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階段性學習九年級物理A(2)_第1頁
第一學期階段性學習九年級物理A(2)_第2頁
第一學期階段性學習九年級物理A(2)_第3頁
第一學期階段性學習九年級物理A(2)_第4頁
第一學期階段性學習九年級物理A(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第一學期階段性學習九年級物理A(2) 班級 姓名 學號 成績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2分)1圖1中杠桿,其中費力杠桿是 ( )圖1圖22如圖2所示,A處懸掛一重物G=200N時,AB恰好水平平衡,則硬棒AB自重為 (此棒是均勻的木棒) ( ) A.30 N B40 N C80 N D100 N3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使用費力杠桿可以省距離 B.使用省力杠桿一定費距離C.使用杠桿一定省力 D.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是沒有的4小華同學騎著自行車在平直公路上以正常速度勻速行駛時的功率約為70W,則他騎車時所受的阻力約為 ( ) A2000N B200N C20N D2N 圖5

2、5一根粗細均勻的鐵絲,支點在中間時保持平衡,現將B端一部分鐵絲向下彎曲,如圖5所示則這時鐵絲將 ( )A.仍然平衡 B.A端下沉 C.B端下沉 D.無法確定圖66如圖6是腳踩式垃圾箱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BC與 ABC兩杠桿均為省力杠桿BABC與 ABC兩杠桿均為費力杠桿CABC為省力杠桿DABC為費力杠桿7.人體的運動系統相當復雜,但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肱二頭肌圖7肘關節 前臂骨骼的動力作用下繞關節轉動。如圖9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當于杠桿,肱二頭肌收縮提供動力。由圖可以看出,這是一個 ( )A費力、省距離的杠桿 B省力、費距離的杠桿 C既費力,

3、也費距離的杠桿 D既省力,也省距離的杠桿8關于機械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機械效率越大,越省力 機械效率越大,做功越多機械效率越大,功率越大 機械效率越大,額外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小9 當神9的返回艙返回時,會打開阻力傘,減速下降,這時 ( )A動能減小,勢能增加 B. 動能增加,勢能減小C. 動能,勢能都增加 D. 動能,勢能都減小10如圖10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物體運動相同的路程s,則下列關于拉力做功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甲乙丙FsFF圖10sA甲圖中的拉力做功最少B乙圖中的拉力做功最少C丙圖中的拉力做功最多D甲、乙、丙三種情況下拉力做

4、功一樣多11一個物體由A點自由下落時,相繼經過B、C兩點,如圖所示,已知ABBC,物體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12粗細均勻長L重G的木棒橫臥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提起一端使木棒以另一端為支撐點慢慢成豎立,此過程中做功至少是 ( ) A0.5GL BGL C2GL D不好判斷13甲,乙兩物體都在水平地面上, 它們重力之比G甲:G乙=4:3,受到水平拉力之比F甲:F乙=4:3,在某一段時間里通過的路程之比S甲:S乙=3:4,則拉力所做的功之比是 (

5、)AW甲:W乙=1:1 BW甲:W乙=4:3 CW甲:W乙=3:4 DW甲:W乙=9:16F甲GF乙G甲乙圖1414如圖14(不計繩重與摩擦,且動滑輪重G動小于物重G),用它們分別將重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別為F甲、F乙,它們的機械效率分別為甲、乙。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F甲F乙 BF甲F乙C甲 =乙 D甲乙15關于機器的功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機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機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C機器的功率越小,機械效率越低 D機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16.工人用如圖16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在10s內將質量為100kg的物體勻速提升2m。已

6、知工人向下的拉力為480N,則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 ) 圖16A. 繩子自由端被拉下6m B. 工人所做的有用功是1960J,總功是2880JC. 工人做功的功率是288W D.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51%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0分)1下列常用的工具中,屬于省力機械的是_ 。(填序號)A掃地用的大掃帚 B剪鐵絲的老虎鉗 釣魚竿 起釘子的羊角錘 剪鐵皮的剪刀 縫紉機踏板 G筷子2.如圖1,慢慢將一根電線桿豎起;(1)若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在電線桿豎直抬起的 過程中,力的大小將 (選“增大”“減小”或“不變”)(2)若力的方向總和桿垂直,則提起的過程中,力的大小將 (選“增大”“減小”或“不

7、變”) 。圖1圖2 3如圖2所示,物體重G=500N,滑輪重10N,當物體G勻速上升時,則掛鉤B承受拉力為_N,掛鉤A承受_N的拉力,拉力F為_N,若繩子自由端向上拉動0.5米,則物體向上移動_m。(不計繩與輪的摩擦)4力學中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_ ;二是_。5在平直公路上用50 N的水平力拉著重為500 N的車前進10 m,則拉力做的功為_J,重力做的功為_J6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人騎自行車的功率約為80W,物理意義是: 。7.估測人上樓時的功率:(1)請寫出需要測的物理量以及測量工具 ; ; 。(2)人上樓功率的表達式P= 。圖38體育課上同學們進行爬桿比賽,質量為50的小明以

8、0.8m/s的速度勻速爬直立的桿,在爬桿過程中,他受到的摩擦力為_N,爬桿的功率是_W(g10N)9如圖3所示,用一根結實的繩子在兩根光滑木棒上繞幾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兩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這幅漫畫說明了 10小婷跳繩時所穿鞋的總質量為0.4kg,她1min跳繩180次,假定每次雙腳抬離地面的最大高度均為5cm,則每上升一次,她對鞋所做的功為 J.跳躍時若上升所用的時間占每次跳躍時間的,則每上升一次,她對鞋做功的平均功率為 W.(g=10N/kg)11斜面長5m,高1m,把重為5000N的物體勻速地推向斜面頂端,若斜面是光滑的,則推力為_N;如果斜面不光滑,所用推力為1250N,則斜面的機械

9、效率為_。 12滑輪組將重500N的物體,舉高80cm的過程中,機械效率為80,則此過程中有用功為 J,額外功為 J。若不計滑輪摩擦及拉線質量的影響,則可知動滑輪重 N,當提升重物為400N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13如圖,將一張卡片對折,在開口的一邊剪兩刀,然后將橡皮筋套在開口邊,就做成了一個會跳的卡片,使這張卡片跳起來的做法是 。卡片能跳起來的原因是 。三、作圖題(共10分)1作出下圖15的閘刀使用中的兩個力臂,并標明l1和l2。2如圖16,在杠桿AB上掛了一個重為G 的物體。為使杠桿在圖中的位置靜止請在杠桿上畫出最小的動力F 和它的方向。圖183在圖17中,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繩方法。

10、圖17圖16圖154使用如圖18所示的滑輪組可以省2/3的力,小毅同學看后提出一個問題,能否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情況下,改裝滑輪組使滑輪組更省力,請你在右邊方框里幫他畫出改進后的滑輪組。四、實驗綜合題(共14分)圖191(2分)如圖19所示,用撬棒撬起大石頭,向上、向下用力都可以,哪一種方式更省力?請你具體說明原因。 種方式更省力。原因是: 。2(4分)某同學設計制作了一臺研究杠桿平衡的儀器(圖20)圖20圖21(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發現杠桿左端下傾,應將橫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旋一些(左/右),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2)這位同學用這個杠桿按照圖21那樣做實驗。調整左邊鉤碼的個數和懸掛位置,使杠

11、桿平衡,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l,鉤碼重F2,以及由支點到這兩個力的作用點的距離OA、OB。他將所得數據直接代入杠桿的平衡條件數學式中,發現F1OA和F2OB兩者并不相等試回答問題出在什么地方? 。3. (8分)做物理實驗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如下圖所示,小明同學在“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完成了如下所示的實驗,并記錄了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物重 G/N使用定滑輪時測力計的示數F1/N使用動滑輪時測力計的示數F2/N110006006521501100902200160115通過分析數據,她覺得與書本中的結論偏差較大你一定也做過這樣的實驗,回想你的實驗經歷,回答下列問題:(1) 該實驗

12、中造成使用定滑輪時,F1G的主要原因是: 。(2)該實驗中造成使用動滑輪時F2G/2的主要原因是: 。(3)請你對小明做“研究定滑輪的特點”的實驗方法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 。(4)請你對小明做“研究動滑輪的特點”的實驗方法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 。(5)幾天后,小明同學又做了“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在此實驗中他用同一滑輪組進行兩次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次數鉤碼重/N鉤碼上升高度/cm彈簧測力計示數/N彈簧測力計移動距離/cm121008402551520此實驗他所用滑輪的個數至少是_ _個,其中動滑輪有_ _個第一次實驗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 _,第二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_第一次的機械

13、效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五、計算題(14分)1. (8分)家住農村的小明同學想測家中一頭肥豬的重,家里只有一個量程較小的測力計,他利用杠桿平衡的原理,稱出了豬的重力。小明將豬用繩綁住掛在木棒上的B點,將棒的一端(O點)放在石坎上,人用力通過掛在A端的測力計拉起木棒的另一端使木棒剛好到達水平位置,如圖所示。下圖中測力計的示數F = 320N,OA=1.6m,OB=0.4m。求:(1)不計杠桿自重及摩擦,小明同學測出的豬重約為多少牛?(2)如果豬的實際重力為1200N,豬被拉離地面升高了0.1 m,小明做的有用功是多少焦?(3)小明用力F拉測力計向上升高了0.4 m,他做的總功W總是多少焦?(4)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