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培訓講稿生命的自覺與教師的實踐智慧引言:老師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幅心靈的眼鏡,我們都是戴著這副心靈的眼鏡來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看待教育,因此我們看到的世界看到的人生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我們只有一幅心靈的眼鏡,我們看到的人生看到的世界一定是狹隘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打造心靈的眼鏡。而學習,就是改造我們原有的心靈眼鏡,改變我們看世界看人生看教育的方式。今天,我要跟老師交流的主題是生命的自覺與教師的實踐智慧生命自覺就是生命的價值取向。一個人不同的生命價值取向,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我想先用三個故事來說說,為什么我們要講生命的自覺:第一個故事,出自于于丹論語心得。她說,是一個宗教改革家青年時代的一個小故事,
2、這個故事改變了他的一生:他說:有一天他路過一個烈日炎炎下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汗流浹背地搬磚。他去問第一個人說,你在干什么呢?那個人特別沒好氣地告訴他,你看不見啊,我這不是服苦役搬磚嗎?他去問第二個人,你在干什么呢?這個人的態度比第一個人要平和很多,他先把手里的磚碼齊,看了看說,我在砌堵墻啊。后來他又去問第三個人。那個人臉上一直有一種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磚放下,抬頭擦了一把汗,很驕傲地跟這個人說,你是在問我嗎?我在蓋一座教堂??!這三個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給出來的解讀卻是三個層次:第一種人的態度稱之為悲觀主義的態度。他可以把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強加給的一份苦役,他關注的
3、是當下的辛苦,當然這也是確實存在的。第二種人的態度稱之為職業主義的態度。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墻,這堵墻是一個局部成品,他知道要對得起今天的崗位,要對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一個職務,所以他的態度是不低于職業化的底線。但是他沒有更高的追求。而第三種人的態度稱之為理想主義的態度。也就是說,他看到眼前的每一塊磚,每一滴汗,他都知道這是在通往一座圣殿。他知道,他的每一步路都是有價值的,他的付出一定會得到最終的成全。因為有了這個教堂夢想的籠罩,也成就了這樣一個超出平凡的個體。這個故事其實是告訴我們“生命的取向不一樣,人生的價值就不一樣?!毕袷罴倥嘤枺绻惚е环N花錢買罪受的心態坐在這里,那么你就是在服苦役,這
4、幾天你會過得很不自在很痛苦。如果你抱著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坐在這里,也許你多多少少就會有點收獲。這就是你帶著什么樣的價值取向坐在這里,你就會收獲不同的結果。第二個故事:一個企業招聘總裁助理。有清華、北大的兩位優秀的畢業生來應聘。老總問北大的畢業生:“你希望要什么?”北大畢業生提了一連串的要求:有沒有底薪?有沒有三險?有沒有房補?車補有嗎?有沒有話補等等,最后,老總不耐煩了。輪到這位清華的畢業生面試了,老總也問了他同樣的問題,你希望要什么?知道這位學生怎么回答的嗎?他說,我來這里能學到東西,我的待遇取決于我所做貢獻的大小。結果可想而知,北大畢業生被淘汰了。幾年后,這位清華大學生成為本公司最年輕
5、的副總。 生命價值取向,決定我們這輩子能走多遠。第三個故事:日本的松下公司,創辦時制訂了250年的發展規劃。他們說,松下公司是培養圣賢之人的地方,他們最好的產品是人,電器只是附帶。他們說,正因為有這一個長遠的規劃,才使他們多年來立于不敗之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一定要高!如果一個人只有眼前,他就不會有未來。新東方校長俞敏洪,被稱為“21世紀影響中國社會的10位人物”之一。他有一段很著名“樹草理論”,他說: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像草一樣活著,你盡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但是你畢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陽光,但是長不大。人們可以踩過你,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產生痛苦;人們不會因
6、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因為你太卑微了,你太渺小了,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選擇第二種活著的方式像樹一樣活著,像樹一樣成長。即使我們現在什么都不是,只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自己成長起來。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后,在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钪敲利惖娘L景,死了依然是棟梁之才,活著死了都有用。人要像樹一樣活著,去追求生命的尊嚴,這就是愛自己,這就是生命的自覺?!皩嵙Q定魅力,作為決定地位”愛自己,就是要努力去提升自己,栽培自己,讓自己的生活活得有價值,有尊嚴!這就是今天我們交流的主題,為什么要培養教師實踐智
7、慧?那么什么是教師實踐智慧?一、為什么要培養教師實踐智慧?深圳一所小學,每年都開教師分享會(類似于教師沙龍這種形式),會議的主題由每個老師輪流提出。這一次,校長提出一個主題:我為什么做教師?我要怎么來做教師?不知各位老師可曾思考過這一問題?“我為什么做教師?我要怎么來做教師?”也許各位老師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教學勇氣漫步教師的心靈這一本書中有幾句話值得我們深深品味:第一句話:一個老師,你工作了一段時間了,如果你想再邁一個臺階,你就要返回自身,返回自身的心靈,追問一下,我到底是誰?我到底是怎樣的教師?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的幾種教師形象:、 過去教師的形象(美國)形象一:A“他們漸漸衰老,但是并不幸福
8、?。?010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把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幸福、尊嚴成了今年兩個很重要的關鍵詞,教育是為了讓學生獲得幸福。什么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什么樣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我在王崧舟的書里讀到這么一句話“在過去,我們總是習慣于用學懂用成功來衡量一節課。其實,在課堂上,還有比成功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幸福。因為課堂是師生生命不可重復的體驗,課堂閃現著最真實的人生活力,流淌著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而這些應該建立在幸福之上。讓課堂洋溢著幸福,應該是我們課堂教學的核心意義,是我們一生的追求?!蹦敲唇處熓紫纫靼祝何已壑械男腋J鞘裁??我眼中的美好是什么?像小學階段的
9、孩子,也許最重要的不是塞給他們多少知識,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持久的興趣,教給他們做人做事的規范,培養孩子主動自覺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像趙景老師所說一生致力于給學生兩張名片:一是美觀工整的字,一是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這些東西才會讓孩子受益終身!有了這些,他們才能美好,才能幸福?。绹┙處熜蜗笠唬篈“他們漸漸衰老,但是并不幸福!他們富有愛心,但自身卻得不到愛。他們有需要,但得不到滿足。他們永遠是把生命奉獻給其他母親的孩子的教育的陌生人,他在課堂上是位獨裁者,在社區是位隱士,她們默默地為自己所遭受的無法言表也無法理解的痛苦和挫折尋找著答案簡而言之,他們在成功地作為一個教師的同時,注定
10、不會成為一個幸福的男人和女人。(中國)教師形象二:最典型的形象就是宋祖英所唱的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里面的教師形象: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來驚天動地/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秘/讓所有的難題成了樂趣/小時候我以為你很有力/你總喜歡把我們高高舉起/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這就是中國教師的形象,是“奉獻者,犧牲者”的形象。 (網絡上)教師形象三:師
11、德,一項光彩奪目的高帽;課堂,行走愛與痛的邊緣;作業,勾叉間細數著無奈;評價,無法拒絕的教育之重;家長,期望厚重如山;職稱,疼痛的階梯;培訓,花錢買罪受;假期,讀你千遍沒味道;福利,多多益善夢難成;科研,想起來總是那么遙遠 三個形象,都把我們當作犧牲者和奉獻者。的確,今天做教師的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當老師真難!今天中小學教師的幸福感是很低的,社會的壓力生活的壓力主管部門的壓力家長的壓力學生的壓力家庭的壓力常常讓我們感覺很沉重,我們真的很辛苦,我們真的活得很不容易很不輕松很不快樂!教師本身都不幸福,我們又怎么能給孩子幸福?教學勇氣第二句話:教學滋養人的心靈!一看這句話“滋養”,就想到學生我們準備
12、給學生什么樣的精神滋養?博大?還是優雅?我們給學生怎樣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沒有博大,優雅的心靈,我們又怎能滋養學生? 很少有教師意識到:讓教學滋養自己的心靈! 以前,我們常把教師比作“蠟燭”比作“春蠶”,我們是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我們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我們甘當蠟燭、甘當春蠶,心甘情愿的,無可奈何地在這種“偉大的犧牲”中度過了一輩子,一輩子的默默無聞,一輩子的辛辛苦苦,雖然崇高卻未免悲壯而凄涼!因為它不僅沒有給我們帶來振奮和激勵,倒常常使我們產生一種“只為他人做嫁衣的”委屈和吃虧的感覺,讓我們苦不堪言。 但是“假如把犧牲性的行為看成是只對別人有意義而對自己毫無意義的行為,這恰恰意味著自己只
13、不過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個顯示著人的價值的人,如果一個人自身是無價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犧牲也就成為無道德價值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而教學應該是豐富自我,滋養自我的過程!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教師”這個職業的價值教師不但要“益人”,也要“益己”;不但要促“學生發展”,也要“促教師發展”;不但為學生的幸福健康、也應為自己的幸福服務。 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來塑造自己的教師形象。 、 現在教師的形象:形象(1)在學校中,“替代父母的人,是創造孩子精神生命的人”。形象(2)教師是直面生命成長并迷戀生命成長和研究生命成長的人。形象(3)教師是創造自我生命價值的人,是體驗教師職業的尊
14、嚴和歡樂的人。形象(4)教師是修煉教育智慧的人。 人生即修煉! 修即修行,修行我們的品性,我們的德性!前幾年,有一個公案鬧得沸沸揚揚:一位女生考試沒考好,老師就訓她,長得那么難看,當三陪都沒人要!這位女生不堪其辱跳樓自殺。老師批評學生,本意也是為學生好,但是你說批評什么不好,偏偏拿學生的人格來侮辱?你可以不喜歡這位學生,但你一定要“尊重”她!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便是最大的教育!其實修煉我們的品性和德性,還是我們教師自我保護的法寶。2008年我在自己的博客上貼了一篇文章教師的自我保護十招,被很多人轉載。從教20年多年,我就是用這個法寶保護了自己,使自己不受到傷害。我愿意把這經驗跟老師分享。教師自
15、我保護第一招就是:要尊重孩子,善待孩子,真心真意地對孩子好,并且要讓他們知道。批評孩子時要讓他心服口服,知道老師都是為他好。這樣他即使不感念你的恩,也不好意思跟你做對。不要用帶有污辱、歧視性的語言批評孩子。我們老師在煩燥之下,一些話會脫口而出,比如:“你連這么簡單的題目也不會做,笨得像豬”“你父親是個踏三輪車的,難怪會生出你這么沒教養的孩子”你在全班同學面前嘲笑某個孩子,讓孩子傷心,傷心比傷身更痛,他會記恨你一輩子的。 修,除了修品性和德性,還要修耐性。教育是一項需要從容和耐心的事業。因為說老實話,“教師時時刻刻都有被學生推到憤怒邊緣的危險。”(于永正語) 教師自我保護的第二招就是:不要輕易的
16、動怒。怒則傷肝,再說也容易被學生看輕(如果你已經怒不可遏,而學生卻還無動于衷,甚至嬉皮笑臉,你豈不是更加受傷?)一定要記住“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不要相信家長跟你說的“這孩子交給您了,他不聽話您就打他”的鬼話,如果你真的動了學生“一指頭”,相信你的麻煩也跟著來了。記得一位代課老師曾動手打了學生一巴掌,賠了整整半年的工資呀。前車之鑒不能不引以為戒。所以我們一定要修耐性。 煉錘煉技能。 我們來看一段影視片段,希望大家能從中受到一點點啟發。 插播(影視片段)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句話: “太極拳只重其意,不重其招,你忘記所有的招數,就練成太極拳了?!边@些年,日益頻繁的教育改革不斷重釋“好教師”“好課堂
17、”的標準,迫使教師必須尋求不斷的更新和提升。(出示課件) 20世紀70、80年代,注重的教學內容的規范,對課堂秩序還有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等等; 至90年代,又演變成了追求教學的方法與模式,看重的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課堂結構是否合理等等;到今天,不再說方法與模式了,而是換了一個新名詞,叫理念與策略。提倡自主開放的教學設計,講生成講開放講互動等等,套用張三豐的話,就是“新課程只重其意,不重其招,你忘記所有的招數就練成新課程了?!?但是,不管怎么變,再套用張三豐的一句話:“無忌,你有九陽神功護體,學什么武功都特別快”這里的“九陽神功”指的是練好基本功,練好專業。不管什么時候,好教師的標準永遠離
18、不開“實力”二字,有“實力才有魅力”。有這“九陽神功”護體,我們才有底氣去追求教師的職業尊嚴與生命的價值。修煉“九陽神功”做個有實力的老師,也是教師自我保護的重要法寶。 所以我們必要來思考這兩個問題: 什么是教育智慧? 教師如何促成自身的持續發展? 二、什么是教育智慧? 觀點1:一流教師用眼神,二流教師用語言,三流教師用懲罰。沒有人天生就是一流的教師,我們經常說名師引領,同伴互助,我們向名師學習學什么?就學習他們的技巧和方法,思想和觀念(觀念才能出方法),學習名師的成長歷程。向同伴學什么?學教育工作的細枝末節的處理。因為任何教師都有他的成功之處,所以我們一定要仔細揣摩、虛心學習別人的經驗。教育
19、大家于永正,他談到他的成長歷程,他說,剛參加工作時,常常為學生的作業潦草而發愁。賀老師告訴說:“要嚴字當頭要求要嚴,批改要嚴,對個別不自覺的學生更要嚴,要抓而不放?!眲⒗蠋煾嬖V他:“老師要寫一手好字。”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了。于是他就去練字了。工作第二年,又遇到一個令他頭疼的大難題,就是課堂紀律不好維持。他發現張老師無論上哪個班的課都能上好,于是去聽他的課。他發現張老師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即使板演,他也是側著身子,不忘看學生。“大同,你的腿在向哪兒伸?”“小勇,聽累了嗎?”全班學生似乎都在他的眼中,什么都逃脫不了他的眼睛。他只是這么提個醒兒,語調并不高,接著又去講課。他看了,聽了,思考了,也照做了。
20、于是他逐漸進步了,無論上哪個班的課都井然有序了。他就是這樣,集各家之長于一身,能耐自然就大了。 觀點2:智慧與快樂智慧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己快樂,也能給別人快樂的人。與學生同樂,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世界上所有的課堂大致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只為謀生。教師的生命之花遲遲不放,到老了,充其量是花骨朵,這種課堂是一個老花骨朵與幾十個小花骨朵的課堂。 第二層次,是教師拼命地要成長。只顧秀自己不管學生(這一種情況在很多公開課上都能看到),這是一朵大花和幾十朵小花骨朵的課堂。 第三層次,是教師不僅希望自己開花,也希望自己開花的過程能催開那些花骨朵。這種課堂有一種催生力。今天,一堂課好與不好,不是看活躍與
21、不活躍,熱鬧不熱鬧,看什么?第一要看學生變了沒有?學生發展了沒有?看學生走進課堂再到學生走出課堂,他改變了沒有?在一些公開課上,學生表現得相當好,這個“好”有兩個意思一是學生本來就好!另一種好,是教出來的好!因為老師的教,學生從不好到好,或者從一種好到另一種好,好上加好!他們的好是你實實在在教出來的,這樣課的才是一節好課。 其次要看這一節課,要培養什么? 像語文課講語感,數學課講數感,一堂好課就要有一種駕馭課堂的課感。 所以我們要思考,我們的課堂: 挑戰什么?我想挑戰什么?我準備給學生什么樣的挑戰?(有挑戰才會產生學習的興趣與沖動) 突破什么?難點?障礙? 提升什么?原有基礎上的提升和發展。
22、讓“課堂充滿生長的氣息!”“與學生同樂,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觀點3:智慧的老師把自己當成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把學生當成學生。華師大老師在講這一個觀點的時候,我馬上想到一個故事: 有一位少年前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長智者。少年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智者微笑著回答: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愿望,已經是很難得了。我送給你四句話:第一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少年回答: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平常心)智者微微點頭!接著說: 第二句話:
23、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沉思了片刻問: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并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愛心) 智者兩眼發光,繼續說: 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問: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尊重)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 第四句話: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后慢慢品味吧?。◥圩约海?這個故事與“智慧的老師把自己當成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把學生當成學生?!边@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把自己當成學生,這是一種學習的心態,一個人一生中能有一種學習的心態,他一定會不斷地向前走,終身學
24、習才會終身進步;把學生當成自己,就是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他,尊重他;把學生當成學生,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兒童的立場去看問題想事情。 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說遙遠的聲音,告訴我們,怎樣站在兒童的立場去看待教育小說中的主人公正彥的時間不是自己掌握的,想玩得請示媽媽。假期來臨了,表哥悠閑地去釣魚,而正彥卻被媽媽逼著每天坐一個小時的電車去上輔導班。那天,媽媽記錯了時間,正彥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驮诼愤吔o媽媽打電話請示時,不幸被汽車撞死。在慘劇發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過,聽見正彥對著電話向媽媽說:“讓我玩好嗎?”后來正彥家里總接到死去的正彥打來的電話。一天,表哥去他家,電話鈴響了
25、,果然是正彥那猶疑的聲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對著話筒悄聲而又堅定地說:“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騎自行車。”此后,死去的正彥再也沒來電話。這篇小說用那來自遙遠的聲音來表明,一個被剝奪了游玩權利的孩子,死后的靈魂也無所寄托,不得安寧。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卻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成人們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以為了孩子的名義,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名義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結果卻傷害了孩子。 觀點4:教育智慧是發現兒童的智慧發現他的特殊性、差異性和復雜性。 我們來認識一位人小鬼大的孩子,這個孩子叫錫坤,今年2歲。 播放視頻錫坤闖世界片斷:你看這個小孩子這么調皮,這么不讓人省心,不是
26、把球扔到垃圾桶,就是把老師與同學的鞋子扔到垃圾桶,給老師添了多少麻煩,你看要兩個小時去撿一次鞋子,兩個小時去撿一次鞋子,這簡直就是黑手黨嗎!人家都在讓課,他卻跑去穿大人的鞋,玩得是不亦樂乎。其實他所做的問題都是在探究這個垃圾桶到底有多大,怎么老不填不滿呢?大人的鞋為什么會這么大?就是“空間認知”問題,如果老師粗暴地加以制止,我想就會扼殺掉一位未來的科學家了。這就是孩子的差異性,與特殊性。兒童的世界是復雜的,教育其實就是一場拉鋸戰。 觀點5:充滿教育智慧的老師,首先是一個“年輕”的教師,有一顆年輕的心?!澳贻p”,從硬件來說:就是要有淵博的知識,豐厚的文化底蘊。有實力的老師才有魅力。人在年輕時,比
27、的是聰明與靈氣,越往后,比的就是學識,是底蘊是積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就是把這一學科的美呈現出來,用它來打動學生的心靈。 一堂好課,應該是優美而溫暖的課堂,而這一定需要教師豐厚的文化底蘊做基礎。 “年輕”,從軟件來說,當“年輕”的教師,需要愛心。對學生的愛!教育只有從大愛開始,才有大愛心,大境界,大智慧。 古希臘有一個神話故事: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國王叫塞浦路斯,他非常善于雕刻。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雕刻出一位明眸皓齒、翩若驚鴻的絕世佳人,并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這尊美女雕塑,而且愛得是如此忘情、如此瘋狂!他像對待自己的妻子那樣裝扮她,跟她說話,他向愛神乞求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愛神阿芙洛狄忒終于被
28、他打動,便賜予雕像生命,讓他們結為夫妻。這就是很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對教育的影響頗大。最典型的是1968年的一次測試。1968年,兩位美國心理學家來到一所小學,他們從一至六年級中各選3個班,在學生中進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發展測驗”。然后,他們以贊美的口吻告訴有關老師,名單上的學生以后都很有出息。8個月后,他們又來到這所學校進行復試,結果名單上的學生成績有了顯著進步,求知欲望強,與教師關系也特別融洽。實際上,這是心理學家進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實驗。他們提供的名單純粹是隨便抽取的。雖然教師始終把這些名單藏在內心深處,但掩飾不住的熱情仍然通過眼神、笑貌、音調滋潤著這些學生的心田
29、,實際上他們扮演了皮格馬利翁的角色。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因此變得更加自信,在行動上就不知不覺地更加努力學習,結果就有了飛速的進步。這個令人贊嘆不已的實驗,后來被譽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或“期待效應”或“羅森塔爾效應”。 觀點6:智慧的教師具有反思意識和能力。像今年4月份,漳州教育局進行了大規模的篩選,評選一批福建省名師漳州市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這是一次機遇,而且這一次機遇對每位教師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但是我們很多優秀的老師最后只能遺憾地與機遇擦肩而過,問題出在哪里?絕大部分就出在級論文上,很多優秀的老師忽視了這一方面的積累。而寫論文、寫隨筆是反思的一種重要的方式,那就是把我們的實踐提升到
30、理論的水平,把我們的教育教學的經驗提升到教育智慧這一層次上。這是每一個優秀的老師都應該具備的能力。通過反思,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實踐,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因為方法是活在思想的土壤中。 有一則故事,叫讓你的靈魂跟上你的腳步。 故事說:許多年前,有幾個西方人為了淘金去到一些相當原始的地區,他們會找一些土著人做向導。第一天,這些土著人就顯示了無以倫比的勤勞,天不亮就起床,麻利的做著準備工作,準備食物,一天之中不辭辛苦,走路走得比馬還快,夜里也是很晚才入睡。第二天,仍然如此,第三天,仍然如此。這讓游客們跟得很辛苦,但同時看到的風景也讓游客們很滿足。但是到了第四天,土著人忽然不肯走了,躺下來大睡。原來
31、他們祖先說過,人生在世,很辛苦,在辛苦了三天以后,一定要睡個好覺,休息一下,“好讓靈魂跟上自己的腳步!”反思,就是停下腳步等待自己的靈魂。不斷反省,才會不斷進步。 觀點7:促進課堂教學有效的智慧。必須理解的關鍵字“實”。 華東師大的葉瀾教授認為,一堂好課的標準應遵循“五實”,具體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扎實。“一節好課應該是一節有意義的課”。對學生學習來講,葉瀾老師認為有三級意義:初級意義學到東西;中級意義鍛煉了能力;高級意義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需求。(簡而言之,就是課上完了,學生知識能力提升了,學生喜歡這堂課,喜歡你這個老師,他的情感態度生成了,學生走出課堂后,有一
32、種主動和發展的意識與能力有意義的課,就是學生走進、走出課堂不一樣了。)2、充實。“一節好課應該是有效率的課?!毙手辽俦憩F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面上來說的,對全班同學,對優秀學生、中等學生、困難學生是否都有所得。二是效率的高低,沒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課。有效率的課才是充實的課,是有內容的課。3、豐實。“一節好課應該是有生成性的課?!币还澱n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而是在課堂中有真情實感、智慧的交流,這個過程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的生成。4、平實。“一節好課應該是常態下的課?!闭n堂的價值在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許多新的東西。這樣的課稱為平實的課,不僅現在可以上,什么時候都可以上。不管是公開課還是家常
33、課,不管誰在聽課,教師都要旁若無人,心中只有學生。5、真實?!耙还澓谜n應該是有待完善的課?!保ㄓ腥焙兜恼n,恰恰是有發展空間的課)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應該是真實的、不粉飾的、值得反思的??梢灾亟ǖ恼n。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有缺憾的。真實也是評價一節好課的重要指標,沒有真實,“好課”也失去了價值。 葉瀾老師提出的“五實”評價標準為我們怎樣上好一節課給出了漂亮的解答,也為我們如果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指明了方向。 觀點8:團隊合作意識要濃厚,脫離團隊個人也無法發展。這個觀點是我自己的觀點,也是我的切身的體會。我本人是個很笨的人,聰明這個詞與我無緣,“學困生”倒可以與我擦邊。但我很幸運,因為我總能遇到一個優秀的
34、團隊。99年剛調到石碼,就要參加石碼學區的賽課,是我的娘家內樓中心小學的領導與老師耐心地聽我試教,幫我磨課。在石碼中心小學,每一次公開課的后面,都有一個團隊在幫我出謀劃策,課堂細節如何打磨,問題如何處理,如果再上一節課該如何重建?調到教研室,我又遇到了一群熱心的老師,像高老師,手把手地教我,該如何評課?跟基層老師交流要注意哪些問題?教研應關注哪些問題?應該說,是這么多的老師在幫助我支持我鼓勵我,一步一步地推著我朝前走。我非常感謝在我成長過程中幫助過我扶持過我的領導、老師、同事,同時深切地感受到,沒有一個優秀的團隊作后盾,個人也無法發展。有一句非洲格言,“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一個人走;如果你
35、想走得遠,那么就一起走?!背哂兴L寸有所短,一條直線圓成圓時面積最大。同樣的道理,一個缺少團隊精神的學校,還有發展的前途嗎?一個缺少團隊精神的教師,還能走多遠呢? 三、生命的自覺 世界著名足球教練米盧有一句很精典的話態度決定一切。 在以色列,一位行為學家在年輕的乞丐中搞了一次施舍活動,施舍物有3種:約合100美元的錢、一套西裝和一盆以色列蒲公英。施舍過程中,行為學家搞了一個統計,統計結果是:近90%的乞丐要了100美元的錢,近10%的乞丐要了西裝,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的乞丐要了蒲公英。10年后,這位行為學家對當初參加施舍活動的乞丐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結果為:要錢的乞丐,至今基本仍為乞丐;要西裝的乞丐,大部分成了藍領或白領;要蒲公英的乞丐,全部成了富翁。針對令眾人迷惑的結果,行為學家作出了如下解釋是: 要錢的乞丐,在拿錢時,心里想到的收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銷售代表勞務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小產權房屋買賣合同模板(版)
- 商鋪居間服務合同范本
- 鄉鎮合作養牛合同范本
- 高效汽車銷售居間合同
- 購買公寓房合同范本
- 欠款房屋轉讓合同范本
- 焊接外包合同范本
- 擋墻設計合同范本
- 委托代理股權合同范本
- (完整版)A4作文格紙可直接打印使用
- 安徽-建標〔2017〕191號附件-2018工程量清單計價辦法
-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診療規范2023版
- 動力管道設計手冊-第2版
- 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報告
- 研究生-5社會主體研究方法
- 貝克的認知療法
- 四大伊瑪目生平概況
- 生命體征測量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
- DB42T2012-2023土家族吊腳樓營造規程
- 醫療器械GMP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