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 至真要大論_第1頁
素問 至真要大論_第2頁
素問 至真要大論_第3頁
素問 至真要大論_第4頁
素問 至真要大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素問至真要大論1.題解與提要2.目的要求3.4.復習思考題 1 本篇論五運六氣的臨床運用,因內容極為精深而重要,故名篇。題解提要與24、掌握正治、反治法和“治求其屬”的治療機理及運用。目的要求2、了解方制大小的組方制度。3、理解各種不同性質疾病的治療方法。 1、理解五味陰陽屬性及治療作用, 了解五味入五臟的理論。3一、五味陰陽屬性經文分析4“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 辛走氣而性散(如麻黃味辛,發汗解表)甘走脾而灌溉四旁(黨參、甘草味甘,益氣補中)淡附于甘,滲泄利濕 (如茯苓味淡,利水滲濕) 陽酸主收斂,又依賴春生木性而上涌(如烏梅)苦主瀉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黃

2、味苦,通泄)咸主軟堅,又散結瀉下(如牡蠣軟堅散結,芒 硝瀉下通便) 陰 5二、制方法則及方劑分類經文分析6以藥物作用的主次確立 “君、臣、佐、使”因病制方制方法則大方:臣、佐之藥味數多者小方:臣、佐之藥味數少者小者四君子湯 :人參甘溫-大補元氣,為君; 白術苦溫-燥脾補氣,為臣; 茯苓甘淡-滲濕瀉熱,為佐; 甘草甘平-和中益土,為使. 7內經十三方素問湯液醪醴論: 湯液醪醴素問腹中論: 雞矢醴靈樞癰疽: 翹飲素問遺篇刺法論: 小金丹素問病能論 : 生鐵洛飲素問腹中論: 烏鲗骨藘茹丸靈樞邪客: 半夏秫米湯素問繆刺論: 左角發酒素問奇病論: 蘭草湯靈樞經筋: 馬膏膏法素問病能論: 澤瀉飲靈樞癰疽:

3、 豕(sh) 膏靈樞壽夭剛柔: 寒痹熨法8藥物,已包括了動物、植物、礦物三類;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酒劑;用法,有內服、外用;功能,有用于治療,有用于預防;方制,其中的湯液醪醴、生鐵洛飲、左角發酒、雞矢醴、蘭草湯、豕膏等六方,屬于奇方中之小者;澤瀉飲、烏鲗骨藘茹丸、 翹飲、半夏秫米湯、馬膏等五方,屬于偶方中之小者;小金丹,屬于偶方中之大者。 這些方劑,不僅有其歷史意義,而且其中某些方劑,現在還有其實用價值,特別是對后世方劑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9三、正治與反治 經文分析10(一)正治法逆疾病的征象而治。寒者熱之-治寒病用溫熱法。熱者寒之-治熱病用寒涼法。含義:逆治適用范圍

4、:“微者逆之”,適用于病輕或雖重而病情單純無假象的疾病,所選藥物的屬性與疾病征象相反。 11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 內容:以適合病情為原則,因勢利導。運用要點:12(二)、反治法順疾病的征象而治。含義:從治適用范圍:適用于病勢較生、病情較復雜而且某些證候與病機不一致的病證(如真熱假寒、真寒假熱證等) 13熱因熱用 -以溫熱法治療真寒假熱的病證。寒因寒用-以寒涼法治療真熱假寒的病證。塞因塞用-指用補益收斂的藥物治療有阻塞假象的病證。通因通用-指用通利的藥物治療有通利假象的病證。內容:14先其所因,伏其所主先求病因、治其本病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從藥多少,視病情而定。運用要點:15(三)論平衡陰陽,是治“求其屬”的基本 原則。“取之陰”滋腎陰六味地黃丸“取之陽”補腎陽附桂八味丸“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陰虛陽亢而生虛熱“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陽虛陰盛而生虛寒16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