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機械考研液壓試題加回憶 (13)(共17頁)_第1頁
東北大學機械考研液壓試題加回憶 (13)(共17頁)_第2頁
東北大學機械考研液壓試題加回憶 (13)(共17頁)_第3頁
東北大學機械考研液壓試題加回憶 (13)(共17頁)_第4頁
東北大學機械考研液壓試題加回憶 (13)(共1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東北大學權威復試初試資料,大家(dji)加油一、判斷題1、2、3、4、5、6、7、8、9、10、11、12、13、二、填空題1、進油節流(ji li)調速回路,回油節流調速回路,旁路節流調速回路2、根據節流閥或調速閥在回路中的安裝位置(wi zhi)不同,節流調速回路可以分成( 進油路 )節流調速、( 回油路 )節流調速及( 支路 )節流調速三種基本形式。3、減小4、溢流損失,節流損失5、快速,降低6、37、調速閥8、基本回路,規定,回路的組合,壓力控制回路,流量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多執行元件控制回路9、通,斷,換向,換向回路,縮緊回路,制動回路,換向閥10、調壓,增壓,保壓,減壓,力,力

2、矩11、液壓執行元件的速度和變換,調速回路,快速回路和速度接換回路12、進油節流調速回路,回油節流調速回路,旁路節流調速回路13、用順序閥控制的順序動作回路,其順序動作的可靠程度主要取決于_和_。用位置開關控制的順序動作回路,人順序動作的可靠性取決于_。14、零,輸出功率,功率,功率損耗15、減小16、空載(kn zi)17、壓力(yl),行程(xngchng)18、功率19、調速范圍大20、液壓力,彈簧力21、高速,低速,相應增加,相同22、馬達排量,變量泵,泵的排量,變量馬達,23、13,524、越高,,其中最大液動機25、差,調速閥26、變量泵-定量馬達式、定量泵-變量馬達式、變量泵-變

3、量馬達式27、溢流節流閥28、使系統中的某一部分油路具有較系統壓力低的穩定壓力29、通過切斷執行元件進油、出油通道而使執行元件準確的停在確定的位置,并防止停止運動后因外界因素而發生竄動三、選擇題1、C2、D,D3、D4、B5、A6、C7、B8、A9、A10、C11、D12、C13、C14、B15、B16、C17、B18、B19、A,B20、D四、簡答題1、答:(1) 回油節流閥調節回的節流閥使缸的回油腔形成一定的背壓,因而(yn r)能承受負值負載,并提高了缸的速度平穩性。(2)進油節流閥調速回路容易實現壓力控制。因當工作部件在行程終點碰致死擋鐵后,缸的進油腔油壓會上升到等于泵壓,利用這個壓力

4、變化(binhu);可使并聯于此處的壓力繼電器發訊,對系統的下步動作實現控制;而在回油節流閥調速時,進油腔壓力設有變化,不易實現壓力控制。 雖然工作部件碰到死擋鐵后,缸的回油腔壓力(yl)下降為零,可利用這個變化值使壓力繼電器失壓發訊,對系統的下步動作實現控制,但可靠性差,一般不采用。(3)若回路使用單桿缸,無桿腔進油流量大于有桿腔回流量。故在缸徑、缸速相同的情況下,進油節流閥調速回路的節流閥開口較大,低速時不易堵塞;因此,進油節流閥調速回路能獲得更低的穩定速度。(4)長期停車后缸內油液會流回油箱,當泵重新向缸供油時,在回油節流閥調速回路中,由于進油路土沒有節流閥控制流量,會使活塞前沖,而在進

5、油節流閥調速回路中,活塞前沖缸很小甚至沒有前沖。 (5)發熱及泄漏對進油節流閥調速的影響均大于回油節流閥調速;因為進油節流閥調速回路中,經節流閥發熱后的泊液直接進入缸的進油腔;而在回油節流閥調速中,經節流閥發熱后的油液直接流回油箱冷卻。2、答:積節流調速回路的工作原理是:用壓力補償變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閥調定進入缸或由缸流出的流量來調節活塞運動速度,并使變量泵的輸油量自動與缸所需流量相適應。這種調速回路,沒有溢流損失,效率較高,速度穩定性也比單純的容積調速回路好。3、答:1、調壓回路的功用是:使液壓系統整體或某一部分的壓力保持恒定或不超過某個數值。2、減壓回路功用是,使系統中的某一部分油路具有

6、較低的穩定壓力4、解:在圖示狀態,活塞向右移動,這時系統(xtng)的最大壓力決定于溢流閥的調整壓力。雖然遠程調壓閥2的調整(tiozhng)壓力較溢流閥1低,但由于(yuy)遠程調壓閥 的回油口接在高壓管路上,因此遠程調壓閥無法打開。當換向閥換位,活塞向左移動時,原來的高壓管路切換為通油箱的低壓管路,系統壓力由遠程調壓閥的調整壓力決定。所以圖示回路能使活塞在左右兩個方向運動時,其最高(安全)壓力不同。5、解:當回路中的二位二通電磁閥處于圖示狀態時,在活塞為空載的運動期間,如忽略活塞運動時的摩擦力,慣性力,和管路損失等,則B點壓力為零,這時減壓閥中的先導閥關閉,主閥芯處于開口最大位置,若不考慮

7、流過溢流閥的壓力損失,則A點壓力也為0。夾緊時,活塞停止運動,B點壓力升高到減壓閥的調整壓力2.5MPa,并保持此壓力不變。這時減壓閥中的先導閥打開,主閥芯開口很小。而液壓泵輸出油液中僅有極少量流過減壓閥中的先導閥,絕大部分經溢流閥溢回油箱。A點壓力為溢流閥的調整壓力5MPa。6、解:為了保證執行液壓元件鎖緊迅速、定位準確,在換向閥切換到中位時單向閥閥芯應立即回復到閥座上,利用錐面密封將油路鎖緊。這就要求液控單向閥的控制油油口與油箱相通,控制活塞迅速復位。該回路采用H型中位機能的換向閥就能滿足這一要求。還可以采用Y型中位機能的換向閥。若采用M型中位機能的換向閥,當換向閥切換到中位后,因液控單向

8、閥的控制油被封閉,直到控制油泄漏完后控制活塞才能復位,流控單向閥閥芯將延遲回復到閥座上,故不能達到迅速鎖緊的要求。7、解:對于進油路節流調速回路不能起速度穩定作用,因為定壓減壓閥只能使節流閥進口壓力不變,節流閥出口壓力隨負載變化而變化,故不能使節流閥進出口壓差不變。對于回油路與旁油路節流調速回路來說,由于節流閥出口通油箱,故節流閥進出口壓差不變能起速度穩定作用。8、答:(1)屬于節流容積聯合調速(2)背壓閥21提供回油背壓,使執行元件運動平穩。順序閥20:在工進工況,系統壓力上升。該閥使回油路接通。差動快進結束,使系統進入工進工況。單向閥18供差動連接用;調速閥15、16配合變量泵實現工進調速

9、;壓力繼電器14控制死檔鐵時間及將工況轉換到快退。(3)快進:1DT eq oac(,)系統壓力低,變量(binling)泵輸出最大流量,油路通過閥18實現差動快進;一工進:1DT eq oac(,)閥12處在上工位,系統(xtng)壓力上升,泵的流量下降,工進速度由閥16及變量泵聯合調節;二工進:1DT eq oac(,))閥12處在上工位,3DT eq oac(,)工進速度由閥15及變量泵聯合(linh)調節。死擋鐵停留時間由壓力五、計算題1、解:由上述液壓元件構成能實現三級調壓且能卸載的回路有多種形式,其中之一如圖7-1所示。圖 7-1該回路三級調壓、卸載的原理如下。在圖示工況:當電磁鐵

10、lYA、2YA失電時,先導型溢流閥5的遙控口經閥3、閥4直通接通油箱,溢流閥5主油路全開,液壓泵卸載;當電磁鐵lYA得電、2YA失電時,先導型溢流閥5的遙控口接遠程調壓閥l,泵的出口壓力由調壓閥1調定為;當電磁鐵lYA失電、2AY得電時,先導型溢流閥5的遙控口經閥3接遠程調壓閥2,泵的出口壓力由調壓閥2調定為;當電磁鐵lYA、2YA得電時,遠程調壓閥l、2串聯在閥5的遙控ISl,調壓閥2的進口壓力經閥l的彈簧腔泄油通道反饋作用在閥l的彈簧端,因此溢流閥l的進口壓力增大為,泵的出口壓力 由調壓閥l和調壓閥2共同調定。此時: (1)先導型溢流閥5的先導閥調整壓力p。應大于,為回路最高安全壓力。調定

11、。(2)第三級壓力由調壓閥1和調壓閥2共同調定。 請讀者思考:如果溢流閥5的先導閥調整壓力,泵的出口壓力由哪個閥確定?遠程調壓閥l、2在結構形式和規格上與先導型溢流閥5有哪些不同?2、解:舉升重物(zhn w)阢上升所需壓力舉升重物(zhn w)上升所需壓力(yl) 圖72回路要求液壓缸1先動,所以順序閥的調整壓力應比液壓缸l的最大L工作壓力高。取順序閥的調整壓力為當液壓缸1上升到頂端后,回路壓力升高,在壓力油的作用下順序閥被接通,液壓缸2上升。液壓缸2在上升時,液壓泵的壓力至少為4.5MPa,故重物能保持在缸1頂端位置上。3、圖7-3解:(1)求負載,活塞在運動和到達終端位置時,A、B、C各

12、點處的壓力。活塞運動時,液壓缸的工作壓力由負載力確定:因為兩個減壓閥都不起減壓作用,閥口處于最大開口,所以(負載壓力)活塞(husi)運動至終端位置時,液壓缸的工作壓力升高(shn o)。當,減壓閥1的減壓(jin y)口關閉,減壓閥2的閥口仍然處于全開狀態。由于活塞運動至終端,來自液壓泵的壓力油將使繼續升高,直至壓力上升到時,減壓閥2的閥口關小,處于平衡狀態的減壓閥2保持一小開口狀態,維持出口壓力為調定壓力,即此時,溢流閥必然處于工作狀態,所以(2)當負載力時。活塞運動時,液壓缸的工作壓力為因為所以減壓閥1的閥口關閉。壓力油經減壓閥2進入液壓缸,由于,故減壓閥2的閥口處于全開狀態,此時(負載

13、壓力)活塞運動至終端位置時,即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該回路,當活塞運動至終端時,液壓缸的工作壓力由并聯減壓閥中調定值較高的那個減壓閥決定。4、圖74解:(1)液壓缸活塞運動時,B點的壓力為A點壓力為順序閥的調定壓力為 (2)液壓缸活塞運動到終端后,B點壓力上升,A點壓力也同時上升,直至溢流閥打開,A、B兩點壓力(yl)均穩定在溢流閥調定壓力值,即(3)當負載(fzi).活塞(husi)1運動時,8點的壓力:順序閥開啟,A點壓力等于曰點的壓力,即液壓缸活塞停止運動后,壓力上升,溢流閥打開。此時,A、B兩點的壓力由溢流閥調定:5、圖7-5解:(1)液壓泵啟動后兩換向閥處于中位時,泵的油液只能從溢流閥

14、回油箱,所以4MPa。因順序閥調定壓力小于,順序閥開啟,但順序閥出油口封閉,所以4MPa,由于減壓閥出油口封閉,減壓閥的先導閥打開,減壓口關小、減壓,所以。(2)換向閥電磁線圈1YA通電。液壓缸l活塞移動時(負載壓力,取決于外負載)此時,順序閥開啟,減壓閥的先導閥打開,減壓閥口關小。(不考慮油液流經順序閥的壓力損失)液壓缸l活塞運動到終點后,曰、A兩點壓力升高至溢流閥打開,這時;(3)換向閥電磁(dinc)線圈1YA斷電(dun din),2YA通電(tng din)。液壓缸2活塞運動時(由于外負載為零) 當液壓缸2活塞碰到固定擋塊時,減壓閥的先導閥打開,減壓閥口關小,順序閥開啟,溢流閥打開,

15、則,6、圖7-6 解:由已知條件,液壓缸1、2在承受負載時的工作壓力分別為(1)當液壓泵啟動后、兩換向閥處于中位時。分析同例7-5,順序閥處于開啟狀態,減壓閥的先導閥打開,減壓閥口關小,A點壓力升高,溢流閥打開,這時;(2)當換向閥電磁線圈2YA N-E9,液壓缸2前進(工進)及碰到死擋鐵時。當2YA得電、液壓缸2工進時。當2YA得電、液壓缸2工進時,由于減壓閥出口工作壓力小于調定壓力,減壓閥不起減壓作用,( 取決于外負載)。此時,溢流閥不開啟,。由于順序閥調定壓力大于,順序閥不開啟,不確定(由初始的封閉壓力下降至零。為什么?)。 當2YA得電,液壓缸2前進(qinjn)碰到死擋鐵時。此時,液

16、壓缸2的負載可視為無窮大,負載壓力上升,減壓閥先導閥開啟(kiq),減壓開口關小,起減壓穩壓作用,。由于(yuy)液壓缸2前進碰到死擋鐵后停止運動,液壓泵的絕大部分油液將從溢流閥回油箱,故。同時,順序閥開啟,。 (3)當換向閥電磁線圈2YA失電、1YA得電,液壓缸l運動及到達終點后突然失去負載時。當2YA失電、1YA得電,液壓缸l運動時。當2YA失電、1YA得電,液壓缸l運動時,順序閥出口壓力取決于負載,。此時,順序閥必須開啟,。由于2YA失電,減壓閥出口封閉,當2YA失電、1YA得電,液壓缸l運動到終點突然失去負載。此時,由于液壓缸l突然失去負載,由于順序閥開啟,(為什么不等于零?),。通過

17、本例,讀者應注意:首先,減壓閥的出口壓力與出口工作負載有關,在出口負載壓力大于調定壓力時,減壓閥的先導閥開啟,起減壓、穩壓作用。其次,內控外泄順序閥的進口壓力必須大于或等于其調定壓力,而出口壓力將取決于外負載,當負載壓力大于調定壓力時,其進口壓力等于負載壓力。7、圖7-7解:(1)當時,減壓閥的負載壓力(也即液壓缸2的工作壓力)為因為(yn wi)即當負載(fzi)壓力上升(shngshng)到1MPa時,減壓閥便動作,將其出口A的壓力限定在減壓閥的調定壓力上,不再升高,因此不能推動負載壓力為2MPa的負載,即液壓缸2不動,其速度。液壓缸1的負載壓力為因為,而節流閥出口壓力(即C點壓力)為其入

18、口壓力(即B點、亦即泵的出口壓力)為溢流閥的調定壓力,節流閥壓差為,故節流閥有流量通過,液壓缸1速度,液壓缸1運動。(2) 當時,因減壓閥的調定壓力就是減壓閥所能輸的負載壓力,即故液壓缸2運動;若液壓缸2的負載流量小于(或遠小于)液壓泵的供油量(為什么作這樣的假設?若不滿足這樣的假設呢?),這樣回路中C點壓力很快升高,在達到液壓缸l的負載壓力時,推動液壓缸l運動,同時液壓泵多余的流量從溢流閥流回油箱,B點的壓力由溢流閥調定。因上述壓力的變化是瞬時進行的,因此液壓缸2、液壓缸l的運動可認為是同時(同步)進行的。(3)當時,因缸2負載壓力小于減壓閥的調定壓力 (即),所以減壓閥閥口常開,不起減壓作

19、用,相當一個通道。此時,缸2與缸l相對于液壓泵呈并聯狀態,但缸2負載較小,故缸2首先被推動(泵的工作壓力取決于外負載)。在缸2運動過程中,因其負載不變(此時,沒有考慮管道因流速引起的壓力損失。如果考慮管道壓力損失呢?缸2與缸l是否有可能同時運動?),泵的工作壓力不會提高,所以缸1不會動;但在缸2到達終點后,c點壓力升高,當c點壓力達到缸l的負載壓力時,缸l開始運動。8、 解:(1)靜態時(不考慮慣性力),立式液壓缸活塞與運動部件的重力W向下,摩擦阻力向上,因此順序閥的開啟壓力(即最小調定壓力)為(2) 溢流閥的最小調整壓力應由液壓缸工進時活塞受力平衡方程求得,即 圖7-89、解:(1)回路(h

20、ul)的工作原理。當換向閥l處于左位時,液壓泵的供油經單向閥進入液壓缸上腔,液壓缸下腔排油經換向閥直接返回(fnhu)油箱。運動部件因自重(zzhng)活塞快速(v)下降,當液壓泵供油不足(,為液壓缸上腔面積)使液壓缸上腔出現真空時,液控單向閥4開啟(在大氣壓力作用下),充液油箱通過液控單向閥4(充液閥)向液壓缸的上腔補油,液壓缸下腔排出的油液則經換向閥返回油箱,實現活塞快速下行(此時,由液壓泵與充液油箱通過充液閥4共同供油)。當運動部件接觸工件負載壓力增加時,充液閥4關閉,僅靠液壓泵供油,活塞速度降低、實現工作(壓制)行程。 工作行程結束后,將換向閥切換至右位,液壓泵來油試圖進入液壓缸下腔,

21、迫使上腔壓力升高(此時,充液閥4關閉,單向節流閥阻尼大),當上腔壓力高于順序閥3的調定壓力時,順序閥3開啟,泵的來油通過順序閥3回油箱(保持一定的回油阻力)。與此同時,上腔高壓油通過節流閥泄壓回油箱。當液壓缸的上腔壓力泄壓到低于順序閥3的調定壓力時,順序閥3關閉,液壓缸下腔壓力升高,打開液控單向閥,泵的來油進入液壓缸的下腔,液壓缸上腔油液經充液閥4回充液油箱,實現泄壓活塞回程工序。 (2)充液閥4是一個結構特殊的液控單向閥。主閥芯開啟時的面積梯度特別大。當活塞利用自重快速下行時,液壓缸上腔出現真空,充液閥4自行開啟,充液油箱的油液經充液閥4直接吸人缸的上腔,起到補充液壓泵供油不足的作用;當液壓

22、缸回程時,缸上腔油液通過充液閥4排出(返回充液油箱),避免通過單向節流閥2產生很大的回油背壓。(3)換向閥1為K型中位機能,用于活塞回程上升到終點時,滑塊不致因其自重而下滑,并使液壓泵卸載。圖7-910、解:為了保證執行液壓元件鎖緊迅速、定位準確,在換向閥切換到中位時單向閥閥芯應立即回復到閥座上,利用錐面密封將油路鎖緊。這就要求液控單向閥的控制油油口與油箱相通,控制活塞迅速復位。該回路采用H型中位機能的換向閥就能滿足這一要求。還可以采用Y型中位機能的換向閥。若采用M型中位機能的換向閥,當換向閥切換到中位后,因液控單向閥的控制油被封閉,直到控制油泄漏完后控制活塞才能復位,流控單向閥閥芯將延遲回復

23、到閥座上,故不能達到迅速鎖緊的要求。圖7-10圖 7-24解:圖示液壓回路為液壓缸的出口(ch ku)節流調速回路。該回路能完成:快進一一工進一二(y r)工進一快退一停止的動作循環。其電磁鐵動作順序表如下表所列。電磁鐵動作(dngzu)順序表 電磁鐵動作 1YA2YA3YA4YA快進+-一工進+-二工進+-+快退-+-停止- 工作原理如下:在圖示位置時,泵啟動后,其全部供油流量經溢流閥流回油箱(高壓溢流)。 回路中電磁換向閥l控制液壓缸的運動方向,電磁換向閥2控制液壓缸運動速度的換接。 當電磁鐵lYA、3YA通電時,泵輸出油液經電磁閥1左工位進入液壓缸左腔,推動活塞向右運動,液壓缸回油經閥1

24、左工位、閥2左工位流回油箱,液壓缸實現快進。當3YA斷電(dun din)、1YA仍帶電(di din)時,液壓缸的進油路同“快進”時,但其排油(如圖示位置(wi zhi)所示)受兩節流閥、的調節、控制,其速度為。當4YA、1YA通電時,液壓缸的進油路同“快進”時,但其排油只經節流閥。故液壓缸此時的速度由節流閥控制為,且低于(為什么?),即v一工進v二工進。當1YA、4YA斷電,2YA、3YA通電時,泵輸出油液經閥1右位進入液壓缸右腔,推動活塞左移,液壓缸回油經閥l右位、閥2左位流回箱,液壓缸快速返回。行至終點,2YA、3YA斷電,液壓缸停止,液壓泵高壓溢流(如果希望在液壓缸行至終點時液壓泵卸

25、荷,在回路上應做哪些改進?)。例7-26 圖7-25所示液壓回路能實現q陜進一工進一快退一原位停止和液壓泵卸荷”的工作循環,試列出各電磁鐵的動作順序表。解:所求系統的電磁鐵動作順序表下表所列。電磁鐵動作lYA2YA3YA4YA備注快進+-+差動連接工進-+出口節流調速快退-+-+原位停止和卸荷-電磁鐵動作順序表圖7-25例7-27 如圖7-26所示回路可實現“快進一工進一快退一原位停止和液壓泵卸荷” 的工作循環,已知:液壓泵輸出流量,液壓缸兩腔有效工作面積,節流閥的開口;流量系數,油液密度,溢流閥的調整壓力,則:(1)完成電磁線圈勵磁表(通電“+”,斷電“-”);(2)外負載時,活塞快進時的速

26、度及泵的輸出油壓?(3)外負載時,活塞工進時的速度、 回路(hul)效率及泵的輸出油壓? 圖7-26解:(1)電磁線圈(xinqun)勵磁表(通電(tng din)“+”,斷電“-”); 電磁鐵動作1YA2YA3YA4YA快進-+工進+-+快退-+-+原位停止,泵卸荷- (2)液壓缸差動連接時,活塞快進。活塞的快進速度:此時,液壓泵的輸出油壓:(3)當外負載,活塞工進時。此時,液壓泵的輸出油壓為溢流閥的調整壓力,即。活塞工進時的速度。先求節流閥的壓差:通過節流閥的流量:,溢流閥開啟的假設正確。所以,活塞工進時的速度:回路效率:例7-28 液壓系統如圖7-27所示。(1)試說明圖示液壓缸串聯同步

27、回路是怎樣進行工作和補償同步誤差的?(2)若液壓缸大腔的有效工作面積為,小腔有效面積為,每個液壓缸承受的最大負載均為,溢流閥的調壓偏差為0.5MPa,順序閥的調壓裕量為0.8MPa,試確定閥A、B、C的調整壓力值。解:(1)同步工作及補償同步誤差原理。工進過程,缸1、2上行:電磁換向閥電磁線圈1YA通電,液壓泵輸出的壓力油經三位四通換向閥左位進入液壓缸l下腔,推動缸1活塞上移,其有桿腔的回油直接進入液壓缸2的下腔,推動液壓缸2活塞上移(回油則經三位四通閥流回油箱),兩缸同時上行。 若缸l先達到(d do)終點,則缸l進油壓力(yl)升高,當達到順序閥A的調定壓力(yl)時,順序閥開啟,泵的壓力

28、油經順序閥直接輸入缸2的下腔,推動缸2連續上行,直至終點;若缸2先達到終點,缸1的回油則無法排出進入缸2下腔,致使缸l的回油壓力在進油壓力的作用下很快憋高,當達到溢流閥C的調定壓力時,溢流閥C開啟,缸l的回油經溢流閥C流回油箱,缸1繼續上行,直至終點。 可見,缸l、缸2在上行過程中無法保證瞬時同步,只是在行程終點分別由溢流閥C(對缸l)、順序閥A(對缸2) 圖727起補償作用,保證兩缸同步(在誤差范圍內同步)。回程過程,缸、下行:電磁換向閥電磁線圈2YA通電,液壓泵輸出的壓力油經三位四通換向閥右位進入缸2上腔,推動其活塞下移,其有桿腔回油直接進入缸l上腔,推動缸2活塞下移(回油則經三位閥三位流回油箱),即兩缸同時下行。 因為缸1下行時沒有回油阻力,液壓缸活塞下移速度將超調(超出缸1上腔進油量所決定的速度),通常缸l先于缸2達到終點。若缸1先到終點,則缸2的進油壓力升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