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護理查房_第1頁
結腸息肉護理查房_第2頁
結腸息肉護理查房_第3頁
結腸息肉護理查房_第4頁
結腸息肉護理查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了解結腸息肉的概念與分類。2. 熟悉結腸息肉的癥狀、發病原因、息肉摘除的過程。3.熟悉腸息肉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及對策。4.掌握電子結腸鏡檢查的護理。5.掌握健康教育。什么是結腸息肉? 凡從粘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均稱為息肉,但一般所指的息肉,僅僅是粘膜局限性隆起。息肉這一名稱并無組織學含義,不可將息肉與腺瘤混淆。應該說,息肉是一種良性病變,不是癌腫,不會危及生命。腸息肉系結腸和直腸隆起性病變的總稱,是根據觸診、結腸鏡觀察或X線鋇餐灌腸檢查而作出的臨床診斷。按病理可分為:腺瘤樣息肉(包括乳頭狀腺瘤)最常見,炎性息肉,腸粘膜受長期炎癥刺激增生的錯構瘤性息肉,其他如粘膜

2、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組織增生類癌等疾患。臨床上息肉可為單個或多個,以大腸息肉多見且癥狀較明顯。1.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見;繼發炎癥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亦有引致腸套疊外翻脫垂者。2.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癥狀。3.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4.肛鏡,直腸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見到息肉。5.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包括大便時間、次數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腹瀉,大便會變細,或呈扁形,有時還附著有血痕。目前為止,結腸息肉的病因不清,但與下面因素有關:1、長期腹瀉,很多病人腸道黏膜容易

3、過敏,例如飲酒、吃辣椒或油膩食物或海鮮后出現腹瀉,有些病人會無原因的出現腹瀉,這樣,腸道黏膜會出現慢性炎癥,易導致腸道息肉生長。 2、長期便秘,便秘的病人經常是幾天排便一次,糞便長期在腸道內儲存會產生各種毒素,導致腸黏膜出現慢性炎癥,易生長息肉。 3、遺傳,例如家族性息肉病就是一種遺傳疾病。 4、炎癥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恩病等疾病易出現息肉。 1.發現息肉2.上鈦夾,止血3.摘除息肉后,鈦夾止血(1)護理診斷:排便形態改變與結直腸息肉及直腸炎有關 護理目標:患者排便次數減少,排便性狀改變 護理措施: 1.觀察患者大便的次數、顏色、性狀、量并做好記錄 2.指導和幫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習慣

4、。 3.鼓勵患者病人適當運動;建立合理膳食;合理安排 排便環境和時間。 (2)護理診斷:潛在并發癥:出血、穿孔、感染與腸息肉電凝、電切術有關 護理目標: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護理措施: 1.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并做好記錄。 2.密切觀察患者術后有無活動性出血、便血的情況,有無腹脹、腹痛及腸蠕動活躍(6-10次/分),及時巡視。如有發生及時告知醫生,做好相關記錄。 3.做好術后宣教。 (3) 護理診斷:有低血糖反應的可能與術前術后禁食有關 護理目標:住院期間無低血糖的發生 護理措施: 1.入院時給予安全健康宣教,告知低血糖發生時的癥狀 2.讓患者備好水果糖,以備發生低血糖時含服。 3.遵醫囑補充

5、液體及能量,術后補液2000毫升。 4.必要時監測血糖變化。 (4)護理診斷:知識缺乏與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不了解有關 護理目標:讓患者熟悉并了解腸息肉的相關知識 護理措施: 1.關心體貼患者,通過交談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 2.采取多種形式向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 3.創造一個相互尊重、和諧信任的氛圍,認真傾聽患者的敘述,并認真解答,鼓勵患者及家屬自學有關疾病的知識。 4.請患有相同疾病且恢復良好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5.康復知識指導:戒煙酒,改變飲食結構。 6.定期復查腸鏡 。 一、確認檢查通知單及預約檢查日期。二、二、心理護理:簡要介紹腸鏡

6、檢查的目的、操作過程和可能引起的不適,交代術中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使患者了解操作過程,消除恐懼心理。三三、高血壓病人檢查前3小時應口服降壓藥,其他藥物禁服。四四、無痛腸鏡檢查病人應有家屬陪同,不要穿高跟鞋。檢查前一日晚餐進半流質少渣飲食,如稀飯等,不吃蔬菜或西瓜等帶籽水果。囑患者晚八點后禁食,于第二日晨5:00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內含氯化鈉、無水硫酸鈉、氯化鉀、碳酸氫鈉、聚乙二醇共同合成,將藥粉一并倒入帶有刻度的杯(瓶)中,加溫開水2000ml,攪拌使完全溶解,即可服用。服藥后1小時后,腸道運動加快,排便前患者可能感到腹脹,如果嚴重者可放慢服用速度或暫停服用,待癥狀消失后繼續服用直至排出

7、水樣清便。血液檢查結果準備:術前做好傳染病檢查,如“乙肝兩對半”、梅毒螺旋體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血液檢查。并做好出凝血時間、血常規、凝血酶原時間等相關檢查。【 甲級】:全結腸無糞渣或積有少量清澈的液體;【 乙級】:可有少量糞渣或積有較多清澈的液體,不影響進鏡及觀察;【丙級】:有糞便散附在腸壁上或積有較多混濁糞便液體,稍影響進鏡與觀察,但有經驗的術者仍可送達回盲部;【丁級】:腸腔積滿糊狀糞便及糞水,部分病人雖可勉強通過乙狀結腸、降結腸,卻往往受阻于橫結腸或升結腸。腸道清潔程度可分成四級腸道清潔程度可分成四級 纖維結腸鏡的檢查術中配合護理纖維結腸鏡的檢查術中配合護理1、患者取左側屈腿臥位

8、,檢查肛門有無異常。2、腸鏡前端涂潤滑劑后緩慢插入肛門,注氣尋腔進鏡,熟練配合醫生進鏡退鏡,變換患者體位,按壓腹部。3、指導病人深呼吸,腹部放松,術中配合,必要時變換體位4、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狀態。(腸鏡檢查可興奮肛門腸道迷走神經,使心率減慢,再者禁食和人為腹瀉可引起體液不足,血壓下降,所以要注意血壓心率的變化)1、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出血傾向: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出血傾向: 如發現劇烈腹痛,腹脹,面色蒼白,心跳加快,血壓下降,腸鳴音活躍、大便次數增多并呈紅色提示腸穿孔或腸出血,及時報告,積極處理。2、觀察腹部癥狀和體征及腸鳴音是否活躍:觀察腹部癥狀和體征及腸鳴音是否活躍: 腹脹明顯者可

9、內鏡下排氣,回病房后,仍感腹部不適,在排除腸穿孔后應及時肛管排氣并腹部按摩,促使腸內氣體排出,腹痛,腹脹可減輕。3、觀察大便情況觀察大便情況: : 注意排便顏色,性質,必要時查便潛血。4、臥床休息:臥床休息: 進行息肉切除者,休息3天,避免劇烈活動。 5、做好肛周皮膚的護理做好肛周皮膚的護理 6、飲食護理飲食護理: 術后 24 h禁食,根據情況給予靜脈輸注止血藥、抗生素及營養液等。48h72h后如無異常可進食流質飲食(如白粥,米糊等),避免過燙及刺激性的食物,囑病人少渣飲食3天,常規檢查的患者進半流食1-2天,息肉切除術后止血治療者,流食或半流食3-4天,根據情況逐漸過渡為普食,適當休息,保持

10、大便通暢。三天內復查便常規+潛血。7、做好并發癥的觀察:做好并發癥的觀察: 1 1、腸出血、腸穿孔、腸扭轉。 2、腸系膜或漿膜撕裂、脾破裂。 3、結腸粘膜下氣腫或腹膜后氣腫。 4、心臟驟停、呼吸抑制等 5、結腸擴張,巨結腸。(潰瘍性結腸炎)【癥狀】劇烈腹痛,腹脹,面色蒼白,心跳加快,血壓下降,腸鳴音活躍、大便次數增多并呈紅色,腹部皮下氣腫觸診有捻發音,腹部壓痛,肌緊張,要立即報告醫生,進行X線檢查,積極處理。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戒煙限酒,2周內不能飲酒,避免大量運動及體力活動,避免泡熱水澡。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2.飲食注意 2周內少食多餐,進食易消化飲食。不要過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2周內不能服用抗凝劑及解熱鎮痛劑,以避免發生出血。 4.保持良好心態 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5.堅持體育鍛煉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6.生活要有規律 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容易患腸息肉。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