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演講稿:愛,播撒在眷念的教育事業里_第1頁
幼兒教師演講稿:愛,播撒在眷念的教育事業里_第2頁
幼兒教師演講稿:愛,播撒在眷念的教育事業里_第3頁
幼兒教師演講稿:愛,播撒在眷念的教育事業里_第4頁
幼兒教師演講稿:愛,播撒在眷念的教育事業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幼兒教師演講稿:愛,播撒在眷念的教育事業里愛,播撒在眷戀的教育事業里無錫市五愛實驗幼兒園朱志萍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園老師,雖然只有一年的教齡,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份神圣的職業。“愛”是孩子的最佳滋養,為了讓孩子懂得愛的真諦,我全身心的用眼、用耳、用口、用手、用心去表達,讓孩子去體會和了解,由被愛而知愛人。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于是我就從愛開始,用我的心去愛他們。 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 也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我喜愛小孩子,無論是母親懷抱里的,老師領著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里的,我都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個世界應該用愛去搭建。我對小孩子好像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見到

2、不認識的小朋友總要去逗逗它,路上騎車若遇見小孩子在前面也總是會不由自主地下車推過去。有人說“愛孩子,首先要愛這份事業,要把這份事業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愛孩子”。我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李芬,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區新星幼兒園園長。當這行文字出現時,往往會使人產生一些誤會。其實,他實實在在是一位男性公民,一位在幼教戰線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第1頁 / 總共 27頁李芬一開始并不是從事教育工作的。1953 年,年僅 17 歲的李芬從師范畢業,懷著滿腔熱情,一頭扎到太原市郊,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一干就是 20 年。他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以才華和愛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

3、受到了人民廣泛的好評。他當過教師, 任過教導主任, 校長,50 年代便以優異的成績評為太原市優秀輔導員,并帶著他的教育成果進京匯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9 年,組織上調李芬到太原市南郊區教育局負責全區的幼教工作。當時,有不少的冷言冷語撲面而來,同事、朋友、親戚都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那愛孩子的“職業病”攪得他坐臥不安,他看到農村幼教事業落后,決心要使全區數以萬計的幼兒受到正視的早期教育。 那時,全區 230 多個村莊沒有一所像樣的幼兒園, 少得可憐的幾所幼兒園, 也都設在古廟、庫房或廢棄的戲臺上;基本設施嚴重短缺,根本談不上什么教育質量。面對這種狀況,年已 40 多歲的李芬沒有退

4、縮,他放棄了已是輕車熟路的工作,挑起了這副重擔,決心把南郊的幼教工作搞上去。從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不知疲倦的中年人,憑著一雙腳和一輛自行車走鄉串村,在崎嶇的中間小路上奔波,常常是早上摸黑上路,晚上頂著星星回家。有時候一天騎車 200 多里,步行 10 多里山路。就這樣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在不長的時間里,他跑遍了全區 13 個鄉鎮三分之二的村莊,宣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孟家井溝北村是一個只有 20 多戶人家的小村子,村里準備為十幾個娃娃辦個幼兒園,可是,握慣了鋤把的農民不知該從何下手。正在病中的李芬聞知后,強忍著胃痛,趕到 60 里外的小山村。村長見到大汗淋漓,第2頁 / 總共 27頁臉色蒼白的

5、李芬, 一下子驚呆了, 他感激的握住李芬的手,心疼的說: “老李,為了我們幾個山里娃娃,還值得你抱病跑來,這叫我們說啥好呢?”李芬動情的說:“山里娃娃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嘛,咱不能圖個人一時之安誤人子弟呀!”為了南郊區的幼教事業,李芬可謂是耗盡了心血,1980 年,在李芬的悉心指導下,年輕教師李繼英開始了“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的試驗。熟悉兒童音樂教育的李芬每天蹬車幾十里, 對李繼英進行指導。 在孩子面前,他像個“大朋友”,在充滿童趣的藝術天地里,他不斷探索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正當他們準備全市性的觀摩教學時,他從事幼教工作的妻子突然吐血不止,休克在工作崗位上。他得知愛人病重的消息后,仍然沒有放下工作,

6、直到深夜,才趕到醫院。連醫生也沒好氣的向他吼叫:“沒有見過你這樣狠心的丈夫!”聽著這樣的話,望著妻子蒼白的面孔,他好難受,淚,只得往心里流。他組織的觀摩活動獲得了成功,當李芬帶著成功的喜悅奔到醫院, 把這成功的喜悅帶給妻子時, 妻子理解他, 欣慰的笑了。 1983 年冬,外地幼教同行要到南郊參觀。不巧,參觀的前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他不顧雪大路滑,頂著刺骨的寒風,行程100 多里,騎車跑了5個鄉鎮指導工作。回到家里,耳朵凍僵了,手腳也凍麻木了。愛,播撒在眷戀的教育事業里無錫市五愛實驗幼兒園朱志萍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園老師,雖然只有一年的教齡,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份神圣的職業。“愛”是孩子的

7、最佳滋養,為了讓孩子懂得愛的真諦,我全身心的第3頁 / 總共 27頁用眼、用耳、用口、用手、用心去表達,讓孩子去體會和了解,由被愛而知愛人。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于是我就從愛開始,用我的心去愛他們。 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 也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我喜愛小孩子,無論是母親懷抱里的,老師領著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里的,我都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個世界應該用愛去搭建。我對小孩子好像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見到不認識的小朋友總要去逗逗它,路上騎車若遇見小孩子在前面也總是會不由自主地下車推過去。有人說“愛孩子,首先要愛這份事業,要把這份事業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這樣你才能真正的

8、懂得愛孩子”。我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李芬,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區新星幼兒園園長。當這行文字出現時,往往會使人產生一些誤會。其實,他實實在在是一位男性公民,一位在幼教戰線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李芬一開始并不是從事教育工作的。1953 年,年僅 17 歲的李芬從師范畢業,懷著滿腔熱情,一頭扎到太原市郊,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一干就是 20 年。他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以才華和愛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 受到了人民廣泛的好評。他當過教師, 任過教導主任, 校長,50 年代便以優異的成績評為太原市優秀輔導員,并帶著他的教育成果進京匯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9 年,組織上調李芬到

9、太原市南郊區教育局負責全區的幼教工作。當時,有不少的冷言冷語撲面而來,同事、朋友、親戚都覺得不可思第4頁 / 總共 27頁議。然而,那愛孩子的“職業病”攪得他坐臥不安,他看到農村幼教事業落后,決心要使全區數以萬計的幼兒受到正視的早期教育。 那時,全區 230 多個村莊沒有一所像樣的幼兒園, 少得可憐的幾所幼兒園, 也都設在古廟、庫房或廢棄的戲臺上;基本設施嚴重短缺,根本談不上什么教育質量。面對這種狀況,年已 40 多歲的李芬沒有退縮,他放棄了已是輕車熟路的工作,挑起了這副重擔,決心把南郊的幼教工作搞上去。從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不知疲倦的中年人,憑著一雙腳和一輛自行車走鄉串村,在崎嶇的中間小路

10、上奔波,常常是早上摸黑上路,晚上頂著星星回家。有時候一天騎車 200 多里,步行 10 多里山路。就這樣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在不長的時間里,他跑遍了全區 13 個鄉鎮三分之二的村莊,宣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孟家井溝北村是一個只有 20 多戶人家的小村子,村里準備為十幾個娃娃辦個幼兒園,可是,握慣了鋤把的農民不知該從何下手。正在病中的李芬聞知后,強忍著胃痛,趕到 60 里外的小山村。村長見到大汗淋漓,臉色蒼白的李芬, 一下子驚呆了, 他感激的握住李芬的手, 心疼的說: “老李,為了我們幾個山里娃娃,還值得你抱病跑來,這叫我們說啥好呢?”李芬動情的說:“山里娃娃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嘛,咱不能圖個人一時之

11、安誤人子弟呀!”為了南郊區的幼教事業,李芬可謂是耗盡了心血,1980 年,在李芬的悉心指導下,年輕教師李繼英開始了“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的試驗。熟悉兒童音樂教育的李芬每天蹬車幾十里,對李繼英進行指導。 在孩子面前,他像個“大朋友”,在充滿童趣的藝術天地里,他不斷探索幼兒音樂教育第5頁 / 總共 27頁的方法。正當他們準備全市性的觀摩教學時,他從事幼教工作的妻子突然吐血不止,休克在工作崗位上。他得知愛人病重的消息后,仍然沒有放下工作,直到深夜,才趕到醫院。連醫生也沒好氣的向他吼叫:“沒有見過你這樣狠心的丈夫!”聽著這樣的話,望著妻子蒼白的面孔,他好難受,淚,只得往心里流。他組織的觀摩活動獲得了成功

12、,當李芬帶著成功的喜悅奔到醫院, 把這成功的喜悅帶給妻子時,妻子理解他, 欣慰的笑了。 1983年冬,外地幼教同行要到南郊參觀。不巧,參觀的前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他不顧雪大路滑,頂著刺骨的寒風,行程100 多里,騎車跑了5個鄉鎮指導工作。回到家里,耳朵凍僵了,手腳也凍麻木了。愛,播撒在眷戀的教育事業里無錫市五愛實驗幼兒園朱志萍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園老師,雖然只有一年的教齡,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份神圣的職業。“愛”是孩子的最佳滋養,為了讓孩子懂得愛的真諦,我全身心的用眼、用耳、用口、用手、用心去表達,讓孩子去體會和了解,由被愛而知愛人。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于是我就從愛開始

13、,用我的心去愛他們。 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也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我喜愛小孩子,無論是母親懷抱里的,老師領著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里的,我都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個世界應該用愛去搭建。我對小孩子好像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見到不認識的小朋友總要去逗逗它,路上騎車若遇見小孩子在前面也總是會不由自主地下車推過去。有人第6頁 / 總共 27頁說“愛孩子,首先要愛這份事業,要把這份事業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愛孩子”。我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李芬,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區新星幼兒園園長。當這行文字出現時,往往會使人產生一些誤會。其實,他實實在在是一位男性公民,一位在幼教戰線無私奉

14、獻、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李芬一開始并不是從事教育工作的。1953 年,年僅 17 歲的李芬從師范畢業,懷著滿腔熱情,一頭扎到太原市郊,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一干就是 20 年。他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以才華和愛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 受到了人民廣泛的好評。他當過教師, 任過教導主任, 校長,50 年代便以優異的成績評為太原市優秀輔導員,并帶著他的教育成果進京匯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9 年,組織上調李芬到太原市南郊區教育局負責全區的幼教工作。當時,有不少的冷言冷語撲面而來,同事、朋友、親戚都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那愛孩子的“職業病”攪得他坐臥不安,他看到農村幼教事業落后,決心

15、要使全區數以萬計的幼兒受到正視的早期教育。那時,全區 230多個村莊沒有一所像樣的幼兒園,少得可憐的幾所幼兒園,也都設在古廟、庫房或廢棄的戲臺上;基本設施嚴重短缺,根本談不上什么教育質量。面對這種狀況,年已40 多歲的李芬沒有退縮,他放棄了已是輕車熟路的工作,挑起了這副重擔,決心把南郊的幼教工作搞上去。從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不知疲倦的中年人,憑著一雙腳和一輛自行車走鄉串村,在崎嶇的中第7頁 / 總共 27頁間小路上奔波,常常是早上摸黑上路,晚上頂著星星回家。有時候一天騎車 200 多里,步行 10 多里山路。就這樣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在不長的時間里,他跑遍了全區 13 個鄉鎮三分之二的村莊,

16、宣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孟家井溝北村是一個只有 20 多戶人家的小村子,村里準備為十幾個娃娃辦個幼兒園,可是,握慣了鋤把的農民不知該從何下手。正在病中的李芬聞知后,強忍著胃痛,趕到 60 里外的小山村。村長見到大汗淋漓,臉色蒼白的李芬, 一下子驚呆了, 他感激的握住李芬的手, 心疼的說: “老李,為了我們幾個山里娃娃,還值得你抱病跑來,這叫我們說啥好呢?”李芬動情的說:“山里娃娃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嘛,咱不能圖個人一時之安誤人子弟呀!”為了南郊區的幼教事業,李芬可謂是耗盡了心血,1980 年,在李芬的悉心指導下,年輕教師李繼英開始了“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的試驗。熟悉兒童音樂教育的李芬每天蹬車幾十里,對

17、李繼英進行指導。 在孩子面前,他像個“大朋友”,在充滿童趣的藝術天地里,他不斷探索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正當他們準備全市性的觀摩教學時,他從事幼教工作的妻子突然吐血不止,休克在工作崗位上。他得知愛人病重的消息后,仍然沒有放下工作,直到深夜,才趕到醫院。連醫生也沒好氣的向他吼叫:“沒有見過你這樣狠心的丈夫!”聽著這樣的話,望著妻子蒼白的面孔,他好難受,淚,只得往心里流。他組織的觀摩活動獲得了成功,當李芬帶著成功的喜悅奔到醫院, 把這成功的喜悅帶給妻子時, 妻子理解他, 欣慰的笑了。 1983 年冬,外地幼教同行要到南郊參觀。不巧,參觀的前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他不顧雪大路滑,頂著刺骨的寒風,行

18、程100 多里,騎車跑了5第8頁 / 總共 27頁個鄉鎮指導工作。回到家里,耳朵凍僵了,手腳也凍麻木了。愛,播撒在眷戀的教育事業里無錫市五愛實驗幼兒園朱志萍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園老師,雖然只有一年的教齡,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份神圣的職業。“愛”是孩子的最佳滋養,為了讓孩子懂得愛的真諦,我全身心的用眼、用耳、用口、用手、用心去表達,讓孩子去體會和了解,由被愛而知愛人。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于是我就從愛開始,用我的心去愛他們。 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 也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我喜愛小孩子,無論是母親懷抱里的,老師領著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里的,我都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個世

19、界應該用愛去搭建。我對小孩子好像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見到不認識的小朋友總要去逗逗它,路上騎車若遇見小孩子在前面也總是會不由自主地下車推過去。有人說“愛孩子,首先要愛這份事業,要把這份事業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愛孩子”。我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李芬,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區新星幼兒園園長。當這行文字出現時,往往會使人產生一些誤會。其實,他實實在在是一位男性公民,一位在幼教戰線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李芬一開始并不是從事教育工作的。1953 年,年僅 17 歲的李芬從師范畢業,懷著滿腔熱情,一頭扎到太原市郊,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一干第9頁 / 總共 27頁就是 20 年。他勤

20、奮學習,努力工作,以才華和愛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 受到了人民廣泛的好評。他當過教師, 任過教導主任, 校長,50 年代便以優異的成績評為太原市優秀輔導員,并帶著他的教育成果進京匯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9 年,組織上調李芬到太原市南郊區教育局負責全區的幼教工作。當時,有不少的冷言冷語撲面而來,同事、朋友、親戚都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那愛孩子的“職業病”攪得他坐臥不安,他看到農村幼教事業落后,決心要使全區數以萬計的幼兒受到正視的早期教育。那時,全區 230多個村莊沒有一所像樣的幼兒園, 少得可憐的幾所幼兒園, 也都設在古廟、庫房或廢棄的戲臺上;基本設施嚴重短缺,根本談不

21、上什么教育質量。面對這種狀況,年已 40 多歲的李芬沒有退縮,他放棄了已是輕車熟路的工作,挑起了這副重擔,決心把南郊的幼教工作搞上去。從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不知疲倦的中年人,憑著一雙腳和一輛自行車走鄉串村,在崎嶇的中間小路上奔波,常常是早上摸黑上路,晚上頂著星星回家。有時候一天騎車 200 多里,步行 10 多里山路。就這樣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在不長的時間里,他跑遍了全區 13 個鄉鎮三分之二的村莊,宣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孟家井溝北村是一個只有 20 多戶人家的小村子,村里準備為十幾個娃娃辦個幼兒園,可是,握慣了鋤把的農民不知該從何下手。正在病中的李芬聞知后,強忍著胃痛,趕到 60 里外的小

22、山村。村長見到大汗淋漓,臉色蒼白的李芬, 一下子驚呆了, 他感激的握住李芬的手, 心疼的說: “老李,為了我們幾個山里娃娃,還值得你抱病跑來,這叫我們說啥好呢?”第10頁 / 總共 27頁李芬動情的說:“山里娃娃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嘛,咱不能圖個人一時之安誤人子弟呀!”為了南郊區的幼教事業,李芬可謂是耗盡了心血,1980 年,在李芬的悉心指導下,年輕教師李繼英開始了“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的試驗。熟悉兒童音樂教育的李芬每天蹬車幾十里, 對李繼英進行指導。 在孩子面前,他像個“大朋友”,在充滿童趣的藝術天地里,他不斷探索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正當他們準備全市性的觀摩教學時,他從事幼教工作的妻子突然吐血不止

23、,休克在工作崗位上。他得知愛人病重的消息后,仍然沒有放下工作,直到深夜,才趕到醫院。連醫生也沒好氣的向他吼叫:“沒有見過你這樣狠心的丈夫!”聽著這樣的話,望著妻子蒼白的面孔,他好難受,淚,只得往心里流。他組織的觀摩活動獲得了成功,當李芬帶著成功的喜悅奔到醫院, 把這成功的喜悅帶給妻子時, 妻子理解他, 欣慰的笑了。 1983 年冬,外地幼教同行要到南郊參觀。不巧,參觀的前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他不顧雪大路滑,頂著刺骨的寒風,行程 100 多里,騎車跑了 5 個鄉鎮指導工作。回到家里,耳朵凍僵了,手腳也凍麻木了。愛,播撒在眷戀的教育事業里無錫市五愛實驗幼兒園朱志萍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園老師,雖

24、然只有一年的教齡,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份神圣的職業。“愛”是孩子的最佳滋養,為了讓孩子懂得愛的真諦,我全身心的用眼、用耳、用口、用手、用心去表達,讓孩子去體會和了解,由被愛而第11頁 / 總共 27頁知愛人。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于是我就從愛開始,用我的心去愛他們。 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 也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我喜愛小孩子,無論是母親懷抱里的,老師領著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里的,我都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個世界應該用愛去搭建。我對小孩子好像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見到不認識的小朋友總要去逗逗它,路上騎車若遇見小孩子在前面也總是會不由自主地下車推過去。有人說“愛孩

25、子,首先要愛這份事業,要把這份事業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愛孩子”。我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李芬,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區新星幼兒園園長。當這行文字出現時,往往會使人產生一些誤會。其實,他實實在在是一位男性公民,一位在幼教戰線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李芬一開始并不是從事教育工作的。1953 年,年僅 17 歲的李芬從師范畢業,懷著滿腔熱情,一頭扎到太原市郊,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一干就是 20 年。他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以才華和愛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 受到了人民廣泛的好評。他當過教師, 任過教導主任, 校長,50 年代便以優異的成績評為太原市優秀輔導員,并帶著他的教育成

26、果進京匯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9 年,組織上調李芬到太原市南郊區教育局負責全區的幼教工作。當時,有不少的冷言冷語撲面而來,同事、朋友、親戚都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那愛孩子的“職業病”攪得他坐臥不安,他看到農村幼教事業落后,決心要使全區數以萬計的幼兒受到正視的早期教育。那時,全區 230第12頁 / 總共 27頁多個村莊沒有一所像樣的幼兒園,少得可憐的幾所幼兒園,也都設在古廟、庫房或廢棄的戲臺上;基本設施嚴重短缺,根本談不上什么教育質量。面對這種狀況,年已 40 多歲的李芬沒有退縮,他放棄了已是輕車熟路的工作,挑起了這副重擔,決心把南郊的幼教工作搞上去。從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不

27、知疲倦的中年人,憑著一雙腳和一輛自行車走鄉串村,在崎嶇的中間小路上奔波,常常是早上摸黑上路,晚上頂著星星回家。有時候一天騎車 200 多里,步行 10 多里山路。就這樣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在不長的時間里,他跑遍了全區 13 個鄉鎮三分之二的村莊,宣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孟家井溝北村是一個只有 20 多戶人家的小村子,村里準備為十幾個娃娃辦個幼兒園,可是,握慣了鋤把的農民不知該從何下手。正在病中的李芬聞知后,強忍著胃痛,趕到 60 里外的小山村。村長見到大汗淋漓,臉色蒼白的李芬, 一下子驚呆了, 他感激的握住李芬的手,心疼的說: “老李,為了我們幾個山里娃娃,還值得你抱病跑來,這叫我們說啥好呢?”

28、李芬動情的說:“山里娃娃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嘛,咱不能圖個人一時之安誤人子弟呀!”為了南郊區的幼教事業,李芬可謂是耗盡了心血, 1980 年,在李芬的悉心指導下,年輕教師李繼英開始了“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的試驗。熟悉兒童音樂教育的李芬每天蹬車幾十里, 對李繼英進行指導。 在孩子面前,他像個“大朋友”,在充滿童趣的藝術天地里,他不斷探索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正當他們準備全市性的觀摩教學時,他從事幼教工作的妻子突然吐血不止,休克在工作崗位上。他得知愛人病重的消息后,仍然沒有放下第13頁 / 總共 27頁工作,直到深夜,才趕到醫院。連醫生也沒好氣的向他吼叫:“沒有見過你這樣狠心的丈夫!”聽著這樣的話,望著妻

29、子蒼白的面孔,他好難受,淚,只得往心里流。他組織的觀摩活動獲得了成功,當李芬帶著成功的喜悅奔到醫院, 把這成功的喜悅帶給妻子時, 妻子理解他, 欣慰的笑了。 1983 年冬,外地幼教同行要到南郊參觀。不巧,參觀的前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他不顧雪大路滑,頂著刺骨的寒風,行程100 多里,騎車跑了5個鄉鎮指導工作。回到家里,耳朵凍僵了,手腳也凍麻木了。愛,播撒在眷戀的教育事業里無錫市五愛實驗幼兒園朱志萍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園老師,雖然只有一年的教齡,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份神圣的職業。“愛”是孩子的最佳滋養,為了讓孩子懂得愛的真諦,我全身心的用眼、用耳、用口、用手、用心去表達,讓孩子去體會和了解

30、,由被愛而知愛人。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于是我就從愛開始,用我的心去愛他們。 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也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我喜愛小孩子,無論是母親懷抱里的,老師領著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里的,我都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個世界應該用愛去搭建。我對小孩子好像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見到不認識的小朋友總要去逗逗它,路上騎車若遇見小孩子在前面也總是會不由自主地下車推過去。有人說“愛孩子,首先要愛這份事業,要把這份事業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愛孩子”。第14頁 / 總共 27頁我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李芬,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區新星幼兒園園長。當這行文字出現時,往

31、往會使人產生一些誤會。其實,他實實在在是一位男性公民,一位在幼教戰線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李芬一開始并不是從事教育工作的。1953 年,年僅 17 歲的李芬從師范畢業,懷著滿腔熱情,一頭扎到太原市郊,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一干就是 20 年。他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以才華和愛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 受到了人民廣泛的好評。他當過教師, 任過教導主任, 校長,50 年代便以優異的成績評為太原市優秀輔導員,并帶著他的教育成果進京匯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9 年,組織上調李芬到太原市南郊區教育局負責全區的幼教工作。當時,有不少的冷言冷語撲面而來,同事、朋友、親戚都覺得不可思

32、議。然而,那愛孩子的“職業病”攪得他坐臥不安,他看到農村幼教事業落后,決心要使全區數以萬計的幼兒受到正視的早期教育。那時,全區 230多個村莊沒有一所像樣的幼兒園,少得可憐的幾所幼兒園,也都設在古廟、庫房或廢棄的戲臺上;基本設施嚴重短缺,根本談不上什么教育質量。面對這種狀況,年已40 多歲的李芬沒有退縮,他放棄了已是輕車熟路的工作,挑起了這副重擔,決心把南郊的幼教工作搞上去。從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不知疲倦的中年人,憑著一雙腳和一輛自行車走鄉串村,在崎嶇的中間小路上奔波,常常是早上摸黑上路,晚上頂著星星回家。有時候一天騎車 200 多里,步行 10 多里山路。就這樣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在不長的

33、第15頁 / 總共 27頁時間里,他跑遍了全區 13 個鄉鎮三分之二的村莊,宣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孟家井溝北村是一個只有 20 多戶人家的小村子,村里準備為十幾個娃娃辦個幼兒園,可是,握慣了鋤把的農民不知該從何下手。正在病中的李芬聞知后,強忍著胃痛,趕到 60 里外的小山村。村長見到大汗淋漓,臉色蒼白的李芬, 一下子驚呆了, 他感激的握住李芬的手, 心疼的說: “老李,為了我們幾個山里娃娃,還值得你抱病跑來,這叫我們說啥好呢?”李芬動情的說:“山里娃娃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嘛,咱不能圖個人一時之安誤人子弟呀!”為了南郊區的幼教事業,李芬可謂是耗盡了心血, 1980 年,在李芬的悉心指導下,年輕教師李

34、繼英開始了“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的試驗。熟悉兒童音樂教育的李芬每天蹬車幾十里,對李繼英進行指導。 在孩子面前,他像個“大朋友”,在充滿童趣的藝術天地里,他不斷探索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正當他們準備全市性的觀摩教學時,他從事幼教工作的妻子突然吐血不止,休克在工作崗位上。他得知愛人病重的消息后,仍然沒有放下工作,直到深夜,才趕到醫院。連醫生也沒好氣的向他吼叫:“沒有見過你這樣狠心的丈夫!”聽著這樣的話,望著妻子蒼白的面孔,他好難受,淚,只得往心里流。他組織的觀摩活動獲得了成功,當李芬帶著成功的喜悅奔到醫院, 把這成功的喜悅帶給妻子時,妻子理解他, 欣慰的笑了。 1983年冬,外地幼教同行要到南郊參觀。

35、不巧,參觀的前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他不顧雪大路滑,頂著刺骨的寒風,行程 100 多里,騎車跑了 5 個鄉鎮指導工作。回到家里,耳朵凍僵了,手腳也凍麻木了。愛,播撒在眷戀的教育事業里第16頁 / 總共 27頁無錫市五愛實驗幼兒園朱志萍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園老師,雖然只有一年的教齡,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份神圣的職業。“愛”是孩子的最佳滋養,為了讓孩子懂得愛的真諦,我全身心的用眼、用耳、用口、用手、用心去表達,讓孩子去體會和了解,由被愛而知愛人。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于是我就從愛開始,用我的心去愛他們。 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也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我喜愛小孩子,無論是母親懷

36、抱里的,老師領著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里的,我都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個世界應該用愛去搭建。我對小孩子好像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見到不認識的小朋友總要去逗逗它,路上騎車若遇見小孩子在前面也總是會不由自主地下車推過去。有人說“愛孩子,首先要愛這份事業,要把這份事業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愛孩子”。我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李芬,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區新星幼兒園園長。當這行文字出現時,往往會使人產生一些誤會。其實,他實實在在是一位男性公民,一位在幼教戰線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李芬一開始并不是從事教育工作的。 1953 年,年僅 17 歲的李芬從師范畢業,懷著滿腔熱情,一

37、頭扎到太原市郊,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一干就是 20 年。他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以才華和愛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 受到了人民廣泛的好評。他當過教師, 任過教導主任, 校長,第17頁 / 總共 27頁50 年代便以優異的成績評為太原市優秀輔導員,并帶著他的教育成果進京匯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9 年,組織上調李芬到太原市南郊區教育局負責全區的幼教工作。當時,有不少的冷言冷語撲面而來,同事、朋友、親戚都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那愛孩子的“職業病”攪得他坐臥不安,他看到農村幼教事業落后,決心要使全區數以萬計的幼兒受到正視的早期教育。那時,全區 230多個村莊沒有一所像樣的幼兒園,

38、少得可憐的幾所幼兒園, 也都設在古廟、庫房或廢棄的戲臺上;基本設施嚴重短缺,根本談不上什么教育質量。面對這種狀況,年已 40 多歲的李芬沒有退縮,他放棄了已是輕車熟路的工作,挑起了這副重擔,決心把南郊的幼教工作搞上去。從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不知疲倦的中年人,憑著一雙腳和一輛自行車走鄉串村,在崎嶇的中間小路上奔波,常常是早上摸黑上路,晚上頂著星星回家。有時候一天騎車 200 多里,步行 10 多里山路。就這樣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在不長的時間里,他跑遍了全區 13 個鄉鎮三分之二的村莊,宣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孟家井溝北村是一個只有 20 多戶人家的小村子,村里準備為十幾個娃娃辦個幼兒園,可是,握

39、慣了鋤把的農民不知該從何下手。正在病中的李芬聞知后,強忍著胃痛,趕到 60 里外的小山村。村長見到大汗淋漓,臉色蒼白的李芬, 一下子驚呆了, 他感激的握住李芬的手, 心疼的說: “老李,為了我們幾個山里娃娃,還值得你抱病跑來,這叫我們說啥好呢?”李芬動情的說:“山里娃娃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嘛,咱不能圖個人一時之安誤人子弟呀!”第18頁 / 總共 27頁為了南郊區的幼教事業,李芬可謂是耗盡了心血,1980 年,在李芬的悉心指導下,年輕教師李繼英開始了“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的試驗。熟悉兒童音樂教育的李芬每天蹬車幾十里,對李繼英進行指導。 在孩子面前,他像個“大朋友”,在充滿童趣的藝術天地里,他不斷探索幼

40、兒音樂教育的方法。正當他們準備全市性的觀摩教學時,他從事幼教工作的妻子突然吐血不止,休克在工作崗位上。他得知愛人病重的消息后,仍然沒有放下工作,直到深夜,才趕到醫院。連醫生也沒好氣的向他吼叫:“沒有見過你這樣狠心的丈夫!”聽著這樣的話,望著妻子蒼白的面孔,他好難受,淚,只得往心里流。他組織的觀摩活動獲得了成功,當李芬帶著成功的喜悅奔到醫院, 把這成功的喜悅帶給妻子時, 妻子理解他, 欣慰的笑了。 1983 年冬,外地幼教同行要到南郊參觀。不巧,參觀的前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他不顧雪大路滑,頂著刺骨的寒風,行程 100 多里,騎車跑了 5 個鄉鎮指導工作。回到家里,耳朵凍僵了,手腳也凍麻木了

41、。愛,播撒在眷戀的教育事業里無錫市五愛實驗幼兒園朱志萍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園老師,雖然只有一年的教齡,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份神圣的職業。“愛”是孩子的最佳滋養,為了讓孩子懂得愛的真諦,我全身心的用眼、用耳、用口、用手、用心去表達,讓孩子去體會和了解,由被愛而知愛人。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于是我就從愛開始,用我的心去愛他們。 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也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第19頁 / 總共 27頁我喜愛小孩子,無論是母親懷抱里的,老師領著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里的,我都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個世界應該用愛去搭建。我對小孩子好像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見到不認識的小朋友總

42、要去逗逗它,路上騎車若遇見小孩子在前面也總是會不由自主地下車推過去。有人說“愛孩子,首先要愛這份事業,要把這份事業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愛孩子”。我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李芬,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區新星幼兒園園長。當這行文字出現時,往往會使人產生一些誤會。其實,他實實在在是一位男性公民,一位在幼教戰線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李芬一開始并不是從事教育工作的。1953 年,年僅 17 歲的李芬從師范畢業,懷著滿腔熱情,一頭扎到太原市郊,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一干就是 20 年。他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以才華和愛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 受到了人民廣泛的好評。他當過教師, 任過

43、教導主任, 校長,50 年代便以優異的成績評為太原市優秀輔導員,并帶著他的教育成果進京匯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9 年,組織上調李芬到太原市南郊區教育局負責全區的幼教工作。當時,有不少的冷言冷語撲面而來,同事、朋友、親戚都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那愛孩子的“職業病”攪得他坐臥不安,他看到農村幼教事業落后,決心要使全區數以萬計的幼兒受到正視的早期教育。那時,全區 230多個村莊沒有一所像樣的幼兒園,少得可憐的幾所幼兒園,也都設在古廟、庫房或廢棄第20頁 / 總共 27頁的戲臺上;基本設施嚴重短缺,根本談不上什么教育質量。面對這種狀況,年已 40 多歲的李芬沒有退縮,他放棄了已是輕車熟

44、路的工作,挑起了這副重擔,決心把南郊的幼教工作搞上去。從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不知疲倦的中年人,憑著一雙腳和一輛自行車走鄉串村,在崎嶇的中間小路上奔波,常常是早上摸黑上路,晚上頂著星星回家。有時候一天騎車 200 多里,步行 10 多里山路。就這樣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在不長的時間里,他跑遍了全區 13 個鄉鎮三分之二的村莊,宣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孟家井溝北村是一個只有 20 多戶人家的小村子,村里準備為十幾個娃娃辦個幼兒園,可是,握慣了鋤把的農民不知該從何下手。正在病中的李芬聞知后,強忍著胃痛,趕到 60 里外的小山村。村長見到大汗淋漓,臉色蒼白的李芬, 一下子驚呆了, 他感激的握住李芬的手,

45、心疼的說: “老李,為了我們幾個山里娃娃,還值得你抱病跑來,這叫我們說啥好呢?”李芬動情的說:“山里娃娃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嘛,咱不能圖個人一時之安誤人子弟呀!”為了南郊區的幼教事業,李芬可謂是耗盡了心血, 1980 年,在李芬的悉心指導下,年輕教師李繼英開始了“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的試驗。熟悉兒童音樂教育的李芬每天蹬車幾十里, 對李繼英進行指導。 在孩子面前,他像個“大朋友”,在充滿童趣的藝術天地里,他不斷探索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正當他們準備全市性的觀摩教學時,他從事幼教工作的妻子突然吐血不止,休克在工作崗位上。他得知愛人病重的消息后,仍然沒有放下工作,直到深夜,才趕到醫院。連醫生也沒好氣的向他吼

46、叫:“沒有見過你這樣狠心的丈夫!”聽著這樣的話,望著妻子蒼白的面孔,他好難受,第21頁 / 總共 27頁淚,只得往心里流。他組織的觀摩活動獲得了成功,當李芬帶著成功的喜悅奔到醫院, 把這成功的喜悅帶給妻子時, 妻子理解他, 欣慰的笑了。 1983 年冬,外地幼教同行要到南郊參觀。不巧,參觀的前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他不顧雪大路滑,頂著刺骨的寒風,行程 100 多里,騎車跑了 5 個鄉鎮指導工作。回到家里,耳朵凍僵了,手腳也凍麻木了。愛,播撒在眷戀的教育事業里無錫市五愛實驗幼兒園朱志萍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園老師,雖然只有一年的教齡,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份神圣的職業。“愛”是孩子的最佳滋養,為

47、了讓孩子懂得愛的真諦,我全身心的用眼、用耳、用口、用手、用心去表達,讓孩子去體會和了解,由被愛而知愛人。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于是我就從愛開始,用我的心去愛他們。 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 也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我喜愛小孩子,無論是母親懷抱里的,老師領著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里的,我都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個世界應該用愛去搭建。我對小孩子好像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見到不認識的小朋友總要去逗逗它,路上騎車若遇見小孩子在前面也總是會不由自主地下車推過去。有人說“愛孩子,首先要愛這份事業,要把這份事業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愛孩子”。我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

48、。李芬,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區新星幼兒園園長。當這行文字出現時,第22頁 / 總共 27頁往往會使人產生一些誤會。其實,他實實在在是一位男性公民,一位在幼教戰線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李芬一開始并不是從事教育工作的。1953 年,年僅 17 歲的李芬從師范畢業,懷著滿腔熱情,一頭扎到太原市郊,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一干就是 20 年。他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以才華和愛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 受到了人民廣泛的好評。他當過教師, 任過教導主任, 校長,50 年代便以優異的成績評為太原市優秀輔導員,并帶著他的教育成果進京匯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9 年,組織上調李芬到太原市南郊

49、區教育局負責全區的幼教工作。當時,有不少的冷言冷語撲面而來,同事、朋友、親戚都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那愛孩子的“職業病”攪得他坐臥不安,他看到農村幼教事業落后,決心要使全區數以萬計的幼兒受到正視的早期教育。 那時,全區 230 多個村莊沒有一所像樣的幼兒園, 少得可憐的幾所幼兒園, 也都設在古廟、庫房或廢棄的戲臺上;基本設施嚴重短缺,根本談不上什么教育質量。面對這種狀況,年已 40 多歲的李芬沒有退縮,他放棄了已是輕車熟路的工作,挑起了這副重擔,決心把南郊的幼教工作搞上去。從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不知疲倦的中年人,憑著一雙腳和一輛自行車走鄉串村,在崎嶇的中間小路上奔波,常常是早上摸黑上路,晚上頂

50、著星星回家。有時候一天騎車 200 多里,步行 10 多里山路。就這樣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在不長的時間里,他跑遍了全區 13 個鄉鎮三分之二的村莊,宣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孟家井溝北村是一個只有 20 多戶人家的小村子,村里準備為十幾個第23頁 / 總共 27頁娃娃辦個幼兒園,可是,握慣了鋤把的農民不知該從何下手。正在病中的李芬聞知后,強忍著胃痛,趕到60 里外的小山村。村長見到大汗淋漓,臉色蒼白的李芬, 一下子驚呆了, 他感激的握住李芬的手,心疼的說: “老李,為了我們幾個山里娃娃,還值得你抱病跑來,這叫我們說啥好呢?”李芬動情的說:“山里娃娃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嘛,咱不能圖個人一時之安誤人子弟呀

51、!”為了南郊區的幼教事業,李芬可謂是耗盡了心血,1980 年,在李芬的悉心指導下,年輕教師李繼英開始了“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的試驗。熟悉兒童音樂教育的李芬每天蹬車幾十里, 對李繼英進行指導。 在孩子面前,他像個“大朋友”,在充滿童趣的藝術天地里,他不斷探索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正當他們準備全市性的觀摩教學時,他從事幼教工作的妻子突然吐血不止,休克在工作崗位上。他得知愛人病重的消息后,仍然沒有放下工作,直到深夜,才趕到醫院。連醫生也沒好氣的向他吼叫:“沒有見過你這樣狠心的丈夫!”聽著這樣的話,望著妻子蒼白的面孔,他好難受,淚,只得往心里流。他組織的觀摩活動獲得了成功,當李芬帶著成功的喜悅奔到醫院, 把這成功的喜悅帶給妻子時,妻子理解他, 欣慰的笑了。 1983年冬,外地幼教同行要到南郊參觀。不巧,參觀的前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他不顧雪大路滑,頂著刺骨的寒風,行程100 多里,騎車跑了5個鄉鎮指導工作。回到家里,耳朵凍僵了,手腳也凍麻木了。愛,播撒在眷戀的教育事業里無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