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時間數列及指數分析練習題_第1頁
第九章時間數列及指數分析練習題_第2頁
第九章時間數列及指數分析練習題_第3頁
第九章時間數列及指數分析練習題_第4頁
第九章時間數列及指數分析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補充:時間數列分析練習題1. 若要觀察現象在某一段時期內變動的基本趨勢,需要分析測度現象的(C )A. 季節變動B 循環變動C長期趨勢D不規則變動2.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A. 季節變動是指一年內重復出現的周期性波動B. 季節變動是一種無規律的的周期變動C. 季節變動僅指現象在一年中四個季度周而復始的波動D. 季節變動是每年各不相同的變動3. 已知各期循環增長速度分別為2% 5% 8箱口 7%則相應的定基增長速度的計 算方法為(A )A. 102%X 105%< 108%X 107%-1B. 102%X 105%< 108%X 107%C. 2%X 5%< 8%<

2、 7%-1D. 2%X 5%< 8%< 7%4. 已知某企業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各月初的職工人數分別為190人、195人、198人和200人。則該企業一季度的月平均職工人數的計算方法為A.190195198200190195198C.1902195198200 2190219519820024 -15. 具有可加性的時間序列是:A.時點序列 B.時期序列6. 下列哪種情況,不宜計算增長率(BC.平均數序列B )D.相對數序列17.已知某地2004年年末人口總數為地1984-2004年人口年均遞增率為:A. 已知某地各年人口數,計算該地年均人口遞增率;B某企業連續5年的利潤

3、額分別為10、& 0、-5、2萬元時,計算該企業利潤 年均遞增率;C. 已知某產品連續12個月的銷售額,計算銷售額的月均增長率;D. 根據某地10年來的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平均工資增長率9600萬,而1984年末人口數為8000萬,該(C )9600A. 100%C.80009600B. 100% -1 D.80008. 下列屬于時點序列的是(B )A. 某企業連續3年的月度銷售額; B 某企業各月末職工人數;C. 某地2000-2004年各季度GDP資料D. 我國連續十年職工平均工資數據9. 已知某企業2001-2004年產值連年增長,分別比上年增長10%20%28觀35% 這四個增長率

4、是(A )A. 環比增長率;B. 定基增長率;C. 平均增長率D. 年均增長率10. 當時間序列存在明顯趨勢時,可以采用的預測方法有:(BC )A. 移動平均法B. 指數平滑法C線性趨勢法D.簡單平均法1.2、1.3,則這三年11. 某公司2000、2001、2002年的發展速度分別為1.1的平均發展速度為(B )。3 1.1 1.2 1.3八 1.1+1.2+1.3廠A、B33丄丄丄1.1 1.2 1.31.1 1.2 1.3312、某現象用最小平方法擬合直線趨勢方程?=a bt,若為b負數,則該現象所顯示的長期趨勢為(B )A.上升趨勢 B .下降趨勢C .水平趨勢D .不能確定13、根據

5、各季度商品銷售額數據計算的季節比率分別是:一季度 105%二季度70%三季度90%四季度115%受季節因素影響最大的是(B )A. 季度B.二季度C.三季度D .四季度14、若要觀察現象在某一段時期內變動的基本趨勢 ,需測定現象的(C )A.季節變動B.循環變動C. 長期趨勢D.不規則變動15、從理論上講,若各月之間無季節變動,則各月的季節比率應等于( B )A.0 B. 1 C. 4D.1216、用最小平方法擬合直線趨勢方程 9 = a bt,若為b負數,則該現象趨勢為(B )A.上升趨勢 B .下降趨勢C .水平趨勢D .不能確定17、移動平均的平均項數越大,則它(A )A.對數列的平滑修

6、勻作用越強B .對數列的平滑修勻作用越弱C.使數列數據的波動更大D.對數列數據沒有影響18 、時間數列是(D )。A、將一系列統計指標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起來B、將一系列不同指標數值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起來C、將某一統計指標在不同時間的數值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起來D將一系列相同指標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起來19 、下列屬于時點序列的是( B )0A、某企業連續3年的月度銷售額;B、某企業各月末職工人數;C、某地2000-2004年各季度GDP資料D我國連續十年職工平均工資數據20 、如果某商店銷售額的逐期增長量每年都相等,則其各年的環比增長速 度是(B )A.年年增長B .年年下降C .年年不變 D .

7、無法確定21、用按月平均法測定季節指數,各月季節指數之和應等于( D )oA、100% B、120% C、400% D、1200%1. 某工業企業2009年第二季度有關資料如下表所示。指標3月4月5月6月7月工業增加值(萬元)100120140160170月末職工人數(人)9001000110012001500月勞動生產率(兀 /人)要求:(1)計算第二季度各個月的勞動生產率,并填入上表(2)計算第二季度平均月勞動生產率(3)計算第二季度的勞動生產率2、某企業2009年各季度銷售收入和流動資金資料如下表所示。時間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銷售收入(萬元)110120126125期末流動資

8、金余額(萬元)90707862流動資金周轉次數(次)又知,該年初流動資金余額80萬元。要求計算:(1)該企業2009年各個季度流動資金次數(2)該企業2009年流動資金平均周轉次數3、某地國內生產總值資料如下:年份國內生產總值(億元)200410020051202006130200715020081602009180要求:(1)計算該地2005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2)用最小平方法擬合該地國內生產總值的直線趨勢方程;(3)預測該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水平。某地區2003-2008年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統計數據如下: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農村居民

9、人均純收入1926209021622102253236(元)26計算:(1)2004-2008年年平均增長量、年平均增長率;(2)根據年平均增長率預測2009年的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4.( 10分)某企業2001-2006年的產品出口額時間序列資料如下表所示 (單位:百萬元)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出口額124579計算:(1)該企業1997-2005年產品出口額的年平均增長量和年平均 增長速度;(2)應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趨勢直線方程。5. ( 10分)某零售企業2006年各季度銷售額(萬元)數據如下表: 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零售額38424044季初庫

10、存額18222224又知2006年末的庫存額為20。要求:計算該企業2006年的商品季平均流轉次數(商品流轉次數=零售額/平均庫存額)假設下表是某商業銀行20072008年連續7個月各月末的的各項貸款余額和 增長速度序列:(12分)年份20072008月份10111212345貸款余額12370.112601.912932.013132.7增長率0.60%1.08%0.85%0.36%其中增長率是指當月的貸款余額相對于上個月貸款余額的增長率,如2007.11下的0.60%是指11月份的貸款余額相對于10月份貸款余額的增長率。(1) 請指出計算的增長率的性質(逐期、環比、定基、累計?);(2)

11、請完成表格中空余的單元(將表格完整地寫在答題紙上);(3) 請分別用貸款余額和增長率計算平均增長速度,并指出結果所屬的期間;(4) 請計算平均貸款余額,并指出結果所屬的期間。某地區1996-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數據如下: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國民生產總值(億元)40.968.558發展速度(%):環比;定基151.34增長速度(%):環比10.3:定基要求:(1)計算并填列表中所缺數字。 計算該地區19972001年間的平均國民生產總值。(3)計算19982001年間國民生產總值的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第六章統計指數練習題1、在掌握各種商品的個體價格指數和報告期銷售

12、額資料的條件下,計算價 格指數應采用(D )。A、綜合指數B、平均指標指數C、加權算術平均指數D、加權調和平均指數3、作為指數分子、分母的差額,公式pg為p°qi的經濟含義是(C )A.綜合反映價格變動的絕對值 B綜合反映銷售量變動的絕對值C. 反映價格變動對銷售額影響的絕對值D. 反映銷售量變動對銷售額影響的絕對值4、若商品銷售量增長5%零售價格增長2%則商品銷售額增長(C )A 7%B.10%C 7.1%D.15%5、下列指數中屬于數量指標指數的是(C )A.商品物價指數B.平均工資指數C.銷售量指數D.單位成本指數6、總指數與個體指數的主要差異是(B )A.指標形式不同B.計算

13、范圍不同C.計算方法不同D.計算范圍和方法均不同7、若某種消費品價格平均下跌 20%則居民以相同支出額購買到的該種消費 品數量應比上期增加(B )A. 20% B .25%C. 120% D . 125%8拉氏指數的特點是(A.權數固定在報告期B)B.權數固疋在基期C.權數可固定在任意時期C.,權數固定在某一固定時期9、作為指數分子、分母的差額,公式Poqi-v p0q0的經濟含義是(D )A.綜合反映價格變動的絕對值B綜合反映銷售量變動的絕對值C. 反映價格變動對銷售額影響的絕對值D. 反映銷售量變動對銷售額影響的絕對值、單項選擇1. 統計指數按其反映的對象范圍不同分為 ()。A簡單指數和加

14、權指數B綜合指數和平均指數C個體指數和總指數D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2. 總指數編制的兩種形式是()。A算術平均指數和調和平均指數B個體指數和綜合指數C綜合指數和平均指數D定基指數和環比指數3綜合指數是一種()。A簡單指數B加權指數C個體指數D平均指數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幣在物價上漲后少購商品15%,則物價指數為()。A 17 . 6% B 85%C 115%D 117 . 6%5在掌握基期產值和各種產品產量個體指數資料的條件下,計算產量總指數要采用()。A綜合指數B可變構成指數C加權算術平均數指數D加權調和平均數指數6在由三個指數組成的指數體系中,兩個因素指數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

15、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報告期C一個固定在基期,另一個固定在報告期D采用基期和報告期的平均數7某商店報告期與基期相比,商品銷售額增長6. 5%,商品銷售量增長 6. 5%,則商品價格()。A增長13% B增長6. 5% C增長1% D不增不減&單位產品成本報告期比基期下降6%,產量增長6%,則生產總費用()。A增加 B減少 C沒有變化D無法判斷9某公司三個企業生產同一種產品,由于各企業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種產品產量的比重變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則該公司平均成本報告期比基期降低()。A 5 . 0% B 6 . 5%C22. 7% D 33.3 %10. 某商店2

16、001年1月份微波爐的銷售價格是 350元,6月份的價格是342元,指數 為97。71%,該指數是()。A綜合指數B平均指數C總指數 D個體指數11. 編制數量指標指數一般是采用()作同度量因素。A基期質量指標B報告期質量指標C基期數量指標D報告期數量指標12. 編制質量指標指數一般是采用()作同度量因素。A基期質量指標B報告期質量指標C基期數量指標D報告期數量指標計算題:1.某市2009年第一季度社會商品零售額為36200萬元,第四季度為35650萬元,零售物價下跌0. 5%,試計算該市社會商品零售額指數、零售價格指數和零售量指數,以及由于零 售物價下跌居民少支出的金額。2.某廠三種產品的產量情況如下:產品計量單位單位成本(元)產量基期報告期基期報告期A件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