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二單元中國近當代社會生活變遷第1頁第十二單元 單元線索特征單元線索特征通史線索歷史特征近代社會生活變遷(1840年1949年)(1)自19世紀中期起,伴隨中西文化碰撞和交匯,引發了人們衣食住行和婚喪嫁娶、社交禮儀等方面種種改變;(2)近代以來,水上交通、鐵路交通、公路交通、民航等當代交通工具發展較快;(3)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近代報刊業走向繁榮,電影事業也開始起步(1)舊中國物質生活和習俗變遷與向西方學習相關,地域差距較大,知識分子提倡與示范成為動力,變遷過程中仍保留民族特征;(2)近代交通和通訊受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排擠;起步晚,發展遲緩,落后于西方國家;(3)報刊業是我國最早當代傳
2、媒,時效性強,在傳輸知識、開啟民智、輿論監督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第2頁第十二單元 單元線索特征當代社會生活變遷(1949年以來)(1)自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吃、穿、住和風俗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改變;(2)新中國水上交通、鐵路、公路、民航等當代交通工具發展較快;(3)新中國成立以來,報刊、影視和網絡技術等發展較快,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大眾傳媒成為發展最快事業(1)新中國物質生活和習俗變遷與人民地位改變、民族獨立實現、改革開放緊密相關;(2)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交通和通訊發展快速;(3)新中國成立后,報刊、影視、網絡技術起步晚,發展快主題歸納近代以來,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交通和通訊工具及
3、大眾傳媒等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展現出近代化、世俗化及大眾化特點第3頁第十二單元 復習指導策略復習指導策略1.本單元內容雜亂,線索眾多,考生不輕易掌握,所以要注意引導考生以時間為線,把本單元分為鴉片戰爭后、民國時期、建國早期及改革開放后四個歷史階段,橫向整合各個時期社會習俗、交通通訊及大眾傳媒相關史實及階段特征。 2.本單元近年考查重點是民國時期社會生活與習俗變遷,試題大多經過創設新情境考查考生綜合分析及歷史遷移能力。注意引導考生結合辛亥革命時期社會政治、經濟及思想變遷,分析社會習俗改變原因及內在聯絡,形成整體歷史知識網絡。 第4頁第十二單元 復習指導策略 3.復習本單元要注意利用文明史觀及社會史觀
4、重新構建知識體系,并辯證分析評價。如以文明史觀梳理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由封建落后到走向近代文明歷史進程和特點;以社會史觀梳理近代以來社會習俗、交通通訊及大眾傳媒對民眾生活影響等。第5頁第22講 中國近當代社會生活變遷第22講中國近當代社會生活變遷 第6頁第22講 學習目標導航 1物質生活與習俗變遷:近代物質生活與習俗變遷表現及特點;新中國成立早期及改革開放后物質生活與習俗變遷表現。 2交通和通訊工具進步:近代以來鐵路、公路、水運與航空發展進步;近代以來電報、電話等通訊工具變遷。 3大眾傳媒變遷:近當代報刊業繁榮進步;電影、電視事業發展變遷及特點;互聯網興起及特點。學習目標導航第7頁第22講 主干考
5、點梳理 考點 1社會生活與習俗 1近代 (1)物質生活 穿衣:鴉片戰爭以后,“洋布”“洋裝”逐步流行;辛亥革命后,_受到新派人士歡迎。 飲食:鴉片戰爭后,_成為有錢人一個時尚。 住房:一些中國官員和商人開始建起歐式洋房或中西合璧豪宅。主干考點梳理中山裝吃西餐第8頁 (2)社會習俗 戊戌變法:維新派主張“_”“廢止纏足”,改革傳統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斷發易服”含有_色彩;民國政府頒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法令,婚喪儀式簡約文明。 廣大農村依然沿襲傳統風俗習慣。 【尤其提醒】 近代生活習俗變遷原因 (1)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對華侵略不停加強,西方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活方式也隨之傳輸到中國。 (2
6、)清政府在人口眾多、交通便利、經濟比較繁榮地域開埠通商,發展近代工商業。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斷發易服反清革命第9頁_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一部分。重視環境保護、重視衛生、賑濟災區生活風尚在逐步形成(1)衣:從灰藍色調變為_,從單一款式走向多樣化;(2)食:1987年已基本處理了_,政府還提倡“菜籃子工程”;(3)住:1995年國家在城鎮開啟了“_”改革開放勤儉節約、_成為中國社會風尚主流人們衣著樸素,食物簡單,住房擁擠,生活水平_,但總體較低新中國成立早期社會習俗物質生活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 (3)近代工商業發展為物質生活改變提供了基礎;而近代思想文化進步,則促進了人們生活習俗改變。 2當代差距
7、不大溫飽問題無私貢獻五彩繽紛休閑娛樂安居工程第10頁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 考點 2交通和通訊工具 1交通工具 (1)鐵路 晚清時期:清政府修筑從唐山到胥各莊鐵路。辛亥革命前夕,形成了近代鐵路網_。 民國時期:總來說進展遲緩,尤其是_與內地沒有鐵路交通。 新中國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相繼建成了_等鐵路;90年代鐵路運行里程居世界第四位。 基本格局寶成、蘭新西北、西南第11頁 【歸納總結】 中國近代鐵路交通發展演變特點 (1)從時間看,開端艱難,起步晚,落后于同一時期西方國家。(2)從發展水平看,受到封建頑固勢力和帝國主義排擠,加上政治腐敗,發展遲緩。(3)從地域看,近代鐵路交通主要出現在東南沿海通
8、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發展遲緩。(2)公路20世紀初:汽車開始在_等各大城市出現,成為權貴、上層社會人士代步工具。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上海第12頁民國時期:因為政治腐敗、民生凋敝,公路交通發展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國成立后:公路交通取得較快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較密集_。(3)水運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紛紛在中國設置_,壟斷中國江海運輸業。19世紀70年代初,洋務派_首次打破列強壟斷局面,推進水上交通業近代化進程。新中國成立后,輪船運輸業由國家統一管理。90年代后,輪船運輸業受到一定影響。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公路網輪船企業第13頁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4)航空19旅美華僑馮如制成中國第一
9、架飛機,標志著中國_開始。19中國首條空中航線北京至天津航線開通,中國_拉開了序幕。新中國成立早期,民航業發展有限;改革開放后,中國已成為世界_。2通訊工具變遷(1)近代電報:甲午戰爭前夕,形成了四通八達_ _電報_;20世紀初,上海崇明裝置了_。航空事業民航業電訊網絡民航大國第14頁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電話:19世紀80年代,外國開始在上海設置_,今后發展非常遲緩。(2)新中國成立后新中國成立早期:逐步形成以北京為中心、溝通各個省市全國_。新時期: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數量躍居世界_,電話成為百姓日用具。電話企業電訊網絡第一位第15頁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特別提醒】 近代以來交通和通訊工具發
10、展,一方面加快了人們生活節奏,推動了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促進了信息交流,開闊了人們視野,深刻地改變人們思想觀念,提高了人們生活質量;其次也有負面影響,如環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機等。 第16頁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 考點 3大眾傳媒變遷1報刊業走向繁榮 (1)近代前期19世紀中前期,外國人開始在華辦報,著名有中國叢報萬國公報等。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運動時期報刊成為宣傳改良、革命和_思想武器。【尤其提醒】 近代報刊從業者含有強烈愛國心,含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社會責任感,含有敢作敢為精神,勇于發表政見。他們大都含有深廣學識,含有較敏銳政治洞察力。大都含有較強政治活動能力,較為注意民眾呼
11、聲。民主科學第17頁(2)近代后期:中國共產黨創辦了紅色中華新華日報等報刊,同國民黨控制中央日報等報刊展開針鋒相正確斗爭,為爭取_勝利發揮了主要作用。(3)新中國成立早期_紅旗等黨報黨刊成為宣傳黨路線、政策和方針主要輿論工具。與之并存_文匯報等其它類型報刊,內容比較豐富。(4)改革開放后除了_繼續發揮主導宣傳作用外,各種專業性報刊如雨后春筍般創辦起來。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民主革命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黨報黨刊第18頁各報把真實、客觀和講求新聞價值作為自己發展方向,拓寬報道領域。2影視事業發展(1)電影近代:19_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起步;代以后,中國電影走向成熟。新中國:新中國成立早期,反應_和革命
12、戰爭題材紛紛被搬上銀幕;改革開放后,中國電影數量和質量都遠遠超出了以前。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定軍山工農生活第19頁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尤其提醒】 電影作為信息傳輸媒介時效性并不強,但制作比較精良,畫面比較清楚,能讓觀眾在較短時間內得到充分視覺和聽覺享受;電影奇妙教化功效,能給觀眾帶來強烈情感參加和情感體驗,其特殊效果是其它媒介無法比擬。(2)電視新中國成立早期:1958年,_開始試驗播出,標志著中國電視事業誕生。改革開放后:電視逐步普及,電視節目豐富多彩。北京電視臺第20頁第22講 主干考點梳理3互聯網興起(1)產生及發展20世紀60年代_誕生,90年代以后伴隨個人電腦普及而風靡全球。_
13、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上網用戶急劇增加,發展勢頭方興未艾。(2)特點互聯網集報紙、廣播、電視優勢于一體,文字、圖像、聲音兼備,含有很強表現力和感染力。互聯網能夠_,雙向傳受,使信息即時反饋得以實現。互聯網1994高度互動第21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 探究點一近當代物質生活變遷原因及時代特點1原因(1)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對華侵略不停加強,西方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活方式也隨之傳到中國。(2)清政府為杜絕列強覬覦,在濟南、武昌等人口眾多、交通便利、經濟比較繁榮地域開埠通商,發展近代工商業。(3)近代工商業發展為物質生活改變提供了基礎;而近代思想文化進步,則促進了人們生活習俗改變。重點關鍵點探
14、究第22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2特點(1)地域:因為受到列強侵略影響,近代社會生活變遷最早出現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步向內地滲透,展現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特點。(2)過程:由西方引進,含有較強殖民地色彩,中西方社會習俗經歷了由沖突到相互融合過程,近代時期,中西方文化、新舊文化并存,相互影響和滲透。(3)水平:斷發易服運動較為快速和徹底;不纏足運動起步早,但進展遲緩;沿海地域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改變較快,而廣大農村處于封閉、落后狀態,傳統風俗習慣堅如磐石。第23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4)動力:每一次社會習俗改變都與當初社會運動影響息息相關;部分上層人物提倡也起到了一定社會示范作用;
15、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及生產、生活方式變遷和向中國滲透是主要外部原因。第24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例1 江蘇卷 下列圖為民國年間天津同升和帽莊出售其仿制西式帽廣告。對此了解正確是()該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輸入中國社會生活受到西方文明沖擊廣告主要宣傳了博士帽實用功效帽式差異表達出男尊女卑觀念ABC D答案 B第25頁解析 解答本題應對圖片信息進行有效提取和分析,并結合近代社會習俗變遷史實了解。圖片廣告中“時髦男女”說明廣告主要宣傳其時尚功效,故不準確。從圖片本身并不能反應出男尊女卑觀念,故了解有誤。“天津同升和帽莊出售其仿制西式帽”表明國產“西式帽”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輸入,也本質上表達了中國
16、社會生活受到西方文明沖擊。故都是正確。 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26頁命題分析 高考大多集中考查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變遷,主要考查方式是提供新圖片或民謠等材料信息,考查考生對民國早期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變遷準確認知。復習時要尤其注意了解近代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變遷時代特征及其背后時代原因,并能依據新材料情境靈活地遷移和利用。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27頁變式題北京模擬下面這組圖片反應了近代以來中國女子衣飾改變,產生這一改變社會原因有() 歐風美雨影響社會變革推進衣飾質地不一樣服裝款式差異 ABCD答案 C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28頁 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影響近代衣飾改變原
17、因有:西方文化沖擊;中國人對西方文化吸收;社會政治、思想變革等。反應是改變表現,不能作為原因。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29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 探究點二近代交通業發展原因及影響 1原因 (1)先進中國人為救國救民,主動興辦近代交通業,促進了中國社會發展。 (2)列強侵華需要。為擴大在華利益,加強控制、鎮壓中國人民反抗,控制和操縱中國交通建設。 (3)工業革命結果傳入中國,為近代交通業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 (4)中國各地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決定了各地交通發展不平衡。第30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 2影響 (1)主動影響:促進了經濟發展,改變了人們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轉變了人們思想觀念;
18、加強了中國與世界各地聯絡,豐富了人們生活。 (2)消極影響:有利于外國政治、經濟侵略,便利了對中國掠奪。第31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例2上海卷伴隨汽車、火車、輪船在近代中國出現,“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憐坐下擠非常”這么竹枝詞也開始流行起來,這反應了() A新式交通工具出現沖擊了傳統倫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沒有改進人們出行情況 C人們對新式交通工具贊同與認可 D人們從沒有停頓過對交通工具改進追求答案 A第32頁解析 本題利用民間竹枝詞這一特殊藝術形式形象地展示了近代交通工具演變對傳統倫理道德深刻影響。答好本題關鍵是正確了解題目材料含義。汽車、火車、輪船等新式交通工具出現,不但改進了人們出行情
19、況,而且大大沖擊了傳統倫理道德,題干中竹枝詞出現正是倫理道德遭受沖擊詳細反應。 命題分析 因為受歷史地位和命題資源限制,包括本考點高考題目較少,復習時要重點關注晚清及改革開放后兩個時期國內交通和通訊工具變遷,并重視拓展教材知識,分析這兩個不一樣時期交通和通訊工具變遷社會原因及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思想觀念深刻影響。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33頁變式題2011太原模擬李鴻章1872年在上海創辦輪船招商局,“前盈和,成為長江上主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勢”。這說明該企業創辦() A打破了外商對中國航運業壟斷 B阻止了外國對中國經濟侵略 C標志著中國近代化起步 D使李鴻章
20、轉變為民族資本家答案 A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34頁 解析 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自救運動,即使采取近代化生產工具,不過其管理方式還是封建式,創辦者依然是地主階級代表,并未轉化為民族資本家。洋務運動標志著中國近代化開端,但不是詳細以某個企業創辦為標志。洋務運動中民用企業創辦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強經濟侵略,不過并未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項表述都有錯誤。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35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 探究點三中國近當代大眾傳媒發展演變 問題一中國境內第一份漢字報刊是由外國人創辦,你怎樣對待外國人在中國創辦報紙? 提醒(1)一個觀點對其持完全否定態度,認為外報在列強入侵過程中充當了文化
21、先遣隊,是對中國進行文化侵略主要陣地,同時又為西方武裝侵略刺探情報,所以是列強侵華主要工具和伎倆。 (2)另一個觀點認為,盡管一部分外國報刊在列強侵華過程中飾演了不光彩角色,但其主動作用還是不容忽略,其本身就是一個近代文明象征和近代文化載體,所以它在客觀上也起到過一定主動作用,這是不可否定歷史事實。第36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 問題二你怎樣認識報刊對中國近代歷史發展所起作用? 提醒(1)傳輸西方文明,促進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鴉片戰爭后,外國人在中國創辦報刊和中國人自己創辦報刊都促進了西方文明在中國傳輸,有利于解放人們思想。 (2)近代報刊發揮了制造輿論、喚醒民眾重大作用。戊戌變法時期、辛亥革
22、命時期、新文化運動時期以及五四運動時期,報刊成為宣傳改良、革命和新文化思想武器。 (3)對奪取近代革命勝利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創辦了一系列政論性報刊,為奪取革命勝利發揮了主要作用。第37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 問題三美國科學家米歇爾科茲曼曾說過:“19世紀是鐵路時代,20世紀是高速公路時代,二十一世紀將是寬帶網絡時代。”互聯網有何優勢?網絡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提示(1)互聯網優勢:集報紙、廣播和電視優勢于一體;費用低廉;可以高度互動,雙向傳受;可以更主動、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 (2)主動影響 促使知識經濟產生和發展,其不但成為國民經濟中, 發展最快部
23、門,而且創造社會財富占據了國民生產總值相當大一部分。第38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 工作和生活方式革命:人們工作方式不但突破了空間限制,而且提升了效率,增加了樂趣;人們生活方式愈加豐富多彩,社會交往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思維方式改變:當代信息技術發展使人們對生產、生活、社會交往形式等多方面認識發生改變,從而改變著人們思維方式。 (3)消極影響:不法分子傳輸影響青少年成長不良信息;利用網絡進行犯罪;使青少年沉湎于網絡游戲等。第39頁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例3福建卷下列圖是一份報紙號外,從中可獲取準確信息是() A開國人創辦政論性報刊之先河 B使用白話文報道新聞 C抨擊國民政府失敗外交政策 D表
24、明工人階級已登上政治舞臺答案 B 第40頁解析本題利用五四運動時期上海新申報圖片材料,考查了對新文化運動主張、五四運動前后重大事件及近代中國報刊業發展相關史實再認再現能力。圖片是195月5日上海新申報公布關于“五四運動”號外。19,新文化運動提倡使用白話文,隨即,許多報紙雜志陸續改以白話文刊行。 命題分析 近幾年各地高考命題相對較少,復習時要重點圍繞近代前期及改革開放后兩個時期,梳理這兩個時期大眾傳媒發展特點及其內在社會原因和對民眾思想影響。 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41頁變式題三明模擬11月12日,新民網發表“省錢省力省時間,網絡購物方興未艾”新聞。新聞產生時代背景不包含() A中國人在全
25、球金融危機中增強節儉意識 B互聯網在中國深入普及應用 C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 D網絡經濟成為中國經濟主導答案 D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42頁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能力。“省錢省力”“網絡購物”等信息揭示了節儉意識、市場經濟、互聯網應用等歷史結論,但D項與現實情況不符。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43頁 史料鏈接 閱讀以下材料,思索探究。 材料一自林樂知、李提摩太諸人創萬國公報,屬中土人士為譯述,旬月一發刊,雖專為基督教家言,然亦銳意以開導民智為己任,破除文人之結習,于報界一新其面目。甲午以后,言維新變法者如狂,于是時務報湘學報等顧其時則無有黨派,攘臂發抒,惡舊俗而
26、維新之是求,如保中國不保大清,變君主認為民主之說,亦時有流露。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44頁 材料二至于乙未之歲,東京革命黨創辦民報,樹六大主義,而發揮民族革命、民權革命、民生革命之理,其思想之偉大,議論之精密,不第同志之士所推,即反對者亦為之傾服。自客觀言,可號為中國文從來未有之雜志;自主觀言,亦可謂革命黨發表最高意思之機關。楊光芒等編中國近代報刊發展概況 解讀史料 材料一說明早期來華外國人在中國辦報,多以傳教士為主,以教會為依靠。早期傳教士所辦報紙,多以中國人為翻譯。傳教士所辦報紙,即使有宣傳宗教思想之考慮,不過不乏以“開導民智為己任”者,所以在傳輸西方民主自由、進步成第22講 重點關鍵
27、點探究第45頁果,引進科學技術,推進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覺醒等方面發揮了主動作用。 材料二說明辛亥革命時期,國內外革命報刊伴隨革命形勢改變而快速發展。與戊戌變法時期相比,留學生在國外興辦報刊成為這一時期一大特色。留學生創辦革命報刊以宣傳革命思想為主要內容和目標,宣揚“民權”“民族”“民生”思想,是國外宣傳革命主要陣地和武器。第2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第46頁第22講 教師備用習題教師備用習題1浙江卷 據地方志記載,民國時期某城市“舊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過十之二三”。對此了解錯誤是() A舊式婚禮因為簡便節約更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舊,更不要說鄉村 C婚姻習俗新舊變遷有一個過程 D傳統婚姻觀念
28、仍為多數人所堅持第47頁答案 解析 本題從社會史角度考查婚姻習俗演變。注意本題為反向選擇題,要注意逆向思維利用。舊式婚姻強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當繁瑣。近代婚姻習俗總體趨勢是刪繁就簡,A項符合題意。習俗演變,城鎮差異巨大,B項是正確推斷;C項正確地表示了婚姻習俗演變歷史過程;從材料中“舊式婚姻居十之七八”能夠推斷出D項合理性。第22講 教師備用習題第48頁22011天津卷 某報以“新陳代謝”為題刊文:“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新官制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文中所說這些現象應該發生于() A189819B190119 C19121927年 D19281
29、937年答案 C第22講 教師備用習題第49頁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影響。材料主要反應是中國在政治制度、教育和社會習俗方面變革,能夠推進這一變革重大事件是辛亥革命,故選擇C項。A項約在維新變法時期,政治制度沒有發生改變,排除;B項是在清朝末期,辛亥革命之前,排除;D項約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第22講 教師備用習題第50頁3山東卷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謠:破戲臺,爛秀才,小足板子洋煙袋;火車站,德律風(指電話),大足板子畢業生。這反應出當地() 傳統習俗受到沖擊 文化教育日漸衰落 生活方式發生改變 思想觀念有了改變 A B C D答案 D第22講 教師備用習題第51頁解
30、析 清末民初,這個時候成立了很多新式學堂,傳授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出現了“大足板子畢業生”。這比前面“爛秀才”,埋頭攻讀四書五經,只知“之乎者也”,是文化教育顯著進步。所以排除。其它各項很輕易從材料中分析。第22講 教師備用習題第52頁4江蘇卷 徐珂清稗類鈔記述:“先由男子陳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準,即延介紹人約期訂邀男女會晤,男女同意,婚約始定。”這反應晚清婚俗改變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約締定 B婚姻尊重當事人意愿 C婚姻聽憑父母安排 D婚姻儀式簡約文明答案 B第22講 教師備用習題第53頁解析 本題考查是對晚清時期社會習俗改變了解。依據題干反應信息和所學知識,A、C兩項錯誤;D項指婚姻儀式和
31、題干婚約制訂沒有必定因果聯絡,故排除。本題選擇B項。第22講 教師備用習題第54頁單元總結提升單元總結提升第55頁單元總結提升 單元時空定位 單元時空定位第56頁單元總結提升 單元關鍵點歸納 一、近當代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四次大改變單元關鍵點歸納改變改變時間改變歷史背景改變表現第一次大改變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洋貨”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城市崛起在被迫開放沿海沿江地域,人民生活與以前相比,發生了顯著改變第二次大改變辛亥革命以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舊風俗習慣受到極大沖擊,人們精神生活對應發生了改變第57頁單元總結提升 單元關鍵點歸納第三次大
32、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因為政府強制行動,一些社會丑惡現象被取締了物質生活上出現了平均主義,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還是有保障第四次大改變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政治環境也越來越寬松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矚目標提升,與發達國家差距越來越小第58頁單元總結提升 單元關鍵點歸納二、中國近當代社會生活變遷基本規律特點及認識1規律特點 (1)對近代社會生活產生過重大影響原因:經濟體制改變和經濟發展水平提升;政治制度變革;科技革命對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影響;思想啟蒙作用。 (2)近代社會生活變革趨勢:由以往閉關自守,轉為面向世界;由過去封建傳統一統天下,變為向近代化演進。 (3)社會風
33、俗特點:既含有追新慕異、去土存洋特點,又表現為新舊并存現象。第59頁單元總結提升 單元關鍵點歸納 2認識 (1)從動態演變整體過程看,近百年中國社會生活變遷含有巨大、深刻和急驟特征。 (2)從空間上看,近百年中國社會生活變遷又含有不平衡特點。沿海改變快,內地改變慢;城市改變快,農村改變慢。 第60頁單元總結提升 單元關鍵點歸納三、近當代人民物質生活和風俗改變不一樣及原因 1近代:含有顯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烙印;人民物質生活和風俗變遷只是在大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域發生改變,而廣大農村幾乎沒有進入近代生活,依然是自給自足自然經濟時代。原因:受外國侵略影響,西方列強最早是在東南沿海地域打開了中國大門,西方列
34、強生活方式移植過來,而且東南地域受西方思想,尤其是民主革命思想影響大,人民思想意識開放。第61頁單元總結提升 單元關鍵點歸納 2當代: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作主,生活日益改進,但到改革開放前仍未擺脫貧窮落后面貌。改革開放后,在20世紀末總體上到達小康水平,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改變。原因:改革開放前,中國人尤其是農民溫飽問題長久未能得到處理原因是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口多、極“左”思潮影響。改革開放后,政府政策正確實施,如“菜籃子工程”“安居工程”;農村社會生產力深入解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快速發展結果;廣大人民主動勞動;當然也與日益當代化農業、畜牧業、養殖業高速發展密不可分。第62
35、頁單元總結提升 學科方法素養 方法八逆向(否定)型選擇題【題型特點】歷史材料解析題基本結構普通是由材料和問題組成,是一個富有歷史學科特色非客觀性試題。它含有材料起源廣、信息容量大、能力層次高、考查功效強等特點。意在考查考生利用已學過知識,從未見過圖文材料中解讀、汲取、整理出含有史學價值信息,考查考生最大程度獲取信息、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說明歷史現象和歷史觀點、客觀描述和闡釋歷史事物規律、特征,分析、比較、歸納、評價論證歷史問題,獨學科方法素養第63頁單元總結提升 學科方法素養立地對歷史問題和歷史觀點提出不一樣看法認識等學科能力。 材料解析題種類很多,依據材料組成、設問、解答方式等角度,可分為圖文
36、材料型、歸納概括型、原因意義型、分析比較型、評價(評述)型、開放探究型解析題等類型。第64頁單元總結提升 學科方法素養例 天津卷民主政治是歷史發展趨勢,并伴隨時代進步不停完善。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將軍)之口說出了這么一句話:“男人就是城邦。”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結合所學知識,解讀“男人就是城邦”內涵。 第65頁單元總結提升 學科方法素養材料二1832年,英國選民從人口總數大約2%增加到3.3%,但工人階級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階級為爭取選舉權掀起了憲章運動。1866年后,英國經過兩次議會改革,至1885年基本實現了成年男子
37、普選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婦女為爭取選舉權展開了斗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國已實現全民普選。摘編自錢乘旦等英國通史 (2)材料二中,英國選舉權改變經歷了哪幾個階段?這一改變歷程表現出哪些特點?第66頁單元總結提升 學科方法素養 答案 (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婦女、外邦人、奴隸不享受政治權利。(2)階段:1832年選民人數增加;1885年基本實現成年男子普選權;二戰前夕實現全民普選。 特點:英國實現全民普選是一個長久過程;廣大民眾為此進行了艱難斗爭。 第67頁單元總結提升 學科方法素養 解析 本題是經過材料考查考生對雅典民主政治、英國君主立憲制了解分析歸納能力。解答本題關鍵,一是
38、解讀材料,準確、完整、合理地獲取材料歷史信息;二是據材料信息,遷移雅典、英國政治制度進行了解;三是合理利用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利用分析歸納法,從梳理近代英國選舉權改變及表達特點方面解答。 解答第(1)問需要結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范圍及不足方面了解“男人就是城邦”內涵。第(2)問應依據材料信息,階段主要從材料中總結出來,能夠總結出選民人數增多男性取得選舉權女性取得選舉權全民普選遞進過程進行歸納;其特點從過程、推進改變原因等方面總結。第68頁單元總結提升 學科方法素養 方法總結1解答思緒:解答非選擇題即材料解析題技巧必須注意一個前提、兩個標準、兩個充分、五個步驟。 (1)一個前提:讀懂、弄通和透徹了解材料。尤其是圖表與數據,必須明確其中主要概念,說明主要問題,而后搞清楚圖標與數據是怎樣展示概念、說明問題。 (2)兩個標準: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聯絡教材。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問題角度不一定與教材完全相同,聯絡教材是必要,應該把材料所反應內容與教材所學相關知識掛上鉤,利用所學知識和觀點進行評論和解析。第69頁單元總結提升 學科方法素養 (3)兩個充分:一是充分獲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謂有效信息是指回答下列問題、解析材料利用信息,這是答好材料題關鍵。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動合同轉讓合同
- 大型石材采購合同協議
- 液化氣購銷合同細則
- 財務管理咨詢服務合同例文
- 校園安保人員服務合同
- 重型起重機采購合同
- 工業機器人習題庫含答案
- 水利工程勞務分包:合同范本大全
- 電商產品代理銷售合同
- 練攤經濟學課件
- 肩肘倒立公開課教案陳勇
- JJF 1603-2016(0.1~2.5)THz太赫茲光譜儀校準規范
- 《民法典》-第二編 物權編-案例分析,解讀-3
- GB/T 1266-2006化學試劑氯化鈉
- 海岸動力學全冊配套完整課件
- 工作面防飛矸封閉式管理規定
- 纖維素酶活性的測定
- 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崗位培訓的講義課件
- 驗電接地環安裝規范
- 計算機監控系統安裝單元工程質量驗收評定表
- 外墻干掛大理石施工方案(標準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