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寫作第六部分第1頁,共60頁。專題十七議論文寫作第1講結構思路第2頁,共60頁。一、議論文的基本知識特點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可兼用其他表達方式;以鮮明的態度表明觀點或主張;以充分的材料證明其觀點或主張要求論點對所論述的問題所持的觀點態度中心論點,分論點論據對論點進行證明的材料、依據事實依據,理論依據論證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歸納法由個別到一般。演繹法由一般到個別第3頁,共60頁。類型立論從正面闡述其觀點,說明其觀點的正確駁論對反面論點進行駁斥,確立其正確觀點結構基本結構引論開頭部分,提出問題本論主體部分,分析問題結論結尾部分,解決問題論證結構并列式對照式層進式總分式(總分,分總,總分總)
2、第4頁,共60頁。論證方法例證法運用典型事例證明論點引證法引用經典或名言、諺語等證明論點喻證法借助形象的比喻來說明論點類比法用另一同類事物或事例比較說明論點對比法用反向事例或事理比較說明論點引申法又叫歸謬法,先假設所駁觀點是“正確”的,從而引申出荒謬的結論以證明其錯誤第5頁,共60頁。二、議論文的結構特點議論文的“三段論”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常在寫作中闡釋為: 提出問題:提出作文的中心觀點。分析問題:分析中心觀點的正確性。解決問題:在分析問題之后得出結論。第6頁,共60頁。這種“三段論”作文結構在中學寫作中一般處理成如下結構謀篇。即:第7頁,共60頁。如2016年全國卷(考題見本
3、專題“真題體驗”T4)的中心話題是“語文學習的三條途徑”,由此,可以將本文的總體結構列出:第8頁,共60頁。當然,應試的800字的作文中,不必將上面的四個問題都完整地分析到位,只要分析一兩個問題就可以構成一篇完整的議論文。至于選擇哪一兩個問題,可以根據相應的作文試題或個人喜好,靈活變通即可。第9頁,共60頁。一、并列式(分論點式)結構基本模式:第10頁,共60頁。第一部分:(引論)提出中心論點(解說中心論點)。第二部分:(本論)提出分論點一(解說分論點一)舉例或引理論論據分析事例或解說理論論據。 提出分論點二(解說分論點二)舉例或引理論論據分析事例或解說理論論據。第三部分:(結論)重申全文中心
4、論點,提出怎么辦。第11頁,共60頁。說明:第二部分的分論點一般情況下設置二至三個,最多四個,可以是并列式的,可以是正反對比式的。分論點的句子一般放置在段落的開頭或單獨一段。這樣層次清晰,觀點鮮明。注意:并列式是面的展開,用的是橫向思維,其分論點與分論點之間沒有嚴格的順序。第12頁,共60頁。如談骨氣的結構提綱:1提出論點(引論):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分析:(1)什么叫有“骨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骨氣”是有階級性的。2從不同角度論述(本論):(1)文天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骨氣。(2)古代窮人“貧賤不能移”的典型事例。(3)聞一
5、多“威武不能屈”的典型事例。第13頁,共60頁。3總結全文,重申論點(結論):我們無產階級有自己的英雄氣概,有自己的骨氣我們一定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奮勇前進。(照應開頭)第14頁,共60頁。 (2016天津卷)(考題見本專題“真題體驗”T4)請用并列式結構,寫出你的作文提綱。標題:_中心論點:_分論點一:_分論點二:_分論點三:_總結:_第15頁,共60頁。答案(示例)標題:閱讀的三重境界中心論點:在閱讀中充實自己,在閱讀中提升自己。分論點一:境界之一重消遣式閱讀(電子閱讀),讓自己愜意,快樂每一天。分論點二:境界之二重充電式閱讀(多媒體閱讀,進修業務,提升能力),讓自己跟進時代,跟進知識。分論
6、點三:境界之三重養心式閱讀(傳統閱讀),讓自己修養身心、陶冶性情,尋找精神的棲息地。結論:閱讀讓人快樂,閱讀讓人增長見識,閱讀讓人進入美麗的人生大境界。第16頁,共60頁。二、層進式結構層進式結構,顧名思義,就是要層層遞進,一般說來,要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層次。寫作時,先亮出中心論點,然后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層次進行論證,或者將中心論點分解成幾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分論點進行論證,最后總結論點,這就是“層進式結構”。這種結構較并列式結構更易于深入論述論點,符合人們由淺入深認識問題的規律。這種結構模式要求文章各段落、各層次之間能夠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逐層深入地論述觀點,次序不能
7、顛倒。第17頁,共60頁。基本模式:第18頁,共60頁。(2015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答題。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則為文局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然。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應該是一致的。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高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第19頁,共60頁。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用層進式結構,寫出你的作文提綱。中心論點:_是什么:_為什么:_怎么辦:_總結:_第20頁,共60頁。寫作指導這道作文題給出兩則材料,前面一則側重于從審美角度談人與文的關系,突出人的性格對文風
8、的影響,認為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應該是一致的;后面一則更側重于從道德層面討論文與人的關系,認為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具體立意時,可以參考以下幾種角度:文如其人,言為心聲。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相符合的,性情褊急則為文局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作品意境與內涵深遠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學識與涵養的多少。人的思想躍然紙上形成作品的格調,而人的思想付諸實踐形成人品。第21頁,共60頁。文不如其人。文章和人品沒有必然的聯系,文章寫得好,并不意味著人品一定好;文章寫得不好,也并不意味著人品一定不好。一個人的人品建立在他的言行之上,其文章僅是一個參考。文章與人品關系復雜,
9、不可一概而論。因為文章和人品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但沒有必然的聯系。人好文好、人好文差、人差文好、人差文差等各種情況都會存在,所以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第22頁,共60頁。答案(示例)中心論點:逢文先勿論人品,且以作品論英雄。是什么:作品表現生活。為什么:作品如其人,也未必如其人。怎么辦:重作品,回歸文章本體道。總結:用作品傳遞力量。第23頁,共60頁。優秀作文且以作品論英雄自孔孟以來,我們的閱讀模式、欣賞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論世”。我們大多認定“文如其人”,這種觀點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因此,逢文先勿論人品,且以作品論英雄。(開篇先抑后揚,提出中心論點。)第24頁,共60頁。我們很容易理解“言為
10、心聲”,即作品反映作者人品。所謂“郁結乎心而發乎聲”,作品本身定然有著作者個人人品的滲透。引美學家蔣勛之言:“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句,我認為不是詩歌上的技巧,而是詩人心靈上動人的東西。同樣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過去了,卻沒有看見。”試想,若是杜甫沒有憂國憂民之心,又怎會發出這肺腑之言?偉大的心靈,投映在文學上,必然是偉人的作品。(正面論證:以杜甫為例,點明“言為心聲”,揭示作品反映人品。)第25頁,共60頁。然而這并不是說高尚的作品背后一定是脫俗之人。我們讀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能夠認清作品中的猶太人斤斤計較、視財如命的險惡心腸,明白人不能被金錢奴役,要追求人性上的美與
11、善良但事實上呢?莎士比亞成名后一直為錢財奔波,他拼命斂財,甚至放高利貸,更因一家人無法如期還清錢款而氣急敗壞,與這家人對簿公堂。這時候我們再看元好問的“文章寧復見為人”,便顯得格外諷刺且引人深思了:從高雅的作品中并不能看出創作它的人的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樣從所彈的曲子中推斷出創作這首曲子的人是文王呢?(反面論證:以莎士比亞為例,論證高尚的作品背后不一定是脫俗之人。)第26頁,共60頁。既然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未必掛鉤,那又何必糾結其人品如何?人類的文明本身就是寬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謂“文以載道”,“道”是作品的根本。我們不妨說,如果一部作品傳遞了真善美,讀之令人動容、發人
12、深省,那它就已經達到了作品所應達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無法從作品中推知作者人品的情況是可能發生的并不在考慮范圍之內。作者或許可以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學史最終告訴我們,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深入論證,全面闡述“作品重于人品,應看重作品,忽略人品”的觀點。)第27頁,共60頁。所以我認為,面對一部作品,且以作品論英雄。我們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懷,但我們也能從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義忠誠的力量。作者終將逝去,其人品也會隨之消失,但若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澤古今。作品為重,道為重,應以作品論英雄!(總結全文,得出結論。)第28頁,共60頁。三、對照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就
13、是在論證過程中,把兩種性質、特征截然相反或有差異的事物加以比較,通過比較來講清道理,闡明觀點。正反對照式有“縱比”和“橫比”之分。發生在同一時期、同一地點的兩種性質截然相反或有差異的事物的比較,叫作“橫比”;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的不同情況的比較,叫作“縱比”。文章運用正反對照式的目的是通過兩個方面的比較,對壞的事物予以否定,對好的事物予以肯定。運用這種結構方式能起到對比鮮明、深化觀點的作用。第29頁,共60頁。基本模式:第30頁,共60頁。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答題。知止,則日進無疆,反者,道之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墨子)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現,不因功名而貪欲,不因感極而求妄。(
14、曾國藩)知利之止,知欲之止,為知人生之成局!(李嘉誠)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請用對照式結構,寫出你的作文提綱。第31頁,共60頁。中心論點:_正面論證:_反面論證:_正面論證:_反面論證:_總結:_第32頁,共60頁。寫作指導這是一道名言類材料作文題。題目提供的是墨子、曾國藩、李嘉誠三人的名言,寫作時要關注提示語“綜合上述材料”。三則名言所談的話題都是“止”,整體上闡明了各人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態度。清人曾國藩一生的作為和成就,處處都有“止”的烙印;李嘉誠將“知止”二字高懸于辦公室的醒目之處,最終成為商界傳奇人物。他們均是“知止”的典范。當然也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對名利貪得無厭,沒
15、有絲毫收斂,這既毀了自己又害了別人。第33頁,共60頁。寫作時,可以從正面著眼,闡明“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可以從反面著筆,論述“不止”的危害性和嚴重性。可以立意為:知止者智;為“止”喝彩;生活需要“止”;懂“止”行“止”;不止與止;不止乃亡。具體構思行文時,要以“止”字為突破口,立足生活,聯系社會現實,寫出廣度和深度來。第34頁,共60頁。答案(示例)中心論點:適可而止與永不止步正面論證:“適可而止,無貪心也”。朱熹語,理論論證。反面論證:生活中有些時候需要“永不止步”。事例論證。正面論證:心如止水,淡泊明志。孔明語,理論論證。反面論證:生活中的奢侈與攀比,害人不淺。事例論證。總結:善于止
16、,勇于不止。第35頁,共60頁。優秀作文止與不止有一本謀略學著作,叫作“止學”。你可能會生出疑問:“止”能有什么學問呢?其實,“止”字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止”有時會決定一個人的成與敗、榮與辱、高尚與平凡。(由遠及近,從“止學”談到“止”,切入話題。) 第36頁,共60頁。“適可而止,無貪心也。”朱熹的這句話告訴我們,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再好的蔬菜熟過了也會老,再甜的果子熟過了也會爛,再美的花兒開得久了也會枯。人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有欲望,為了欲望去努力奮斗,目標達成后便可停止了,如果一味地想要得到更多,反而可能會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揭示論點,強調“適可而止”的重要性。)
17、第37頁,共60頁。但是現實告訴我們,對待不同的事情要有不同的態度,所以我們既要適可而止,又要永不止步。當然,是對人生信念與夢想的追求永不止步。說到永不止步,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永不止步這本書的作者尼克胡哲。他生來沒有四肢,小時候他多次想到過自殺。但是當他十歲時,他第一次意識到人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于是他重拾信心,以演講師的身份踏上了輝煌的人生旅程。他的身影出現在各個校園,他通過講述自己的故事,討論挫折、成長、愛情、心理等話題,鼓勵人們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挫折。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什么叫永不止步,以及如何做一位心靈強大的強者。(反向提出“永不止步”的觀點,論述在生活中有些時候需要“永不止步”。)第38
18、頁,共60頁。心如止水也是“止”的重要內容,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便提示我們要心如止水。只有心如止水,才能脫離焦躁,才能理清思路,做任何事都有條不紊。心如止水,并不是說要對任何事都不聞不問,而是指一份淡泊心境,是如今翻出原來耿耿于懷的人或事,一笑置之;是如今看待曾經放不下的情愫,學會釋懷。這樣才能真正心如止水。(闡釋“心如止水”的觀點,介紹另一種人生境界。)第39頁,共60頁。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時候需要“止”:記仇需要“止”,嫉妒需要“止”,浪費需要“止”,奢侈需要“止”,攀比需要“止”,污染環境需要“止”,假冒偽劣需要“止”,造謠惑眾需要“止”,貪污腐化需要“止”在
19、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時候也需要“不止”:助人為樂、救死扶傷、孝順感恩、團結友愛、學習探索等都需要“不止”。“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現”,人生之善“不止”,可開掘美麗前景。(結合生活實際,闡明哪些該“止”,哪些不該“止”,對比鮮明,令人深思。)第40頁,共60頁。把握“止”與“不止”的度,善于“止”,勇于“不止”,才能在人生之路上游刃有余,自由而行。(表明觀點態度,總結全文。)第41頁,共60頁。四、引議聯結式結構引議聯結式結構,也是議論文常用的結構模式。引,就是用精練的語言引述材料,并根據材料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議,就是對自己提出的觀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議論分析,論證觀點的正確性;聯,就是廣泛聯系
20、個人、社會、歷史、現實等實際情況,全方位、多角度地對論點進行論證;結,就是總結全文,深化觀點。引議聯結的過程,本質上也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根據這種結構模式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是思路清晰、內容充實、結構完整且嚴謹的好文章。第42頁,共60頁。基本模式:第43頁,共60頁。(2015上海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答題。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系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用引議聯結式結構,寫出你的作文提綱。中心論點:_引:_議:_聯:_結:_第44頁,共60頁。寫作指導“堅硬”和“柔軟”是對立的孿生兄弟,說它們“對立”,是因為
21、它們的性質不一樣;說它們“孿生”,是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它們,它們關乎每個人的成熟與成長。可以從兩者的統一性來寫,主張形成和諧人格,也可以側重一個方面來寫。行文前首先要弄清“堅硬”與“柔軟”是什么,如正直、執著、剛毅、勇敢、無畏等都可算是人心中“堅硬”的東西,善良、通達、仁慈、溫順等都可算是人心中“柔軟”的東西。參考立意如下:以柔克剛;亦剛亦柔成就和諧自我;把“堅硬”堅持到底;堅者自堅,柔者自柔。第45頁,共60頁。答案(示例)中心論點:亦柔亦堅,成就和諧。引:引用老子的話“天下之至柔”開篇,引出全文中心論點。議:議論“堅”的重要性守住初心。聯:聯系社會實際,論證“亦柔亦堅”的必要性。聯:聯系
22、名人軼事,論證“亦柔亦堅、亦剛亦讓”的重要性。結:照應開頭,總括議論,點題。第46頁,共60頁。優秀作文亦堅亦柔,成就和諧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這便是所謂人心的奇妙之處,有堅如磐石時,亦有溫柔如水時,二者共享方寸之地,方有一個和諧的自我卓然而立。(引:引用老子名言,緊扣材料和標題,提出論點。)第47頁,共60頁。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誠如畢淑敏所言,人心,首先應該是一座堅固的堡壘。以道德準則為盾牌、以理想信念為防線的我們都是天賦使命的戰士,應有勇氣也有毅力捍衛生命中那些真正神圣的東西,就像英國文豪托爾金在魔戒中詮釋的那樣,“相信這世界并非不可救藥,而一定存在某種良善
23、,值得我們奮戰到底”。沒有人能做到始終無畏不悔,那是只存在于神話之中的品質,而常人真正能做到的是,守護堅實穩固的初心,即守護生命耿直不移的態度,這樣才能展現生命的偉大力量。(議:扣住材料分析,強化觀點,闡明人心堅固的重要性。)第48頁,共60頁。然而,人心的堅硬并不等同于固執,冰冷剛硬到不可觸碰更不應成為人生的常態,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讓心靈受到溫存與愛意的滋養,讓心靈由寸草不生的荒漠變為處處繁花的錦繡花園。是啊,在這個正在被冷漠的鐵壁銅墻侵占的世界里,我們總以為百毒不侵、刀槍不入、自我封閉就是堅強,可如果我們連呵護真誠、期許美好、擁抱愛情的能力都已失去,那么這種機械冰冷的生活不配稱為“人生”
24、,甚至算不上好好“活過”。我們既然沒有理由扼殺美好,何不以最陽光的姿態享受心靈深處的柔軟?故而,人心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柔軟的東西,與堅硬的東西一樣,都是構成精彩人生的要素;故而,唯有亦堅亦柔,方能塑造和諧的自我。(聯:聯系社會現實生活,論證唯有“亦堅亦柔”,才能“塑造和諧的自我”。)第49頁,共60頁。我想,真正洞察了這一道理的人,一定會懂得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寫下的“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溫存,因為堅強與溫柔是相互融合而非完全對立的存在;一定會明了HITA在天命風流中唱出的“靈秀上眉頭,浩氣存胸口”的灑脫,因為豪情滿懷的人依然需要情感的滋養;一定會欣賞荀夜羽所寫的“擊鼓動遠雷,琵琶脆漣漪”的和
25、諧,因為勇氣與溫柔的契合才是生命最本真的形態。所以,要想造就一個和諧的自我,要想活出一世動人的精彩,最重要的,便是讓這方寸之地,亦堅亦柔,亦剛亦讓。(聯:聯系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歌手HITA、荀夜羽等人的事例,縱橫拓展,強化觀點的表達。)第50頁,共60頁。心寄方寸,所求為何?亦堅亦柔,成就和諧。如此,方能一路攜美好同行,方能一生盡光明磊落。(結:總括議論,再次點題,收束全文。)第51頁,共60頁。1請按照提示,為作文快與慢列出相應的提綱。提綱一:并列結構答:_提綱二:層進結構答:_提綱三:對照結構答:_第52頁,共60頁。答案(示例)提綱一:并列結構中心論點:慢一些,我們會看到別樣的風景。
26、分論點一:慢是一種智慧。分論點二:慢是一種豁達。分論點三:慢是一種享受。總結:懷著“慢”的心態“快”行動,才是時代對我們的指示。第53頁,共60頁。提綱二:層進結構中心論點:誠然,快,帶給了我們更多的物質享受,可生活在這樣一個快得令人眼花繚亂的社會里,壓力、煩躁,甚至“過勞死”也成了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為什么:我們的機體以如此快的節奏運作,是為了我們生活得更好,而不是走馬觀花,風塵仆仆,何必太匆匆?怎么辦:請停一停,等待靈魂的腳步。第54頁,共60頁。總結:請停一停,給心靈一個小憩的時間;請停一停,給情感一個宣泄的空間;請停一停,給靈魂一個思索的機會。磨刀不誤砍柴工,唯有當我們打點好心情,確定前進坐標之后,我們才能快步前行,所向披靡!第55頁,共60頁。提綱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企業與個人之間借款合同》
- 2024年榆林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2024年新疆財經大學招聘事業編制人員真題
- 2025【中外合作經營合同范本(機械制造、技術研發)】機械制造合作協議合同范本
- 光電項目售后合同范本
- 2024年杭州東方中學招聘真題
- 2024年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招聘勤務輔警真題
- 2014建租房合同范本
- 校園貸合同(2025年版)
- 理療物品轉讓合同范本
- 低利率時代家庭財富管理課件
- 北京七年級下學期生物期中考試試卷
- 拖欠房租起訴書【5篇】
- 工序標準工時及產能計算表
- 護理人員儀容儀表及行為規范
- 汽車品牌馬自達課件
- 第六章廣播電視的傳播符號
- 儀器設備自校規程
- 鋼結構安裝工程檢驗批驗收記錄表(共14頁)
- 蘇教版五下數學小數報全套高清晰含答案
- 家庭《弟子規》力行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