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高中化學離子反應試題(有答案和解析)一、高中化學離子反應1. 某白色粉末由兩種物質組成,為鑒別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1取少量樣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體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固體全 部溶解;2取少量樣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氣泡產生,振蕩后仍有固體存在。該白色粉末可能為A.NaHCQ、Al(OH)3B. AgCI、NaHCQC. NazSCb、BaCQD. Na2CO3、CuSO【答案】C【解析】【詳解】A.NaHCQ、Al (OH)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氣泡產生,生成硫酸鈉、硫酸鋁、二氧化碳和水,最終無固體存在,A 項錯誤;B.AgCI 不溶于酸,固體不能全部溶解,B 項錯誤;C
2、. 亞硫酸鈉和碳酸鋇溶于水,碳酸鋇不溶于水使部分固體不溶解,加入稀鹽酸,碳酸鋇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二氧化碳和水,固體全部溶解,再將樣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 和碳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題意,C 項正確;D.Na2CQ、CuSO 中加熱足量稀硫酸,振蕩后無固體存在,D 項錯誤; 答案選 Co2.有一份澄清溶液,可能含有Na*、NH4+、CaT、Fe3+SQ2、CQ2、SQ2、C、中的若干種,且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均為 O.lmol L1(不考慮水解和水的電離)。往該溶液 中加入過量的鹽酸酸化 BaC2溶液,無沉淀生成。另取少量原溶液,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則關于原溶液的判斷中不
3、正確的是A. 是否存在 Na*、K*需要通過焰色反應來確定B.通過 CC4層的顏色變化,能判斷出溶液中肯定存在C.試樣加足量氯水無氣體產生,說明溶液中 CQ2肯定不存在D.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ca2*、Fe3*、SQ2、CQ2、C【答案】A【解析】【分析】澄清溶液,往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C2和鹽酸的混合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無SQ2-,加足量氯水,無氣體,則無 CC32-,溶液加四氯化碳分液,下層紫紅色,則有,上層加硝酸鋇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有SQ2-,無 CaT、Fe3+,溶液中一定含陽離子,且離子濃度都為 0.1mol?L-1;根據電荷守恒,一定含有NH4+、Na+、X,定不存在 Cl-
4、;濾液中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有白色沉淀,是過程中加氯水時引入的氯離,結合溶液為電中性來解答。【詳解】A. 根據溶液中離子濃度均為O.1mol/L,且溶液呈電中性,溶液中一定存在Na*、K,不需要焰色反應來確定,A 項錯誤;B. 通過 CC4層的顏色變化,能判斷出溶液中肯定存在,B 項正確;C. 試樣加足量的 CI2水,沒有氣體產生,說明無CO32,C 項正確;D. 由分析可知,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Ca2、Fe3+、SQ2、CQ2、Cl , D 項正確;答案選 A。3.現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 可能含有以下離子中的幾種:K+、NH4+、C、Mg2+、B0、CO2-、SQ2-,現取三份各 100 mL
5、溶液進行如下實驗:第一份加入 AgNCb溶液有沉淀產生;第二份加足量 NaOH 溶液加熱后,收集到 0.08 mol 氣體;第三份加足量 BaC2溶液后, 得到干燥沉淀 12.54 g,經足量鹽酸洗滌、干燥后,沉淀質量為4.66 g。以下結論正確的是()A.該混合液中一定含有: “、NH4+、CC32-、SC42-,可能含 Cl-B.該混合液中一定含有: NH4+、CC32-、SO42-,可能含 心 CC.該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C32-、SO42-,可能含 Mg2+、K+、CD.該混合液中一定含有: NH4+、SC42-,可能含 Mg2+、心 C【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第一
6、份:第一份加入 AgNO3,溶液有沉淀產生,說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CO32-、SQ2-;第二份:加足量 NaOH 溶液加熱后生成的 0.08mol 氣體為氨氣,則溶液中一定含有 NH4+, 且物質的量為 0. 08mol ;第三份:能夠與氯化鋇生成白色沉淀的為碳酸根離子或硫酸根離子,根據題中信息可知4. 66g 為硫酸鋇,12. 54g 為硫酸鋇和碳酸鋇的混合物,因此一定不存在Mg2;Ba2+。2-4.66gn BaSOq=n(SO4)=0.02mol,碳酸鋇的物質的量為:233g/mol(12.54g-4.66g)=0.04mol;再根據電荷守恒,正電荷為:n(+)= n(NH4+)=0.
7、 08mol ;負電197g/mol荷:n(-)= 2n(CO32-)+ 2n( SO12-)=0. 12mol,故一定有 K,至少 0. 04mol ;根據以上分析可 知,溶液中一定存在:口、NH4+、CO32-、SQ2-,可能含有 Cl-,若存在氯離子,鉀離子的物質的量大于 0. 04mol ;若不存在氯離子,鉀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 04mol,所以 A 正確。故答案選:A。【點睛】離子推斷問題有定量計算時可根據電荷守恒,得出是否存在某些離子。4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加入綠礬后仍能大量存在的離子組是AK+、Ba2+、OH-、I-BNa+、 Mg2+、Cl-、SO42-CNa+、H+、Cl-、
8、NO3-DCu2+、S2-、Br-、 ClO-【答案】 B【解析】【分析】 離子間如果發生化學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綠礬溶于水電離出Fe2和SO42。【詳解】A、 溶液中的 Ba2、OH 均不能大量共存;B、 離子間可以大量共存;C 酸性溶液中,硝酸根能氧化亞鐵離子,不能大量共存;D、CIO能氧化 ST 以及 Fe2+,均不能大量共存,答案選B。【點睛】 該題是高考中的高頻題,屬于中等難度的試題,側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和檢驗。有利 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該題需要 明確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況,即(1)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離子之間;
9、(2)能生成難溶物的離子之間;( 3)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之間;(4)能發生絡合反應的離子之間(如Fe3+和 SCN-);解決離子共存問題時還應該注意題目所隱含的條件,題目所隱含 的條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堿性,據此來判斷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 OH;( 2)溶液的顏色,如無色時可排除C0、Fe2+、Fe3+、MnO4-等有色離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體反應條件,如 “氧化還原反應 ”、 “加入鋁粉產生氫氣 ”;( 4)是 “可能 ”共存,還是 “一定 ”共 存等。5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將 Ba(OH)2溶液不斷加入 KAI(SO)2溶液中反應至沉淀物質的量最大:3Ba2+
10、 6OH + 2AI3+3SO2=3BaSOJ+ 2AI(OHJB. CI2通入冷水中:Cl2+ H2O =C-+ CIO + 2H+C. CuSQ 溶液跟 Ba(OH溶液混合:Ba2+ SQ2= BaSQjD.漂白粉溶液中通入 SQ 氣體:Ca2+2CIO+SO2+H2O=CaS(OJ+2HCIO【答案】 A【解析】【分析】【詳解】A.將 Ba(OH)2溶液不斷加入 KAI(SO)2溶液中反應至沉淀物質的量最大,此時鋇離子和硫酸 根離子都恰好完全沉淀,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Ba2+6OH + 2AI3+ 3SO2=3BaSOJ+2AI(OH)3J, A 正確;B. C2通入冷水中生成鹽酸和次
11、氯酸,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12+ H20? CI + HCIO +J B 不正確;C. CuSQ 溶液跟 Ba(0H)2溶液混合后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鋇沉淀,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u2+Ba2+2OH-+ SQ2= BaSOd + Cu(OH2J,故 C 錯誤;D.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 SQ 氣體,由于次氯酸具有氧化性,不能生成亞硫酸鈣,該反應的離 子方程式為Ca+ZCQ+SQ+HzOnCaSOJ+2HC, D 錯誤。綜上所述,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6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Ba2+SO2+H+OH BaSOj+H2OB.用往氯化鐵中加鐵粉:Fe+
12、F02Fe2+C.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 Ca2+2OH+COCaCOU +H2OD.往碳酸鎂中滴加稀鹽酸:MgCO3+2H+ CQf+H2O+Mg2+【答案】 D【解析】【分析】【詳解】A. 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方程式中離子數目與化學式中離子數目不對應,正確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_+2H+SO2一 BaSQJ+2H2O,故 A 錯誤;B.鐵和三氯化鐵之間可以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Fe3+ 3Fe2+,故 B錯誤;C.過量 CO?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離子反應為 CQ+OH HCQ,故 C 錯誤;D.碳酸鎂屬于難溶物,寫化學式形式
13、,離子反應為:MgCO3+2H+ CQf+Mg2+H2O,故 D 正確;故選 D。【點睛】 本題考查離子反應方程式書寫的正誤判斷,把握發生的反應及離子反應的書寫方法為解答 的關鍵,側重與量有關的離子反應、復分解反應的離子反應的考查。7. 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H+)/c(OH-)=1X102的溶液中:K、Na、CO;、NO32B. 0.1moI/LHCI 溶液:Na、K、CH3COO、SO243C. 0.1moI/LK2CO3溶液:Na、Al、Cl、NO;3D. c(Fe2+)=0.1moI/L 溶液中:H、NO3、SCN、AI3【答案】 A【解析】【詳解】A
14、項,由 c( H+)/c(OH-)=1x1012可知,c(OH) c(H+),溶液顯堿性,該組離子之間不反應,可大量共存,A 項正確;B 項,HCI 溶液有 H+顯酸性,CfCOO 不能大量存在,故 B 項錯誤;C 項,KCOs溶液存在 CO32-, CQ2-與 Al3+發生雙水解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C 項錯誤;D 項,Fe2+能在酸性條件下被 NO3-氧化為 F0, Fe3+與 SCN 結合生成絡合物,不能大量共 存,故 D 項錯誤。答案選 Ao8.工業生產上用過量燒堿溶液處理某礦物(含AbO3、MgO),過濾后得到濾液用 NaHCO溶液處理,測得溶液 pH 和 Al (OH)3生成的量隨
15、加入 NaHCQ 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 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2A.生成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HCO3AIO2H2OAl(OH)3CO32B.原 NaHCQ 溶液中C(H2CO3)C(HCO3)C(CO3)=0.8mol/LC.a 點溶液中存在:c(Na ) c(H ) c( AIO2) c(OH )D. a 點水的電離程度小于 b 點水的電離程度【答案】B【解析】【分析】氫氧化鈉與氧化鋁反應后生成偏鋁酸鈉,偏鋁酸鈉與碳酸氫鈉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鋁沉淀;2根據物料守恒,原溶液中的MH2CO3) c(HCO3)c(CO3) c(Na ),推斷出c(Na )即可得到答案;【詳解】A. 根據強酸制
16、弱酸原理可以寫出離子方程式HCO3AIO2H2O AI(OH)3CO;,故 A 正確;B. 加入 40mLNaHCO3溶液時沉淀最多,沉淀為 0.032mol,前 8mLNaHCO 溶液和氫氧化鈉反應(OH HCO3CO3H2O)不生成沉淀,后 32mLNaHCO3溶液與偏鋁酸鈉反應(HCO3AIO2H2O Al (OH )3CO3)生成沉淀,則原 NaHCO 溶液物質的量嚴二z7mz7m二;口5050出.*0.*0加1010V(WaHC03)/iiL0 032濃度c(NaHCO3)= moI/L=1.0moI/L,原 NaHCO 溶液中的物料守恒為0.0322C(H2CO3)C(HC03)c
17、(CO3) c(Na )=1.0mol/L,故 B 錯誤;Ca 點為偏鋁酸鈉和氫氧化鈉混合溶液,根據電荷守恒可以寫出:c(Na )C(H )C(AI02)C(OH ),故C正確;D.水的電離程度:a 點為偏鋁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混合液, b 點為偏鋁酸鈉與碳酸鈉的混合 液,因為酸堿抑制水的電離,鹽類水解促進水的電離,所以水的電離程度:a 點小于 b點,故 D 正確;答案選 B。【點睛】 氫氧化鈉與氧化鋁反應后生成偏鋁酸鈉,偏鋁酸鈉與碳酸氫鈉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鋁沉淀; 物料守恒是水溶液常考的知識點,例如此題中原溶液的2c(H2C03) c(HC03) c(C032) c(Na ),推斷出c(Na )即
18、可得到答案;水的電離與 酸堿性有很大關系,酸堿抑制水的電離,能水解的鹽可以促進水的電離。9. M、N 兩種溶液各含有下列十種離子中的五種:Al3+, Na+、Mg2+, H+、Cl-、N03-、0H-、SO32-、SQ2-、CO2-已知兩溶液所含離子各不相同,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如果 M 呈強酸性,則 N 中可能向時含有 NO3-、SO2-、CO32-B.如果 M 呈強堿性,則 N 中可能同時含有AI3+、SO42-、crC.如果 M 具有強還原性,則 N 中一定同時含有 H+、Mg2+、CD.如果 M 具有強氧化性,則 N 中一定同時含有 Na+、OH-、SQ2-【答案】 BD【解析】【
19、分析】【詳解】A.溶液 M 呈強酸性,則 M 中含有 H+,貝 V N 中一定含有 OH-、SQ2-、CO32-,由溶液為電 中性,貝 U N 中不可能再同時存在 NQ-、SQ2-,故 A 錯誤;B. 溶液 M 呈強堿性,則M 中含有 OH-,則 N 中一定含有 H+、Al3+、Mg2+,H+、Al3+、Mg2+可以與 SQ2-、C大量共存,故 B 正確;C.如果 M 具有強還原性,則 M 中含有 SQ2-,貝 V N 中一定含有 H+、Mg2+、Al3+,可推出 M 中還有Na+、OH、CQ2-,不能確定 C存在于哪種溶液中,故 C 錯誤;D. 如果 M 具有強氧化性,則 M 中含有 H+、
20、NO3-,則 N 中一定含有 OH-、SOS2-、CQ2-,可 推出 M 中還有 Al3+、Mg2+,由溶液為電中性,貝 U N 中一定含有 Na+,故 D 正確; 故答案選 BD。【點睛】 本題把握題目中的信息及常見離子之間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要聯系常見的氧化還原反 應、復分解反應的離子共存問題。10.常溫下,在 lOOmL 1mol/L 的 NaHCQ 溶液中,加入 Xmol 的 Ba(OH 衛固體(假設溶液體積和溫度保持不變)。以下關于溶液中c(CO32-)及 c(HCO-)的變化判斷正確的是A. 當 X=0.025 時,溶液中有 HCO-和 CQ2-,且 2C (CQ2-) = C(
21、HCO3-)B. 當 X=0.05 時,溶液中有 HCQ3-和 CQ32-,且 C (CQ2-) C( HCQ-)C. 當 X=0.06 時,溶液中 HCQ3-、CQ2-濃度都減小了D. 當 X=0.1 時,溶液 pH 增大,沉淀達到最大值【答案】 BD【解析】【分析】【詳解】A.當 X= 0.025 時,溶液中發生反應: NaHCQ(少)+Ba(OH 廠 BaCQU +NaOH+HO,NaHCQj 過量 0.075mol,繼續發生反應: NaHCQ+NaOH= Na2CQj+H2O,剩余NaHCQj0.05mol,生成 Na2CO30.025mol,所以溶液中有 HC6 和 CQ2-,但 C
22、Q2-發生水解生 成 HCO-,則2C(CO32-)VC(HCQ-),故 A 錯誤;B.當 X= 0.05 時,溶液恰好發生反應:2NaHCO3(過)+ Ba(OH)2= BaCQj+ Na2CQ + 2H2O, CO2-發生水解生成 HCQ-,所以溶液中有 HCO3-和 CQ2-,且 c(CQ2-)c(HCQ-),故 B 正確;C.當 X= 0.06 時,溶液發生反應:NaHCO3(少)+Ba(OH)BaCQJ+NaOH+HO, NaHCQ過量 0.04mol,繼續發生反應:NaHCQ+NaOH= Na2CO3+H2O,剩余 NaOH 0.02mol,生成 Na2CO30.04mol, HC
23、Q-是 CQ2-發生水解生成的,所以溶液中HCQ-濃度減小,CQ2-濃度增大,故 C 錯誤;D.當 X= 0.1 時,溶液中恰好發生反應:NaHCQ (少)+Ba(OH)= BaCQj+NaOH+HO,溶液堿性增強,溶液 pH 增大,Ba(OH)2完全沉淀,沉淀達到最大值,故D 正確;答案選 BD。11.在酸性 Fe(NO3)3溶液中逐漸通入 H2S 氣體,可能發生的離子反應是A. H2S + 2NO3-+ 2H+=2NO2f+ SJ+ 22OB. 3 H2S + 2NO3-+ 2H+=2NOT + 3SJ+ 4HOC. 3Fe3+ 3NO3-+ 6H2S =3NOf+ 6SJ+ 32F+e+
24、6H2OD. Fe3+3NO3-+ 5H2S+ 2H+=3NOf+ 5SJ+ F2e+6H2O【答案】 BD【解析】【分析】酸性溶液中,氧化性 HNO Fe3+,硫化氫不足,硝酸根離子氧化硫化氫;硫化氫足量,則Fe( NO3)3完全反應,以此來解答。【詳解】酸性溶液中,氧化性 HNO Fe3+,硫化氫不足,硝酸根離子氧化硫化氫,由電子、電荷守恒 可知,離子反應為 3HS+2NO+2H=2NOT +3SJ +4H2O;硫化氫足量,貝UFe (NO)3完全反 應,由電子、電荷守恒可知,離子反應為Fe3+3NO3-+5H2S+2H+=3NOf+5SJ+Fe2+6H2O;故選: BD。12.PbO2在
25、工業上可作蓄電池中良好的正極材料。以廢鉛蓄電池拆解出來的鉛泥”(主要成分為PbS04,另有少量 Pb、PbO2和CaS04等)為原料制備PbO?的一種工藝流程 如圖所示:適量鉛粉15 %強酸耳0%硫酸 潯滴已知:i.常溫下,單質鉛與鹽酸或硫酸幾乎都不反應。ii .鉛鹽中,(CHCOO)Pb、Pb(NO3)2均易溶于水,PbSOq難溶于水。請回答下列問題:(1)_ 酸溶”時,Pb 和 PbO2轉化為可溶性 Pb2+鹽,則 酸溶”時所用的強酸 X 為_ ;此條 件下的氧化性:X_PbO2(選填“ 或“ Pb+CIC)+2OH-=PbO2J+CI+2CH3COO+H2O;(5)酸溶”階段加入的 HN
26、O3會轉化為 NOx污染環境,鉛是重金屬,鉛鹽也會污染土壤或水源,故答案為:酸溶”時會產生大氣污染物 NOx(重金屬鉛鹽可污染土壤或水源);(6) 鉛蓄電池的負極為 Pb,放電時負極發生的反應為:Pb+ SQ2_ 2e_=PbSO;充電時 陽極發生反應:PbSQ 2e+2H2O=PbO2+SO42-+4H+,當電極上通過 1moI 電子,陽極上有 0.5molPbSO4轉化為 0.5molPbO2,質量減少 32g,故答案為:Pb+ SO42 2e=PbSO; 32。【點睛】二次電池充、放電時電極的判斷:放電時的負極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該極充電時要恢復原狀,則需要發生得電子的還原 反應,做陰
27、極;放電時的正極發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該極充電時要恢復原狀,則需要發生失電子的氧化 反應,做陽極。13.石棉礦是天然纖維狀硅酸鹽類礦物的總稱,可分為蛇紋石石棉礦(又稱溫石棉礦)和閃石類石棉礦兩大類。蛇紋石石棉礦具有優良的性能,在工業中應用廣泛,在國防和航天工 業中亦有許多用途。(1)“蛇紋石石棉”的氧化物形式為 6MgO?4SiQ?4H2O,其中原子半徑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 。Si 原子的核外有 _ 種能量不同的電子,其最外層電子的運動狀態有_種。SiO2與 NaOH 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能源材料是當今科學研究的熱點。氫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必須解決它的儲存問題,C6o后,科
28、學家又合成了S6o、N6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030(結構見圖)可用作儲氫材料。是_Oa. C6o、S60、N60都屬于新型化合物b. C60、S60、N60互為同分異構體C.已知 N60結構與 C60相似,由于 N-N 鍵能小于 N 三 N,故 N60的穩定性弱N2d.已知金剛石中 C C 鍵長 154pm, C60中 C C 鍵長 145140pm,故C60熔點高于金剛石(3)常溫下,將 a mL 三種一元酸分別和 NaOH 溶液等體積混合,實驗數據如下:組別c(一兀酸)c(NaOH) /mol/L混合溶液的 pH甲c(HX)=0.1 mol/L0.1pH =10乙c(HY)=0.1mol
29、/L0.1pH = 7丙c(HZ)=0.1 mol/L0.1pH = 9丙組實驗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 ,所得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 c(OH) =_mol/L ;比較此時 HX、HY、HZ 三種酸的酸性強弱_ _部分實驗反應過程中的 pH 變化曲線如下圖:表示乙組實驗的 pH 變化曲線是 _ (填圖 1 或圖 2)上圖中表示溶液呈中性的點為 _ ,表示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的點是 _【答案】第三周期第 IIA 族 5 種 4 種 SiQ + 2NaOH 宀 Na2SiO3+ H2O c HZ +0H 宀 H2O + Z-1X10-5HY HZHX 圖 1 BD BE【解析】【詳解】1這幾種元素中,
30、原子半徑最大的元素是Mg 元素,鎂原子核外有 3 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是 2,所以鎂位于第三周期第IIA 族;原子核外有幾種能級就有幾種能量不同的軌道,原子最外層上有幾個電子就有幾種運動狀態不同的電子,Si 原子核外有 1s、2s、2p、3s、3pn5種能量不同的電子,其最外層有4 個電子,所以有 4 種運動狀態的電子;SiO2與 NaOH 溶液反應生成硅酸鈉和水,反應方程式為SiO22NaOH Na2SiO3H2O;故答案為:第三周期第IIA 族;5; 4;SiO22NaOHNa2SiO3H2O;2 a.Ceo、Si60、N60都屬于單質,a 錯誤;b.同分異構體研究對象為化合物,C60、
31、Si60、N60都屬于單質,且分子式不相同,b 錯誤;c.N N鍵能小于N N,鍵能越小,化學鍵越不穩定,故N60的穩定性弱于N2, c 正確;d.金剛石屬于原子晶體,C60屬于分子晶體,故金剛石的熔點高于C60, d 錯誤,故答案選 C。3 pH 9,說明 NaZ 為強堿弱酸鹽,HZ 為弱酸,則 HZ 和 NaOH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Z OHH2O Z;所得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 OH 1014/1091 105mol /L;等體積等濃度混合,只有HY 與 NaOH 反應后溶液的pH 7,則 HY 為強酸,混合溶液的 PH 的大小順序為:甲丙乙,所以對應的酸的酸性強弱為HY HZ HX,
32、故答案為:HZ OH出0 Z;1 105;HY ; HZ ; HX;40.1mol/L的酸溶液,圖 1 表示的pH 1說明為強酸,圖n起始溶液pH 3,說明 為弱酸在溶液中部分電離出氫離子,乙組酸堿等濃度等體積反應溶液pH 7說明溶液呈中性是強酸強堿發生的反應, 圖 1 符合,故答案為:圖 1 ;圖象中溶液pH 7時溶液呈中性,B、D 點時溶液顯示中性,分析圖,圖可知圖 1 是強酸強堿反應,反應終點時溶液pH 7,圖 2 是弱酸和強堿反應,恰好反應生成的鹽是強堿弱酸鹽,溶液呈堿性,說明BE 點是表示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的點,故答案為:BD;BE=14.某無色澄清溶液中 C濃度為 0.5 mol1,
33、還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種離子。陽離子K+ Al3*、Mg2+、Ba、Fe3+陰離子NO3-、CQ2-、SiO32-、SQ2-、OH一現取該溶液 100 mL 進行如下實驗(氣體體積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序號實驗內容實驗結果I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標準狀況下1.12 L 氣體n將I的反應混合液過濾, 對沉淀洗滌、 灼 燒至恒重,稱量所得固體質量固體質量為 4.8 g出向n的濾液中滴加 BaC2溶液無明顯現象請回答下列問題:(1)_ 通過以上實驗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離子有_。能確定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2) 實驗中生成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 _。(3) 通過實驗I、n、川和必要計算,請
34、寫出一定存在的陰離子 _ (不一定要填滿)。(4) 判斷 K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其最小濃度,若不存在說明理由:【答案】OH、NO3-Al3+、Mg2+、Ba2+、Fe3+、SO42-SiQ2-+2H+=H2SiQJCO2-、SiQ2-存在,濃度至少為 3.1mol?L-1【解析】【分析】1 12L由實驗I可知,100mL 溶液中一定含有 CQ2-,其物質的量為=0.05mol,則22.4Lgmol一定沒有 Al3+、Mg2+、Ba2+、Fe3+;由生成白色沉淀判斷溶液中一定含有SiOa2-,發生反應SiO32-+2H+=H2SiO3i,硅酸加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硅,固體質量為4.8g 為二氧化
35、硅的質4.8gn =0.08mol量,根據硅原子守恒,SiQ2-的物質的量為60ggmol1;由實驗川可知溶液中不含 SO42-,根據電荷守恒:2n(CQ2-)+2n(SiO32-)+n(CI-)=20.05mol+20.08mol+0.05mol=0.31mol,溶液中一定含有 K+,且其濃度至少為O.m=3仆0仇-1,不能確定 OH、NO3-是否存在。0.1L【詳解】(1)通過以上實驗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離子有OH、Nq,確定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Al3+、M6+、Ba2+、FeT、SQ;(2)由生成白色沉淀判斷溶液中一定含有 SiQ2-,發生反應SiO32-+2H+=H2SiO3J;(3)根據
36、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存在CO32-、SiQ2-;(4 )根據電荷守恒:2n(CQ2-)+2n(SiO32-)+n(CI-)=20.05mol+20.08mol+0.05mol=0.31mol,溶液中一定含有 K+,且其濃度至少為 3.1mol?L-1。【點睛】離子共存問題利用濃度計算時需利用溶液中陰陽電荷守恒列出等式進行計算。15.某固體混合物可能由 KNQ、K2SQ、KCLNaCI、CuC2和 NazCQ 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依次進行如下實驗,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記錄如下:(1) 混合物加水得到無色溶液;(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過量BaC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將該沉淀濾出,此沉淀可完全溶于稀 HNQ;(3)向(2)的濾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該沉淀不溶于稀HNO3據此,可判斷出混合物中肯定會有 _ ,肯定沒有 _ ,可能含有 _ .寫出步驟(2)_ 中涉及的相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答案】Na2CQ K2SO4、CuC2NaCLKNOs、KCl B+CO32=BaCO4、BaCO+2H+=CQf+H2O【解析】【分析】(1) 向混合物中加入適量水全部溶解,溶液無色透明,說明一定不會含有CuC2,不含有不溶物或反應生成不溶物;(2) 向步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初級銀行從業資格之初級個人理財通關題庫(附帶答案)
- 2025跨國技術合作合同
- 2025年廣州市國際旅游組團的合同
- 2025綠化景觀改造項目合同 標準版模板
- 2025年其它貿易合同外資代理協議樣本
- 基礎磚胎膜的砂漿標號
- 斜屋面吊籃施工方案圖片
- 2025調味品供貨合同(醬油)
- 借東西合同樣本
- 沉井牽引管施工方案
- 《鐵路技術管理規程》(普速鐵路部分)
- 農業新質生產力
- 成語故事《一葉障目》課件2
- 西工大附中2025屆高考英語一模試卷含解析
- 《支付寶相關功能》課件
- 頸椎損傷術后的康復護理
- 2015-2024年十年高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5 萬有引力與航天(解析版)
- 視覺導航關鍵技術
-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及范文
- 如何應對學習壓力
- 6S組織架構及內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