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技術規定(試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10年8月目 錄1 適用范圍12 引用標準13 術語和定義23.1 水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23.2 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23.3 參比方法23.4 比對監測24 比對監測條件25 水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25.1比對監測內容25.2 比對監測頻次25.3 比對監測方法35.4 比對監測結果評價55.5 質量保證65.6 比對監測報告格式與內容76 固定污染源煙氣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86.1 比對監測內容86.2 比對監測頻次86.3 比對監測方法86.4 比對測試96.5 核查參數96.6 比對監測結果評價116.7 質量保證1
2、46.8 比對監測報告內容與格式15附錄1(資料性附錄)17附錄2(資料性附錄)21附錄3(資料性附錄)2325 / 27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是指采用參比(標準)方法,與自動監測法在企業正常生產工況下實施同步采樣分析,驗證自動監測設備監測結果準確性的監測行為。比對監測是判斷自動監測數據準確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據。為進一步規范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統一比對監測技術要求,依據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辦法(國發200736號)、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環保總局令第28號)、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辦法(環發200988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技術規定。1適用范圍本技術規定規定了廢水
3、自動監測設備、固定污染源煙氣連自動監測設備(CEMS)比對監測的內容、頻次、方法、結果評價以與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等,適用于環境監測部門對廢水污染源、煙氣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的日常比對監測。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的驗收監測仍按有關規定和技術規范執行。2 引用標準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HJT353-2007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安裝技術規范試行HJ/T354-2007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驗收技術規范(試行)HJ/T355-2007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試行)HJ/T356-2007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數據有效性判別技術規范(試
4、行)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 494-2009 水質-采樣技術指導HJ/T75-2007 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試行)HJ/T76-2007 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與檢測方法(試行)HJ/T 397-2007 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范HJ/T 373-2007 固定污染源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技術規范(試行)3 術語和定義3.1 水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指在污染源現場安裝的用于監控、監測污染物排放的化學需氧量(CODCr)在線自動監測儀、pH水質自動分析儀、氨氮水質自動分析儀、超聲波明渠污水流量計、電磁流量計、水質自動采樣器和數據采集傳輸儀
5、等儀器、儀表。3.2 固定污染源煙氣自動監測設備即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對固定污染源排放的煙氣中污染物進行連續地、實時地跟蹤測定的儀器、儀表。3.3 參比方法國家或行業發布的標準方法。3.4 比對監測指采用參比(標準)方法,與自動監測法在企業正常生產下實施同步采樣分析,驗證水污染源和固定污染源煙氣自動監測設備監測結果準確性的監測行為。4 比對監測條件自動監測設備已按規范安裝調試、并經地市級以上環保主管部門驗收合格方可開展比對監測,比對監測時要求排污企業出具自動監測設備的調試檢測報告和驗收合格報告。
6、比對監測期間,生產設備應正常穩定運行。5 水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5.1比對監測內容5.1.1比對監測項目主要為化學需氧量(CODCr)、氨氮(NH3-N)、總氮(TN)、總磷(TP)、pH、廢水流量等。5.1.2比對監測考核指標主要包括: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的相對誤差和質控樣的測試結果。5.2 比對監測頻次5.2.1 對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的比對監測每年至少4次,每季度至少1次。比對過程中應盡可能保證比對樣品均勻一致,每次比對監測要求的樣品數量在3對以上。5.2.2 對于化學需氧量(CODCr),當實際水樣CODCr30mg/L時,以接近實際水樣的低濃度(約20mg/L)標樣
7、代替實際水樣進行實驗,至少測定 2次。比對監測頻次的確定可采用事先通知的形式或不通知的抽檢形式進行,比對監測應盡可能在1天內完成。5.3 比對監測方法5.3.1 在安裝自動監測采樣裝置的位置進行人工采樣,并和自動監測設備采樣同步。5.3.2采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方法中所列方法作為比對監測分析方法,禁止使用非標準監測方法,推薦監測分析方法詳見表5-1。表5-1 比對監測分析方法序號監測分析項目監測分析方法方法標準編號1化學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GB11914高氯廢水化學需氧量的測定氯氣校正法HJ/T702氨氮水質氨氮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度法HJ 535水質氨氮的測定水楊酸分光光度法HJ
8、5363總磷水質總磷的測定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118934總氮水質總氮的測定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18945pH值水質pH值的測定玻璃電極法GB69205.3.3實際水樣比對試驗5.3.3.1 化學需氧量(CODCr)自動監測儀的比對監測采集實際廢水樣品,用化學需氧量(CODCr)水質自動監測方法與實驗室標準方法 (GB 11914) 進行比對試驗;對于排放高氯廢水(氯離子濃度在 100020000mg/L)的廢水樣品,實驗室分析方法采用 HJ/T 70。比對過程中應盡可能保證比對樣品均勻一致,比對試驗總數應不少于 3 對,其中 2 對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A)應滿足表
9、5-2 的要求。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A)公式如下:式中:A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Xn第n次自動監測測量值; Bn第n次實驗室標準方法的測定值;當實際水樣CODCr30mg/L時,以接近實際水樣的低濃度(約20mg/L)質控樣代替實際水樣進行實驗,至少測定2次。質控樣測定的絕對誤差不大于標準中位值的±5mg/L。5.3.3.2氨氮自動分析儀的比對監測采集實際廢水樣品,用氨氮水質在線自動監測方法與實驗室標準方法HJ 535(或HJ 536)進行比對試驗,比對過程中應盡可能保證比對樣品均勻一致,比對試驗總數應不少于3對,其中2對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A)應滿足表5-2 的要求
10、。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計算公式如下:式中:A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Xn第n次自動監測測量值;Bn第n次標準方法的測定值5.3.3.3 總氮、總磷自動分析儀的比對監測采集實際廢水樣品,總氮自動監測方法與實驗室標準方法 GB/T 11894進行比對試驗,總磷自動監測方法與實驗室標準方法 GB11893進行比對試驗,比對過程中應盡可能保證比對樣品均勻一致,比對試驗總數應不少于 3 對,其中 2 對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A)應滿足表5-2 的要求。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計算公式如下:式中:A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Xn第n次自動監測測量值;Bn第n次標準方法的測定值5.3.3.4pH自動分
11、析儀的比對監測采集實際廢水樣品,用pH 水質自動分析方法與實驗室標準方法 GB 6920 對廢水pH 值進行試驗,比對試驗過程中應保證在線監測儀器與國標法測量結果組成一個數據對,至少獲得3個測定數據對,計算兩種測量結果的絕對誤差,其中2對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絕對誤差應滿足表5-2的要求。5.3.3.5 廢水流量具備手工測流條件的,采用流速面積法進行手工測流,并和同時段自動測流儀結果進行比對,至少獲取3個數據對,其中2對比對結果相對誤差應小于±20%。不具備手工測流條件的,滿足如下條件,可認定自動監測流量數據有效:a) 企業安裝的流量計通過計量部門檢驗合格并處在有效期內;b) 流量計無明顯
12、變形等損壞現象;c) 液位或水頭測量結果準確;d) 檢查流量計說明書等資料,若流量計參數可變,查閱流量計參數設置,要求設置值和說明書一致(不一致要查明原因,必要時可實測驗證);e) 檢查流量計的計算公式,流量計算結果準確;f) 流量計水流暢通,無擁堵現象,明渠流量計為自由流。5.3.4質控樣考核采用國家認可的質控樣,分別用兩種濃度的質控樣進行考核,一種為接近實際廢水濃度的樣品,另一種為超過相應排放標準濃度的樣品,每種樣品至少測定1次,質控樣測定的相對誤差不大于質控樣標稱值中值的±10%(pH除外)。5.4 比對監測結果評價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比對監測結果評價指標限值見表5-2。實際水
13、樣比對監測至少獲取 3個數據對,其中 2對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應滿足表5-2的要求;質控樣測定的相對誤差不大于標準中位值的±10%。實際水樣比對監測和質控樣考核均合格,則此次監測結果判定為合格。表5-2 實際水樣比對試驗考核指標要求儀器名稱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化學需氧量(CODCr)CODCr30mg/L時,絕對誤差不超過±5mg/L以接近實際水樣的低濃度(約20mg/L)標樣代替實際水樣進行試驗30mg/LCODCr60mg/L時,相對誤差不超過±30%60mg/LCODCr100mg/L時,相對誤差不超過±20%CODCr100 mg/L時,
14、相對誤差不超過±15%氨氮、總磷、總氮相對誤差不超過±15%pH絕對誤差不超過±0.5pH5.5 質量保證5.5.1實驗室的質量保證措施5.5.1.1 實驗室分析人員按國家相關規定,經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5.5.1.2 實驗室的設施和環境條件能夠滿足監測需要與設備維護要求,保證監測結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5.5.1.3 采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方法中所列方法作為比對監測分析方法;5.5.1.4 定期對用于比對監測的儀器設備以與實驗室所用標準樣品、標準溶液的運行狀態進行期間核查,以滿足監測要求;5.5.1.5 對用于比對監測的設備、器具的校準和標準物質進行控制,保證
15、量值的準確性和可溯源性;5.5.1.6 水樣分析質量控制:a.平行雙樣測定:分析人員對每批水質樣品進行不少于10%的平行雙樣測定,平行測定結果的相對偏差應滿足方法要求;b.自行配置的標準物質或標準溶液,必須與國家標準物質進行比對、驗證后方可使用;c.繪制的標準曲線和工作曲線,原則上已知濃度點不得少于6個(含空白濃度),曲線相關系數絕對值(r)應大于或等于0.999;d.測定樣品的同時,平行測定已繪制的標準曲線的中等濃度標準溶液,其相對誤差應在5%-10%之間;空白測定值應小于測定方法的規定值。5.5.2現場比對監測的質量保證措施5.5.2.1按照比對分析項目與HJ494-2009水質-采樣技術
16、指導要求,做好比對試驗所需采樣器具的日常清洗、保管、整理工作;5.5.2.2在水污染源排放口安裝自動采樣裝置的位置進行人工采樣,采樣至少由兩人協同工作,負責現場固定液的添加等;5.5.2.3盡可能在廢水自動監測分析儀采樣的同時采集實驗室分析樣品,采樣時填寫現場采樣記錄,并與時正確地貼好每個樣品標簽(采樣地點、編號、項目、時間等)以免混淆,做到樣品標示的唯一性;5.5.2.4樣品采集和保存嚴格執行 HJ/T91-2002 的有關規定,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5.6 比對監測報告格式與內容5.6.1比對監測報告應包括的信息比對監測報告由正文和附表組成。正文必須具有的信息包括:a.監測機構名稱
17、、地址、通訊方式、監測日期和報告編制日期;b.報告的標識-編號;c.排污企業名稱、廢水自動監控設備安裝位置所在的相關污染源名稱、排污口位置和編號、采樣點編號;d.廢水自動監控設備標識-制造單位、型號和系列編號;e.參比方法引用的標準、所用的主要設備,儀器等。報告應包括的工作內容a.比對監測時工況;b.比對監測項目;c.比對監測頻次和比對監測時段;d.手工監測數據和在線設備監測數據;e.比對監測結果評價指標限值;f.比對監測結果評價結論;g.質量控制的工作內容和措施;h.監測報告的三級審核與簽字。5.6.2報告格式實例見附錄1。6 固定污染源煙氣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6.1 比對監測內容6.1.1
18、比對監測項目氣態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實測干基濃度、顆粒物實測干基濃度、煙氣流速和煙氣參數(煙氣溫度、氧量)。6.1.2 核查參數過剩空氣系數、煙氣流量、污染物折算濃度、污染物排放速率、煙氣含濕量、標準曲線參數、速度場系數和皮托管系數。6.2 比對監測頻次6.2.1 對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安裝的固定污染源煙氣CEMS的比對監測每年至少 4次,每季度至少 1次。6.2.2 每次比對監測,對顆粒物濃度、煙氣流速、煙溫用參比方法至少獲取3個測試斷面的平均值,氣態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氧量至少獲取 6 個數據(其中儀器法可選取不小于 2倍自動監測設備響應時間期間的平均值為 1 個數據,化學法
19、以一個樣品的采樣時間段監測值為 1個數據),取參比方法測試的平均值與同時段煙氣 CEMS 的平均值進行準確度計算。6.3 比對監測方法6.3.1 比對監測遵循原則6.3.1.1 監測期間,生產設備要正常穩定運行;6.3.1.2 監測前,首先要核準煙塵采樣器、煙氣分析儀、煙氣CEMS等相關儀器的顯示時間并保持一致; 6.3.1.3 參比方法測定濕法脫硫后的煙氣,使用的煙氣分析儀必須配有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煙氣前處理裝置(如加熱采樣槍和快速冷卻裝置等); 6.3.1.4 監測前,參比方法使用的煙氣分析儀必須現場使用標準氣體檢查準確度,并記錄現場校驗值;6.3.1.5 每個監測項目的數據需記錄采樣起止
20、時間;6.3.1.6 比對監測期間不允許在線監測設備運營單位調試儀器。6.3.2 比對監測參比方法參比方法采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或相關國際標準中所列方法,詳見表6-1。表6-1 參比監測項目分析方法一覽表序號監測分析項目監測分析方法方法標準編號1顆粒物重量法GB/T161572氧量電化學法、氧化鋯法、熱磁式氧分析法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3二氧化硫非分散紅外吸收法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碘量法HJ/T 56定電位電解法HJ/T 574氮氧化物非分散紅外吸收法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
21、保總局)定電位電解法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42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 435煙氣流速皮托管法GB/T161576煙氣溫度熱電偶法、電阻溫度計GB/T161576.4 比對測試6.4.1 顆粒物、氣態污染物參比方法采樣位置按照GB/T16157和HJ/T397等要求設置。氣態污染物參比方法采樣位置與CEMS測定位置靠近但不干擾CEMS正常取樣,不能從CEMS排氣裝置處直接采樣監測,手工和自動同步采樣。6.4.2對顆粒物濃度、煙氣流速、煙溫參比方法至少獲取3個測試斷面的平均值,氣態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氧量至少獲取 6 個數據(其中儀器法可選取不小于 2 倍自動監測設備響應時間期
22、間的平均值為 1個數據,化學法以一個樣品的采樣時間段監測值為 1個數據)。6.5 核查參數6.5.1 過剩空氣系數進入煙氣CEMS系統設置,檢查標準過剩空氣系數設置以與過剩空氣系數計算公式是否正確。小于65t/h的燃煤鍋爐煙塵初始排放濃度標準規定的過剩空氣系數=1.7,煙塵、二氧化硫排放濃度=1.8,燃油和燃氣鍋爐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1.2;工業爐窯=1.7;電廠燃煤鍋爐=1.4,燃油鍋爐=1.2,燃氣鍋爐=3.5。過剩空氣系數按下式計算得出:式中:過剩空氣系數;實際測得氧的體積百分數。6.5.2 煙氣流量進入煙氣CEMS系統設置,檢查標態干煙氣流量計算公式是否正確。標態干煙氣流
23、量按下式計算得出:式中:標態干煙氣流量,Nm3/h;工況下濕煙氣流量,m3/h;煙氣溫度,;煙氣靜壓,Pa;煙氣中水分含量體積百分比,%;測定斷面面積,m2;測定斷面的濕煙氣流速,m/s。大氣壓力,Pa6.5.3 污染物折算濃度進入煙氣CEMS系統設置,檢查污染物折算濃度計算公式是否正確。污染物折算濃度按下式計算得出:式中:污染物折算濃度,mg/Nm3;污染物實測濃度,mg/Nm3;實測過剩空氣系數;排放標準中規定的過剩空氣系數;6.5.4 污染物排放速率進入煙氣CEMS系統設置,檢查污染物排放速率計算公式是否正確。污染物排放速率按下式計算得出:式中:污染物排放速率,Kg/h;污染物實測濃度,
24、mg/Nm3;標態干煙氣流量,Nm3/h。6.5.5 煙氣含濕量進入煙氣CEMS系統設置,檢查煙氣含濕量設置是否符合現場實際情況。6.5.6 標準曲線參數和速度場系數對照CEMS的調試報告或驗收報告中的標準曲線參數和速度場系數與CEMS管理系統參數設置中標準曲線參數和速度場系數是否一致。6.5.7 皮托管系數 對照皮托管的檢定證書或校準證書中的皮托管系數K值與CEMS管理系統參數設置的皮托管系數是否一致。6.6 比對監測結果評價6.6.1評價標準參照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T75-2007)要求,煙氣溫度、煙氣流速、氧含量和污染物實測濃度(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需滿足表
25、6-2技術指標要求。表6-2 煙氣CEMS考核指標要求檢測項目考核指標顆粒物準確度當參比方法測定煙氣中顆粒物排放濃度:50mg/m3時,絕對誤差不超過±15mg/m3;50mg/m3100mg/m3時,相對誤差不超過±25%;100mg/m3200mg/m3時,相對誤差不超過±20%;200mg/m3時,相對誤差不超過±15%。氣態污染物準確度當參比方法測定煙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20mol/mol 時,絕對誤差不超過±6mol/mol;20mol/mol250mol/mol 時,相對誤差不超過±20%;250mol/mol
26、 時,相對準確度15%。當參比方法測定煙氣中其它氣態污染物排放濃度:相對準確度15%。氧量相對準確度15%煙氣流速相對誤差流速10m/s 時,不超過±10%;流速10m/s 時,不超過±12%。煙氣溫度絕對誤差不超過±36.6.2評價方法6.6.2.1 顆粒物a. 顆粒物濃度絕對誤差計算:其中:式中:顆粒物濃度絕對誤差,mg/m3;參比方法測定顆粒物平均濃度,mg/m3;第i次參比方法測定結果,mg/m3;參比方法測定次數;顆粒物CEMS與參比方法同時段測定的顆粒物平均濃度,mg/m3;顆粒物CEMS第i次與參比方法同時段測定結果。b. 顆粒物濃度相對誤差計算:式
27、中:顆粒物相對誤差,% ;、的含義與計算方法同上。6.6.2.2 氣態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a. 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計算參照顆粒物評價計算方法。b. 相對準確度計算式中:相對準確度;數據對的個數;第i個數據對中的參比方法測定值。式中:每個數據對之差;第i個數據對中的CEMS測定值。注:在計算數據對差的和時,保留差值的正、負號其中置信系數(cc)由表6-3查得的統計值和數據對差的標準偏差表示:表6-3t值表n-156789101112131415162.5712.4472.3652.3062.2622.2282.2012.1792.1602.1452.1312.120由t表查得,f=n-1
28、;式中:參比方法與CEMS測定值數據對的差的標準偏差。6.6.2.3 氧含量參照氣態污染物的評價方法計算相對準確度。6.6.2.4 煙氣流速參照顆粒物評價方法計算相對誤差。6.6.2.5 煙氣溫度參照顆粒物評價方法計算絕對誤差。6.6.3比對數據報表以下比對數據報表作為比對監測原始記錄表。a.顆粒物CEMS/煙氣流速CEMS/煙氣溫度CEMS比對監測數據報表,見附錄2的附表2-1。b.氣態污染物CEMS/氧量CEMS比對監測數據報表,見附錄2的附表2-2。6.7 質量保證6.7.1比對監測儀器的質量保證措施6.7.1.1 比對測試中使用的儀器必須經有關計量檢定單位檢定合格,且在檢定期限內。6.
29、7.1.2 煙氣溫度測量儀表、空盒大氣壓力計、皮托管、真空壓力表(壓力計)、轉子流量計、干式累積流量計、采樣管加熱溫度等,至少半年自行校正一次,確保其準確性。校正方法按GB/T16157-1996 中第12章執行。6.7.1.3 參比方法測定濕法脫硫后的煙氣,使用的煙氣分析儀必須配有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煙氣前處理裝置(如加熱采樣槍和快速冷卻裝置等);6.7.1.4 參比方法使用的煙氣分析儀必須每次現場使用標準氣體檢查準確度,并記錄現場校驗值,若儀器校正示值偏差不高于±5%,則為合格。6.7.1.5 定電位電解法煙氣測定儀和測氧儀的電化學傳感器,當性能不滿足測定要求時,必須與時更換傳感器
30、,送有關計量檢定單位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6.7.2現場比對監測的質量保證措施6.7.2.1 按照等速采樣的方法,應使用微電腦自動跟蹤采樣儀,以保證等速采樣精度。進行多點采樣時,每點采樣時間不少于3min。各點采樣時間應相等或每個固定污染源測定時所采集樣品累計的總采氣量不少于1m3。6.7.2.2 使用微電腦自動跟蹤采樣儀進行顆粒物與流速測定時,采樣槍口和皮托管必須正對煙氣流向,偏差不得超過10。當采集完畢或更換測試孔時,必須立即封閉采樣管路,防止負壓反抽樣品。6.7.2.3 當采集高濃度顆粒物時,發現測壓孔或采樣嘴被塵粒沾堵時,應與時清除。6.7.2.4 濾筒處理和稱重:用鉛筆編號,在1051
31、10烘烤1小時,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用感量0.1mg天平稱重,兩次重量之差不超過0.5mg。當測試400以上煙氣時,應預先在400烘烤1小時,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至恒重。6.7.2.5 采用碘量法測定二氧化硫時,吸收瓶用冰浴或冷水浴控制吸收液溫度,以保證吸收效率。6.7.2.6 用煙氣分析儀對煙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測試。測定結束時,應將儀器置于干凈的環境空氣中,繼續抽氣吹掃傳感器,直至儀器示值符合說明書要求后再關機;下次測定時,必須用潔凈的空氣校準儀器零點。6.7.2.7 在現有采樣管的技術條件下,如果煙道截面高度大于4m,則應在側面開設采樣孔;如寬度大于4m,則應在兩側開
32、設采樣孔,并設置符合要求的多層采樣平臺。以兩側測得的顆粒物平均濃度代表這一截面的顆粒物平均濃度。6.8 比對監測報告內容與格式6.8.1比對監測報告內容比對監測報告應包括的以下主要信息:a.報告的標識-編號;b.檢測日期和編制報告的日期;c.煙氣CEMS標識-制造單位、型號和系列編號;d.安裝煙氣 CEMS 的企業名稱和安裝位置所在的相關污染源名稱; e.參比方法引用的標準; f.所用可溯源到國家標準的標準氣體; g.參比方法所用的主要設備,儀器等; h.檢測結果和結論; i.測試單位;j.備注。6.8.2比對監測報告格式示例見附錄3。附錄1(資料性附錄)廢水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報告 第
33、 號企業名稱:運營單位:報告日期:(檢測單位名稱)(加蓋監測業務專用章)監測報告說明1報告無本站業務專用章、騎縫章與 章無效。2報告內容需填寫齊全、清楚、涂改無效;無三級審核、簽發者簽字無效。3未經本站書面批準,不得部分復制本報告。4本報告與數據不得用于商品廣告,違者必究。本機構通訊資料:單位名稱:環境監測中心站地 址:省市區路號郵政編碼:電 話:-傳 真:- 第 號 第1頁 共2頁一、前言(企業基本情況,污染治理設施基本情況,企業安裝廢水自動監測設備基本情況,包括污染源基本情況、廢水自動監測設備安裝排污口與位置、自動監測設備生產廠家、設備名稱、設備型號等)。(檢測單位)于 年月日至月日對該公
34、司安裝于的廢水自動監測設備進行了比對監測。二、依據(1)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2)HJ/T3552007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試行)(3)HJ/T3562007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數據有效性判別技術規范(試行)三、標準比對試驗總數應不少于3對,其中2對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A)應滿足表1的要求。表1 實際水樣比對試驗考核指標要求儀器名稱實際水樣比對試驗相對誤差化學需氧量(CODCr)總有機碳(TOC)紫外(UV)吸收CODCr30mg/L時,絕對誤差不超過±5mg/L以接近實際水樣的低濃度(約20mg/L)標樣代替實際水樣進行試
35、驗30mg/LCODCr60mg/L時,相對誤差不超過±30%60mg/LCODCr100mg/L時,相對誤差不超過±20%CODCr100 mg/L時,相對誤差不超過±15%氨氮總磷總氮相對誤差不超過±15%pH絕對誤差不超過±0.5pH四、工況五、監測結果(每個項目一個測試報告) 第 號 第2頁 共2頁廢水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結果表排污企業名稱現場監測日期測點名稱分析日期工況樣品類型測試項目自動儀器測量范圍實際水樣測試樣品編號采樣時間自動儀器測定值實驗室測定值絕對誤差相對誤差標準限值結果評定質控樣品測定標樣編號測試時間測試結果標準樣品
36、批號標準樣品濃度范圍結果評定技術說明方法儀器名稱儀器型號儀器出廠編號檢出限試驗儀器自動儀器比對結果(比對結論、其他意見或建議)*pH單位為無量綱,其余項目單位為mg/L報告編寫: 日期: 日期: 日期:附錄2(資料性附錄)煙氣CEMS比對監測數據報表附表2-1 參比方法評估顆粒物CEMS/煙氣流速CEMS/煙氣溫度CEMS比對數據報表測試人員 CEMS生產廠 測試地點 CEMS型號、編號 測試位置 CEMS原理 參比方法儀器生產廠 型號、編號 原理 日期時間(時、分)參比方法CEMS法序號濾筒編號顆粒物重(mg)采氣體積(NL)濃度(mg/m3)流速(m/s)溫度()測定值(mg/m3)流速(m/s)溫度()顆粒物濃度平均值(mg/m3)流速平均值(m/s)溫度平均值()顆粒物相對誤差(%)顆粒物絕對誤差(mg/m3)流速相對誤差(%)溫度絕對誤差()附表2-2 參比方法評估氣態污染物CEMS相對誤差/絕對誤差報表監測項目 計量單位 測試人員 CEMS生產廠 測試地點 CEMS型號、編號 測試位置 CEMS原理 參比方法儀器生產廠 型號、編號 原理 測試日期 年 月 日 樣品編號時間(時、分)參比方法(RM)ACEMS法 B數據對差=B-A平均值絕對誤差相對誤差()數據對差的平均值的絕對值數據對差的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建筑工程合同書 范本
- 2025農產品加工類合同參考格式
- 2025股票交易合同范本
- 2025年中文版國際貿易合同模板
- 2025商務英語合同的語法與用詞特點
- 2025標準租賃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租賃合同法要點解析
- 2025的建筑材料購銷合同
- 2025瓷磚批發銷售合同范本
- 《應力分析及其計算方法》課件
- 2024年全國青少年信息素養大賽初賽試題
- 建設項目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投標方案
- 綠化帶改停車位施工方案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環大羅山聯盟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解析版)
- 護理人員崗位績效考核評價標準
- 2024年04月陜西西安職業技術學院招考聘用25人筆試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研判與答案解析
- 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語文真題
- DL/T 5352-2018 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
- 合作取得更大成功的辯論材料三篇
- 廣東省深圳市2023年五年級下學期期中模擬試卷(一)(含答案)
- AQ∕T 7009-2013 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