯戰爭開始。在英、法、美綏靖政策縱容下,法西斯勢力日益猖獗,戰爭危機迫近。專題分析:一戰后的資本主義世界◆1919—1922年:調整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課件4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課件5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課件6(2)列強根據自身實力提出利益要求★美國:第一經濟強國;攫取戰后世界領導權(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原則)★英國:一號殖民強國,仍擁有世界最強海軍;保持海上的優勢,維護龐大的殖民帝國,不愿法獨霸歐洲,推行”大陸均勢”政策.反對過分削弱德國,以德國牽制法國。★法國:二號殖民帝國,擁有世界最強大陸軍;竭力削弱甚至肢解德國,尋求建立共同防御德國的安全保障體系;稱霸歐洲大陸★意大利:實力較弱;擴大領土(獲取南斯拉夫奧地利和土耳其部分領土),稱霸地中海。★日本:實力有所增強;把從德國手里奪取的權利合法化,鞏固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優勢.獨霸中國。(2)列強根據自身實力提出利益要求★美國:第一經濟強國;72、巴黎和會的召開(1919.1.18—6.28)(1)背景①一戰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②戰勝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國際秩序(2)目的①表面:是戰勝國為處理戰爭遺留問題和謀求戰后世界和平②實質:是戰勝國為瓜分戰利品,分割戰敗國及其殖民地的領土,建立戰后國際關系新秩序。(3)性質是戰前列強爭奪的繼續,戰勝國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2、巴黎和會的召開(1919.1.18—6.28)(1)背景8巴黎和會上的日英法美意五巨頭◆美國總統威爾遜。博學多才,工于辭令,手拿十四點原則,人稱“百靈鳥”◆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老謀深算,能言善辯。被稱為“狡猾的狐貍”◆法國總理克里孟梭,78歲高齡,政治手段狠毒,發言咄咄逼人。外號“老虎總理”◆中國代表顧維鈞——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年輕的使節,據理力爭,態度堅決。◆日本代表牧野——對涉及東亞問毫不相讓,對歐洲事務漠不關心。(“沉默的小伙伴”)◆意大利首相奧蘭多,對意大利利益有關的問題談起來滔滔不絕。(“無足輕重的伙伴”)巴黎和會上的日英法美意五巨頭◆美國總統威爾遜。博學多才,工于9(4)《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德國承擔發動大戰的罪責。●重劃德國疆界: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薩爾煤礦交給法國開采15年,薩爾區由國聯代管15年,期滿后經過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占領15年,東岸50公里內為不設防區。●軍事上限制: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德國只能保留陸軍10萬人,不能擁有重武器。

●戰前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分別由英、法、日、比等國以“委任統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德國必須向戰勝國提供賠款。在1921年5月1日前由賠償委員會確定總額和賠償總數。(4)《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10對《凡爾賽和約》的評價

這幅刊登在1921年德國一家雜志上的漫畫將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頭怪獸,它將德國踩在腳下,貪婪地將其內臟吞食殆盡。

列寧稱“《凡爾賽和約》是強盜、掠奪者、高利貸者、劊子手和屠夫的和約。”“靠凡爾賽和約來維系的整個國際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也有人認為“凡爾賽體系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世界性的國際和平體系。”對《凡爾賽和約》的評價這幅刊登在1921年德國一家雜志上的11對《凡爾賽和約》的評價

(1)性質:戰勝國對德國的具有掠奪性和強制性的和約(2)影響:①調整了帝國主義在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關系,確立了帝國主義統治世界新秩序——凡爾賽體系;②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有利于資本主義相對穩定的發展;③確立民族自決原則,有利于歐洲新興民族國家的興起;④宰割德國種下了德國民族復仇的種子。對《凡爾賽和約》的評價(1)性質:12(5)凡爾賽體系★含義

一戰后戰勝國對德、奧、匈、保和土五個戰敗國締結和約,確定了戰后在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國際關系新秩序,即凡爾賽體系★實質是帝國主義戰勝國在宰割戰敗國、犧牲弱小民族權益和相互妥協的基礎上,重新瓜分歐洲和世界霸權而建立的以歐洲為主包含非洲、中東地區的國際關系新秩序。★作用①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出現了一系列新興民族國家②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在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矛盾,使資本主義發展進入相對穩定時期③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5)凡爾賽體系★含義13★具有不穩定性(存在許多矛盾)①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和約對戰敗國的宰割、掠奪極為苛刻②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原因:分贓不均,各國的目的未能滿足主要矛盾: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③帝國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的矛盾:原因:“委任統治”實質是維護殖民統治(導致民族運動高漲)④歐洲新興國家間的民族矛盾:原因:戰勝國沒有真正按照民族自覺原則,而是根據自身利益來處理歐洲領土問題(給德國提供條件)⑤帝國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蘇聯之間的矛盾(仇視蘇聯)★具有不穩定性(存在許多矛盾)143、華盛頓會議材料1:日本在臺灣、琉球、南庫頁島、千島群島擁有很多的海軍基地,且占有原德國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島嶼,使日本在西太平洋居于相當穩固的戰略地位,對美國在太平洋的屬地菲律賓、關島、夏威夷的安全造成威脅。——徐天新、梁志明主編《世界現代史》材料2:美國國會批準,擴充海軍計劃,1924年將擁有38艘主力艦。日本每8年內增加8艘主力艦和8艘新式巡洋艦——八八艦隊計劃。英國將花掉最后一個金幣,使海軍優于美國或任何國家——勞合喬治(1)背景①美英日成為遠東太平洋地區競爭的主角,美日矛盾突出。②美英日希望限制海軍軍備競賽③中國人民掀起反帝運動3、華盛頓會議材料1:日本在臺灣、琉球、南庫頁島、千島群島15(2)主要內容①簽訂四國條約——體面埋葬了英日同盟,解除了英日聯合對抗美國的威脅。②簽訂《五國條約》:規定英、美、日、法、意主力艦的比例為5∶5∶3∶1.75∶1.75。——是現代史上第一個裁軍協議。使美國取得與英國相等的制海權;英國喪失海上優勢,日本受到限制;(2)主要內容16③簽訂《九國公約》:確立了美國“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使中國回復到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打破了日本對中國的獨占,為美國排擠英、日,加強對華擴張準備了有利條件。④簽訂《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中日兩國在會外簽訂,規定日本將膠州灣(德國原租借地)歸還中國,膠濟鐵路由中國贖回。——是對《凡爾賽和約》關于山東問題的修正,是中國的一項重要外交成果。③簽訂《九國公約》:確立了美國“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17◆中國近代的山東問題的由來(1)1897年11月,德國強占膠州灣,1898德國租借膠州灣。1914年8月,日本不顧中國反對,在中國領土上對德宣戰,奪取膠州灣,強行控制山東,并占有德國在山東的權益,1915年迫使北洋政府簽定了《二十一條》將其在山東的權益合法化。(2)1919年4月30日,操縱巴黎和會的英、法、美三國不顧中國的反對將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3)1919年6月28日,中國代表團在巴黎發表聲明,拒絕在合約上簽字。中國國內隨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民眾抗議浪潮—”五四“運動。(4)華盛頓會議期間,中日兩國在會外訂《解決山東懸案的條約》及其附約。恢復中國對山東的主權,日本將膠州灣德國舊租借地交還中國,膠濟鐵路及其支線由中國向日本贖回,山東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中國近代的山東問題的由來18(3)華盛頓體系《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華盛頓體系①實質:在宰割中國、抑制英日的基礎上,確立了美國主導的在亞太地區的國際關系新秩序②影響: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的矛盾,有利于20年代資本主義相對穩定的發展③美國是華盛頓會議的最大受益者(拆散英日同盟,抑制日本在亞太的擴張;取得與英國相等的制海權;在中國實現了“門戶開放”政策。)(3)華盛頓體系《四國條約》華盛頓體系①實質:在宰割中國、19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凡爾賽和約》對匈奧保土和約國聯盟約凡爾賽體系《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戰后國際關系新格局巴黎和會華盛頓《凡爾賽和約》對匈奧保土和約國聯盟約凡《四國條20★形成巴黎和會確立起來的帝國主義列強在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國際關系秩序被稱為凡爾賽體系,華盛頓會議確立起來的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國際關系秩序被稱為華盛頓體系,至此,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起來的戰后帝國主義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最終形成。★實質帝國主義大國重新瓜分世界的國際關系新格局。4、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形成4、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21★影響①沒有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政治格局,但美國和日本的崛起和爭斗嚴重沖擊了傳統政治格局。②它暫時調整了一戰后帝國主義列強在歐洲和遠東地區的利益沖突,改變了歐亞政治格局,促使20世紀20年代的國際關系相對穩定緩和,有利于2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③具有不穩定性,所維護的和平是短暫的。它建立在宰割戰敗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基礎上,具有反動性和非正義性;自身隱藏許多矛盾,隨著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必將走向瓦解。★影響22國際聯盟★背景★建立★主要任務★評價國際聯盟★背景231.背景(1)反戰呼聲:人民群眾反戰和平的要求和資產階級主張建立國際組織的建議。(2)美國建議: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十四點”計劃中提出建立國際聯盟。2.建立1920年1月10日,國際聯盟盟約正式生效,標志著國際聯盟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日內瓦。3.主要任務和主要機構(1)任務: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2)機構:國際聯盟大會、行政院、秘書廳。1.背景244、成員國(1)成立時,只有44個會員國。(2)蘇俄長期被排斥在國聯之外,德、奧等戰敗國也被排斥在外.(3)美國由于國內的反對而未能加入國聯。4、成員國255、評價

(1)性質名義上維護和平的第一個國際性政治組織(2)積極①以維護和平為宗旨,開創了國際合作的新形式,順應了世界整體發展的趨;②為后來國際組織--聯合國提供了經驗教訓;③在恢復戰后歐洲經濟、處理國際爭端、裁軍和促進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3)局限實質上是英法操縱下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不能真正制止戰爭;后來成為推行綏靖政策的工具5、評價(1)性質26◆美國首先倡導建立“國際聯盟”,但為什么最終沒有加入?反映了什么問題?原因:反映:①國內的孤立主義勢力反對美國卷入西半球外的事務;②攫取世界霸權的計劃失敗;③英、法等國的強烈反對。①英美矛盾成為當時世界的主要矛盾;②美國綜合國力還不足以奪取世界領導權;③國際關系格局的中心仍在歐洲.◆美國首先倡導建立“國際聯盟”,但為什么最終沒有加入?反映了271.1919年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十四點”計劃,參加了巴黎和會。西方一評論家說:“威爾遜的原則征服了歐洲……”威爾遜的原則之所以能征服歐洲的最主要原因是A.美國的綜合實力已經超過歐洲各國B.人們厭戰,渴望和平C.美國操縱的“國聯”在歐洲影響深遠D.“十四點”計劃較好地維護了歐洲的利益【高考練兵】B1.1919年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十四點”計劃,參加了巴黎和282.(2012重慶)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主要戰勝國經過幾個月的討價還價,最后簽訂了對德和約。和約簽訂前,德國曾試圖對該和約作有利于本國的修改,但遭拒絕,因此不得不①承認奧地利獨立并不得與其合并②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③接受美英等國對其實行分區占領④支付協約國大量賠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2.(2012重慶)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主要戰勝國經過幾293.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外長西蒙說:“必須對敵人的策略有所估計。敵人當中,一些人想擠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頭,那些想擠牛奶的人會同我們達成協議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想擠牛奶”的敵人指美國,美德矛盾是戰前帝國主義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B.“想擠牛奶”的敵人指俄國,俄德是世仇,戰前圍繞東歐勢力范圍的矛盾尖銳C.“想割牛頭”的敵人指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的霸主地位受到德國的強烈挑戰D.“想割牛頭”的敵人指法國,法德在歷史問題以及歐洲大陸霸權問題上有矛盾D3.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外長西蒙說:“必須對敵人的策略有所304.1922年簽訂的《關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美、英、日在太平洋所屬島嶼及屬地上的防御工事和海軍基地應保持現狀,不得采取任何加強措施或建立新的海軍基地和要塞。這一規定①使日本在后來實施南進戰略時擁有一定的相對優勢②使日本第一次處于同歐美列強平等的地位③暫時緩和了美、英、日等列強之間的矛盾④使美國成功拆散了英國與日本的同盟關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4.1922年簽訂的《關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美、英、日315.在巴黎和會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而華盛頓會議上,兩國又表示支持中國收回山東的主權。美、英轉變態度的原因是A.力圖遏制日本勢力擴張B.中國人民反日斗爭的高漲C.企圖把中國變成其殖民地D.英日同盟已經宣告失敗6.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被稱為“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下列表述不能準確反映此結論的是A.在解決中國問題上,美日矛盾尖銳B.在軍備控制問題上,美日矛盾尖銳C.在處置德國問題上,英法矛盾尖銳D.在殖民地問題上,英日矛盾尖銳AD5.在巴黎和會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327.“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之所以不能避免世界大戰的再度爆發主要是因為A.國際聯盟機構不健全B.西方大國推行中立自保、縱容侵略政策C.德、意、日主宰了該體系D.該體系建立在掠奪和奴役的基礎上,矛盾重重8.從機制上看,國際聯盟制止戰爭、制止侵略的宗旨成為空談的主要原因是A.國聯成員國并非真心維護世界和平B.德國等具有發起戰爭危險的國家參與C.國聯行政院的權力過大D.國聯代表大會和行政院決議堅持“全體一致”的原則DD7.“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之所以不能避免世界大戰的再度爆發主33第三節問診第三節問診34問診,是醫生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現在癥狀和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借以診察疾病的方法。明代醫家張景岳認為問診是“診病之要領,臨證之首務”,在《景岳全書》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因脈色察陰陽,十從氣味章神見。”修訂后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婦女尤必問經期,遲數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麻痘驚疳俱占驗。問診,是醫生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35

一、一般問診

1.問一般情況

指問病人的姓名、年齡、性別、婚否、民族、職業、籍貫、現在住址等。臨床意義:既便于書寫病例,又可以作為診察疾病的參考。

2.問主訴主訴即主癥,是病人最感痛苦的癥狀或前來就診的原因,以及發病的日數。了解主癥可以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和判斷病位的所在。然后圍繞主癥詢問有關兼癥,進行分析。一、一般問診1.問一般情況363.問現病史

現病史是此次疾病發生、發展和治療的全部經過,以及現在的癥狀,對診斷疾病有重要意義。4.問既往史既往史是病人過去的健康狀況和曾患過的主要疾病,往往與現病有關,可作為診斷現病的參考。5.問家族史家族史包括病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及子女的健康狀況和曾患過何種疾病。3.問現病史37二、問現在癥狀

問現在癥狀又稱為“問現癥”,重點是詢問與中醫辨證關系密切的方面(如“十問歌”的內容)。問現癥是辨證論治的主要依據,因此也是問診的重點內容。中醫學對現癥的問診極為重視,所問內容也極為詳細,對各種癥狀的臨床意義有深刻認識。在問診時還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有側重的詢問。首先要詳細詢問主癥的特征,如癥狀發生的部位、性質、程度、誘因和發作時間等;其次是詢問伴隨主癥而出現的兼癥,還要了解全身的情況,只有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二、問現在癥狀問現在癥狀又稱為“問現癥”,重點是詢問與中醫38(一)問寒熱

問寒熱,是詢問病人有無寒熱的感覺。因寒熱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所以是問診的主要內容,是辨證的重要依據。1.寒熱的含義:是陰陽盛衰的表現。2.寒熱的分類:寒熱在臨床上分四種。

(一)問寒熱問寒熱,是詢問病人有無寒熱的感覺。因寒熱是臨床391.寒熱的含義

寒:是指病人怕冷的主觀感覺。

①惡寒: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仍感寒冷。多由外感寒邪所致。②畏寒: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能緩解。臨床多由內傷久病,陽虛不溫所致。熱:是指體溫升高,或病人自感發熱。

①高熱:身壯熱,肌膚烙手,持續不退。多因外邪入里化熱,正勝邪盛所致,其病屬實。②低熱:病人自感發熱,肌膚溫,多在午后或夜間尤甚,體溫微高或不高.多因臟腑衰弱,正氣虧虛所致,其病屬虛。1.寒熱的含義寒:是指病人怕冷的主觀感覺。402.寒熱的分類

(1)惡寒發熱:是指病人自覺寒冷,同時伴有體溫升高。

惡寒,是由于外邪襲表,衛陽被遏,肌表失煦所致;發熱,是正邪相爭,陽氣不得宣發所為。其特點是,惡寒與發熱并見,發熱持續而不間斷。

①惡寒重,發熱輕:為表寒證,由外感寒邪所致。②發熱重,惡寒輕:為表熱證,由外感熱邪所致。③發熱輕,惡風自汗:為表虛證,由外感風邪所致。

2.寒熱的分類(1)惡寒發熱:是指病人自覺寒冷,同時伴有41(2)但寒不熱:即病人只感寒,而無發熱。根據發病緩急可分以下情況。

①虛寒證:久病體弱,肢冷微寒,脈沉遲無力。由陽氣虛衰,不能溫煦肌膚所致。

②實寒證:新病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劇烈,脈沉遲有力。多寒邪直中所致。(2)但寒不熱:即病人只感寒,而無發熱。根據發病緩急可分以42(3)但熱不寒:即病人只感發熱而無怕冷之感。按癥狀可分以下情況。

①壯熱:病人身發高熱,持續不退,屬實熱證。臨床可見面紅赤,口渴飲冷,大汗出,脈洪大。

②潮熱:病人定時發熱或定時熱甚,有一定規律,如潮汐之有定時。臨床常見的有陰虛潮熱、陽明潮熱、濕溫潮熱。

③微熱:輕度發熱,熱勢較低,多在37℃-38℃之間。常見氣虛發熱、小兒疰夏、陰虛發熱。

(3)但熱不寒:即病人只感發熱而無怕冷之感。按癥狀可分以下43(4)寒熱往來: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

①少陽病:寒熱交替,發無定時,兼見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苦滿,不欲飲食,脈弦等癥。由邪氣停于半表半里所致,屬少陽證。

②瘧疾:寒栗與壯熱交替發作,發有定時,兼見頭痛劇烈,口渴多汗等癥。由瘧邪潛伏膜原所致,屬瘧疾病。(4)寒熱往來: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44(二)問汗

汗是由陽氣蒸發津液從玄府而出。它有調和營衛,滋潤皮膚的作用。正常人在體力活動過劇、進食辛熱、衣被過厚情況下,可有汗出,屬于生理現象。病理性的汗出與無汗,與病邪的侵擾與正氣不足等因素有關。所以通過對汗的詢問與分析,對辨邪的性質和機體的陰陽盛衰,有著重要的意義。詢問時應注意:汗的有無,汗出時間,汗出部位,汗量多少。(二)問汗汗是由陽氣蒸發津液從玄府而出。它有調和營衛,滋451.表證辨汗可辨別外邪的性質與營衛正常與否。

(1)表證有汗:

①兼見發熱惡風,脈浮緩,主外感風邪,屬表虛證。②兼發熱、鼻塞流涕、咽痛,汗出,脈浮數。為外感風熱之邪屬表熱證。

(2)表證無汗:兼見惡寒重,發熱輕,頭項強痛,脈浮緊。主外感寒邪,屬表寒證。1.表證辨汗可辨別外邪的性質與營衛正常與否。462.里證辨汗了解病性的寒熱與機體陰陽的盛衰。(1)自汗:病人日間汗出,活動尤甚,兼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畏寒肢冷等癥,由衛陽不足所致,屬陽虛證。(2)盜汗:病人睡時汗出,醒則汗止,兼見兩顴紅赤,五心煩熱,潮熱,舌紅少苔等癥。由陰虛內熱所致,屬陰虛證。2.里證辨汗了解病性的寒熱與機體陰陽的盛衰。47(3)大汗:汗出量多,津液大泄,分虛實證。①實熱證:蒸蒸發熱,汗出不已,兼見面赤,口渴飲冷,脈洪大,舌紅苔黃。由里熱亢盛所致。

②亡陽證:冷汗淋漓,兼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癥。由陽氣暴脫所致。(4)戰汗:病人先有惡寒戰栗,表情痛苦,幾經掙扎而后汗出者,稱為戰汗。是疾病發展的轉折點。

①病趨好轉:見汗出后,熱退身涼,脈和緩,為邪退正安。

②病趨惡化:見雖汗出,仍煩躁不安,脈急疾,身發熱,為邪勝正衰。(3)大汗:汗出量多,津液大泄,分虛實證。483.局部辨汗汗出異常,僅見于身體的某些部位。(1)頭汗:僅頭部或頭項汗出較多。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上蒸,或見病情危重,虛陽上越之證。(2)半身汗:僅半身出汗,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在臨床上可見于中風、痿證、截癱之人。(3)手足心汗:手足心汗出較多。可見于陰經郁熱或脾胃有病之證。3.局部辨汗汗出異常,僅見于身體的某些部位。49(三)問疼痛

疼痛是患者的自覺癥狀。疼痛分虛實、新久。由于氣血不足,臟腑經脈失養而疼痛,屬虛證疼痛,患者喜溫,喜按,痛勢較緩。由于邪氣阻滯,氣血不行而疼痛,屬實證疼痛,患者拒按,痛勢較急。(三)問疼痛疼痛是患者的自覺癥狀。疼痛分虛實、新久。由于氣501.疼痛的性質(1)脹痛:痛而作脹,或走竄,由氣機不暢所致。(2)刺痛:痛如針刺,固定不移,由瘀血內阻所致。(3)重痛:痛而沉重,濕邪為患。(4)絞痛:痛勢劇烈,如刀絞割,多為有形之邪(瘀血、砂石、蟲積等),閉阻氣機所致。1.疼痛的性質(1)脹痛:痛而作脹,或走竄,由氣機不暢所致511.疼痛的性質(5)灼痛:疼痛伴有灼熱感,為火邪傷絡所致(6)冷痛:疼痛伴有寒冷感,多由陽虛或寒邪所致。(7)隱痛:痛勢纏綿,經久不愈,見于虛證。(8)掣痛:牽引作痛,多由陰血不足或邪阻經絡,筋失所養而致。1.疼痛的性質(5)灼痛:疼痛伴有灼熱感,為火邪傷絡所致522.疼痛的部位

(1)頭身疼痛

2.疼痛的部位(1)頭身疼痛53

①頭痛

根據頭痛的部位,辨識病在何經。前額部連眉棱骨痛:屬陽明經頭痛。側頭痛:痛在兩側太陽穴附近:屬少陽經頭痛。后頭部連項痛:屬太陽經頭痛。巔頂痛:屬厥陰經頭痛。①頭痛根據頭痛的部位,辨識病在何經。54

②頭暈

病人自感頭暈,甚則昏厥。病人頭暈脹痛,兼見面赤耳鳴,口苦咽干,為肝陽上亢。病人頭暈昏沉,兼見胸悶嘔呃,為痰濕內阻。病人頭暈眼花,突然起立尤甚,兼見面白舌淡,心悸失眠,為氣血兩虧。病人頭暈耳鳴,遺精健忘,腰膝酸軟,為腎精虧虛。②頭暈病人自感頭暈,甚則昏厥。55③身痛病人周身疼痛。新病身痛,由外感邪氣,氣血不和所致。久病身痛,由正氣耗傷,營氣不和所致。

④身重病人周身沉重。病人頭身困重,脘悶苔膩,納呆便溏,為外感濕邪所致。病人身重嗜臥,少氣懶言,倦怠乏力,為脾氣虛損所致。③身痛56

⑤四肢痛

四肢關節痛,多見于痹證,分以下幾種。行痹:疼勢走竄,游走不定,感受風邪。痛痹:疼痛劇烈,感受寒邪。著痹:疼痛沉重不移,感受濕邪。熱痹:四肢關節紅腫熱痛,或見結節紅斑,感受熱邪。⑤四肢痛四肢關節痛,多見于痹證,分以下幾種。57

⑥腰痛

病人腰府作痛,可分以下幾種。腎虛腰痛:痛勢綿綿,軟弱無力。寒濕腰痛:腰部冷痛沉重,陰雨天氣加重。瘀血腰痛:腰痛如刺,固定不移。

⑥腰痛病人腰府作痛,可分以下幾種。58(2)胸部疼痛

①胸痹:胸痛憋悶,痛引肩臂。②真心痛:胸背徹痛劇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節。③肺熱實證:胸痛,壯熱,面紅,喘促,鼻翼煽動。④肺陰虛證:胸痛隱隱,潮熱盜汗,咯痰帶血。⑤痰濕犯肺:胸悶咳嗽,痰白量多。⑥肺癰:胸痛身熱,咳吐膿血痰,氣味腥臭.⑦氣滯:胸脹痛而走竄,急躁易怒,善長太息。⑧血瘀:胸部刺痛,固定不移。⑨痞滿:胸滿悶而不痛。可見寒、熱、虛和痰痞。(2)胸部疼痛①胸痹:胸痛憋悶,痛引肩臂。59(3)脅部疼痛

①肝氣郁結:兩脅脹痛,善長太息,易怒。②肝火郁滯:肋脅灼痛,面紅目赤,耳聾如潮。③肝膽濕熱:肋脅脹痛,身目俱黃,舌紅苔黃膩。④瘀血阻滯:脅部刺痛,固定不移。⑤懸飲:肋間飽滿,咳唾引痛。⑥少陽證:胸脅苦滿,寒熱往來,口苦咽干,目眩。(3)脅部疼痛①肝氣郁結:兩脅脹痛,善長太息,易怒。60(4)胃脘部疼痛

①寒邪犯胃:胃脘部冷痛劇烈,得熱痛減。②胃火熾盛:胃脘部灼熱而痛,消谷善饑,口臭便秘。③胃腑瘀血:胃脘刺痛,固定不移。④胃陽虛:胃脘隱痛,喜溫喜按,嘔吐清水。⑤胃陰虛:胃脘灼痛嘈雜,饑不欲食,舌紅少苔。(4)胃脘部疼痛①寒邪犯胃:胃脘部冷痛劇烈,得熱痛減。61(5)腹部疼痛

詢問腹部的病理表現,可察疾病之所在的臟腑,可診病性的寒熱虛實。①大腹隱痛:喜溫喜按,大便溏瀉,為脾胃虛寒。②小腹脹痛:小便不利,為癃閉;小腹刺痛,小便自利,為下焦瘀血。③少腹冷痛:牽引睪丸、陰部,為寒凝肝脈。④繞臍疼痛:時起包塊,按之可移,為蟲積。(5)腹部疼痛詢問腹部的病理表現,可察疾病之所在的臟腑,可623.疼痛的鑒別

疼痛的性質不同,疼痛的部位各異,在臨床上要注意疼痛的鑒別。(1)疼痛暴急劇烈,拒按:多屬實證。(2)疼痛勢緩,隱隱作痛,喜按:多屬虛證。(3)疼痛得熱痛減:多屬寒證。(4)痛而喜冷:多屬熱證。3.疼痛的鑒別疼痛的性質不同,疼痛的部位各異,在臨床上要注63(四)問耳目

腎開竅于耳,手足少陽經分布于耳,耳又為宗脈之所聚;肝開竅于目,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詢問病人耳、目的情況,可以了解肝、膽三焦與腎和其他臟腑的病變。(四)問耳目腎開竅于耳,手足少陽經分布于耳,耳又為宗脈之所641.問耳(1)耳鳴:暴鳴聲大,按之尤甚屬實;鳴聲漸小,按之減輕屬虛。(2)耳聾:外感而致屬實;久病、重病、老人所見耳聾屬虛。(3)重聽:即聽聲不清。可由風邪、腎經有熱、下元虧損所致。1.問耳(1)耳鳴:暴鳴聲大,按之尤甚屬實;鳴聲漸小,按652.問目

(1)目痛:目痛劇烈,嘔吐,瞳孔散大,為目內障。(2)目眩:視物旋轉動蕩,如坐舟車。見于肝陽上亢與痰濕內阻。(3)目昏:兩目昏花,干澀,視物不清。多由氣虛,肝血不足,腎精虧耗所致。(4)雀目:即夜盲,到黃昏之時視力明顯減退。屬肝血虛。2.問目(1)目痛:目痛劇烈,嘔吐,瞳孔散大,為目內障66(五)問飲食口味

問飲食口味,是對病理情況下口渴、飲水、食欲、進食、口味等的詢問與辨證分析。問飲食的多少,可知脾胃的盛衰;問口味的好惡,可察臟腑的虛實。

(五)問飲食口味問飲食口味,是對病理情況下口渴、飲水、食欲671.口渴與飲水

口渴是臨床常見的自覺癥狀,飲水是人體內津液的主要來源。詢問其異常,主要了解病人津液盛衰和輸布障礙,以及病性的寒、熱、虛、實。《景岳全書》說:“渴與不渴,可察里證之寒熱,而虛實之辨亦從以見。”1.口渴與飲水口渴是臨床常見的自覺癥狀,飲水是人體內津液的68(1)口不渴

為津液未傷,見于寒證病人,亦可見于雖非寒證而體內亦無明顯熱邪的病人。如病人表現為口不渴,喜少量熱飲,兼見畏寒,脈沉遲者,則屬寒證。因無熱津液未傷,故口不渴;陰寒內盛,故喜少量熱飲。(1)口不渴為津液未傷,見于寒證病人,亦可見于雖非寒證而體69(2)口渴多飲

即病人口渴明顯,飲水量多,是津液大傷的表現,臨床多見三種情況。①實熱證:大渴喜冷飲,面赤壯熱,煩躁多汗,脈洪大。②消渴病:能食能飲,小便量多,身體消瘦.③汗下之后:津液耗傷,亦可見口渴多飲。(2)口渴多飲即病人口渴明顯,飲水量多,是津液大傷的表現,70(3)渴不多飲

即病人雖有口干或口渴感覺,但又不想喝水或飲水不多,是輕度傷津或津液輸布障礙的表現。①陰虛:口干不欲飲,兼見潮熱盜汗,兩顴紅赤,舌紅少苔,屬陰虛證。②濕熱:口渴飲水不多,兼見頭身困重,身熱不揚,脘腹滿悶,苔黃膩,屬濕熱內蘊。③瘀血: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見舌質隱青或有瘀斑,脈澀,屬內有瘀血。④痰飲:渴喜熱飲,但飲量不多,或水入即吐,兼見頭暈目眩,胃腸有振水音者屬痰飲內停。(3)渴不多飲即病人雖有口干或口渴感覺,但又不想喝水或飲水712.問食欲與食量

胃主受納,腐熱水谷,脾主運化,轉輸水谷精微,故為后天之本。人的飲食情況與脾胃功能的正常與否關系非常密切。人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的有無直接關系到疾病的輕重和轉歸。詢問病人的食欲和食量情況,可以了解脾胃功能的強弱,判斷疾病的輕重和預后的。詢問病人的食欲和食量情況,要結合有關兼癥加以辨證分析。2.問食欲與食量胃主受納,腐熱水谷,脾主運化,轉輸水谷精微72(1)食欲減退

又稱為“納呆”或“納少”,即病人不思飲食或厭食。①脾胃氣虛:食少納呆,兼見消瘦乏力,腹脹便溏,舌淡脈虛。②濕邪困脾:脘悶納呆,兼頭身困重,便溏苔膩。③肝膽濕熱:納少厭油膩,兼見脅痛,身目俱黃,苔黃膩。④食滯胃脘:厭食,兼見噯氣酸腐,脘腹脹痛,舌苔厚腐。因暴飲暴食,損傷脾胃,而使脾胃腐熟運化功能失常,故納呆厭食。(1)食欲減退又稱為“納呆”或“納少”,即病人不思飲食或厭73(2)多食易饑

即病人食欲過旺,進食量多,容易饑餓,反見消瘦。①胃火亢盛:臨床表現為多食易饑,兼見口渴心煩,口臭便秘,舌紅苔黃。因胃火熾盛,腐熟太過,代謝亢進,故多食易饑。②胃強脾弱:多食易饑,大便溏瀉。因胃腐熟功能過亢,故多食易饑,脾運化功能減弱,則大便溏瀉。(2)多食易饑即病人食欲過旺,進食量多,容易饑餓,反見消瘦74(3)饑不欲食

即病人有饑餓感,但不想進食或進食不多。常見胃陰不足病人。臨床表現為饑不欲食,胃中有嘈雜、灼熱感,舌紅少苔,脈細數。是因胃陰不足,虛火內擾所致。(3)饑不欲食即病人有饑餓感,但不想進食或進食不多。常見胃75(4)偏嗜食物

即病人嗜食某種食物或異物。①蟲積:臨床表現為小兒嗜食生米、泥土,兼見消瘦、腹脹腹痛,臍周有包塊可動。多因飲食不潔,腹內生蟲,影響脾之運化,機體失其濡養所致。②妊娠:臨床表現為已婚婦女,嗜酸、停經、惡心、脈滑數而沖和。(4)偏嗜食物即病人嗜食某種食物或異物。763.問口味

(l)口淡乏味:屬脾胃氣虛。因脾胃腐熟運化功能低下,病人食少納呆,故感口淡乏味。(2)口甜或粘膩:屬脾胃濕熱。因甘味入脾,濕熱蘊結脾胃,濁氣上泛于口,故感口甜或粘膩。(3)口中泛酸:屬肝胃蘊熱。因酸味入肝,肝熱之氣上蒸于口,則口中泛酸。(4)口中酸餿:屬傷食。因暴飲暴食,損傷脾胃,食停胃中不化,胃中濁氣上泛,故感口中酸餿。(5)口苦:屬熱證。可見于火邪為病和膽熱之證。(6)口咸:多屬腎病及寒證。3.問口味(l)口淡乏味:屬脾胃氣虛。因脾胃腐熟運化功能低77(六)問二便大便的排泄,雖直接由腸道所主,但與脾胃的腐熟運化、肝的疏泄和命門的溫煦等有密切關系;小便的排泄,雖直接由膀胱所司,但與腎的氣化,脾、肺的轉輸、肅降和三焦的通調亦關系密切。詢問二便的情況,不僅可以直接了解消化功能和水液代謝是否正常,而且還是判斷疾病寒熱虛實的重要依據。正如《景岳全書》所說:“二便為一身之門戶,無論內傷外感,皆當察此,以辨其寒熱虛實。”詢問病人的二便情況,應著重了解排便的次數和時間,以及大小便的量、色、質、氣味、便時感覺和伴隨癥狀等。(六)問二便大便的排泄,雖直接由腸道所主,但與脾胃的腐熟運化781.問大便情況

健康人大便的便次為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便感通暢,成形不燥,內無膿血、粘液和未消化食物。若便次、便感、性狀發生異常,則屬病態。(1)便次異常

(2)便質異常

(3)便感異常

1.問大便情況健康人大便的便次為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便感通79

(1)便次異常

——

①便秘

凡大便堅硬難排出或排便間隔時間長,稱便秘。熱盛傷津:病人高熱便秘,腹滿脹痛,舌紅苔黃燥。陰寒內結:面色蒼白,喜熱飲,大便秘結,脈沉遲。陰液虧虛:便干,舌紅少苔,脈數細。氣陰兩虧:常見久病、老年或產后之人。(1)便次異常——①便秘凡大便堅硬難排出或排便間隔80(1)便次異常——②泄瀉大便稀薄不成形,或呈水樣便,便次增多。脾氣虛:納少腹脹,大腹隱痛,大便溏泄,舌淡嫩。腎陽虛:黎明前腹痛即泄,泄后則安,腰膝酸軟。食滯胃脘:脘悶噯腐,腹痛泄瀉,瀉后痛減肝郁乘脾:情志抑郁,腹痛即瀉,瀉后疼痛減輕。(1)便次異常——②泄瀉大便稀薄不成形,或呈水樣便,81(2)便質異常

①完谷不化:即便中含有較多未消化的食物,多見于脾虛泄瀉和腎虛泄瀉。②溏結不調:大便時干時稀,見于肝郁乘脾;若大便先干后溏,多屬脾虛。③下利膿血:常見痢疾。④便血:便黑如油是遠血;便血鮮紅是近血。(2)便質異常①完谷不化:即便中含有較多未消化的食物,多82(3)便感異常

①肛門灼熱:即排便時肛門有灼熱感,多見大腸濕熱,亦可見暑瀉。②排便不爽:即腹痛而排便不暢,多屬肝郁乘脾,腸道氣滯;若便溏如黃糜,瀉下不爽,是濕熱蘊結大腸,腸道氣機傳導不暢所致。③里急后重:即腹痛窘迫、時時欲瀉、肛門重墜、便出不爽,見于痢疾。是濕熱內阻,腸道氣滯所致。④滑瀉失禁:即久瀉不愈,大便不能控制,滑出不禁,亦稱滑瀉。由脾腎陽虛所致。⑤肛門下墜:肛門有下墜感,甚則脫肛,由中氣下陷所致。(3)便感異常①肛門灼熱:即排便時肛門有灼熱感,多見大腸832.問小便

小便為津液代謝之余。詢問病人小便的異常改變,主要可以了解津液的盈虧和肺脾腎三臟的氣化功能是否正常。健康成人在一般日間排尿3-5次,夜間0-1次,每晝夜排尿量約1-1.8升。尿次和尿量受飲水、溫度、出汗和年齡等因素影響。2.問小便小便為津液代謝之余。詢問病人小便的異常改變,主要84(1)尿量異常

尿量增多:小便清長量多、畏寒喜暖者,屬虛寒證。寒則汗液不泄,津液不傷,水液下滲膀胱,故小便清長量多。若病人口渴、多飲、多尿、消瘦,屬消渴病,是腎陰虧虛,開多合少所致。尿量減少:病人小便短赤量少,多屬實熱證,或汗、吐、下后傷津所致,熱盛傷津或汗、吐、下傷津,尿液化源不足,故小便短赤量少。若尿少浮腫,為水腫病。是肺脾腎三臟功能失常,氣化不利,水濕內停所致。(1)尿量異常尿量增多:小便清長量多、畏寒喜暖者,屬虛寒證85(2)尿次異常

小便頻數:即排尿次數增多。病人小便短赤,頻數急迫者,為淋證,是濕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所致;小便澄清,頻數失禁者,屬膀胱虛寒,是因腎氣不固,膀胱失約所致。夜尿增多,小便清長,多見于老年人及腎病后期,是腎陰陽兩虛,膀胱不約所致。癃閉:小便不暢,點滴而出為“癃”;小便不通,點滴不出為“閉”,一般統稱“癃閉”。因濕熱蘊結,或瘀血、結石阻塞者多屬實證。因老年氣虛、腎陽不足、膀胱氣化不利者多屬虛證。

(2)尿次異常小便頻數:即排尿次數增多。病人小便短赤,頻86(3)排尿感異常

小便澀痛:即排尿不暢,伴有急迫、疼痛、灼熱感,見于淋證。是濕熱蘊結膀胱,氣化不利所致余瀝不盡:即排尿后小便點滴不禁,多見于老年人,屬腎氣虛弱而致腎氣不固。小便失禁:病人神志清醒時小便不能隨意控制而自遺,稱為尿失禁,多屬腎氣虛膀胱失約。若病人神志昏迷而小便自遺,則病屬危重。遺尿:即睡中不自主排尿,屬腎氣不足、膀胱虛衰。(3)排尿感異常小便澀痛:即排尿不暢,伴有急迫、疼痛、灼熱87(七)問睡眠

寤寐的形成是人體陰陽晝夜運行的結果。白天人體陽氣當令,人寤而能進行工作;夜晚人體陰氣主司,則寐而能眠。《靈樞·口問篇》曰:“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問睡眠的異常情況,可了解機體陰陽盛衰。臨床常見有失眠和嗜睡。(七)問睡眠寤寐的形成是人體陰陽晝夜運行的結果。白天人體881.失眠

不易入睡,睡后易醒,或徹夜不眠,常伴有多夢。

(1)心脾兩虛:睡后易醒,兼見心悸,納少乏力,舌淡脈虛。(2)心腎不交:不易入睡,兼見心煩多夢,潮熱盜汗,腰酸膝軟。(3)食滯胃脘:失眠而夜臥不安,兼見脘悶噯氣,脹悶不舒,泄物酸腐,舌苔厚腐。(4)膽郁痰擾:失眠而時時驚醒,兼見眩暈胸悶,膽怯心煩,口苦惡心。1.失眠不易入睡,睡后易醒,或徹夜不眠,常伴有多夢。892.嗜睡

神疲困倦,經常不由自主入睡。(1)痰濕困脾:困倦易睡,兼見頭目昏沉,身重脘悶,苔膩脈濡。(2)邪陷心包:昏睡譫語,身熱夜甚,或發斑疹,舌絳脈數。(3)心腎陽衰:精神疲憊,意識矇嚨,困倦易睡,肢冷脈微。(4)脾氣虛弱:飯后神疲困倦易睡,形體衰弱,食少納呆,少氣乏力。2.嗜睡神疲困倦,經常不由自主入睡。90(八)問婦女婦女有月經、帶下、娠妊、產育等生理特點,不僅與婦科疾病關系密切,一般疾病亦可引起上述方面的異常改變。詢問下述方面的情況,可以作為診察疾病的參考。(八)問婦女婦女有月經、帶下、娠妊、產育等生理特點,不僅與婦911.問月經

月經是發育成熟婦女所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因每月有規律的來潮,故又稱為月信、信水等。問診須從經期、經量、經色及行經腹痛等四個方面進行詢問。1.問月經月經是發育成熟婦女所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92(1)經期

月經排出的間期稱周期,一般為28±5~6天。行經天數一般為3~7天,若超出以上范圍者皆屬病態。①月經先期:周期提前7天以上者,為月經先期。其病因一般為邪熱迫血妄行;脾虛不能攝血;肝氣郁滯,傷及沖任等。②月經后期:周期錯后7天以上者,為月經后期。其病因常見寒凝沖任,血行不暢;沖任虧損,血海無余;氣滯血淤,澀而不行。③經期錯亂:周期無定期,時而提前,時而錯后者,稱為月經錯亂,其病因常由肝氣郁滯,沖任失規;脾腎兩虛,血行無序;氣滯血瘀,澀而不行。

(1)經期月經排出的間期稱周期,一般為28±5~6天。93(2)經量

正常女子經量在50-100ml左右,由于體質、年齡、生活條件及氣候地區等因素,經量也稍有增減,此屬正常生理范疇。若超過和不及以上的正常范圍均應為病態。①月經過多:表現為量多,行經期長,為月經過多,若血色紫紅者為血熱;血色淡者為氣虛。②月經過少:經量減少,行經期短,為月經量少,常由血虛生化無源,或寒凝血澀,或瘀血阻滯,或痰濕阻絡所致。

(2)經量正常女子經量在50-100ml左右,由于體質94

(3)經色

正常月經為紅色,不稀不凝。若經色淡紅質稀,甚則如洗肉水、黃土水等皆為氣虛血少不榮。若經色深紅質稠,或鮮紅,多為熱證。若色紫有血塊而腹痛為寒凝胞宮。若色紫暗或紫黑如漆者為瘀血。(3)經色正常月經為紅色,不稀不凝。95(4)痛經行經腹痛稱為痛經。一般少腹脹痛,多在經前或經行開始痛,痛較劇烈,屬氣滯血瘀。經后腹痛,少腹隱痛綿綿,屬氣血虧虛。經停痛止,屬寒凝胞宮。(5)崩漏子宮大量出血,忽然大下不止謂崩;月經量少,點滴而下,淋漓不斷謂漏。婦女在經前全身微有不適,乳房略脹,小腹微脹,脈滑數,心煩躁,經后癥減,月經過后身體輕爽,是正常現象。(4)痛經962.問帶下

正常情況下,婦女陰道有少量乳白色無臭無味的分泌物,有濡潤陰道的作用。若量多不斷者稱帶下癥,其中按其色味可分為以下幾種:(1)白帶:色白量多,淋漓不斷,如涕如唾,屬脾虛濕盛。(2)黃帶:色黃量多,粘稠臭穢,外陰瘙癢,屬濕熱下注。(3)赤白帶:赤白混合,微有臭味,屬肝郁化熱。2.問帶下正常情況下,婦女陰道有少量乳白色無臭無味的分泌物97(九)問小兒

兒科亦稱“啞科”,不僅問診困難,而且也不一定準確,故主要依靠對其父母或保育員的詢問,來了解病情。問診時注意除了解一般問診的內容外,還要結合小兒的生理特點進行詢問。小兒的生理特點是:臟腑嬌嫩,發育迅速。病理特點為;發病較快,變化較多,易虛易實。(九)問小兒兒科亦稱“啞科”,不僅問診困難,而且也不一定準98小兒問診內容

1.問出生前后情況,主要了解小兒的先天情況。2.問預防接種、傳染病史和傳染病接觸史,以了解小兒對傳染病的預防。3.問易使小兒致病的原因,以掌握小兒臨床病證。小兒問診內容1.問出生前后情況,主要了解小兒的先天情況。99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知識結構】【知識結構】101專題分析:一戰后的資本主義世界◆1919—1922年:調整動蕩時期。帝國主義戰勝國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干涉蘇俄革命。◆1924—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穩定發展的時期。◆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美國羅斯福“新政”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緩和了危機帶來的災難;德國和日本先后建立法西斯專政,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20世紀30年代:世界局部地區反法西斯戰爭開始。在英、法、美綏靖政策縱容下,法西斯勢力日益猖獗,戰爭危機迫近。專題分析:一戰后的資本主義世界◆1919—1922年:調整10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課件10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課件104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11課件105(2)列強根據自身實力提出利益要求★美國:第一經濟強國;攫取戰后世界領導權(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原則)★英國:一號殖民強國,仍擁有世界最強海軍;保持海上的優勢,維護龐大的殖民帝國,不愿法獨霸歐洲,推行”大陸均勢”政策.反對過分削弱德國,以德國牽制法國。★法國:二號殖民帝國,擁有世界最強大陸軍;竭力削弱甚至肢解德國,尋求建立共同防御德國的安全保障體系;稱霸歐洲大陸★意大利:實力較弱;擴大領土(獲取南斯拉夫奧地利和土耳其部分領土),稱霸地中海。★日本:實力有所增強;把從德國手里奪取的權利合法化,鞏固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優勢.獨霸中國。(2)列強根據自身實力提出利益要求★美國:第一經濟強國;1062、巴黎和會的召開(1919.1.18—6.28)(1)背景①一戰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②戰勝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國際秩序(2)目的①表面:是戰勝國為處理戰爭遺留問題和謀求戰后世界和平②實質:是戰勝國為瓜分戰利品,分割戰敗國及其殖民地的領土,建立戰后國際關系新秩序。(3)性質是戰前列強爭奪的繼續,戰勝國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2、巴黎和會的召開(1919.1.18—6.28)(1)背景107巴黎和會上的日英法美意五巨頭◆美國總統威爾遜。博學多才,工于辭令,手拿十四點原則,人稱“百靈鳥”◆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老謀深算,能言善辯。被稱為“狡猾的狐貍”◆法國總理克里孟梭,78歲高齡,政治手段狠毒,發言咄咄逼人。外號“老虎總理”◆中國代表顧維鈞——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年輕的使節,據理力爭,態度堅決。◆日本代表牧野——對涉及東亞問毫不相讓,對歐洲事務漠不關心。(“沉默的小伙伴”)◆意大利首相奧蘭多,對意大利利益有關的問題談起來滔滔不絕。(“無足輕重的伙伴”)巴黎和會上的日英法美意五巨頭◆美國總統威爾遜。博學多才,工于108(4)《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德國承擔發動大戰的罪責。●重劃德國疆界: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薩爾煤礦交給法國開采15年,薩爾區由國聯代管15年,期滿后經過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占領15年,東岸50公里內為不設防區。●軍事上限制: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德國只能保留陸軍10萬人,不能擁有重武器。

●戰前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分別由英、法、日、比等國以“委任統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德國必須向戰勝國提供賠款。在1921年5月1日前由賠償委員會確定總額和賠償總數。(4)《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109對《凡爾賽和約》的評價

這幅刊登在1921年德國一家雜志上的漫畫將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頭怪獸,它將德國踩在腳下,貪婪地將其內臟吞食殆盡。

列寧稱“《凡爾賽和約》是強盜、掠奪者、高利貸者、劊子手和屠夫的和約。”“靠凡爾賽和約來維系的整個國際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也有人認為“凡爾賽體系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世界性的國際和平體系。”對《凡爾賽和約》的評價這幅刊登在1921年德國一家雜志上的110對《凡爾賽和約》的評價

(1)性質:戰勝國對德國的具有掠奪性和強制性的和約(2)影響:①調整了帝國主義在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關系,確立了帝國主義統治世界新秩序——凡爾賽體系;②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有利于資本主義相對穩定的發展;③確立民族自決原則,有利于歐洲新興民族國家的興起;④宰割德國種下了德國民族復仇的種子。對《凡爾賽和約》的評價(1)性質:111(5)凡爾賽體系★含義

一戰后戰勝國對德、奧、匈、保和土五個戰敗國締結和約,確定了戰后在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國際關系新秩序,即凡爾賽體系★實質是帝國主義戰勝國在宰割戰敗國、犧牲弱小民族權益和相互妥協的基礎上,重新瓜分歐洲和世界霸權而建立的以歐洲為主包含非洲、中東地區的國際關系新秩序。★作用①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出現了一系列新興民族國家②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在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矛盾,使資本主義發展進入相對穩定時期③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5)凡爾賽體系★含義112★具有不穩定性(存在許多矛盾)①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和約對戰敗國的宰割、掠奪極為苛刻②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原因:分贓不均,各國的目的未能滿足主要矛盾: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③帝國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的矛盾:原因:“委任統治”實質是維護殖民統治(導致民族運動高漲)④歐洲新興國家間的民族矛盾:原因:戰勝國沒有真正按照民族自覺原則,而是根據自身利益來處理歐洲領土問題(給德國提供條件)⑤帝國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蘇聯之間的矛盾(仇視蘇聯)★具有不穩定性(存在許多矛盾)1133、華盛頓會議材料1:日本在臺灣、琉球、南庫頁島、千島群島擁有很多的海軍基地,且占有原德國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島嶼,使日本在西太平洋居于相當穩固的戰略地位,對美國在太平洋的屬地菲律賓、關島、夏威夷的安全造成威脅。——徐天新、梁志明主編《世界現代史》材料2:美國國會批準,擴充海軍計劃,1924年將擁有38艘主力艦。日本每8年內增加8艘主力艦和8艘新式巡洋艦——八八艦隊計劃。英國將花掉最后一個金幣,使海軍優于美國或任何國家——勞合喬治(1)背景①美英日成為遠東太平洋地區競爭的主角,美日矛盾突出。②美英日希望限制海軍軍備競賽③中國人民掀起反帝運動3、華盛頓會議材料1:日本在臺灣、琉球、南庫頁島、千島群島114(2)主要內容①簽訂四國條約——體面埋葬了英日同盟,解除了英日聯合對抗美國的威脅。②簽訂《五國條約》:規定英、美、日、法、意主力艦的比例為5∶5∶3∶1.75∶1.75。——是現代史上第一個裁軍協議。使美國取得與英國相等的制海權;英國喪失海上優勢,日本受到限制;(2)主要內容115③簽訂《九國公約》:確立了美國“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使中國回復到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打破了日本對中國的獨占,為美國排擠英、日,加強對華擴張準備了有利條件。④簽訂《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中日兩國在會外簽訂,規定日本將膠州灣(德國原租借地)歸還中國,膠濟鐵路由中國贖回。——是對《凡爾賽和約》關于山東問題的修正,是中國的一項重要外交成果。③簽訂《九國公約》:確立了美國“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116◆中國近代的山東問題的由來(1)1897年11月,德國強占膠州灣,1898德國租借膠州灣。1914年8月,日本不顧中國反對,在中國領土上對德宣戰,奪取膠州灣,強行控制山東,并占有德國在山東的權益,1915年迫使北洋政府簽定了《二十一條》將其在山東的權益合法化。(2)1919年4月30日,操縱巴黎和會的英、法、美三國不顧中國的反對將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3)1919年6月28日,中國代表團在巴黎發表聲明,拒絕在合約上簽字。中國國內隨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民眾抗議浪潮—”五四“運動。(4)華盛頓會議期間,中日兩國在會外訂《解決山東懸案的條約》及其附約。恢復中國對山東的主權,日本將膠州灣德國舊租借地交還中國,膠濟鐵路及其支線由中國向日本贖回,山東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中國近代的山東問題的由來117(3)華盛頓體系《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華盛頓體系①實質:在宰割中國、抑制英日的基礎上,確立了美國主導的在亞太地區的國際關系新秩序②影響: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的矛盾,有利于20年代資本主義相對穩定的發展③美國是華盛頓會議的最大受益者(拆散英日同盟,抑制日本在亞太的擴張;取得與英國相等的制海權;在中國實現了“門戶開放”政策。)(3)華盛頓體系《四國條約》華盛頓體系①實質:在宰割中國、118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凡爾賽和約》對匈奧保土和約國聯盟約凡爾賽體系《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戰后國際關系新格局巴黎和會華盛頓《凡爾賽和約》對匈奧保土和約國聯盟約凡《四國條119★形成巴黎和會確立起來的帝國主義列強在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國際關系秩序被稱為凡爾賽體系,華盛頓會議確立起來的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國際關系秩序被稱為華盛頓體系,至此,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起來的戰后帝國主義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最終形成。★實質帝國主義大國重新瓜分世界的國際關系新格局。4、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形成4、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120★影響①沒有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政治格局,但美國和日本的崛起和爭斗嚴重沖擊了傳統政治格局。②它暫時調整了一戰后帝國主義列強在歐洲和遠東地區的利益沖突,改變了歐亞政治格局,促使20世紀20年代的國際關系相對穩定緩和,有利于2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③具有不穩定性,所維護的和平是短暫的。它建立在宰割戰敗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基礎上,具有反動性和非正義性;自身隱藏許多矛盾,隨著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必將走向瓦解。★影響121國際聯盟★背景★建立★主要任務★評價國際聯盟★背景1221.背景(1)反戰呼聲:人民群眾反戰和平的要求和資產階級主張建立國際組織的建議。(2)美國建議: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十四點”計劃中提出建立國際聯盟。2.建立1920年1月10日,國際聯盟盟約正式生效,標志著國際聯盟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日內瓦。3.主要任務和主要機構(1)任務: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2)機構:國際聯盟大會、行政院、秘書廳。1.背景1234、成員國(1)成立時,只有44個會員國。(2)蘇俄長期被排斥在國聯之外,德、奧等戰敗國也被排斥在外.(3)美國由于國內的反對而未能加入國聯。4、成員國1245、評價

(1)性質名義上維護和平的第一個國際性政治組織(2)積極①以維護和平為宗旨,開創了國際合作的新形式,順應了世界整體發展的趨;②為后來國際組織--聯合國提供了經驗教訓;③在恢復戰后歐洲經濟、處理國際爭端、裁軍和促進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3)局限實質上是英法操縱下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不能真正制止戰爭;后來成為推行綏靖政策的工具5、評價(1)性質125◆美國首先倡導建立“國際聯盟”,但為什么最終沒有加入?反映了什么問題?原因:反映:①國內的孤立主義勢力反對美國卷入西半球外的事務;②攫取世界霸權的計劃失敗;③英、法等國的強烈反對。①英美矛盾成為當時世界的主要矛盾;②美國綜合國力還不足以奪取世界領導權;③國際關系格局的中心仍在歐洲.◆美國首先倡導建立“國際聯盟”,但為什么最終沒有加入?反映了1261.1919年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十四點”計劃,參加了巴黎和會。西方一評論家說:“威爾遜的原則征服了歐洲……”威爾遜的原則之所以能征服歐洲的最主要原因是A.美國的綜合實力已經超過歐洲各國B.人們厭戰,渴望和平C.美國操縱的“國聯”在歐洲影響深遠D.“十四點”計劃較好地維護了歐洲的利益【高考練兵】B1.1919年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十四點”計劃,參加了巴黎和1272.(2012重慶)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主要戰勝國經過幾個月的討價還價,最后簽訂了對德和約。和約簽訂前,德國曾試圖對該和約作有利于本國的修改,但遭拒絕,因此不得不①承認奧地利獨立并不得與其合并②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③接受美英等國對其實行分區占領④支付協約國大量賠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2.(2012重慶)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主要戰勝國經過幾1283.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外長西蒙說:“必須對敵人的策略有所估計。敵人當中,一些人想擠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頭,那些想擠牛奶的人會同我們達成協議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想擠牛奶”的敵人指美國,美德矛盾是戰前帝國主義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B.“想擠牛奶”的敵人指俄國,俄德是世仇,戰前圍繞東歐勢力范圍的矛盾尖銳C.“想割牛頭”的敵人指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的霸主地位受到德國的強烈挑戰D.“想割牛頭”的敵人指法國,法德在歷史問題以及歐洲大陸霸權問題上有矛盾D3.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外長西蒙說:“必須對敵人的策略有所1294.1922年簽訂的《關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美、英、日在太平洋所屬島嶼及屬地上的防御工事和海軍基地應保持現狀,不得采取任何加強措施或建立新的海軍基地和要塞。這一規定①使日本在后來實施南進戰略時擁有一定的相對優勢②使日本第一次處于同歐美列強平等的地位③暫時緩和了美、英、日等列強之間的矛盾④使美國成功拆散了英國與日本的同盟關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4.1922年簽訂的《關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美、英、日1305.在巴黎和會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而華盛頓會議上,兩國又表示支持中國收回山東的主權。美、英轉變態度的原因是A.力圖遏制日本勢力擴張B.中國人民反日斗爭的高漲C.企圖把中國變成其殖民地D.英日同盟已經宣告失敗6.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被稱為“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下列表述不能準確反映此結論的是A.在解決中國問題上,美日矛盾尖銳B.在軍備控制問題上,美日矛盾尖銳C.在處置德國問題上,英法矛盾尖銳D.在殖民地問題上,英日矛盾尖銳AD5.在巴黎和會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1317.“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之所以不能避免世界大戰的再度爆發主要是因為A.國際聯盟機構不健全B.西方大國推行中立自保、縱容侵略政策C.德、意、日主宰了該體系D.該體系建立在掠奪和奴役的基礎上,矛盾重重8.從機制上看,國際聯盟制止戰爭、制止侵略的宗旨成為空談的主要原因是A.國聯成員國并非真心維護世界和平B.德國等具有發起戰爭危險的國家參與C.國聯行政院的權力過大D.國聯代表大會和行政院決議堅持“全體一致”的原則DD7.“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之所以不能避免世界大戰的再度爆發主132第三節問診第三節問診133問診,是醫生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現在癥狀和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借以診察疾病的方法。明代醫家張景岳認為問診是“診病之要領,臨證之首務”,在《景岳全書》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因脈色察陰陽,十從氣味章神見。”修訂后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婦女尤必問經期,遲數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麻痘驚疳俱占驗。問診,是醫生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134

一、一般問診

1.問一般情況

指問病人的姓名、年齡、性別、婚否、民族、職業、籍貫、現在住址等。臨床意義:既便于書寫病例,又可以作為診察疾病的參考。

2.問主訴主訴即主癥,是病人最感痛苦的癥狀或前來就診的原因,以及發病的日數。了解主癥可以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和判斷病位的所在。然后圍繞主癥詢問有關兼癥,進行分析。一、一般問診1.問一般情況1353.問現病史

現病史是此次疾病發生、發展和治療的全部經過,以及現在的癥狀,對診斷疾病有重要意義。4.問既往史既往史是病人過去的健康狀況和曾患過的主要疾病,往往與現病有關,可作為診斷現病的參考。5.問家族史家族史包括病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及子女的健康狀況和曾患過何種疾病。3.問現病史136二、問現在癥狀

問現在癥狀又稱為“問現癥”,重點是詢問與中醫辨證關系密切的方面(如“十問歌”的內容)。問現癥是辨證論治的主要依據,因此也是問診的重點內容。中醫學對現癥的問診極為重視,所問內容也極為詳細,對各種癥狀的臨床意義有深刻認識。在問診時還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有側重的詢問。首先要詳細詢問主癥的特征,如癥狀發生的部位、性質、程度、誘因和發作時間等;其次是詢問伴隨主癥而出現的兼癥,還要了解全身的情況,只有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二、問現在癥狀問現在癥狀又稱為“問現癥”,重點是詢問與中醫137(一)問寒熱

問寒熱,是詢問病人有無寒熱的感覺。因寒熱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所以是問診的主要內容,是辨證的重要依據。1.寒熱的含義:是陰陽盛衰的表現。2.寒熱的分類:寒熱在臨床上分四種。

(一)問寒熱問寒熱,是詢問病人有無寒熱的感覺。因寒熱是臨床1381.寒熱的含義

寒:是指病人怕冷的主觀感覺。

①惡寒: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仍感寒冷。多由外感寒邪所致。②畏寒: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能緩解。臨床多由內傷久病,陽虛不溫所致。熱:是指體溫升高,或病人自感發熱。

①高熱:身壯熱,肌膚烙手,持續不退。多因外邪入里化熱,正勝邪盛所致,其病屬實。②低熱:病人自感發熱,肌膚溫,多在午后或夜間尤甚,體溫微高或不高.多因臟腑衰弱,正氣虧虛所致,其病屬虛。1.寒熱的含義寒:是指病人怕冷的主觀感覺。1392.寒熱的分類

(1)惡寒發熱:是指病人自覺寒冷,同時伴有體溫升高。

惡寒,是由于外邪襲表,衛陽被遏,肌表失煦所致;發熱,是正邪相爭,陽氣不得宣發所為。其特點是,惡寒與發熱并見,發熱持續而不間斷。

①惡寒重,發熱輕:為表寒證,由外感寒邪所致。②發熱重,惡寒輕:為表熱證,由外感熱邪所致。③發熱輕,惡風自汗:為表虛證,由外感風邪所致。

2.寒熱的分類(1)惡寒發熱:是指病人自覺寒冷,同時伴有140(2)但寒不熱:即病人只感寒,而無發熱。根據發病緩急可分以下情況。

①虛寒證:久病體弱,肢冷微寒,脈沉遲無力。由陽氣虛衰,不能溫煦肌膚所致。

②實寒證:新病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劇烈,脈沉遲有力。多寒邪直中所致。(2)但寒不熱:即病人只感寒,而無發熱。根據發病緩急可分以141(3)但熱不寒:即病人只感發熱而無怕冷之感。按癥狀可分以下情況。

①壯熱:病人身發高熱,持續不退,屬實熱證。臨床可見面紅赤,口渴飲冷,大汗出,脈洪大。

②潮熱:病人定時發熱或定時熱甚,有一定規律,如潮汐之有定時。臨床常見的有陰虛潮熱、陽明潮熱、濕溫潮熱。

③微熱:輕度發熱,熱勢較低,多在37℃-38℃之間。常見氣虛發熱、小兒疰夏、陰虛發熱。

(3)但熱不寒:即病人只感發熱而無怕冷之感。按癥狀可分以下142(4)寒熱往來: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

①少陽病:寒熱交替,發無定時,兼見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苦滿,不欲飲食,脈弦等癥。由邪氣停于半表半里所致,屬少陽證。

②瘧疾:寒栗與壯熱交替發作,發有定時,兼見頭痛劇烈,口渴多汗等癥。由瘧邪潛伏膜原所致,屬瘧疾病。(4)寒熱往來: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143(二)問汗

汗是由陽氣蒸發津液從玄府而出。它有調和營衛,滋潤皮膚的作用。正常人在體力活動過劇、進食辛熱、衣被過厚情況下,可有汗出,屬于生理現象。病理性的汗出與無汗,與病邪的侵擾與正氣不足等因素有關。所以通過對汗的詢問與分析,對辨邪的性質和機體的陰陽盛衰,有著重要的意義。詢問時應注意:汗的有無,汗出時間,汗出部位,汗量多少。(二)問汗汗是由陽氣蒸發津液從玄府而出。它有調和營衛,滋1441.表證辨汗可辨別外邪的性質與營衛正常與否。

(1)表證有汗:

①兼見發熱惡風,脈浮緩,主外感風邪,屬表虛證。②兼發熱、鼻塞流涕、咽痛,汗出,脈浮數。為外感風熱之邪屬表熱證。

(2)表證無汗:兼見惡寒重,發熱輕,頭項強痛,脈浮緊。主外感寒邪,屬表寒證。1.表證辨汗可辨別外邪的性質與營衛正常與否。1452.里證辨汗了解病性的寒熱與機體陰陽的盛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