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業安全距離歸納_第1頁
石油化工行業安全距離歸納_第2頁
石油化工行業安全距離歸納_第3頁
石油化工行業安全距離歸納_第4頁
石油化工行業安全距離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1/11 消防防火相關規定距離依據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X(GB50160-2008)第4.1.6公路和地區架空電力線路嚴禁穿越生產區;第4.2.9采用架空電力線路進出廠區的總變電所應布置在廠區邊緣。第4.1.9石油化工企業與相鄰工廠或設施的防火間距相鄰工廠或設施防火間距液化烴罐組(罐外壁)甲乙類液體罐組(罐外壁)甲乙類工藝裝置或設施(最外側設備外緣或建筑物的最外軸線)全廠性或區域性重要設施(最外側設備外緣或建筑物的最外軸線)居民區、公共福利設施、村鄰工廠(圍墻或用地邊界線)120705070廠外公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路邊)353030其它公路(路邊)25202

2、0變配電站(圍墻)80504025架空電力線路(中心線)1.5倍塔桿高度1.5倍塔桿高度1.5倍塔桿高度第4.1.10石油化工企業與同類企業及油庫的防火間距相鄰工廠或設施防火間距液化烴罐組(罐外壁)甲乙類液體罐組(罐外壁)甲乙類工藝裝置或設施(最外側設備外緣或建筑物的最外軸線)全廠性或區域性重要設施(最外側設備外緣或建筑物的最外軸線)液化烴罐組(罐外壁)60607090可燃液體罐組(罐外壁)601.5D(見注2)5060可能攜帶可燃液體的高架火炬90909090甲乙類工藝裝置或設施70504040明火地點70404020全廠性或區域性重要設施90604020第4.2.8罐區泡沫站應布置在罐組防

3、火堤外的非防爆區,與可燃液體罐的防火間距不宜小于20m。第4.1.12 石油化工廠總平面布置的防火間距,制定原則和依據:防止或減少火災的發生及發生火災時工藝裝置或設施間的相互影響,參考國外有關火災爆炸危險X圍的規定,將可燃液體敞口設備的危險X圍定為22.5m,密閉設備定為15m。消防站作為消防的重要設施必須考慮自身人員和設備的安全。消防站內24h有人值班,與一些重大危險區域應保持一定的安全間距,故規定與甲類裝置的防火間距不小于50m。4.3.4裝置或聯合裝置、液化烴罐組、總容積大于或等于120000m3的可燃液體罐組、總容積大于或等于120000m3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可燃液體罐組應設環形消防車道

4、??扇家后w的儲罐區、可燃氣體儲罐區、裝卸區及化學危險品倉庫區應設環形消防車道,當受地形條件限制時,也可設有回車場的盡頭式消防車道。消防車道的路面寬度不應小于6m,路面內緣轉彎半徑不宜小于12m,路面上凈空高度不應低于5m。4.3.5液化烴、可燃液體、可燃氣體的罐區內,任何儲罐的中心距至少兩條消防車道的距離均不應大于120m;當不能滿足此要求時,任何儲罐中心與最近的消防車道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80m,且最近消防車道的路面寬度不應小于9m。第5.2.10 裝置內消防道路的設置符合下列規定1、裝置內應設貫通式道路,道路應有不少于兩個出入口,且兩個出入口宜位于不同方位。當裝置外兩側消防道路間距不大于12

5、0m時,裝置內可不設貫通式道路;2、道路的路面寬度不應小于4m,路面上的凈空高度不應小于4.5m;路面內緣轉彎變徑不宜小于6m。表5.4.3污水處理廠內的設備、建(構)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間距類別變配電所、化驗室、辦公室等含可燃液體的隔油池、污水池等集中布置的水泵房污油罐、含油污水調節罐焚燒爐污油泵房變配電所、化驗室、辦公室等-15-151515含可燃液體的隔油池、污水池等15-151515-集中布置的水泵房-15-15-污油罐、含油污水調節罐151515-15-焚燒爐1515-15-15污油泵房15-15-6.2.8罐組內相鄰客人液體地上儲罐的防火間距液體類型儲罐型式固定頂罐浮頂、內浮頂罐臥罐

6、1000m31000m3甲B、乙類0.75D0.6D0.8丙A類0.4D丙B類2m5m注:1、表中D未相鄰較大罐的直徑,單罐容積大于1000m3的儲罐取直徑或高度的較大值;2、儲存不同類別液體的或不同型式的相鄰儲罐的防火間距應采用本表規定的較大值;3、現有淺盤式內浮頂罐的防火間距同固定頂罐;4、可燃液體的低壓儲罐,其防火間距按固定頂罐考慮;5、儲存丙B類可燃液體的浮頂、內浮頂罐,其防火間距大于15m時,可取15m。第6.2.10條兩排立式儲罐的間距應符合表6.2.8的規定,且不應小于5m;兩排直徑小于5m的立式儲罐及臥式儲罐的間距不應小于3m;第6.2.13立式儲罐至防火提內堤腳線的距離不應小

7、于罐壁高度的一般,臥式儲罐至防火堤內堤腳線的距離不應小于3m。6.2.14相鄰罐組防火堤的外堤腳線之間應留有寬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6.3.3液化烴、可燃氣體、助燃氣體的罐組內儲罐的防火間距介質儲存方式或儲罐型式球罐臥立罐全冷凍式儲罐水槽式氣柜干式氣柜100m3100m3液化烴全壓力式或半冷凍式儲罐有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0.5D1.0D*無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1.0D*全冷凍式儲罐100m3*1.5m0.5D*100m3*0.5D0.5D助燃氣體球罐0.5D0.65D*臥罐0.65D0.65D*可燃氣體水槽式氣柜*0.5D0.65D干式氣柜*0.65D0.65D球罐0.5D*0.65D0.6

8、5D注:1、D為相鄰較大儲罐的直徑;2、液氧儲罐間的防火間距應按建筑設計防火規X(GB50016)的要求執行3、沸點低于45的甲B類液體壓力儲罐,按壓力式液化烴儲罐的防火間距執行;4、液化烴單罐容積200m3的臥罐之間的防火間距超過1.5m時,可取1.5m5、助燃氣體臥罐之間的防火間距超過1.5m時,可取1.5m6、“*”表示不應同組布置第3.3.4條兩排臥罐間距不應小于3m第6.4.2可燃液體的汽車裝卸站應符合下列規定:1、裝卸站的進出口宜分開設置;當進、出口宜分開設置;當進出口合用時,站內應設回車場;2、裝卸車場應采用現澆混凝土地面;3、裝卸車鶴位與緩沖罐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5m,高架罐之間

9、的距離不應小于0.6m;4、甲B、乙A類液體裝卸車鶴位與集中布置的泵距離不應小于8m;5、站內無緩沖罐時,在距裝卸車鶴位10m以外的裝卸管道上應設便于操作的緊急切斷閥;6.6.2 單層倉庫跨度不應大于150m。每座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及塑料單層倉庫的占地面積不應大于24000m2,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6000m2;當企業設有消防站和專職消防隊且倉庫設有工業電視監視系統時,每座合成橡膠及塑料單層倉庫的占地面積可擴大至48000m2。6.6.3合成纖維、合成樹脂及塑料等產品的高架倉庫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貨架采用不燃燒材料。7.3.2生產污水排放應采用暗管和覆土厚度不小于200m

10、m的暗溝。設施內部若必須采用明溝排水時,應分段設置,每段長度不宜超過30m,相鄰兩段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2m。7.3.7甲、乙類工藝裝置內生產污水管道的支干管、干管的最高處檢查并宜設置排氣管。排氣管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管徑不宜小于100mm;2、排氣管的出口應高出地面2.5m以上,并應高出距排氣管3mX圍內的操作平臺,空氣冷卻器2.5m以上;3、距明火、散發火花地點15m半徑X圍內部應設排氣管。8.6.2固定式水炮的布置應根據水炮的設計流量和有效射程確定其保護X圍。消防水炮距被保護對象不宜小于15m。消防水炮的出水量宜為30-50L/s,水炮應具有直流和水霧兩種噴射方式。8.11.2室內消

11、火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甲、乙、丙類廠房(倉庫)、高層廠房及高架倉庫應在各層設置室內消火栓,當單層廠房長度小于30m時可不設;2、甲、乙類廠房(倉庫)、高層廠房及高架倉庫的室內消火栓間距不應超過30m,其它建筑物的室內消火栓間距不應超過50m;8.11.3控制室、機柜間、變配電所的消防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建筑物的耐火等級、防火分區、內部裝修及空調系統設計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2、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且報警信號盤應設在24小時有人值班場所;3、當電纜溝進口處有可能形成可燃氣體積聚時,應設可燃氣體報警器;4、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XGB50140的要求設置手提式和推車式氣體

12、滅火器。8.11.4單層倉庫的消防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占地面積超過3000m2的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及塑料等產品倉庫及占地面積超過1000m2的合成纖維倉庫,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且應由廠區穩高壓消防給水系統供水;2、高架倉庫的貨架間運輸通道宜設置遙控式高架水炮;3、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4、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倉庫宜設置消防排水設施。8.12.4甲、乙類裝置區周圍和罐組四周道路邊應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其間距不宜大于100m。第3.3.6條罐區內的儲罐與消防車道距離任何儲罐的中心至不同方向的兩條消防車道的距離均不大于120m;2、當僅一側有消防車道時,車道至任何儲罐的中心,不應大于80m

13、。第5.2.7條罐組內相鄰可燃液體地上儲罐的防火間距第7.2.2條消防站的服務X圍,應按行車路程計,行車路程不宜大于2.5km;并且接到火警后消防車到達火場的時間不宜超過5min。第7.3.11條工藝裝置區或罐區,已設獨立的高壓消防給水系統,其壓力宜為0.7-1.2MPa。第7.3.13條地下獨立的消防給水管道,應埋設在冰凍線以下,距冰凍線不應小于1500mm。第7.3.14條 工藝裝置區或罐區的消防給水干管的管徑,應經計算確定,但不宜小于200mm。獨立的消防給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第7.3.15條 消火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宜選用地上式消防栓;2、消火栓應沿道路敷設;3、消

14、火栓距路面邊不宜大于5m,距建筑物外墻不宜小于5m;4、距公路型上車道路肩邊不得小于0.5m,距單車道中心線不得小于3m;第7.3.16條 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20m;工藝裝置區、罐區,宜設工程直徑1500mm的消火栓。第7.3.17條工藝裝置區的消火栓應在工藝裝置四周設置,消火栓的間距不宜超過60m。當裝置寬度超過120m時,宜在裝置內的道路路邊增設消火栓;可燃液體罐區、液化烴罐區距罐壁15m以內的消火栓,不應計算在該儲罐可使用的數量之內。第7.3.20條 工藝裝置內甲類氣體壓縮機、加熱爐等重要重點保護的設備附近,宜設箱式消火栓,其保護半徑宜為30m。附錄二可燃氣體的虎仔危險性分類:乙

15、炔、丁二烯、氯乙烯屬甲類;附錄三液化烴、可燃液體的火災危險性分類液化氯乙烯、液化丁二烯為甲A類;甲苯、二氯乙烯為甲B類;附錄四甲、乙、丙類固體的火災危險分類附錄五工藝裝置或裝置內單元的火災危險性分類:氯丁橡膠裝置的乙炔催化合成乙烯基乙炔、催化加成或丁二烯氯化成氯丁二烯、聚合、膠乳儲存混合、凝聚單元屬甲類;氯丁橡膠裝置的后處理(脫水、干燥、包裝)、儲運單元為乙類。依據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X(GB50351-2014)3.1.5防火堤、防護墻內場地宜設置排水明溝;沿無培土的防火堤內側修建排水溝時,溝壁的外側與防火堤腳線的距離不應小于0.5m;沿土堤或內培土的防火提內側修建排水溝時,溝壁的外側與土堤內

16、側堤腳或培土堤腳線的距離不應小于0.8m;沿防護墻修建排水溝時,溝壁的外側與防護墻內堤腳線的距離不應小于0.5m。每一儲罐組的防火堤、防護墻應設置不少于2處越堤人性踏步或坡道,并因該設置在不同的方位上。3.1.8防火堤的相鄰踏步、坡道、爬梯之間的距離不宜大于60m,高度大于或等于1.2m的踏步或坡道應設護欄。依據化工企業總圖運輸設計規X(GB50489-2009)5.3.3循環水冷卻設施與相鄰建筑物、構筑物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建筑物、構筑物間距生產及輔助生產建筑物25中央試(化)驗室、生產控制室35露天生產裝置30室外總變電所當在冷卻塔冬季盛行風向的上風向時40當在冷卻塔冬季盛行風向的下風向時6

17、0電石廠當在冷卻塔全年盛行風向的上風向時50當在冷卻塔全年盛行風向的下風向時100危險品庫25散發粉塵的原料、燃料及材料堆場40工業企業道路廠外道路35廠內道路157.3.4管架與建筑物、構筑物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m)建筑物、構筑物最小水平間距建筑物有門窗的墻壁外緣或突出部分外緣3.0建筑物無門窗的墻壁外緣或突出部分外緣1.5道路1.0人行道外緣0.5廠區圍墻(中心線)1.0照明電纜及桿柱(中心)1.07.3.8架空管線、管架跨越道路的最小凈空高度名稱最小凈空高度(m)道路(從路拱算起)廠區道路5.0裝置區內道路4.5人行道(從路面算起)2.59.2.12盡頭式裝卸線末端的安全距離應符合下列規

18、定:1、一般貨物裝卸線自貨位末端至車檔的距離不應小于10m;有火災危險性和其它危險品的裝卸線,自貨位末端至車檔的距離不應小于20m。2、廠房、倉庫內安裝彈簧車檔或金屬車檔的線路停車位置距車檔不應小于5m。3、廠房內車檔后部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6m,露天布置車檔后部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15m。車檔外延30mX圍內不應布置生產、使用和儲存有火災危險性和其它危險品的設施及全廠性大型管廊或管廊支柱。9.3.18廠內道路邊緣至建筑物、構筑物的最小距離建筑物、構筑物最小距離建筑物外墻面:面向道路一側無出入口1.5建筑物外墻面:面向道路一側有出入口,但不通汽車3.0建筑物外墻面:面向道路一側有出入口,且通行汽車6.0-9.0各種管架及構筑物支架外邊緣1.0照明電桿中心線0.50圍墻內邊緣1.0依據壓縮空氣站設計規X(GB50151-2010)9.0.16車間架空壓縮空氣管道與其他架空管線的凈距(m)名稱水平凈距交叉凈距給水及排水管0.150.10非燃氣體管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