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6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一、課標解讀1.結合“開國大典”的相關史實,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2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鞏固人民政權的主要舉措,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鞏固人民政權的必要性及影響。3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外交領域的開創性。4結合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相關史實,從“時空觀念”和“家國情懷”角度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民主政治建設和向社會主義過渡所作的努力。5了解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貢獻,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毛澤東思想對近現代中國的深遠影響。二、時空觀念知識脈絡四、史實實證、歷史解釋1閱讀教材P15
2、5“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圖片:圖中的歷史事件有何影響?2閱讀教材P15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片:這一圖案有什么含義?3閱讀教材P157 “分到土地的農民”圖片:圖中農民喜悅心情的原因是什么?4閱讀教材P157“思考點”:毛澤東說,土地改革“是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繼軍事斗爭以后的第二場決戰”。你怎樣理解這句話?5閱讀教材P157“歷史縱橫”: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成立初期為穩定物價采取的措施。毛澤東評價“銀元之戰”的作用不亞于一場淮海戰役,這一說法的依據是什么?6閱讀教材P158“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圖片:中國人民志愿軍為什么要入朝作戰?7閱讀教材P159“學思之
3、窗”:結合歷史與現實,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8閱讀教材P159“史料閱讀”:“求同存異”的“同”和“異”的含義是什么?這一方針的提出有何意義?9閱讀教材P160“思考點”:為什么國家要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0閱讀教材P160“工商界代表向毛澤東呈送喜報”圖片:中國工商界為什么會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改造?11閱讀教材P161“問題探究”,思考如下問題:(1)與1912年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相比,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最大特點是什么?(2)如何理解憲法中規定的“人民民主國家”這一國家性質?五、素養提升鞏固政權的斗爭史料一遼寧農民土改后給毛主席的一封信(摘錄): 敬愛
4、的毛主席: 我們是遼東省(今遼寧省)寬甸縣最偏僻的一個村。全村152戶,2 511畝地,11戶地主、富農就占了1 000多畝。我們祖祖輩輩做夢也在想著有一天自己能有三畝、五畝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那有多高興啊!現在經過土改,這個夢想實現了。過去在別人地里出力,現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勞動;過去是一個肩給地主扛著飯碗,現在勞動成果完全自己所得,這樣我們生產的勁頭怎能不大呢?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門要彎腰,進門要低頭,現在搬進土改時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連說:“土改前我家四條腿是小板凳,帶毛的是耗子,現在呢,牲口棚里拴著一頭牛,一頭驢,全是有毛的四條腿。”史料二時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
5、記的陶魯笳說:“農民得到了土地,我們的黨就得到了農民的擁護。全國農民擁護的事情,那個時候,沒有辦不成的。所以說,這是一次徹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史料三朝鮮的存亡與中國的安危是密切關聯的。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的抗美戰爭不只是道義上的責任,而且和我國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關聯著,是為自衛的必要性所決定的。各民主黨派聯合宣言(1950年)史料四這場戰爭的確使中國在世界上恢復了一個大國和強國的形象。在此前屈辱的一個世紀內,中國對西方和日本屢戰屢敗,不是大量割地就是巨額賠款。而在長達33個月與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的戰爭中,中國以弱抗強,竟然能夠堅持到底,且與美國代表平
6、起平坐地簽訂了停戰協定,這不能不令世人對新中國刮目相看由此開始的歷史進程消除了長期埋藏在中華民族內心的屈辱感,中國人民真正可以自豪地呼喊“從此站起來了”。沈志華論中國出兵朝鮮決策的是非和得失(1)根據史料一、二,概括土地改革的作用。(2)從史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國人民參加朝鮮戰爭的目的是什么?其性質如何?(3)根據史料四,概括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鞏固新生政權的措施(1)人民解放軍追殲國民黨殘余軍隊和武裝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實現了祖國大陸的統一。在全國建立了各級人民政權。(2)抗美援朝,打敗美國侵略者,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民
7、主革命反帝斗爭的繼續。(3)19501952年,全國進行土地改革,在我國延續數千年的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4)為鞏固政權,人民政府進行了“米棉之戰”和“銀元之戰”,穩定了物價,到1952年完成了國民經濟恢復的任務,為鞏固政權奠定了基礎。2抗美援朝戰爭的影響(1)對朝鮮的影響:加劇了朝鮮半島的分裂。韓國跟隨著美國加入資本主義陣營,朝鮮加入社會主義陣營。(2)對美國的影響:在朝鮮戰爭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進行了3年的戰爭,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美國通過戰爭扼殺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企圖徹底失敗了。(3)對中國的影響:捍衛了中國的國家安全,支持了朝鮮人民的正義事業,極大地提
8、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4)對中美兩國關系的影響:兩國關系徹底破裂,長期處于敵對狀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外交史料一積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絕無例外。騎墻是不行的,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 毛澤東史料二對于國民黨政府與外國政府所訂立的各項條約和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應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摘編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史料三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我們應該承認,在亞非國家中存在不同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但這不妨礙我們求同和團結。五項原則完全可
9、以成為我們中間建立友好合作和親善睦鄰關系的基礎。 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的演說(1)史料一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什么外交方針?有何意義?(2)史料二闡述了哪一種外交方針?有何意義?(3)根據史料三,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周恩來提出的外交政策。比較新中國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針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三大外交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特點以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劃分陣營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別,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影響保障了人民革命的勝利成果,鞏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獨立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表現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成熟社會主義基本制
10、度的確立史料一下面是19501956年我國工業中各種經濟成分的變化情況(以工業總產值為100,不包括手工業):史料二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實現了從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政治、近代以來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敗嘗試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偉大跨越。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2005年)新中國初創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兩項:一是各項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二是對公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的相關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實踐。其中,各項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主要指國體、政體、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黨內民主制度等的確立。張荊紅建國初我國民主政治建設評析(1)史料一反映了19501956年我國經濟成分有什么變化?這
11、種變化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2)根據史料二和所學知識,闡述我國“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和根本特征是什么?三大改造前后的變化方面改造完成之前改造完成之后革命性質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我國基本上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經濟基礎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以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為主要形式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成為我國唯一的經濟基礎生產關系生產資料歸誰所有生產資料私有制大量存在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人在生產中的地位及相互關系存在著民族資本家剝削工人等多種剝削關系社會各階級都成為社會主義的勞動者管理體制市場調節與計劃管理相結合國家實行單一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管理1下表為新中國糧食總產量(萬
12、噸)統計表:時間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產量11 31813 21314 36916 39216 683這一時期糧食產量的變化()A體現了農民開始轉變為土地的主人B創造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條件C得益于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優越性D標志著億萬農民的溫飽問題已解決2“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對東北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引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這段話中的“敵人”是指()A美軍B日軍C八國聯軍D英法聯軍3周恩來在一次國際會議上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于目前正在她的鄰邦進行的戰爭和戰爭擴大的危險,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國人民
13、認為:朝鮮戰爭停止了,現在,印度支那戰爭同樣應該停止。”這次會議應是()A亞非會議B日內瓦會議C第20屆聯大D朝鮮停戰會議460多年前,為了加強亞非國家的團結,促成會議的圓滿成功,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方針是()A“求同存異”B“一邊倒”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5在中國百年現代化歷程中,私營企業在1956年集體消亡,這獨一無二的歷史現象是最徹底的“國進民退”。私營企業“集體消亡”的原因是()A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B全國開展的土地改革運動C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基本建立D農業生產合作社迅速發展6下圖是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中央國家機構組織,它所體現的國家根本政治制度是()A
14、國家民主政治制度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六、高考真題1(2019江蘇高考11)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報發表張樂平的新聞漫畫大旗招展全球(見右圖),對這幅漫畫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確的是()A新中國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國民黨政權統治已被推翻 C人民翻身成為國家的主人 D國際社會普遍承認新中國2(2019.4浙江高考14)請看右圖報影,下列項中對該報章內容解讀正確的是()A北京這個千年古都成為人民政權的首都B北京市人大、政協等相關政權組織已經產生C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D該消息標志著“北平”正式更名為“北京”3(2019北京
15、高考18)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我黨同黨外民主人士長期合作的政策,必須在全黨思想上和工作上確定下來。我們必須把黨外大多數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樣,同他們誠懇地坦白地商量和解決那些必須商量和解決的問題。”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共同綱領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政治協商制度 民主集中制A B C D4(2015安徽高考17)有學者評價:“它凝結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經過反復討論、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國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擁護。”據此判斷,“它”是指()A雙十協定 B論聯合政府 C共同綱領 D論十大關系5(2014江蘇高考8)1953年6月24日人民
16、日報報道:當選的代表李長鳳老大娘笑著說話了,“舊社會婦女在街上說話都不行,哪有婦女的選舉權。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見告訴我,我一定給大家帶上去。”該新聞報道說明當時()A人民民主原則得到落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建立 C政治協商制度覆蓋面廣 D民主政治建設法制化 6(2019江蘇高考12)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全國同時開展了一萬多個工礦建設單位的施工從而使我國的社會經濟結構和國民經濟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對此“變化”表述正確的是()A初步完成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B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面貌 C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迅速恢復 D實現了農輕重各部門協調發展7(2019新課標全國卷高考31)據統計,1954年1月到4
17、月,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上海分館俄文書刊借閱總數為1953年同期的5倍,為1952年同期的50倍,東北各研究所俄文書刊借閱量也大幅增加。這表明當時() A科學研究已與國際前沿接軌 B科教興國戰略已展開 C對蘇聯經驗的反思蔚然成風 D工業化建設需求迫切8(2019新課標全國卷高考31)圖4是1953年創作的年畫。該作品()圖4 數他勞動強 A繼承了中國傳統文人畫作的基本風格B描繪了農民參與社會主義生產的場景 C體現了“雙百”方針提倡的創作精神D倡導了適應國家建設需要的社會新風9(2019海南高考12)19631965年, 中國農業總產值平均年增長約11%;輕工業產值從404億元增加到703億元;燃料
18、、原材料工業建設的步伐加快。上述變化反映了()A經濟所有制結構發生重大改變 B國民經濟調整取得了顯著成就C合作化運動促進了生產力發展 D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逐步解決10(2018新課標全國卷高考31)圖7是1953年的一幅漫畫,描繪了資源勘探隊員來到深山,手持“邀請函”叩響山洞大門的情景。這反映了當時我國()A已經初步改變工業落后局面 B開始進行對礦產資源的開采C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 D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正在展開11(2018新課標全國卷高考31)圖5為1956年的一幅漫畫兩把尺(畫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測量祖國,建設社會主義。”)該漫畫反映了()A社會主義建設以工業化為中心 B
19、女性成為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運動蓬勃開展 D城鄉差別發生根本性改變12(2017海南高考12)圖2是創作于1950年的宣傳畫拖拉機,該作品反映出()A農村開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農業機械化已在農村得到普及 C農業生產方式將發生巨大變化 D農村掀起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13(2017.4浙江高考14)周恩來在政協某次會議上指出:“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雖然是一場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轉變的辦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實行社會主義。”這里“逐步的和平轉變的辦法”是指()A建立國家工業化基礎B發展農業、輕工業,更多利用沿海工業C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性進展,進而轉向城市D對農業、手工業
20、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4(2016新課標全國卷高考31)“一五”計劃期間,我國住宅建設占基本建設投資額的比重不斷減少,其他非生產性建設投資也開始受到抑制。這表明我國()A致力于奠定工業化基礎 B國民經濟結構臻于平衡C大力壓縮基本建設投資規模 D城市化的進程趨于緩慢15(2015新課標全國卷高考31)圖5為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美國、英國主要工業指標年均增長速度的比較。據此可以推知()A中國原有工業基礎很薄弱 B冷戰制約美英工業發展C中國重工業發展急躁冒進 D美英傳統工業產業衰落16(2015福建高考18)圖8為中國19521960年工農業總產值變化圖。對此分析符合史實的是()
21、A“過渡時期”農業總產值始終超過工業總產值B“三大改造”期間工業總產值均高于農業總產值C“一五”計劃完成時工農業總產值都大幅提高D“大躍進”使工農業總產值增長呈現背離狀態17(2015廣東高考16)1961年,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的一份報告指出:現在部分干部和農民對集體生產信心不足,以致發展到變相恢復單干,有的地方出現了“父子隊”“兄弟隊”式家庭作業。這則材料為例證,可用于說明()A當時土地所有制發生改變 B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歷史背景C當時國民經濟調整成效顯著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起源18(2015海南高考23)1956年,浙江溫州有合作社曾實行包產到戶,到1957年溫州地區實行包產的農戶占入社
22、農戶的15%,與此同時,四川、廣東、安徽等省一些農業社也先后實行了包產到戶。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實行包產到戶。這一現象反映了()A農村基層政權管理體制薄弱B市場經濟在農戶經營中起重要作用C基層的探索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奠定基礎D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進19(2015海南高考24)1957年底到1960年,我國職工人數從3101萬猛增至5969萬。這主要是因為()A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 B“大躍進”中大辦工礦企業C公私合營后國營企業職工大增 D人口增長造成大量勞動力剩余20(2014重慶高考9)1989年,鄧小平會見來訪的蘇共領導人時,充分肯定了蘇聯對中國的幫助,認為“蘇
23、聯幫助我們搞了一個工業基礎”。這里的“工業基礎”初步建立于新中國的()A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B“一五”計劃時期C“大躍進” 時期 D國民經濟調整時期21(2014天津高考9)1952年我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如調整后的天津大學下設土木建筑、電信、機械等7個工程系,20個專業和13個專修科,從綜合型大學轉變為多科性工業大學。這種調整主要是為了()A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 B培養經濟建設專門人才C提升國民的科技素養 D推動天津經濟建設發展22(2014海南高考24)1950年,東北人民政府規定在大區范圍內對煤炭、鋼材等多種生產資料統一分配,隨后,東北地區計劃分配的物資種類逐年增加。從1953年起,計劃分配
24、調撥體制開始在全國鋪開。這反映了中國計劃經濟體制()A是新生國家政權的基礎 B隨著行政區域的擴大逐步建立 C是在憲法原則下建立的 D隨著工業化建設的進行而建立23(2014全國新課標卷高考31)“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制度,各地根據國家糧食計劃供應的相關規定,以戶籍為依據確定糧食供應的對象與數量。這一制度的實行()A有利于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 B保障了工業化戰略實施C緩解了災害造成的糧食短缺 D加速了國民經濟的恢復24(2014全國新課標卷高考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糧食的統購統銷,在農村向余糧戶實行糧食計劃收購的政策,由國家嚴格控制糧食市場。糧食的統購
25、統銷()A加快了我國農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B有力地促進了各地農村的政權建設C將農民經濟生活納入國家計劃體制 D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提供勞動力資源25(2014安徽高考17)一位農民在日記中寫道:“由于單家獨戶的經營經不起天災人禍的襲擊,有的貧農家薄,缺資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難不少,出現了個別賣地賣牲口、出賣勞動力的現象。政府號召組織起來,在搭工幫工的基礎上成立互助組。我是青年團員,還是鄉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嗎?”其描述反映的是()A農業合作化 B“三年經濟困難”時期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6(2019海南高考11)1953年,中共中央發布指示,指出社會上流行頗廣的“技術一邊倒”口號“是不恰當的”,“技術問題和政治問題不同,并沒有階級和陣營的分別,技術本身是能夠同樣地為各個階極和各種制度服務的”。這一指示()A推動了“一邊倒”外交政策的調整 B為“科教興國”戰略的施行指明方向C旨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會地位 D有利于糾正學習蘇聯的教條化傾向27(2017.11浙江高考15)有記者報道某次會議時,寫道:周恩來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培訓心得體會總結簡短(17篇)
- 2025年百日誓師高考勵志致辭(4篇)
- 《投資項目綜合評價》課件
- 六年級數學教師學期工作總結(4篇)
- 人教 版五年級美術下 冊《第15課 會亮的玩具》教學設計
- 《面對地質災害:2 泥石流脫險我知道》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滬科黔科版
- 地質實習自我鑒定600字(4篇)
- 《拉低成績的八個壞習慣》主題班會教案
- 安全演講稿模板匯編(30篇)
- 臨街雙層鋪面出租合同書(29篇)
- 2024年秋兒童發展問題的咨詢與輔導終考期末大作業案例分析1-5答案
- DL∕T 796-2012 風力發電場安全規程
- GB/Z 43281-2023即時檢驗(POCT)設備監督員和操作員指南
- 幼兒園故事課件:《盲人摸象》
- 大學生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課件
- 定遠縣蔡橋水庫在建工程實施方案
- 繪本故事《三只小豬蓋房子》課件
- GB 13296-2013 鍋爐、熱交換器用不銹鋼無縫鋼管(高清版)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寫作《學寫讀后感》精美課件
- LED顯示屏項目立項報告(模板參考)
- 發燒的地球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