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證《地方導游基礎知識》第十二章輔導:安徽省基本概況_第1頁
導游證《地方導游基礎知識》第十二章輔導:安徽省基本概況_第2頁
導游證《地方導游基礎知識》第十二章輔導:安徽省基本概況_第3頁
導游證《地方導游基礎知識》第十二章輔導:安徽省基本概況_第4頁
導游證《地方導游基礎知識》第十二章輔導:安徽省基本概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導游證地方導游基礎知識第十二章輔導:安徽省基本概況安徽,簡稱皖,始建于清康熙六年 (1667 年) ,省名以當時安慶、 徽州兩府的首字組成。從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 年)至 1937年日軍侵占 安慶之前,安慶一直作為安徽省會。 1952 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批準, 合肥成為安徽省省會。【地理環境】安徽地處長江、淮河中下游,華東腹地,居中靠東、襟江通海, 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鄰江西,北靠山東,東西寬約 450 千米,南北長約 570千米,總面積 13.94 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 積的 l.45% ,居第 22 位。安徽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稱為江淮大地。長江流 經安徽

2、境內 416 千米,淮河流經省內約 430千米,新安江流經省內 242 千米。長江、淮河橫貫東西,將全省分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 區域。境內巢湖是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積約 800 平方千米。【氣候特征】安徽地處暖溫帶與亞 熱帶過渡地區,以淮河為分界線,北部屬 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南部屬亞 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特征是: 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 200一 250 天,全年平均氣溫為14C17C 1月平均氣溫為-1C一 4C, 7月平均 氣溫為28C 29C,全年平均降水量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 區多、平原丘陵少的特點。夏季降水豐沛,占年降水量的40

3、%一 60%。【行政區劃】截至 2017年 4 月,安徽有 16 個地級市、 55 個縣、6 個縣級市和 44 個縣級區。歷史沿革】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 了距今約 250 萬年的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現了 40萬-30 萬 年前 1 日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在蚌埠發現的距今約 7000年 的雙墩遺址,是當前淮河中游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 化遺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有力證據。這些文化遺址表明,遠古 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夏商周時期,安徽分屬不 同的部落和諸侯國。春秋時期 (公元前 770 年一前 476 年) ,分屬宋

4、國、 楚國、蔡國、徐國。西漢,安徽先后分屬淮南國、廬江國、衡山國、 六安國、荊國、淮陽國、粱國。東漢,省境長江以南屬揚州,以北屬 徐州、豫州。隋曾分置淮南、宣城、新安等。唐代,安徽分屬河南道、 淮南道、江南東道。北宋政和元年(1111 年) ,分屬江南東路、京西北路、京東西路、淮南西路、淮 南東路 5 路。元代,安徽先后分屬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 省。明朝,安徽分屬廬州府 (今合肥 ) 、鳳陽府、安慶府、太平府、池 州府、寧國府、徽州府、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廣德府。康熙六 年(1667 年) 。設安徽省,轄廬州府、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 府,太平府、風陽府、徐州府、廣德府、和

5、州府、滁州府,這是安徽 建省之始,取安慶、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困境內有皖山、春秋時 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1949年 4月20日,安徽全境解放,設皖北、皖南行署區兩個省 級行政區。 1952年 8月,皖北行署區與皖南行署區合并成立安徽省政 府,并將省會設在合肥。 1983 年,安徽實行市管縣體制,設立合肥、 蚌埠、安慶等 8個地級市。 1987-2000年,增設黃山、滁州、阜陽、宿 州、六安、巢湖、毫州、池州、宣城 9 個地級市。 2011 年,撤銷地級 巢湖市。【人口民族】截至 2016 年年末,安徽省戶籍人口 7027 萬人,常住人口 6195.5 萬人,人口總數排序居中國第 8 位,

6、其中男性占總人口的 52%,女性占 總人口的 48%。安徽省少數民族人口約 39.6 萬人,占總人口的 0.66%。安徽省屬于漢族聚居區,少數民族散居省內各地,其中回族、滿 族、畬族為世居少數民族。全省現有 9個民族鄉、 135個民族村、 39 個民族社區。【宗教信仰】據安徽宗教研究學者的統計,安徽現有宗教徒超過 700 萬人,占 全省總人口的 l/l0 以上。其中絕絕大部分人信仰佛教 ( 大乘佛教 ) ,其 余的信仰基 督教( 包括新教、天主教、東正教 ) 、道教、伊斯蘭教等。 宗教信仰是人類歷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當前全省各地都有佛寺、道 觀、清真寺、教堂。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更是寶剎

7、林立、香 火鼎盛。道教名山之一的齊云山,香客絡繹不絕,與青城山、龍 虎山、 武當山并稱為中國的“四大道教名山”。【交通狀況】安徽的地理位置在中國交通干線網中具有承東啟西的作用,鐵路 密度居華東前列。隨著合寧、合武高速鐵路的建成,合肥已實現 40 分 鐘到南京、 3 小時到武漢的目標。京滬高速鐵路 ( 經停蚌埠 ) 使合肥到北 京的時間縮短到 4 小時左右。 2016年,全省新增高速公路 294 千米、 一級公路 667千米、鐵路營運里程 62.3 千米。截至 2016 年年末,全 省高速公路達 4543 千米,一級公路達 3833千米,鐵路營運里程達 4124.4 千米,其中高速鐵路營運里程

8、1354 千米。合寧高速公路東達寧 滬,蕪宣高速公路南連杭州,合安高速公路西接武漢,合徐高速公路 北通徐州,一個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絡已基本形成。合肥新橋國際 機場是國內4E級樞紐干線機場,于2013年5月投入運營。黃山屯溪 國際機場、池州九華山機場為皖南重要的旅游機場。長江安徽段已建 成 5 座跨江大橋,另有 5 座跨江大橋在建,江南、江北日益融為一體。 淮河安徽段已建成 12 座跨河大橋,另有 1 座在建,淮河兩岸暢通無阻。【自然資源】安徽資源條件優越,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等 自然資源豐富。全省現有耕地約 408萬公頃,水面約 105 萬公頃,其 中水產養殖面積約 48 萬

9、公頃。共有生物資源 10917種,其中國家重點 保護的木本植物有 30種;珍稀野生動物 54 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 物分別有 18種和 368種,以揚子鱷、白鰭豚最為珍貴。水資源蘊藏總 量約為 680 億立方米,居全國第 20位。安徽省是礦產資源大省,礦產 種類較全,儲量豐富。全省已發現的礦種有 128種( 計算到亞礦種為 160 種) ,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 124 種(含亞礦種 ) ,其中能源礦種 6 種、 金屬礦種 22 種、非金屬礦種 94 種、水氣礦種 2 種。煤、鐵、銅、硫、 磷、明礬、石灰巖等 38 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 10位。現已探明煤炭儲 量 250 億噸,鐵礦儲量 29.9

10、 億噸,銅礦儲量 384.9 萬噸,硫鐵礦儲量 5.64 億噸,分別居全國第 7 位、第 5 位、第 5 位和第 2 位。 2016年地 質勘查部門啟動展開各類地質 (科研)項目(省級)158 項,新增查明資源 儲量的大中型礦產地 10處,新增探明儲量礦種 1 種(鎳礦)。安徽省省樹為黃山松,省花為皖杜鵑 (別稱映山紅 ) ,省鳥為灰喜 鵲。【文化藝術】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 長。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學、桐城派、北宋理學、徽文化等, 涌現出老子、莊子、管子等一批歷史人物。產生于淮河流域的老莊道 家學派,與儒家學說一起構成我國傳統文化兩大支柱;徽文化是明清

11、時期最有影響的文化流派。新安理學是中國思想具有重大影響的學派, 其奠基人程顥、程頤、朱熹的祖籍均在安徽新安江畔。朱熹亦自稱 “新安朱熹”。桐城派的形成,始于方苞,經劉大槐、姚鼐而發展成 為一個聲勢顯赫的文學流派,有 1200 余位桐城派作家 .2000 多部著作。安徽是名人輩出的省份。其中有:當代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胡 錦濤、吳 邦國、李 * 等;現代的文化名人陳獨秀、胡適、陶行知、朱光 潛、吳作人等;晚清的李鴻章、丁汝昌、劉銘傳、詹天佑等。安徽被稱為中國戲曲之鄉,地方戲種現存 30 余種,影響較大的 有黃梅戲、徽劇等。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 劇種之一。徽劇是京劇的主要源流之一

12、。池州的儺戲號稱“戲劇活化 石”。淮河兩岸流行的花鼓燈被譽為“東方芭蕾”。安徽的商幫文化一向發達。徽商,是指以鄉族關系為紐帶所結成 的徽州商人群體,又稱新安商人。徽州人經商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 東晉時期就有新安商人活動的記載,此后各朝代均有發展。明朝成化、 弘治年間,徽州商人的經濟實力逐漸增強,規模日益龐大,形成徽州 商幫,其商業資本之巨,從商人數之眾、活動區域之廣、經營行業之 多、經營水平之強,都是其他商幫所無法匹敵的,其強盛勢頭一直持 續到清朝中葉,引領中國商業發展潮流 300 余年,對當時的社會經濟、 政治、文化等方面產生了長遠影響。道光之后,徽商逐漸趨于衰落, 雖然還有為數甚多的徽商奔

13、波于全國各地,但是他們在商界的影響力 已大不如前,徽州商幫遂成為歷史名詞。徽商名人很多,其中以胡雪 巖最為。胡光墉 (1823-1885) ,清代徽商,字雪巖,績溪縣湖里村人。 胡光墉早年家境貧苦,經同鄉引薦,前去杭州阜康錢莊當學徒,因為 工作勤懇、言行穩重,而且善于經營,頗受錢莊主人賞識。莊主臨死 之前,考慮到自己沒有后代,決定將錢莊贈送給胡光墉,他于是一變 而成富商。此后,胡光墉開始以商人身份涉足政治活動。 1861 年,當 太平軍與杭州清軍激戰時,他組織一批人從上海采運軍火和糧食運往 杭州。 1862年,他協助左宗棠與法國人聯組“常捷軍”。 1866年,又 協助左宗棠創辦了福州船政局,并

14、為左宗棠辦理采運事務,代借內外 債白銀 1250 多萬兩。因為胡光墉為左宗棠及湘軍竭心盡力,因而在左 宗棠等人的推薦下,被授予扛西候補道職務,并且依靠湘軍的勢力, 在全國廣設當鋪和鍛號,成為富甲江南的特大官商。【特產美食】安徽省特產類型多樣,數量豐富,其中不乏聞名于世的精品。很 多傳統工藝品做工考究,不但實用,更體現了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宣筆、宣紙、徽墨、歙硯被稱為安徽的“文房四寶”。蕪湖的鐵畫, 黑白分明,虛實相間,蒼勁凝重,豪放瀟灑,既有國畫之意境,又有 雕塑的立體感,深受各界人士的青踩。很多土特產品也名揚八方,如 黃山毛峰、祁門紅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古井貢酒、碭山酥梨、 蕭縣葡萄、

15、懷遠石榴、廣德板栗、巢湖銀魚、胡玉美蠶豆辣醬等。徽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起源于歙縣,績溪的徽幫廚師將其發 揚光大。據歙縣志記載,宋代以來,徽菜在徽州府已成雛形;南 宋以后,隨著徽商勢力的崛起和向外拓展,徽菜日漸名聲遠揚;明清 兩代,長江中下游的城鎮大都設有徽菜館。徽州人把徽菜作為一種商 品,大規模、有組織地向外輸出。徽菜素以重油、重色、重火功、色香味形俱全而盛行于世。徽菜 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燒菜講究軟糯可口,味美雋永;燉菜 講究湯醇味鮮,熟透酥嫩;蒸菜著重原汁原味,爽口宜人。徽菜能夠成為一種區域性菜系,它的風格特征與其他菜系不同, 其立足本地優勢,善于發揮原料本身的滋味,保持原汁原味

16、;常用火 腿佐料,冰糖提鮮,料酒除腥提香。同時,徽菜以烹飪山珍河鮮而著 稱。徽州地處皖南山區,山高林密,河水清澈,山珍河鮮十分豐富, 盛產石雞、竹筍、香菇、木耳、蕨菜、甲魚、桃花鱖、汪丫魚等,因 而徽菜品種繁多,沙地馬蹄鱉、雪天牛尾貍、問政山筍、臭鱖魚、清 蒸石雞、毛豆腐、一品鍋等都是徽菜中的佼佼者。安徽省知名的特色食品有符離集燒雞、無為熏鴨、采石磯茶干、 八公山豆腐、銅陵冰姜、蕪湖蝦籽面、淮南牛肉湯等。【民俗風情】安徽省屬于漢族聚居區,自古以來,漢族的民俗風情在這里也得 以延續,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趕集、廟會等。 如今隨著城鎮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很多古老的民俗風情正在悄悄地

17、淡 出人們的視野。保留至今并值得一提的尚有:黃山茶道,包括烹湯、 滌器、投茶、注湯、敬茶、聞香、論茶等 15 道程序;九華廟會,每年 農歷七月的最后一天舉行,包括佛像開光儀式、水陸法會、講經法會 等佛事活動;淮北相山廟會,每年農歷三月十八日舉行,除拜佛祈福 外,周邊民眾還實行商品交流。近年來,趕相山廟會已逐漸發展成為 當地人們的一項休閑、踏青的旅游活動。【旅游資源】安徽省旅游資源豐富,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黃山、 西遞和宏村古民居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分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 產、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安徽省擁有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瑯琊山、齊云山、采石磯、 巢湖、花山謎窟一漸江、太極洞和花亭湖等 10 處風景名勝區;擁有歙 縣、壽縣、毫州、安慶和績溪 5 座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宣城揚子鱷、 銅陵淡水豚等 7 處自然保護區;擁有黃山、九華山、敬亭山等 30處森 林公園;擁有鳳陽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等 130 處國家重點文物保 護單位;擁有黃山、天柱山 2 處世界地質公園;擁有休寧縣齊云山、 淮南市八公山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