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記念劉和珍君第1教案_第1頁
人民教育出版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記念劉和珍君第1教案_第2頁
人民教育出版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記念劉和珍君第1教案_第3頁
人民教育出版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記念劉和珍君第1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7課 記念劉和珍君 (第1課時)【大成目標】(目標解讀、課堂組織2分鐘)1通過對這篇課文學習,了解在特殊時代背景,學習愛國青年的斗爭精神,銘記血債,不忘教訓,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2加深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文章(重點)3通過對本文作者語言的學習,抓住思想感情發展的脈絡,嘗試理清思路的方法,達到訓練理清思路的目的;(難點)【使用說明】1. 學生理解這篇課文的文字可能有些障礙,教學中應適當介紹課文寫作背景??刹捎脤W生討論和教師點撥、提示相結合的方法;2建議找到“三·一八”慘案的有關歷史記錄,介紹背景,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了解寫作背景,讓學生到圖

2、書室找相關的歷史讀物看,理解當時下的時代背景;3加深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文章;4通過對本文作者語言的學習,抓住思想感情發展的脈絡,嘗試理清思路的方法,達到訓練理清思路的目的;課前預習檢查,檢查學生在預習情況,要理解魯迅的思想,除了要對魯迅的語言要有深入的理解,另外,對他的思想的深入的理解,還要有對時代背景的深入理解,中學生除了在歷史課本上對這一時代有一定了解之外,學生更應該對這個時代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之后,才能對魯迅有更好的理解,可以這樣說,要理解魯迅,要理解魯迅的思想,課內與課外如果沒有很好的銜接,是不能有很好的效果的,希望同學們讓真預習。默讀、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組材線索和寫作思

3、路,抓住每一部分的關鍵字、詞、句、段,了解各部分的內涵。預習檢查:要理解魯迅的思想,要對魯迅的語言要有深入的理解,對他的思想的深入的理解。(同學之間相互交流預習心得體會 。)一、預習檢查1寫作背景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7日,駐守天津大沽口的國民軍(馮玉祥領導的部隊,正在對奉系軍閥作戰),發現奉系的軍艦在大沽炮臺附近活動,立即開炮將其擊退,并于3月9日在大沽口設置水雷及封鎖港口,以阻止奉艦侵犯。 五卅慘案發生于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愛國運動五卅運動的導火線。5月30日,上海學生兩千余人在租界內散發傳單,發表演說,抗議日本紗廠資本家鎮壓工人大罷工、打死工人顧正紅,聲援工人,并號召收回

4、租界,被英國巡捕逮捕一百余人。下午萬余群眾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閘巡捕房門首,要求釋放被捕學生,高呼“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英國巡捕竟開槍射擊,當場打死十三人,重傷數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五卅慘案”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在北京制造的槍殺請愿群眾的流血事件。“三·一八”慘案2我認識的魯迅升華案(15分鐘)加深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文章,完成大成目標2。溫馨提示: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他創作了大量的小說、雜文、散文和詩歌。創作現代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

5、日記,我們熟悉的作品還有阿Q正傳、孔乙己、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祝福、故鄉、社戲,等等。學法指導:通過交流,論爭,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魯迅的語言和思想。二、談魯迅魯迅的生平:魯迅的詩歌與散文魯迅的雜文魯迅的思想提示:紀念性的回憶文章,屬記敘文。三、題解(1)記念劉和珍君從題目看,這是一篇什么性質什么體裁的文章?(2)關于題目中的“記”字相當于“紀”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記念”一詞理解成“記敘、懷念”。在白話文剛剛興起時,人們有時不能嚴格界定字詞,如文中“那里還能有什么言語?”中“那”實為“哪”字,魯迅當時用“記念”一詞,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紀念”。(3)劉和珍,是一名在“三·一

6、八”慘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師范大學英文系的學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發生。18日清晨,身為學生自治會主席的劉和珍,動員組織同學集會游行。中午她扛著白底黑字大校旗,沖入段棋瑞執政府左邊大門,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彈,壯烈犧牲,年僅22歲。(4)君:是對人的尊稱。這篇課文題為“記念劉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紀念了劉和珍一個人呢?還紀念了哪些人?他們都是什么人?為什么要紀念他們?實際目的是要寫什么?提示:不只紀念劉和珍,還紀念了楊德群、張靜淑以及“三·一八”慘案中的死傷群眾,實際目的是以紀念劉和珍為切入點,記住這次慘案,警醒人們不忘血債。鞏固案(15分鐘)通過對本文作者語言的學習,抓住思想

7、感情發展的脈絡,嘗試理清思路的方法,達到訓練理清思路的目的;完成大成目標3。四、自讀課文1注意下列加點字、詞的讀音與意義:練習長歌當( )哭當作。 桀驁( )不順從。 喋( )血血流出來的樣子。 立仆( )一倒下。懲創( )懲罰,懲治。 殞( )身不恤死亡。答案:dàng ào dié p chung yn2這是一篇紀念文章,請同學列出如:紀念XX X的寫作提綱,教師作巡回輔導。3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由學生自己的寫作思路引導到學習魯迅這篇文章的寫作思路。(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抓住感情線索。這篇課文題為“紀念劉和珍君”,但不止紀念了劉和珍,還紀念了楊德群、張靜淑以及

8、“三·一八”慘案中的死傷群眾,實際目的是以紀念劉和珍為切人點,對“三·一八”慘案發表評述。溫馨提示:第一類是愛國青年,突出了一個劉和珍,還提到楊德群、張靜淑,擴大一點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擴大一點是數百死傷者,再擴大一點是請愿的群眾,對這類人表達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獻尊敬頌揚她們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和她們的勇毅,告誡(斗爭方式),激勵“更奮然而前行”。第二類是反動勢力,包括段棋瑞執政府(或稱“當局者”)、“幾個所謂學者文人”(或稱“有惡意的閑人”、“流言家”),控訴其暴行、痛斥其無恥流言。第三類是處在中間狀態的所謂“庸人”。魯迅又稱他們是“無惡意的閑人”,

9、字里行間流露出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無聲息的感情,渴望并呼喚他們“爆發”。由此可見,貫穿全文的的感情線索可以概括為:“悲”、“憤”。(1)請同學默讀課文,思考并分析:的筆觸涉及到哪幾類人?對每一類人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2)在這篇文章中不僅紀念了劉和珍,還寫了三類人,其目的是對“三·一八”慘案加以評述,紀念劉和珍則是評述的切入點,思考體會這一切入點的妙處。溫馨提示:第一,筆下的劉和珍是一個有著正義感、責任感、“微笑”、“態度很和藹”的女青年,進而擴大為請愿群眾的群體形象,這是一批可愛的愛國青年。但段政府殺害他們,流言家誣蔑他們,其手段兇殘下劣,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反動派和流言家們的無恥讕言全都不攻自破。第二,寫劉和珍等人的遇難,用特寫鏡頭,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