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 -第13課 短 文 兩 篇談 讀 書【教學目標】1.把握文章內容,理解并積累文中的精彩語句。2.學習文中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進行說理的方法。3.感受讀書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品質。【情境導入】同學們, 關于讀書, 高爾基向我們明示: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 ”劉向告訴我們: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前者說明讀書對我們十分重要,從后者告訴我們讀書要講究方法。那么 如何讀書呢?下面我們從英國哲學家、作家培根的談讀書中去發掘。【新課解讀】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朗讀提示及要求:1.注意字詞,讀準字音,辨清字形。2.理解文章內容,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談讀書的。明
2、確:1.積累字詞(1)讀準字音藻飾(z a o)狡黠(xi a)詰難(jie)順暢(ch a ng)傅彩(fu)蒸餾(liu)咀嚼(jue)統籌(chou)味同嚼蠟(ji a o)吹毛求疵(ci)(2)掌握詞義藻飾:修飾(多指文章)。狡黠:狡詐。學究:迂腐的讀書人。詰難:詰問,為難。滯礙:不通暢。味同嚼蠟:形容寫文章或說話枯燥無味。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尋找差錯。高談闊論:漫無邊際地大發議論(多含貶義)。尋章摘句:搜尋、摘取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時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2.文章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去理解:第一層(從開頭到“全憑觀察得之”):闡述讀書的正確目的。(1)先正面說讀書有三種不同目的:怡情
3、、傅彩和長才。(2)后反面指出讀書的三種偏向:惰、矯和學究。第二層(“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到“始能無知而顯有知”):闡述讀書的方法。第三層(“讀史使人明智”到結尾):闡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各種缺陷。 教師小結:二、研讀課文一一理解內容-2 -1.讀書的三個好處是什么?明確:怡情、傅彩、長才。2.讀書有哪三種偏向?明確: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3.讀書與經驗有何關系?明確:經驗補讀書之不足,經驗范書中所示,互為補充。4.明智之士用書的智慧從何而來?明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5.下列讀書方法各適用于什么書?(1)讀其部分一一(2)大
4、體涉獵一一(3)全讀(全神貫注,孜孜不倦)一一(4)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一一學生爭相回答,師生共同歸納,明確:(1)只有部分重要的書。(2)不太重要的書。(3)課本、重要的書。(4)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的書。6.不同的書對塑造人的性格有何不同的意義?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 善辯。三、合作探究一一學習論證1.本文為了使論證生動形象,通俗易懂,鮮明有力,主要采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明確:比喻論證、對比論證。2.下面的句子分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何作用?(1)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2)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
5、,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于高談 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 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學生回答,明確:(1)比喻論證。生動形象地論證了讀書對人的天賦的作用,語言精辟,通俗易懂。(2)對比論證。作者從正面說了讀書的目的,接著又從反面說了讀書的三種偏向,正反對比,突出了 讀書的正確目的,使說理更加全面、有力。3.請從文中再各找一例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分析其作用。學生交流,展示:示例一: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
6、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 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3 -分析:比喻論證。生動形象地論證了讀書能夠彌補人精神上的缺陷,語言精辟,通俗易懂。示例二:讀史使人明智 皆有特藥可醫。分析:對比論證。先從正面說讀書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從反面說讀書可以彌補性格、精神上的缺陷,正反對比,有力地論證了讀書的作用。四、 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黑格爾說過:“他(培根)的著作雖然充滿著最美妙、最聰明的言論,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 須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話常常被人拿著當作格言。”英國文學家雪萊也說:“他的文字有一種優美而莊嚴的韻律,給感情以動人的美感,他的論述中有超人的智
7、慧和哲學,給理智以深刻的啟迪。”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精彩語句,賞析語言的精妙之處。1.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用“我喜歡 _這句(段)話,因為_”的格式,品一品文中精彩的語言。示例:我喜歡“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這句話,因為這句話運用比喻 說理,生動深刻,通俗易懂。告訴我們:人要揚長避短,不斷進步,就要讀書明理、明智,我們要不斷完 善自己,努力趨于完美。2.賞析下列句子。(1)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味同嚼蠟矣。明確:這句話用“蒸餾”過的水比喻“經提煉”的書,使讀者懂得讀書不能只讀別人的筆記摘要,生 動形象地從反面強調好書一定要細細揣摩、深入鉆研才能讀出味道。(2)讀
8、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 使人善辯。明確:用排比句列舉六門學科知識的作用,這樣寫,所說的道理十分顯豁,讀起來富有氣勢,增強說 服力和感染力。五、拓展延伸1.古往今來,名人學者遨游書海留下了許多讀書名言以激勵后之學者,你還知道哪些讀書名言? 示例: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李清照的讀書方法:興味到時拿起書就讀。朱熹談讀書時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孔子的“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莎士比亞: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2.學習了本文,請你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讀書經歷,談一談你的讀書感悟。示例:談讀書
9、是培根哲學智慧和治學經驗的結晶。文中的觀點很精辟,見解很深刻,特別是“讀書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彌補人精神上的缺陷” 這一觀點,實乃真知灼見。因為讀書,我們從狹隘走向寬容, 從無知走向通達,從單調走向豐富,從自我走向宇宙,我發自內心地道一聲:我愛讀書!六、本課小結談讀書就讀書的問題發表了種種看法,闡述了讀書的正確目的、具體的讀書方法,同時歸納推斷 讀書的重要作用,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的各種缺陷,以此鼓舞人們多讀書。同學們,腹有詩 書氣自華,希望你們多讀書,讀好書,來開闊視野,豐富情感,提高品位。附板書設計:【教學目標】- 4 -1.初步了解駁論文的特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2.學習作者
10、運用例證、引證闡述觀點以及夾敘夾議的寫作方法。3.認識讀書的益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情境導入】同學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十年寒窗,伴著馥郁的書香,我們一天天長大了。請你坦誠地告訴 大家:你喜歡書嗎?你喜歡哪些讀書的方法?其實,我們讀書沒有固定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論,有時得根 據文章內容、個人習慣來論。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不求甚解 ,看看作者是怎樣理解“好讀書,不求甚 解”的。【新課解讀】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提示及要求:1.注意字詞,讀準字音,辨清字形。2.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思考:本文反駁的是哪種錯誤觀點?作者在文中拿什么來反駁對方的?3.理清本文的結構層次。明確:1.積累字詞
11、(1)讀準字音闡明(chdn)要訣(jue)死摳(kou)豁然(huo)暫時(zan)勸誡(jie)馬南邨(cun)(2)掌握詞義要訣:重要的訣竅。不求甚解:意思是說讀書只領會精神實質,不咬文嚼字。現多指只求懂得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咬文嚼字:過分地斟酌字句(多用來指死摳字眼兒而不注重實質內容)。豁然貫通:一下子明白了某個道理。 開卷有益:只要讀書就會有所收益。2.敵論點: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拿“讀書”一事來反駁。3.第一部分(第1段):盲目反對不求甚解是錯誤的。第二部分(24段):從“不求甚解”的出處入手,全面分析了陶淵明的讀書態度,指出“不求甚解” 的兩層含義。第三部分(5、
12、6段):提出虛心的“不求甚解”的讀書態度,并舉例加以說明。第四部分(7、8段):全面解釋“不求甚解” ,指出讀書不是死摳字眼兒,不因某一局部而放棄整體。第五部分(第9段):強調重要的書要反復閱讀。二、精讀課文理解內容1.“好讀書”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關系?學生討論,明確: 首先,要養成“好讀書”這個習慣。只有“好讀書” ,才能談到“不求甚解”這個問題。2.作者認為“不求甚解”有哪兩層意思?學生回答,明確:一是表示虛心,因為書不一定都能讀懂,應承認自己“不求甚解”。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一點,而要了解大意。3.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為什么要反對馬馬虎虎的態度?學生討論,明確:“不求甚解
13、”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馬馬虎虎,很不認真。因此,要反對馬馬虎虎的態度。4.文中哪些古人的什么讀書方法與“不求甚解”類似?學生回答,明確:諸葛亮的“觀其大略” ;陸象山的“未曉處且放過” 。三、合作探究學習論證1.本文是一篇駁論文,在批駁別人觀點的過程中,又闡述了自己的主張。請結合下面的問題,學習作 者的駁論方法。(1)作者要批駁的靶子是什么?- 5 -(2)作者是如何批駁別人的觀點的?(3)在批駁的過程中樹立了自己怎樣的觀點?學生討論,明確:(1)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2)先全面解釋了陶淵明的原話,揭示了陶淵明“不求甚解”的兩層含義,并以
14、此為根據,對否定“不 求甚解”的觀點進行了否定。(3)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讀書要虛心,重要的書要反復閱讀。2.作者在批駁對方論點,樹立自己論點的過程中,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請舉例分析作用。 學生討論,明確:(1)道理論證。引用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論題,并加以分析, 提出自己的觀點。引用陸象山的語錄強調不因小失大,再次論證“不求甚解” 。(2)舉例論證。舉普列漢諾夫的例子,從反面證明讀書一定要虛心,不要死摳字句,而要理解精神實 質。舉諸葛亮讀書“觀其大略”的例子,證明“不求甚解”比“務于精熟”高明,知識面更廣,了解問題 更全面。四、拓展延伸“駁論”演練 學習不求甚解的寫法,對下列成語進行辯證分析,運用求異思維,口述新的立意。提示:成語新解,重在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劃清必要的界限,從正名入手,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緊密聯系實際,借題發揮,做到有感而發,有的放矢。1.“見風使舵”新解 示例:“見風使舵”一詞,多用于那些不講原則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們賦予“風”以新的含義,喻 指實際情況的變化或者規律,我們可以翻出新意;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掌握方向,采取相應的措施,推 動事情的航船向前發展。這樣聯系現實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嗎?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裝飾水電勞務合同范本
- 賣給車商的合同范本
- 小區大門改造合同范本
- 公交卡采購合同范本
- 建筑改造設計合同范本
- 餐飲空間設計合同范本
- 中小學期中期末家長會模板66
- 2025年新規定:合同變更法律依據詳解
- 2025標準城市商業租賃合同模板
- 市政園林人工合同范本
- 知識付費居間合同樣本
- 高考英語總復習《閱讀七選五》專項測試卷含參考答案
- 《犯罪心理學》教學大綱
- 幼兒園市級課一等獎-大班語言健康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有聲繪本課件
- 《淘寶開網店詳解》課件
- 《鐵路技術管理規程》(普速鐵路部分)
- 農業新質生產力
- 成語故事《一葉障目》課件2
- 西工大附中2025屆高考英語一模試卷含解析
- 《支付寶相關功能》課件
- 頸椎損傷術后的康復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