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臨床生化檢驗第六章掌握: 酶活性的國際單位定義:酶活性單位 1、慣用單位 :常由發明者自行命名,結果無可比性;(20世紀50年代).2、國際單位 : 在特定條件下,1分鐘能轉化1微摩爾底物(mol/ min)的酶量為一個“國際單位” :( 76年); 63年是25及最適條件下.3、Katal單位:在規定條件下,即每秒鐘轉化1個摩爾底物(mol /s)的酶量 酶活性測定的連續監測法和定時法的概念定時法:將酶與底物在特定條件(緩沖液、溫度等)下孵育,經過一定時間后,用終止液終止反應,通過化學或生物化學的方法測出底物或產物的總變化量,除以時間即可計算出底物消耗速度(dS/min)或產物生成速度(dP
2、/min),將速度換算為mol/ min便是以國際單位表示的酶活性。連續監測法:將酶與底物在特定條件(緩沖液、溫度等)下孵育,每隔一定時間(2s60s)連續測定酶促反應過程中某一底物或產物的特征信號的變化,從而計算出每分鐘的信號變化速率。連續監測法是在多個時間點連續測定產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選取線性期的速率來計算酶活性,又稱速率法。 連續監測法的計算和分類;計算:分類: 酶活性測定最適條件的概念和意義;最適條件(optimum condition):是指能滿足酶發揮最大催化效率所需的條件1.合適的底物和最適底物濃度2.理想的緩沖液種類、最適離子強度和反應液的最適pH3.最適反應溫度4.合適的
3、輔因子、激活劑濃度5.酶偶聯反應還需要確定指示酶和輔助酶的用量6.合理的測定時間,延滯期應盡量短暫并有足夠的線性期7.合適的樣品與反應試劑的比例及足夠的檢測范圍8.盡量去除各種抑制劑 ALT、AST、ALP、GGT、LD、CK、AMY、ChE的測定方法。ALT:1.測定谷氨酸 以酶電極法作代表,因需特殊儀器不適合臨床檢驗2.測定丙酮酸 以賴氏法為代表的定時法 以IFCC推薦法為代表的連續監測法 偶聯丙酮酸氧化酶法CK:1.比色法2.連續監測法3.熒光法4.化學發光法熟悉:血清酶變化的病理機制;酶動力學參數的含義;電泳法和免疫抑制法測定同工酶的原理。第七章 掌握:代謝物酶法分析的概念酶法分析(e
4、nzymatic method)是以酶促反應為基礎,酶作為主要試劑測定酶促反應的底物、輔酶、輔基、激活劑或抑制劑,以及酶偶聯法測定酶活性等的一類方法。平衡法和速率法的測定的理論基礎脫氫酶指示系統和過氧化物酶指示系統及酶循環法測定的方法原理與評價 1. 以脫氫酶為指示酶的系統測定的是氧化型輔酶(NAD+) 或氧化型輔酶(NADP+)變為還原型NAD(P)H后在340 nm 處的吸光度增高來計算出被測物的濃度,也可利用脫氫酶的逆反應,將還原型NAD(P)H 變為氧化型NAD(P)+,測定340 nm 處吸光度的下降來計算被測物的濃度。脫氫酶指示系統的主要缺點 脫氫酶共用輔酶系統,相互干擾嚴重,雖然
5、體內相對應的底物含量低,但在不同病理情況下,其干擾程度不確定。 靈敏度低,有時靠一次脫氫反應不能測定含量較低的代謝物,如體內有意義濃度的膽汁酸、氨、乙醇等。 過氧化物酶指示系統測定法氧化酶指示系統的主要缺點催化該反應的POD對底物專一性差,標本中其他過氧化物也可一起被轉化,使測定結果偏高,因血清內氧化物含量較低對整個反應而言干擾較小。 反應過程中容易受維生素C、尿酸、膽紅素、谷胱甘肽等還原性物質的干擾,干擾機制有競爭過氧化氫、破壞色素、延遲生色反應等,嚴重時可使結果出現假性負值。 3. 熟悉:酶激活和酶抑制測定法方法原理與評價第八章 掌握:自動生化分析儀的各種分析方法 吸光度結果計算方法 連續
6、監測法理論K值、實測K值和校準K值的概念 基本分析參數 取樣周期的概念分析儀性能 準確度和精密度、分析速度、實用性指標 取樣周期:從采集前一個樣品開始到采集下一個樣品開始所需的時間 第十一章蛋白質和含氮化合物的生物化學檢驗掌握:血漿中幾種重要蛋白質的測定與評價,血漿蛋白質電泳的測定與評價;熟悉: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發生機制。 血漿中幾種重要蛋白質的測定與評價:(一)前白蛋白(prealbumin,PA)(二)白蛋白(albumin ,ALB)(三)1-抗胰蛋白酶 (1-antitrypsin,1AT或AAT )(四)1-酸性糖蛋白 (1-acid glycoprotein,1 AG或AAG)(五
7、)結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六)2巨球蛋白 (2-acroglobulin,2MG或AMG)(七)銅藍蛋白(ceruloplasmin,Cp)(八)轉鐵蛋白(transferrin,TRF)(九)2-微球蛋白 (2-microglobulin,2M,BMG)(十)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常用體液蛋白質檢測項目:(一) 雙縮脲法(biurea method):【測定原理】蛋白質中兩個相鄰肽鍵(-CO-NH-)在堿性溶液與二價銅離子作用產生穩定的紫紅色絡和物。此反應與雙縮脲(兩個尿素縮合物H2N-OC-NH-CO-NH2)在堿性溶液與Cu2+作
8、用形成紫紅色反應相似。因此將蛋白質與堿性銅反應的方法稱為雙縮脲法【參考區間】隨年齡增大有所增高,60歲后則稍有下降。新生兒:4670 g/L,數月到2歲:5175g/L, 3歲及以上:6080 g/L。成人:6483g/L(直立行走)和6078g/L(臥床)【方法評價】(1)特異性:至少含兩個-CONH-才能與Cu2+絡合, 氨基酸及二肽無反應,三肽以上才能反應。 體液小分子肽含量極低,可忽略不計。(2)呈色一致性:因呈色強度與肽鍵數量即蛋白質 含量成正比,故各種蛋白質呈色強度基本相同,此為目前所有總蛋白測定方法中最好。(3)臨床應用:檢測范圍10120g/L,絕大部分正常/病理總蛋白胸腹腔積
9、液TP在4.550 g/L,能采用該法靈敏度不高,但很適合血清總蛋白濃度蛋白質濃度很低的腦脊液和尿液無法定量(二)測定體液總蛋白的其他方法1.染料結合法:酸性環境蛋白質帶正電荷,可與染料陰離子反應而產生顏色改變。鄰苯三酚紅鉬法(pyrogallol red molybdate,PRM)原理:在酸性介質中,鄰苯三酚紅-鉬酸鹽與蛋白質形成復合物,最大吸收峰從467nm轉移至594nm。:評價:靈敏度高,檢測下限約1020mg/L,上限約2g/L 試劑不吸附比色杯,可用于自動生化分析儀中各種蛋白質呈色程度不同,球蛋白約為白蛋白70 加入適量十二烷基磺酸鈉,球蛋白反應性有所升高該法適用于蛋白質濃度低的
10、尿液、腦脊液等 2.凱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原理:測定樣品中的含氮量,推算出蛋白質含量。蛋白質中含氮量較為恒定,平均16,即1克氮相當于6.25克蛋白質。評價:準確性好,精密度高,靈敏度高,適用于任何形態的樣品測定,至今仍被認為是測定許多生物樣品中蛋白質含量的參考方法。但操作復雜、費時,不適合臨床常規測定。3比濁法(turbidimetry)原理:某些酸如三氯乙酸、磺基水楊酸等能與蛋白質結合而產生微細沉淀,由此產生的懸浮液濁度大小與蛋白質的濃度成正比。評價:優點是操作簡便、靈敏度高, 可測定尿液、腦脊液等蛋白質較低的樣品。 缺點是影響濁度大小的因素較多。 4. 酚試劑法原理
11、:蛋白質中酪氨酸和色氨酸使磷鎢酸和磷鉬酸還原為鎢藍和鉬藍。靈敏度較高評價:各種蛋白質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不同, 如ALB含色氨酸0.2,球蛋白色氨酸23,因此只適合測定單一蛋白質。受還原性物質干擾(帶-SH化合物、糖類、酚類等)5直接紫外吸收法根據蛋白質在280nm或215/225nm紫外吸收值,計算蛋白質含量。蛋白質濃度(g/L)1.45A280nm-0.74A260nm 評價:不適合血清、尿液等組成復雜的體液蛋白質, 常用于較純的酶、免疫球蛋白等測定。 優點:不需處理,保留生物活性,可回收 二、體液白蛋白 染料結合法(比色法) 原理:陰離子染料溴甲酚綠(bromcresol green ,B
12、CG)溴甲酚紫(bromcresol purple ,BCP)能與ALB結合,其最大吸收峰發生轉移。 BCG與ALB形成的藍綠色復合物在630nm處有吸收峰,BCP與ALB形成的綠色復合物在603nm處有吸收峰。而球蛋白基本不結合這些染料。【參考區間】隨年齡有所變化,04天:2844 g/L 4天14歲:3854 g/L,此后下降成人:3552 g/L,60歲為3246 g/L 走動者比臥床者平均高3 g/L【醫學決定水平】:35gL時正常2834gL為輕度缺乏 2127gL為中度缺乏 21gL則嚴重缺乏 低于28gL時,會出現組織水腫【方法評價】 (1)兩種染料結合法均操作簡便、重復性好(2
13、)特異性 BCG與ALB為快反應,30秒基本完全 血清和球蛋白能起慢反應,程度較ALB低 縮短反應時間能避免非特異性反應BCP與ALB即時完全反應, 無球蛋白非特異性干擾, 但BCP與牛、豬等ALB的反應性比人ALB程度低(3)臨床應用:BCP法檢測范圍為550g/L胸腹腔積液1.535 g/L,能采用BCG法測定尿液和腦脊液ALB定量則不適宜采用該法三、血清蛋白電泳(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SPE)【檢測原理】pH 8.6緩沖液中血清中各種蛋白質都電離成負離子,在電場中向正極移動;因各種蛋白質pI不同,在相同pH下帶電荷量有差異,各蛋白質分子大小與分子形狀
14、也不相同,故在同一電場中泳動速度不同。血清蛋白質被分成5個主要區帶 從正極起依次為ALB、1、2、球蛋白【臨床意義】 1.血清蛋白電泳異常圖譜 2. 血清蛋白電泳典型圖譜 (1)腎病型:ALB下降,2顯著升高,明顯升高,不變或相對下降(2)肝硬化型:ALB下降,明顯升高,典型者和區帶融合,見-橋 3.免疫球蛋白增多 (1)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或間色澤深染的窄區帶,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輕鏈或重鏈片段,稱M蛋白(monoclonal protein),見于漿細胞病。M蛋白電泳位置大致反應Ig類型,IgA位于區后部或和之間,IgM位于區中部,IgG位于區后部。(2)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為各種合成
15、Ig細胞的全面增殖,區帶呈彌散性升高。見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結締組織病、慢性感染、惡性腫瘤、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結病。【方法評價】影響精密度的因素很多,如電泳介質性質,緩沖液成分和濃度、電壓大小、電泳時間、染色液成分、電泳時溫度。實驗室之間的精密度較差,實驗室內精密度也遠不如生化指標定量測定。采用自動電泳儀及其配套的商品試劑,每次電泳時電壓.時間.甚至溫度等都能準確控制,精密度明顯提高。四、體液個別蛋白質【檢測方法】蛋白質都由氨基酸組成,性質相似,除ALB等極少數因有某種特性可用,能用染料結合法外,都需制備特異性抗體,用免疫化學法測定。包括免疫比濁法、發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
16、酶免疫法等。靈敏度均很高,適用于血、尿、腦脊液等大部分標本,目前以免疫比濁法最多用【原理】 血清中特定蛋白與其抗人特定抗體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液保持抗體過量時復合物隨抗原量增加,反應液濁度隨之增加,在波長340nm處測定抗原-抗體復合物濁度。根據吸光度變化,即可檢測血清中特定蛋白的含量。免疫比濁法包括透射比濁法和散射比濁法透射比濁法檢測反應終點或一定時間后吸光度值散射比濁法檢測入射光遇到復合物后呈一定角度散射的光量,常測定濁度形成的速率。【方法評價】免疫比濁法檢測限為1020mg/L精密度較好,批內變異系數通常小于5需加促聚劑聚乙二醇加速大的免疫復合物形成抗原或抗體量大大過剩時易出
17、現可溶性復合物受血脂影響,尤其是低稀釋度時,脂蛋白的小顆粒可形成濁度,使測定值假性升高。 二、高尿酸血癥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以前者為多原發性高尿酸血癥: 遺傳性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障礙引起 多數由多基因遺傳缺陷所致 與代謝綜合征也關系密切繼發性高尿酸血癥: 高嘌呤飲食、腎臟疾病、血液病、藥物等引起體液尿酸檢測:尿酸氧化酶紫外吸收法是測定尿酸的參考方法。原理:尿酸氧化酶氧化尿酸生成尿囊素和H2O2,后者在過氧化物酶催化下,使2,4-二氯酚和4-氨基安替比林縮合生成醌類有色化合物。【參考區間】1血清尿酸 男性210420mol/L,女性150350mol/L【方法評價】尿酸氧化酶-過氧
18、化物酶法過氧化物酶催化反應特異性較差,維生素C、膽紅素等還原性物質有負干擾。血清尿酸濃度在幾百mol/L水平,遠低于血糖、總膽固醇等,膽紅素等負干擾容易被觀察到。 試劑中加入膽紅素氧化酶能消除膽紅素干擾。可用于血清和尿液尿酸測定 檢測上限約為700mol/L,尿液尿酸應稀釋測定 一、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概念37度時,血清尿酸濃度超過參考值上限稱為高尿酸血癥,即男性和絕經后女性大于420mol/L,絕經前女性大于350mol/L。血液尿酸濃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尿酸鹽結晶形成和沉積,并引起特征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慢性關節炎、關節畸形、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尿路結石,即為痛風。二、 痛風的機
19、制:血液或滑囊液中的尿酸鈉濃度達到飽和狀態,將出現結晶沉淀。在體溫37、pH7.4時,尿酸鈉的溶解度約為420mol/L,而在30時為268mol/L。飽和狀態的尿酸鈉,與血漿特異性1、2球蛋白結合后,仍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遇有下列情況即可使尿酸鈉呈微小結晶析出: 血漿1、2球蛋白減少 局部pH降低 局部體溫降低 尿酸鈉結晶易沉淀在血管較少、粘多糖含量較豐富的軟骨、關節腔內及其他結締組織中。運動時這些組織容易發生缺氧,糖酵解加速和乳酸產生增多,pH降低。運動、飲酒、應激、局部損傷等都可誘發這些部位的尿酸鈉結晶形成及急性炎癥發作。尿酸鈉結晶可吸附IgG,在補體參與下誘發多型核白細胞吞噬作用,促使白
20、細胞膜破裂,釋放各種炎癥介質,導致組織發生炎癥反應。第十二章 糖代謝紊亂的生物化學檢驗掌握:糖尿病的定義、診斷與分型,糖尿病的檢驗指標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糖化蛋白的測定原理、方法學評價及臨床應用熟悉:血糖的來源及去路、血糖的調節,胰島素原、乳酸和丙酮酸、胰島素抵抗的臨床應用,胰島素、C-肽、胰島素原、酮體的檢測方法及評價糖尿病(DM):是一組由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1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占5%10%)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占90%95%)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Other specif
21、ic types of diabetes)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臨床表現典型癥狀為多食(polyphagia)、多飲(polydipsia)、多尿(polyuria)和體重減輕(weight loss),有時伴隨有視力下降,并容易繼發感染,青少年患者可出現生長發育遲緩。 可并發危及生命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diabetic ketoacidosis coma,DKA)和非酮癥高滲性昏迷(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nonketotic coma,HHNC)。糖尿病主要代謝異常糖代謝異常: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
22、利用和轉化減少,而肝糖原分解和糖異生增多,導致血糖升高。脂代謝異常:脂肪合成減少,脂肪分解增加,血中游離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濃度增加。因為脂肪大量分解,生成酮體過多,當超過機體對酮體的利用能力時,造成酮血癥,嚴重時引起酮癥酸中毒蛋白質代謝異常:蛋白質合成減少,分解加速,導致機體出現負氮平衡、體重減輕、生長發育遲緩等現象各種類型糖尿病的主要特點1. 1型糖尿病特點是:(1)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典型病例常見于青少年(2)起病較急(3)血漿胰島素及C肽含量低,糖耐量曲線呈低平狀態(4)細胞的自身免疫性損傷是重要的發病機制,可檢出自身抗體(5)治療以依賴胰島素為主(6)易發生酮癥酸中毒 (7)遺傳因素在發病
23、中起重要作用,特別與HLA某些基 因型關聯很強2. 2型糖尿病特點是:(1)典型病例常見40歲以上肥胖的中老年成人,偶見于幼兒 (2)起病較慢(3)血漿胰島素含量絕對值不降低,但糖剌激后呈延遲釋放(4)ICA等自身抗體呈陰性(5)初發患者單用口服降糖藥一般可以控制血糖(6)發生酮癥酸中毒的比例不如1型糖尿病(7)有遺傳傾向,但與HLA基因型無關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一)急性并發癥1.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2.糖尿病非酮癥高滲性昏迷3.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昏迷(二)慢性并發癥長期的高血糖使蛋白質發生非酶促糖基化反應,糖基化蛋白質分子與未被糖化的分子互相結合交聯,使分子不斷加大,進一步形成大分子的糖化產物
24、。 這種反應多發生在那些半壽期較長的蛋白質分子上,如膠原蛋白、晶體蛋白、髓鞘蛋白和彈性硬蛋白等,引起血管基底膜增厚、晶體渾濁變性和神經病變等病理變化。由此引起的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經病變,是導致眼、腎、神經、心臟和血管等多器官損害的基礎。診斷標準見書P173一、體液葡萄的糖測定與評價(一)葡萄糖氧化酶法方法學評價:(1)準確度和精密度均達到臨床要求,操作簡便,推薦為血糖測定的常規檢驗(2)也適于腦脊液葡萄糖測定,不用于尿葡萄糖測定。因尿中的尿酸、維生素C、膽紅素使測定值負偏差(二)己糖激酶法方法學評價:(1)特異性高于GOD法,輕度溶血、脂血、黃疸和草酸鹽等對本方法無干擾(2)可用于尿糖定量(三
25、)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與評價OGTT:指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進行系列血漿葡萄糖濃度測定,以評價機體對血糖調節能力的標準方法1實驗方法 用75g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在5min內飲完,小孩按1.75g/kg體重計算,總量不超過75g。飲糖后30、60、120和180min分別測定靜脈血葡萄糖,將5個時間點的血糖繪制成糖耐量曲線圖2.方法學評價 (1)OGTT診斷IGT、DM較FPG靈敏,但重復性稍差。(2)當受試者血糖14mmol/L時,口服75g葡萄糖所致的高糖毒性不僅造成胰島細胞的損傷,同時有誘發酮癥的風險,臨床上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常改用饅頭餐試驗,即在15分鐘內進食100g(相當于7
26、5g葡萄糖)面粉制作的饅頭取代葡萄糖三、 糖化蛋白測定與評價(一)血清糖化血紅蛋白測定1. 親和層析法原理:硼酸與HbA1分子上葡萄糖的順位二醇基反應,形成可逆的五環化合物,使樣本中的HbA1選擇性地結合于間氨基苯硼酸的瓊脂糖珠柱上,而非HbA1則被洗脫。然后用山梨醇解離五環化合物以洗脫HbA1,洗脫液在410nm處測定吸光度,計算HbA1的百分比2. 高效液相離子交換層析法原理:采用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酯,在選定離子強度及pH條件的洗脫液下,由于Hb中各組分蛋白所帶電荷不同而分離,按流出時間快慢分別為HbA1a1、HbA1a2、HbA1b、HbA1c和HbA0。得到Hb層析譜,HbA1c值以百
27、分率來表示評價:離子交換層析和親和層析法均可采用高效液相層析技術(HPLC),有專用儀器,是最理想的測定方法 3. 免疫化學法原理:樣本中的HbA1c和抗HbA1c抗體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抗原抗體復合物,過剩的抗HbA1c抗體與多聚半抗原生成不溶性的抗體-多聚半抗原復合物,用比濁法進行測定,計算HbA1c的百分比(二) 糖化血清蛋白測定方法:硝基四氮唑鹽(NBT)還原法和酶法,NBT法因易受pH、反應溫度和還原性物質的影響,目前已少用酶法原理:用蛋白酶將GSP水解為GSP片段,再利用酮胺氧化酶(KAO)裂解葡萄糖與氨基酸殘基間的酮胺鍵,并有H2O2生成,通過過氧化物酶指示測定GSP濃度方法評價:特
28、異性較高、干擾少、線性寬,是理想的GSP測定方法(三)糖化血清清蛋白測定酶法原理:在樣本(血清或血漿)中加入酮胺氧化酶,將內源性糖化氨基酸變成葡萄糖酮醛、氨基酸和過氧化氫而除去。然后加入對清蛋白有特異性的蛋白酶,使GA生成糖化氨基酸,再在糖化氨基酸氧化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酮醛、氨基酸和過氧化氫,后者發生Trinder反應,此化合物的生成量與GA含量成正比方法評價:尿酸、維生素C、膽紅素、四環素和谷胱甘肽等可與色原性物質競爭過氧化氫,產生競爭性抑制,使測定結果偏低 四:糖尿病并發癥相關指標的測定與評價(一)乳酸測定臨床常用乳酸脫氫酶法測定乳酸,反應式如下:(二)丙酮酸測定:上述的逆反應五、胰島自身
29、抗體的測定胰島自身抗體大多用免疫化學方法檢測,包括:胰島細胞胞漿抗體(I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谷氨酸脫羧酶自身抗體(GADA)酪氨酸磷酸酶抗體/胰島抗原2抗體(IA2A)糖代謝紊亂指標的臨床應用:(一)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測定為糖尿病最常用的檢測項目。 因此對于下述人群建議進行OGTT或者FPG篩查肥胖個體2型糖尿病一級親屬DM發病的高危種族已確診過GDM或有巨大胎兒(體重4.5kg)生育史高血壓病患者HDL膽固醇0.90mmo1/L或TG2.82mmo1/L曾經有IGT及(或)IFG的個體(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主要用于下列情況:診斷GDM。診斷IGT。人群篩查,以獲取流行病學
30、數據。有無法解釋的腎病、神經病變或視網膜病變,其隨機血糖7.8mmo1/L,可用OGTT評價,即使OGTT結果異常,并不代表有肯定因果關系,還應該排除其他疾病 (三)糖化蛋白 GHb反映近810周內的平均血糖水平,GSP反映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四)酮體監測 酮體由乙酰乙酸、羥丁酸和丙酮組成,其大部分為羥丁酸,因此最好測定血液羥丁酸濃度(五)乳酸和丙酮酸監測 正常人乳酸和丙酮酸比值為10:1,處于平衡狀態。乳酸丙酮酸比例增高及乳酸增加,標志著有氧氧化減少,提示細胞內缺氧。乳酸丙酮酸比率25還提示糖異生缺陷(六)尿清蛋白排泄試驗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31、 rate,UAER)可反映清蛋白經腎小球毛細血管濾過的程度,UAER增高是微血管病變的標志,UAER是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及臨床分期的重要指標(七)血清胰島素和C肽1.胰島素測定的臨床意義: 腹低血糖評估DM分型細胞功能評估,確認DM患者是否需要胰島素治療 預測DM易感人群及病情發展胰島素抵抗機制研究2. 血清C肽胰島素和C肽等摩爾數分泌進入血循環,C肽的半壽期比胰島素長,大約35min,在禁食后血清C肽的濃度比胰島素高510倍C肽不受外源性胰島素干擾,不與胰島素抗體反應,所以血清C肽水平可更好地反映細胞功能C肽測定可用于:評估空腹低血糖和細胞功能、糖尿病分型、監測胰腺手術效果第13章 脂蛋白
32、代謝紊亂的生物化學檢驗1. 血脂?組成成分?檢測血脂水平的生理意義?2. 血脂:血漿中脂質的統稱。組成: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游離膽固醇FC、膽固醇脂CE)、磷脂、游離脂肪酸 生理意義:反應體內代謝狀況3. 血漿蛋白:血漿中蛋白質和脂質結合形成的一類大分子復合物形式,它可使非水溶性的脂類分散在血漿中,使血漿清晰而不渾濁4. 血漿脂蛋白為什么能溶解于血液?脂蛋白中脂質與蛋白質之間沒有共價鍵結合,多數是通過脂質的非極性部分與蛋白質組分之間以疏水性相互作用而結合在一起。呈球狀,在顆粒表面是極性分子,如蛋白質,磷脂,故具有親水性;非極性分子如甘油三酯、膽固醇酯則藏于其內部。磷脂的極性部分可與
33、蛋白質結合,非極性部分可與其它脂類結合,作為連接蛋白質和脂類的橋梁,使非水溶性的脂類固系在脂蛋白中。所以,脂蛋白是以TG及CE為內核,載脂蛋白、磷脂及游離膽固醇單分子層覆蓋于表面的復合體,保證不溶于水的脂質能在水相的血漿中正常運輸。5. 血漿脂蛋白分類及依據?分類方法依據超速離心法1. 各種脂蛋白的水化密度不同2. 相關參數:漂浮系數,沉降速度電泳法1. 血漿脂蛋白表面電荷量大小不同2. 相關參數:電泳遷移率6. 載脂蛋白?血漿脂蛋白中的蛋白質成分7. 血漿主要載脂蛋白的特點、分布和功能?8. 脂蛋白受體:位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能與相應的脂蛋白結合,決定脂類途徑,調節血漿LP水平9. 主要脂蛋
34、白受體特點及功能LDL受體特點:含ApoB,E的LDL;VLDL、VLDL殘粒均有親和性 功能:構成LDL-R途徑。正常情況下,有2/3LDL經由此途徑清除VLDV受體特點:僅對含有ApoE的VLDL、VLDL殘粒由高親和性,對LDL有低親和性功能:參與內源性TG從肝臟轉移至肌肉、脂肪組織清道夫受體特點:識別范圍廣,能與多種配體結合。功能:介導ox-LDL進入巨噬細胞,使巨噬細胞沫化,促進粥樣斑塊的形成;清除血管過多的脂質和病菌毒素10. 參脂蛋白代謝的脂酶有那些脂蛋白脂肪酶、肝脂酶、卵磷脂膽固醇脂酰轉移蛋白酶、HMcoA還原酶11. 參與脂蛋白代謝的脂質轉運蛋白有那些膽固醇酯轉運蛋白(CET
35、P)、磷脂轉運蛋白(PTP)、微粒體甘油三酯轉運蛋白(MTTP)膽、固醇酯轉運蛋白(CETP)12. 參與脂蛋白代謝的因子 參與脂蛋白代謝主要關鍵酶有: LPL 、HL(HTGL)、LCAT 、HMGCoAase 特殊蛋白質有: CETP、LRP、MTP13. 高脂蛋白血癥:高脂血癥是指血漿中chol和/或TG水平升高。高脂血癥實際上是血漿中某一類或某幾類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現, 嚴格說來應稱為高脂蛋白血癥(HLP)。14. 型高脂蛋白血癥 生化特征: (1)血清外觀:乳白色混濁,4過夜,血漿上層出現“奶油樣”上層(由CM構成),下層為透明至混濁。2)血脂分析:TG ,膽固醇N或輕度增高。(3)
36、電泳圖譜:正常人無CM帶,此時有區帶深染。(4)脂蛋白分析:CM 5)血漿LPL活性降低,肝脂酶正常,毛細血管內皮細胞LPL活性因其輔助因子ApoC缺乏而低下。15. IIa型高脂蛋白血癥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生化特征:(1)血清外觀:透明,少有混濁 u (2)血脂分析:膽固醇 ,TG正常。 (3)電泳圖譜:區帶深染、增寬 (4)脂蛋白分析:LDL ,ApoB 16. b型高脂蛋白血癥 生化特征:(1)血清外觀:少有混濁 (2)血脂分析:膽固醇 、TG (3)電泳圖譜:LP和Pre LP區帶均深染,但兩者并不融合。(4)脂蛋白分析:LDL 、 VLDL 17. AS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脂血
37、癥、高血壓、吸煙18. AS發病機制:脂源性學說:致AS因素:凡能增加動脈壁內Ch內流和沉積的脂蛋白,如LDL、OX-LDL 抗AS因素:凡能促進CH從動脈壁外運的脂蛋白,如HDL、XHDL19. 致AS的脂蛋白:變性LD/oxLDL、小而密的LDL/sLDL、脂蛋白殘粒、Lp(a)20. 血脂檢測的項目:TC TG PL FFA LPO第14章 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代謝紊亂的生物化學檢驗掌握: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基本概念、檢測原理第15章微量元素:占人體總重量的1/10000以下,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下的元素稱為微量元素測定方法(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簡便易行,靈敏度低(2)原子吸收光譜
38、法:簡便、靈敏、準確(3)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靈敏、準確、快速、干擾少,同時同一樣本進行多元素分析;儀器昂貴復雜。(4)中子活化分析法:靈敏最高,同時同一樣本進行多元素分析;簡便快速,干擾少。中子源放射性強,成本高(5)酶活性恢復法:簡便、快速、特異。檢測原理:1.血清鐵和總鐵結合力的測定:血清中的鐵與運鐵蛋白結合成復合物,在酸性介質中鐵從復合物中解離出來,被還原劑還原成二價鐵,再與亞鐵嗪直接作用生成紫紅色復合物。在562nm處有吸收峰。2.銅測定(雙環己酮草酰二腙比色法):在酸性條件下,血清中與蛋白質結合的銅游離出來,加三氯醋酸沉淀蛋白質,濾液中的游離銅與雙環己酮草酰二腙反應,生成穩
39、定的藍色化合物,與同樣處理的標準液比較,即可求出血清銅含量。維生素: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一類小分子有機化合物。特點:既不供給能量,也不構成組織成分;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甚微,必須由食物供給;需要很少(mg/dmg/d),但不可缺少測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熒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微生物定量法;其他方法熟悉:主要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性能評價、臨床應用性能評價臨床應用鐵1.缺鐵性貧血2.鐵中毒鋅1.鋅缺乏癥2.鋅中毒碘1.碘缺乏與地方病2. 碘過量與高碘性甲狀腺腫維生素(一)維生素缺乏癥1維生素的攝入量不足2機體的吸收利用率降低3維生素的需要量相對增高4食物以外的維生素供給不足(二)維生素中毒
40、:攝入過多第十五章 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掌握:水平衡的概念和水平衡紊亂的類型,低鈉血癥、高鈉血癥、低鉀血癥、高鉀血癥的概念,常用酸堿平衡紊亂診斷指標的意義和各型酸堿平衡紊亂的判斷,鈉、鉀、氯測定的方法學原理與評價,血氣分析標本的采集要求。水平衡:每天進入機體的水及體內代謝生成的水,經機體代謝在體液間轉移交換,最后等量地排出體外,使各部分體液保持動態平衡的過程。水平衡紊亂的類型:總體水過少(等滲、低滲、高滲失水)或過多(水腫、水中毒);總體水變化不大,但水的分布有明顯異常。水平衡紊亂多伴有體液中電解質的改變及滲透壓的變化。 (如鈉、鉀平衡紊亂)低鈉血癥:血漿中Na+150 mmol/L低鉀血癥:
41、血清鉀低于3. 5mmol/L。高鉀血癥:血清鉀高于5. 5mmol/L。常用酸堿平衡紊亂診斷指標的意義:主要看pH、PCO2、HCO3-(或BE)這三項。1. pH異常 如pH7.35為酸中毒,pH7.45為堿中毒。根據HCO3-與PCO2哪個指標變化方向與pH的變化相對應來確定代謝性的還是呼吸性的。如HCO3-與PCO2變化方向都與pH的變化相應,則根據HCO3-與PCO2哪個偏離正常均值幅度大來確定代謝性的還是呼吸性的。2. pH正常 如HCO3-和PCO2中有一個偏離正常,則選擇偏離正常者來確定呼吸性的還是代謝性的。 如HCO3-和PCO2 都偏離正常,根據HCO3-與PCO2哪個偏離
42、正常均值幅度大來確定呼吸性的還是代謝性的。 如HCO3-和PCO2 都正常,則跳過第三步代償預估值的分析,進入第四步AG和電解質的分析。各型酸堿平衡紊亂的判斷單純性酸堿平衡紊亂:1.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代酸): 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償)或降低(代償不全); HCO3-原發性下降;PCO2代償性下降;血清K+(由細胞內轉移至細胞外)增高,當固定酸 增多時,AG增高;如HCO3-丟失過多時,AG正常,K+ 下降(由于K+ 的丟失)而Cl-增高。 2. 代謝性堿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代堿): 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償)或升高(代償不全); H
43、CO3-原發性升高; PCO2代償性上升(代償往往不全)原發性HCO3-增多。3.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呼酸):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償)或下降(代償不全);血漿PCO2原發性升高;HCO3-濃度代償性升高。4. 呼吸性堿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呼堿):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償)或升高(代償不全);PCO2原發性下降;HCO3-濃度代償性下降;Cl-增高,K+輕度降低,AG輕度增多混合性酸堿紊亂1.相加型二重酸堿平衡紊亂 :兩種性質的酸中毒或堿中毒同時存在,pH明顯變化,PCO2和HCO3-呈反向變化。如代謝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44、代謝性堿中毒合并呼吸性堿中毒2.相抵型二重酸堿平衡紊亂: 一型酸中毒伴有另一型堿中毒。如代謝性酸中毒伴呼吸性堿中毒3.三重性酸堿平衡紊亂 :呼吸性酸中毒型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 、呼吸性堿中毒型呼吸性堿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如酒精中毒病人有嘔吐所致的代謝性堿中毒,乳酸與酮癥性酸中毒,肝病所致的呼吸性堿中毒。鈉、鉀、氯測定的方法學原理與評價測定方法原理評價鈉鉀1. 離子選擇電極法2. 酶法1.利用電極電位和離子活度的關系來測定被測離子活度的一種電化學分析法。2. Na+的酶法測定: Na+ 激活-半乳糖苷酶水解鄰硝基酚-D-半乳糖苷(ONPG),產生在420nm
45、波長有特征吸收光譜的產物鄰-硝基酚。鄰-硝基酚產生的速率與Na+離子濃度呈正比。K+的酶法測定:利用一定量的K+增強色氨酸酶的活性,用測定該反應酶活性的改變來判斷K+濃度。另有利用K+對丙酮酸激酶的激活作用來測定K+的濃度。1.選擇性好:多數情況下共存離子的干擾小,組成復雜的試樣往往不需分離處理即可直接測定。靈敏度高:可達mmol/L線性范圍: Na+為mmol/L K+為3*1mol/L Cl -為5*1mol/L Ca2+為3*1mol/L 溶血、黃疸不影響測定,對有色、渾濁溶液都可進行分析。設備簡單,分析速度快,易于自動化,標本用量少,應用范圍廣。缺點:電極具有一定壽命,使用一段時間后電
46、極會老化。氯1. 離子選擇電極法2硫氰酸汞比色法 3汞滴定法2. 原理:Hg(SCN)2 + 2Cl- HgCl2 +2SCN- 3SCN- + Fe3+ Fe(SCN)3硫氰酸鐵復合物在480nm波長有吸收峰 。3. 原理:用標準硝酸汞溶液滴定標本里的Cl- 2Cl- + Hg(NO3)2 HgCl2 + 2NO3- 過量的硝酸汞與二苯卡巴腙指示劑反應形成紫色復合物,根據硝酸汞的消耗量計算出Cl-濃度。1. 簡便、快速、準確2、分析范圍為80125mmol/L。反應對溫度敏感,吸光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加。血氣分析標本的采集要求。(1)取血前病人的準備:讓病人處于安靜舒適狀況,盡量使病人的呼吸穩定
47、。特別注意正在治療過程中病人的采血。(2)動脈血的采集:橈動脈、肱動脈、股動脈和足背動脈都可以進行采血。 A. 使用密封性好的2ml或5ml無菌玻璃注射器。 B. 抗凝劑選用肝素鈉。 C. 針進入血管后,動脈血自動進入注射器,取12ml血液。 D. 注射器不能回吸,排出第一滴血立即用橡皮帽封住針頭。 E. 注射器放在手掌中雙手來回搓動20秒,立即送檢。3)動脈化毛細血管血的采集:采血部位45熱水熱敷,使局部毛細血管血液中PO2 或PCO2分壓值與毛細血管動脈端血液中的數值相近。熟悉:體液電解質的分布特點:血漿與細胞間液:以毛細血管壁相隔,除蛋白質不易透過外,水和其它電解質能自由通過。ECF與I
48、CF:由細胞膜相隔。細胞膜是半透膜,對物質通過具有高度選擇性,水、尿素 (Urea) 、O2 (Oxygen) 、HCO3-、肌酐 (Creatin) 可以自由通過,而K+、Na+、Ca2+、Mg2+、蛋白質等不能自由通過,所以ECF與ICF化學成分相差很大。水、鈉、鉀平衡紊亂的常見原因(1)鉀攝入不足 長期低鉀飲食、禁食、吸收不良等。(2)鉀排出增多: 胃腸道丟失 如嚴重嘔吐、腹瀉等。 腎臟丟失 見于腎功能衰竭多尿期等。(3)分布異常 細胞外鉀進入細胞內,造成低血鉀。(4)血漿稀釋原因水 水攝入和水排出不相等,不能維持體內水的動態平衡。如消化道丟失、腎臟丟失、皮膚丟失、各種原因造成的水攝入不
49、足、燒傷等造成的創面滲出、腎功能障礙引起水排出減少ADH分泌失調(過多)等鈉1.腎性因素 滲透性利尿、腎上腺功能低下、腎素生成障礙以及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 2. 非腎性因素 嘔吐、腹瀉、腸瘺、大量出汗和燒傷等。3. 抗利尿激素失調和低醛固酮血癥等 4. 假性低鈉血癥.鉀低鉀血癥(1)鉀攝入不足 長期低鉀飲食、禁食、吸收不良等。(2)鉀排出增多: 胃腸道丟失 如嚴重嘔吐、腹瀉等。 腎臟丟失 見于腎功能衰竭多尿期等。(3)分布異常 細胞外鉀進入細胞內,造成低血鉀。(4)血漿稀釋高鉀血癥:(1)鉀輸入過多:輸入某些藥物、過多庫存血等。(2)鉀排泄障礙: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使腎小管排鉀減少;鹽皮質激
50、素缺乏或腎小管排K+缺陷。(3)細胞內鉀向細胞外轉移:組織細胞破壞:見于嚴重溶血、大面積燒傷等。 酸中毒:血漿H+往細胞內轉移,細胞內的K+外移,同時腎小管上皮細胞泌H+增加,泌鉀減少。血氣分析的質量保證(1) 采集合格的血液標本:采集標本一定要按要求嚴格操作,要特別注意避免標本與空氣接觸,及時排除采集時混入血樣中的小氣泡,密封好標本容器。(2) 電極的線性(三)溫度控制(四)質控物的合理使用第16章 骨代謝異常的生物化學檢驗1、 血清鈣、磷、鎂和骨礦物質調節激素以及骨形成與骨吸收標志物的檢測方法及注意事項1、血清鈣鎂磷1) 血清總鈣A、 檢測方法:a、 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絡合滴定法b、
51、 比色法:鄰甲酚酞絡合酮法(WHO和我國推薦的常規方法)、甲基麝香草酚藍法(MTB法)、偶氮胂法c、火焰光度法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IFCC推薦的參考方法)e、同位素稀釋質譜法(IFCC推薦的決定性方法)B、注意事項:a、 鄰甲酚酞絡合酮法反應體系的pH值對結果影響較大;要嚴格控制溫度;鄰甲酚酞絡合酮試劑靈敏度高,易黏附于管壁,最好采用一次性試管避免鈣污染。b、 甲基麝香草酚藍法的顯色反應必須控制在pH 10-13之間的強堿環境中進行,最好采用一次性試管避免鈣污染。2) 血清離子鈣A、 檢測方法:生物學法、透析法、超濾法、金屬指示劑法、離子選擇性電極法(ISE)B、 注意事項:a、 測定離子
52、鈣的標本用血清可減少纖維蛋白對電極的污染。不能使用EDTA、檸檬酸鹽、草酸鹽和氟化物抗凝的標本,在急診時可使用肝素抗凝全血測定Ca2+,以減少血液凝固和離心分離血清的時間;b、 在異常蛋白癥時,離子鈣的測定較為準確。血清總鈣濃度易受總蛋白濃度的影響,離子鈣則不然;c、 標本pH的改變對離子鈣的影響較大,pH降低時,離子鈣增加;pH升高時,離子鈣減少。3) 血清磷A、 檢測方法:磷鉬酸還原法(我國推薦的常規方法)、非還原法、染料結合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酶法、黃嘌呤氧化酶法、CV多元絡合超微量測定法、同位素稀釋質譜法(決定性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色法(WHO推薦常規方法)B、注意事項a、
53、采血后應盡快分離血清,避免溶血,以免因紅細胞內磷酸酯釋出被水解而使無機磷升高;b、 飲食對結果有干擾,宜清晨空腹采血4) 血清鎂A、 檢測方法:比色法(我國推薦MTB法、鈣鎂試劑法作為常規方法)、熒光法、離子層析法、離子選擇性電極法(ISE)、酶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參考方法)、同位素稀釋質譜法(ID-MS)(決定性方法)B、 注意事項a、 用甲基麝香草酚藍法(MTB法)測血清鎂可加入乙二醇-四乙酸(EGTA)來掩蔽鈣離子的干擾,其在堿性條件下能絡合鈣而不能絡合鎂;b、 比色法試劑空白吸光度高,受膽紅素和其他陽離子的干擾,試劑穩定性差及實際中含有腐蝕性或毒性成分等缺點;c、 空腹采
54、血,盡快分離血清,避免溶血(紅細胞內含鎂量為血漿的幾十倍);d、 不能采用枸櫞酸鈉、草酸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Na2)等能與鎂絡合的抗凝劑的血漿。2、骨代謝相關激素1) 甲狀旁腺素A、檢測方法:放射免疫法(RIA)、酶聯免疫法、化學發光免疫法(ICMA)B、注意事項a、 用ICMA法測量時,溶血時血紅蛋白超過1.5g/L有干擾,有同位素干擾;b、 標本儲存時間過長會導致甲狀旁腺素水平升高;c、 甲狀旁腺素不同片段存在交叉反應。2) 維生素DA、 檢測方法:放射競爭性結合法(CPB)、放射受體測定法(RRA)、放射免疫法(RIA)、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B、 注意事項:a、 RIA法測定前需要對25 - (OH) D3進行提取純化,有同位素污染;b、1, 25 - (OH)2D3半衰期4-6h,血清濃度低,而25 - (OH) D3血中含量相對較高,半衰期較長為21天,又為1, 25 - (OH)2D3的前體,臨床上用其來反映維生素D3的水平。3) 血清降鈣素A、 檢測方法:酶聯免疫法、放射免疫法B、 注意事項:a、 RIA法中不同來源抗血清靈敏度和特異性不同,不同方法和試劑盒間差異較大,使臨床正常水平在實驗室之間難以統一3、 骨形成相關標記物1) 骨鈣素A、 檢測方法:放射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試題含下載答案
- 2025年鉆采裝備項目經濟效益評估報告
- 皮膚病與性病防治機器人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環保醫藥復合膜包裝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智能醫藥包裝檢測設備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2025年藥物臨床前研究服務項目經濟效益評估報告
- 北川滑坡跡地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可蝕性變化特征
-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中超大H社區的社區韌性提升研究
- 花青素緩解鎘暴露對雜交黃顙魚機體損傷的作用及機理
- 煤礦安全管理標準操作規范
- 2025年專升本藝術概論考試模擬試題(藝術鑒賞能力培養方案實戰詳解)
- 【市占率證明權威指南】行業市占率展播-滾珠絲桿行業(智研咨詢)
- GB/T 45295-2025寵物診療機構診療服務指南
- 第三單元 植物的生活單元練習-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2025年陜西渭南師范學院專職輔導員招考聘用25人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DB65-T 4849-2024 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和儲存設施外部安全防護距離評估導則
- 人民版六年級下冊勞動教案全冊(2024年)
- 洛曼勞仕醫療用品繃帶
- 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 1 神州謠 跨學科融合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醫學鞏膜炎醫學資料課件
- 2025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事業單位招聘37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