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設計書修定》word版_第1頁
《技術設計書修定》word版_第2頁
《技術設計書修定》word版_第3頁
《技術設計書修定》word版_第4頁
《技術設計書修定》word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深圳市寶安區2003年度數字化地形圖動態修測(公明片)技術設計書黃河水利委員會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測繪分院二三年五月院 長: 年 月 日副 院 長: 年 月 日總 工 程 師: 年 月 日審 查: 年 月 日校 核: 年 月 日編 寫: 年 月 日1、任務概述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寶安分局,在2001年和2002年兩個年度中對轄區進行了數字化地形圖動態修測,使基礎測繪成果更好地滿足了城市建設規劃、土地資源管理、市政工程建設的需要。為了更好的保持地形圖的現勢性,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寶安分局測繪中隊(以下簡稱中隊)委托黃河水利委員會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測繪分院(以下簡稱我分院)承擔公明片20

2、03年度數字化地形圖動態修測任務,中隊劃定公明片區為273幅1:1000地形圖,根據中隊動態修測技術綱要的要求,2003年度動態修測工程為兩個周期:第一周期從2003年5月2003年8月,第二周期從2003年9月2003年12月。我分院需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中隊提交成果驗收。2、測區概況測區概況:公明鎮位于寶安區西北部,本次修測范圍位于公明鎮境內,測區的北面與東莞市相鄰,東面與光明街道辦事處相接,南面與石巖鎮相接,西面與松崗鎮和沙井鎮相接。測區范圍內大部分地形地勢平坦,北部多為山地,地勢比高較大,山塘、水系較多。測區內有松白公路由南向北通過,各村有公路、大車路互通,交通便利。在公明鎮鎮中心及干道兩

3、側建筑物密集,工業廠區和鄉村建筑等基本無規劃,散亂分布于測區。測區范圍:以中隊提供的“深圳市寶安區地形圖測區劃分圖”所劃定的1:1000圖幅界線為準,具體詳見“深圳市寶安區公明片測區1:1000數字化地形圖分幅圖”。修測時間:本年度的修測工期從2003年5月2003年12月,整個工程分為兩個周期,每個周期劃分二個階段,我分院按階段提交送檢成果。3、修測的一般要求3.1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本工程坐標系統采用深圳獨立坐標系,高程系統采用1956年黃海高程系。3.2作業依據A、城市測量規范(CJJ8-99);(簡稱:規范)。B、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式(GB/T7929-199

4、5);(簡稱:圖式)。C、深圳市基礎測繪技術規程(深圳市規劃國土局2000年10月制定);D、深圳市1:1000地形圖數據動態管理規定(深圳市規劃國土局 2000年修訂);E、深圳市1:1000地形圖數字化更新技術要求說明書(深圳市規劃國土局1999年修訂);F、基礎信息分層及數字化作業技術方案(深圳市規劃國土信息中心 2000年修訂);G、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CJJ73-97);H、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8-91);I、“深圳市寶安區2003年度數字化地形圖動態修測技術綱要”(2003年5月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寶安分局測繪中隊); J、“深圳市寶安區2003年度數

5、字化地形圖動態跟蹤修測質量監督及檢查驗收實施細則”(2003年5月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寶安分局測繪中隊); K、本工程合同書。L、本技術設計書。4、已有成果資料4.1 測區內已有的數字化地形圖由寶安分局測繪中隊提供最新的1:1000數字化地形圖273幅,修測工作是以這些數字化地形圖作為底圖進行修測。4.2 測區內已有控制資料公明片測區有歷年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布設的各等級控制網成果,由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寶安分局測繪中隊提供。5、控制測量公明片測區歷年有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布設的各等級控制網成果,再加上2001年和2002年動態修測時由各測繪單位增補的各等級控制點,使測區的控制點密度,

6、基本可以滿足數字化地形圖修測的需要,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修測工作不需另外布設等級控制點。如果待修測地區,地形變化較大,而等級控制點又遭到嚴重破壞,確需加密時,應編制控制測量加密技術設計方案,并報寶安測繪中隊審核同意后方可實施。5.1 平面控制測量5.1.1 測量方法根據“深圳市寶安區2003年度數字化地形圖動態修測技術綱要”和規范 的技術要求,如公明片測區確需加密等級控制點,我分院擬采用光電測距導線或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測量方法布設等級導線網。加密點的點位布設、施測要求、精度指標應符合相關規范的技術要求。除此以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不論采用何種方法,加密點必須有兩個以上通視方向;布設加密控

7、制點時,應盡量選擇附近已有控制點作為重合點,并作檢查,如果兩者坐標值之差超過分米時,應及時向中隊報告;采用光電測距導線時,線路長度、邊長及邊數應符合規范要求,線路超長時,應布設成結點網;盡可能將點位布設在不易破壞、易于保存和土質堅固的地方;5.1.2 控制點編號 一、二級控制點的點號由等級代號、區鎮代號和序號三部分組成。其形式為AG034,為等級代號、AG為區鎮代號、034為序號。公明片控制點的編號公式如下所示: 控制點等級(、)+區鎮代號(AG)+序號(001、002)等級控制點的序號從測區相應等級已有控制點的最大號起,向后連續編排,同一片測區不應出現重號。5.1.3 控制點的埋設一、二級控

8、制點采用混凝土標石作為標志,在水泥地的地方可采用嵌入16mm的螺栓作為控制點標志;標志的形式應符合深圳市基礎測繪技術規程的規定。標石面點號注記要清晰,且字頭朝北,道路上的導線點點號標志以平行于道路。標石面按下圖刻制。5.2 高程控制測量 一、二級控制點的高程,平坦地區應按四等水準要求施測;丘陵地區、房頂上一、二級導線點采用光電測距三角高程導線測量。光電測距三角高程導線的邊數應符合城市測量規范規定。 本測區的高程擬布設成四等水準環線或附合水準路線;四等水準點利用一、二級導線點,不另埋石,編號利用原有平面控制點的編號,用三等以上水準點作為起算點。 四等水準觀測的各項技術要求應嚴格按國家三、四等水準

9、測量規范進行。作業前必須對參加作業的水準儀、水準標尺進行規范規定的檢驗項目和要求進行嚴格的檢驗。水準儀的i角檢查應隨時進行,并記錄,其i角不得大于20。 水準測量觀測采用電子記錄程序,按路線依站序打印。四等水準路線擬采用單程測量。 5.2.1 四等水準測量四等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每千米高差中數中誤差(mm)不符值、閉合差限差(mm)偶然中誤差M全中誤差MW路線、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線或環線閉合差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四等51020R20L30K注:表中R為區段或測段長度,L為附合路線或環線長度,K為已測測段長度,均以km為單位。視線長度、高度的要求項目等級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m)每站

10、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高度(m)儀器類型視距(m)四等DS3803.010.0三絲能讀數DS1100四等水準測量的測站觀測限差項目等級基、輔分劃(黑紅面)讀數的差(mm)基、輔分劃(黑紅面)所測高差的差(mm)檢測間歇點高差的差(mm)四等3.05.05.0四等水準網中水準環線或附合水準路線的最大長度為15km,結點間或結點與高級點間的附合路線長度為10km。5.2.2 三角高程測量當一、二級控制點在丘陵地區或房頂上時,應采用光電測距高程導線代替四等水準測量。測定精度必須符合四等水準要求,相對于高程起算點的最弱點高程中誤差不大于20毫米。光電測距高程導線應起閉于不低于三等水準點上,其邊長不大

11、于500米,高程導線的總長應與四等水準長度要求相同,不大于15公里。四等光電測距高程導線還應符合下列規定:1.高程導線的測定,應采用測距精度不低于級精度,測角精度不低于2級的全站儀。測距往、返各一測回,并在每站讀取氣象元素數據,氣溫讀至0.5,氣壓讀至100(Pa)(或1mmHg)。垂直角觀測應采用覘牌為照準目標,按中絲法對向觀測三測回。垂直角測回差和指標差較差均不應大于7。對向觀測高差較差不應大于40(mm)(D為測距邊水平距離,以公里為單位)。附合路線或環線閉合差20(mm)(L為路線總長,以公里為單位)。 2.儀器高、覘牌高在觀測前后用檢驗過的小鋼尺各量測一次,精確讀至1mm,當較差不大

12、于2mm時取用中數。 3.內業計算時,垂直角度的取位,應精確至0.1;測距距離與高程的取位,應精確至1mm。5.2.3高程測量平差計算平差前應編制平差網圖,并計算平差前各項精度指標。將經過各項改正、改化后的觀測值在平差網圖中打印出來,列出各觀測值的中誤差。當四等水準網環數超過20個環時,應按水準路線環網閉合差計算每公里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Mw。Mw的計算公式如下: Mw= WW/F/N 式中: W水準路線經過各項改正后的環線閉合差,以mm計; N水準環數; F水準環線周長,以km計。5.3 儀器檢驗平面控制測量擬采用的LEICA 300型單頻GPS接收機(四臺套)和全站儀GTS225(兩臺套)、

13、GTS335(一臺套)、GTS322(一臺套);高程控制測量擬采用DSZ2型、N2型(各1臺套)水準儀。上述儀器必須按城市測量規范的要求進行檢驗,檢驗單位應為經技術監督局授權的省以上測繪器具檢定所進行檢驗,并出具檢驗合格證書。其精度應與作業時的控制等級相適應。6、數字化地形測量6.1野外巡視調查野外巡視調查是地形圖修測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地物、地貌變化反映得充分與否、現勢性體現得充分不充分的關鍵,作業組應重視巡視對照,對每個地方均要走到看到并測繪完全。按周期巡視和跟蹤調查地物、地貌的變化;在每周期分兩個階段完成測區內所有地物、地貌的修測工作。6.2圖根控制本測區修測范圍內大部分為工廠、居

14、民區,圖根控制主要以附合導線和支導線的形式加密圖根導線。在建筑區密集的少數地區圖根導線可進行二次附合。其主要技術要求如下:圖根導線附合線路總長不應大于1800米,平均邊長不應大于150米。圖根控制點的精度應符合下列規定:圖根控制點相對于圖根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5cm,高程中誤差不得大于3cm。圖根導線長度大于1KM時絕對閉合差應小于26cm,相對閉合差不大于1/7000。圖根控制點高程,一般采用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方法測定,技術要求按城市測量規范規定執行。根據市局產權處2001年9月27日下發的文件還應增加“對向觀測高差,單向兩次高差較差80mm”的要求,以控制對向觀測精度(D為三角高程導線

15、長,以公里計)。當三角高程導線的邊數超過規范的規定時,應組成結點網。增設一次性光電支導線點時,可布設不多于四條邊,長度不超過900米的支導線,最大邊長不大于300米;首站應觀測兩個以上起算方向,作為方向檢核。其它站水平角均應觀測左、右角各一測回,其圓周角或固定角閉合差不超過40;一站式支點的邊長一般小于400米,測距、測角均一測回測定;支導線點總數應少于圖根點總數的30%。埋石圖根點為第一次附合的圖根點,并做到至少與另一埋石點通視。埋石圖根點一般為水泥地打入鋼釘并刻寫15cm15cm“田”字。圖根點的編號在流水號前冠以G+序號(1、2n)組成。圖根導線的水平角觀測由6級以上等級的全站儀一測回測

16、定。儀器高、覘標高應認真量取,讀至1mm,量取覘標高度的位置應與觀測時照準的位置一致。圖根導線的高程由圖根水準或由圖根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路線測定。圖根水準路線的閉合差不得超過 40(L為路線長度,以公里為單位)。三角高程路線必須起閉于不低于四等水準的水準點上,且三角高程路線邊數不超過12條,閉合差不得超過40(D為光電測距邊長度,以公里為單位)。圖根水準、三角高程計算取至mm,結果取至cm。6.3 數字化地形測量6.3.1 碎部點的數據采集精度要求碎部點的數據采集精度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主要地物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10cm,次要地物相對于鄰近控制點中誤差不大于15cm。平坦地

17、區高程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高程中誤差不得大于15cm,鋪裝地面高程相對于鄰近高程控制點的高程中誤差不得大于7cm,其它高程點的精度按城市測量規范規定執行。數字化地形圖數據采集使用全站儀進行野外數據采集,并使用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提供的CHE軟件將外業采集的數據轉換成圖形文件,并根據現場繪制的草圖,進行圖形編輯處理。 地形圖分幅為50cm50cm正方形分幅,圖幅的編號按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統一編號方法進行編號。 地形圖圖名以本幅圖內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名、山名、村名或其他黨政機關、學校、工廠等單位名稱作為本幅圖的圖名(主要以原圖圖名為準,如本圖幅內有新出現更重要的標志性建筑等,應以此命名)。 外業設站

18、測量時均應有方向、距離和高程檢查。數字化地形圖測量內業編輯時,應編輯成分色圖,即原地形圖部分用黑色表示,本次修補測部分用紅色表示,以便檢查和驗收。6.3.2 地形圖修測步驟 地形圖修測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地形圖測量開展之前,首先組織作業人員學習本修測工程的有關規定、規范及綱要和本工程“設計書”,根據寶安分局測繪中隊提供的地形圖圖形文件和地形圖蘭圖,實地進行全面調查地形、地物的變化和錯誤情況,對每幅圖應核實圖面上標注的一、二級導線點的點位及完好情況,在對修測工作明確的基礎上,根據修測范圍和已有的等級導線點的分布情況,有針對性地布設圖根導線。如發現原地物、地貌表示失真的地形,以文字報告形式上報測

19、繪中隊。 、外業采集細部點數據、并繪草圖。 、內業數據處理及圖形編輯,打印,由作業組外業檢查對照。6.3.3 地形圖的測繪與取舍地形圖的測繪與取舍除應符合城市測量規范和深圳市基礎測繪技術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要求: 地形圖的修測,應真實反映地物、地貌的狀況,一切變化的地物,包括在建的建筑物均應如實測繪。土地開發導致的地形變化,如山地開發成平地,填海造地等一般應待變化完成后修測,如果開發工程延續時間半年以上,則可按變化地貌進行修測。 測區內所有的等級控制點和新增的圖根控制點均應按圖式繪于修測圖上,未修測區域的原有圖根點也按原圖繪出。修測區域內的原有圖根點,若無利用價值,修測后可從圖上刪

20、除。 房屋測繪房屋頂層上面積大于6m2,層高2.2米以上的梯間、水箱、電梯間等均應測繪并注記層數。房屋只注記棟號而不注記門牌號,棟號注記在圓圈內,安排在房屋輪廓線內的右上方。底層為架空停車場的樓房不繪作架空房屋,以實線表示主體房屋的外輪廓,架空層計入樓層數。對于帶有裙樓或無柱廊道的塔樓,其陽臺或飄樓應按它們的表示方法繪出其輪廓線的投影,如果上述投影線與裙樓或廊沿重合時,重合部分可共用同一線,兩側輪廓線據實測繪。旅游景點中的異形建筑物,如果無法用圖式表示時,可用地類界標繪出范圍,并以文字加以說明。廣場中底層作為商業網點,頂部供游人觀光、游覽的房屋,頂部的廊道、路燈等應實測后按相應的符號予以表示,

21、并在適當位置注記房屋材料及層次。建筑物屋頂上設有游樂和休閑功能的花園、球場、游泳池,可采用漢字注記,即注“屋頂花園”、“屋頂球場”、“屋頂游泳池”等。屋頂花園面積較小,無法使用漢字注記的,則可用相應符號表示(見深圳市1:500、1:1000、1:2000補充圖示)。其下面的建筑物仍按原建筑物的表示方法表示。簡易棚房、臨時工棚不予測繪,但以砌磚為墻體的較整齊正規的簡易房屋則應測繪。 花圃、綠化帶建筑區內的綠化帶一般用花圃符號表示,大片的草坪用草地符號。高出地面的花壇,用實線分隔;與地面同高的綠化地用地類界符號分隔,當花壇或綠化地的邊界與內部道路重合時,重合部分只繪內部道路線。建筑區內面積小于50

22、m2,以及房屋邊寬度小于1m的綠化地可不表示,但市政道路上起隔離車道作用的帶狀綠化地,以及公園、廣場中顯示地貌特征的綠化地,即使寬度不足1m也應表示。活樹籬笆符號在圖示中屬于欄柵類地物,起隔離作用的帶狀灌木按此符號表示,花圃周邊的矮冬青樹雖然也起隔離作用,但它與花圃是一整體,主要作用還是綠化,因此可不繪活樹籬笆符號。 道路、河流高速公路應按圖式繪路面線(鋪面)和路肩線,路面線用0.3mm的粗實線,路邊用0.1mm的細實線。當護欄線與路肩線重合,繪護欄線;當路面線與護欄線重合,內移路面線,繪護欄線。高速公路外的其他道路邊線均以0.2mm的實線表示。多層立交橋中,不同車道的路面相交時應表示相交處上

23、一層車道的高程,并在適當位置表示出相對于下一車道的凈空高。被上層車道遮蓋住的下層車道用虛線表示。如果兩層以上車道相交時,還需依次表示上下兩層之間的凈空高。橫跨公路的交通警示牌、架空管道、人行天橋、人行車行隧道等限高建筑物均應施測凈空高,凈空高注記應平行于橫跨地物。注記形式為“H5.0”,“5.0”為凈空高,以米為單位。立交橋、高架橋的橋墩應按圖示以虛線表示其投影位置。直徑兩米以下的墩柱可省略。工廠、小區、企事業單位內部的道路,按圖示內部道路線型表示,大工業區中的主干道路應按一般道路的線型表示(0.2mm)。橋梁與道路連接處應按圖式以適當的空隙予以分隔,以突出橋梁位置。河流、小溝需測注河(溝)底

24、高程,高程注記的圖面間距不應大于20cm,2.5m寬以下的小溝溝邊,不繪陡坎符號。溝渠寬度小于1m的用單線表示,水塘測注底部高程,圖上密度不超過3cm,人工修建的養殖魚(蝦)塘標注“魚”,自然地貌形成的水塘,標注“塘”,均不測水面高程。水庫不測庫底高程,只測繪水涯線,并標注實測日期。 其它地物電力線、通訊線一律不連線,高壓線只是在通過主干道路時連線,并平行于連線注記凈空高。市政道路上的各類檢修井應全部實測,住宅區內的檢修井可根據圖面負荷繁簡程度適當取舍。市政道路兩側地物交錯,重疊影響到圖面清晰和地形圖判讀時,可根據以下排列舍去順序較后的地物:消防栓、閥門、變壓器、高壓桿、電話亭、路標、公共汽車

25、站、郵筒、各類控制箱、路燈、廣告牌、各類檢查井、污水篦子、行樹。地形圖上電桿、路燈、消防栓、各類控制箱等地物的點位,應該是該地物的中心。測量這些地物時,應采用偏鏡法確定其中心位置的坐標,不應以棱鏡的位置作為該地物的點位。門墩的符號應與實地方向一致,方塊符號的中心應是門墩的中心,不應隨意標繪。建筑物無變化的小區內,漏測或新增的污水蓖子、檢修井、小面積綠化地等次要地物不須補測。原圖上漏繪的零星點狀地物,如電桿、路燈、廣告牌等可不補測。但成線路的電桿或路燈,不論是漏測的還是新增的均須補測。原圖上漏繪的梯間、水箱不須補繪,但新建的房屋的分層及梯間應準確表示。村界一律不標繪,鎮界按測繪中隊提供的資料標定

26、。 注記單位名稱的注記應簡捷、準確。名稱已變動的修測調查時應予以修正。開發地塊按以下三類情況注記:已平整或正在平整的地塊注“平土區”;已開始施工的地區注“施工區”;無規則的挖掘沙、石土的場地注“亂掘區”,場地較長的明顯陡坎,按實地情況測繪。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廠房不注“鋼”,而注“砼”。一般鐵皮房按簡易房表示。水系名稱應用斜體字注記。老街區的巷名,可不注記。 地貌測繪斜坡或陡坎的起點和終點應測注高程,中間部分應根據斜坡或陡坎的高程變化測注坎上和坎下高程。等高線應注意示坡線的標繪。對于地形末改變,但植被發生變化的地區不修測 新舊地貌的拼接修測地物與鄰近原有地物的間距中誤差一般不應超過40cm

27、。如果超過該限差范圍,應與質檢組聯系商討處理方法。各作業組在完成地形圖的修測后,應負責圖幅西南兩邊的接邊。7、質量保證體系我院的質量方針:技術先進、保證質量、信守合同、服務周到;創優良測繪產品是本工程的質量目標;本工程嚴格按GB/T19001-1994 - ISO9001:1994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執行。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的主要措施:每道工序開工前,崗位人員必須到位,并組織作業人員認真學習有關“規范”、“設計書”、“技術綱要”、院質量方針、本工程質量目標、通用程序和工作程序。明確各參與本工程人員的職責。為確保生產出優良的產品,對生產的全過程應按ISO9001:1994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進行質量

28、管理;本工程實行兩檢一審制度,一級檢查人員包括各組組長和隊技術負責人,二級檢查人員包括工程技術負責人、專職檢查人員和技術質量審核人,并由院總工辦負責審查驗收。7.1 一級檢查內容包括:起始資料的正確性;原始記錄及摘錄數據的正確性;使用儀器、設備符合計量規定;使用的計算程序和計算的結果的正確性;計算成果和成圖的正確性。檢查比例:起始資料檢查率為100%,原始記錄檢查率為100%、摘錄數據檢查率為100%、計算成果檢查率為100%、成圖圖件100%內業檢查和外業巡視檢查,并不小于10%圖幅外業設站檢查。7.2 二級檢查內容包括:起算數據的正確性;作業方法、計算程序、公式、圖式的正確性;測繪產品是否

29、達到規范規程和技術設計書規定的精度指標,是否滿足顧客的要求;技術報告編寫文理是否通順、精度統計是否齊全;測繪原始記錄、計算資料、圖件、接邊等內業檢查(100%)、地形圖外業巡視(20%);幾部分資料之間、作業組之間的吻合性;在上一級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是否作處理。外業抽查比例:導線測量(點)10%,水準測量(點)10%,GPS測量(點、邊)10%,地形測量(圖幅)10%。7.3 一級審核審核內容:作業方法、各項精度指標是否符合規范、規程和技術設計書的要求;工程資料成果、圖件在質量、數量上是否滿足國家法律、法規及顧客的要求;測繪技術報告表述是否正確、圖件是否完整;對二級檢查記錄或卡片進行復查;對部分

30、資料和圖件進行抽樣審查;確定工程質量等級。8、數據入庫將經過檢查的數據進行代碼附加,并根據地形圖的圖面屬性進行面狀地物的添加。經過格式檢驗后,由信息中心繪制檢查圖,再由測繪管理部門對檢查圖的內容和精度進行檢查,根據測繪檢查意見,由測量公司修改其數字成果后,再交給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組織數據入庫。8.1中心流程中心流程圖示意如下: 測量隊 數據編輯 格式不符合要求 信息中心 格 式 檢 驗 格式符合要求 測繪檢驗不合格 信息中心 繪 檢 查 圖 測繪處(中隊) 測 繪 檢 查 測繪部門通知 測繪檢驗合格 信息中心 數據入庫 信息中心 繪聚紙膜圖8.2索引數據庫提交分幅索引表index,為ARC/INFO多邊形coverage(或E00)格式,index屬性表(index.pat)數據項定義為;項 名存儲寬顯示寬類型小數位備 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