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琵琶行》教學設計_第1頁
程翔《琵琶行》教學設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程翔琵琶行教學設計經典課例:一曲琵琶說到今琵琶行教學設計(兩課時)程翔一、 介紹相關背景資料,進行整體閱讀。請同學們回答: 琵琶 行作為一首敘事詩,第一小節交代了什么呢?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事件是“送別”。古人寫送別有“莫 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有“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 無故人”, 有“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 。中國人的傳統, 喜歡團圓。 “何事長向別時圓”,分別總是令人傷感的。所以讀古詩,要有一種 傳統文化的敏感。更何況詩人當時的處境:被貶官來到偏遠的九江,本來心情就很痛苦,再加上分別之苦,更是雪上加霜。 按照唐朝規定, 被貶人員接到皇帝命令, 必須馬上動身。 當時

2、白居易來不及向朋友告 別就起身了,所以他來到九江,對這難得的朋友格外珍惜和留戀。二、 第一小節除了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些敘事要 素外,還寫了什么?渲染了一種悲涼氣氛。一個“秋”字告訴我們,當時的環境也是 悲涼的?!岸嗲樽怨艂x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薄芭e酒欲飲無管 弦”點明了話別時的孤寂無聊。一個“慘”字告訴我們“以酒澆愁愁2更愁”,這小小的船兒如何載得動這許多愁!分別之時,只有那一輪 明月浸泡在江水中,冷月無聲,詩人內心悲痛、傷感、凄涼。就在這 時,出現了轉機:一個“忽”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理解作者創 造的藝術氛圍是讀懂作品的關鍵。抓關鍵詞語,體會感情色彩。三、第二段描寫音樂

3、, 具有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找出自己喜歡 的句子說一說。解決三個問題:1.大量地使用比喻。2.運用留白、烘托的藝術手 法。“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音樂戛然而止,但是詩 人的內心活動仍在繼續。 詩人沉醉在那美妙的音樂之中, 音樂勾起了 他對往事的回憶。3.描寫了琵琶女彈奏的全過程。 從“轉軸撥弦三兩 聲”試音到“低眉信手續續彈”,從“輕攏慢捻抹復挑”到“大珠小 珠落玉盤”,從“間關鶯語花底滑”到“凝絕不通聲暫歇”,從“銀 瓶乍破水漿迸”到“四弦一聲如裂帛”,音樂經歷了一個從舒緩到激 越,從單純到錯雜,從歡快到艱難,從連續到間歇,從高昂到低沉的 復雜多變的過程。音樂的旋律起伏跌宕,千回

4、百轉,回腸蕩氣。更為 動人的是,詩人對音樂的描寫緊緊摳住一個“情”字: “未成曲調先 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 盡心中無限事”,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只有讓情 感伴隨著音樂的起伏跌宕而變化, 才能表現出詩人內心世界的痛苦悲 哀,才能顯示出音樂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讓學生說出喜歡的句子,課堂就活了。學生喜歡的句子如何與“三個問題”對接?順序不是主要的,教師要因勢利導, 從學生喜歡的句子中引到 “三個問題” 上來。3這是接榫的藝術。四、自古以來,描寫音樂的詩詞歌賦很多,比如韓愈的聽穎師 彈琴,李賀的 李憑箜篌引 等, 都是描寫音樂的絕唱。 下面給同

5、 學們介紹劉鶚在老殘游記 中寫“白妞說書” 的一段,請大家欣賞: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 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 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 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 不 禁暗暗叫絕。 那知她于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囀之后,又 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腥缬砂羴矸逦髅媾实翘┥降木?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干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 才見 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 及至翻到扇子崖, 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極高

6、的三四疊后,陡然一落,又 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 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盤旋 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從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 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 分鐘之久,仿佛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后,忽又揚起, 像放那東洋煙火, 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 縱橫散亂。 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并發。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 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一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 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4“白妞說書”也寫了一個完整的過程。 同

7、學們想一下: 如果把“東 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备某伞敖泻弥?,轟然雷動”好 不好?不好。 即便改成“掌聲響起來”也不好。 特定的藝術境界決定了 只有“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 才是最好的。 賈島的“敲” 好還是“推”好?恐怕也是這個道理。進入到藝術欣賞的深層領域, 估計學生比較感興趣。五、請同學們讀第三小節,然后思考問題:琵琶女自敘身世與上 段的音樂描寫是什么關系?有對應關系。教師板書:“描寫音樂”一一“自敘身世”。教師 請同學們先交流,然后找幾位同學回答。教師說上句: “描寫音樂一 段,雖然沒有寫琵琶女的身世,但那優美動人的樂曲,實際上就是在 敘述琵琶女坎坷的身世。”請

8、同學們接下句: “自敘身世這一段,雖 然沒有描寫音樂, 但那悲慘凄惻的身世經歷,實際上就是一首悲涼的 樂曲。 ”這種對聯式的語言訓練,既可以檢驗學生對作品理解的程度, 又可以進行語言技能的訓練,一舉兩得。六、有人說,琵琶女的故事不真實。還有人說,詩人夜晚與一陌 生女子交往,怎么就不避嫌呢?你們對此如何看待?琵琶女的故事是否真實,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請同學們說。 引出這樣的話來: “重要的是琵琶女高超的技藝怎樣折射了詩人的藝 術才華和美好人格; 重要的是琵琶曲豐富的內涵如何反映了詩人內心 的酸甜苦辣;重要的是琵琶女的悲慘身世如何映現了詩人遭受挫折的 人生經歷?!?可以采取說半句留半句的方式

9、。詩人少年得志,才華橫 溢,報效國家,滿腔熱情 不料遭5此打擊,從天上落到地下。長期 以來壓抑在內心的悲痛、憤怒、傷感之情無處宣泄,即便有人傾聽也 可能無法理解, 更談不上產生共鳴了。 琵琶女的悲慘遭遇無疑和詩人 的坎坷人生非常相似, 琵琶女的琴聲早就勾起了詩人痛苦的回憶。 當 聽了琵琶女的悲慘身世經歷后,詩人仿佛找到了能夠理解自己的知音,他再也控制不住長久以來積壓在內心深處的感情“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卿卿。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他 像是一個飽受了委屈的孩子見到了久別的媽媽, 傾訴的閘門一下子打 開了: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 不聞絲竹聲。住近

10、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 笛,嘔啞嘲口哲難為聽?!彼缤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如同一個 行走在茫茫黑夜里的過客,突然遇到了別人的施舍,突然看到了一線 光明一一“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他欣喜如狂,忘記 了這種快樂轉瞬即逝。 他更像一個乞丐, 用真誠又可憐的眼光懇求琵 琶女“莫辭更坐彈一曲, 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女也被詩人感動了, 她無法想象眼前這個名滿天下的詩人竟然會有如此不公平的遭遇,“良久立”三個字把琵琶女內心翻江倒海般的復雜感情表現得含蓄蘊 藉。我們可以想象,琵琶女眼中滿含淚水,為了詩人,也為

11、了自己, 再盡情地彈一首。詩人痛哭流涕,淚灑青衫。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 因未到傷心處”。兩顆心連在一起。至此,我們明白了:琵琶女的形 象和詩人的形象原本就是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相同的命運構成了同一個藝術典型。這就是琵琶行深刻的思想內 涵和悲劇美之所在,也就是它千古傳唱的根本原因。課堂如潮,洶涌 澎湃。這是一種課堂境界,學生在這種境界中,心靈得到6陶冶,感情 得到升華; 教師也陶醉在這課堂藝術境界之中, 體驗人生,感受幸福。七、一千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捧讀這首詩仍然心潮澎湃,情 不自已。為什么?因為我們同情詩人的遭遇, 因為我們熱愛這位偉大的詩人, 因為 我們追求真善美,憎恨假惡丑。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