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WCDMA無線網絡優化技術方案_第1頁
中國聯通WCDMA無線網絡優化技術方案_第2頁
中國聯通WCDMA無線網絡優化技術方案_第3頁
中國聯通WCDMA無線網絡優化技術方案_第4頁
中國聯通WCDMA無線網絡優化技術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聯通中國聯通 WCDMAWCDMA 無線網絡優化技術方案無線網絡優化技術方案(2009 年)中國聯通集團移動網絡公司運行維護部二九年五月目錄目錄1概述概述 .41.1背景介紹.41.2內容綜述.41.3優化目標要求.42單站優化單站優化 .42.1單站優化的目的.42.2單站優化的測試內容和方法.52.2.1基站基礎數據庫檢查.52.2.2站點配置驗證.62.2.3基站導頻覆蓋測試.62.2.4基站業務功能測試.62.3單站優化的驗證項目.72.4單站優化的輸出.73無線環境優化無線環境優化 .73.1無線環境優化的目的.73.2無線環境優化的標準.83.3無線環境優化的測試方法.83.4

2、無線環境優化方法.83.4.1無線環境優化的和流程.83.4.2覆蓋不足問題分析.93.4.3覆蓋不足問題解決方法.113.4.4干擾問題分析.113.4.5干擾問題解決方法.123.4.6導頻污染問題分析.123.4.7導頻污染解決方法.143.5相關重要參數設置.153.5.1小區最大發射功率(MaxPCPICHPower).153.5.2PCPICH的發射功率(Primary CPICH Power).153.5.3PSCH、SSCH的發射功率(PSCHPower SSCHPower).163.5.4BCH的發射功率(BCHPower).163.5.5FACH的最大發射功率(MaxFAC

3、HPower).173.5.6PCH的發射功率(PCHPower).173.5.7PICH的發射功率(PICHPowerOffset).183.6無線環境優化輸出.184通用參數核查通用參數核查 .184.1系統廣播消息.184.2鄰區參數核查與優化.194.2.1鄰區規劃原則.194.2.2鄰區參數核查.204.2.3鄰區關系優化.204.3PSC 碼核查.235接入性能優化接入性能優化 .235.1接入性能優化的目的.235.2接入性能優化的標準.235.3接入性能的測試辦法.245.4接入性能優化方法.255.4.1接入性能優化流程.255.4.2接入性能問題分析.265.4.3接入問題

4、解決方法.345.5相關重要參數設置.365.6接入性能優化輸出.426呼叫保持性能優化呼叫保持性能優化 .426.1呼叫保持性能優化的目的.426.2呼叫保持性能優化的標準.426.3呼叫保持性能優化的測試辦法.426.4呼叫保持性能優化方法.436.4.1軟切換優化.436.4.2硬切換優化.456.4.3系統間切換優化.486.4.4掉話優化.506.5相關重要參數設置.556.5.1小區選擇和重選.556.5.2同頻切換參數.596.5.3異頻切換參數.656.5.4異系統切換參數.746.6切換和掉話優化輸出.827數據業務性能優化數據業務性能優化 .827.1數據業務性能優化的目的

5、.827.2數據業務性能優化的標準.827.3數據業務性能優化的測試方法.837.4數據業務性能優化問題的分析.837.4.1無線環境優化.837.4.2數據業務接入成功率優化.837.4.3數據業務掉線率優化.877.4.4數據業務速率問題優化.887.4.5PS參數.927.4.6HSDPA參數.937.5數據業務優化輸出.96附件附件中國聯通中國聯通 WCDMA 無線網絡無線網絡 DT/CQT 測試技術指導書測試技術指導書.961概述概述1.1背景介紹背景介紹為配合中國聯通 WCDMA 無線網絡優化實施方案的貫徹實施,總部組織制定了中國聯通 WCDMA 無線網絡優化技術方案 ,作為各分公

6、司在下半年 3G 移動網絡優化過程中的技術參考和標準性文件。1.2內容綜述內容綜述根據中國聯通 WCDMA 無線網絡優化實施方案中確定的下半年優化工作內容,尤其是第一階段工作的重點內容及關鍵環節要求,本技術方案著重對單站優化與天饋排查、無線環境優化、通用參數、接入性能、保持性能、數據業務性能優化等各個環節中,工作的目的、優化的標準、測試的方案,常見的問題、問題分析和解決的思路等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同時,為幫助分公司做好 3G 網絡優化工作各環節中的 DT/CQT 工作,總部同時制定了中國聯通 WCDMA 無線網絡優化 DTCQT 測試技術指導書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附件,供各分公司網優人員參考。1

7、.3優化目標要求優化目標要求中國聯通 WCDMA 無線網絡優化實施方案中對年底前 3G 網絡質量優化目標提出了明確要求,各項關鍵指標在第一階段應達到良好值的要求,重點城市在第二階段應達到目標值的要求。本技術方案在各關鍵優化環節中提出的優化質量標準為第一階段應達到的良好值標準,詳細質量標準可參考實施方案中相關內容。2單站優化單站優化2.12.1單站優化的目的單站優化的目的在 WCDMA 網絡優化中,單站優化是很重要的一個階段,需要完成針對各個站點設備功能的自檢測試,其目的是獲取單站的實際基礎資料,保證各基站、各小區信號覆蓋、基本功能(如接入、通話等)的正常。通過單站優化,可以將網絡優化中需要解決

8、的因為網絡覆蓋原因造成的掉話、接入等問題與設備功能性掉話、接入等問題分離開來,有利于后期問題定位和問題解決,提高網絡優化效率。通過單站優化,還可以熟悉優化區域內的站點位置、配置、周圍無線環境等信息,為下一步的優化打下基礎。2.22.2單站優化的測試內容和方法單站優化的測試內容和方法在每個 WCDMA 站點安裝、上電并開通后,針對其各個小區進行路測。路測內容包括各項業務性能、數據吞吐量、重選、切換等。通過單站測試可發現基站安裝、天線安裝、參數配置等方面的問題。2.2.1 基站基礎數據庫檢查基站基礎數據庫檢查實地勘察基站經緯度、天線方向角、下傾角基站、天線掛高是否與規劃數據相符;現場檢查覆蓋方向是

9、否有阻擋;基站硬件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天線是否接反,與 GSM 共天線的基站需要檢查是否與 GSM 的天饋接反;天饋系統工作是否正常,包括發射功率、駐波比等;傳輸系統工作是否正常,有無傳輸告警。檢查完畢后,完成以下站點信息更新表: 基站名稱基站 IDRNCID基站類型基站配置LAC基站經度基站緯度RAC小區 1小區 2小區 3小區 ID小區 ID小區 ID小區名稱小區名稱小區名稱共址GSM 小區 ID共址 GSM 小區ID共址 GSM 小區ID天線型號天線型號天線型號天線掛高天線掛高天線掛高機械下傾角機械下傾角機械下傾角電子下傾角電子下傾角電子下傾角方位角方位角方位角上下行頻點上下行頻點上下行頻

10、點擾碼擾碼擾碼2.2.2 站點配置驗證站點配置驗證頻率檢查:通過手機檢查待測小區的頻點號與規劃數據是否一致;擾碼檢查:通過手機檢查待測小區的擾碼設置是否和規劃數據一致;LAC/RAC 檢查:通過手機檢查待測小區的 LAC/RAC 和規劃數據是否一致;小區鄰區和重選參數檢查:檢查鄰區列表是否與規劃數據一致,檢查小區選擇和重選、切換參數的設置;基站功率配置情況:主要包括 P-CPICH,P-SCH,S-SCH,P-CCPCH ,PICH,AICH ,S-CCPCH PCH ,S-CCPCHFACH1 ,S-CCPCHFACH2,HS-SCCH 等公共信道的功率配置;傳輸配置情況。2.2.3 基站導

11、頻覆蓋測試基站導頻覆蓋測試覆蓋測試時,車速一般保持在 30 公里/小時40 公里/小時。通過路測,檢查 Scanner 接收的 CPICH RSCP 和 CPICH Ec/Io 是否異常(例如是否存在其中一個測試小區的 CPICH RSCP 和 CPICH Ec/Io 明顯差于其他的小區) ,確認是否存在功放異常、天饋連接異常、天線安裝位置設計不合理、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導致建筑物阻擋、硬件安裝時天線傾角/方向角與規劃時不一致等問題。在一些特殊地段,站間距少于 200 米,站點的主覆蓋區域很小,在 DT 路測時得不到足夠的信息,所以網優測試工程師需要步行測試,來得到足夠的信息和測試數據。2.2.4

12、 基站業務功能測試基站業務功能測試在單站優化測試中,要對所有開通和支持的業務進行測試,包括 Voice Call、Video Call、R99 PS 業務、HSPA 業務,其中 R99 PS 業務和 HSPA 業務可以進行定點測試。測試內容和方法詳見總部之前下發的單站優化和簇優化指導書2.32.3單站優化的驗單站優化的驗證項目證項目驗證項目詳見單站優化和簇優化指導書 。2.42.4單站優化的輸出單站優化的輸出要求繼續完成前期單站驗證工作,監控單站驗證問題解決進展和閉環情況,整理單站驗證報告并歸檔。階段子任務輸出結果基站基礎數據庫檢查單站基礎數據庫更新表站點配置驗證單站基礎數據庫更新表覆蓋情況優

13、化DT/CQT 測試報告功能測試驗證功能性測試記錄表單站優化階段告警和硬件故障排查硬件故障處理記錄單站優化結束后需要輸出單站優化測試報告,內容包括單站優化測試的內容和結果。3無線環境優化無線環境優化3.1無線環境優化的目的無線環境優化的目的無線環境優化是全網優化中的一個最重要的階段,為了全面提升網絡的覆蓋水平,達到在最少的投資條件下實現最合理的基站布局、最佳的參數設置、最大的網絡容量、最小的干擾水平以及最高的網絡質量的無線網絡設計目標,應進行完善的無線環境優化,認真考慮系統的用戶分布情況,合理設置基站參數,對 WCDMA 網絡的上下行覆蓋、導頻 Ec/Io 和切換狀態等多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其目

14、的是在優化信號覆蓋的同時,控制導頻污染和軟切換比例,保證下一步業務參數優化時無線信號質量。全網無線環境優化應在簇優化的基礎上,重點關注簇間鄰區配置、城區高站越區覆蓋、整網干擾和導頻污染優化等。包括如下主要的工作內容:導頻信號覆蓋問題優化:導頻信號覆蓋的優化包括兩個部分的內容,一方面是對弱覆蓋區的優化,保證網絡中導頻信號的連續覆蓋;另一方面是對主導小區的優化,保證各主導小區的覆蓋面積沒有過多和過少的情況,主導小區邊緣清晰,盡量減少主導小區交替變化的情況。導頻污染問題優化:導頻污染是指某一地方存在過多強度相當的導頻且沒有一個主導導頻。導頻污染會導致下行干擾增大、頻繁切換導致掉話、網絡容量降低等一系

15、列問題,需要通過工程參數調整加以解決。3.2無線環境優化的標準無線環境優化的標準WCDMA 無線環境的質量可以通過 RSCP、Ec/No、MOS、DT 話音BLER、Tx_Power 等指標來表征。第一階段上述各指標的優化目標為: RSCP-85dBm 的比例大于 80%; Ec/No-10dB 的比例大于 88%; MOS 值大于 3.5; DT 話音 BLER3%的比例大于 98%; Tx_Power0dBm 的比例大于 97%。3.3無線環境優化的測試方法無線環境優化的測試方法參見附件:WCDMA 單系統 DT 測試部分的內容。3.4無線環境優化方法無線環境優化方法3.4.1無線環境優化

16、的和流程無線環境優化的和流程在無線環境優化階段,包括測試準備、數據采集、問題分析、調整實施這四個部分。其中數據采集、問題分析、優化調整需要根據優化目標要求和實際優化現狀,反復進行,直至網絡情況滿足優化目標 KPI 要求為止。3.4.2覆蓋不足問題分析覆蓋不足問題分析覆蓋不足問題分析是無線環境優化的重點,重點對弱覆蓋區和覆蓋盲區進行優化,保證網絡中導頻信號的連續覆蓋。3.4.2.1 下行覆蓋不足分析下行覆蓋不足分析下行覆蓋分析是對 DT 測試獲得的 CPICH RSCP 進行分析。對于覆蓋差和大片連續覆蓋一般的區域需要標識出來,以便進一步分析。對于標識出來的下行覆蓋空洞區域,分析其與相鄰基站的遠

17、近關系以及周邊環境,檢查相鄰站點的 CPICH RSCP 分布是否正常,是否可以通過調整天線下傾角和方向角改善覆蓋。在天線調整時需要重點關注是否會為了解決某一覆蓋空洞調整天線而導致新的覆蓋空洞出現。對于無法通過天線調整解決的覆蓋空洞問題,應給出加站建議。3.4.2.2 導頻覆蓋強度的分析導頻覆蓋強度的分析通常情況下,覆蓋區域內各點 Scanner 接收的最強的 RSCP 要求在-95dBm 以上。分析基于 Scanner 的最佳服務小區的 RSCP,可以得到弱覆蓋區域分布情況。導頻的RSCP 從 Scanner 和 UE 上看都是可以的,如果 Scanner 的天線放在車外,而 UE 在車內,

18、則兩者相差 57dB 的穿透損耗。建議最好從 Scanner 的數據來看,這樣可以避免因鄰區漏配而導致 UE 測量的導頻信息不完整的情況。3.4.2.3 主導小區弱覆蓋分析主導小區弱覆蓋分析主導小區弱覆蓋分析:通過查看每個小區(擾碼)的信號分布情況。如果根據路測數據檢查不到某一小區的擾碼信號存在,這可能表明某個站點在測試期間沒有發射功率。如果有小區在 DT 測試期間沒有發射功率,相關區域的路測必須重做。非常差的覆蓋可能是由于天線被阻擋導致的。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查閱該站點的勘站報告或者去現場檢查天線的安裝情況。無(弱)覆蓋小區也有可能是小區覆蓋范圍內沒有測試路線經過導致,這需要重新評估測試線路是

19、否合理,并對該小區進行 DT 補測。 3.4.2.4 上行覆蓋不足分析上行覆蓋不足分析上行覆蓋分析是對 DT 測試獲得的 UE Tx Power 進行分析。對于指標差的區域,首先區分是掉話導致的 UE 發射功率攀升還是上行覆蓋差導致的發射功率抬高,前者在地理化顯示時通常只是一個突然攀升的點并伴有掉話事件發生,后者在地理化顯示時是一片連續覆蓋的區域且不一定就會掉話。對于覆蓋差和大片連續覆蓋一般的區域需要標識出來,以便進一步分析。對于標識出來的上行覆蓋空洞區域,對比是否下行 CPICH RSCP 覆蓋也存在空洞。對于上下行覆蓋均弱的情況,在下行覆蓋分析中已經加以解決。對于只有上行覆蓋弱的情況,在排

20、除上行干擾影響后,通過調整天線的方向角和下傾角、增加塔放等方式加以解決。1、上行干擾分析通過對 RTWP 數據的跟蹤分析可以確定是否存在上行干擾。2、UE 上行發射功率分布UE 的發射功率分布反映了上行干擾和上行路徑損耗的分布情況。UE 的發射功率正常情況下,只有存在上行干擾或覆蓋區域邊緣的情況下,會急劇攀升,而上行受限。相比較而言,宏蜂窩比微蜂窩更容易出現上行覆蓋受限的情況。3.4.3覆蓋不足問題覆蓋不足問題解決方法解決方法3.4.3.1 下行弱覆蓋下行弱覆蓋解決方法:解決方法:可以通過增強導頻功率、調整天線方向角和下傾角,增加天線掛高,更換更高增益天線等方法來優化覆蓋。對于相鄰基站覆蓋區不

21、交疊部分內用戶較多或者不交疊部分較大時,應新建基站,或增加周邊基站的覆蓋范圍,使兩基站覆蓋交疊深度加大,保證一定大小的軟切換區域,同時要注意覆蓋范圍增大后可能帶來的同擾碼碰撞情況。對于凹地、山坡背面等引起的弱覆蓋區可用新增基站或RRU,以延伸覆蓋范圍;對于電梯井、隧道、地下車庫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內部的信號盲區可以利用RRU、室內分布系統、泄漏電纜、定向天線等方案來解決。3.4.3.2 上行弱覆蓋解決方法:上行弱覆蓋解決方法:對于上行干擾產生的上下行不平衡,可以通過監控基站的RTWP的告警情況來確認是否存在干擾。其他原因也可能造成上下行不平衡的問題:比如直放站和干放等設備上下行增益設置存在問題

22、;收發分離系統中,收分集天饋出現問題;NodeB硬件原因,如功放故障等;這類問題一般應該檢查設備工作狀態,是否有告警?是否正常運行?經常采用替換、隔離和局部調整等方法來處理。3.4.4干擾問題分析干擾問題分析網絡干擾問題分析主要是指對網絡 Ec/Io 的分析,對于可能造成 Ec/Io 的惡化而影響全網業務性能下降的潛在問題的分析。主要包括越區覆蓋分析、無主導小區分析。3.4.4.1 越區覆蓋分析越區覆蓋分析查看每個小區(擾碼)的信號分布情況。如果某一小區的信號分布很廣,在周圍1、2圈相鄰小區的覆蓋范圍之內均有其信號存在,說明小區越區覆蓋,這可能是由高站或者天線傾角不合適導致的。越區覆蓋的小區會

23、對鄰近小區造成干擾,從而導致容量下降。這需要增大天線下傾角或降低天線高度加以解決。在解決越區覆蓋小區問題時需要警惕是否會產生新的弱覆蓋區域,對可能產生覆蓋空洞的工程參數調整尤其需要謹慎。3.4.4.2 無主導小區分析無主導小區分析查看最好小區的擾碼的分布情況。如果有存在多個最佳服務小區并且最佳服務小區頻繁變化的區域,則認為是無主導小區。通常情況下,由于高站導致的越區不連續覆蓋,或者某些區域的導頻污染,以及覆蓋區域邊緣出現的覆蓋空洞都很容易出現無主導小區,從而產生同頻干擾,導致乒乓切換,影響業務覆蓋的性能。3.4.5干擾問題解決方法干擾問題解決方法3.4.5.1 越區覆蓋越區覆蓋對于越區覆蓋情況

24、,就需要盡量避免天線正對道路傳播,或利用周邊建筑物的遮擋效應,減少越區覆蓋,但同時需要注意是否會對其他基站產生同頻干擾。對于高站的情況,比較有效的方法是更換站址,但是通常因為物業、設備安裝等條件限制,在周圍找不到合適的替換站址。而且因為極大的調整天線的機械下傾角會造成天線方向圖的畸變,所以只能調整導頻功率或使用電下傾天線,以減小基站的覆蓋范圍來消除“島”效應。3.4.5.2 無主導小區無主導小區針對無主導小區的區域,應當通過調整天線下傾角和方向角等方法,增強某一強信號小區(或近距離小區)的覆蓋,削弱其他弱信號小區(或遠距離小區)的覆蓋。3.4.6導頻污染問題分析導頻污染問題分析導頻污染是指在某

25、一點存在過多的強導頻,但卻沒有一個足夠強的主導頻。當存在導頻污染時,會導致Ec/Io惡化、頻繁切換掉話、系統容量降低。在理想的狀況下,各個小區的信號應該嚴格控制在其設計范圍內。但由于無線環境的復雜性:包括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街道分布、水域等等各方面的影響,使得信號非常難以控制,無法達到理想的狀況。由于導頻污染主要是多個基站作用的結果,因此,導頻污染主要發生在基站比較密集的城市環境中。正常情況下,在城市中容易發生導頻污染的幾種典型的區域為:高樓、寬的街道、高架、十字路口、水域周圍的區域。3.4.6.1 小區布局不合理小區布局不合理由于站址選擇的限制和復雜的地理環境,可能出現小區布局不合理的情況

26、。不合理的小區布局可能導致部分區域出現弱覆蓋,而部分區域出現多個導頻強信號覆蓋。3.4.6.2 基站選址或天線掛高太高基站選址或天線掛高太高如果一個基站選址太高,相對周圍的地物而言,周圍的大部分區域都在天線的視距范圍內,使得信號在很大范圍內傳播。站址過高導致越區覆蓋不容易控制,產生導頻污染。3.4.6.3 天線方位角設置不合理天線方位角設置不合理在一個多基站的網絡中,天線的方位角應該根據全網的基站布局、覆蓋需求、話務量分布等來合理設置。一般來說,各扇區天線之間的方位角設計應是互為補充。若沒有合理設計,可能會造成部分扇區同時覆蓋相同的區域,形成過多的導頻覆蓋;或者其他區域覆蓋較弱,沒有主導導頻。

27、這些都可能造成導頻污染,需要根據實際傳播的情況來進行天線方位的調整。3.4.6.4 天線下傾角設置不合理天線下傾角設置不合理天線的傾角設計是根據天線掛高相對周圍地物的相對高度、覆蓋范圍要求、天線型號等來確定的。當天線下傾角設計不合理時,在不應該覆蓋的地方也能收到其較強的覆蓋信號,造成了對其它區域的干擾,這樣就會造成導頻污染,嚴重時會引起掉話。3.4.6.5 導頻功率設置不合理導頻功率設置不合理當基站密集分布時,若規劃的覆蓋范圍小,而設置的導頻功率過大,導頻覆蓋范圍大于規劃的小區覆蓋范圍時,也可能導致導頻污染問題。3.4.6.6 覆蓋區域周邊環境影響覆蓋區域周邊環境影響由于無線環境的復雜性:包括

28、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街道分布、水域等等各方面的影響,使得導頻信號難以控制,無法達到預期狀況。周邊環境對導頻污染的影響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高大建筑物/山體對信號的阻擋,如果目標區域預定由某基站覆蓋,而該基站在此傳播方向上遇到建筑物/山體的阻攔覆蓋較弱,目標區域可能沒有主導導頻而造成導頻污染;二是街道/水域對信號的傳播,當天線方向沿街道時,其覆蓋范圍會沿街道延伸較遠,在沿街道的其它基站的覆蓋范圍內,可能會造成導頻污染問題;三是高大建筑物對信號的反射,當基站近處存在高大玻璃建筑物時,信號可能反射到其他基站覆蓋范圍內,可能造成導頻污染。3.4.7導頻污染導頻污染解決方法解決方法3.4.7.1 天線調整

29、天線調整根據實際測試的情況,通過調整天線的方位角、下傾角來改變污染區域的各導頻信號強度,從而改變導頻信號在該區域的分布狀況。調整的原則是增強主導導頻,減弱其他導頻。為了增強某區域的導頻覆蓋,可以調整天線方位角使天線正對該區域;為了減弱某區域的導頻覆蓋,可以調整天線方位角使天線偏離該區域。下傾角的調整與之類似,可以減小天線下傾角以增大小區覆蓋范圍;可以增大天線下傾角以減小小區覆蓋范圍。天線下傾角的調整有一定的限制,下傾角設置過小,雖然可以增強小區覆蓋,但也可能造成越區覆蓋;下傾角設置過大,雖然可以減弱小區覆蓋,但需注意天線方向圖畸變的問題。有些導頻污染區域可能無法通過上述的調整來解決,這時,可能

30、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考慮替換天線型號,增加反射裝置或隔離裝置,改變天線安裝位置,改變基站位置等措施。3.4.7.2 采用采用 RRU 或微小區或微小區對于無法通過功率調整、天饋調整等解決的導頻污染,可以考慮利用 RRU 或者微小區來解決。利用 RRU 或微小區的目的是在導頻污染區域引入一個強的信號覆蓋,從而降低該區域其它信號的相對強度,改變多導頻覆蓋的狀況。3.4.7.3 導頻功率調整導頻功率調整導頻污染是由于多個導頻共同覆蓋造成的,解決該問題的一個直接的方法是提升一個小區的功率,降低其它小區的輸出功率,形成一個主導頻。當天線下傾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再增大會導致天線方向圖畸變時,為縮小導頻覆蓋范圍

31、,可以減小導頻功率;當天線下傾角減小到一定程度,再減小會導致越區覆蓋時,為擴大導頻覆蓋范圍,可以增大導頻功率。功率調整可以和天線調整配合使用。無線環境優化階段盡量不采用調整導頻功率的方法,一般在不方便進行天饋等調整的情況下才進行。3.5相關重要參數設置相關重要參數設置3.5.1小區最大發射功率小區最大發射功率(MaxPCPICHPower)NodeB 下行最大發射功率。參數取值范圍:050dBm,步長 0.1dBm 參數設置:推薦值:43dBm該值定義小區內同時所有的下行信道最大發射功率的總和,應根據 Node B 能力以及小區范圍和容量進行設置。在實際配置中如果該設置值比小區上報的能力更大,

32、則小區無法建立。該值配置由網絡規劃決定。對網絡性能影響:該參數設置過小,會限制下行容量和覆蓋,但設置也不應超過 NodeB 的實際處理能力。參數級別:CELL 3.5.2PCPICH 的發射功率的發射功率(Primary CPICH Power)PCPICH 的發射功率。參數取值范圍:-1050dBm,步長為 0.1dBm參數設置:推薦值:33dBm該參數定義小區內 PCPICH 的發射功率。該參數的設置需要結合實際的系統環境,例如小區覆蓋范圍(半徑) 、地理環境。在要求覆蓋的小區,以保證下行覆蓋為前提。在有軟切換區要求的小區,該參數的設定以保證網優要求的軟切換區比例為宜。對網絡性能影響:該參

33、數設置應根據網優要求的小區覆蓋范圍以及軟切換區決定,如果設置過小,將使得實際覆蓋達不到要求,但不能設置過大。若主公共導頻物理信道最大發射功率配置過大,一方面因占用了系統資源,另一方面因增大了對下行業務信道的干擾,將降低小區容量。參數級別:CELL 3.5.3PSCH、SSCH 的發射功率的發射功率(PSCHPower SSCHPower)P-SCH、S-SCH 相對于 PCPICH 的發射功率。參數取值范圍:-3515dB,步長為 0.1dB參數設置:推薦值:-5dB這兩個參數在實際環境中可以通過測量等手段來調整,使得同步信道的發射功率剛好滿足 UE 的接收解調需求。具體地,設置缺省值后,在小

34、區范圍內的不同地點進行接收,發射功率大小應該保證在小區邊緣的絕大部分地區,UE 都能夠進行快速同步(同時識別小區的擾碼組) 。PSCH 和 SSCH 均沒有經信道碼擴頻,產生的干擾比其它信道更嚴重,特別是對近端用戶。因此設置值不能過大。對網絡性能影響:該參數設置過小,會使得小區邊緣的用戶搜網失敗,從而影響下行公共信道覆蓋,最終影響小區覆蓋,設置過大,則浪費功率資源,并會對其它信道產生較大的干擾,影響小區容量。參數級別:CELL 3.5.4BCH 的發射功率的發射功率(BCHPower)承載 BCH 的相對于 PCPICH 的發射功率。參數取值范圍:-3515dB,步長為 0.1dB參數設置:推

35、薦值:-2dB該參數的值也可以通過在實際環境中的測量來調整、優化。在設置缺省值后,在小區范圍內的不同地點進行接收,發射功率大小應該保證在小區邊緣的絕大部分地區都能夠正確解調信道上攜帶的信息。該參數也不能設置得過大,以避免不必要的發射功率浪費。對網絡性能影響:該參數設置過小,會使得小區邊緣的用戶無法正常接收系統信息,影響下行公共信道覆蓋,從而最終影響小區覆蓋,設置過大,則會對其它信道產生干擾,并且占用下行發射功率,影響小區容量。參數級別:CELL 3.5.5FACH 的最大發射功率的最大發射功率(MaxFACHPower)該參數定義了 FACH 的最大發射功率相對于 PCPICH 的發射功率。參

36、數取值范圍:-3515dB,步長為 0.1dB參數設置:推薦值:1dB如果 FACH 的功率設置過低,會導致 UE 收不到 FACH 的數據包,或者收到錯包的比例很大;如果設置過大,導致功率的浪費。設置 FACH 的最大發射功率能夠保證目標 BLER 即可。對網絡性能影響:該參數設置過小,會使得小區邊緣 UE 正確接收 FACH 承載的業務和信令,影響下行公共信道覆蓋,從而最終影響小區覆蓋,設置過大,則會對其它信道產生干擾,并且占用下行發射功率,影響小區容量。參數級別:CELL 3.5.6PCH 的發射功率的發射功率(PCHPower)該參數定義了 PCH 信道相對于 PCPICH 的發射功率

37、。參數取值范圍:-3515dB,步長為 0.1dB參數設置:推薦值:2dB如果 PCH 的功率設置過低,UE 收不到 PCH 的數據包或者收到錯包,可能導致重發尋呼包次數增加,導致尋呼失敗或尋呼時延增加;如果設置過大,導致功率的浪費。對網絡性能影響:該參數設置過小,會使得小區邊緣 UE 無法正確接收尋呼信息,影響下行公共信道覆蓋,從而最終影響小區覆蓋,設置過大,則會對其它信道產生干擾,并且占用下行發射功率,影響小區容量。參數級別:CELL 3.5.7PICH 的發射功率的發射功率(PICHPowerOffset)PICH 信道相對于 PCPICH 的發射功率。參數取值范圍:-105dB參數設置

38、:推薦值:-3dB應該為 PICH 設置一個合適的發射功率值,以保證在小區邊緣上的用戶都能夠收到尋呼指示。但是也要避免設置的發射功率過大,導致功率的浪費。對網絡性能影響:該參數設置過小,會使得小區邊緣 UE 無法正確接收尋呼信息,有可能進行讀取PCH 信道的誤操作,浪費 UE 電池,并影響下行公共信道覆蓋,從而最終影響小區覆蓋;設置過大,則會對其它信道產生干擾,并且占用下行發射功率,影響小區容量。參數級別:CELL 3.6無線環境優化輸出無線環境優化輸出在優化報告中分輪次滾動更新無線環境優化效果內容,要體現以上關鍵點。報告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整網的覆蓋評估分析(RSCP、EC/IO、UE_TXP

39、OWER、BEST_SERVER、導頻污染),城區的弱覆蓋和覆蓋空洞分析,基于無線環境分析的加站建議,主要導頻污染區域分析,主要覆蓋問題的解決和調整案例,覆蓋優化后的工程參數總表、鄰區列表。4通用參數核查通用參數核查4.1系統廣播消息系統廣播消息RRC 設置參數的一個關鍵步驟就是系統廣播消息,通過廣播將相應的系統參數傳遞給小區中的 UE。系統信息所包含的信息單元可能來自 AS 或 NAS。這兩種信息都由RNC 收集,并通過 RRC 協議以系統信息消息的方式發布給 UE。該消息通過邏輯廣播控制信道 BCCH 傳送,所映射到的傳輸信道可能是 BCH 或 FACH。系統信息單元在系統 SIB 中廣播

40、。相同屬性的系統信息單元放在一個 SIB 中。當 UE 首次駐留在某一小區時,它必須按照 MIB 的指示的時間次序讀取在該小區中廣播的所有 SIB,從而獲取相應的參數值。每個 SIB 都規定 相映的控制參數改變的方法,以使 UE 能盡快判斷出參數內容是否發生了變化。參數不經常改變的 SIB 采用MIB 發布取值標簽的辦法。UE 讀取 MIB 得到 SIB 的取值標簽,將其與之前存儲的取值標簽進行比較,重新讀取有新標簽的那些 SIB。更多的動態 SIB 通過 SIB 專用定時器來做變化控制,一旦定時時間到,就重新讀取 SIB。需關注的 SIB 有:SIB1:核心網信息、定時器和常量SIB2:UR

41、A 表示SIB3、SIB4:小區重選SIB5、SIB6:公共物理信道SIB7:上行 PRACH 的快變參數SIB8、SIB9:CPCH 信息SIB10:動態資源分配控制SIB11、SIB12:測量信息(FACH、業務量、UE 內部測量、IAF、IEF、IRAT)SIB18:切換到 UTRAN 的操作、PLMN 信息SIB 并不是修改系統的唯一方法,在連接模式下或在 RRC 連接過程中,UTRAN還可以通過 RRC 消息來改變參數的設定,如鄰小區列表和切換參數。4.24.2鄰區鄰區參數核查與優化參數核查與優化4.2.1鄰區規劃原則鄰區規劃原則對于 WCDMA 鄰區規劃,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地理位

42、置上直接相鄰的小區一般要作為鄰區,至少要包括共站點小區之間,相鄰站點小區之間;鄰區一般都要求互為鄰區,即A扇區載頻把B作為鄰區,B也要把A作為鄰區; 對于密集城區和普通城區,由于站間距比較近,在進行鄰區配置時要綜合考慮鄰區的充分性和精煉性,將必要的鄰區關系配置完整,并且避免設置過多的鄰區關系。對于市郊和郊縣的基站,雖然站間距較大,但一定要把位置上相鄰的作為鄰區,保證能夠及時切換,避免掉話。共站點和方向相對的相鄰小區一般設置較高的鄰區優先級,在網絡建設初期可以不設置鄰區優先級,在話務量達到一定水平后再根據統計優化鄰區優先級順序。4.2.24.2.2 鄰區參數鄰區參數核查核查規劃得出的相鄰小區參數

43、,要落實到網絡實際配置中,漏配、配置錯誤、配置冗余都將直接影響網絡質量。因此要求對網絡中實際配置的小區相鄰關系和規劃相鄰關系進行核查對比,排除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鄰區參數錯誤,確保網絡質量。在網絡建設過程中,由于網絡中持續存在新開通站點,因此要求定期(至少一周)進行網絡相鄰關系核查,核查內容包含同頻鄰區、異頻鄰區、異系統鄰區關系,如果發現不一致必須要及時修改。針對系統間的相鄰關系,不僅要求 3G 向 2G 配置鄰區,同時要求 2G 網絡向 3G 網絡配置反向鄰區關系。要求維護雙方相鄰關系參數表,及時更新由于一方參數變化導致的相鄰關系變更(如:翻頻、LAC 重規劃等),發現不一致必須要及時修改并且

44、刷新系統間相鄰小區關系表格。4.2.34.2.3 鄰區關系優化鄰區關系優化在規劃相鄰關系的基礎上,還要是對鄰區關系進行優化,鄰區關系優化包括鄰區增加、鄰區刪除和鄰區參數修改。在網絡建設階段的鄰區關系優化分析的手段以測試為主,經過數據分析并綜合考慮到地理相對位置后進行優化調整。鄰區數據準備(工參表、鄰區規劃表)初始鄰區配置錯配鄰區的優化(可選)多配鄰區的優化(可選)漏配鄰區的優化(可選)鄰區優先級的優化(可選)網絡話務是否達到一定規模基于路測的鄰區優化是否基于 DT/CQT 數據的鄰區優化方法如下:1、Scanner 數據分析后臺分析工具一般都提供了漏配鄰區檢查的功能,它的原理是用Scanner

45、掃描到的導頻與當前配置的鄰區列表進行比較,找出滿足切換條件但是不在鄰區列表中的導頻擾碼,作為漏配鄰區報告列出。對于后臺分析工具自動生成的漏配鄰區,還需要對照地圖上小區的位置信息加以檢查才能確定是否要加入鄰區列表。另外對于越區覆蓋造成的漏配鄰區,其首要任務是解決覆蓋問題,應該提 RF 調整建議。如果一時無法做射頻調整解決越區覆蓋問題,則可以暫時加作鄰區以解決越區干擾問題。2、UE 數據分析后臺分析工具一般不能根據 UE 通話測試數據自動分析并生成漏配鄰區,需要網絡優化工程師逐個分析才能確定。漏配鄰區可能導致掉話或者接入失敗,但是也可能只是導致一段時期的 Ec/Io 惡化,結合 Scanner 的

46、數據分析很容易找出這些漏配鄰區的點。分析方法如下: 比較 UE 測得的激活集 Ec/Io 分布圖和 Scanner 測得的 Ec/Io 分布圖。通常鄰區漏配的地方 UE 的 Ec/Io 很差,而 Scanner 掃到的 Ec/Io 卻很好。找出所有這種區域,進行下一步分析確認; 觀察這些 Ec/Io 差的點,如果 Scanner 中的最強的擾碼既不在激活集中,也不在監視集中,進入下一步確認;如果該擾碼出現在監視集中則表明并非漏配鄰區,而是因為切換(重選)延時或者軟切換失敗等問題導致的 Ec/Io 惡化; 檢查前面最近一個同頻測量控制,看里面的鄰區列表是否包含 Scanner 中較強的擾碼。另外

47、也可以直接檢查當前 RNC 中的小區鄰區配置,確定是否漏配鄰區。如果測試時只有手機記錄了信息,沒有連接 Scanner 信息,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來確認鄰區是否漏配:首先確認掉話前手機測量的活動集所有小區的擾碼以及監視集小區的擾碼;然后確認掉話后手機重新駐留的小區的擾碼信息,和掉話前手機活動集和監視集擾碼進行比較,如果不在掉話前的活動集和監視集擾碼列表中,那么有可能屬于鄰區漏配導致的掉話;最后可以通過檢查鄰區列表的方式進行確認。協議規定 WCDMA 的鄰區個數最大為 32 個,而本小區自身也要包括在同頻鄰區列表中下發,所以真正的同頻鄰區最多只能配置 31 個。如果達到或超過 31 個鄰區,則優化

48、中發現的需要添加的必要鄰區就無法加入,這時需要刪除部分冗余鄰區。對冗余鄰區的刪除必須非常慎重,一旦必要的鄰區被誤刪,則會導致掉話等嚴重后果。所以需要保證:1)在刪除鄰區前,檢查鄰區修改記錄,確認擬刪除的鄰區不是以前路測和優化中添加的鄰區關系。2)在刪除冗余鄰區以后,需要做全面的測試,包括路測和重要室內地點撥測,確保沒有異常產生,否則需要改回數據配置。如下情況下可能刪除鄰區: 刪除越區覆蓋的鄰區關系,前提是越區覆蓋問題已經處理完畢,且沒有增加新的弱覆蓋區域; 參考網絡拓撲結構憑經驗刪除鄰區,這種情況適用于原有鄰區表已經滿了,還需加入新的鄰區關系,刪除后應安排測試,確認刪除的鄰區關系不會造成更大的

49、問題,否則,需要重新選擇待刪除鄰區; 商用運營承載一定話務量后可以參考話統數據刪除。4.3PSC 碼核查碼核查WCDMA 系統使用 512 個主擾碼(PSC)來區分不同小區,當網絡規模較大的時候,需要采取適當的擾碼分組規劃和復用原則對擾碼進行規劃設計。擾碼規劃原則參見網建部下發的編號規則。3GPP 規范定義的擾碼被分為 512 個擾碼組,每個組包括 1 個主擾碼和相應的 15個輔擾碼。每個小區分配 1 個主擾碼,并且只能分配 1 個主擾碼。為了提高小區內用戶終端的接入速度,512 個主擾碼進一步被分為 64 個主擾碼組,每個組內包括 8 個主擾碼。為避免省際邊界和室內外覆蓋擾碼規劃沖突導致干擾

50、,應為省際邊界基站和室內覆蓋站點預留一定的擾碼資源。要求定期對網絡擾碼進行驗證,確認使用相同 PSC 的小區沒有交疊,以及鄰區列表中沒有重復的 PSC。對于使用同一 PSC 碼的小區,其他使用相同 PSC 的小區的Ec/No(或 RSCP)要顯著低于 Rake 接收機為該路徑分配一個支路的閾值 Ec/No(或RSCP) 。為了防止鄰小區表合并時發生 PSC 的重復,必須要同時檢查鄰小區和第二級鄰小區的條件。5接入性能優化接入性能優化5.1接入性能優化的目的接入性能優化的目的WCDMA 網絡運營初期,由于無線接通情況直接關系用戶的感受,因此我們要對反映這一用戶感受的接入性能進行重點優化,提升網絡

51、性能,提高接通率。5.2接入性能優化的標準接入性能優化的標準WCDMA 網絡話音業務接入性能的直接表征指標即接通率,第一階段接入性能的優化目標通過 DT 話音接通率和 RRC 連接成功率兩個指標來衡量: DT 話音接通率大于 90%; RRC 連接成功率達到 100%。5.3接入性能的測試辦法接入性能的測試辦法參見附件:WCDMA 單系統 DT 測試部分的內容。5.4接入性能優化方法接入性能優化方法5.4.1接入性能優化流程接入性能優化流程僅PS有效開始數據分析工具發現接入問題路測數據尋呼問題是否有接入失敗結束N是否主叫失敗Y是否收到尋呼NN是否RRC連接建立失敗YRRC 建立問題Y鑒權加密是

52、否失敗鑒權加密問題YNRAB 建立是否失敗RAB 或 RB 建立問題YNY切換導致接入失敗參考切換問題分析YN異常問題NPDP 激活是否失敗NPDP 激活問題Y接入性能優化依托于對測試數據的分析和問題定位,在進行問題分析時可以參考標準接入信令流程。結合 DT 測試信令流程、RNC 的單用戶跟蹤信令流程,按照上圖的流程確定在哪一處出現失敗。然后按照后續的各個子流程分析和解決問題,主要包括尋呼問題、RRC 建立問題、RAB 和 RB 建立問題、鑒權加密問題、設備異常問題等。5.4.2接入性能問題分析接入性能問題分析5.4.2.1 尋呼問題分析尋呼問題分析尋呼問題一般都表現為:主叫完成 RAB 指派

53、以及 CC Setup,在等待 Alerting 消息的時候收到 CN 發來的 Disconnect 直傳消息。被叫從 UE 的信令流程一般看不出異常,但也出現過 UE 收到 Paging 消息而沒有發起 RRC 連接建立請求。從被叫的 RNC 單用戶跟蹤可以看出收到 CN 下發的 Paging 消息,但沒有后續的消息。尋呼問題的原因主要有:RNC 沒有下發 Paging 消息尋呼信道或尋呼指示信道的功率偏低UE 發生小區重選等通常尋呼問題分析流程如下圖所示:開始分析尋呼問題轉 RRC 建立問題RNC 是否下發 Paging結束YUE 是否收到尋呼Y是否功率配比偏低根據覆蓋情況調整功率配比Y是

54、否重選問題優化小區重選參數YNNN設備異常問題N異常問題尋呼問題分析流程1、RNC 沒有下發 Paging 消息如果是 RNC 收到 CN 下發的 paging 消息后 UU 口沒有下發,可能是尋呼信道的容量不夠(現階段網絡負載很低,出現的概率小,在以后網絡負載較高時,可能會出現 UU 口 paging 消息阻塞的情況),或者是設備異常。2、尋呼信道或尋呼指示信道的功率偏低如果 RNC 下發了 Paging 消息,而 UE 沒有收到,首先查看 UE 的駐留小區和監視小區的 Ec/Io。如果駐留小區和監視小區的 CPICH 信道的 Ec/Io 都很低(低于-12dB),則可能是 PCH 信道或

55、PICH 信道的功率設置偏低,或者可能是無線環境太差。3、UE 發生小區重選如果 UE 駐留小區的信號偏低而監視小區的信號較好,那么可能是小區重選的問題。還有就是在尋呼的時候 UE 發生了位置區/路由區更新,而尋呼消息仍在原來的位置區/路由區下發,導致 UE 無法收到尋呼消息。5.4.2.2 RRC 連接建立問題分析連接建立問題分析RRC 連接建立失敗的問題通過 UE 的信令流程和 RNC 的單用戶跟蹤可以獲得。RRC 連接建立的過程主要包括幾個步驟:1)UE 通過 RACH 信道發送 RRC Connection Request 消息;2)RNC 通過 FACH 信道發送 RRC Conne

56、ction Setup 消息;3)UE 在建立下行專用信道并同步后通過上行專用信道發送 RRC Connection Setup CMP 消息。RRC 建立失敗一般有下面幾類原因:上行 RACH 的問題下行 FACH 功率配比問題小區重選參數問題下行專用初始發射功率偏低上行初始功控問題擁塞問題設備異常問題等在這些問題中尤其上行 RACH 的問題、下行 FACH 功率配比問題、小區重選參數問題、設備異常問題出現的概率比較高。RRC 連接建立問題分析流程如下所示:開始分析RRC連接建立問題調整PRACH或者AICH信道參數UE 是否發出請求消息結束YRNC 是否收到請求消息NRNC是否發出建立消息

57、其他問題NUE是否收到建立消息調整FACH信道功率NYYY手機異常問題N調整上行專用信道開環功控參數是否發生小區重選N優化小區重選參數YUE是否發出建立完成消息N調整下行初始發射功率NRNC是否收到建立完成消息YYRNC 是否發出RRC REJ消息N進行擁塞和準入的檢查YRRC 連接建立問題分析流程1、UE 發出 RRC Connection Request 消息,RNC 沒有收到(1)如果此時下行 CPICH 的 Ec/Io 較低,則是覆蓋的問題。(2)如果此時下行 CPICH 的 Ec/Io 較好,一般都是 RACH 的問題。通常有以下可能的原因:Preamble 的功率攀升不夠UE 的輸

58、出功率比要求值偏低NodeB 設備問題,存在駐波小區半徑設置參數不合理對于 Preamble 的功率攀升不夠,可以增加 Preamble 攀升次數。對于 UE 輸出功率比要求值低,可能是 UE 本身性能不足或下降導致。對于 NodeB 設備問題,需要檢查 NodeB 是否存在駐波告警。當小區半徑參數設置過小,會導致 NodeB 無法同步小區半徑范圍外的 UE,造成接入失敗,這些問題主要發生在農村、郊區等廣覆蓋場景。2、RNC 收到 UE 發的 RRC 建立請求消息后,下發了 RRC Connection Setup 消息而 UE 沒有收到該問題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幾種:覆蓋差小區選擇與重選參數不合

59、理具體檢查方法如下:若此時的 CPICH 的 Ec/Io較低,而且監視集中沒有質量更好的小區,那么是覆蓋的問題。如果此時監視集中有更好的小區,則可能是小區重選的問題。3、RNC 收到 UE 發的 RRC 建立請求消息后,下發了 RRC Connection Reject 消息當出現 RRC Connection Rreject 消息時,需要檢查具體的拒絕原因值。RRC Connection Reject 中拒絕原因值包含 2 種:congestion 和 unspecified。對于 congestion,說明網絡發生了擁塞。需要檢查網絡負載情況,包括功率、碼、CE 等資源的占用情況,確定是由

60、于那種資源不足導致的擁塞,然后給出相應的擴容手段。HSDPA 用戶 RRC 連接的準入與 R99 用戶 RRC 連接的準入一致,包括功率、碼、CE 等資源。需要特別注意碼的準入,如果 HSDPA 用戶的碼字是靜態分配的,且分配給 HSDPA 用戶的碼字過多,則很容易導致 HSDPA 或者 R99 用戶 RRC 連接的準入失敗,原因是 HSDPA 或者 R99 用戶下行信令信道的碼字不足。對于 unspecified,則需要察看相關日志信息,確定故障原因。4、 UE 收到 RRC Connection Setup 消息而沒有發出 Setup Complete 消息如果此時下行的信號質量正常,那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