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江省高考語文論語選讀 2009 2018年考題及評析2009高考真題(三)閱讀論語中的兩則文字,然后回答問題。(4分)子曰:“不憤不啟,不俳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子曰:“子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譯文】 孔子說:“我不想說話了。”子貢說:“你如果不說話,那么我們這些學生傳述什 么呢? ”孔子說:“上天說了什么呢?春夏秋冬四季照常運行,眾物照樣生長。天說了什 么呢?”24. (1)有不少成語源于論語,例如“不憤不啟” “不俳不發”,請再寫一個出自上述 語段的成語。(1分)答:舉一反三(2)根據孔子與
2、子貢的對話,概括出一條教學原則,并加以評析。(3分)答:教學原則:學生主體原則(答“自主學習原則”亦可) ,注重身教原則(“無言之教”或“教是為了不教”亦可)。2009年浙江省高考考試說明樣卷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4分)(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夫子恍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24.桀溺和孔子的言論表達了他們對現實截然不同的觀點態度。(1)你認為楚狂接輿會贊成誰的觀點?顏回會贊成誰的觀點? (1分)(2)你贊成誰的觀點?為什么? (3分)1 .楚狂接輿會贊成桀溺的觀點,顏回
3、會贊成孔子的觀點。2 .贊成孔子的觀點。孔子的言論反映了儒家改革社會的良好愿望和積極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導消極避世,正因為社會動亂、天下無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為改革社會現狀而努力,這是一種以 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假如亂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亂就得不到抑制,其亂更甚,知其不可而為之 實則體現了一種承擔、奉獻和犧牲的精神。人生中總會遇到各種看似“不可為”的難題,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態對待,問題永遠 存在,“為之”才有希望。贊成桀溺的觀點。亂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來改變社會,這是必須正視的現實,這一點上不能自欺 欺人。潔身自好、修身養性、保存實力,以待治世,這在亂世之中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的
4、 方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精神雖可嘉,但事實上是時間和精力的無謂浪費。2010年浙江考試說明例卷中的論語題:(三)閱讀論語中的兩則文字,然后回答問題。子曰:“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 ”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論語先進)子曰:“道不行,乘槨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 “由也好勇過我, 無所取材。”(1)請從上述文字中提煉出一個成語。(升堂入室)(2)從孔子對子路兩次評價的共同點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評析。(共同特點:孔子對子路的評價有抑有揚。教育特色:針對性(或“一分為二” 、“實事 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亦可)。評價:略。)2010年浙江高
5、考語文考試真題24 .論語對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響。請引用論語中與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話,然后分析它們所表達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魚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歐陽修朋黨論)參考答案: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告訴我們,君子追求義,小人追逐利。這種思想反映在歐陽修的朋黨論中, 即君子交友與小人交友的本質區別在于對義與利有不同的價值取向。解題思路:第一問要求理解題干語段內容,明確這句話闡述的是君子和小人不同的“義利觀”,喚醒平日的背誦積累,便可寫出答案“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第二問要求分析它們所表達的思想,也是考查內容理解,分值為3分。首先明確這里的“它們
6、”應該指代“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和題干中歐陽修的話,然后分別闡述這兩句話 的內涵,即它們所表達的思想,要點出君子與小人的不同,明確他們區別在哪里;還要揭 示出兩句話之間的關系,即歐陽修在這句話中闡述的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交友價值觀正是論語中“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這種思想的一種體現。2011年考試說明例卷(三)閱讀甲、乙兩則文字,完成23-24題。(4分)甲哀公問于有若日:“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日:“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23 . (1)有若建議哀公采取的具體措施是什么(1分)(2)結合哀公與有若的
7、對話背景,簡要分析有若的觀點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3分)乙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論語是他思想的精華,自然也就傳達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一一仁。不管他要說什么東西,其最終目的就是教人們一定要仁慈,別人打了你的左臉,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臉伸過去,只有這樣才顯得仁慈。24 .上面這段文字對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確,請簡要說明理由。23. (1)實行減輕賦稅的政策。(1分)(2)年成不好時應減輕賦稅,使百姓能夠生存,這樣才對君主有利。有若的觀點體現了儒家在對待君、民關系上,主張重視民生、體恤百姓以鞏固統治的思想。(3分)24.不正確。儒家認為,仁者愛人,但主張“以直報怨”,而不是以
8、德報怨。(3分)2011年浙江省高考語文卷真題(三)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23-24題。(5分)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夫圣人之治國,不恃人之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為非也。恃人之為吾善也,境內不什數;用人不得為非,一國可使齊。為治者用眾而舍寡,故不務德而務法。(韓非子)【注】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數:不能用十來計算,即不到十個。23.從上面兩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韓非子的為政觀。(1分)孔子:韓非子:23.為政以德(或“以德、禮治國”)以法治國【解析】第一段文字選自以德治國里的篇章,“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顯然孔子提倡的的
9、以德、禮治國。第二段文字從最后一句“故不務德而務法”看,韓非子強調治國必須“務法”,即“以法治國”。24.對這兩種為政觀進行簡要評析。(4分)24.孔子認為法治雖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韓非子認為能夠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眾人,必須以法治國。兩種觀點各有側重, 各有偏頗,應互相補充。2012樣卷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 23-24題。(5分)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23 .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張是什么? (1分)24 .簡析
10、孔子與墨子上述主張的差異。(4分)23、孔子和墨子都主張以愛待人。(答出共同點,給1分)24.孔子的相愛把孝悌視為根本,主張在此(“尊尊” “親親”)基礎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兼愛是講求互利的普遍之愛。(答出1點,給2分)2012真題(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23-24題。(5分)論語鄉黨:“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這段文字,據唐人陸德明經典釋文的句讀可以標點為:“廄焚。子退朝,曰: 傷人乎?不。,問馬。”23 .分別指出上面兩種不同標點的引文中孔子對人、馬的態度。(2分) (2) 24.對照孔子的仁愛觀,談談你對后一種句讀的看法。(3分)23 . (1)貴人賤馬(2)人、馬并重(
11、或“先人后馬”)24 .這種句讀體現了后儒對孔子的推崇,但“人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為孔子的“仁”并非兼愛,他主張在“親親”的基礎上推己及人。2013樣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題。(5分)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 靈公)子曰:“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靈公)23 .談談你對“群而不黨”的理解。(1分)24 .孔子的“矜而不爭”與“當仁”而“不讓”,這兩種說法是否矛盾?試作分析。(4分)答案:23合群團結但不結黨營私。(意思相近即可)24.不矛盾。“矜而不爭”是指君子莊重自持而不爭強好勝,不因私利與他人爭逐;“當仁”而“不讓”是指面臨仁義之事就應當積極主
12、動地去做而不推讓。“不爭”還是“不讓”,關鍵取決于面對的事情是否符合“仁義”。(答出不矛盾給1分,答出含義給2分,答出區別給1分。)2013真題(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23-24題。(5分)“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論語學而)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 簞食瓢飲,不改其樂;子路衣敝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皆所謂不恥 者(宋真德秀撰西山讀書記)23 .補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24 .根據上面的材料,簡析孔子的觀點(3分)答案:23顏子 惡衣惡食24,貧窮而不抱怨是困難的,富有而不驕橫是容易的,故處貧難,處富易
13、,這是孔子對人之常情的體認。處于貧窮時不僅要保持氣節,更要安貧樂道;處于富有時不僅要不驕橫, 更要謙遜好禮。2014高考題(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 2324題。(5分)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論語?公冶長)注微生高:春秋時魯國人。醯(xi ):醋。23 .第一則材料主要體現了孔子的觀。(1分)答案:擇友。解析:主要考查對內容的理解,不難概括。24 .孔子為什么說微生高不直?對孔子這種評價,你怎么看? (4分)答案:第一問:醋是小物,有就說有,沒有就說沒有
14、,微生高應據實相告。而他卻向鄰居求討,以應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認為微生高不直。第二問:孔子的評價是正確的,為人處世要實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是教誨弟子養成君子品格,于細微事不可不謹。解析:第一問主要考查考生對于文段內容的理解,讀懂文意是前提。第二問是側重表達自己的看法,點出孔子的觀點及目的。兩題都要扣住孔子的“直”來回答。2015高考題(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 2324題。(5分)知言者,盡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無不有以究極其理,而識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氣,即所謂體之充者。本自浩然,失養故餒,惟孟子為善養之以復其初也。蓋惟知言,則有以明夫道義,而于天下
15、之事無所疑;養氣,則有以配夫道義,而于天下事無所懼,此其所以當大任而不動心也。25 .根據材料可以判斷,朱熹這段話是對孟子中“我知言,我善養吾 ” 一句的 注釋。(2分)26 .從畫線句中概括“知言”和“養氣”的功能。(3分)答案23.浩然之氣解析:結合課文,利用成語和名句可以想到這四字。24.知言,能明道義,于事無疑。養氣,能配道義,于事無懼。解析:此題是浙江省暫別“論語”后的新命題。這次命題選用朱熹關于孟子的一 段注釋,也即對名言“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的解讀。在設題上注重中學教學和高考 選拔雙重實際,連接課內外,彰顯文化性,以填空、概括等“半剛性”題型進行考查。2016高考題(三)閱讀
16、下面的材料,完成 2324題。(5分)墨子?節用:“圣人為政一國,一國可倍也;大之為證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 外取地也,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圣王為政,其發令興事,使民用財也, 無不加用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其興利多矣。”【注】加用:更有用,更有價值。德:通“得”。23 .從這段文字看,“節用”的含義是。(不超過6個字)(1分)【答案】去無用之費24 .根據選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為政”思想。(4分)【答案】不贊成通過對外掠奪來增強國力。合理地節約用度。珍惜人力物力,減輕百姓負擔【參考譯文】墨子?節用:圣人在一國施政,一國的財利可以加倍增長。大到施政于 天下,天下的財
17、利可以加倍增長。這種財利的加倍,并不是向外掠奪土地;而是根據國家 情況而省去無用之費,因而足以加倍。圣王施政,他發布命令、舉辦事業、使用民力和財 物,沒有不是有益于實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財物不浪費,民眾能不勞苦,他興起的利益 就多了。2017高考題(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題。(6分)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 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論語公治長)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論語述而)21 .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長,論語先進篇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區分,其中顏淵屬于子貢屬于一。(2分)22 .一語“吾與女,弗如也”中的“與”為連詞,可斷為“吾與女弗如也”。根據這樣斷句,綜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21. (2 分)德行言語22. (4 分)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與弟子同列,來說明同具某種修養,或同有某種不足,體現 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風度。善于勉勵。孔子自稱與顏回同樣具有“用舍行藏”的修養,意在勉勵顏回更加精進。孔 子對子貢的一番話,意在安慰子貢,并勉勵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2018高考題(三)閱讀下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出站服務80課件
- 活動演出保證金協議
- 搜救雷達應答器SARTGMDSS綜合業務課件
- 鐵路班組管理班組安全管理課件
- 特種貨物運輸車輛運用與管理課件
- 鐵路路基與軌道64課件
- 《GB 14891.7-1997輻照冷凍包裝畜禽肉類衛生標準》(2025版)深度解析
- 中華文化課件下載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中專傳統文化課件
- 江蘇省2024年中職職教高考文化統考烹飪專業綜合理論真題試卷
- 2025年電力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創新技術及應用報告-西安交通大學
- 離婚協議書電子版下載
- 招商銀行入職培訓招商銀行新員工試題
- 威海職業學院學籍檔案簿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 練習二》教學課件PPT小學公開課
- 長期購銷合作協議書參考
- 入團志愿書(2016版本)(可編輯打印標準A4) (1)
- 警棍盾牌術基本動作
- 撰寫課題申請書的五個關鍵(課堂PPT)
- 英語作業分層設計案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