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 中考復習題型(四)實驗探究專題|類型一光學實驗|【強化訓練1】 光的反射實驗1.12018 福建B卷】如圖T4-1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其中ABC皿白色硬紙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 ONf轉,0師直于CDy一rj圖 T4-1(1)實驗時,將光屏 放置在平面鏡上,讓一束光緊貼光屏射向鏡面上的。點,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圖甲所示。將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轉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圖乙所示。說明反射光線、入 射光線與法線在。(2)某同學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其中有一組數(shù)據(jù)測錯了,這組數(shù)據(jù)是第 次實驗中的,原因可能是將 反射光線與 的夾角當成了反射角。實驗次數(shù)123456入射
2、角60°50°40°30°20°0°反射角60°50°40°60°20°0°2.12018 青島】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如圖T4-2所示,M是小平面鏡,E、F是兩塊粘接在一起的硬紙板,且E、F在同一平面,并與鏡面垂直。用激光筆和量角器進行實驗,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次數(shù) 123入射角25 40 60圖 T4-2在圖上標出入射角i。(2)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入射角。(3)如果要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應將硬紙板的右半面【強化訓練2】 平面鏡成像實驗實驗中蠟燭放在
3、水平面上,1.12019 綏化】某興趣小組用如圖 T4-3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玻璃板豎直放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圖 T4-3O應選擇(選填“薄”或“厚”)玻璃板進行實驗。(2)將點燃的蠟燭 A放在玻壬板前5 cm處,小麗沿垂直板面方向?qū)以5 cm/s的速度遠離玻璃板,2 s后放穩(wěn)。則未點燃的蠟燭 B與A相距cm才能與A的像完全重合。(3)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4)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傾斜(如圖T4-4所示),蠟燭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會(選填“偏高”或“偏低”)。2.12019 通遼】某同學為了探究“平面鏡
4、成像時,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的關系”,使用的實驗器材有:單面鍍膜的玻璃板、支架、兩個相同的跳棋、白紙和刻度尺。實驗裝置如圖T4-5甲所示。白舐O左6;圖 T4-5(1)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將玻璃板豎直立在白紙上,使玻璃板有膜那一面的下邊線與直線重合。(選(2)用鍍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實驗,實驗環(huán)境有:幾乎無光的實驗室,有陽光的實驗室,在填“”或“")中進行實驗效果好。(3)在同樣的實驗環(huán)境下,用鍍膜玻璃板實驗比用普通玻璃板實驗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4)在白紙上沿跳棋 A和B的邊緣畫圈,測出物距 u和像距v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123物距u/cm3.395.116.39像距v/cm5.22
5、6.51cmio如圖乙所示,第一次實驗測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線的距離,則像距 vi =該同學發(fā)現(xiàn)三次實驗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A.刻度尺測量像距時存在誤差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C.物和像的標記點不對應D.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強化訓練3】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1.12019 南安一模】 用如圖T4-6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要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蠟燭向(選填"上”或"下”)調(diào)節(jié)。(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cmt(3)當蠟燭距凸透鏡 5 cm時,移動光屏無法呈現(xiàn)燭焰的像,原因是撤去蠟燭,調(diào)節(jié)光屏,發(fā)現(xiàn)在光屏上出
6、現(xiàn)了窗外遠處彩燈的像,則此時光屏與凸透鏡的距離在以下哪個 范圍A.一倍焦距以內(nèi)B.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C.二倍焦距以外2.12018 安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f=(1)如圖T4-7甲所示,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cm;實驗前應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 高度上。書即|卜|即心叩叫De 10 20 擊乙圖 T4-7(2)實驗過程中,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如圖乙所示時,在光屏上可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 的實像,生活中利用這個規(guī)律制成的光學儀器是 。(3)實驗時,由于實驗時間長,蠟燭變短,燭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會向 (選填"
7、;上”或“下”)方移動。(4)如圖丙所示,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副眼鏡,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了,將光屏向靠近透鏡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呈現(xiàn)清晰的像,則該眼鏡是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類型二熱學實驗|【強化訓練1】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2018 荊州】 如圖T4-8甲是小明、小紅兩名同學分別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他們所用的器材規(guī)格完全相同。圖 T4-8(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2)安裝好器材開始實驗后,小紅按如圖甲所示方式進行讀數(shù),其錯誤之處是:讀數(shù)時,視線沒有與溫度計 中液柱的上表面。(3)讀數(shù)時小明發(fā)現(xiàn)
8、 A點有小水滴影響讀數(shù),小水滴的成因是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而按圖乙改進 后可以順利讀數(shù)。(4)圖丙是兩名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實驗室當時的大氣壓 (選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標準大氣壓。若小明和小紅所選水的質(zhì)量分別為m、g 根據(jù)圖丙分析可知 m(選填“ >” “<”或“=") m2。(5)小明觀察到: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圖T4-9中圖 (選填"A”或"B”)。4R圖 T4-9(6)小紅同學想提高水的沸點,換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燈加熱,這種做法 (選填“可行”或“不可行”)。【強化訓練2】 探究物質(zhì)熔
9、化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12019 云南】學習小組的同學用如圖 T4-10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種晶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1)如圖甲所示的器材組裝有一不當之處是 。實驗中使晶體受熱均勻的 措施有 (寫出一條即可)。(2)待溫度升高到40 C,開始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得到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則該晶體的熔點是 C,熔化經(jīng)歷了 min,該物質(zhì)在固態(tài)時的比熱容 (選填“大 于” “小于”或“等于”)液態(tài)時的比熱容。(3)另一小組的同學發(fā)現(xiàn),在晶體熔化過程中撤去酒精燈,晶體還會繼續(xù)熔化,原因 是,晶體可以繼續(xù)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2.12018 齊齊哈爾】 李悅和小
10、組同學利用實驗室開放日,合作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裝 置如圖T4-11甲所示。12 時間/niin乙圖 T4-11(1)冰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可知冰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喜歡探究的李悅和同學們接下來撤去部分器材,裝置稍加改動并倒掉一部分水,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如圖丙所示。他們發(fā)現(xiàn)在沸騰過程中, 水的溫度(選填“升高” “不變”或“降低”)需持續(xù) (選填“吸熱”或“放熱”)(3)同學們又進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時間/min0510 152535 45 5565溫度 / C100 7155 453528 24
11、 2222請在圖T4-12所示的坐標紙上用描點法畫出上述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根據(jù)圖像,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是 。如果要喝一杯奶茶,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A.先將滾燙的熱茶冷卻 5 min ,然后加一匙冷牛奶B.先將一匙冷牛奶加進滾燙的熱茶中,然后冷卻5 min結合本次探究,你認為方案 的冷卻效果較好。【強化訓練3】 探究物質(zhì)的吸熱性能1.12018 棗莊】某班同學利用圖T4-13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爆油水圖 T4-13O加熱過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熱量(1)在圖中除了所給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來判斷的。的多少是通過(2)實驗中第1、2兩個小組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通過分析
12、實驗數(shù)據(jù),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實驗組別液體質(zhì)里/g初溫/ C末溫/ C加熱時間/min水200254013.51煤油20025406.5水2002540122煤油20025405.5(3)圖T4-14是第1組同學繪制的吸收熱量-時間和溫度-時間圖像,其中能正確描述該實驗真實情況的圖像是 (選填序號)。圖 T4-14(4)使質(zhì)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溫度,加熱時間應該相同,但1、2兩組的同學在交流實驗數(shù)據(jù)時發(fā)現(xiàn):第 1小組的加熱時間明顯偏長,其原因可能是 。(5)這兩組同學對圖T4-13的裝置進行了改進,將分別裝有水和煤油的試管放在同一個燒杯中用水加熱,而不是用兩個酒精燈分別加熱,如圖T4-15所示,
13、這樣做的好處是 圖 T4-152.12018 昆明】在探究“物質(zhì)吸熱規(guī)律”的實驗中:(1)取 質(zhì)量的水和煤油放入兩個相同的容器里,用同樣的兩個酒精燈對它們加熱(如圖T4-16所示)。加熱時,上下緩慢提拉攪拌器,這是為了使水和煤油受熱。尸攪拌器攜抻器圖 T4-16(2)實驗中加熱時間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可以認為是相同的,假設加熱時間1 min吸收的熱量為 Q,經(jīng)過實驗得到了以下兩組數(shù)據(jù):液體加熱時吸收的Mm /g初溫/ c末溫/C名稱間/min熱量20271Q水20027351Q35421Q20351Q煤油20035511Q51661Q從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相同質(zhì)量的水或者煤油,它們吸收相同
14、的熱量后升高的溫度幾乎是 的。相同質(zhì)量的水和煤油,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后升高的溫度是 的。(3)由(2)中、兩個結論發(fā)現(xiàn),不同物質(zhì)吸熱的本領不同,為了描述物質(zhì)吸熱本領大小,引入了一個 物理量,它就是。(4)春城昆明之所以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個原因是高原明珠“滇池”對氣溫起到了調(diào)節(jié)作用,因為水的 較大,當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溫度變化較小。|類型三力學實驗|【強化訓練1】探究牛頓第一定律1.12019 宜賓】 關于“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問題,某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依次將毛巾、棉 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分別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三 種情況下
15、的運動如圖 T4-17所示。圖 T4-17(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獲得的速度大小(選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實驗中的“阻力”是指小車受到的 。(2)分析圖中運動情況可知: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減小得越(選填“快”或“慢”)。(3)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礎上,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狀態(tài)或 狀態(tài)。(4)牛頓第一定律 (選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其符合邏輯的科學推理為科學研 究提供了一個重要方法。2.12019 巴中】 小明同學用如圖 T4-18所示的
16、裝置探究“力與運動的關系”。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處由 靜止滑下,分別標記出小車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停止位置。(1)小車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是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 相同。(2)標記a是小車在 表面停下來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選填“快”或“慢”)。(3)在此實驗基礎上通過推理可知觀點 (選填"A”或"B”)是正確的。A.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B.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4)在此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讓同一小車從斜面不同高度處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相同水平面滑行的距離,可以探究小車的重力勢能是否與有關。【
17、強化訓練2】 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018 樂山】 在學習摩擦力時,小強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他進行了如圖T4-19所示實驗,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第一次:如圖甲,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第二次:如圖乙,在木塊上加一祛碼,從而改變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測出此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第三次:如圖丙,在木板上鋪上毛巾,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保持木塊上的祛碼不變,測出此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圖 T4-19實驗次數(shù)接觸面壓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一木板面4 N0.6 N一木板面6 N0.9
18、N三毛巾面6 N3 N(1)以上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 知識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在第一次實驗中,滑動摩擦力為 N,若拉力增大到2 N,木塊做加速運動時,滑動 摩擦力為 N。(2)比較一、二兩次實驗得出結論: (3)比較二、三兩次實驗得出結論: (4)如圖丁所示,小強還利用以上器材來探究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他水平拉動木板向右加速運動的過程中,木塊相對地面保持靜止,木塊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 (選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方向是 【強化訓練3】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2019 銅仁】 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設計了如
19、圖T4-20所示的兩種實驗方案。A _ 一太 A_ A甲乙圖 T4-20 (1)通過實驗比較,小明發(fā)現(xiàn)采用方案乙實驗效果更好,原因是 。 (2)該實驗裝置中,木板兩端的定滑輪的作用是 。(3)保持兩盤中祛碼質(zhì)量相等,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放手后觀察到小車轉動,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tài)。這個實驗現(xiàn)象說明: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這兩個力才能彼此平衡。(4)小明在完成“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后,又利用該裝置進行探究,剪斷小車左邊的細線后,小車由 靜止向右運動,此現(xiàn)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強化訓練4】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12018 龍東】小紅和小明利用如圖
20、T4-21所示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甲乙崗圖 T4-21(1)若實驗前杠桿如圖甲所示,可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 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實驗過程中,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3)在杠桿兩端加掛鉤碼,并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測出力臂,多次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實驗次數(shù)F1/NL1/cmF2/NL2/cm11102522101203215310小明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得出杠桿平衡條件是 。(4)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紅在杠桿上的A點處掛4個相同的鉤碼,如圖乙所示,為使杠桿重新平衡,應在 B點處掛 個相同的鉤碼。當杠桿平衡后,將 A點和B點下方所掛的鉤
21、碼同時向支點 O靠近一格,杠桿 會 (選填“左側下沉” “右側下沉”或“仍水平平衡”)。(5)如圖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 C點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彈簧測力計在原位置逐漸(選填“變大” “變小”或“不向左傾斜時,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變”)。2.12019 包頭】 圖T4-22是“利用杠桿測量石塊密度”的實驗。(p水=1.0 X 103 kg/m 3)(1)在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此時杠桿處于(選填“平衡”或“不平衡”) 狀態(tài);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調(diào)節(jié),這樣做的目的是圖 T4-23并消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2)在溢水
22、杯中裝滿水,如圖乙所示,將石塊緩慢浸沒在水中,讓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時小桶A中水的體積 石塊的體積。(3)將石塊從溢水杯中取出,擦干后放入另一相同小桶B中,將裝有水和石塊的 A、B兩個小桶分別掛在調(diào)好的杠桿兩端,移動小桶在杠桿上的位置,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恢復平衡,如圖丙所示,此時小桶A、B的懸掛點距支點分別為13 cm和5 cm,若不考慮小桶重力,則石塊密度的測量值為 kg/m3;若考慮小桶重 力,則石塊的實際密度將比上述測量值 。【強化訓練5】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12018 德州】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圖T4-23為測量某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每個滑步輪的質(zhì)量都相等)驟實驗時
23、沿豎直方向勻速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2是用圖 做的實驗。實驗3中的機械效率刀=實驗序號鉤碼重量G/N鉤碼上升局度 h/m繩端拉力F/N繩端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表140.11.80.374%格280.13.10.386%380.12.50.4通過比較 (填實驗序號)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時,物重越大,滑輪結 組的機械效率越高。論 通過比較2、3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不同滑輪組提升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問題實驗過程中邊拉動邊讀數(shù),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穩(wěn)定,有同學認為應靜止時讀數(shù)。你認為他的想法討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因為他沒有考慮到
24、 對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論2.12019 青島】實驗探究。(1)探究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某同學用質(zhì)量已知的鉤碼進行實驗,根據(jù)測得的數(shù)據(jù)作出的 G-m關系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a,如圖T4-24所示。由此得出結論: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的質(zhì)量成 比。7c "Y V, J 5T U. J圖 T4-24他又正確測量了一個木塊的質(zhì)量和重力,并在同一坐標系中正確描點得到點A,如圖所示。點A不在直線a上的主要原因是。(2)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如圖T4-25所示,將棉布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小車在水平面上由于受到阻力,滑行一段距離后停止;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
25、由靜止滑下,運動的小車所受到的阻力減小,滑行的距離增大。2020 中考復習圖 T4-25進一步推理:如果運動的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 。通過上述實驗和推理可得: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是 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3)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裝置和數(shù)據(jù)記錄表如下:鉤碼重鉤碼上繩端繩端移機械次數(shù)力G/N升的高拉力動的距效率度h/mF/N離s/m刀12.00.100.90.3074.1%22.00.150.90.4574.1%32.00.200.90.6074.1%44.00.201.60.603圖 T4-26第4次實驗測得機械效率約為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利用相同的滑輪組提升同一物體,物體
26、上升的高度不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提升不同的物體,物體的重力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強化訓練6】 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1.12018 遼陽】 在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陽用同一實驗裝置,讓從斜面上滾下的小鋼球鉆入水平面上的硬紙盒,如圖T4-27甲、乙所示。請完成以下實驗。(1)通過比較甲、乙兩次實驗中硬紙盒被推的遠近,可以得出結論:質(zhì)量相同時,物體的越大,動能越大。對比甲、乙兩次實驗還可以得出:質(zhì)量相同時,物體位置越高,重力勢能。在甲、乙兩次實驗中,硬紙盒所受滑動摩擦力 (選填“相同”或“不同”)。(2)如果做圖乙實驗時,硬紙盒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為防止因此造成硬紙盒損
27、壞,需改進圖乙實驗再與圖 甲實驗對比。在不改變木板長度的情況下,應采用以下 方法。A.換用質(zhì)量更小的鋼球B.給水平木板鋪上毛巾C.適當降低鋼球的高度D.換用一個較重的硬紙盒(3)若要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另一因素,具體的操作方法是:選擇兩個 不同的鋼球,從同一斜面相 同高度由靜止滑下。(4)小陽在原硬紙盒的上表面粘上祛碼,設計了如圖丙所示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過比較甲、丙兩次實驗可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與 有關。2.12018 包頭】 在“探究物體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的關系”實驗中,將鋼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鋼球擺 到豎直位置時,撞擊水平木板上的木塊,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如圖 T4-2
28、8所示。圖 T4-28實驗 鋼球質(zhì)鋼球下擺木塊滑行次數(shù)量m/g高度h/cm品巨離s/cm1203035240306536030(1)本實驗使鋼球獲得動能的操作方法是 (2)從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實驗中控制了 相同,從而探究動能與 的關系。(3)第1次實驗時若不考慮能量損失,鋼球?qū)δ緣K最多可做 J的功;第3次實驗時,木塊被撞后滑出木板無法記錄數(shù)據(jù),需要重做第3次實驗,甲同學建議換用同樣較長的木板,乙同學建議換一個較大的木塊,丙同學建議降低鋼球下擺的高度,你認為應當采用 同學的建議。(g取10 N/kg )(4)由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可得出結論: |類型四 電學實驗|【強化訓練1】 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
29、因素【2019 內(nèi)江】 某同學為了探究電阻絲的電阻R與長度L、橫截面積S和材料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1)如圖T4-29甲所示,是取一段新的電阻絲緊密繞制,用刻度尺測量出它的直徑示意圖。由此可知,電阻絲的直徑為 mm從而計算出電阻絲的橫截面積 So圖 T4-29(2)在實驗中,先保持電阻絲的橫截面積S和材料不變,探究電阻絲的電阻R與長度L的關系,這種方法叫(選填“等效替代”或“控制變量”)法。(3)為了探究電阻絲的電阻 R與L的關系,實驗室備有以下實驗器材:A.電源(電壓 U=1.5 V)B.電流表 A (量程0100 mA)C.電流表 A (量程00.6 A )D.電阻箱R0 (阻值0
30、999.9 Q)E.待測電阻絲R (阻值約為10 Q)F.開關一個,導線若干為了提高實驗的精確程度,在實驗中電流表應選用 (選填器材前的字母代號)。把電阻絲拉直后,將其兩端固定在接線柱a和b上,在電阻絲上夾一個金屬夾P,移動金屬夾 P的位置,就可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L,把這些實驗器材按圖乙的電路連接起來。閉合開關 S前,電阻箱的阻值應調(diào)整到 Qo閉合開關S后,將電阻箱調(diào)到適當阻值不動,多次改變金屬夾P的位置,得到多組I、L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實驗L為橫坐標,得出圖像如圖丙所示,根據(jù)圖像電流I越小,電阻R測量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內(nèi),以電流的倒數(shù)為縱坐標、電阻絲的長度說明,橫截面積S相同的同種材料的電阻絲,
31、接入長度L越長,該電阻絲1 cm長度的阻值為Q。【強化訓練2】探究歐姆定律1.12019 銅仁】 小李為了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請你與他合作并完成以下實驗步驟。(1)在圖T4-30甲所示虛線框中畫出相應電路圖。甲X Lh.LJ J J J4 I J,4J JU J Ji I 1!i J LLJ: 1 LJrr.-m t t r <ri 111 "Gir 11 rec 1 t t rm呻,i r n-m i t rm t 11 也餐 * + 1= kE1乙圖 T4-30(2)小李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要控制不變。通過實驗探究,得到以下數(shù)據(jù)。在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時,小李發(fā)現(xiàn)表格中
32、有一組錯誤的數(shù)據(jù),請你找出第組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序號12345電壓 U/V 0.81.21.62.02.4電流 I/A 0.160.240.320.440.48(3)為了分析電流與電壓的定量關系,請你利用正確的數(shù)據(jù),在圖乙所示坐標系中繪制出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圖像。2.12019 荊州】 小陽利用如圖 T4-31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4.5 V且保持不變,實驗用到的定值電阻阻值分別為25 、20 、15 、10 、5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為“ 050圖 T4-31(1)如圖乙所示的實物電路中存在連線錯誤,而且只要改接一根導線就可以了,請你把接錯的那根導線打上“X”,再畫線把它改
33、到正確位置上(導線不允許交叉)。(2)電路改正以后,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調(diào)至最 (選填“左”或“右”)端。(3)連接好電路后,如果將電流表和電壓表在電路中位置交換,則閉合開關后,會發(fā)現(xiàn)兩表中只有 (選填“電流”或“電壓”)表有示數(shù)。(4)為了用上所有的定值電阻正確完成五次實驗,應利用滑動變阻器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至少保持V不變。(5)實驗中將5 Q的定值電阻更換為10 Q的定值電阻后,閉合開關,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 (選 填“左”或“右”)適當滑動,使電壓表示數(shù)恢復到原來的值。(6)小陽同學每次隨機選取一個定值電阻,進行了五次實驗,根據(jù)所得數(shù)據(jù)畫出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圖像如圖 丙所示,且
34、實驗中各電路元件完好,讀數(shù)、記錄均正確。但老師發(fā)現(xiàn)五次實驗中有一次未移動滑動變阻器滑 片控制電壓表示數(shù)一定,根據(jù)圖丙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阻值為 Q的定值電阻連入電路時未移動滑片,這 次實驗之前的那一次實驗,小陽選取的是阻值為 Q的定值電阻。3.12018 咸寧】朵朵和同學們在做電學實驗過程中:(1)朵朵和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依次完成了 “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三次實驗電路的設計,如圖T4-32甲、乙、丙所示。由圖甲改進為圖乙是為了保證實驗過程中 這一因素不變;由圖乙改進為圖丙是因為使 用滑動變阻器既能保護電路,又能通過調(diào)節(jié)滑片使電阻R兩端的電壓 (選填“改變”或“保持不變”)。(2)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
35、幫助朵朵按電路圖丙將圖丁中實物電路連接完整。(3)朵朵連完電路,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兩只電表的指針總在晃動。請分析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電路存 在。(4)在繼續(xù)用圖丁的實物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朵朵先將5 Q電阻接入電路,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 2 V,記下電流值;再將 5 Q電阻換成10 Q電阻,她下一步操作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 片向 (選填" A”或" B”)端移動。(5)朵朵和同學們完成上述探究活動后,想測量一只額定電壓為2 V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但發(fā)現(xiàn)電壓表被別的同學拿走了,于是她借助一個10 Q的電阻R,設計了如圖戊所示的電路,也測出了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36、具體操作如下:只閉合開關 S、S2,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 A時,小燈泡恰好正常發(fā)光。只閉合開關 S、S3,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不變,讀出電流表示數(shù)為I。P一。(用已知量和測量值表示,數(shù)值要求帶單位)【強化訓練3】 伏安法測電阻1.12019 貴港】 用“伏安法”測未知電阻的阻值。(1)請用筆畫線表示導線,將圖 T4-33甲所示的實物連接成完整電路。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請勿更改原有導線,導線不能交叉)。圖 T4-33(2)連接電路前,開關必須 。電路接通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應該移至圖中 (選填“A” 或“B”)處。(3)小林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電流
37、表示數(shù)為零,但電壓表有示數(shù),此時電路中的一處故障是待測電阻R (選填“短路”或“斷路”)。(4)小林排除故障后,用滑動變阻器調(diào)節(jié)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對應每次變化各測一次電流值和相應的電壓值并記錄到表格中。有一次測量電流表的指針如圖乙所示,其示數(shù)為 A;另一次測量電壓表的指針如圖丙所示,其示數(shù)為 V。小林根據(jù)幾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R的值,為了進一步減小誤差,繪制了 R的U-I圖像。(5)另一組的小宇用相同的器材進行實驗,并根據(jù)自己所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圖丁所示的U-I圖像。小林發(fā)現(xiàn)小宇繪制的 U-I圖像和自己繪制的 U-I圖像不同,你認為其原因是小宇將 小林根據(jù)小宇的圖像也可計算出待測電阻R=Qo
38、(實驗過程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拓展】(6)小芳又設計了一種方案,也測出了R的阻值。電路如圖 T4-34所示,R為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電源電壓未知且恒定不變。測量步驟如下:圖 T4-34當開關 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11;當開關S、&都閉合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I2;待測電阻 R=。(用已知和測出的物理量符號表示)2.12018撫順】 小謝同學利用三個定值電阻(5 、10 、20 )、規(guī)格為“10 Q 1 A”的滑動變阻器、 電源、電壓表、電流表、導線和開關等器材,進行了 “探究電流和電阻關系”的實驗。圖 T4-35(1)圖T4-35甲是小謝連接的實驗電路,檢查發(fā)現(xiàn)電路中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在
39、圖中連接錯誤的那根導線上打“X”,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正確。(2)改正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fā)現(xiàn)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示數(shù)接近電源電壓,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其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把 5 a的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調(diào)節(jié)滑片到適當位置,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示數(shù)為 A(4)滑片位置不動,把 5 a的電阻換成10 Q的電阻,閉合開關,應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保持 V不變,讀取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2 A。(5)要使三個電阻單獨接入電路都能完成實驗,選取電源電壓最大值不能超過 V,三次實驗后,可 得結論: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
40、的電阻成 。(6)另一小組的小滕同學在只有一只電壓表的情況下,連接了如圖丙所示的電路,測出了額定電壓為U額的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已知滑動變阻器 R2的最大阻值為R0, U額小于電源電壓)閉合開關S、S,斷開S2,將R的滑片滑到最右端,R2的滑片滑到最 (選填"上”或“下”)端,讀出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 U,即為電源電壓。閉合開關S、及,斷開Si,將R的滑片滑到最右端,調(diào)節(jié) 的的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 ,此時小 燈泡正常發(fā)光。同時閉合三個開關,保持 R2的滑片不動,然后調(diào)節(jié) R的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 ;保持R的滑片不動,將R2的滑片滑到最上端,讀出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io小燈泡正常
41、發(fā)光時的電阻 R-=。(用字母表示)【強化訓練4】 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1.12019 齊齊哈爾】 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小丹設計了如圖T4-36甲所示的電路圖,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 2.5 V ,滑動變阻器規(guī)格為“ 20 Q 1 A",電源是由2節(jié)新干電池串聯(lián)組成。內(nèi)圖 T4-36(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助小丹按電路圖甲將圖乙電路連接完整。(要求導線不交叉)(2)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置于 端(填字母)。(3)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小燈泡不發(fā)光,電流表有示數(shù),電壓表無示數(shù),則電路故障可能(4)排除故障后,緩慢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 2.5
42、 V,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為 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此時燈絲的電阻為 Qo(5)小丹繼續(xù)測量小燈泡兩端電壓略高于額定電壓時的電功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向 (填字母)端調(diào)節(jié),觀察到小燈泡變亮。(6)下表是小丹根據(jù)實驗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她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小燈泡燈絲的電阻是變化的,則影響小燈泡燈絲電阻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實驗次數(shù)12電壓U/V 1.01.52.02.52.8電流 I/A 0.120.160.180.22(7)小丹經(jīng)過思考,發(fā)現(xiàn)用兩只電流表和一個阻值為R的定值電阻也可以測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她設計的電路如圖T4-37所示,具體操作是:閉合開關 S,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A1的示數(shù)為
43、I1時,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流表 人的示數(shù)為12。則小燈泡額定功率的表達式為P額=。(用11、12、R0表示)圖 T4-372.12019 安順】 小軍同學在“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選用如圖T4-38甲所示的器材和電路,其中電源電壓為6 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 2.5 V (燈絲電阻約為12 Q) o圖 T4-38(1)為了能夠順利完成該實驗探究,下列兩種規(guī)格的滑動變阻器應選用 (選填"A”或"B”)A. "10 Q 0.5 A ”的滑動變阻器B. "50 Q 0.5 A ”的滑動變阻器(2)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fā)現(xiàn)小燈泡始終不發(fā)光
44、,電壓表有示數(shù),電流表無示數(shù),若電路只有一處故障,則故障原因是 。(3)根據(jù)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繪制出小燈泡的電流隨它兩端電壓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分析圖像可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_W(4)完成上面實驗后,小軍同學又想測量額定電壓為U額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但發(fā)現(xiàn)電流表已經(jīng)損壞,于U,定值電阻的阻值為是他又找來了兩個開關和一定值電阻,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電路,已知電源電壓恒為R,請你完成下面實驗步驟: (填寫S Si、S2的通斷情況),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 ; (填寫S Si、S2的通斷情況),保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不動,讀出電壓表示數(shù)為U;燈泡額定功率的表達式為P額=。【強化訓
45、練5】 探究磁生電的條件1.12018 淮安】 如圖T4-39所示,在“探究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實驗中。圖 T4-39(1)實驗中,觀察 判斷電路中是否有感應電流。(2)閉合開關,若導體 AB不動,左右移動磁體,電路中 (選填“有”或“無”)感應電流。(3)該實驗的結論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 在磁場中做 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4)如果將靈敏電流計換成 ,可以探究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2.12018 河南】 小明利用如圖T4-40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圖 T4-40(1)磁鐵不動,閉合開關,導體棒沿 (選填“上下”或“左右”)方向運動時,靈敏電流
46、計指針會發(fā)生偏轉。(2)導體棒不動,閉合開關,磁鐵上下運動,靈敏電流計指針 (選填"會”或“不會”) 發(fā)生偏轉。(3)斷開開關,無論磁鐵如何放置、導體棒怎樣運動,靈敏電流計指針都不發(fā)生偏轉。由此小明得出結論: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 運動時,電路中就產(chǎn)生感應電流。(4)小明進一步猜想,感應電流的大小可能與導體運動速度和磁場強弱有關。為了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強弱是否有關,他應進行的操作是【參考答案】類型一強化訓練11. (1)垂直 同一平面內(nèi)(2) 4 平面鏡2. (1)如圖所示(2)等于(3)以法線為軸逆時針旋轉(答案合理即可)強化訓練21. (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薄(2)
47、 30(3)不能(4)偏高2. (2)(3)鍍膜增強了對光的反射(4)3.50 C強化訓練31. (1)上 (2) 10(3)此時成虛像(4) B2. (1) 10.00 同一(2)放大 投影儀(或幻燈機)(3)上(4)遠視類型二強化訓練1(1)自下而上 (2)相平(3)液化 (4)低于<(5) A (6)不可行強化訓練21. (1)試管內(nèi)部分晶體露出水面,受熱不均勻使用攪拌器(或采用水浴法)(2) 48 5小于(3)水的溫度高于晶體的熔點吸收【解析】(2)由圖像可知:該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 48 C不變,所以熔點為48 C;從第5 min開始熔化,到第10 min完全熔化,持續(xù)時間
48、為5 min ;從圖像上來看,固體段比液體段溫度升高得要快些 ,由于該物質(zhì) 在固態(tài)和液態(tài)時質(zhì)量相同,加熱方式不變,則可知該物質(zhì)在固態(tài)時的比熱容小于液態(tài)時的比熱容。(3)在晶體熔化過程中撤去酒精燈 ,由于水的溫度高于晶體的熔點 ,晶體可以繼續(xù)吸收熱量,還會繼續(xù)熔化。2. (1)晶體 (2)不變吸熱(3)如圖所示溫度越低,下降得越慢(或隨著時間的推移 ,溫度下降得越來越慢;或與室溫溫差越大 ,溫度下降得越快;或溫度越高,下降得越快)A強化訓練31. (1)停表 加熱時間長短(2)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或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3) C(4)酒精
49、燈的火焰大小不同(5)確保在相同時間內(nèi)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2. (1)相等 均勻(2)相同 不同(3)比熱容 (4)比熱容強化訓練11. (1)相等摩擦力 (2)快(3)靜止勻速直線運動2. (1)速度 (2)木板慢 (3) A (4)高度強化訓練2(1)二力平衡0.60.6(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等于水平向右強化訓練3(1)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2)改變力的方向(3)在同一直線上(4)運動狀態(tài)強化訓練41. (1)右(2)便于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3) F1L產(chǎn)F2L2(4) 6左側下沉(5)變大2. (1)平衡右便于在杠桿上讀出力臂(2)等于3. ) 2.6 X103 偏大【解析】(2)在溢水杯內(nèi)裝滿水,將石塊緩慢浸沒在溢水杯中,讓溢出的水流入小桶,此時溢出水的體積就等于 石塊的體積。(3)若不考慮小桶的重力 ,由杠桿平衡條件 F1l1=F2l2得,m溢7k gl A=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花藝師考試的活動執(zhí)行力試題及答案
- 纖維素纖維復合材料的設計與制造考核試卷
- 殘疾人康復醫(yī)學基礎知識考核試卷
- 糕點店市場營銷策略與實踐考核試卷
- 小型河道攔水堰施工方案
- 筆的制造業(yè)市場趨勢預測與規(guī)劃考核試卷
- 2025年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考試多種解法試題及答案
- 箱包企業(yè)社會責任實踐與報告考核試卷
- 注冊會計師考試案例分析技巧與策略試題及答案
- 項目計劃的制定與調(diào)整考題及答案
- 新版MACSV系統(tǒng)手冊
- 智慧養(yǎng)老服務平臺建設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3年貴陽市招考派遣至貴州高級人民法院書記員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國有企業(yè)知識產(chǎn)權管理
- 心理健康教育課件《高三學生心理輔導之跨越高原期》
- 電梯維保服務投標方案
- 《傳統(tǒng)紋樣》課程標準
-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期中試卷(含答案)
- C語言程序設計說課(共34張PPT)
- 不審令舒兒科常見問題
-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溫州二中八年級(下)期中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