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整合遷建項目_第1頁
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整合遷建項目_第2頁
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整合遷建項目_第3頁
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整合遷建項目_第4頁
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整合遷建項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0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整合遷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可公開文本)建設單位: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環評單位:上海市氣候中心二一年十二月1、說明本文本內容由上海市氣候中心編制,并經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確認同意提供給環保主管部門作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整合遷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受理信息公開。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上海市氣候中心對本文本內容的真實性、一致性負責。2、建設項目概況(1)項目名稱: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整合遷建項目(2)建設單位: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3)建設地點:上海市崇明縣城橋鎮現代農業生態園內(上海市東風農場北首)(4)建設性質:遷建(5)生產規模:年存欄奶牛1000頭,其中成乳牛

2、650頭,年產生鮮乳原料奶5330t;(6)項目用地:占地面積約40000m2 (60畝),另非永久性建筑糞污處理設施建在北側210畝配套農田內(占地面積約40畝)。3、建設項目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現狀(1)環境功能區劃按照上海市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中的規定,本項目所在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屬一類功能區。本項目所在區域地表水環境質量屬類功能區。區域內主要河流為南側約1550m處的北橫引河、北側約2300m處的長江北水道,其中北橫引河屬于水域,長江北水道屬于水域,項目所在區域地表水應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類標準。本項目位于上海市崇明縣東風農場北首,根據上海市環境噪聲標準適用區

3、劃中的規定,本項目所在區域聲環境功能屬1類區,噪聲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 中的1類標準。(2)現狀環境質量評估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結果顯示:項目選址地區NO2、SO2、PM10、NH3和H2S污染指數均小于1,符合相應環境質量標準,表明項目地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總體良好。但是1#監測點和4#監測點在監測期間H2S的最大污染指數達1.13,超過相應環境質量標準(參照執行前蘇聯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最大允許濃度),2#監測點和3#監測點在監測期間H2S的最大污染指數達0.8,其主要原因為1#監測點靠近春輝奶牛場和鰲山奶牛場老場,待本項目建成,老場搬遷后廠址占地將恢復為農田,老場對本

4、項目的影響隨即消除;2#監測點靠近上海明昕畜禽有限公司(養豬場);4#監測點位于啟東市啟隆鄉友誼村民宅處,村民自家也有養殖畜禽;另外3#點項目所在地受周圍養牛場、養豬場及魚塘影響,H2S的最大污染指數也偏高。聲環境現狀本項目所在區域聲環境功能屬1類區,應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1類標準。根據聲環境現狀監測結果判斷,項目所在廠區的東、南、西、北各廠界聲環境現狀晝夜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1類標準。水環境現狀擬建項目無廢水排入當地地表水系統,但為了解當地地表水水質現狀,避免項目運營后水質惡化發生糾紛,我評價單位委托北京新奧環標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對項目

5、東側泯溝進行地表水水質現狀的監測。監測期間泯溝水體pH、DO、氨氮、總磷和糞大腸菌群均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類標準,CODcr和BOD5濃度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類標準,其主要原因是周邊的農田退水、魚塘排水等匯入泯溝,導致泯溝中的CODcr和BOD5超標。4、評價范圍(1)大氣評價范圍:以牛場中央為中心,半徑為2.5km的圓形區域(2)本項目產生廢水經處理后作為液肥施灌于周邊農田,能夠做到零排放,因此,本次環評僅對場區污水經處理后作液肥施用的可行性進行分析。(3)聲環境評價范圍為本項目廠界外1米。5、評價重點對生產過程進行工藝流程和

6、產污環節分析;對各污染源源強進行測算;對物料平衡行計算;提出預防污染的措施與對策;列出項目主要污染物的“三本賬”;分析本項目建成后以新帶老。6、主要環境敏感目標環境保護目標見下表。表1 環境敏感保護目標一覽表序號敏感目標名稱方位距場邊界最近距離(m)敏感因素保護級別備注1江蘇啟東啟隆鄉友誼村西北側650大氣按GB3095-1996中的一級標準,從嚴執行22戶2江蘇啟東啟隆鄉東沿村北側110018戶3江蘇啟東啟隆鄉永隆村西北側170036戶4泯溝東側150GB3838-2002中的類標準5老滧港西側7006北橫引河南側15507、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分析(1)工程分析項目擬將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和上海

7、春輝奶牛場實施整合搬遷,以促進奶牛場的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和產業化。示范牧場采取集約化養殖方式,在較小的場地內,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采用新的工藝技術措施,飼養繁育良種奶牛,生產新鮮牛奶。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后,兩個奶牛長開始進行整合搬遷,包括原兩個奶牛場部分設備的搬遷和養殖奶牛遷入。穩定一段時間后開始正常運營。正式運營期,將按照一定的選種選配計劃、留犢計劃進行繁殖。年存欄數控制在1000頭,其中成乳牛650頭。青料在遷建后的奶牛場周邊的配套農田內種植,包括稻草、苜蓿草、青儲玉米等;混合精料(玉米、大米、豆粕等)大部分外購,少量由附近農田生產。本項目為奶牛飼養,屬畜牧業。可概括為四個主要

8、環節:備料過程、飼養過程、擠奶過程、牛排泄物處理過程。施工期污染源分析廢氣:項目施工期廢氣主要來源于基礎工程中土石方開挖產生的粉塵,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建筑材料運輸產生的二次揚塵、施工現場材料堆放場產生的揚塵,運輸車輛及一些動力設備運行產生的燃油廢氣等。廢水:項目施工期廢水主要來源于施工人員的日常生活污水和施工作業期間產生的泥漿水、工程養護廢水以及車輛沖洗廢水等。噪聲:項目施工期噪聲包括施工設備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和車輛噪聲,其中影響最大的為施工設備噪聲。固體廢物: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基坑開挖產生的土石方、施工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等。建筑垃圾包括砂石、磚瓦、淤泥雜物、廢棄鋼材

9、、木材等。營運期污染源分析廢氣:本項目為奶牛飼養,營運期主要大氣污染物主要為場區的臭氣,其特征污染物為氨氣和硫化氫,以及飼料粉碎車間產生的少量的粉塵。廢水:本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廢水主要是集糞池固液分離產生的污水(牛尿)、清洗廢水、青儲窖發酵廢水和員工的生活廢水。噪聲:本項目噪聲源主要來自飼料加工機械、糞污處理系統配套泵房等設備運行噪聲,另外夏季牛舍里使用的冷風機運行時也會產生噪聲。固體廢物:本項目固體廢棄物有牛糞、污水處理站污泥、沼渣、病牛尸體及生活垃圾等。(2)環境影響評價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a.大氣環境影響分析:施工廢氣、施工揚塵影響主要在施工場地附近100m范圍內,對施工人員及周邊敏感保護目

10、標的影響較大。項目周圍650m范圍內無居民居住,由于該污染源具有間歇性、流動性,且此類污染源的排放量較小,影響范圍不大。b.水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生活污水收集后,經三格化糞池處理后,可用于周邊農田灌溉;施工廢水經絮凝、沉淀后可回用施工工地,不隨意排放,不會對周邊地面水造成影響。c.聲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的噪聲中對聲環境影響最大的是機械噪聲,但往往施工作業噪聲比較容易造成糾紛,特別是在夜間,主要是由于在夜間一般高噪聲設備嚴禁使用,因此施工單位一定要注意各種工作的合理安排,把一些裝卸建材、拆裝模板等手工操作的工作安排在夜間進行。業主應與施工方簽訂環境管理責任書,具體落實方法措施。d.固體廢物環境影

11、響分析:本工程建設期間對生活垃圾要進行專門收集,并定期將之送往較近的垃圾場進行合理處置,嚴禁亂扔亂堆,防止產生二次污染。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a.大氣環境影響分析:根據預測結果達標情況評價分析可以看出:NH3小時最大落地濃度疊加背景值后符合前蘇聯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一次最大允許濃度, 但H2S小時最大落地濃度疊加背景值后超過前蘇聯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一次最大允許濃度。其超標原因為項目擬建地周邊分布著奶牛場、上海明昕畜禽有限公司(養豬場)、魚塘及啟隆鄉友誼村民宅(村民自家也有養殖畜禽),使得H2S的背景濃度接近標準值,但是,待本項目建成,春輝奶牛場和鰲山奶牛場老場搬遷后廠址占地將恢復為農田,老場不會對本

12、項目產生影響。擬建項目糞污處理區(面源)排放的污染物NH3在各敏感點的貢獻值疊加背景值后均符合前蘇聯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最大允許濃度,H2S在各敏感點的貢獻值疊加背景值后均超過前蘇聯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最大允許濃度,其原因為村民自家也有養殖畜禽,從而導致背景濃度已經超標。本項目場區糞污處理站的主要污水處理構筑物及液肥貯存池必須采用加蓋密閉,減少NH3和H2S的排放,從而做到達標排放,減輕對周圍敏感點的影響。同時,根據對春輝奶牛場老場內及廠界的現狀監測,進行類比可知擬建項目糞污處理區(面源)排放的污染物NH3和H2S在廠界的小時濃度貢獻值能夠符合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要求。另外,

13、項目飼料加工過程會產生一定量粉塵,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本項目NH3和H2S均無超標點,不需要設置大氣防護距離。b.水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產生的污水主要為:固液分離后的牛尿、清洗廢水(包括奶缸清洗、擠奶設備及管道清洗消毒、奶牛乳頭清洗消毒產生的廢水)、青儲窖發酵廢水及員工生活污水,擬經場區北側糞污處理設施厭氧發酵后,作為液肥還田使用,不排放,不會對項目所在地周邊的地表水環境造成影響。c.聲環境影響分析:經預測,各類噪聲源在采取各種降噪減振措施后,經距離衰減至廠界處,各廠界晝夜噪聲均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 GB12348-2008)中的 1類標準;各廠界噪聲貢獻值疊加現狀監測值后,晝

14、夜噪聲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1類標準。由于項目位于崇明縣城橋鎮現代農業生態園內,養殖場周邊650米距離范圍內沒有居民,因此對居住等聲環境敏感點幾乎沒有影響,對項目所在地周圍聲環境質量影響很小。d.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產生的牛糞和污水處理站污泥、沼渣外賣至上海市崇明縣農寶有機肥加工場,制成有機肥料;病牛尸體屬于危險廢物,利用養殖場內安全填埋井進行深埋,符合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中“病死畜禽尸體的處理與處置”的相關規定,醫療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理;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處理。本項目固體廢物處置率為100%,不隨意丟棄,因此本項目產

15、生的固體廢物對環境不會產生污染影響。目前本項目的病牛尸體還不具備無害化焚燒條件,崇明縣城橋鎮的病死畜禽處理站正在建設中,待該處理站建成運營后,本項目的病牛尸體和醫療廢物將送至該處理站進行無害化焚燒。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分析(1)水、氣、聲、固廢等污染防治措施大氣污染物防治措施養殖場區通過控制飼養密度,加強棚舍及活動場地內通風,及時清糞及綠化等措施,可抑制和減少臭氣的產生,牛舍內臭氣濃度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70)的要求。項目糞污處理站的主要污水處理構筑物均采用加蓋密閉,根據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497-2009)中的要求,在集糞池固

16、液分離位置,需噴淋生化除臭劑除臭,同時進行固液分離攪拌時,應盡量減小集糞池敞開口面積。新型除臭劑的除臭效率可達70%以上,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后,臭氣濃度可降低至70以下。項目飼料加工車間工作時應加強車間通風,同時車間周邊加強綠化,種植一些喬灌木,促進粉塵的自然沉降,以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污水治理措施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經場區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作為液肥回灌于周邊農田,不排放,項目周邊有足夠的農田可消納項目產生的液肥。因此本項目對周邊地表水不會產生影響。同時,建設單位需做好奶牛場場區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使場區內露天地面盡量保持清潔,保障場區內雨水排水管道和溝渠的通暢,盡量減小對周邊地表

17、水體的影響。噪聲防治措施飼料加工機械選用低噪聲設備,設備與基礎間設置減震器,加強對生產設備的定期維護和保養,冷風機采用軟管連接,水泵設置在專用的泵房內,通過以上措施及距離的衰減,各廠界晝夜噪聲均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 GB12348-2008)中的 1類標準;各廠界噪聲貢獻值疊加現狀監測值后,晝夜噪聲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1類標準。固體廢物處置措施病牛尸體將利用奶牛場內安全填埋井進行深埋,醫療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理,不隨意丟棄。經固液分離后的牛糞送入糞污處理區堆放,然后定期由車輛外運至有機肥加工場進行發酵、造粒等制成有機肥料。污水處理站污泥、沼渣與

18、牛糞一起外運至合作單位進行發酵、造粒等制成有機肥料。員工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目前本項目的病牛尸體還不具備無害化焚燒條件,崇明縣城橋鎮的病死畜禽處理站正在建設中,待該處理站建成運營后,本項目的病牛尸體和醫療廢物將送至該處理站進行無害化焚燒。9、公眾參與及各方面意見采納情況本項目公眾參與采取網上公示與發放公眾參與調查表的形式。網上第一次公示:在環評工作開始后1周內,在上海環境熱線進行項目公示,2010年9月25日2010年10月14日。第二次公示:環評工作初步完成后,在上海環境熱線網站進行了第二次公示,主要介紹項目環評結論,并提供索取環評報告簡本的方式,公示時間為2010年11月23日2010年12月6日。公示期間,未收到公眾意見。課題組于2010年10月18日在上海崇明鰲山奶牛場司新建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