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教案設計_第1頁
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教案設計_第2頁
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教案設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李璟及其代表作品。2了解全詞的含義,領悟表現手法和基本風格。3背誦這首詞。【教學重難點】了解全詞的含義,領悟表現手法和基本風格。【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檢查復習指名學生背誦鵲踏枝。二、新授(一)簡介作者投影示: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屬江蘇)人,李昪長子,史稱南唐中主。璟多才藝,好讀書,文士韓熙載、馮延巳、李建勛、徐鉉時時在其左右,相與講論文學。江南野史說他“時時作為歌詩,皆出入風騷”。但流傳下來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詩和四首詞。其詞蘊藉含蓄,深沉動人。(二)指導學生自學自由低聲讀課文,圈點難字生詞,結合注釋理解課文(三)檢查自

2、學情況1指名學生輪流朗讀,對朗讀中存在的讀音、停頓錯誤進行糾正2完成下列檢測題(喊兩三個同學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學在不看書的情況下獨立完成)(1)注音:菡萏()()韶光()(2)解釋:菡萏西風韶光夢回(對黑板上學生的答案進行判斷、更正、明確,并抽查一兩個其他學生檢測題的完成情況)3指名學生逐句講解,老師根據學生講解的情況補充、更正,并通過出示投影來明確。4在了解文章意思的前提下讓學生再讀課文,要指導學生注意抑揚頓挫(語氣的輕重、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讀出情感;聽錄音跟讀,體會情感;全班齊讀。(四)分析鑒賞(基本程序:老師投影出示題目;學生根據提示思考、討論;老師指名學生回答;老師根據學生回

3、答的情況補充、更正;老師出示投影明確;學生逐條完成填空)1分析上闕“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1)王國維對此二句極為稱贊,認為“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美人遲暮”出自何處?什么意思?出自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美人”“遲暮”原指楚王衰老,這兒指。“菡萏香銷翠葉殘”也是同樣的意思。(2)王國維為什么稱贊這兩句?王國維稱贊詩人用的筆法,通過香草美人的描寫表達對國事深廣的憂慮。2分析“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1)“ ”“ ”“ ”等自然景物“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2)“韶光”的“憔悴”既指美好時節的景物的凋殘,也是,還指。因而,與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這滿眼蕭瑟

4、的景象和國勢衰落的情景。3“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作用?(1)這兩句詞運用了的表現手法,寄托深遠:(2)“夢回雞塞遠”是景,寫思婦在睡夢中見到遙遠的邊關去找尋想念的人;“細雨”是醒來后的景,細雨迷蒙正與夢境的迷離相結合邊關何其遙遠。(3)“玉笙吹徹”為景,“寒”字寫人的內心,渲染了感傷心情。4分析“多少淚珠無限恨,倚闌干”。(1)小樓吹笙并沒有減少內心的怨恨,從“多少淚珠無限恨”可見;(2)“無限恨”包含了之恨,之恨,之恨;(3)“倚闌干”不作情語,但蘊藉深沉,為我們刻畫了一個的主人公形象;秋雨綿綿,夢境邈遠,玉笙嗚咽,含淚倚柱,構成的意境,使全詞的氣氛愈加濃

5、烈。(四)總結全詞這首詞上片寫,下片懷。作者在思婦的對景傷情、感嘆青春易逝中,滲透了自己不堪遲暮的心情。而詞句意境的眾芳蕪穢、美人遲暮,又象征著南唐的沒落,寄托了作者的。三、課堂作業1背誦全詞。(必做題)2擴寫名句: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必做題)3“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兩句倍受王安石等人贊賞。請賞析這兩句的妙處。(選做題)四、知識積累古典詩詞鑒賞題問答模式例析從2002年起高考語文卷把“古詩閱讀鑒賞”放到第卷以主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試說明對此明確提出了兩點要求: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

6、度。綜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有兩個特點非常明顯:一是試題切入角度小,但以對全詩的理解為基礎,且離不開景、情、境;二是文字淺易,抒發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園情、別離情等。考生一般對考點比較熟悉,能比較輕松地讀懂詩歌,但答題結果卻年年失分嚴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題不規范,容易漏掉一些要點,以至于只能“意會”而不能有效地“言傳”。答題自然要根據試題的要求給出相應的答案。就古詩鑒賞題而言,大體上可歸納出五種問答模式,本文對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參考。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

7、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題步驟: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答題示例:絕句二首(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注 此詩

8、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第二種模式分析技巧型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

9、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托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描寫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3)對比。(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田野無閑田,農夫皆餓死”。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1)比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2)比喻。(3)擬人。(4)夸張。(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答題步驟:(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