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訪談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奧秘 (9)_第1頁
科學家訪談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奧秘 (9)_第2頁
科學家訪談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奧秘 (9)_第3頁
科學家訪談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奧秘 (9)_第4頁
科學家訪談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奧秘 (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奧秘鄒承魯,江蘇省無錫縣人,1923年生于山東省青島市。1941年重慶南開中學畢業,1945年西南聯大化學系畢業,1951年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1951年回國后,歷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室主任,生物物理所副所長,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職。由于在胰島素人工合成,蛋白質和酶學方面的貢獻,曾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獎、陳嘉庚生命科學獎、國家自然科學及中科院自然科學獎多次。 班廷醫生(右)和助手貝斯特,以及不幸的小狗20世紀五十年代,蛋白質是世界生物化學領域研究的熱點。1956年,即在桑格因率先測定了牛胰島素的化學結構,并由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2、的第二年,另一位英國著名科學家在國際權威的自然雜志評論文章中預言:“人工合成胰島素還有待于遙遠的將來”。在這種情況下,1958年8月剛剛成立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的科技人員提出研究“人工合成胰島素”這一意義重大、難度很高、國際上還沒有人開始研究的基礎科研項目,并將完成期限定為20年。20年太久,要求進步的青年科學家決定把日期縮短為5年,而且因為當時確定了化學結構的一級蛋白質合成物研究只有胰島素,于是1958年12月人工合成胰島素課題確定,代號“601”(1960年第一項重點研究項目)。背景資料這是研究人員將人工合成的胰島素注入小白鼠體內,測驗它的生物活力。小白鼠因體內胰島素增多而發生了

3、驚厥反應,證明這種人工合成的產物就是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合成胰島素。 這是中國科學家與諾貝爾獎幾乎是接近零距離的接觸。直到這么久過去了,這也是對中國在科學領域里做出世界上第一流成績的一個最好證明。成果展示: 1965年9月17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等單位經過6年多的艱苦工作,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種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 蛋白質研究一直被喻為破解生命之謎的關節點。胰島素是蛋白質的一種。由此,胰島素的人工合成,標志著人類在揭開生命奧秘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步。最早用來治病的蛋白質最早測定出序列的蛋白質最早人工合成出來的蛋白質最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產的蛋白質藥物使用得最多的蛋白質藥物使用的突變體最多的蛋白質藥物劑型最多的蛋白質藥物得諾貝爾獎最多的蛋白質時至今日,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胰島素擁有最多的“蛋白質之最”:【1】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生物學上有什么重大意義?【2】從訪談錄中,你認為造就了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3】閱讀完以上資料后,你覺得對于學習高中生物,有什么感想與啟發?討論:要求:1、認真做實驗,積極思考,實事求是,勇于創新。2、上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